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1:10

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精美图片
》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3062250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
  • 页数:157
  • 价格:78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1:10

内容简介:

《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首先对开封城市发展生命周期做了划分;其次通过对黄河泛滥的地理过程、重大河患事件的地理复原及其环境变化进行分析,阐释了黄河泛滥对开封地理环境的塑造;再次,提出开封城市形态,包括地表景观(“护城堤-城墙-城湖”洪涝适应性景观)和地下景观(古城“城下城”景观)是对黄河泛滥的景观适应;最后,从地层学角度揭示了现今开封城地下存在“三座半古城”。


书籍目录:

丛书序 i

序 ii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框架结构 5

第二章 开封城市发展轨迹及生命周期 8

第一节 开封城市的兴衰过程与周期划分 8

第二节 政治地位变迁对开封兴衰的作用 13

第三节 省会西迁后开封城市的命运 18

第三章 开封黄河泛滥的地理过程 21

第一节 金代开封黄河泛滥的地理过程 21

第二节 元代开封黄河泛滥的地理过程 28

第三节 明清开封黄河泛滥的地理过程 33

第四章 开封重大黄河泛滥事件的地理复原 45

第一节 战国“引河沟灌大梁”的地理复原 45

第二节 崇祯河决开封的地理复原 59

第三节 道光汴梁水灾的地理复原 71

第五章 黄河泛滥对开封地理环境的塑造 80

第一节 黄河泛滥对城市区域环境的影响 80

第二节 “宋四河”的湮废与贾鲁河的兴起 87

第三节 清代开封城市湖泊的形成与演变 97

第六章 黄河泛滥对开封城市形态的塑造 108

第一节 开封城市形态变化的周期划分 109

第二节 开封城市形态的演变特征 119

第三节 开封城市形态演变过程的黄河因素 122

第七章 开封“城下城”的科学阐释 125

第一节 开封“城下城”的提出过程与存在问题 125

第二节 战国以来黄河泛滥洪水侵入开封城的地层学证据 129

第三节 战国以来黄河泛滥的洪泛度反演与“城下城”的形成 141

结语 147

参考文献 149

后记 157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首先对开封城市发展生命周期做了划分;其次通过对黄河泛滥的地理过程、重大河患事件的地理复原及其环境变化进行分析,阐释了黄河泛滥对开封地理环境的塑造;再次,提出开封城市形态,包括地表景观(“护城堤-城墙-城湖”洪涝适应性景观)和地下景观(古城“城下城”景观)是对黄河泛滥的景观适应;最后,从地层学角度揭示了现今开封城地下存在“三座半古城”。


精彩短评:

  • 作者:gone*回不去的是故乡 发布时间:2021-01-30 22:55:37

    书中作者没有言明的,无论是王贲的引河沟灌大梁,还是崇祯年间的河决开封,黄河水患对开封今时今日的影响,都远不及行政干预带来的灾难。现在的开封就像2005年纽约时报上那篇文章的标题,《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云烟》。

  • 作者:wsfglds 发布时间:2023-11-06 14:05:32

    地方研究专著有很大意义 但是从学术方法来说 开篇互动关系的强调虽然对于地方人水关系的思考有突破 但后续论述几乎没法很好的印证“互动” 且还是常规的政治经济范式

  • 作者:斜杠分裂者 发布时间:2015-12-05 09:54:37

    作为一本2015年4月第一次出版的新书 无论内容 案例 深度都停留在几年前....我也真是服气啦!零分!

  • 作者:慕斯蛋糕 发布时间:2021-06-28 02:56:10

    童年回忆啊!!!无意间搜别的书把她都出来了,里面的故事看了不下N遍,喜欢这个有个性的小樱桃

  • 作者:思唯蹈图 发布时间:2015-05-31 20:58:51

    (15-21)看完电影找原著解馋,结果电子书只找到这本少儿版的。据说《狼图腾》更全更好看些,不过这本里面养条小狼做老师的观点和我养儿子的感触不谋而合。孩子身上经过千万年进化而与生俱来的智慧,绝对值得成年人好好重新学习

  • 作者:瑞雪 发布时间:2011-03-24 09:59:45

    好吧,我迷上钱文忠的解说了,准备把他老人家其它的解说也学习一下。


深度书评:

  • 坚持阅读,好好生活

    作者:苏摩伽剌 发布时间:2019-12-25 10:46:01

    2019年10月5日,读第一册竟。

    整体好评,但存在一些问题,如选文不细致,有时候会有突然出现的人事。

    看看再说。

    同年12月24日,读第二册竟。

    纪事本末,体裁有点像中学历史课本,对具体事件前后描述详尽。这种方式用于《匈奴叛服》《河决之患》等跨越几代人的专题事件比较好;但是对人物的描述就显得片面,比如《成帝荒淫》以及没有单独成篇的王氏外戚专权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事情,要放在一起看才能对那个时代人的言行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又如史料虽然是按主题组织的,但是其中的奏对却大多针对当时的全局,鲍宣说 “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民有七死而无一生”,要是仅仅从《丁傅用事》 《董贤辟倖》两件事来看,会觉得他未免危言耸听,言之太过了;实际上西汉到哀帝已经是行将就木,鲍宣的议论正中要害。

