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Aaron T. Beck, Brad A. Alford 机械工业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抑郁症 Aaron T. Beck, Brad A. Alford 机械工业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精美图片
》抑郁症 Aaron T. Beck, Brad A. Alford 机械工业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抑郁症 Aaron T. Beck, Brad A. Alford 机械工业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1147228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
  • 页数:388
  • 价格:29.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1:51

寄语:

全国三仓发货,物流便捷,下单秒杀,欢迎选购!


内容简介:

这本心理学经典著作,是认知治疗学派创始人贝克教授的代表作。

40多年前,阿伦•贝克这本开创性的《抑郁症》第1版问世,首次从临床、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治疗等各个角度,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抑郁症,毋庸置疑地成为抑郁症领域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不论是从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领域,还是想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原因、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理论依据、对比试验、临床案例……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时隔40多年后这本书首度更新再版,除了保留第1版中仍然适用的各种理论,更增强了关于认知障碍和认知治疗的内容,详细讨论了导致抑郁症的各种情绪障碍类别,并有关于药物治疗作用、心理治疗等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疗法在预防抑郁症愈后复发上的价值。

贝克发现负面图式和自动思维可以引发痛苦的情绪状态,认知疗法的重点在于矫正来访者的思维扭曲,运用重新归因、三栏笔记法等实用技术,帮助来访者消除消极的自动想法,重建认知结构,其形式积极主动、结构化并且见效快。它吸取了行为科学的理论与分析心理学的技术而日趋完善和系统化,成为当今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当中主要运用的一种方法。

贝克教授从验证精神分析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入手发现和创立了认知行为疗法(CBT),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的效果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效果相当,长期效果以及降低复发率方面甚至优于药物治疗。这本《抑郁症》就是贝克教授的代表作,从20世纪70年代出版到这次的第2版,40年来一直是CBT最经典的著作,也是每个CBT学习者的必读著作。贝克教授创立的认知行为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对抑郁症有效,对各种焦虑障碍甚至是人格障碍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王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临床与咨询心理研究所教授


书籍目录:

译者序

翻译团队

第2版序言

部分 抑郁症的临床方面

 章 抑郁症的定义

  抑郁症的悖论

  抑郁症的患病率

   不同类型和年龄的人的患病率和严重性

  抑郁症的描述性概念

  抑郁症的语义学

  抑郁症和正常情绪

 第2章 抑郁症的症候学

  目前的系统性研究

  主诉

  症状

   情绪症状

   认知表现

   动力性表现

   植物性和躯体性的症状

   妄想

   幻觉

  临床测试

   表象

   迟缓

   焦虑

  症状群的差异

   儿童和青少年

   文化差异

 第3章 进程和预后

  作为一种临床疾病的抑郁症

  抑郁进程和结果的重要性

  系统性研究

   发作点

   复原和慢性发作

   持续时间

   复发

   发作间歇期

   内因性抑郁和神经性抑郁比较的结果

   精神分裂症者的结局

   

   慢性抑郁的预测因子

  本章小结

 第4章 情绪障碍分类

  官方术语

  分类系统的来历

  分类的信度和效度

  二分法和二元论:过去和现在

   内源性与外源性抑郁

   自主性与反应性抑郁

   焦虑性与迟钝性抑郁

   精神性与神经性抑郁

  内源性和外源性抑郁

   内源性-外源性模型的起源

   “大辩论”

