莎士比亚简史(《万物简史》作者力作!无障碍莎士比亚入门指南。体会莎翁400年经久不衰的天才魅力!)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莎士比亚简史(《万物简史》作者力作!无障碍莎士比亚入门指南。体会莎翁400年经久不衰的天才魅力!)精美图片
》莎士比亚简史(《万物简史》作者力作!无障碍莎士比亚入门指南。体会莎翁400年经久不衰的天才魅力!)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莎士比亚简史(《万物简史》作者力作!无障碍莎士比亚入门指南。体会莎翁400年经久不衰的天才魅力!)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943450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2
  • 页数:232
  • 价格:28.1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3:54

寄语:

《万物简史》作者力作!《卫报》《泰晤士报》《星期日邮报》《金融时报》重磅推荐!尚存的莎士比亚亲笔只有14个单词,莎士比亚成为剧作家之前的历史记载只有4条!读客熊猫君出品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诗人、剧作家、导演、演员、剧院股东,一生身兼数职。

人人都知道他,但人人都不了解他。每一本莎士比亚传都是5%的事实加上95%的猜想。

“我写这本书倒不怎么是因为世界上还需要一本关于莎士比亚的书,我的想法很简单:根据记录,看看我们对莎士比亚能知道多少,又真正知道了多少。” 作者说。

这是一本短小精悍、准确有趣的莎士比亚传记。既适合新手,又适合专家。

翻开本书,开始这次通往莎士比亚时代的超值短途旅行!


书籍目录:

01 寻找威廉·莎士比亚

我们所有人,一看到莎士比亚的画像就能认出来,但却并不真正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他生活和性格的方方面面差不多全都如此:人人都知道他,但人人都不了解他。

 

02早年岁月

从某种意义上说,威廉·莎士比亚在人生中取得的成就,不是写了《哈姆雷特》或十四行诗,而是在人生的年活了下来。

 

03 失踪岁月

在文学史上,再没有哪一段空白比这更诱人、有更多迫不及待的手想要填满它的了。

 

04 在伦敦

对作家和演员来说,戏剧世界是忙得发狂的地方,而对威廉·莎士比亚个人来说,他是剧作家、演员,股东,还可能是事实上的导演(当时没有正式导演),偶尔说不定忙得歇斯底里。

 

05剧作

莎士比亚的天才之处不在于叙述事实,而在于野心、阴谋、爱情、痛苦——都是学校里不教的东西。

 

06 声名岁月

想想看,在不知道结局的情况下观看《麦克白》,又或是置身头一次听到哈姆雷特独白的肃穆观众当中,见证莎士比亚说自己的台词,那是什么样的感觉。

 

07 詹姆士王的统治

了不得的事实就是这样:莎士比亚在一部又一部的戏剧中创造出了感人至深的异性爱情场面,却靠着十四行诗,成了英国文学至高无上的歌颂同性恋的诗人。

 

08 辞世

莎士比亚的地位就是这样摇摇欲坠,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逐渐搞不清他写的到底是什么了。

 

09 余烬

只有一个人拥有必要的条件和天赋,带给我们这些无与伦比的作品,而这个人,无疑就是来自斯特拉特福的威廉·莎士比亚——不管他到底是谁。


作者介绍:

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

★当今有趣的非虚构作家。——《泰晤士报》

★就算是写药品说明书,也能让人笑到头掉!——《卫报》

★代表作主要包括旅游类随笔、幽默独特的科普类作品——《万物简史》《布莱森英语简史》等。

★曾任英国杜伦大学校长,取得两所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九所英国知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曾任职于伦敦《泰晤士报》《独立报》,同时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撰文。

因文学贡献获得大英帝国官佐勋章,同时也是首位成为“英国皇家学会荣誉会员”的非英国籍人士。

★获得詹姆斯•乔伊斯奖(设立于1993年,由以创作了《都柏林人》《尤利西斯》的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名字命名的“乔伊斯基金会”主办。)塞缪尔•约翰逊(极富盛名的非小说类奖,成立于1999年)等多个文学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事实上,有一点强调得再多也不为过:没有任何东西——哪怕一个字儿,或者一张纸——能告诉我们莎士比亚私人的感受和信念。我们只知道他写出了什么样的作品,但却从不知道写成这作品的人,有着怎样的心灵。

