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9:51

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精美图片
》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07120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3.7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9:51

寄语:

新旧版本封面交替发货 。中华书局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给地理学及其思想史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建构一个适合中国的地理学思想体系。本书对中国的“王朝地理学”及国外的地理学思想做了分析,借鉴了国外的前沿研究成果,结合中国自古形成的地理观念,让我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更清醒地反思我们观念中的地理概念。


书籍目录:

绪论

研究地理学思想史的意义

地理知识、地理观念、地理学

地理思想的特点

秩序观与环境观

介绍几本中文参考书

章:中国古代的开辟神话

中国古代的开辟神话

盘古与女娲

其它传说

开辟神话与地理思想

第二章:英雄救世与圣人开创思想

上古天灾与英雄救世

灾异与德行

圣人创世思想

灾害:环境观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备物致用”的环境观

第三章:宇宙观:从神话到哲学

道家的宇宙发生论

道家宇宙发生论的意义

道家世界观的地理学意义

道家与儒家的地理观的几点对比

第四章:新石器时代世界秩序观念的证据

“中心”观念的雏形

轴线与对称

抽象空间方位观

图数

第五章:天圆地方:寰宇秩序的大框架

天地之轴

大圜在上,大矩在下

地道日方

望洋兴叹

第六章:分野理论:天命的区域化

星占与分野

一行天下山河两戒说

第七章:绝地天通:地理思想之走向独立

颛顼的宗教改革

天地大秩序的分裂

神守之国与社稷守之国

险之时用大矣哉

《山经》与《禹贡》

第八章:甲骨文所见国家政治空间秩序的初步建立

“四方”秩序的普遍性(明确的五方位观念)

“中心”的性(及五方位疆域结构)

辽阔而复杂的政治空间

占领外服地域之合理性

第九章:“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元典区域观念的诞生

华、夷两域的划分

芒芒禹迹

画为九州

文化中国的形成

五岳维中国

第十章:体国经野:政治领土意识(秩序)的成熟

王土概念

地政与地域单元

地利意识的急遽发展

《春秋》“重地也”

第十一章:《禹贡》的经典化

大禹治水的古典传说

层累而成的文本

基本地理原则的确立

追仰《禹贡》之义

第十二章:王朝地理之学

严密的领土政治秩序

历史解释

圣王之治不在荒远

水之为利害

《汉书•地理志》

地方志

余论

后记

主要参考历史文献(及注释)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唐晓峰先生在其讲课笔记的基础上扩充整理出来的,旨在给地理学及其思想史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建构一个适合中国的地理学思想体系。

全书共分十二章,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开辟神话;英雄救世与圣人开创思想;甲骨文所见国家政治空间秩序的初步建立;王朝地理之学等。



精彩短评:

  • 作者:冉阿让 发布时间:2015-03-06 15:28:04

    一本触及到身体的书,接地气儿,内容细碎而具体;一本触及到心灵的书,内容灵动而深微。

  • 作者:小岛 发布时间:2020-08-28 10:52:05

    @2013-11-18 20:22:43

  • 作者:m. 发布时间:2011-07-13 23:20:36

    Tintin 3 - 丁丁一定是太阳射手座的:运气好到离奇且无坚不摧,带着记者头衔周游世界同时维持正义,脚当然野地很,羡慕。不喜欢矮化印第安人的类似情节,太主观了。2011.7.13

  • 作者:重思 发布时间:2023-05-17 17:02:02

    自学看不懂,符号和数学标准有很多不一致

    作为考试资料草草翻过

  • 作者: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发布时间:2009-03-31 00:05:03

    我的这些书都不知道被谁借走了。

  •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13 12:43:00

    作者是多信教啊,动不动就做修女


深度书评:

  • 神经过敏的奥德修斯

    作者:malingcat 发布时间:2008-08-06 21:25:58

    贝娄后期创作中的主人公都是犹太知识分子,他们才华横溢,理性睿智,但在现实生活里却滑稽可笑、处处碰壁。他们力求与人和谐相处,却事与愿违,成为游离于时代的局外人。他们生活优裕,但精神却濒于崩溃。这一类作品以《赫索格》为开始,包括《洪堡的礼物》、《院长的十二月》、《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和《拉维尔斯坦》。在这类作品里,贝娄的主人公们不再是社会上“晃来晃去的人”,而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赫索格是教授、洪堡是红极一时的诗人、科德是著名评论家、贝恩是知名的植物学家、拉维尔斯坦是杰出的哲学家。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浪漫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悲剧首先发生在家庭之中。这里面,《赫索格》是非常富于代表性的一部。

    在《赫索格》中,主人公摩西•赫索格是一名48岁的犹太人,作为大学历史教授,他拥有博士学位、几笔科研经费、还发表过一部名为《浪漫主义和基督教》的颇具水准的论著。不过在家庭生活方面,完全是一场灾难。他已经离过一次婚,妻子带走了他们的儿子马可。此后,他娶了风流的玛德琳为妻,对妻子言听计从,没料到妻子却同他最好的朋友瓦伦丁勾搭成奸,导致他第二次离婚,而且还失去了对女儿琼妮的抚养权。受此重创,赫索格的精神濒于崩溃,他躲到乡间旧宅里,整天紧张地思考,不停地给人写信,他写给知心朋友、至亲骨肉,他写给报刊杂志、知名人士、总统部长,他写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活着的和死了的人,他甚至写给自己、写给上帝,可是这69封信他一封也没有寄出。此时,兄弟不理解他,大多数朋友站在两位离婚的妻子一边,只有纽约的花店女老板雷蒙娜和他保持着关系,期望和他组建家庭,可是赫索格已经对婚姻感到畏惧了。一天,冲动之下他准备了手枪要去杀死情敌,无意中却看见瓦伦丁正在细心地给琼妮洗澡,赫索格受到感动,积郁很久的怨恨一下子消失了。最后,赫索格预备接受雷蒙娜的爱情,但是他“不会再把自己交到任何人手里”,也决心不再写信了。

    赫索格被美国一些评论家称为“神经过敏的奥德修斯”,他过分敏感、多疑善虑。如果说,史诗中的奥德修斯最终赢得了家庭和个人的幸福,赫索格这个现代奥德修斯则首先成为情场上的失败者。在一个混乱的境遇里,赫索格无法如奥德修斯一样“恢复秩序”,因为他最终意识到这是一个没有秩序的世界。像贝娄笔下的其他人物一样,他也是“受难者”,而且是“有感觉的受难者”。对于赫索格而言,内心的风暴才是他痛苦的根源。不错,他是生活中的被动者,在现实生活中显得笨手笨脚,时常吃亏碰壁,只能被动地接受生活的压力,没有采取行动的能力,然而他的心并没有因为折磨而变得麻木,对每一种痛苦都有清楚的感觉。他学识渊博,有自己的准则,在他看来,加尔文主义、极权主义、物质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都是反人性的思潮,需要进行全面抨击。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与现实间的强烈反差,使他的痛苦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受难,而知识分子的强烈自尊心和优越感更加剧了他的痛苦。所以,他借用帕斯卡关于“人是会思想的芦苇”的名言,自比为被风压弯的芦苇。

    贝娄自己评价说:“赫索格是一个弱化了的学究式的喜剧形象,他本性良好,情感高尚,在人生的危机中,他向自己所受过的‘教育’寻求帮助,可是他发现‘教育’几乎只是跟一句笑话差不多。……作为一名浪漫主义的主人公,赫索格是个天真的傻瓜。”学者天生是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赫索格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人,他所关心的,不仅是应该如何处理个人生活的困境,还包括应该如何拯救当代社会中日益堕落的人性。可是在生活的重重磨难中,他发现人们的观念已经起了巨大的变化,自己所受的教育、所掌握的知识毫无用处,如果连自己都拯救不了,遑论救世?赫索格的危机其实就是人道主义的危机,人道主义一直是西方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但是当人道主义理想成了“属于过去的意识”、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精神支柱自然遭到破坏,所以人们才在心理上失去了平衡。贝娄说:“我似乎在书中问道:个人如何抗拒这个庞大社会的控制而不变成虚无主义者,不沦为毫无道理的反叛?” 总而言之,赫索格是一个“信奉人道主义,坚持‘崇高理想’,对资产阶级人性抱有幻想的美国现代社会知识分子”,他的痛苦是由客观原因——人道主义为物质世界击碎,以及主观原因——敏感懦弱的性格共同造成的。