   内源性抑郁和反应性抑郁之间的区别

   系统研究

  抑郁等价物

  继发于躯体形式障碍的抑郁

 第5章 精神性和非精神性抑郁的对比

  “精神神经症”的抑郁反应

   定义

   概念的演化

  伴有精神特征的严重抑郁(精神性抑郁反应)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现代的诊断

 第6章 躁郁症

  历史和定义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的诊断标准

  躁狂症与抑郁症的关系

  躁狂阶段的症候学

   情感的表现

   认知表现

   动机表现

   生理和营养的表现

  躁狂阶段的行为观察

  躁狂-抑郁行为的周期性

  躁狂-抑郁症患者发病前的人格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分类的问题

   目标成就和躁狂的症状

 第7章 更年期抑郁症

  概念的由来

  病因

  年龄

  症候学

  发病前的人格

  本章小结

 第8章 分裂情感障碍

  定义

  概念的发展

   紧张症和躁郁症

   急性情感性分裂

   急性精神分裂症

   关于修订诊断的研究

  抑郁和精神分裂症的不同点

  预后

   精神分裂症的情感因素和预后

  目前分裂情感性障碍的分类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抑郁症的实验方面

 第9章 抑郁症的生物学研究

  早期研究

  躁郁症和体质

  躁郁症的遗传性

   同卵双生子的研究

   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

   家谱研究

   小结

  抑郁症的生物化学研究

   早期研究(1903~1939年)

   近期研究(1940~2004年)

  内分泌研究

   类固醇代谢

   甲状腺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

   醋甲胆碱作用下的血压反应

   唾液分泌研究

  神经生理学研究

   镇静阈值

  解剖学研究

  神经营养和神经发生理论

   肌电图研究

   睡眠的脑电图研究

   脑电图唤醒反应

  新近的儿童和青少年研究

  神经心理学研究

  本章小结

 0章 心理学研究:检验精神分析理论

  早期的心理功能测试

   心理运动能力

   概念能力

   知觉阈限

   歪曲的时间知觉

   歪曲的空间知觉

  早期的实验研究

  家庭背景和人格

  自我概念

  贝克对抑郁症的系统研究

   心理动力学因素

   贝克研究的历史

   检验假设

  并行研究

   言语材料中的认知模式

   纵向研究

   抑郁症病人在梦中的模式

   童年时丧失父母和成年时患抑郁症

   抑郁症中的认知歪曲

  后记

第三部分 抑郁症的理论方面

 1章 抑郁症的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认知与进化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攻击性抑郁症

   抑郁症中的口欲

  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理论

  存在主义理论

  神经学理论

  神经心理学理论

  生物化学理论

  动物模型

  情绪发泄

 2章 理学与认知

  抑郁症的基本三元素

  对个体经验的负性解释

   对自我的负性看法

   负性期待

  情感反应

  认知的首要性

  动机的变化

  躯体症状

  躁狂及其他精神障碍中的认知

  精神障碍的认知分类

   神经症

   

  本章小结

 3章 贝克抑郁理论的发展

  抑郁倾向

   概念的形成

   价值判断与情感

   特定易感性

  抑郁的沉积

   特定压力

   压力-抑郁链中的基因影响

   非特异性压力

   其他影响因素

   遗传风险、前期抑郁发作与慢性压力

  抑郁的人格结构

   关于认知构造的文献

  图式的定义

   图式的识别

   抑郁中的图式

  模式与心理病理学

   扭曲与误解

   固着(反刍)

   客观性的丧失

  情感与认知

  反馈模型

第四部分 抑郁症的治疗

 4章 躯体治疗

  药物治疗

   三环类药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抗抑郁药处方模式

   副作用

   兴奋剂

   锂

   目前使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治疗耐药性

   60岁后的治疗

   研究问题和争议

   风险与效益的问题

   安慰剂效应的争论

   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

  电休克疗法

  未来的发展方向

 5章 心理治疗

  早期的方法

  支持性心理治疗

   保证

   修通和宣泄

   指导和环境的改变

  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治疗

  针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人际治疗

   慢性抑郁症的IPT

   老年人群的IPT

  认知疗法

   公式化和概念化

   结构和策略

   人际方面的改变

   认知技术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和心理疗法

   预防

   预防复发

   心理变化过程

 6章 抑郁症治疗的评价:对照实验

  结果和随访数据

   临床实验

   生态效度和临床实验

   预防复发

  总体结论

  未来研究的问题

卷尾语

附录 负性梦的计分说明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作者:(美国)阿伦?贝克(Aaron T.Beck)布拉德?奥尔福德 (Brad A.Alford) 译者:杨芳