  莎士比亚的形象如此模糊,大卫·托马斯一点儿都不惊讶。他说:“那个时代处在威廉·莎士比亚那样位置的人,能流传下来这些文件,你已经该心满意足,这似乎完全是因为我们对他特别感兴趣。其实,我们对莎士比亚的了解,可能多于我们对他同时代任何一位剧作家的了解。”

  来自伊丽莎白时代的所有人物,差不多都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托马斯·德克(Thomas Dekker)是当时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但除了他出生在伦敦、著作颇丰、经常欠债之外,我们对他的生活知之甚少。本·琼森更有名,但他生活中许多重要的细节,比如他出生的年份和地点,他父母的身份,他生过多少个孩子,迄今未知或不确定。对当时伟大的建筑师和剧院设计师伊尼戈·琼斯(Inigo Jones),我们只能确定他人生初30年必然存在于某个地方,除此之外的任何一类事实,我们都拿不准。

  事实消散实在是容易得惊人,400年间许多事实就是那么逐渐败了色。伊丽莎白时代受欢迎的一出戏剧名叫“法弗舍姆的阿尔丁”(Arden of Faversham ),如今已没人知道是谁写的。如果某出戏剧我们知道是谁写的,得知的因由也大多出自偶然。托马斯·基德(Thomas Kyd)写了当时成功的剧本《西班牙悲剧》(Spanish Tragedy ),但我们能知道这一点,完全是因为他过世20年后的一份文件里轻描淡写地提到过他的作者身份(此后这个事实又散失了近200年)。

  我们如今对莎士比亚的了解,多亏了他的同事亨利·康德尔(Henry Condell)和约翰·海明格两人的努力。这两人(或其中之一)在莎士比亚过世之后将其著作或多或少地编撰成集(也就是前文所述的“对开本”)。我们能拥有这么多的莎翁作品,这份幸运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因为按照通常的情况,16世纪和17世纪初的戏剧多已散失。任何剧作家的手抄本流传至今的都极少,连印刷的剧本也常有缺失。从莎士比亚出生到1642年清教徒发动政变、禁止各类娱乐活动、强行关闭所有剧院时止,据信这一时期伦敦约有3000出戏剧上演,但如今80%的剧目我们只知道名字。莎士比亚时代只流传下来差不多230部剧本,莎士比亚本人的就占了38部,约为总数的15%,这个比例已相当惊人。



原文赏析:

虽然莎士比亚留下了将近100万字的作品,但他亲手写下并保留至今的,只有14个单词——他的6次签名,以及遗嘱上的“出自我手”(原文为“by me”)。没有一页笔记、信件或手稿流传下来。有些权威人士认为,从未上演过的戏剧《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re ),有一部分出自莎士比亚之手;但这远非定论。他从未书面描述过自己的生活,即便写过,也没流传下来。他的第一幅“文字肖像”——“他是个英俊善良的人:非常好的同伴,机智过人又不失宽厚”——是约翰·奥布里(John Aubrey)在他过世整整64年之后才写的,而奥布里本人,在莎士比亚去世后10年才出生。


对剧作家和演员来说,戏剧世界是忙得发狂的地方,而对威廉·莎士比亚个人来说,他是剧作家、演员,股东,还可能是事实上的导演(当时没有正式导演),偶尔说不定忙得歇斯底里。


不管怎么说吧,我们知道了威廉·莎士比亚的境况:家境贫寒,是一大家子人的长子,还不到21岁。对一个雄心壮志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出身不算太有前途。然而,他从这些并不顺遂的背景里脱颖而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在一个竞争激烈、充满挑战性的行当里,似乎眨眼工夫就大获成功。他是怎么做到的,始终是个谜。


His sexuality is an irreconcilable mystery.


In a sense William Shakespeare's greatest achievement in life wasn't writing Hamlet or the sonnets but just surviving his first year.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What is unusual about these lines, and many others of an even more direct and candid nature, is that the person they praise is not a woman but a man. The extraordinary fact is that Shakespeare, creator of the tenderest and most moving scenes of heterosexual affection in play after play, became with the sonnets English literary history's sublimest gay poet.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我宁愿失去印度,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亚!——丘吉尔

◆《万物简史》作者力作!

◆无障碍莎士比亚入门指南。体会莎翁400年经久不衰的天才魅力!

◆美国纸书销售网站“莎士比亚传记”榜单登顶!!

