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伊万 伊利奇之死 列夫 托尔斯泰 中篇小说 俄文直译 原创插画 死亡带来痛苦 也带来对于活着的反思 现当代文学畅销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伊万 伊利奇之死 列夫 托尔斯泰 中篇小说 俄文直译 原创插画 死亡带来痛苦 也带来对于活着的反思 现当代文学畅销书籍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伊万 伊利奇之死 列夫 托尔斯泰 中篇小说 俄文直译 原创插画 死亡带来痛苦 也带来对于活着的反思 现当代文学畅销书籍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伊万 伊利奇之死 列夫 托尔斯泰 中篇小说 俄文直译 原创插画 死亡带来痛苦 也带来对于活着的反思 现当代文学畅销书籍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伊万 伊利奇之死 列夫 托尔斯泰 中篇小说 俄文直译 原创插画 死亡带来痛苦 也带来对于活着的反思 现当代文学畅销书籍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伊万 伊利奇之死 列夫 托尔斯泰 中篇小说 俄文直译 原创插画 死亡带来痛苦 也带来对于活着的反思 现当代文学畅销书籍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伊万 伊利奇之死 列夫 托尔斯泰 中篇小说 俄文直译 原创插画 死亡带来痛苦 也带来对于活着的反思 现当代文学畅销书籍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伊万 伊利奇之死 列夫 托尔斯泰 中篇小说 俄文直译 原创插画 死亡带来痛苦 也带来对于活着的反思 现当代文学畅销书籍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伊万 伊利奇之死 列夫 托尔斯泰 中篇小说 俄文直译 原创插画 死亡带来痛苦 也带来对于活着的反思 现当代文学畅销书籍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伊万·伊利奇之死
内容简介:
俄国文学巨匠托*斯泰晚年的**重要作品。
小说讲述了*位备受推崇的法院官员,本来过着*常无奇的生活,突然间得知自己患了重症,*将面临死*,于是开始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故事。小说以白描的手法细*地表现了人类在面对死*之时全*的**活动,深入思索关于死*的议题,引发每*个人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
书籍目录:
伊万·伊利奇之死/001
译后记:*皆是伊万·伊利奇/115
作者介绍:
列夫·托*斯泰
*八二八年,出生于俄国图拉省克拉皮文县,世袭伯爵。
*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带到喀山抚养。
十六岁考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后*学回乡,投身农奴制改革。
二十三岁时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三十*岁结婚,与妻子前后共育有十三个孩子,其中五个孩子夭折。
*九*〇年十*月十日,八十二岁的托*斯泰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十天后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如果人们的生活目的不同,生活的内容不同,那么这个不同就必定会反映到外表上来,外表也会不同。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可怕的思想在折磨着我:只有我们夫妻俩的生活才过得这样糟,而不是像我从前所期望的那样,在别的夫妻的生活中是决不会有这种情形的。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是共同的命运,但是大家也都像我一样认为,这是他们特有的不幸,于是也就把自己的这种特有的、觉得羞于讲出口的不幸掩盖起来,不仅不让别人知道,甚至也不让自己知道,自己对自己都不承认这一点。
“要知道,这种情形只有小说里才有,在生活中是从来没有的。在生活中,这种对于一个人的爱恋超出于其他人,可能保持几年,不过这是很少见的,常常是只有几个月,甚至只有几个星期、几天、几小时。”他说,他显然知道他的看法使大家感到惊讶,对此他很得意。
婚姻在我们这个时代只是一种骗局而已!
