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2017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升级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华图2017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升级版)精美图片
》华图2017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升级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华图2017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升级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513163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5.4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8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9:35

内容简介:

本教材立足于各省(市、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大纲及申论历年考试真题,由“民间”权威人士——华图教育相关领域专家编纂而成。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题量充足,满足考生备考所需。本书在内容上涵盖了各省(市、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申论近两年的考试真题,每套题目均由专业老师和编辑进行详尽解析,以供考生掌握答题要领,提高答题效率。

第二,科学预测,全方位为考生备考助力。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除了为考生精心编选了6套历年真题之外,还组织专业人士为考生命制了8套预测试卷,科学命制,前沿预测,既可以帮助考生把握申论热点话题,同时也能使考生通过练习提高作答技巧。


书籍目录:

基础篇·真题卷

2016年山东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1)

2016年福建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5)

2015年山东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申论》试卷(9)

2015年河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申论》真题(13)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真题(精选)(19)

2015年贵州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23)

参考答案及解析(29)

2016年山东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29)

2016年福建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30)

2015年山东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申论》试卷(30)

2015年河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申论》真题(31)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精选)(33)

2015年贵州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34)

冲刺篇·预测卷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国民阅读)(35)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二(互联网立法)(41)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三(师德建设)(47)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四(家庭建设)(53)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五(应对突发公共事件)(59)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六(科技与生活)(65)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七(为官之德)(71)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八(儿童权益保护)(77)

参考答案及解析(83)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83)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二(83)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三(84)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四(85)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五(86)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六(87)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七(88)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八(89)


作者介绍:

华图教育:

    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企业,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合作单位。参与该书编写的作者均系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专家,有多年的公务员教学经验,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教学与研究工作,均担任华图公务员考前培训辅导教材与预测试卷主编,主持编写国版及各省市公务员辅导教材、公务员考试预测试卷等。对全国乃至各省市的省情、考试特点、重点、方向等有深刻了解,对考试有精准的把握,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备受广大学员推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基础篇·真题卷

2016年山东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50分)

给定材料

1.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根据2015年1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43.8%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53.1%的网民认为比较或非常依赖互联网。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新媒体的重要地位。

2.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 ”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还将发展“互联网 ”现代农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3.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特征。

新媒体的交互性与及时性。早在1999年,网络对于信息的传播速度已无可比拟。当年10月初,伦敦发生严重的火车相撞事件,事发清晨,正是当天报纸出版之后,而下一次报纸出版还要十几个小时。这时,《卫报》网站立刻将现场照片、事发目击等报道送到网上,在时间告诉了受众发生的一切。新媒体也拥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交互性。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制约,只要所处区域内有信号覆盖,便可以高速传播和更新信息,在网络中所发表的评论都立即生效,可以直接与编者进行在线交流。同时,网络平台对于信息门槛的降低,使信息接收方和传播方处于平等的地位,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

新媒体的海量性与共享性。进入微博、微信,我们可以看到大到社会热点、小至好友心情的众多信息,而云盘的使用则使得世界各地的信息都可以汇聚共享。依托数字化平台,新媒体克服了报纸版面的容量限制使信息得以海量传播,冲破了广播电视的单方传播与不可重复性,使资源得以下载共享,受众在汲取所需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在海量信息与讯息共享中真正实现“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

新媒体的多媒体与超文本。新媒体使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是一种以结点为单位的超文本呈现。同样,新媒体的传播也是以超文本、超链接为依托,以结点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的。面对不同受众的需求,信息通过这些结点的不同链接,构成特定的信息网络,提供不同事物信息媒体形式。网络将传统媒体的长处集于一身,对于用户来说,信息终以何种媒体形式出现,是文字、图片、声音还是图像,完全由用户根据信息的内容、自己的爱好以及接收条件自行决定。

新媒体的个性化与社群化。新媒体出现后,虚拟社区、网络群团相继出现,受众不再受播出流程和内容的限制;各种网络平台的蹿红,使新媒体个性化与社群化特点更加显著起来。以博客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随地书写自己具有倾向性的个性化愿望,收看你的受众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的回复。在具备这种个性化的同时,受众也在这个社群化的平台上拥有一群特定的观看者和收听人群。

4.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控制格局和舆论引导格局。传统单一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控制格局和舆论引导格局已演变为多元的、多向的信息分享格局和引导格局,意识形态安全维护难度加大。在互联网这个“众声喧哗”的信息集散地,从来就不缺投机者、造谣者、炒作者、闹事者……以近年来出现的英雄被污名化现象为例,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先后被质疑,一些不分是非、颠倒黑白、大放厥词的言论大行其道。这些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新媒体时代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上演。近年来,有关部门为了维护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生态,做了大量工作。2014年全年关闭查处淫秽色情等各类违法违规网站2200余家,关闭违法违规频道和栏目300多个,关闭违法违规论坛、博客、微信、QQ等各类账号2000多万个,组织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自查自纠清理各类违法有害信息10亿条,遏制了政治谣言、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蔓延。但是,技术手段的整治往往具有滞后性,不良信息对人心的腐蚀效用难以彻底清理根除。

5.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提升,网络新媒体上的意识形态较量日趋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及其追随者从来没有放弃过按照他们的意愿建构世界的企图。近些年来,他们相继抛出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利用网络新媒体大造声势,与我们抢夺意识形态话语权,试图把中国纳入西方所谓“认同普世价值,融入主流文明”的世界历史进程。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推行意识形态霸权、干涉中国内政、攻击我们党和政府的便捷工具。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以应对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各种挑衅和挑战。

6.网络爆炸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导致信息良莠不齐,低俗虚假信息泛滥。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网络克服了报纸的版面限制,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使信息得以爆炸式的增长。然而,正是这样的增长速度使得信息良莠难辨,低俗严重危害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为了引起关注则不惜捏造虚假新闻。据悉,2010年2月20日至21日,由于听信网上“地震”传言,山西太原、晋中等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露宿街头“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网一度瘫痪。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3月21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查到“谣盐”信息源头,并对始作俑者“渔翁”作出行政拘留。

网络平台在提供便捷言论的同时产生网络暴力,使公民隐私难以维护。网络是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平台,人们在畅所欲言的同时也很容易形成网络暴力,使得言论自由产生异化,诸如“人肉搜索”等成为一些人泄愤的途径,公民的隐私权变得难以维护。以胡伊萱案为例,由于孕妇谭培培诱杀送其回家的善良少女的行为,导致满腔怒火的网民曝光了谭培培父母、妹妹等不涉案者的个人信息进而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虽然这是大多数网民出于“公愤”与“正义感”希望替枉死少女出气,但这样的行为,归根到底仍旧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可见,网络暴力影响着公民的正常生活与学习,甚至会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侵害。

政府监督困难,网络公信力有待提高。面对庞大的网民人数,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监督引导难度很大,缺乏对于网络等新媒体监督的有效办法,一些希望借助谣言来博得眼球的网络媒体便不顾职业道德,大量散布谣言假新闻,使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缺乏公信力。

网络中“快餐式”新奇信息的“麻醉作用”。网络具有信息海量传播的特点,在这些爆炸式增长的信息中,充斥着大量具有新异性与刺激性的低俗信息,这在吸引人们去点击阅读的同时也侵占了人们思考与学习的时间,加之缺乏深度的评论及引导,很容易使人们沉溺在虚拟信息中难以自拔,进而失去思考与判断的能力。

负面舆论堆积造成“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网友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在匿名的情况下毫无顾忌地发表偏激言论,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现象,从“郭美美”、“干露露”到“天价月饼”、“豪华跑车”,由一点进而延伸到各个领域的负面信息五花八门,充斥全屏。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往往会为了一己私利而罔顾法律,长久如此,将会造成整个社会诚信缺失,助推投机主义及社会风气恶化。