◆《卫报》《泰晤士报》《星期日邮报》《金融时报》重磅推荐!

◆一本短小精悍、准确有趣的莎士比亚传记!既适合新手,又适合专家!

◆作者被誉为“当今*有趣的非虚构作家”,“就算是写药品说明书,也能让人笑到头掉!”

◆翻开本书,开启这次通往莎士比亚时代的超值短途旅行!


媒体评论

“喜悦……清新、简洁、有着尖锐的见地。布莱森极为擅长挑出一些很有故事感的细节来描绘更大的图景……这是一本宝藏图书,不管是对莎士比亚只有粗浅了解的普通读者,还是这方面的专家,都是一本好书。”

——凯瑟琳·休斯(Kathryn Hughes),《星期日邮报》

 

 “比尔·布莱森这本简短的传记,在令人愉悦这方面,简直达到一本历史书所能达到的极致。布莱森把他特有的诙谐,聚焦到了一个主题中……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莎士比亚的生活。”

——肖恩·黑格提(Shane Hegarty),《爱尔兰时报》

 

 “就跟他的《万物简史》一样,布莱森用一种举重若轻的手法,把一个宏大的主题压缩到了可控范围……他是位温暖有趣的向导,引领读者读懂复杂的莎士比亚研究。”

——梅丽莎·麦克雷蒙特(Melissa McClements),《金融时报》

 

 “一本有趣的作品,介绍历史中捉摸不透的莎士比亚——以及人们为研究他所付出的非凡努力。布莱森和莎士比亚是一对幸福的搭档。”

——凯瑟琳·克雷克(Katharine Craik),《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绝妙的幽默和温和的洞察力……布莱森很擅长从伊丽莎白时代的复杂历史中找出那些既有说明意义又幽默的小细节。这是一次通往莎士比亚时代的,超值短途旅行。”

——多米尼克·德罗姆谷尔(Dominic Dromgoole),《星期日邮报》

 

“从头笑到尾……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让人兴奋的传记,字里行间都是布莱森标志性的幽默和诙谐……太棒了!”

——大卫·费兰(David Phelan),伦敦都市潮流杂志《超时》


书籍介绍

我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丘吉尔

莎士比亚,诗人、剧作家、导演、演员、剧院股东,一生身兼数职。

人人都知道他,但人人都不了解他。每一本莎士比亚传都是5%的事实加上95%的猜想。

“我写这本书倒不怎么是因为世界上还需要一本关于莎士比亚的书,我的想法很简单:根据记录,看看我们对莎士比亚能知道多少,又真正知道 了多少。” 作者说。

这是一本短小精悍、准确有趣的莎士比亚传记。既适合新手,又适合专家。

翻开本书,开始这次通往莎士比亚时代的超值短途旅行!

-----------------

☆“喜悦……清新、简洁、有着尖锐的见地。布莱森极为擅长挑出一些很有故事感的细节来描绘更大的图景……这是一本宝藏图书,不管是对莎士比亚只有粗浅了解的普通读者,还是这方面的专家,都是一本好书。”

——凯瑟琳•休斯(Kathryn Hughes),《星期日邮报》

☆ “比尔•布莱森这本简短的传记,在令人愉悦这方面,简直达到一本历史书所能达到的极致。布莱森把他特有的诙谐,聚焦到了一个主题中……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莎士比亚的生活。”

——肖恩•黑格提(Shane Hegarty),《爱尔兰时报》

☆ “就跟他的《万物简史》一样,布莱森用一种举重若轻的手法,把一个宏大的主题压缩到了可控范围……他是位温暖有趣的向导,引领读者读懂复杂的莎士比亚研究。”

——梅丽莎•麦克雷蒙特(Melissa McClements),《金融时报》

☆ “一本有趣的作品,介绍历史中捉摸不透的莎士比亚——以及人们为研究他所付出的非凡努力。布莱森和莎士比亚是一对幸福的搭档。”

——凯瑟琳•克雷克(Katharine Craik),《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 “绝妙的幽默和温和的洞察力……布莱森很擅长从伊丽莎白时代的复杂历史中找出那些既有说明意义又幽默的小细节。这是一次通往莎士比亚时代的,超值短途旅行。”

——多米尼克•德罗姆谷尔(Dominic Dromgoole),《星期日邮报》

☆ “从头笑到尾……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让人兴奋的传记,字里行间都是布莱森标志性的幽默和诙谐……太棒了!”