“真是怪事,认为美就是善,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觉。一个漂亮的女人说了一句蠢话,你听了会不觉得蠢,反而觉得很聪明。她出言粗俗,你却觉得颇为可爱。而当她既不说蠢话,出言也不粗俗,只是显得很漂亮的时候,你又会立刻相信,她是惊人的聪明和贤淑。
短期的妓女通常被人瞧不起,而长期的妓女却受人尊敬。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伊万·伊利奇就是我们每*个用尽全力过着*凡*生的普通人
“伊万 · 伊利奇*生的过往经历是zui简单zui*常,也是zui可怕的。”他的*生*切都是那么按*就班地活着该结婚了,便找*个人结婚。**想要过得体面,想要跟别人*样,可死*逐渐逼*,才发现自己白活*场。死*只有*瞬间,可人生却有无数种形式,希望我们*去追求如何活出自我,而不是活得跟别人*样。
◆“写的真好,就好像作者真的死过*样。”
生命有意义吗?人生究*有无意义?死*是*然的吗?死*之后又是什么?托*斯泰在这**悍的小说中深入思索了死*所有的议题。更是将人在患重症时的*理描绘地细腻鲜活,其中妻子的不厌烦,朋友的漠视,医生的敷衍,将死之人的*望,都真实的可怕。可能文学*没有第二本书如此直面死*,如此真实地描写死*。
◆文学巨匠托*斯泰晚年力作
作为杰出的艺术巨匠,托*斯泰*作有三大*点:清醒的现实主义,**不凡的*理描写,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伊万·伊利奇之死》则是托翁融合展现这三大*质的**死*描写*作。*悍隽*,对存在的思考、人性的剖析之深刻可与《局外人》《变形记》对读。
◆俄文直译,豆瓣9.4分《安娜·卡列尼娜》译者于大卫新译
在细节上做到尊重原作、贴合原作风格,还原托*斯泰行文*殊性;收录译者后记《*皆是伊万·伊利奇》,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阅读。
◆*美装帧设计,爱书人的*头好。
*装双封面设计,*邀*画师手绘故事封面 内文原**图,内封采用*种原美艺术纸,朴素而有触感。
书籍介绍
托翁死亡描写神作,写给每一个用尽全力过着平凡一生的普通人!
小说讲述了一位备受推崇的法院官员,本来过着平常无奇的生活,突然间得知自己患了重症,即将面临死亡,于是开始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故事。小说以白描的手法细致地表现了人类在面对死亡之时全部的精神活动,深入思索关于死亡的议题 ,引发每一个人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
死亡带来痛苦,也带来对于活着的反思。诺贝尔文学院评选的史上百部文学作品之一,文学巨匠托尔斯泰晚年力作,精悍隽永,对存在的思考、人性的剖析之深刻可与《局外人》《变形记》对读。
◆伊万·伊利奇就是我们每一个用尽全力过着平凡一生的普通人
“伊万 · 伊利奇一生的过往经历是zui简单zui平常,也是zui可怕的。”他的一生一切都是那么按部就班地活着该结婚了,便找一个人结婚。一心想要过得体面,想要跟别人一样,可死亡逐渐逼近,才发现自己白活一场。死亡只有一瞬间,可人生却有无数种形式,希望我们永去追求如何活出自我,而不是活得跟别人一样。
◆“写的真好,就好像作者真的死过一样。”
生命有意义吗?人生究竟有无意义?死亡是必然的吗?死亡之后又是什么?托尔斯泰在这部精悍的小说中深入思索了死亡所有的议题。更是将人在患重症时的心理描绘地细腻鲜活,其中妻子的不厌烦,朋友的漠视,医生的敷衍,将死之人的绝望,都真实的可怕。可能文学史上没有第二本书如此直面死亡,如此真实地描写死亡。
【编辑推荐】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晚年力作
作为杰出的艺术巨匠,托尔斯泰创作有三大特点:清醒的现实主义,卓尔不凡的心理描写,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伊万·伊利奇之死》则是托翁融合展现这三大特质的一部死亡描写神作。精悍隽永,对存在的思考、人性的剖析之深刻可与《局外人》《变形记》对读。
◆俄文直译,豆瓣9.4分《安娜·卡列尼娜》译者于大卫新译
在细节上做到尊重原作、贴合原作风格,还原托尔斯泰行文特殊性;收录译者后记《人人皆是伊万·伊利奇》,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阅读。
◆精美装帧设计,爱书人的心头好。
精装双封面设计,特邀插画师手绘故事封面+内文原创插图,内封采用特种原美艺术纸,朴素而有触感。随书附赠金句书签,期待在书里见到你。
精彩短评:
作者:韧勉 发布时间:2021-09-07 18:53:42
本书是为细致突出拉瓦锡科学理想之外,时代影响与人生志趣的个人传记,也兼容并包了他的科学贡献,算是非常适合中学生拓展知识的读本。作者指出在拉瓦锡所处的18世纪,科学研究还算是时尚活动,拉瓦锡的父亲不支持他将科学探究作为事业,觉得作为爱好已然足够,且科学探索与炼金术师的工作在常人眼中并无二致。彼时即便是科学产生了创新成果,但是当时世人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窃取他人成果者比比皆是,最优秀的人未必得到承认。其中的佼佼者创造了新的术语,但是术语形成代表背后的理论建构,但时术语与理论的形成都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语言价值观的输出,这会影响同时期其他国家的民族自豪感,故而科学知识的普及也受民族国家影响而屡屡碰壁。