阿伦?贝克(Aaron T.Beck),的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名誉教授,认知治疗学派的创立者,被誉为“美国有史以来影响力的五位心理治疗师之一”。贝克观察到抑郁的人具有错误或扭曲的思维模式,由此开创了区别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认知疗法,用纠正“认知信念歪曲”的方法治疗抑郁症,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及应用。他还创办了贝克认知治疗与研究学院,将认知疗法广泛应用于抑郁、焦虑、药物滥用等临床治疗中,并开发了包括“贝克抑郁量表”在内的多种应用广泛的心理测量量表。贝克教授获得的奖项和荣誉众多,包括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基础医学研究“亚伯雷斯克奖”(Albert Lasker Award),著述了17本书和500多种其他出版物。

布拉德?奥尔福德(Brad A.Alford),斯克兰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与阿伦?贝克合著多篇关于抑郁症和认知疗法的著作。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认知治疗学派创始人贝克经典代表作

  时隔40多年首度更新

  抑郁症领域不可逾越的丰碑

  抑郁症理论和治疗的集大成者

  心理学大师贝克经典作品


书籍介绍

这本心理学经典著作,是认知治疗学派创始人贝克教授的代表作。

40多年前,阿伦•贝克这本开创性的《抑郁症》第1版问世,首次从临床、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治疗等各个角度,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抑郁症,毋庸置疑地成为抑郁症领域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不论是从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领域,还是想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原因、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理论依据、对比试验、临床案例……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时隔40多年后这本书首度更新再版,除了保留第1版中仍然适用的各种理论,更增强了关于认知障碍和认知治疗的内容,详细讨论了导致抑郁症的各种情绪障碍类别,并有关于药物治疗作用、心理治疗等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疗法在预防抑郁症愈后复发上的价值。

贝克发现负面图式和自动思维可以引发痛苦的情绪状态,认知疗法的重点在于矫正来访者的思维扭曲,运用重新归因、三栏笔记法等实用技术,帮助来访者消除消极的自动想法,重建认知结构,其形式积极主动、结构化并且见效快。它吸取了行为科学的理论与分析心理学的技术而日趋完善和系统化,成为当今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当中主要运用的一种方法。

贝克教授从验证精神分析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入手发现和创立了认知行为疗法(CBT),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的效果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效果相当,长期效果以及降低复发率方面甚至优于药物治疗。这本《抑郁症》就是贝克教授的代表作,从20世纪70年代出版到这次的第2版,40年来一直是CBT最经典的著作,也是每个CBT学习者的必读著作。贝克教授创立的认知行为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对抑郁症有效,对各种焦虑障碍甚至是人格障碍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王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临床与咨询心理研究所教授


精彩短评:

  • 作者:非乌龟 发布时间:2016-11-13 13:39:59

    第一版写于四五十年前,最近更新了第二版,作者是认知疗法之父,书中难免有作者自己进行的各种理论和研究和认知疗法的宣扬。我还是赞同紧密结合临床和实验,对弗洛伊德理论那种武断抽象理论越来越看不顺眼了,也许对于那时这是一种必需,但是现在它依然被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源泉,我觉得反而是个包袱也不一定。

  • 作者:济贫院长正太喵 发布时间:2017-12-19 21:19:16

    教科书,什么都讲,什么都不精

  • 作者:nothing传叔 发布时间:2016-05-31 00:14:55

    标准教材,条条杠杠,面面俱到,翔实可靠。。。

  • 作者:#瞬间收藏家# 发布时间:2016-06-28 11:47:55

    确实是教材的体例……我的症状几乎都是轻度的,好开心!2016.5.31

    9想读 2016-06-08 在读

  • 作者:萧木爻 发布时间:2015-09-22 10:00:43

    教科书

  • 作者:Talons 发布时间:2012-06-12 21:24:35

    有点乱,虽然是非物理专业的教材,但内容绝不简单适合物理系学


深度书评:

  • 人世间真正的坚持是需要很多付出,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

    作者:一个人的书桌 发布时间:2021-03-15 00:14:11

    这些天,关于对《文城》的讨论景象越发盛世,倒不是说这是经过营销后产生的期许,而是人内心的一种渴求。就像一件新衣服,新的东西出来,你总想着要去体验体验,尤其是自己依赖的某品牌。