    贝娄坦言,“对一部分人来说,阅读该书就象是接受一次连续六个小时的现代思想史的综合考试。”《赫索格》是深奥的思想小说,通过一封封艰深的信,观念、思索源源而来。主人公显然是用理性的方式来分析自己的困境,不过,“他的问题并不在悟力缺乏,而是出在悟力过剩上。各种印象和思想蜂拥而入,以至于他变得昏头昏脑。” 在这里,显示出理性的无能。贝娄说:“我常常特别喜欢嘲弄受过教育的美国人……关于《赫索格》一书,我的意思是要借此表现‘高等教育’对一个陷入麻烦的人并不能提供帮助。最后他意识到,在生活上他只是一个文盲。” 在另一个地方贝娄进一步解释说:“这里刻画了一个人,他在美国过着知识分子的生活,却发现这种生活,至少可以这么说,并非十分令人满意;发现他在按照受过教育的美国人的那种方式追求幸福;发现这种生活把他抛进一种与世隔绝的个人生活中,而这种个人生活仅仅给他带来了羞耻和屈辱;发现他,的确是他,是一位缺乏那种使他和其他人进行有益接触的真知的人。” 思想与行动的分离是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一贯戳记,贝娄刻画知识分子主旨不是为了表现他们的迂腐和天真,他的最重要贡献是指出理性的脆弱和局限。

    贝娄赞赏的哲学家阿兰•布鲁姆指出:“理性面临两个威胁。一种观点认为人们已经了解最重要东西的真理,另一种是说那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没有真理。这两种看法对于哲学都是致命的。第一种宣称追求真理是不必要的,而第二种在说那种追求是不可能的。……帕斯卡说我们知道的太少因而当不了独断论者,但又因为知道得太多不能成为怀疑主义者。这个说法完美地描述了我们现在真实经历的人类状况。” 如果说现代主义在理性问题上过于自信,后现代主义则过于虚无。在布鲁姆看来,最伟大的巨人不是俨然无所不知的智者,而是认识到自己无知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这种“无知之知”是所有哲学的起点,也是理性的基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赫索格成为当代美国知识分子状况的象征,他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却不知道自己并不知道;他知道许多东西,但是不知道最重要的东西;他在独断和虚无之间辗转彷徨。

    与传统的将知识和知识分子奉为神圣的观点不同,贝娄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长处与局限。写他们对人道主义的认同、对理想主义的坚守是“追求崇高”,是坚持道德的必要性;而写他们在理性方面的局限、在私人生活方面的混乱又是“瓦解崇高”,是指出生活的现实性。关于理性主义的局限,贝娄指出:“我们身旁围绕着许多怀疑的、反叛的、紧张的作家,他们在宇宙中活了二三十年,却因为人生未能符合他们哲学式知识分子的标准,而痛斥或拒绝人生。在我看来,他们对人生认识不清,不足以理直气壮地拒绝。人生太神秘了。因此,他们以认知的手指轻叩神秘的大门时,这扇大门砰然大开,一股神秘的力量溅射到他们眼睛上。我想,《赫索格》这本书有许多部分可以这么概括地说:存在和我们的任何判断是非常不同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关于私人生活的混乱,贝娄说:“《赫索格》的主旨在于个人摆脱不了私人的困境,陷溺在其中一方面觉得可耻,一方面又无能为力。他觉得受到它的羞辱,可笑地与他搏斗,终于了解原先自以为是知识上的‘特权’反倒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束缚。没有掌握这一点的读者,就不能掌握这本书。”