作者:Pisum 发布时间:2024-04-04 09:14:52
我该如何度过我的一生
作者:努力成为复读机 发布时间:2024-04-26 16:28:20
文学与人生课堂上讲到这本书,速速看完了一遍。取代死亡的是光——死亡前的最后领悟,多快乐啊,有些讽刺。我很喜欢格拉西姆,译后记讲这个人物反映了托尔斯泰彼时的精神求索,在他看来,那些目不识丁、没受过教育的人,对生命的意义却有明确的概念,不能更认同。
作者:far 发布时间:2024-05-12 05:11:31
#45 “一切都是所有特定种类的人会做的,以便显得像所有特定种类的人。”对生活中所有合法性、正确性和体面的讽刺惹人冷笑,公平的是死亡不会让这样活的人同样“体面”地死,不会让他们从痛苦万分的死中开脱。
作者:芝士倍儿有劲er 发布时间:2024-04-02 08:25:45
今年至今读的最棒的书。随意哪个细节都能拿出来开展一番讨论。看到他人,看到自己,看到过去,关照未来。
作者:矮马来了 发布时间:2024-04-26 14:36:37
托尔斯泰真厉害,写这本书时他明明也没真正死过,但他好像完全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深度书评:
寻找生命的意义:从世俗成功人士到集中营囚犯的感悟
作者:曼佳 发布时间:2019-05-19 15:59:18
文/曼佳
我看完托尔斯泰晚年写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时,觉得很有感悟,但是不知道从何下手。直到我看到一本犹太作家写的《活出生命的意义》,我才想到如何找到角度来这下我的感悟。
首先看看托尔斯泰笔下对伊凡伊里奇的描述:
少年时:“他既不像他的哥哥那样冷漠无情,一板一眼,也不像他的弟弟那样冒失鲁莽。他介乎两者之间,聪明灵活,讨人喜欢,而且彬彬有礼。”并且以优异的成绩修完了自己的学业,进入到法律行业。
青年时:“尽管他年轻而又轻浮的娱乐,但是在处理公务时却极其谨慎,公事公办,甚至铁面无私。然而,在社交场合,他常常很俏皮,妙语横生,他总是和蔼和亲,彬彬有礼,正如他的上司和他的太太所所的,他是一个好孩子”
他结婚后娶了一个长相还可以家势不错的妻子,他们开始是有爱情的,后来随着婚姻生活的深入,以及孩子一个一个地出生,妻子开始变得叨唠,让他觉得烦人,争吵矛盾不断,一地鸡毛,但是他们之间还是保持着婚姻关系的微妙平衡。虽然事业也曾遇到了瓶颈,但是最终还是越来越好,取得了不错的位置和很好的收入,体面的房子漂亮的车子,拿得出手的妻子和一双儿女,最后还进入了高等法院的审判委员会。
然后,在45岁的时候他得了癌症,开始他还坚持工作,直到已经完全不能坚持,躺在家里,最好的医生和医院似乎已经不能挽救他了,在病痛的折磨中,周围人的态度也有改变,他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无用的麻烦,在病痛的折磨和对死亡的恐惧中,他熬过一天又一天。这时候他被迫重新审视这一生,各个片段闪回,事到如今,觉得人生似乎并没有意义。他从小到大那么努力奋斗,争取做到最好,然而等到最终时刻,感觉妻子照顾他只是例行公事,他看不到她眼中的情感,她更关心他们的女儿能不能嫁给一个好人家;而曾经很和谐的同事们看望过一次后也就再也不见了。他在绝望中逐渐走向了另外一个世界。甚至在他的死亡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他的同事们盘算因为他空出来的位置该由谁来坐,在他的葬礼上甚至成了同事约牌局的机会;而他的妻子,在葬礼上最关心的是她能从政府那里获得多少的赔偿金。从头到尾,唯一怜悯他的,是一个贴身照顾他的善良的男仆,还有一个长得像他的14岁的儿子,他在后者给与的温暖中看到了一点光亮,从而升向了天堂。
所以,这是一个好人的一生,优秀努力,看起来事业成功婚姻稳定,拥有俗世中人们所想要的绝大部分东西,但是在他最后的人生中,他几乎否定了自己一生的意义。
这是八十多岁的托尔斯泰写的小说,我猜想,不同的年龄看到人生,当然感受是千差万别的。很多人其实也会同主人公一样,经常会想,我们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少年追求学业,为了进入更好的大学;青年努力工作,为了获得物质积累;中年兢兢业业,为了保住现在的境况;老年重当保姆,为了孩子减轻负担。而无论你的人生过程之中有怎么样的精彩,然后到死的时候,其实感觉应该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同样的无助、恐惧而绝望。
如果因为这样,就认定人生之虚无。既然努力到最后的结果,不过还是一场空,那么何必要努力呢。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奋斗,沉迷于游戏甚至毒品;中年人苟延残喘,在焦虑和崩溃之间盘旋;老年人无所事事,在社会的边缘被人忽视而孤单无望。真的,只能这样吗?我也一直想得到答案。
一个犹太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写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似乎给人生的意义给出了一个明亮的方向。