——大卫•费兰(David Phelan),伦敦都市潮流杂志《超时》


精彩短评:

  • 作者:潮生 发布时间:2020-12-26 13:00:07

    莎翁是一种态度,莎翁在起起伏伏,莎翁莎翁,莎翁莎翁。莎翁是一种态度,莎翁是不被约束,莎翁莎翁,莎翁莎翁。

  •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1-13 17:36:06

    -_-邱吉爾曾說過,「我寧願失去印度,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亞」。莎翁到底有多重要呢?如果説伊丽莎白女王開拓了英國的海上黃金時代,那麼莎士比亞便開啟了英國文學的黃金時代。正因為莎翁如此重要,所以才難免被「神化」,被杜撰出許多根本就不存在的事蹟。這本書正是从「質疑」出發,提供諸多疑點證據,讓讀者自行判斷在一堆研究莎翁的專著与書籍中,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多少又是虛構的。還蠻有意思的,莎翁粉可做資料補充閱讀~

  • 作者:暗恋未遂 发布时间:2021-08-30 16:05:05

    从微观分子角度看待温度的、从微观分子角度看待电流与磁,不但配有大量精选的模型帮助读者理解,而且还有大量的案例让读者吸收……

    仅仅从理论篇的编排,作者和制作组就煞费苦心,从生活和历史中把高深的热学、电磁学原理呈现在眼前,充满趣味和真实……

    如果当初有这种高明的老师,数理化都将是很有趣的科学

  • 作者:Blue blue 发布时间:2020-12-26 12:41:09

    应该就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关于莎士比亚的传记

  • 作者:Olalla 发布时间:2020-12-23 14:46:26

    这本莎士比亚传记可读性很强、娱乐性很强,图文并茂。比起学者,作者更是一名作家,他把信息和观点整理得很通俗易懂,很有趣。我一定会推荐这本书给开始进行莎士比亚作品马拉松的人。

  • 作者:Ufakir 发布时间:2021-01-21 16:12:17

    不消几日便看完了这本不算很厚的小册子。一如比尔布莱森的之前的书,确实轻快好读。就内容而言,更可以称之为《莎士比亚及其时代简史》。这也是比尔布莱森最擅长的地方,虽然在写某个人的某件事,但是把镜头拉远来看,勾勒出的其实是整个时代。译本文笔流畅,读起来比布莱森其他书的译本要舒服许多。


深度书评:

  • 丘吉尔宁愿失去印度,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亚!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1-20 10:49:18

    丘吉尔曾说:“

    我宁愿失去印度,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亚。

    英国诗人柯尔律治也说:“500个牛顿的灵魂才能构成1个莎士比亚”。

    他的名气大得出奇,记载却少得可怜。

    人人都知道他,但人人都不了解他。

    想要无障碍入门,了解莎翁神秘一生?那这本

    《莎士比亚简史》

    你一定不能错过!

    《万物简史》作者

    比尔·布莱森

    新作,美国亚马逊

    “莎士比亚传记”NO.1

    用风趣幽默的话题和语言,带你体会莎翁400年经久不衰的天才魅力。

    莎士比亚,诗人、剧作家、导演、演员、剧院股东,一生身兼数职。

    人人都知道他,但人人都不了解他。每一本莎士比亚传都是5%的事实加上95%的猜想。

    有人说莎士比亚只是一个笔名,他的真面目是大文学家培根,亦或者是伊丽莎白女王……

    为了尽量还原历史真相,比尔·布莱森搜集了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很多新颖观点。今天熊猫君就挑选了两个,带大家先睹为快。

    01 莎士比亚到底长什么样

    一提到莎士比亚的形象,大家心中或许都是那个脱发的中年男人形象。

    但其实,

    莎士比亚的真实相貌并没有人知道

    现存的莎士比亚肖像画,都是按照最初的三张改编的。但这最初的三张也各有问题。

    第一幅名叫

    钱多斯版肖像

    ,画中是个秃顶的中年男子,表情自信平静,左耳戴着一只金耳环,还很有波西米亚风范。

    但很遗憾,这幅肖像并

    不是在莎士比亚在世的时候画的

    ,只是后人的揣测。

    钱多斯版肖像

    第二幅名为

    德罗尔肖特版肖像

    ,也是如今

    最著名的版本

    但正如比尔·布莱森所说,这幅画“嘴巴错位,头部比例跟身体不符,头发长度也不一致。”