7.甘肃陇南在政府支持和推动下,将电子商务作为当地发展主导产业来培育。仅2014年就落实电商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采取贴息和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并开展电商培训3万人次。目前,陇南700多名大学生村官都在各自的乡村创办了网店,充分发挥熟悉互联网的优势,成为带动电商发展的主力。他们帮助农户销售土特产品,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电商”的发展格局。在草滩村,大学生村官张璇开办了一家名为“鸡峰山珍品”的网店,帮助群众销售蜂蜜、土鸡、土鸡蛋和山核桃等山区特产,在一年半时间里累计销售额达到180万元,远销全国20多个省份。在大学生村官的带动下,许多陇南当地的年轻人,也陆续返乡谋发展,目前已有1.7万人通过电商实现就业。陇南市已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地区,互联网正为当地注入发展新思维。

五月下旬,临近烟台凉地大樱桃上市的日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有电商卖家已经预售了5万多斤,樱桃成熟后,将陆续给客户发货。记者在淘宝首页输入“烟台大樱桃”关键字,便搜出9640家店铺,销售量排名靠前的月销量已经达到14368单。除了淘宝、天猫、等平台外,如今不少人也在微信上开店卖樱桃了。微商“优农优选”负责人石金秋告诉记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已经接到1000多个订单。

8.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首要的一批,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这其中有新意和潜力的应该是农村电商。

在吉林省通榆县,农民霍亮开了一家名为“草原养生坊”的网店,每月给自己贫困的家庭带来1000元左右的收入。“主要代理小米杂粮,近置办了智能手机,网店经营起来更方便。”霍亮说。通榆地处吉林西部,盛产绿豆、葵花等农产品。以前,品质很好但知名度不高的杂粮少有人问津,如今农产品销售“量价齐升”,其中网上销售已占总销量三成以上,农户增收效果明显。尝到了甜头之后,通榆县计划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年均减贫2.5万人。

9.近几年,随着农村通信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也随之悄然改变。农村买卖电商化、娱乐线上化等就是被改变的一角。

中国市场的电商渗透率已经是,县域购物的势头增长更是猛烈。来看一组的数据,201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网络零售市场;2014年的前10个月网络零售总额已达2.95万亿元,仅阿里巴巴2014年县域移动购物金额就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250%,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移动“互联网 ”创业浪潮下,面向农村的电商服务更加多元化。从帮助农村消费者购买产品,到帮助他们出售产品,渠道正不断拓宽增多。山西省晋中市张兰镇张村村民张风林春节前用几百斤玉米从一家名为“田农宝”的以粮换物网站上换回了一部新手机。“我既买了东西还从网上卖了粮食。一斤玉米的价格还能比市场收购价高出1毛2分钱,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

几年前,、阿里巴巴、苏宁就相继高调提出“互联网 农村”的战略。主动接入农业部的“信息进村入户”项目,直接对接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站,将其作为网络代购点,以及农村物流的配送站和自提点,希望用“县级服务中心”模式来撬动农村市场。阿里巴巴则展开淘宝下乡运动,打造一个“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体系,并提供包括金融在内的综合服务。苏宁云商2015年计划建成15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并计划在5年内建立一万家,深入全国乡村,从渠道建设层面打通“农村电商”。这些布局无疑加速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互联网为农村带来的,除了交易方式的转变外,还有娱乐方式的改变。上网浏览新闻、玩网络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看小说成为越来越多农村人的休闲方式。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娱乐正在侵占农村移动互联网市场。农村居民对于移动端的新闻资讯、小说、微博、购物网站、生活服务网站、软件下载、地图、音乐、视频、图片、博客、游戏、社交等类型的应用使用率越来越高。

10.农村在互联网应用下形成的转变无疑是让人欣喜的,但是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仍然比较深。数据显示,目前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64.2%和30.1%,相差34.1个百分点。农村地区10—40岁人群的互联网普及率比城镇地区低15—27个百分点。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2015年网络建设投资超过4300亿元,2016—2017年累计投资不低于7000亿元,并将实现农村4G全覆盖。

作答要求

得分评卷人一、阅读给定材料,概括新媒体的四个主要特点和产生的六个主要问题。

要求:提炼准确,观点鲜明,语言简洁;概括出的主要特点和主要问题只限于给定材料中涉及的,主要特点不能超过四个,主要问题不能超过六个,否则倒扣分。不超过300字。(满分10分)

300字

得分评卷人二、结合给定材料及平时掌握的知识,谈谈解决新媒体所产生问题的有效对策。

要求:观点鲜明,概括准确,措施得当,条理清楚,语句通畅。不超过400字。(满分10分)

400字

得分评卷人三、结合给定材料及平时掌握的知识,以大学生村官的名义,撰写—份给县委、县政府的建议,题目为“关于积极运用新媒体推进农村发展的建议”。

要求: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格式规范,要素齐全,语言流畅,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不少于800字。(满分30分)

特别提示:建议中不得涉及个人真实姓名,涉及个人姓名时可用“鲁调生”代替;凡使用个人真实姓名、泄露个人真实信息者,该卷判为零分。

800字

名师批改“名师批改”,专门解决广大考生的申论老大难问题——“头绪万千,下笔不堪”。上“申论批改”网,有名师一对一地帮你批改答卷,手把手地教你写申论。

批改网址:http://book.huatu.com/slpg/

(也可登录华图图书网,选择“申论批改”频道)

申论批改

2016年福建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6年福建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近年来,创业一词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在众多的创业团队里,90后群体以其高学历、年轻、接受新事物快而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前不久,某网站邀请了几位90后创业者,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1992年出生的小尹已经开了三家公司,为了弄明白“为什么KTV的单歌十年不变”这个问题,小尹跑遍了N市所有KTV。他发现,KTV的点歌系统更新周期较长,而且每一次更新,硬件和软件都要付钱,点歌系统的硬件公司缺少互联网思维,创新动力不足,也有人尝试做智能点歌,但所做系统,小尹说“不忍直视。”在小尹看来,社交、娱乐才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刚需。KTV不只是一个唱歌的场所,而是一个聚集了年轻人社交、娱乐、聚会等一切需求的地方。凭着这个想法,他创立了KTV团购APP“一起唱”,把整个N市的KTV硬件系统做了更新。现在,用“一起唱”的用户,只要提前列出歌单,并同步到APP,进入包房后摇一摇手机,歌单便自动导入了点个盒子。除此之外,用这款软件还可以约别人来唱歌,还可以把KTV现场旋律进行混音,然后传到云端,分享到社交网站,甚至可以在包房里和朋友一起看世界杯。小尹说,从物质转到服务、娱乐,使他们这一代人创业和上一代人不同,这类创业不需要太高成本,往往一个想法、一份风险投资就可以做起来。90后正在用一种更新、更年轻的方式去与这个世界相处,创业的可选空间变大了。

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与90后相比,80后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传承不多,且多有负担,除了养活自己,通常还需考虑如何让父母过得更好。而很多90后的父母不仅自身有很强的经济能力和社会人脉,还能帮到子女。90后没有后顾之忧,中国次出现了“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的一代人,这代人喷薄而出的创新力,会帮助中国进入一个极具创新力的年代。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很多90后在创业心态上有了改变,他们不像做企业,更像做项目,对于成功的渴望不是很强烈,有时甚至只把这当作一种体验。

某互联网金融公司创始人、CEO小孙觉得,现代社会不是经验的时代,而是技术与创新的时代。在传统社会,行业与社会规则已经形成,年轻人往往要学习社会中的既成经验,才能进入正轨。在这种系统里,年轻往往成为一种劣势。而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与互联网同生长的年轻人成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可以直接从互联网获取经验,寻找机遇,而对于年长者,年龄反而成了迁移转型的一种包袱。所以在传统部落中,年长者往往是部落中有权威的人,而在互联网社会中,则会涌现扎克伯格等一系列的创新者。

2.在众多的创业者中还有这样一些与众不同的人,人们把他们的创业形式称之为社会创业。

年轻女孩小丁,为了解决残疾人和行动迟缓的老年人穿脱衣裤不便的问题,研发生产出了可拆卸的特制衣裤,并在这些特制衣裤上增加了加热、中药、磁极、按摩等辅助功能,患试用后,好评如潮,目前产品已经投入市场。他们还为此申请了专利,注册了有限责任公司。