    贝娄不认为自己有反智倾向,他对待知识世界的看法是与他对当代高等教育的认识分不开的。作为与阿兰•布鲁姆同道的新保守主义中的一员,他的主要怒气指向美国的高等教育的弊病。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以及《自由教育的危机》、《大学的民主化》等著述中对巨型大学(multiversity)中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解剖,指出技术性、专业性、庸俗性、商业性等等问题使高等教育深陷于危机之中,学生在最重要的问题上无法找到受教之地。贝娄除了关心制度性问题,更关心的是人在制度中的状态,1966年,在一次谈话中他谈到:“一方面,这些教师、编辑和文化官僚们已经吸收了现代的典范作家对现代文化的厌恶。他们对权力的厚颜无耻的行为和城市大众的堕落抱着反感,他们以荒原派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非常讲究。他们有钱、有地位,有特权和权力。他们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他们花得起高级的牙科护理费,乘喷气飞机到欧洲度假。他们有股票、债券、房屋,甚至还有游艇。在享受这一切的条件下,由于他们的教育,他们对那种神气的艺术生活有一种特殊和亲密的兴趣。他们的趣味和判断是由韩波和D•H•劳伦斯形成的。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比这个更加干净!” ——这其中,对知识分子本身的批判很有反戈一击的味道,亦是相当锐利的,

    美国批评家伊哈布•哈桑指出:贝娄“首先是一个观念小说家”。 贝娄最为成功、最有特色的小说系列正是在观念上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他的作品中,在美国的精神状况之下,知识分子是一群普通人,他们既不能忍受失败、也无法经受成功,既崇拜文化,也追求金钱和权力,既向往精神之美,也追求肉欲的满足。在追求崇高与瓦解崇高之间,人道主义的理想、理性主义的局限、人性的模糊多变、命运的含混复杂,构成了所谓观念的内核。这种追求,显示出贝娄知识分子题材作品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成就。贝娄说过,任何启蒙小说,都以第一步作结束。虽然贝娄没有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良药,但是踏出的这第一步,预示着未来。

    参考文献:

    毛信德:《美国当代现实主义的主要发言人——索尔•贝娄》。

    陈焜:《索尔•贝娄——当代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马修斯•鲁戴恩:《索尔•贝洛采访记》,郭廉彰译。

    王冼编:《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

    王晓英:《试论赫索格悲剧》。

    伊恩•乌斯比:《50部美国小说》。

    索尔•贝娄:《文明而未开化的读者》。

    布鲁姆:《巨人与侏儒》。

    埃默里•埃利奥特等:《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

            

  • 读书摘抄

    作者:helen 发布时间:2012-07-28 21:12:46

    是汪曾祺先生三个孩子分别执笔,回忆父亲的集子。

    大女儿汪明写得感性细腻,读着数次落泪。

    大儿子汪朗写得内容最为丰富,笔端关于父亲的创作观的表述,我最受启发。摘录如下:

    爸爸一向认为,小说贵在含藏,有些话不能全说出来,要留给读者思考品味的余地。

    爸爸认为,文革给民族带来最大伤害莫过于,人们没有了爱美之心。没有爱美之心是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美。因此,爸爸在这个时期十分强调文学的美感作用。

    出于这种信念,这个时期写下了许多淡化苦难,美化生活的作品,想以此让人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温暖的,是可珍惜的。

    在《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写:我的人道主义不带任何理论色彩,很朴素,就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重和欣赏。

    爸爸对于长篇小说,根本没打算写,他看不上。他认为,长篇小说就其体裁来说就不自然,就不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生活是由一个个片段组成的,有的精彩有的平常,短篇小说所选取的是其中的精彩片段,而长篇要构成体系,非要个好总事实都串起来,难免良莠不齐。除了大作家外,很难写好。实际上,大量的长篇小说都是凑合起来的,很芜杂,没法看。