作者是一个犹太人,他在集中营里呆了整整三年,那三年是地狱般的三年,他无数次看到各种人群悲惨的死去,而他之所以活下来的主要的原因,是他一直在绝望中保存着对于生的希望,他一直在心中默默和自己的爱妻对话,他幻想自己有一天能活下来并能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可以说精神的力量挽救了他,他出狱后不久,写下来这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并创立了在精神科上著名的“意义疗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所以每个人的任务是特定的,对待生命,只能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所以,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者面对某个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第1、2种我们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当一个人有事可干,有什么可追求,有人可以爱的时候,是不会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的。当我们觉得没有意义的时候,其实都是处在人生的困局之中,那就是在第三种的时刻,这个时候很容易推翻自己曾经建立的人生观。
作者认为,苦难不是获得人生意义的必要步骤,并不是,他从来不认为苦行憎一味的受苦受难就更能找到意义。痛苦的不可避免是永远不会被排除的。在勇敢接受痛苦之挑战时,生命在那一刻就有了意义。他认为苦难的意义不在于苦难本身,而在于发现苦难之所以发生的原因,这个时候的意义才显示出来
即使在集中营里,在大家都认为犯人的身体和精神都被残酷虐待并剥夺尊严的时候,作者本身并不认为他的自由完全被剥夺,因为身体虽然被禁锢,但是他的大脑和思想还是可以自由的,任何牢狱和毒打都不可能剥夺这一切。作者从自己在集中营中最悲惨的经历来作为注解,很多狱友看不到希望,于是他们精神奔溃了,他们心中想的是“我们能从集中营中或者回家吗?如果不能,这一切都没有了意义”然后很快就死去了。作者想要完成他入狱之前没有完成的著作手稿,也期待能再次见到自己的爱人,对于同样的苦难,他想的却是“所有的这些苦难、死亡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没有,那么压根儿不该忍受。”他想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活下去,才能有足够长的时间来搞清楚这个问题。所以他活得比所有曾经进入过集中营的人都长,也超越了那所有人的智力。放在时间的长河中,他最终搞清了这个问题,并且给千万的人予以指导,这难道不是生命的意义?
一、人生中任何短暂的过程都是有意义的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论点,很多人总结意义的时候会忽视掉这个,就像只看到建筑大厦完工后的伟岸样子,而没有看到奠基大厦的那些基石和墙砖。
通常,我们人生中的很多片段都很短暂,但是这个“曾经存在”的短暂是有意义的。如果你只想到短暂的本身而叹息,而忘记曾经拥有过的丰富果实,曾经经历的快乐和痛苦,曾经做过的那许多事情,无论后来又再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那经历过的一切不会被否定,也不能忘却。曾经的那些就是有意义的,在那里收获过自己的生命:信守的诺言,付出的爱及勇敢而有尊严地忍受过的苦难。
重新回到生命的意义本身。很多人觉得人生无意义的人关注的是人生整体全部的意义,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来一帧一帧审核自己每个阶段,然后得出总结,就像前面所说的伊凡伊里奇的人生,很多人从他的人生和自己的人生看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一切都成为一场空,于是觉得人生其实并没有意义。
而作者强调认为,我们必须更加关注人一生所要面对的单个情境中内在和固有的潜在意义。单个情境,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片段,短暂性的存在都是具有意义的。这其实说的是我们对待日常生活的态度,一旦你改变了想法,觉得很多短暂的时光也都有它不能被抹杀的意义,那么人生就是由这么多单个的意义汇总起来而形成的意义。
即使在苦难中,比如想到曾经妻子的爱,要完成的著作,曾经铁篱笆外面看到的某条绿色的树枝正在发芽,比如像狗一样劳作像猪一样吃食时天空中出现的那一抹璀璨的晚霞,这都让人感到了美并得到了力量。而我们普通人应该在生活中这样的感受更是枚不胜举,就拿伊凡伊里奇来说,求学的时候成绩优异时获得的赞誉,在舞会上遇到那个心仪的女孩四目相对时候的悸动,孩子出生时的激动和第一声爸爸时候的喜悦,自己事业上获得一点成绩时家人的肯定和赞美,终于获得好收入搬到大房子里时候的家人的快乐和自己的得意等等。。。。这些过往的曾经,怎么能到死的时候觉得这一切都是了无意义的呢?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让自己获得更多自信的时分,自己的成功让自己的父亲之自豪的那些瞬间,承担了很多的责任而让家人过得更加轻松的那些时光,不可以被自己抹杀,如果换个角度来想,一定会觉得很欣慰,自己的付出其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节点,这难道不是人生的意义?