行为心理学认为,人对任何付出都是希望能有所回报的。一直以来,我国公益项目对捐赠人的奖励多是精神奖励,捐赠人的心理难以得到很好地满足,影响公益事业的发展。小韩和小张创立了“路人甲”公众小额捐赠平台。他们希望把奖励捐赠行为实体化、物质化,能用商业的手段,解决这个社会问题。“路人甲”的“惠捐模式”在中国是首创,即用户在捐赠10元后,即可兑换一张答谢券,凭着这张答谢券可享受众多合作商家的超值优惠和在线服务。这样一来,受助者有尊严,捐赠人有答谢,商家有客户,捐赠人、商业机构和公益项目(或受助者)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公益的价值闭环,互惠共赢,同时也挖掘了优质捐款用户背后的巨大价值。

人们把小丁、小韩、小张这样的创业者称为社会创业家。第二届芝华士“赢之有道”社会创业家大赛的评委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与丰富的经验表达了对这些人的理解。

著名经济学家A:我所理解的社会创业家是新一代企业家,他们通常受过良好教育,承担社会责任,关注自然环境,拥有人文情怀,追求愿景理想,他们以创新的商业模式拓展可持续增长的路径,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回应社会挑战,贡献社会进步。作为评委,我关注参赛者的激情与智慧、理想与务实的平衡。

资深财经评论员B:社会资源的发展有两个终极目标,个是效率,第二个是公平。普通的创业者,一半的商业诉求是解决效率问题,并且通过提高效率来获得商业上利润的诉求。但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公平。有的时候效率和公平之间是有矛盾的,社会创业家就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一批创业者,他们和一般创业者的区别就是他们更多强调的是公平。对于整个社会资源分配当中的一些处于弱势的群体,通过商业的行为、商业的链条架构来提升他们的地位,我觉得这是社会创业家与一般创业者的不同。

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C:首先,我不认为哪个企业家是和社会脱离关系的。他们不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哪种方式都或多或少对社会产生了影响或创造了价值。如果有的创业家所做的事情是完全公益的,那么我佩服他。但是在好不盈利的前提下,我并不建议这样做。

风险投资人D:社会创业家创业的动机更多是想实现“改变世界或改变社会”的目的,跟“发明者”和“追梦者”类似,不是以传统利润模式导向而是出于更高一层的梦想和驱动创业。这些创业者会比一般的创业者对自己的产品、服务或项目设的禁区更多,但也比一般创业者对自己的梦想有着更超乎一般的执着和理念。用自己的优势结合梦想找到一个更有颠覆性的产品和思路是很重要的。

甘客科技创始人E:社会创业者就是创业者中的NGO(非政府组织)。创业是源于为特定群体、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强,更有社会情怀,而非简单地追求个人财富的积累。这是创业的新型价值体系,更具有社会公益意义。

3.在某大学生创业大赛现场,5名女孩准备筹集40万元资金,到武汉近郊去承包50亩地,种植有机蔬菜。台上陈述的女孩充满激情和自信,台下观众也不时报以阵阵掌声。当评委问到“你们种过蔬菜吗?”“你们的创业资金从哪里来?”“农民凭什么把土地转包给你?”“你们种出来的有机蔬菜准备卖给谁?”等问题时,她们的回答却难以令人满意。如今,创业已经成为青年人口中的高频词语,对大学生而言,创业正在变得“简单”,曾经的理想似乎也触手可及。

某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先生拥有20多年投资经历,曾位列《福布斯》中国年度创新投资人榜首。他参与过投资的企业包括完美世界、环球雅思、凡客、分众传媒、百度、阿里巴巴、巨人网络等著名企业。在阎先生看来,当创业成了一种“时尚”和“运动”时,多数人都急功近利地把创业当成了投机行为。他说,“从时下来看,创业的动机大多是源自对财富和名声的渴望”。

某著名网站策略营销总监范女士认为,赚钱是创业的应有之意,但更多成功的创业者却是从想要赚钱开始,“继而”解决用户需求,是在解决用户需求、创造社会价值这条路上不断自我追问、探寻并终走向成功之地的;如果仅仅停留在“为了赚钱”上是赚不到钱的。星巴克CEO舒尔茨曾说:为钱创业是肤浅的,应为梦想所驱动。在创业路上有太多诱惑,也有太多艰险,只有怀揣理想的人才能够抵抗诱惑,才能够不畏艰险,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百折而不回。诺奖得主菲尔普斯在《大繁荣》中指出:大多数创新并非是亨利·福特类型的孤独的梦想家带来的,而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他们有自由的权利去构思、开发和推广新产品与新工艺,或对现状进行改进。正是这种大众参与的创新带来了普通民众的繁荣兴盛-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广义的“美好生活”。

某公司创始人卢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创业氛围很好,但创业却也成为一种时尚,仿佛不去创业就是落伍了。创业项目的选择部分属于异想天开型的,部分属于复制型的。而现实需要创新型、技术型的项目,那些通过移动互联网,把原有商业模式去中间化,搞流量,然后再找商业模式,这样的创新都是伪创新。仅怀着一腔热血,就幻想着自己只要去创业就能成为下一个马云,而对创业的概念,对行业隐形的壁垒和门槛却知之甚少。这是许多大学生创业伊始的真实写照。在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中,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特性就是抄袭成风。很多创业者经常因为有一个好的创意,但是却因为没有好的原创保护制度来保护,导致被其他一些公司抄袭过去,这些公司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实力,迅速把原创者打败并挤出市场。

领英中国区总裁在日前的一次公开演讲中,用自身经验阐述了关于创业的两个公理:,创业成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每一个成功故事背后更多是失败;第二,创业没有失败者。即使是创业项目失败,作为创业者而言,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将促进个人成长,即可定义为成功者。他认为,创业是没有失败者的历程。

4.深圳的创业者乔峤想要做一款智能耳机,他发现,60%的人都会在跑步过程中听歌,并用手机APP记录运动数据。如果有产品能同时解决跑步人群运动数据记录和听歌的需求,又能通过音乐来实现运动激励,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乔峤对记者说,他想针对每个人的身体特征,设计和提供有效的音乐服务产品,做到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是针对个人定制的。

可是,光有好点子还不行,初始创业的乔峤,面对既缺资金、又缺人才的 ,他尝试用股权众筹的方式来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在众筹网上,他发布了自己的股权众筹商业计划书,以出让公司10%股份方式,融资187万元,投资额1万元。终,吸引了16名投资者参与。乔峤告诉记者,这些投资者为他引入了互联网、音乐、体育领域的强大资源,其中,几个志同道合的投资人干脆直接加入了创业团队。

5.在北京大学东门外一处不起眼的楼里,有一处名曰“一九八九咖啡馆”的休闲场所。它成立于2013年10月,虽然看起来很简朴,但成立以来,它每天都在吸引着大批“咖粉”流连忘返,且不少是业界大佬。它究竟有何魅力?