    而且,这幅大头娃娃一样的画,

    也不是莎士比亚在世时完成的

    德罗尔肖特版肖像

    第三幅是

    莎士比亚纪念碑中央的彩绘雕像

    虽然他是在莎士比亚生前创作的,而且画家在伦敦剧院工作,很可能见过莎士比亚本人。

    但现在的它因为

    被刷过漆

    ,就和服装店的塑料模特差不多。马克·吐温还曾形容这个雕像“隐隐约约,像个膀胱。”

    莎士比亚纪念碑中央的彩绘雕像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至今还是不知道莎士比亚长啥样。

    02 莎士比亚到底存不存在?

    不仅莎士比亚的真实长相成迷,他的真实身份也是疑团重重。

    现在的说法一般认为,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小镇市民家庭。

    但许多人认为,一个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乡下人,根本不可能写出富含法律、医学、政治、宫廷生活、军事、航海、古代、外国生活等诸多元素的精彩作品。

    所以,一定是有一位天才把自己的作品让给了莎士比亚。众多猜测中,最多支持者的是认为莎士比亚其实是

    弗朗西斯·培根

    人们疯狂地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字谜,运用各种巧妙公式和设备找到字里行间的信息。

    最出名的一条是,《爱的徒劳》里有一个新造词:honorificabilitudinitatiubus,这个词可以被转换为拉丁语,意为

    “这些剧作,由F.培根的后代,为世界而保存”

    此外,还有人认为莎士比亚的真面目是当时的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

    理由是,莎翁戏剧中许多人物和女王的经历相似,而且女王去世后,莎士比亚作品数量有明显减少。

    除了这两点,书中还有很多关于莎翁的神奇知识:

    尚存的莎士比亚亲笔只有14个单词;

    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都并非原创;

    认为莎翁剧作出自他人之手的图书超过5000种……

    关于莎士比亚的诸多争论,至今依然没有定论,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显得愈加神秘。

    《莎士比亚简史》

    很多人都对莎士比亚产生过兴趣。

    但大佬的作品自带门槛,对英国文学没有足够了解的人,没法get到真正魅力。

    其实,想看懂剧,不如先从了解其人开始。

    这本

    《莎士比亚简史》

    将大量相关研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以幽默犀利的文笔展示了莎士比亚一生的故事。

    绝对是一本适合新手的莎士比亚入门小书。

    书中,每章作者都以一个小问题为引,由此引入发生在一定时间段的莎士比亚的故事:

    “莎士比亚的名字到底怎么写”

    “莎士比亚什么时候出生的”

    “莎士比亚见过的剧院是什么样子”

    “莎士比亚的处女作是哪本?”

    “声名鹊起后,莎士比亚赚了多少钱?”

    “十四行诗是写给谁的?”

    “莎士比亚的遗嘱显示了他怎样的人际关系?”

    作者将相关研究整理线索,再加上自己的思考与看法,以具有趣味性方式写出来。

    同时,也并不对莎士比亚的生平下定义,阅读这本书,依然可以独立地对

    “莎士比亚是怎样的人”

    作出判断。

    作者

    比尔·布莱森

    是大名鼎鼎的

    《万物简史》作者

    泰晤士报称赞他为“当今最有趣的非虚构作家”,卫报评价“就算是写药品说明书,都能让人笑到头掉!”

    他曾任英国杜伦大学校长,取得两所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九所知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这本书也受到了全世界莎迷的疯狂追捧,2020年10月美国亚马逊搜索

    “莎士比亚传记”,本书排名第一

    最后,借用作者自己的话:

    正因为有这么多莎士比亚的作品,我们才能意识到对他这个人的认识有多么少。

    如果你也想对莎士比亚更多一些了解,那这本《莎士比亚简史》绝对是你入门的最好选择!