    来自《文城》封面

    《文城》一部新作品,大家都期许一睹为快,目睹后可为其内容产生奇妙想象,都想说几句心里话。读而不吐,是为不快,读而一吐,是为大快,于是,每个人在急躁之下浏览全书,对情节安排吐而后快,虽有不恰当安排,但那只是意外之喜。

    我们不能对新的东西抱有太高的期许,这是近些年来互联网培养着大家对新东西的高额期许,达不到心中的意外之喜,便去说道说道自己所能见的瑕疵。但是《文城》也是如今洪流般小说中的大部头作品。

    一部长篇问世已是不易,如果在糟粕之声中沉沦,或许高升,那都是我们作为读者发出的心愿之声。好了,说这么多,不是为了捧一部作品,也不是为了贬低,我们说其优也察其弱,优弱本就是人类的天性,没必要和自己天性过不去。

    我们天生自带恐惧心理,你总不能想着逃避恐惧迎接勇敢,这是不太现实的。

    想说说封面,一个眼中充满泪光,眼角一只看似蝴蝶似的图形,这倒是像极小说中小美在最后一刻在大雪中祈祷死去的那个时刻,那个时刻谁都不知道小美在想什么,她的挚爱阿强叫她,她没反应,她的女佣叫她,还是没反应,心中祈祷,眼中堵满泪光,浑然不知自己快要被冻死,而她就是在祈祷中被冻死,阿强也是,那个女佣人也是。

    这三个人,都在主人公之一的林祥福生命中出现过。

    这部小说开篇娓娓道来,林祥福是富家子弟,但也不能说富的流油,只是田地多,林祥福父亲酷好木工活,将这一技传给年少的林祥福。

    年幼父亲去世,母亲安排后事;林祥福长大,母亲得病,看着林祥福长大成人,才放心离去,这时,林祥福安排了母亲的后事。

    若说生命珍贵,珍贵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少言语都在滔滔不绝之间滚动。

    《文城》就是这样开始它的生命的。林祥福的生命出现了一个女子叫小美,小美在林祥福家日子一长,两人情窦初开(小美开的早一点),就这样生米煮熟饭,结了婚。期间小美跑了,跑的时候偷了点财产回去,最后又回来了,说是怀孕,要把孩子生到林家,为林家传宗接代。

    林祥福这个人也没对小美的意外之举感到愤怒,来了照旧,还把没有操办好的婚礼再操办一次,这让小美心生愧疚,背上一大堆负罪感,孩子生下满月后,背着负罪感又一次离开林祥福。

    这时候林祥福开始了真正的《文城》之旅,为的是寻找自己心爱的女人,寻找刚出生不到一百天女儿的母亲,背负着两重使命感踏上了前往南方的路。

    他去南方寻找,只因小美此前提到过自己家乡是一个出门遇水,落脚得用船的地方,还有小美的方言。

    带着这些信息,贸然来到南方一个叫溪镇的地方,在这里求生,为女儿乞讨奶水,结识了另一位主人公陈永良,感觉这人不错,刚好他妻子也抚养孩子,顺道在溪镇定居。

    这一定居就是十几年,靠着木工手艺持家,和陈永良一家其乐融融。

    因为这部小说的背景是清末民初,所以在溪镇定居几十年后,林祥福和陈永良财富逐渐变多。社会动荡,土匪出没,还有军阀混战,实在不是一个好年代,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有着一份不动荡的心,那就是林祥福寻找小美的那颗心从未动荡,寻找文城这座城的心从未动荡。

    这座城里,每个人都有一颗朴实的心,没有那么滑稽,没有那么背离人心,每个心存文城的主人公,都活生生活成了《文城》里的人。

    文城虽是个不存在的设定,但正是这个设定才让整部小说有了比较高的一个层级,这个层级不是够不着,而是每个人都能够得着却不想够着的东西。就像现在的我们,心中有很多执念,可从来都没有完成过一个,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我们活生生都活在了《文城》之外,

    接着说回小说情节,看看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纵观这些因素有时候甚至不该出现,但它就是出现了,既然出现了,我们要安抚住无奈且焦躁的灵魂,要接受这意外之喜,尽管它很意外。