董事长杨勇认为,“在传统的创业中,步要找投资人,这就很难,能拿到钱更不容易。第二步,找完投资人之后,要把产品卖出去,也挺难的,所以每一步都是一个坎。为什么那么多创业公司都死掉,为什么那么多中小企业发展不了?就是因为每一个坎都不容易走过去。众筹就把这个模式改变了,每个人都是投资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个人也是传播者,这种方式的改变,你就发现,做公司容易了。所以某种意义上消费者就是投资者和生产者。”

杨勇说:“传统的创业特别辛苦,就是因为你老要求人,或者叫外交部交易,今天要找一个银行的人,去求管银行的人,给他什么好处帮我办个事情,这叫外部交易。现在众筹是什么呢?你缺什么就让谁来当股东,你把你未来要求的人全部变成股东了,把原来外部的交易变成内部的合作了,内部合作就非常容易。”

“200人聚到一起就有很大的能量。实际上,它真正意义在后面的裂变,每一个项目做完之后,会带出一堆项目出来,原因就是通过众筹找了200个非常靠谱的人,这些人再有非常多的合作机会,所以基本上一个项目出来会带一堆项目。一八九八咖啡馆实现众筹之后,项目太多了,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找了一群可以相互信任,相互背书,又都不错的人,而这些人本身又是跨界又是组合,非常容易谈成生意,所以这个裂变的过程,力量会特别巨大。”

浏览股东花名册,200位发起人涵盖了北京大学近30年来不同界别、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皆为各领域中的知名人士、企业家、高层管理者。这些联合创始人所在的行业涉及金融、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新媒体、教育、法律、高科技等多个领域。杨勇表示“通过众筹,聚集众多资源。每天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所以创业的生存问题解决了。”“这200个股东,可能我把他们伺候好了,每月就会有一两百万收入,这就挺好,公司就能存在下来。而创新是怎么来的?创新就是因为大家能够很轻松地做自己的事情了,就会主动去创新,每天为了生存去创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创新。”

6.“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助你,时下正风靡的众筹让这句话以更直接的方式照进现实。2014年初,在华南理工大学就读的刘永杰和3个小伙伴萌生了开一间咖啡馆的创业想法。这时,众筹模式走入了他们的视野,众筹咖啡馆“比逗BEPOTATO”的计划也就被列入了日程。

为了考察众筹在校园的可行性,2014年4月,创业团队在华工和华农的校园进行了300份以上的问卷调查,高达70%的参与众筹意愿给予了团队正式启动的信心。随后,他们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为目标群体进行股东招募。他们的众筹计划是:众筹股东每股1000元,每位少需出资1000元,多5000元,享有1至5股的分红权。经过一个多月的招募,他们共有170多位众筹股东和7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筹得了资金后,下一步就是选址。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们在五山地铁站附近租了一间临街的铺位。170多位众筹股东都竭力宣传这间咖啡馆,不仅自己来消费,也拉朋友来消费,开业两个月以来,咖啡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在咖啡馆显眼的地方,整个墙面挂满了印有比逗LOGO的马克杯,仔细一看,这些马克杯上都刻着名字和编号。王海向记者介绍,每一个马克杯代表咖啡馆的一位众筹股东。由于股东数量庞大,不少众筹咖啡馆后变成了“看上去很美”而实际运营却举步维艰,落得散伙的下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咖啡馆建立了自己的董事会,由核心运营团队、校园股东、社会股东等7人构成,虽然每个众筹股东都拥有建议权,但终的决策权是在专业的核心运营团队手中。“尽管有摩擦,但大家都奉行‘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做’的原则,合作很顺利。”刘永杰说。

为解决学生股东“毕业”带来的流动问题,“比逗BEPOTATO”设置了学生股东毕业的股权流转计划。对于批学生股东,两年之后按贡献度排名,挑选一部分成为永久股东,其余在毕业时需将股份流转给附近高校在校生。对于之后加入的股东,均需要在毕业时将股份流转给合适的在校大学生。

利用校园优势,比逗将咖啡馆主题定位为“创业交流”。除了承接许多校园社团活动外,他们还承办广东天使会等线下交流活动。通过举办类似的创业交流活动,店铺也获得了更多的创业资源,一些更富有经验的专业团队还能够给予他们诸如薪酬制度设计的指导。一些兴趣小组也自发找到了比逗,如锤子科技、海星会、微博读书会等等,都在比逗举办了线下活动。

比逗还在进行面向所有众筹股东的APP研发,主要目的是加强股东之间的交流,提高股东活跃度等。王海举例说,可以将股东对店铺的贡献设置成一个一个的任务,例如来店消费或发布一篇推介文章就能获得“经验值 1”,带朋友来消费就能获得更多经验值。王海还举例说,店铺中要新增一幅壁画,以此设置一个任务,那么股东就可以通过APP来领取这个任务,在股东中找队友一起执行,完成后就获得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任务完成获得的奖励积分,就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每个股东对咖啡馆的贡献值,今后的分红、股权流转等等环节就有据可依。

三、作答要求

得分评卷人(一)给定资料2提到了“社会创业”和“社会创业家”两个概念,请你根据给定资料指出:(1)“社会创业”的主要内涵;(2)“社会创业家”的主要特点。(20分)

要求:(1)分析透彻、表达准确;(2)不超过200字。

200字

得分评卷人(二)请根据给定资料4—6,归纳总结创业者的主要成功经验。(30分)

要求:内容准确全面,总结有深度,有条理,字数不超过300字。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6套历年真题   加8套预测试卷

名师详尽解析  助力备考更轻松


前言

根据中央组织部有关精神,结合山东实际,从2013年起,按照选调生标准条件和程序,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在村服务满2年后,经考核考察合格,录用为选调生。不再直接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开展选调生工作。这就意味着“村官”考试的竞争将不会亚于报考公务员。因此,为了能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村官”行列,首要的是要有一套的符合考情的备考资料,帮助自己顺利进入面试。 

为了帮助考生圆“村官”梦,华图图书汇集名师与专家精心编制了这本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无疑它是广大考生备考练习的首要之选。

本册试卷的特点有:

一、精选真题,明晰考情

本册试卷收录了近两年山东、福建、河北、内蒙古、贵州招录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的6套《申论》考试试题,能够帮助考生明确考情,有方向地备考。

二、依据考纲,权威预测

预测试卷严格依据考试大纲,由权威专家进行命制。其中包括8套《申论》试卷,为考生提供了全真的模拟考场,能够帮助考生查找漏洞盲点,做到针对性复习。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纰漏和瑕疵,敬请广大读者来电、来函,予以批评指正。



精彩短评:

  • 作者:静噪两相安 发布时间:2020-05-24 09:55:29

    这本书深入浅出,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非常实用,里边给设计了很多实际操作的作业,一章章读下来,对室内空间布局以及各种场景的组合方式,还有许多建筑常识性的东西和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知识都进行了详细地解读,配合着我原来买的那本《世界室内设计装饰/陈列/材料/工艺》来读,对于室内设计的通识部分会有一个大致了解,里边包含了很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我自己的专业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门类,学无止境,里边很有趣的,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会给自己很多帮助,至少在色彩搭配,家具选择,材料取舍以及软装配饰上都会学到很多知识,而且在硬装方面,也会了解到很多人机工程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光以及声音和空间布局方面对居于其中的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的。东西学到一点儿是一点儿,说不定会什么时候用到的。

    通读了一遍,里边的作业,习题没有做

  • 作者:广西师大神秘岛 发布时间:2021-01-08 10:02:26

    无骨刻纸料丝花灯最美的时候就是灯光打开的那一刻,整件花灯玲珑剔透,光透过刻纸和玻璃丝的缝隙洒下,每一片刻纸图案宛如浮雕一样被折射出来。通过一条条玻璃料丝的折光效应,稍有风吹过,那折射的一道道光柱光芒交错,使整盏灯显得精美华贵,十分好看。

  • 作者:文小雨山 发布时间:2021-11-20 20:22:21

    写得很好,就是难买

  • 作者:我做导演不为艺术只为潜规则 发布时间:2014-05-31 22:20:57

    每当觉得自己再也没有20多岁那会的活力和欲望时,就拿出渡边老师的失乐园翻一翻,感受一下五十多岁的男主人公散发的正能量-。。-

  • 作者:战地野孩子 发布时间:2010-04-07 22:55:28

    糟糕的是答案没解释

  • 作者:吴璇花 发布时间:2016-05-13 11:18:40

    每一个人对莱比锡书展都有各自的视角与感受,老一辈的人确实厚重很多。喜欢设计师们之间不同的关注点。


深度书评:

  • 大师与卡列宁娜

    作者:局短 发布时间:2009-02-13 20:05:52

       安娜临死之前的心理独白,堪称十九世纪最精彩的心理描写,很难想象托尔斯泰在写这些段落时处于怎样的状态。记述下这些句子的人仿佛是安娜自己,如果把安娜自杀的部分作为全篇小说的高潮的话,那站在这最高点上俯瞰的不是托尔斯泰,而是死神。