  • 莎翁何以为莎翁

    作者:伯可伯托 发布时间:2021-01-19 15:49:19

    这本小书比起《莎士比亚简史》,更像是《莎翁时代风化史》;比起探究“莎翁是谁,谁是莎翁”,更像是在探讨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一场命运之下,“莎翁何以为莎翁”。

    比尔·布莱森言语妙趣横生,不似中国史书般板眼地按照时间时序并记事做传,而是仿佛《公民凯恩》中以“玫瑰花蕾”作为线索,层层揭示大国民凯恩本质是什么人。本书开场便以三幅最广为流传的莎士比亚画像或版画为线索,考据莎士比亚的面貌,可是与《公民凯恩》不同的是,当本书以多个侧面探究莎翁时,莎翁身份的谜团却如烟如雾,在灯塔的照明之下,变得更加变化莫测。

    对莎士比亚有一定了解或兴趣的朋友,值得一看这本《莎士比亚简史》。看到自己喜欢的情节字句背后的故事,想象当时戏剧表演的盛景,吃到莎翁不为人知的“瓜”等等,都忍不住令我抚掌而叹或拍案叫绝。

    本书中许多细节的考证令人玩味:很难想象在遗嘱中只对发妻写下“把我家里次好的床和床具留给我的妻子”的人,是写下《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中“让他的尸体成为我们纵欲的枕垫”如此邪典字句之人,也是写下《罗密欧与茱丽叶》中“如果他结过婚,那么婚床便是我的新坟”这般爱情绝唱之人。

    或许正是他与他笔下的世界如此割裂,以至于后世不断用浪漫的猜忌去填充这空白的典卷。时间与人言的迷雾无法吹散,我们已无法考证莎翁是谁,不过在布莱森的这本如风化史的小书中,我们能够隔着迷雾,一窥“莎翁何以为莎翁”。

    一、命运的金手指

    看完本书以后,我最大的感叹是——莎翁是一个多么受到命运眷顾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威廉·莎士比亚在人生中取得的最大成就,不是写了《哈姆雷特》或十四行诗,而是在人生的第一年活了下来。”

    在那个大瘟疫时代,人口锐减,疾病弥漫,公共卫生条件极差,死亡率极高之时,莎翁能活下来简直是受到命运的金手指指点眷顾的人。

    莎翁非但活下来了,他还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剧作家、演员、甚至是导演,他作品的命运一如他受到命运的恩惠一样,得以享负盛名。

    因为在同一时期,有一位名声更旺的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死于一场酒后斗殴,年仅29岁。这位年轻有为却英年早逝的剧作家已写下《马耳他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帖木儿大帝》等气势恢宏的大戏。而同期年轻的莎士比亚则只写了一些较为世俗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马洛早年写下的历史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被许多观众认为借古讽今。1593年民心不稳时,伦敦各地有许多韵文戏剧为灵感加以改编,有的还模仿了马洛的《帖木儿大帝》。在那个敏感的时段,这无疑使马洛成为了政府整治维稳的焦点,当时酷刑泛滥,“在都铎王朝的最高法院,没有无罪释放这回事。”饱受惊吓的马洛在一个寡妇家里饮酒后与他人发生口角,引发了热暴力,马洛受刺而亡。

    铁腕的政权是笼罩在剧作家头上的阴云,乃至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些史学家认为是皇室或其高级特务下令杀死的马洛。

    莎翁也曾经与政治风波打了个“擦边球”,但是相比之下,莎翁则幸运多了。1601年初冬一场颠覆女王政权的阴谋下,莎翁所在的张伯伦剧团也被卷入其中,他们被要求演绎《查理二世》,尤其是君王的倒台等情节,这是舆论上极大的煽动行为。可是最终这场谋反变成了闹剧,在日后的审判之中,一位剧团的人帮助剧团逃脱了叛乱的罪名。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场叛乱之后两年,女王去世。新任国王的詹姆斯王钟爱戏剧,封赏莎士比亚的剧团为“国王剧团”,莎士比亚的戏剧生涯迎来了鼎盛时期。

    活得足够长久,远离暴力的争端,足够幸运的政治关系,是命运给莎翁最大的照拂。

    二、何以为莎翁

    我认为一位作家的作品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的诠解,成长的经历,生活上的习惯与癖好,时代的印记都镌刻在作家的文字中书写于纸上。

    人们阅读莎翁,往往感叹于他华丽而精妙的比喻。如果公认的猜想属实,这得益于莎士比亚早期的教会学校生活。教会学校的生活条件相当之恶劣,严苛的教师常常鞭打学生,以及长时间的静坐枯燥的学习贯穿了莎士比亚的童年和少年。但正是因为教会学校的学习,莎翁几乎学会了每一种晦涩繁复的修辞策略,这些修辞技巧无疑为之后的剧作生涯增色添彩。