    但是纪事本末的优势也很明显,《史记》和《三国志》翻开开始看了很多次,但是每次都看不下去,主要原因就是对时代“大事”不了解的话,阅读个人“小事”就比较困难。虽然目前只看了两本,但是我很有信心,本书可以全部看完。

    读书的过程,不仅是回顾历史的行程,也是在经历个人的生活。第一册快读完的时候女儿降生,给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喜悦;第二册快读完时,曾给予我巨大精神力量的外祖父突然离世,让人悲痛欲绝。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时间长河里,人的悲喜又何足絮叨不休?唯坚持阅读,好好生活而已。

  • 对话李昆武 我想画一本好玩的书 (新京报采访)

    作者:少少猫 发布时间:2017-07-22 21:33:00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6/25/content_641058.htm?div=0

    “你是怎么结婚的?”法国人欧力行这么问李昆武,“画下来吧”。

      2005年,50后中国漫画家李昆武带着法国朋友欧力行在家乡云南旅行,临别前的机场里,欧力行偶然间发现了李昆武画的传统连环画。很快,几番因缘巧合,李昆武得以与一家法国出版社合作,尝试以法国“图像小说”的分镜式画法创作自传。《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就此诞生,并迅速在欧洲走红。

      但李昆武并没有画什么大主题,全是普通中国人看似平淡无味的日常生活细节。例如,老李如何结婚?去民政局领证,回家白墙刷好,家里挂个双喜字,这就“结”了。不过,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李昆武通过对老李个体生活史的白描,简约而不失深刻地勾勒出中国近60多年间整体性的起伏转折。参军入党、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粉碎“四人帮”,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拆”。这些琐碎的细节及其背后连很多中国人都说不清的宏大背景,法国人和更多的欧洲人居然懂了——通过看画。

      偏偏中国人没有懂。《一个中国人的一生》的中文版更名为接地气的《从小李到老李》,2011年在国内出版,反响平平。李昆武很郁闷,虽然创作由头是和法国出版社的合作,但从一开始,他一心想画的就是给中国人看的历史记忆。为何最该看的人反而不看?

      画了多部历史纪实类作品的李昆武,获过很多奖。可不爱喜欢中国人罗列他从国外带回来的那些名头。“先说我的作品,让读者先对作品感兴趣,再来了解我这个人”,李昆武说。

      人鬼幻境

      “天呐,原来鬼是这么好的人!”

      新京报:新作《幻境三日游》的缘起,是儿子写的虚构小说,和女儿对中国鬼片总是“神神叨叨”的抱怨。之前你一直在画纪实性历史记忆类的作品,这次却画了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地狱?

      李昆武:最大的挑战就在这里。现实中哪里有地狱?但为什么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地狱会被艺术和文学作品反复地讲?我们的精神层面需要它。要进入这样一个空间,必须依靠想象。书的名字叫“幻境”而不直接叫“地狱”,因为它不只讲地狱,更有关于道义和人生品位的教育。我卖了个关子,在最后才解释了为什么主人公老李会被阎王爷请去地狱走一遭:他是带着使命去的。他回来后,现世里的大街小巷到处响着:“倒车,请注意.......”。

      新京报:留有余味的收尾,暗示着现实和幻境本是一个思辨体。这种思辨性也体现在你讲故事的风格中。讲的是阴森的十八层地狱,读着却不时让人发笑,阎王爷和鬼都不吓人。

      李昆武:在民间,地狱和鬼怪故事一直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活着。但久而久之,因意识形态的教化需要,它成了老头儿、老太太瞎编成的可笑和落后的故事。我们把鬼都“妖魔化”了。但你看日本的鬼却是“人”,有人性,而中国的鬼只有鬼性。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不太讲阴暗的东西,人们只讲真善美,却不知道真善美其实可以用“负面的”方式来说。所以我换了个角度来讲真善美和批判现实,把一些鬼画“活”成可爱的“人”。读后你会发现:天呐,原来鬼是这么好的“人”!原来人是那么坏的“鬼”!

      新京报:所以作为一个人,老李在地狱里深情饱满又痴痴地喊出了“我喜欢黑老师”。书中这样的节点不少,有意用幽默感化解了地狱题材的阴森气质?