如果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只有一个最终的总结,承认人生的意义藏在无数的短暂的瞬间中,那么活着就是有意义的,因为到处都可以追寻到意义。
二、换积极的角度来看问题,会感知到更多的意义
这个也非常重要,虽然肯定了每段生活都自然有它的意义,然而如何评价它其实也很关键。如果提炼不出正确的观点,那么光有原始材料积累也是不会留下正确的印象的。
一个看起来这么成功的人都觉得人生没有意义,那么更多的普通人如何看到生命的意义呢?其实就是要如何看待各种机遇和挑战,用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态度来看问题,这样才更使人感到快乐和满足,也能使人经历困难和挫折。
比如一个屡屡失业的人会觉得自己很无用生活没有意义,一个情感生活一团糟的人觉得生活似乎也没意义,一个身体罹患重病的人更容易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了,然而作者告诉我们的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改变自己的心态,会发现另外的意义。比如虽然失业了但是也许那个职业不合适其他应该另有长处,比如可以去做义工发现自己的被需要;比如情感中的折磨可以让人更加理性而不是一味盲目,是应该改变方法还是选择错误了需要重来,这折磨就不是没有意义;而老去的人其实应该欣慰自己这一生,走过那么多的路有过那么都的经验过得如此充实尝到了人世间所有的酸甜苦辣,这一生其实值得吧!
补充一下说,很多中年人都像伊凡伊里奇一样,觉得自己的人生平淡无奇没有意义。整天被房子车子孩子等压力所困扰,似乎没有乐趣,活得很艰难,然后死去又不甘心。一些人会逃避这样的人生,将责任全部转嫁给自家的其他人,而无法逃避的人,可能会抑郁甚至奔溃而彻底逃离出这人世间。如果比较的方向能改变的话,不要钻进死胡同里去,其实他们的人生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不堪。比如孩子学习很差,但是他带来的痛苦难道比一个残疾的孩子麻烦更多吗?比如工作很累很烦,这比在大街上做环卫工人更觉得辛苦吗?比如房贷压力很大不知何时才能解脱,想想自己还是住在一个温馨的小窝里比居无定所还是幸福多了吧。比如家人喜欢叨叨妻子喜欢啰嗦,就当做那是出于爱,难道比一个从没有任何人在乎的不被任何人看到无处可去的边缘人更愉快吗?比如创业再次失败了仿佛证明自己人生就是一个笑话,但是毕竟还是活着啊,你遭遇的初始不幸难道比淘宝如今第一旗袍卖家那个脑瘫残疾企业家曾遭受的冷遇和不公更多吗?
当客观条件不会变化的时候,人的想法变了,其实一切会有新的转机。而人生的感觉,其实一切最终是自己的评价,而不是别人的世俗的评价。别人没那么在乎你,你自己对自己好一点儿。
三、丰富自己的内心,更容易看到生命的美好
有了材料,有了态度,但是如何能更快捷地找到关键中心词汇呢。这必须还有一定的归纳整理分析感受的能力,才能做到这一点。
”一个人怎么才能看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即使在各种不同的小阶段中,那就是: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类,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十分重要的。个人的选择、行动、关系、爱好甚至简单的快乐也能赋予生命以意义。”
这个很容易理解,也不需要多做解释,就是如果你内心足够丰满,你就更能敏锐的感觉这世间的变化和美好,你内心将被美好的事物和情感所充满,而不是那么容易变得干涸枯竭或者滋生阴暗发霉腐烂。
人生很长,如果你将它变成一个一个小的片段来记忆的话,每个片段都有它的意义,这意义汇总起来就是人生的诸多意义,也是活着的价值。人生很短,如果你只想给它一个词汇来评价它的意义的话,而如果你又找错了词汇的话,那么就可能一生就只像一缕烟一样。
伊凡·伊里奇为什么一定要死?
作者:Alain 发布时间:2019-05-10 22:11:32
在小说开头的第一节,便传来伊凡·伊里奇的死讯,接着就是他的葬礼。事实上,小说从标题开始就在进行这样的宣示:伊凡·伊里奇必死无疑。
伊凡·伊里奇为什么一定要死?是什么让一个人物从一开始就被(作者“残忍地”)宣判死刑?
