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坛经校释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9:50

坛经校释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坛经校释精美图片
》坛经校释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坛经校释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08013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2
  • 页数:187
  • 价格:17.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9:50

内容简介:

《坛经》是我国佛教禅宗的经典。作者慧能系禅宗创始人,倡导“明心见性”,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本书以日本学者铃木贞太郎、公田连太郎校订的敦煌写本(即法海本)为底本,参照惠昕、契嵩、宗宝三种改编本进行校释。


书籍目录:

序言

凡例

参考书目

法海本坛经五十七节目录

坛经校释

一○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三○

三一

三二

三三

三四

三五

二六

二七

三八

三九

四○

四一

四二

四三

四四

四五

四六

四七

四八

四九

五○

五一

五二

五三

五四

五五

五六

五七

附录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

法海撰

六祖大师缘起外纪

法海等集

曹溪大师别传失撰人

附 坛经考之一(跋曹溪大师别传)胡适撰

六祖能禅师碑铭王维撰

赐谥大鉴禅师碑柳宗元撰

大鉴禅师碑刘禹锡撰

六祖坛经序惠昕述

六祖坛经序郎简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赞

契嵩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德异撰

跋宗宝撰

重锓曹溪原本法宝坛经缘起

(节录)王起隆撰

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坛经校释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坛经校释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坛经校释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萨之自性也。


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

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

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坛经》是我国佛教禅宗的经典。作者慧能系禅宗创始人,倡导“明心见性”,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本书以日本学者铃木贞太郎、公田连太郎校订的敦煌写本(即法海本)为底本,参照惠昕、契嵩、宗宝三种改编本进行校释。


精彩短评:

  • 作者:土佐脱藩浪人 发布时间:2016-06-12 02:38:14

    合着坛经是后来人七拼八凑的啊

  • 作者:文孟先生 发布时间:2024-03-04 12:10:54

    经典!

  • 作者:楓岫主人 发布时间:2012-08-02 14:37:13

    兩星是對注解者的評價

  • 作者:恶鸟 发布时间:2018-03-07 09:20:55

    传说里的慧能偈子“本来无一物”体现的是本无思想,与性空思想所属的般若思想是一路的。而真实的惠能是主张“真如源起”论的,与“性空缘起”论针锋相对,所以“本来无一物”,并非六祖慧能所要表达的“佛性常清净“,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才是。中国佛教著作被尊称为“经”的,仅此一部。

  • 作者:孔默 发布时间:2019-10-23 00:18:05

    原来“本来无一物”极有可能是讹传,敦煌本为“佛性常清净”。二者区别在于:一为“性空缘起论”(“无一物”),一为“真如缘起论”(“佛性”、“常清净”),而慧能的佛学思想更倾向于后者。前者是空无之“无”,后者则是一种真如之“有”。

    “无念”,并非完全弃绝意念(“无念”之念,本身也是一种“念”),而是无为执念;“无相”,不是否定一切世相,而是勿为表象所迷惑;“无住”,亦即不为任何执念束缚的本真状态。

    “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

    似有似无,若即若离,本真(“真如”)的迷人,便在于它——既纯粹,又丰富。

  • 作者:大甜甜~~ 发布时间:2012-08-22 00:00:38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外修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


深度书评:

  • 一部读了二十年的旷世经典

    作者:有有生 发布时间:2013-01-29 16:01:32

          二十年前在北京法源寺第一次请到这了部经,唯一一部中国人所写的佛经,惠能大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四句偈,让我很向往。但是翻开这部竖行、繁体、文言文的经典,我必须承认,完全看不懂。

          那种郁闷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仿佛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突然遇到了,惊喜之余,却发现他说的话我完全不懂。无奈之下,只好把他放进了书橱。这一放就是十年,这十年我辗转于几个城市,但一直带着这本我看不懂的天书。