       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整部小说,从一开始安娜与其情夫弗龙斯基初次邂逅时,遇到的那个卧轨自杀者,到安娜生产时的性命之虞,紧接着是弗龙斯基的饮弹未遂,再到尼古拉艰难的死亡过程,连作者的自传体人物列文都曾屡次想到过自杀……在安娜下定决心赴死后,小说的节奏陡然加快,以死亡的加速度向前运行,正好与疾驰而来的列车迎面相遇……安娜赢得了这场爱情战役的胜利,代价是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毁灭,“连她的死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可恶女人的死法”,她永远上不了天堂。

       托尔斯泰给小说第五部中的第二十节加了个小标题,这可能是托尔斯泰所有小说中唯一的一个小标题,这个标题是“死”。该节的内容是列文的哥哥尼古拉的病故过程,牧师祈祷完之后,说了声“他完了”,想要走开去,突然死者从胸膛深处发出一声尖锐而清楚的声音:

    “还没有……快啦”

      一分钟后,脸色开朗了,在髭须下露出一丝微笑。

      尼古拉早就是堕落之人,在临死之际,他疯狂地做祷告,尽管这只是一种“妄想痊愈的暂时的、自私的表现”,但无论如何,他被死亡征服了,表面粗暴,内里却温顺了,死后还挂着一丝微笑。

       “死”这个标题,出现在书的下半部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地方,似乎具有了一种动力学意义,它像一个支点,在这个位置,正好可以将小说最后部分的救赎和希望跷到最高的地方。

        在尼古拉死去的当儿,列文的妻子基蒂怀孕了,托尔斯泰搞的当然不是转世投生这一套,他是想把“死”这个题目写得更为全面,更富张力,光写死,不写生,这不够辩证。列文面对哥哥的死,对死亡的恐惧进一步加深了,但与此同时,“他还是感到不能不活着,不能不爱。他感到是爱把他从绝望中拯救了出来,而这爱,在绝望的威胁下,变得更强烈更纯洁了”。

        这或许就是在那个时代男人和女人的区别,男人往往把爱当作通向彼岸的桥梁,无论这彼岸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的,而女人则把爱本身视作追求的目的。这种爱可能会被高度形而上化,以填补精神领域的空缺,也有可能走向反面,如弗龙斯基的朋友谢尔普霍夫斯科伊所说:“我们由于恋爱创造出伟大的事业,但她们却总是讲求实际”。很不幸,安娜属于前者。在这种不对位的情感诉求中,她终归是要失望的。

     

       如果,他不爱我,却由于责任感而对我曲意温存,但却没有我所渴望的情感,这比怨恨还要坏千百倍呢!

       托尔斯泰并没有赋予他笔下的女性角色,像男性一样寻求宗教解救的愿望和能力,与其说他残酷,倒不如说是一种执着。如同他自己对于思想进步永无止尽的追求一样,他似乎也想让安娜以类似的姿态一无反顾地扎入对爱情的追求中。安娜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毁灭的预感,这同时也是一种决心,临走前,她说“上帝,饶恕我的一切!”

        托尔斯泰要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他没有否定安娜的爱情追求和此后的行动,然而却让她一步一步走向毁灭。按照主流的说法,托尔斯泰正是想借此反映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可悲处境。可是既然托尔斯泰把解救寄望于宗教信仰,在这个时候,上帝怎么就不来拉她一把呢?

        我只能想到四种解释:1、托尔斯泰虽然同情女性,但毕竟还是个男权的人,他不认为女性需要,并且能够获得信仰层面的救赎;2、这个“既怀疑悲剧又渴望悲剧”(布鲁姆)的人想用女性为爱情毁灭这一事件,来完成悲剧这一美学中的道德使命(虽然按传统标准,女性作为悲剧主角还欠缺一种“跌落的高度”);3、这正好是列宁在《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等文中所论的托尔斯泰软弱性的体现;4、他对安娜的悲剧怀着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总有一部分人是要受难的,总有一部分人是不能进天堂的,还有一部分人是受难而不能上天堂的,但另外的人却不能甘于堕落。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奢求托尔斯泰这个“经历了人类生平”(什克洛夫斯基)的人,同时还负责为我们找到出路,否则他就真成上帝了。小说一开头就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已经预先承认了世界的这种本然状态,迪兰·托马斯说“死亡也不能一统天下”,同样,幸或不幸也都不能。

        小说中的两条主线,一条是安娜家走向毁灭的悲剧事件,一条是列文家逐渐明朗的幸福生活,仿佛月球交替翻转的明面与暗面,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在按照世界的规则自然生长,尽管结局不同。

        不过,两条主线之间并无太多交集,也欠缺叙述进程上的相互牵动,它们是独立发展的,如果把它们拆开来,几乎可以变身而成两部独立的小说。两条主线的主角安娜和列文只谋过一面,之后又各分散了,彼此回到自己的幸与不幸中。尽管隐约有一些心灵相通,但又没有形成共振。

        在《叙述与描写》中,卢卡奇曾对比过《安娜·卡列宁娜》和左拉《娜娜》中的赛马描写,认为前者的描写在整个叙事中承担着必要的职能,而左拉只是抱着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为描写而描写。以托尔斯泰超群的智力和叙事技艺,让这两条主线之间发生某种叙事学关联应不是太难的事情。

        这两条线索,没有明暗之分,并不相互烘托或暗示,而是跟随主题沉重的车轴平行滚动,一者绝望,一者希望,一者毁灭,一者救赎,但这并不是正题反题之间的简单对立,二者难以用理性穿透的关联后面,站着的是隐蔽的上帝。这为小说带来了强大的艺术张力,籍由这张力所燃起的巨大能量,主题才可以运行到那么深远的地方。

       因此,我认为托尔斯泰没有在两条主线上刻意做一些关联性的标记(像那些害怕迷路的人做的那样),源于他超越了这种写作中的市民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我可以理解普鲁斯特为什么说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人类受到一个想写一部巨著的文学家的裁判,而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却是受到一个安详的神道的裁判。”试图在两条主线上建立关联(无论这种关联来自叙述上的牵连抑或内容上的对比),就是要使两条主线所代表的救赎和毁灭可以彼此解释,本质上是移植了一种因果,而列文最后领悟到的,在命运和信仰层面,这一切是“超乎理智”的。

        安娜的故事,是令人怜悯并畏惧的悲剧;列文的故事,则是带给人勇气和力量的精神史诗,托尔斯泰用小说平衡了两种伟大的艺术形式,也使生命的真谛在其间自然展现。卢卡奇在《小说理论》中说托尔斯泰:

        向往一种依偎于自然的不朽韵律的生活,向往一种伴随着自然生生死死节拍而动的生活,一种摒弃了狭隘分裂分离破碎僵硬的非自然形式的生活。

       于是小说的逻辑变成了自然的逻辑,小说的语言,也成了生活的语言。它做到了不依赖于繁复的细腻,如果说普鲁斯特是通过像圣诞老人一样慷慨地分发比喻,来丰富世界的感官的话,托尔斯泰则像个猎人,用准确的枪法,击落语言为世界所施予的迷障。“要了解他(托尔斯泰)的自然概念多么富于隐喻性是需要时间的,因为他明快简朴的文体是修辞的胜利”(布鲁姆)。

        高尔基说托尔斯泰的“贵族式魅力属于高贵的野性”,普鲁斯特则指出:

      《安娜•卡列尼娜》中那些收获、狩猎、溜冰等巨大的场面,如同有意隔断其余部分的大片空地,给人一种更加辽阔的印象。在渥伦斯基两次谈话之间的整个夏天,似乎有一大片绿色的牧场需要刈草。

     

       前者概括有力,后者感受力惊人,从统观和细节上,标示了托尔斯泰小说的这种自然性格。

       

        至于《安娜》这部小说的地位,听腻了文学史中的主流评价,我们再来听听两个高傲的人的说法,一个是纳博科夫,他在访谈录中说:“我认为《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一个是斯宾格勒,他说:“《安娜卡列尼娜》无人能敌”。

        小说最后以列文的精神觉悟作结,他在个人的一系列生活经历中领悟到,以往基于理性对宗教的质疑,只是由于他太孤独了,而他孤独又正是由于缺乏爱所致。列文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心灵的安宁和幸福。

         尽管有人说托尔斯泰小说中“精神说教常常成了固执于荒唐情节的编造”(托马斯·曼),但相较《复活》,《安娜•卡列宁娜》中的这些段落却让人觉得是必要而自然的,更具感染力,也更令人信服。列文是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人物,这种心灵探索正是托尔斯泰的精神自述。只不过当我想到,托尔斯泰在此之后其实并没有实现心灵的完全安宁,他又经不住在精神和实践上持续折腾的时候,不免有些失落。

       难道真的没有一劳永逸的永恒归宿?