田园牧歌生活的幻象
伊凡·伊里奇的前半生大致经历了以下事件:以优良的成绩从法律学校毕业,在外省担任父亲替自己谋得的省长特派员职务,被任命为另一个省的法院预审官,和出身贵族世家的普拉斯科维娅·费多洛芙结婚,被提拔为副检察官,孩子陆陆续续出生,再次被调职……
和其他所有普通人一样,伊凡·伊里奇按部就班地一脚踏进了社会生活,另一脚则走入了婚姻生活。
起初,生活仍是“愉快而体面”的,他把身居高位者生活方式背后所显现的一套理念当做执导自己生活的准则,于是他不仅如鱼得水地混迹于司法界和富有的贵族间那“高雅的小圈子”,就连选择同普拉斯科维娅结婚,也有一半的原因出自他所认可的这种生活的本质,一种“轻松愉快、永远体面并为社会所赞许”的固有特质,我们不妨视其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首先是婚姻生活突如其来地出现裂缝:
随着孩子的出生、尝试自己喂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不顺心的事,再加上孩子和母亲的真病及假病(对这些病,伊凡·伊里奇必须表现出同情,但实际上他对于它们一点也不了解),对伊凡·伊里奇来说,在家庭以外保全自己小天地的需要就变得更加迫切了。
这样的裂缝几乎是超出伊凡·伊里奇井然有序的生活经验的,他不得不通过将重心转向公务也就是社会生活,以掩饰这个裂缝。然而,社会生活的“小天地”也并不符合他的预期,按照某种既定的法则进行,而是一步步地走向分裂,最后,由于一次职场斗争,他失去了被提升的机会:
这事发生在一八八〇年,这一年是伊凡·伊里奇生活中最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一方面他觉得薪俸不足以维持生活,另一方面他发现大家都把他忘了……他觉得所有人都抛弃了他……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人们对他是多么不公平,他妻子的啰嗦是多么没完没了,他已经入不敷出,开始负债……
如穹顶般高悬于他头顶之上的这两种生活,都不约而同地绽开裂缝,一种穹顶之外的、超验的危机似乎正在伺机朝他涌来,随时都可能无情地揭穿这田园牧歌生活的幻象。
在这田园牧歌的美好生活彻底崩塌之前,伊凡·伊里奇还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回光返照。由于获得了彼得堡的职位,他感到“他那被搞糟了的生活又将恢复原本应有的愉快和体面的性质了”,“愉快的情绪一直没离开过他,这是仕途得意和与妻子和谐一致两者相辅相成的结果”。
伊凡·伊里奇亲自动手布置新居,带着一种早期富足资产阶级式的天真,试图重新构造一个可使他免于遭受危机的新的庇护——一种使其免于曝露在原始的宇宙空间当中的家宅空间——并将其视为整个现实生活的全部真相,一切都可以回归井然有序的状态。然而这个新庇护和过去的庇护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同一类人的互相仿效而已。他的布置与别人是如此雷同,简直一点也不引人注目。但他却觉得这一切十分别致。”
直到一场致死的疾病——不仅是生理意义上的绝症,也是克尔凯郭尔意义上的关于绝望的比喻——毫无征兆地袭来,伊凡·伊里奇终于被迫发现,这一切都是幻象,这个庇护终将像过去的穹顶一样彻底崩塌,西西里牧羊人的古朴田园风光画卷将不复存在。
超验意义上的无家可归
在谈论这致死的疾病之前,有必要先回答这个问题:田园牧歌的幻象究竟从何而来?