    再有,长篇小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现代小说是忙书,不是娴熟,读者读小说都是抓空,没心思听作家的长篇宏论。没时间度那么多的抒情,对话,风景描写,心里刻画。他们有时成熟的人,不想听人说教。

    1984年,爸爸在一篇文章里列举了对他风格影响较深的作家:古人里归有光,现代作家鲁迅,沈从文,废名。外国作家是契诃夫和阿索林。

    至于莫泊桑,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他简直不能容忍,觉得太做作,太离奇,总在编造一些额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东西。

    爸爸很少用华丽的辞藻,更不用一般人不熟悉的词句唬人。他所重视的是语感,是用词的准确性。

    和家里人聊天时,爸爸对解放以来的散文评价不高甚至很不高。认为行时的不少作品,不是剑拔弩张,盛气凌人,就是过度抒情,顾影自怜。文字也过分雕琢,败坏了中国散文的传统。

    一次80年代初,一次电台正在播放配乐散文《荔枝蜜》,我们听得用心。爸爸从隔壁走出来,甩出一句话:“散文配乐是最恶劣的做法。这样的文章也不要学。散文的大忌就是作态。中国的散文一坏于杨朔,而坏于刘白羽。。。。”

    爸爸对沈先生所主张的人性进行了分析:他的“人性"不是抽象的,不是欧洲中世纪的启蒙主义者反对基督的那种“人性”。简单地说,就是没有遭到外来的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侵略,没有被洋油,洋布所破坏前中国土著抒情诗一样的品德。

    他在文章中从来不忆苦,只是思甜,把各种日常吃食写的有滋有味。这其实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他觉得,生活中尽管有种种坎坷,但总归是美好的,应该学会欣赏。

    文革时我们这个民族的扭曲的文化心理的一次大暴露。盲从,自私,残忍,野蛮。。。

    爸爸认为他的老师沈从文最突出的有两点,一个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二是他见过的真正淡泊的作家,这种淡泊不仅是一种“人”的品德,而且是一种“人”的境界。爸爸觉得,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一个甘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那点生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

    爸爸是如何评论自己的呢?爸爸认为:我是一个极平常的人,我没有什么深奥的思想。

    上面都是从儿子汪朗文字里关于汪曾祺文学观念的摘抄。

    大女儿汪明写的有几处,父母对孩子的教诲,我也必须要留在这里。

    有一段时间,因为莫名奇妙地被人明里暗里地整治,我觉得心灰灰的,信上说,人世间充满了狡诈,防不胜防。爸爸说,看到我这样年纪轻轻就学得世故起来,心里很不安。他说,不要因一叶而障目,把自己缩在一个壳子里。一个没有真诚的人,不会有朋友。无论在什么时候,还是应该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好人比坏人多。

    连里的“战友”回京探亲,对爸和妈说,汪明干活挺棒,就是最太损了,有时一句话能噎得人掉眼泪。告状的还没有回东北,爸的信已经到了。他说,一个人不能学的尖酸刻薄,让人生畏。有时只图嘴上舒服,伤了别人的心人家会记住一辈子。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azw3(631+)
  • 藏书馆(271+)
  • 图文清晰(69+)
  • 中评(369+)
  • 五星好评(92+)
  • 内容齐全(680+)
  • 书籍多(125+)

下载评价

  • 网友 薛***玉: ( 2024-12-22 12:34:59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印***文: ( 2025-01-01 06:04:12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陈***秋: ( 2024-12-28 23:32:03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权***颜: ( 2024-12-19 20:33:57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戈***玉: ( 2024-12-10 07:11:05 )

    特别棒

  • 网友 通***蕊: ( 2024-12-14 07:29:26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濮***彤: ( 2024-12-27 21:31:4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康***溪: ( 2025-01-02 13:09:31 )

    强烈推荐!!!

  • 网友 养***秋: ( 2024-12-24 02:02:35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龚***湄: ( 2025-01-02 12:52:35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丁***菱: ( 2024-12-28 15:42:3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