       他自己捣碎了安静的湖面,又用大手继续划桨,在82岁高龄,毅然与贵族生活决裂,为实现理想,离家出走,1910年11月7日,出走后的第10天,在去往南俄的旅途中因患肺炎而病故……或许这样的精神和行动才是真正最能给人以力量和激励的。

        维特根斯坦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for 【读品】 请勿转载

  • 她们曾仰望同一片星空:冰心、丁玲、萧红人生交往纪事

    作者:海阔天空 发布时间:2007-10-17 14:21:19

                     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戏剧作家在内,最优秀的左翼作家有哪些?鲁迅在提到茅盾、丁玲、田军等人后接着说,“田军的妻子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有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这大概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有人将冰心、丁玲、萧红作为三代女作家的领军人物并提。是年,冰心36岁,自1919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已经踏入文坛18年;丁玲32岁,1927年12月以《梦珂》登上文坛以来,从文也近10年;而萧红这时刚刚25岁,初涉文坛不过3年,她的受重视,实在是鲁迅独具慧眼。

          三位女作家生活于动荡飘摇的时代——即便是共和国时期也并不安定,客观原因严重妨碍了她们之间应有的正常交流,于是,仅有的几次往来就变的弥足珍贵,特别值得我们回味。

    2、冰心高年悼丁玲

            1919年9月,身为“协和女大”学生会文书和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成员的谢婉莹,在《晨报》上发表过两篇职务内应做的宣传的文字后,第一次将自己的小说稿《两个家庭》很羞怯地交给了在《晨报》任编辑的表兄刘放园,并选了“冰心”做笔名。小说很快就印了出来,只是名字后却多了“女士”两个字——在那个年代里,这两个字无疑是个很大的卖点,编辑先生也显得颇具包装意识。冰心为此打电话到报社询问,但木已成舟,她也就默认了这个事实。于是随后几篇小说的署名都成了“冰心女士”,以至于当时的批评家在论及冰心时很少有单称冰心而不呼其为女士的。

    冰心对女士称谓的默认,以及后来为《真善美》杂志“女作家号”应约写稿,一方面表明了她随和的天性,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与丁玲相比,冰心的确算不得一个女权主义者。丁玲似乎很讨厌别人称她为“女”作家——1929年1月《真善美》杂志为“女作家号”登门求稿时,她则大叫着“我卖的是文字,不是‘女’字”,把编辑拒之门外。

          自发表第一篇小说以后的两三年里,冰心自叙她“写滑了手”,《晨报》副刊上几乎每月甚至每周都有她的小说、诗歌发表,以后则扩至大牌杂志《小说月报》,冰心一跃成为当时文坛最多产、最副盛名的女作家。正当冰心的写作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丁玲还是一个风风火火从县里跑到省里、又从省里跑到大上海的一个叫蒋冰之的女学生。1923年,丁玲与好友王剑虹在瞿秋白、施存统等人的一再鼓励下进入上海大学就读,这是丁玲人生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在这所国共两党精英联办的学校里,她不仅开阔了眼界,接触了大批日后名震一时的政治名流,更重要的是她通过好友王剑虹与瞿秋白的感情纠葛体验到了情感的冲击,一颗桀骜的心从此变的敏感细腻,好友的悲剧人生为她准备了第一份创作素材。1924年暑假王剑虹病逝,丁玲怀着失去挚友的痛苦来到北京,住在辟才胡同一处公寓里,随便补习一点功课,跟随一位画家胡乱涂着瓶瓶罐罐,学业上虽然毫无着落,却意外地收获了胡也频的爱情,并由此结识了沈从文。

          1926年7月,冰心结束了在美的四年留学生活,9月回到母校燕京大学国文系任教,应该就在冰心回国后不久,丁玲跟着胡也频、沈从文,在冰心的弟弟谢冰季的带领下,第一次拜会了冰心。那时胡也频在编《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刊》,虽然发过一些诗文,但并不知名,丁玲自己则根本没有涉足文坛,所以她在回忆录里不无感触地把这次相见说成“一个年轻小作家的妻子”去看望一位“名作家”,并猜想冰心“或者只把我当成一个‘小读者’,看成是她小弟弟的朋友而已”。

    冰心本人似乎对这次见面印象也不深,她在《悼丁玲》一文中的记述是“1928年夏天,她和胡也频、沈从文到我上海家里来看我”。尽管1927年随着父亲的调任上海,冰心的家也就迁居到了上海,任教北京的冰心有可能趁着暑假来上海小住。而1928年夏天,丁玲、胡也频和沈从文也在上海,有可能再次相约去看望冰心。但是,当时胡也频三人先是编辑《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后来则一起开“红黑出版处”、编《红黑》月刊,写稿、编稿、校稿,忙的不亦乐乎,此时的丁玲和沈从文又都已在文坛崭露头角,无论从时间上还是驱动力上来说都不大可能再去拜访当时颇为沉寂而又偶尔来沪的冰心了,何况丁玲明确指出在1936年再次见到冰心以前只有1926年一次拜会,因此冰心的1928大抵是1926年的误记。

         1931年9月,已经是名作家的丁玲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由于以前左联刊物色彩较为明显,被当局一一查禁,冯雪峰指示,《北斗》表面上要灰色一些。这样,丁玲就广泛联系了林徽音、徐志摩、凌叔华、陈衡哲等中间作家,其中也有冰心。冰心分别在《北斗》第一、二期上发表了诗歌《我劝你》和《惊爱如同一车风》。可惜这两期出后,《北斗》本色难改,冰心等人的名字也就从刊物上消失了。冰心、丁玲的这次交往虽短,却给双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冰心记住的是两个人通信时上下款都只用一个“冰”字,因为丁玲原名蒋冰之。而丁玲大概对第一次相见时的自卑一直耿耿于怀,因此对冰心的这次慷慨赐稿心存感激,增加了对冰心的好感。

    转眼到了1936年,丁玲自1933年意外被绑架后已届三载,国民党当局渐渐放松了对她的管束,丁玲于是在长期考虑后,决定到北京通过红色教授李达寻找党组织。李达曾是1922年丁玲初到上海入读平民女校时的老师,就读期间,丁玲与李达及其夫人王会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1年胡也频被捕后,李达夫妇曾接丁玲到他们家里避居,1933年丁玲本人被绑架后,他们也曾积极营救。因此丁玲一度视李达夫妇为“唯一亲近的熟人”。

          1936年5月,丁玲来到北京李达家,李达夫妇热情依旧,只是只字不提丁玲要找的党,而且李达还诚恳地劝她以后不要再搞政治,就埋头写文章。四、五天后的一天,李达忽然提醒丁玲去看望女作家冰心。照李达的本意,大约这可以淡化丁玲的政治色彩,给人以丁玲不问政治的印象。虽然这样的结果并非丁玲所愿,会见冰心也根本不在她的计划中,但她还是来到了燕京大学冰心的教授小楼。想来柔弱文静的冰心自有一股高贵的气质在,因为高傲如丁玲者在她面前每每感到“矮一点”,上次会见是“一个年轻小作家的妻子去看望一位名作家”,这次则成了“一个笨拙的处境不顺的小作家去高攀一个老作家”。见到冰心,丁玲感觉 “即使平时有傲气这时也拿不出来”,与冰心的“很会照顾人,说话文气、得体”相比,丁玲总觉得自己“别扭和手足无措,浑身不得劲”。