自柏拉图以降的希腊古典哲学对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理性,希伯来文化则用上帝允诺人类弥赛亚的恩典,在理性和宗教信仰的庇护下,人类的心灵与外部世界保持了一种完美的契合,格奥尔格·卢卡奇在《小说理论》中将其称为史诗时代,在那里,存在一个超验意义的家园,一切都和谐共生。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终于从一种无意识的前人类生命存在状态(孩童)跃升到人(成人)的阶段,人类前所未有地获得了自由,卢卡奇继续说道:“我们的世界变得无限之大,它在每一个角落里都隐藏着比希腊世界更丰富多彩的礼物和危险,然而,这种丰富多彩却扬弃它生存的基本和积极的意义:总体。”一道鸿沟横亘在自我(心灵)与世界之间。
弗洛姆也看到了自由所带来的代价,失去了那根“脐带”之后,作为个体的人无可避免地陷入孤独和焦虑当中,继而产生逃避自由的困境。于是,一种乡愁吸引着那些无家可归的个体回身看向背后那个已然失落的史诗时代,尝试种种手段寻回理想的故乡。
在疾病到来后,伊凡·伊里奇悉心建造的新生活陷入了无可挽回的混乱,过去关于人和死亡的认知被改写了,他将一步步地抵达(堕落)至那样一个超验的无家可归的境地,在那里他已然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人与某种恐怖的现代性经验的遭逢,亦即,他会和如今全世界的人们一同共享这样一种经验——“一种关于时间和空间、自我和他人、生活的各种可能和危险的经验”(马歇尔·伯曼语)。
残忍的抵达之路首先从他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作为个体的存在而不是屈从于一个人类的理念开始,在病榻上日思夜想的他,推翻了基泽韦特在《逻辑学》中“卡伊是人,人都是要死的,所以卡伊也要死”的三段论:
这个例子他毕生都认为是对的,但它仅仅适用于卡伊,而决不适用于他。那是指卡伊这个人,一般的人,那是完全正确的。但他既不是卡伊,也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一个从来都与所有其他的人完全不同的人;他是万尼亚,他先是和妈妈、爸爸、米佳和沃洛佳在一起,整天和玩具、车夫、保姆在一起,后来又和卡坚卡在一起,经历过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欢乐和痛苦。难道卡伊也像万尼亚一样那么喜欢条纹皮球的气味吗?难道卡伊也是那样吻母亲的手吗?难道母亲绸裙上的褶子也是那么对卡伊窸窣作响的吗?难道他也在法律学校为了馅儿饼闹过事吗?难道卡伊也是这么谈恋爱的吗?难道卡伊也能这样开庭审理案件吗?卡伊的确是要死的,他死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我万尼亚,对于有感情有思想的伊凡·伊里奇,这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也要死,这是不可能的。这简直太可怕了。
个体从未如此大胆地粉碎形而上的本质神话,裸裎地直面自我的存在,从人类的维度回到了“我”的维度,“我”首先是“我”,然后才是人类。
与此同时,他带着如孩童般的恐惧发现,就连上帝也已经抛弃自己了:
等格拉西姆一走进隔壁房间,他便再也忍耐不住,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起来。他哭的是自己的孤苦无援、自己可怕的孤独、人们的残酷,以及上帝的弃他于不顾。
你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你干吗要把我带到这人世间来呢?你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可怕地折磨我呢?……
理性神话、宗教信仰,这些曾经看起来坚固无比的东西,如今全都烟消云散了。伊凡·伊里奇就像一个原始蛮荒时代的野人,孤立无援地伫立于现代文明的震惊(本雅明的震惊)侵袭过后所残留的废墟之上。
寻找失落的家园
伊凡·伊里奇面临的存在问题不仅仅是他作为一个虚构的角色在文本中所要经历和解决的,毋宁说,这个问题也是且必定是需要从文本拓宽至作者的层面,即托尔斯泰应如何用文学创作的方式来反映其所身处的时代症状:既然彼岸世界的意义与此岸世界的生活已然割裂并对立,那么在这无实体、无目的、非理性的时代中,我们该如何利用异质而离散的小说取而代之成为这个时代的史诗,以此把握这种现代性经验,换言之,通过小说的种种尝试来寻找失落的家园?
卢卡奇认为,心灵与世界的不和谐体现在两方面(前者要么大于、要么小于后者),因此,小说分别对应地进行了两种尝试:抽象的理想主义中,心灵的领域一再缩小,小说像骑士那样幽居其中,以至于心灵小心翼翼地成为目的,骑士愈是征服现实便愈加使这种征服异化;幻灭的浪漫主义中,心灵的领域则一再扩大,小说将其视为唯一的现实,依靠时间和记忆的史诗性对生活进行体验性肯定。
在托尔斯泰试图对这两种类型进行超越的尝试中,也依然存在这样的时刻,比如,伊凡·伊里奇透过内心的声音自我问询,是否可以“像你过去那样生活,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于是他就开始在自己的心中逐一回想起他愉快的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光。但是,说来也怪,所有那些愉快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光,现在看起来完全不像当时所感觉到的那样——除了童年时的一些最早的回忆以外,全都是这样。在童年时代,有一些事情的确是愉快的,如果那些事情能够回来,倒是可以生活下去。
正如浮士德在决定服毒自杀之时,复活节的悦耳钟声传来拯救了他,这钟声绝不是宗教的力量,而是唤醒浮士德过往回忆的普鲁斯特式启示,“这可是幼年时听惯了的声音,现在又换回来我的生命”,记忆证明了时间至少是他可以把握的某个实在物。而伊凡·伊里奇在短暂地体会过这种浪漫主义的拯救之后,立马抽身回归现实:“那个体验过这种愉快生活的人已经不存在了:这仿佛是关于另一个人的回忆。”
托尔斯泰选择了从文化世界转向自然世界,并通过放大死亡(短暂而伟大)的瞬间的意义,对前者进行否定以把握自然意义上的本质:
他突然明白了,那使他苦恼和不肯走开的东西,正从他的两边和四面八方忽然一下子走开了。他既然可怜他们,就应当做到使他们不痛苦。使他们,也使自己摆脱这些痛苦。“多么好又多么简单啊。”他想。“可是疼痛呢?”他问自己,“它到哪儿去了?喂,疼痛,你在哪儿呀?”