      李昆武:我想画一本好玩的书。它是一部“穿越”作品,这一类的文学、影视作品很多。美国的穿越作品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但没有幽默感;日本的穿越剧没有血淋淋的画面,但就能让你抱着肩膀感到恐怖。越是这样,越要找自己,我越不去看他们。我想做的,是好笑、好玩,又有现实意义。这本书前面调子轻松一些,后面渐渐吃重,需要刻意地用笑点调节下节奏。但也不能过,否则就不伦不类了。

      新京报:前几本作品在国外大受追捧,《幻境三日游》让人有点“担心”。它的笑点多从潘金莲、贾宝玉这类传统文学人物引出,着力点又涉及人口拐卖、豆腐渣工程、儿童性侵等国内社会现实问题,怕不怕老外读了有点儿懵?另外,这本书的缘起既然与儿女相关,有没有想借这本书和年轻一代更好地对话?

      李昆武:不管老外了,我就想做给中国人看。我当然也想年轻一点。不要让年轻人一看到我的名字就说,这个“老古董”,又在画“老古董”。我想让他们知道,老古董也有新意。这样一个挑战的过程就是享受的过程。

      新京报:《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在法国风靡,在国内却受“冷落”。你怎么看待这种落差?

      李昆武:我失落、纠结、遗憾。在欧洲,太多人喜欢我的书。我觉得很郁闷:本来是画给中国人看的,可老是阴差阳错!给你说个“笑话”:我坐飞机,旁边坐个法国人。我们本没有交流,但他开始用肢体语言问我是谁,我就画着和他交流。他一下子明白:啊,原来你是“你”啊!他马上爬起来,拿出相机和本子请我合影和签字。这种事,在中国从来没有发生过。

      在昆明,我在书店里找《伤痕》,书店说:“没有,没有人看,退回去了”。我的天呐,我要“跳楼”了。《伤痕》讲的就是日本飞机轰炸昆明的那场灾难,结果,就在昆明,被“退回去了”。我多么希望我的粉丝更多是在中国。

      但要找原因,不能怪读者,要怪社会乱象。比如去年是抗战70周年纪念,可抗战神剧之烂、之乱、之大行其道,实在太“可恶”。人吃饭,本来胃口很好的,结果一大堆烂菜来了,之后再给好菜,你还有胃口吗?被糟蹋后要恢复,这样的代价太大。物极必反,一部分年轻人连真诚的历史记录也不接受了。这或是人类本性的反应,却也是一个悲剧。

      新京报:但这些年,你依然在画历史纪实类的题材,如《春秀》《伤痕》都在延续《一个中国人的一生》中从小人物的一生牵连时代起伏大浪潮的路数。有意,或是有气?

      李昆武:我这个人,总是顺其自然。总有人问我,你画这么多,是不是总在观察生活。我说不是,我又不是“特务”,我只是在“感受生活”。但我又很纠结:有时候想,这是我要做的事吗?我应该去承担这种责任吗?不做,自己心里又有点儿遗憾。我特别理解去山区支教的城市青年,一年半年后要走了,突然就拔不动脚。这不仅仅是出于社会责任,更是一种自我拷问。我要把握一个度,用艺术的手法幽默地讲故事,从创作探索角度来理解自己所做的事,可以消解掉部分纠结。

      概念错位

      中国传统连环画为何消失了?

      新京报:《一个中国人的一生》等作品在国内反响较为平淡,是否和它们被称为“漫画书”有关?你提到,书店不知该如何把你的书上架:放少儿类,太深沉,小孩子不喜欢;放艺术类,大人说这是给小孩子看的;放社会文化类,一堆文字书中蹿出来一本漫画,大家又觉得莫名其妙。你如何定位自己创作的这些作品?

      李昆武:我的作品是“分镜式漫画”。大家习惯叫“漫画”、“漫画书”。在法国它们被叫做“图像小说”。在他们的艺术分类中,它被称为“第九大艺术”,和西方传统八大艺术类别同样重要。所以很多法国人以为,我在中国和张艺谋一样出名。

      从创作角度来说,创作分镜式漫画的确像创作一部电影。我是导演、演员,也是编剧。我决定每个人演到什么程度,决定这个故事要怎么讲。我也可以负责灯光、音响——里面有象声词、艺术化处理的口语以及不同的色调。画起来确实过瘾。但我还是告诉法国人:在中国,没有人认识我。中国“图像小说”这一文类还没建立起来。

      不过,相比“图像小说”,我更愿意叫我的作品故事画:故事画是以分镜描绘手法叙述并承载事物进程的绘画。

      新京报:已经有“图像小说”这样一个通用的叫法,为何要再提一个“故事画”?