           其实她们的这次会面还是很随意的,因为丁玲突然到来时,冰心正在给儿子洗澡,丁玲还因此慨叹说,自己就不常有这种与孩子同在的机会——为了方便寻找党组织,方便出逃,4月份,丁玲就安排母亲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回湖南了。正是给孩子洗澡这个颇为家居性的场面使得冰心在时隔六十年后仍能记得这次会见,只是冰心把时间记成了1931或32年,而31或32年,丁玲正积极投身左翼文化运动,是没有机会前往北京去看她的。

          尽管对丁玲来说,此次拜访冰心由于缺少思想准备而显得心不在焉,但它无疑仍大大增进了两位女作家的相互了解和熟悉程度。两三个月后已是夏末,当冰心随同丈夫吴文藻前往欧美游历路过南京时,又专程回访了丁玲。当时丁玲在经过了北京、上海的寻党经历后,正静等消息。由于此前在上海见到了冯雪峰,而且冯答应了送她去陕北的要求,想来8月的丁玲心情是好多了。因此在冰心来访的当晚,她就邀请冰心夫妇一起到玄武湖上泛舟聊天。同船的还有《大公报》编辑萧乾、同住在苜蓿园的姚蓬子、翻译家高植、赛珍珠当时的丈夫勃克等十三人。萧乾回忆说,十三不是个吉利的数字,果然船到湖心,一位翻译法国文学的女士正唱着法国歌曲时忽然坠水,还是勃克给救了上来。

          这次会见是两位女作家民国年间的最后一次交往。是年9月,在党组织的精心安排下,丁玲逃离南京先到上海,然后又在聂绀弩护送下到达西安,然后转往陕北,开始了她人生的新篇章。而冰心,先是出国游历一年,回国后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只能辗转昆明、重庆等地,抗战胜利后又去了日本。除了冰心在一次参政会上曾向身边的董必武询问过丁玲外,炮火和动乱割断了她们的往来。

           建国以后,丁玲担任了共和国文艺界的主要领导,而冰心也于1951年秋回国。1953年9月,冰心和丁玲双双出席了第二次文代会,相信这时候的丁玲再见到冰心时已不会再有昔日那种过于敏感的自尊了,因为冰心的加入中国作协还是由她这个作协副主席和老舍介绍的。然而动荡的岁月并没有结束,共和国在短暂的平静后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批判浪潮。1955年12月,中共中央批发了中国作协党组关于“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的报告,丁玲遭到批判,1957年的反右运动则又把她划到了“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里。这时冰心见到的丁玲就不再是坐在主席台上慷慨陈辞的领导,而是批判会上坐在主席座位右边的小桌后,低着头记笔记的“反党分子”了。然后一晃又二十年。

           1958年,丁玲被开除党籍,撤消一切职务,取消原级别,拿着一纸介绍信去了北大荒。而冰心也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曾以70余岁的高龄下放到五七干校。二十年的共和国岁月,两位女作家经历的坎坷丝毫不亚于建国前,所引起的感慨恐怕只会比以前更多,因此当1979年去作协开会的车上,她们意外相遇后,自然少不了一番长谈。两位老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85年6月,那次是丁玲带着新出的《丁玲选集》和她主编的《中国》看望冰心,她留给冰心最后的印象依然是“那样地健谈”。

            1986年3月4日,丁玲去逝,享年82岁。当天下午,冰心还打来电话询问丁玲病情,不料听到的却是丁玲已逝的消息。三天后,86岁的冰心在写给丁玲的悼念文字中说,“死而有知,也许有许多欢乐的重逢,死而无知,也摆脱了躯壳上的痛苦。”噫,诚哉斯言,这样的达观之语,怕只能出自这位生性恬淡而又经历坎坷的世纪老人之手了。丁玲地下有知,当会心而笑。

    3、丁玲风雨忆萧红

           三位女作家中萧红最小,却也最红颜薄命,1942年1月22日,正当太平洋战争激战正酣,香港风雨飘摇之际,年仅31岁的一代才女萧红孤独地死在香港。死前一天,由于吼管手术不能说话,乃在纸上留言曰:“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又写“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悲凉坎坷的一生,去世时险恶的环境,以及她过于痛苦的死因,无不让人在读到她这最后的绝笔时感慨万千。

           朋友眼里的萧红,总是苍白着脸,一副贫血的样子,而尤为让许广平吃惊的则是年轻的萧红那满头花白的头发。萧红一生的确较常人更为辛酸,然而要说是“尽遭白眼冷遇”,用梅志的话说“那是有点夸大的感伤”,因为在得到鲁迅先生亲自关怀这一点上,萧红就远比丁玲要幸运得多。1925年4月,丁玲在北京陷于困顿苦闷时,也曾给鲁迅写信,不料荆有麟指认这是沈从文的笔迹,鲁迅很是生气,认为是“孥孥阿文”在戏弄他,加之后来胡也频又极不严肃地拿着“丁玲的弟弟”的名片拜访鲁迅,鲁迅当然不会给这个子虚乌有的“丁玲”回信了。“鲁迅就是没有回信”对丁玲是个不小的打击,她一度有一种被世界遗弃的感觉。她耿耿于怀的是,为什么鲁迅“对别人都是热情的,伸出援助之手,就认为我是一个讨厌的人,对我就要无情”。丁玲这种没有得到长者宠爱的怨气当然是一种误会,因为正如她自己所说,鲁迅对于青年一向是热情帮助、无私关怀的。1934年10月,当鲁迅接到萧军萧红的求助信后,不仅迅速回复,而且第一次见面就奉送了二十元钱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随后,他们之间就频繁通信,后来二萧干脆成了鲁迅家的常客。有一段时间,萧红心情抑郁时,更是天天泡在鲁迅家里。鲁迅不仅在文学上为二萧看稿、推荐、写序,也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介绍朋友,不时请他们打打牙祭。萧红至少在鲁迅这里得到的不是白眼冷遇,而是伟大导师“母性”的关怀。

          二萧到上海时,丁玲正被国民党囚禁在南京,但他们对丁玲的文名早有所闻,对她的失踪也颇为关心,曾经去信向鲁迅先生询问,鲁迅的回答是“丁玲还活着,政府在养她”。而丁玲最初见到萧红的名字则是一年之后。1936年6月间,丁玲在张天翼的协助下,摆脱国民党的控制跑到上海,在冯雪峰、胡风等的安排下,住在俭德公寓静等安排。胡风为了让她能安心等待,也是让她熟悉一下文坛现状,特意为她准备了一些新锐左翼作家的作品,其中就有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八月的乡村》。然而不久丁玲就秘密去了解放区,与萧红见面则是1938年的事了。

          1938年2月,受李公朴先生之邀,萧红与萧军、聂绀弩、田间、塞克、端木蕻良等人来到山西临汾,担任民族革命大学的文艺指导员。恰巧丁玲这时率西北战地服务团也来到了临汾,中国新文学史上最具天才的两位女作家终于见面了,还给我们留下了至为宝贵的一张多人合影。萧红给丁玲的印象是“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说话是自然而真率的”,丁玲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而萧红虽然对丁玲“解放的思想和生活”感到“吃惊和不习惯”,但印象仍然是美好的,几年后,她对骆宾基追述说:“丁玲有些英雄的气魄,然而她那笑,那明朗的眼睛,仍然是一个属于女性的柔和”。尽管萧红与丁玲在思想、情感和性格上都有较大差异,却丝毫没有影响她们一见如故的亲切。她们互相并不感到对方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每天在一起尽情地唱歌,有时也在一起痛饮,每夜都要聊到很晚才睡。