    这些意外,就是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会觉得这些情节安排有点局促也好,不那么完美也罢,这都统统是意外之喜,该有的,该没有的,小说都剔除的差不多,虽然这样的剔除很突兀,但总归是没有了。

    总体剧情就是这样的:

    林祥福带上使命找人,人没找到孩子也大了,自己也步入中年,也就在溪镇这个地方定居下来继续找

    在居住溪镇这个地方期间,遇到北洋军经过溪镇,也遭遇过土匪的攻打,这期间有土匪惨无人道种种行为;土匪绑架溪镇最有声望顾益民,陈永良林祥福设法救回顾益民;林祥福被土匪打死,陈永良报仇,顾益民身受重伤。

    这就是小说大概的情节,是林祥福、顾益民、陈永良在溪镇演绎的人生,他们三个目睹了溪镇的繁荣,也目睹了溪镇的衰落,但溪镇还是那个溪镇,经过组织民团保护,与土匪打斗,溪镇还是屹立不倒,溪镇的人依然还在溪镇。

    溪镇的屹立不倒需要三个人去维护,那么每个人心中那份执着,那份理想,那份执念,是不是也需要三个人维护才能屹立不倒。溪镇若没了,林祥福的执念也就没了,因为他曾觉得溪镇就是文城,文城就是溪镇;顾益民在溪镇生活,他就是溪镇的大当家,溪镇有事,他要出来背负责任;陈永良也是北下到溪镇,生活久了,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林祥福一起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幸福天地,他为了这份幸福,为了家庭安宁,永世度过安详日子,他需要付出努力和林祥福共同维护溪镇。

    林祥福死了,死前给守护自己老家房屋的管家田大寄了一封信,田大还有四个弟弟,田大看到信,觉得林少爷终于要回来了,很是高兴,坚持要去接少爷回来,在途中,田大病死,田氏兄弟来到溪镇,看到的是林祥福的遗体。田氏兄弟,尤其田大为林祥福看管四百多亩田地,看管房屋,可依然是分文不取,到最后也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为人准则。

    你会有疑问,最终林祥福有没有找到小美,有没有再次遇见过。不好意思,小说叙述到林祥福去世,也就是大结局了,可是还有(补系列)就是为了填补这些疑惑的。

    接下来的剧情是:

    小美和阿强是夫妻,很挚爱,逃离途中没钱,阴差阳错在北上投奔他姨夫时,借宿借到了林祥福家中,阿强见林祥福家有钱,于是在和林祥福交谈间,说他和小美是兄妹,他们家在文城,为的就是让小美从林祥福家中盗窃一些值钱的东西,好让为他俩的幸福日子铺好路;钱被偷,小美身孕,回去生孩子,接着跑,第二次没有偷钱(因第一次偷的钱够花一辈子了);小美和阿强回到溪镇,阿强父母已去世,两人在溪镇开了店,重操旧业;这期间林祥福带着孩子来到溪镇,小美家的女佣人打听到有个来自北方的男人背着包袱来到溪镇找一个人,还说是要去文城找人,小美和阿强一听,就觉着是林祥福来了;这时溪镇大雪不断,连下几十日,小美心逐渐飘回自己女儿身上,顿感罪恶滔天,雪停之日,去城隍阁祈祷,祈祷中冻死,阿强也被冻死,还有女佣人。

    虽说死的有点不那么让人心服,但总归是死了,因为小美死的时候,林祥福刚好抱着女儿来到溪镇,所以他自始至终找不到小美,就像他自始至终找不到文城那样。

    但好的是,田氏兄弟在搬回林祥福遗体时,在半路中经过小美的陵墓,这时他们也要休息整顿,在这一刻,两个与世相隔的人,

    以意外的方式找到了意外的那个人,只是这份意外需要用生命来维护。

    读完《文城》我觉得,

    人世间真正的坚持是需要很多付出,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

    就像我们看见了小说中那些人,他们生活过的地方,他们遭遇的痛苦,好像就在我们身边一样。小说来自生活,但总是高于生活,抛开生活谈小说不实际,抛开小说谈生活有点淡然无味,或许这就是《文城》告诉我的意义。