他开始凝神倾听。
“是的,这就是它。那有什么要紧,让它去疼吧。”
“可是死呢,它在哪儿?”
他寻找他过去对于死的习惯性的恐惧,可是没有找到。死是怎样的?它在哪儿?任何恐惧都没有,因为死也没有。
取代死的是一片光明。
“原来是这么回事!”他突然说出声来,“多么快乐啊!”
对于他,这一切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而这一瞬间的意义已经不会再改变了。对于守候在一旁的人来说,他的弥留状态还持续了两小时。他的胸膛中有什么东西在呼哧呼哧地响,他那消瘦的身体还在微微颤抖。后来呼哧声和喉咙里的沙哑声便越来越少了。
所以说,伊凡·伊里奇一定要死,唯有在病理性的死亡体验中,他才能如此强烈地返回动物性的人类自身,才能使得公共的社会生活与私人的婚姻生活通通被他彻底否定,他因此自认为可以把握自身生活的全部意义,即一种作为动物的自然属性的意义,“人以透视一切的突然性看到并把握住关于他、同时支配他的本质,即他生活的意义”。他“再也没有死了”。
这个剧烈的返回瞬间相对于那个非自然的世界仍是异质的,将文化与自然对立起来的必然结果反映到小说中后集中表现为这样的矛盾:人们一边对文化世界所提供给他们的事物感到不满,一边又企图在这个从对前者的摒弃中所产生的自然世界中寻求一个更为本质的现实。
这样的瞬间过去之后呢?人们要么身体好转,继续非本质的生活,“伟大的瞬间所指明的道路,随着这瞬间的消逝失去了它们指引方向的实体性和现实性”;要么真正地死去,留下较之幻灭的浪漫主义更为深刻的绝望,我们最终找到的家园是动物的家园,如果理性和信仰从来都不曾存在于我们栖息的原始森林当中,那么我们非自然层面的生活所面临的问题便不复存在了。因而它超越的仅只是社会生活形式而远非史诗,藉此,我们仍然无从寻回史诗时代失落的家园。
【参考资料】
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
格奥尔格·卢卡奇《小说理论》
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
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
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阿兰·罗伯-格里耶《旅行者》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博大精深(130+)
- 下载速度快(480+)
- 内涵好书(600+)
- 图文清晰(420+)
- 图书多(372+)
- 书籍完整(500+)
- 不亏(337+)
- 内容齐全(405+)
下载评价
- 网友 相***儿: ( 2024-12-27 01:48:36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习***蓉: ( 2025-01-08 21:44:09 )
品相完美
- 网友 康***溪: ( 2024-12-26 01:54:44 )
强烈推荐!!!
- 网友 陈***秋: ( 2024-12-13 05:32:55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寇***音: ( 2024-12-12 23:36:57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隗***杉: ( 2024-12-12 21:44:2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养***秋: ( 2024-12-19 22:47:09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通***蕊: ( 2025-01-06 12:53:31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郗***兰: ( 2024-12-22 19:25:43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索***宸: ( 2024-12-18 00:13:5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融***华: ( 2024-12-15 20:00:34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冷***洁: ( 2025-01-04 01:01:33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谢***灵: ( 2024-12-29 20:08:4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晏***媛: ( 2024-12-13 01:00:35 )
够人性化!
- 网友 车***波: ( 2024-12-10 16:28:3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饶***丽: ( 2024-12-24 10:03:0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喜欢"【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伊万 伊利奇之死 列夫 托尔斯泰 中篇小说 俄文直译 原创插画 死亡带来痛苦 也带来对于活着的反思 现当代文学畅销书籍"的人也看了
- 海外直订How to Draw the Cutest Stuff--Deluxe Edition!: Draw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in the Cutest Sty...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初中化学竞赛教程(第二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洗冤集录译注 宋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西方美术史话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国之枭雄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新华书店自营店】2021版《5.3》天天练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RJ)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聚能闯关 期末复习冲刺卷: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 2018秋 人教部编版 全新升级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交通运输工程目标控制(水运工程专业知识篇)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