          丁玲与萧红是两个天才的作家,也是两个女人,相信在她们的知心交谈中少不了萧红与萧军的关系问题。萧红与萧军之间的感情裂痕由来已久,主要原因是萧军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和曾经的不忠实,以丁玲一贯的女权立场,无疑在萧军与端木之间她会倾向于端木的,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尽管日后萧红不曾跟丁玲通信,端木却还和丁玲保持联系的原因。只是不知道丁玲果断的个性、明确的女性立场“是否曾”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萧红的最终决定。1938年2月底,随着晋南战局的发展,民族革命大学决定往宁乡撤退,萧军提出要辞职去五台山打游击,萧红坚决反对,认为萧军是忘了自己的岗位,简直是胡来。一番争吵之后,两人决意分开。萧红跟着丁玲的战地服务团前往西安,萧军则在去五台山受阻后转往延安。

          在去西安的火车上,丁玲建议大家给服务团赶写一个剧本。几位青年作家兴致很高,一路边凑边写,完成了一个名为《突击》的抗战戏,后来在西安三天内连演七场,场场爆满。想来这次有丁玲、萧红参与的集体创作给萧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去世前念叨的那“半部《红楼》”,就是打算病好后邀集多人来共同完成冯雪峰未及完成的、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在她想到的合作者中就有丁玲。丁玲与萧红一起在西安度过了1938年的春天,其间曾力邀萧红去延安,因为在丁玲看来,抗战年代,延安是个“可以使人少顾虑于日常琐碎”的地方,而萧红是“适于优美平静”的,而且延安的朝气“或者会使她能更健康些”。然而萧红为了避开萧军,最终没有听从丁玲的劝告,是年4月,她与端木一起返回武汉,继续她的飘泊生涯。

           1942年4月25日,在萧红逝后三个月的一个雨天里,丁玲忽然想起了萧红,然而在她那篇名为《风雨忆萧红》的纪念文字里,丁玲却用了一大半的篇幅来抒写自己闷在雨天的窑洞里,难以忍耐“阴沉和絮聒” 的抑郁心情。丁玲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想起萧红,笔调又如此抑郁,自然是有原因的。1942年3月9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丁玲著名的《“三八节”有感》,为延安妇女事实上遭受的不公平现象鸣不平。紧接着,3月13日和26日,《解放日报》又发表了王实味的《野百合花》,对延安存在的等级现象和不民主现象进行了批评。不料这两篇文章引起了杨家岭高层的高度重视,在缺少读物的延安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声势浩大的大批判要到五、六月份才展开,然而在四月初的一次高级干部学习会上就已经开始。那次会议由毛泽东亲自主持,会上一共有八个人发言,七个是批评《“三八节”有感》和《野百合花》的。贺龙说:“我们在前方打仗,后方却有人在骂我们的总司令……”毛主席的总结是:“《“三八节”有感》虽然有批评,但还有建议。丁玲同王实味也不同,丁玲是同志,王实味是托派。”尽管毛的这句话区分了丁玲和王实味的错误性质,并事实上救了她一命,但丁玲的压力仍然可想而知。

          4月25日,天上“微微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水声也是那么不断地哗啦哗啦在耳边响”,大批判在悄悄酝酿着,“仿佛要来一阵骇人的风雨似的那么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顶”,处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丁玲怎不感到郁闷?怎会不呼喊“要是有更大的风雨也好,要是有更汹涌的河水也好”?怎会不感慨象萧红这样“能无妨嫌,无拘束,不需要警惕着谈话的对手是太少”了呢?当丁玲扫遍中国她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她怎不“感到一种无言的落寞”?因为象萧红这样“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于写作的女友,是如此寥寥呵”。

           除了萧红,郁闷中的丁玲还想起了“无法彻底变更自己”的瞿秋白,想起被诬为汉奸的胡风,尤其当她想到与萧红一起脱险回到内地的朋友们——正在编辑《解放日报》文艺专栏的舒群,以及曾与周扬论战的萧军、白朗等——却面临“被监视或被处分的前途”时,她不由得质问:“到底要把这批人逼到什么地步才算够?”丁玲借他人酒杯浇着自己的块垒,她在这风雨之日里呼唤着萧红名字的苦闷绝叫,萧红地下有知,能否听到,又能否理解呢?

    4、未曾谋面的遗憾

          冰心(谢婉莹)与丁玲之间通信,上下都只写一个冰字,想来若是与萧红(张乃莹)通信,上下各写一个“莹”字即可。可惜这只是我们后人美好的设想,萧红生前不仅没有机会与文坛前辈冰心谋面,甚至连书信来往也不曾。抗战前,冰心一直稳居在北平,萧红则从哈尔滨来到上海,虽然1930年萧红曾为逃婚去过北平,并短期入读女师大附中,但以她19岁女学生的身份,怕是没有机会见到冰心的。1936年6月间,冰心随丈夫游历欧美前也曾来上海,并签名参加了郑振铎等发起的“中国文艺家协会”,临行前,郑振铎还为她设宴饯行。但由于当时鲁迅拒绝加入该协会,与巴金、胡风、萧红、萧军等人签名发表了“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这时萧红是不会主动也没有机会接触冰心的。1937年4月,萧红为了排遣与萧军之间感情痛苦,又曾只身来到北京,并住了一个多月,可惜这时候冰心尚在国外。

           冰心与萧红之间最有可能见面的时机和地点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重庆。1938年9月,萧红只身赶到重庆,与先行到此的端木蕻良会合。由于产后虚弱,萧红先是在歌乐山保育院休养,后来则搬到北碚复旦大学宿舍,当时端木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居住重庆期间,由于生活暂时安定,萧红创作了大量散文和小说,其中《回忆鲁迅先生》更是独树一帜的不朽篇章。这篇文字以散漫的、极为口语化的笔调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人间鲁迅、日常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在萧红笔下变的栩栩如生。《回忆鲁迅先生》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就是萧红的口述——据说当时萧红由于身体虚弱,难以执笔,只好请了复旦大学一个学生来帮忙记录,没成想,一次不得已的行为却成就了一篇风格独特、不可多得的妙文。1940年1月底,受复旦大学教务长孙寒冰先生和香港周鲸文的邀请,萧红夫妇在未征求朋友意见的情况下,突然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从而错过了与冰心会面的最后机会。因为直到是年底,冰心才在宋美龄的邀请下,举家从昆明迁往重庆,任国民参议会参议员,并写下了著名的组文《关于女人》。

         尽管萧红逝后五十余年,冰心为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萧红全集》题写了书名,多少弥补了一些我们的遗憾,然而两位女作家的无缘相识,总让我们无从猜测不谙世故的萧红见到冰心时是否会象丁玲那般敏感,亦不知慈爱如冰心者见到苍白虚弱的萧红时是否会象鲁迅那样生出些母性的关怀。

    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于战火中的香港,终年31岁。

    1986年3月4日,丁玲去逝,享年82岁。

    1999年2月28日,世纪老人冰心以99岁的高龄仙逝。冰心曾说“死而有知,也许有许多欢乐的重逢”,相信三位女作家的共聚当是这欢乐重逢里的重要篇章。其实即便死而无知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一想到她们——冰心、丁玲、萧红,这些现代中国伟大的女性曾经仰望过同一片星空,我们一样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和感动。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差评少(296+)
  • 体验还行(101+)
  • 体验差(161+)
  • 无广告(160+)
  • 盗版少(596+)
  • 服务好(533+)
  • 方便(358+)
  • 体验好(58+)
  • 内容齐全(671+)
  • 还行吧(444+)
  • 四星好评(159+)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烟: ( 2024-12-21 14:57:30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屠***好: ( 2024-12-27 18:47:14 )

    还行吧。

  • 网友 晏***媛: ( 2025-01-06 17:49:17 )

    够人性化!

  • 网友 居***南: ( 2024-12-10 11:29:46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冯***丽: ( 2024-12-27 15:03:18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堵***洁: ( 2024-12-27 13:13:54 )

    好用,支持

  • 网友 林***艳: ( 2024-12-19 05:47:48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宫***凡: ( 2025-01-08 09:29:33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通***蕊: ( 2024-12-16 18:09:51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