    当然,还有许多人会对一些意外之喜感到疑惑,小说中林祥福他们这代人的后代,作者余华先生也有不少笔墨让这些人物出现,最后又草草收场,没有尽人意,但还是给了我们许多可思考的空间。

    林祥福的女儿去了上海,顾益民的几个孩子在借宿就读,两个女儿也去上了上海,陈永良家的孩子算是比较苦命,没有躲过土匪袭击溪镇的那段日子,可是林祥福女儿林百家算是躲过了一劫。

    或许所有的草草收场就是为了一种不期待的伤痛,不让他们经历这乱世之痛,不让他们经历许多大人正在受的苦。

    但还是有点意外,不管小说结局也好,最后的(补)也好,大家还是尽力寻找那颗能打动自己的小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文城》,可以找不到,但必须去维护,甚至付出生命。

    评论家杨庆祥说:“好的作品不会产生距离,尽管《文城》写的是过去,但我们读完后会觉得,书中的人好像就活在我们身边。

  • 你所不知道的抑郁症

    作者:岱小鹅 发布时间:2016-03-15 12:16:11

           前段时间,有关抑郁症的话题再度被炒的火热,源于又两个抑郁症患者自杀了,一个史学天才,一个传媒人。似乎名人易得抑郁症,但因果关系恰恰相反,他们只是患有抑郁症的人中较出名的两个。当然,患有抑郁症的名人可以说出一堆,张国荣、崔永元、朱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数据,抑郁症已成为目前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预计到2020年(感觉好遥远,其实今年已经是2016年了),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疾病。抑郁症的危害有多严重?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或伤害他人)的行为,15%-20%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身亡,抑郁症自杀死亡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9倍,亦是其他精神心理类疾病的数倍。

          抑郁症患者的主观感受诸位可以参考美国著名编剧、音乐人伊丽莎白出版的绘本《我的抑郁症》一书,绝望中的绝望。抑郁症危害很严重,发病率也高,据美国临床心理协会给出的数据,在美国抑郁症的终生发病率约为5%,如此之高的发病率,使抑郁症获得了“心灵感冒”的称号,但若是感冒就好了,抑郁症可能更像SARS,或者HIV,很多抑郁症患者希望自己得的是癌症而不是抑郁症。

         本书是在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阿伦贝克在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经典学术著作《抑郁症(第一版)》的基础上加上新近研究成果之后由奥尔福德执笔再版的新版,依旧是抑郁症领域不可逾越的经典著作。本书与第一版差别并不大,从一个侧面说明,这几十年来,虽然有很多新的研究发表,但我们对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等等依然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一无所知,不知道未来能否探究清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从根源上杜绝抑郁症,或者能给予抑郁症更好的治疗。

          本书对抑郁症的影响因素、临床治疗、实证研究、理论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作为认知行为疗法的发明者,对认知行为疗法并没有进行夸大。在临床治疗中,药物(或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已经成为当前认可的主流诊治手段,而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的防复发,具有极好的预后作用。

          本书适合心理学、精神病学、医学专业人员作为参考,或对心理学及精神病学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翻阅,并不适合普通大众进行阅读。是一本好的专业参考书,但不是一本好的科普读物。

                                                                                                                 威廉敬上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495+)
  • 还行吧(378+)
  • 无盗版(465+)
  • 微信读书(477+)
  • 一般般(160+)
  • 引人入胜(592+)
  • 无广告(415+)
  • 差评(66+)
  • 目录完整(316+)
  • 章节完整(203+)
  • 字体合适(456+)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 2025-01-05 08:57:34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蓬***之: ( 2025-01-06 06:53:01 )

    好棒good

  • 网友 苍***如: ( 2025-01-02 08:40:01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饶***丽: ( 2024-12-11 22:43:52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邱***洋: ( 2024-12-26 10:12:58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郗***兰: ( 2025-01-04 18:51:54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居***南: ( 2024-12-24 02:47:1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谢***灵: ( 2025-01-08 19:12:30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宫***玉: ( 2025-01-01 02:51:51 )

    我说完了。

  • 网友 师***怡: ( 2024-12-12 02:44:49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孔***旋: ( 2024-12-31 02:16:00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谭***然: ( 2024-12-11 22:03:11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