    莎翁所处的时期,正是大航海时代,“海”构成了莎翁文学中重要的意象:不论是描述命运的残酷与自我彷徨困苦的心潮,如“现在我像一个人站在一块岩石上,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那海潮越长越高,每一秒种都会有一阵无情的浪涛把他卷下了白茫茫的波心”;还是写世间的绝美爱情时描述的“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海的汹涌如莎翁心中澎湃的激情,涛声震天。在这个大航海冒险的时代海洋的广阔意味着无限的机遇,同样也何其神秘,何其狂野。可想莎翁听闻海洋令世界地图的逐渐开拓,带来了无数财富与宝藏,却也带来了如百慕大三角沉船迷航的讯息,大海一如人的命运,起伏汹涌,未知前路。莎翁便用这精绝的笔触,留下了动人的比喻。

    作家张贵兴的也擅长用繁复华丽的比喻与铺陈,并且文字中充斥着原生的暴力,渲染马来西亚的顽生野性,穷极人性之恶,血、肉、骨交织,恨不得肝脑涂地。张贵兴在采访中所言,他常读莎翁,想来是受莎翁影响极深。

    确实如此!在我看莎翁剧作时,常常三九天而汗涔涔,虽未有如张贵兴一般的渲染描写,光是剧作中人物所说的罪行与自我的牺牲便让人觉得心惊肉跳,直呼邪典。

    想来这种露骨的暴力血腥,与都铎时代酷刑的泛滥不无关系。福柯与马克·唐纳利说这时期的酷刑是一种“公共奇观”,一如中国古代的菜市口行刑,市民们在暴力的狂欢中见证了血肉飞溅,生命逝去。在这个暴力被逐渐隐匿的时代,我们只能从史料的记载和剧作的书写中得以想象。

    另外说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在福柯《规训与惩罚》中有捎带一笔,所言在中世纪时期的法国,弑君者在处以极刑前要被砍去行刺君王的那一只手。不知道同时期的英国是否也有这一“传统”,但是从布莱森的书中写道一个叫约翰·斯塔布斯的清教徒因为批评女王的婚事问题而被砍掉了右手,他举起自己血淋淋的断肢,把帽子抛向人群,高喊“上帝拯救女王”随即晕倒。从这点上看,酷刑是维稳皇室权威的必要手段,英国很有可能也有弑君者被砍去行刺手的历史。这个有趣的细节在莎士比亚《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中,泰特斯为了给儿子求情,听信奸佞谗言将保卫君主的右手砍下,敬献给君王,却被君王将其砍下的手与儿子们的头颅一起送回,无情嘲弄,以至于最后泰特斯决定弑君复仇。有个类似的情节出现在《权力的游戏》中,弑君者詹姆斯被波顿家族的家臣洛克砍掉了自己拿剑的右利手。虽然两个情节都并非来自权威的降罪审判,但在我看来,泰特斯被砍掉的右手形成了弑君的命运揭示,而弑君者詹姆斯被砍掉的右手形成了命运的惩罚。

    作者布莱森在书中考据暗示,莎士比亚对于平民生活的精彩描写与庞杂的知识可能来自于成长环境,其父亲约翰·莎士比亚从匠人步步为营,一路攀升曾任高级执达官。这种市民生活的观察与累积,也成为了莎翁日后写作的宝贵素材。

    值得一讲的是,莎翁幸好生在一个版权意识尚薄弱的年代,要不然以他酷爱“二次创作”与直接挪用的写作习惯,他恐怕要将自己赚的钱赔个干干净净。

    三、剧院往事

    布莱森在这本小书中也考据了莎翁时期剧院的一些往事,诸如剧院的规模、环境、演绎时的场景等等。

    令人惊奇,当时看坐着垫子看一场戏剧的钱,大约为3便士,是平民工资的1/4,这个比例恰似现在普通观众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的物价!如果支付额外的钱,还有像今天的爆米花一样的小零食可供看戏时消遣。