           只到十年前的一天,我从书橱中再次取出他,书页已经泛黄,打开慢慢的读,开始有一点模模糊糊的感觉了,但是仍然读不懂。

           十年来,我不断的尝试读这部经典,就象一个牙还没有长全的孩子拼命去啃一枚坚硬的核桃一样,牙崩坏了,核桃却纹丝不动。

           最近一次和能大师交流是在去年,很奇怪的,我第一次通读了一遍,不敢说读懂,但总还有点悟处,然后我又读了一遍,这一次惊为天籁,喜悦之情,无法用语言形容。好象是老朋友之间的促膝长谈,通宵不倦。

          依然不敢说自己谈懂了他,依然心向往之。

          我还将继续读下去,不知不觉中,他已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 我远远不懂

    作者:顾骁顾 发布时间:2013-08-13 16:55:16

    去年春天的时候找到这本书,考研失利朋友四散恋爱失败工作没找上完大学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没有,是被大学上了,没有青春,没有能力,没有任何能引以为傲的地方。自己这样也就这样了,可是眼看毕业还要父母替自己焦虑担心,真是……自我厌弃都不够资格。

    可是那时候我的心态很神奇。就是觉得糟糕就对了,被生活和自己的没出息困住在暗牢中挣扎冲撞,越痛越好,“痛就对了,痛可以让我成长”,虽然不清楚在细细品味苦涩中如何能强大成长然后对所有不如意都能淡然笑之,但是就觉得这样是对自己好的。

    所以我看到: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就不顾原意自我解释成:眼前的烦恼和痛苦都是好的好的好的,是来锻造我的,是我之后变得有价值和强大的菩提。——可是照我这样的理解,烦恼要成菩提也需要自我的修行吧,当时认为,泡在烦恼中接受压力就能在身体里酝酿菩提。

    异想天开吧。可是当时就是这种心态能让自己对压力的承受变得心安理得一些。没考上就再考呗,家里反对就先不管呗,有压力不开心才对嘛,这以后都是菩提呀。

    而针对失去的人和事,也强行自我灌输以“不执著”的态度。我喜欢“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的境界,虽然知道远远达不到,可也想以稍微达观的态度对流逝的一切。那段时间听的歌足以见得:

    《年度之歌》她唱:曾经攀上的天梯曾经拥抱的身体曾经在乎一切被突然摧毁刹那比沙更细良夜美景没原因出了轨来让我知一切皆可放低还是百载未逢的美丽得到过又猝逝也有一种智慧

    《落花流水》他唱:流水很清楚惜花这个责任真的身份不过送运这趟旅行若算开心亦是无负这一生要是彼此都有些既定路程学会洒脱 好吗

    《喜帖街》她唱:忘掉种过的花重新的出发放弃理想吧别再看尘封的喜帖你正在要搬家\筑得起人应该接受都有日倒下其实没有一种安稳快乐永远也不差

    ……

    我以为看了“凡有所相,皆为虚妄”的偈语,听了这些“若无法攥在手里,就将这双手放进心里”的音乐之后,自己就拥有了洒脱豁亮又温暖的思想态度。

    在一年后的今天来看,菩提在心身体里远没有发芽,自我催眠的程度也不够。大概是听歌和看书的双重失败。可那时,是潜心挖土的时候,只道挖得好些,好长出想成为的强大自己。

    他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外界求去?”我才知阅读听听歌遍遍思考自我说道,并不就是“向心觅”了,可能比从外面找的路还要岔些。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赞(179+)
  • 博大精深(551+)
  • 中评多(344+)
  • 全格式(488+)
  • 无水印(79+)
  • 快捷(193+)
  • 盗版少(457+)
  • mobi(162+)
  • 经典(605+)
  • epub(168+)

下载评价

  • 网友 步***青: ( 2024-12-27 15:07:44 )

    。。。。。好

  • 网友 相***儿: ( 2025-01-07 07:20:59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国***舒: ( 2024-12-10 23:16:24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寿***芳: ( 2024-12-10 10:11:15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孙***美: ( 2024-12-17 08:22:09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辛***玮: ( 2024-12-10 01:42:17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冯***丽: ( 2024-12-14 03:46:07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汪***豪: ( 2024-12-23 23:17:19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堵***格: ( 2024-12-13 17:41:43 )

    OK,还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