      李昆武:“图像小说”毕竟有绘画依附于小说之嫌,而故事画明确指向“画”,而不是“图像”。“故事画”的提出,是为了回应国内一种观念上的错位和本土漫画传统的断层。

      “分镜式漫画”这种叫法,最初源于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中国港台地区传入中国大陆的分镜式绘画,但长期以来它一直未得到传统中国漫画读者的认同。中国之前也有漫画,它是始于唐代的木刻插画的衍生形式。后来独立发展为一种以单幅样式存在的画种,内容以讽刺、批判为主。清末,它随国族危机兴起,当时被称为“时事画”。年轻一代的历史课本中都有那幅著名的“列强瓜分中国图”,但你们不知道它其实就是传统的中国漫画。到丰子恺,传统漫画才注入了人文意涵。之后,历经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它在意识形态的左右下三次进入高峰。直到改革开放,才随斗争基调的衰落和新艺术形式的涌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这样一梳理,你会发现我们现在对于“漫画”的认知完全受到了日漫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漫画断掉了。所以“分镜式漫画”也好,“图像小说”也好,其实都忽略或回避了中国传统漫画的存在。但我希望以“故事画”的叫法重新提醒业界和大众读者重视这一传统和它的丰富积淀。

      新京报:那传统的连环画处于什么位置?

      李昆武:连环画,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小人书”,也是从插画衍生而来的艺术形式。民国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上世纪50年代至“文革”之前,与当时的意识形态相应和,它的流行度不断攀升。这和单幅传统漫画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现在的年轻人成天在地铁里看手机,当年连环画就是这么个态势。所以我把连环画比作那个时代的网络,它无所不包,但有一点不变:48开,一页一张画。在精神资源匮乏的年代,它是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精神食粮。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国画、油画大师考虑到作品销路,投身到当时最好卖、最具群众基础的连环画创作群体中。他们创作的连环画格调非常高,多刊登在连环画报上,渐渐地,连环画变得小众了。

      同时,80年代日本“分镜式漫画”被引入封闭许久的大陆。一进来,就摧枯拉朽。当时的情形就像,老祖宗留下了木偶剧和皮影戏,可有一天电影来了,我们完全挡不住!声光电综合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远远地把我们过去那种平面、舒缓的东西冲垮了。这时候,很多老辈人也转换不过来画法和思路。好比你让一个木偶剧大师去拍电影?难!

      连环画现在已经消亡了。而“分镜式漫画”也未得到传统连环画读者的接受。今天,你说“漫画”、“分镜式漫画”,和我们之前的连环画和传统漫画都是断裂的。这就是整个矛盾的要害所在,这种概念上的错位导致了中国漫画,尤其是带有成年人漫画特质的出版物在国内外长期处在弱势地位。名不正、言不顺,我们很茫然,大多数人忙着模仿日漫。在中国,分镜式漫画因此进入了一个怪圈。

      新京报:“故事画”没有历史包袱,也避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同一字面叫法的语义混乱和模糊。但已经有“图像小说”顺着法国文化强势而来,图书市场中又有“绘本”持续走热。其实,“图像小说”、“绘本”和“漫画书”之间总有些暧昧重叠之处,谁都很难形成一种清晰的范畴把地界锁死。那么,“故事画”的范畴有多大?现实性又有多少?

      李昆武:我希望它成为一个和油画、国画、版画等画种并列的美术画种。当然,我也要为法国朋友带来的“图像小说”点赞。我知道自己的这个建议被当下的业界接受的可能性很小,毕竟漫画概念被借代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年轻的朋友对传统漫画和连环画不了解,或许也会觉得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我是一个50后,我们这代人对于传统漫画和传统连环画的风潮亲身经历过,看法也比较踏实。如果将来“故事画”的概念行不通,那我宁可把自己也叫成“图像小说工作者”,遗憾地看着“故事画家”的背影淡去。

      B08-B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孔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可以购买(204+)
  • 推荐购买(328+)
  • 中评多(411+)
  • 全格式(175+)
  • 内涵好书(160+)
  • 下载快(164+)
  • 收费(515+)
  • 内容完整(567+)
  • 差评少(358+)
  • 体验满分(61+)

下载评价

  • 网友 谭***然: ( 2024-12-25 06:28:32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益***琴: ( 2024-12-13 08:56:4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国***舒: ( 2024-12-23 05:30:15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寿***芳: ( 2024-12-13 23:01:14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康***溪: ( 2024-12-21 00:12:38 )

    强烈推荐!!!

  • 网友 孙***夏: ( 2024-12-28 04:43:52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融***华: ( 2024-12-12 18:19:47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马***偲: ( 2025-01-03 00:34:13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石***烟: ( 2025-01-06 02:05:56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后***之: ( 2024-12-22 21:27:25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陈***秋: ( 2025-01-03 14:58:50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苍***如: ( 2025-01-06 09:01:44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龚***湄: ( 2025-01-03 04:28:35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瞿***香: ( 2024-12-15 11:34:46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芮***枫: ( 2024-12-10 05:47:38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