    观众渴望看到奇观,我曾经在阅读莎翁的戏剧文本时,不断想象这些夸张血腥的情节应该如何演绎,莫非只是像小品表演一般虚假的行刺?但布莱森告诉我们,如果仅仅是这样可糊弄不了观众。莎翁的剧团为求效果的逼真,在谋杀的场景中常常以羊血代人血,舞台上用动物的内脏残肢代替人的内脏残肢。想想这个场面该有多么惊悚,那样腥膻的气息扑面而来,血色刺眼,障眼法从人体中“扯”出的血淋淋内脏是何其恐怖!简直比安迪·沃霍尔主张的戏剧的现场艺术理论更为“先锋”。

    无数史论批评家都写道莎翁逐渐淡化了古希腊戏剧中的乐队传统,逐渐将戏剧从乐队史诗的叙事转向了情节的波折,但是在莎翁戏剧创作与表演时,仍有一段“花腔”即吉格舞曲作为奖励性质的娱乐和结束。

    这无疑让人思考起剧院的规模。布莱森写道一个大剧院的参演人数往往最多也只有12人,光是维护场地、戏服等已经是巨额的开销,所以很可能演员和工作人员要身兼数职。想想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表演,当真是相当不容易了。一场戏剧演多了观众就会厌烦,所以在一周之内往往有五场左右不同的戏剧提供给观众娱乐,这种高强度的排场无疑给演出人员又增加了难度。莎翁的剧本辞藻华丽,新词频出,要记忆、排演那么多台词当真非常不容易了。

    所以当莎翁写了“华丽而油腻”的献词给南安普顿伯爵希望得到赏识资助剧院时,也不是什么难为情的奇怪请求了。但是布莱森继续写道,这个南安普顿伯爵貌若女子,也爱扮作女子,而莎翁十四行诗中有许多都是写给他的时候,事情就有些变味了。

    我曾思索莎翁的十四行诗是否是像中国古代的诗人作“代言体”诗,以闺中女子之言来代自己心中的儿女情长,但明显莎翁比起“代言体”更具有同性的思慕倾向而非代言体般的自恋。这种性别的互置在今天看来仍大有“坎普”的意味所在。

    苏珊·桑塔格在《关于“坎普”的札记》中写道:尽管同性恋者一直是坎普趣味的先锋,坎普趣味却不只是同性恋趣味。坎普把生活当作戏剧的隐喻,作为对同性恋者处境的某个方面的一个辩护和反映,显然特别恰当(坎普对“游戏”、而不是“严肃”的强调,也与那种永葆青春的同性恋欲望有关)。社会性的倒错,乃至于性别的倒错,是最大的坎普现象。

    剧院无疑是坎普现象的温床。剧作中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诸如艳后、朱丽叶等,在当时是由男子身着女装进行反串的。剧院的“坎普氛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气氛。

    在多边形近似于圆形的剧院里,上演着一场场奇珍异兽的厮杀,上演着一场场古今奇事,上演着一场场风流韵事。虽然木质的剧院与拙劣的枪支刀具常常引发火灾和意外,但在强权政治与高压宗教的阴云下,在繁重的劳作和瘟疫的恐惧之中,剧院仿佛成为市民们暂且逃离生活的梦幻伊甸园。

    《莎士比亚简史》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时代的考据与文本的考据永远相互印证——“莎翁何以为莎翁”。或许时间和人言已经濯去莎翁真实的面貌,但他给后世剧作的启迪和英语的进化无疑珍贵非凡。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无多页(147+)
  • 好评(71+)
  • 无广告(596+)
  • 快捷(252+)
  • 排版满分(106+)
  • 简单(66+)
  • 已买(457+)
  • 在线转格式(402+)
  • 不亏(229+)
  • 情节曲折(209+)
  • 无水印(563+)
  • 速度快(57+)

下载评价

  • 网友 游***钰: ( 2024-12-20 20:35:51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沈***松: ( 2024-12-28 00:55:28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居***南: ( 2024-12-19 01:26:04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辛***玮: ( 2024-12-25 08:48:18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仰***兰: ( 2025-01-03 15:03:39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曾***文: ( 2025-01-07 07:43:19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詹***萍: ( 2024-12-19 06:47:02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宓***莉: ( 2025-01-05 16:49:14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养***秋: ( 2024-12-22 10:21:15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瞿***香: ( 2025-01-07 14:03:26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孙***美: ( 2024-12-23 18:47:31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訾***雰: ( 2025-01-05 14:19:03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步***青: ( 2024-12-30 09:07:26 )

    。。。。。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