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剑拔弩张的盟友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9:31

剑拔弩张的盟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剑拔弩张的盟友精美图片
》剑拔弩张的盟友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剑拔弩张的盟友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2016685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8
  • 页数:708
  • 价格:138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9:31

内容简介:

太平洋战争爆发及中美建立军事同盟关系,不但使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和西方强国形成实质性的政治军事合作关系,而且在抗日战争的最后四年中,帮助中国从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半殖民地国家跃升为世界四强之一。这个变化如何产生?其过程有怎样的特色?中美两国处理同盟关系的基本态度有哪些不同?二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对于同盟关系的效率产生何种影响?本书作者针对上述重要问题,以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据,全面检验过去历史论著的客观性,进而提出与既有研究成果迥然不同的叙述、分析和诠释。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

写作凡例

前言 珍珠港事件前中国之缩影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及中国的反应

第二章 派一位美国将军到中国战场

第三章 第一次缅甸战役:1942年1~4月

第四章 第一次缅甸战役:1942年5~6月

第五章 中美关系危机迭起:1942年6~7月

第六章 居里的和解之旅:1942年7~8月

第七章 计划第二次缅甸战役:1942年6月~1943年6月

第八章 虚幻的乐观与实质的冲突:1943年6月~1944年6月

第九章 第二次缅甸战役:1943年冬~1944年秋

第十章 美国争取对全部中国军队的指挥权

第十一章 蒋介石与史迪威摊牌

第十二章 魏德迈的新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齐锡生,芝加哥大学博士,主修国际关系和政治学,1967~1992年任教于北卡罗来纳大学,1992~2002年参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建校工作,研究兴趣包括中国近代以来的内政外交、国际关系理论和军备战略问题,作品《中国的军阀政治》《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美国在中国抗战初期外交视野中的转变(1937~1941)》影响甚巨。年轻时业余爱好包括做木工、修房子、修汽车、爬山、射击等,老来希望能够学会弹钢琴和说西班牙语,目前仍在做学生。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太平洋战争爆发及中美建立军事同盟关系,不但使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和西方强国形成实质性的政治军事合作关系,而且在抗日战争的最后四年中,帮助中国从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半殖民地国家跃升为世界四强之一。这个变化如何产生?其过程有怎样的特色?中美两国处理同盟关系的基本态度有哪些不同?二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对于同盟关系的效率产生何种影响?本书作者针对上述重要问题,以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据,全面检验过去历史论著的客观性,进而提出与既有研究成果迥然不同的叙述、分析和诠释。


精彩短评:

  • 作者:Mantus 发布时间:2020-12-16 14:42:13

    本书不可当完整的中美关系史看,甚至对副标题的军事合作也写得不够,封面之罗斯福应换成史迪威。

    不足之处有二,一是详实过度以致赘笔频出;二是对蒋、宋等柔情太过,对史、马等又怨气太重,而且缺乏中美档案对比以及对已有观点的综述,导致读时看不见翻案的“靶子”,所以虽言明翻案在先,但难免矫枉过正之嫌。

    但优点无疑也是夺目的,史迪威,白修德,塔奇曼编织的定见被戳得千疮百孔几成废纸。作者也精辟地点出了蒋、史个人因素对中美军事合作的影响;美国内部对华决策机制中战争部的喧宾夺主等等。

    质言之,中美关系所以矛盾迭出,根源在于蒋介石政权的实际控制力与国际地位、自我期待、美方要求极不匹配,而蒋方碍于面子掩饰这点,美国出于先欧后亚忽视这点,史迪威又是一极不合格的中间人,遂陷入一恶性循环。

  • 作者:Marganis 发布时间:2023-12-24 16:15:02

    内容可以给五星,但是总感觉删减了一些内容,扣一星

  • 作者:理发要留刘海 发布时间:2020-09-01 12:37:52

    阴狠狡诈的英国佬,狂妄自大的美国佬,优柔寡断的蒋中正

  • 作者:茜茜 发布时间:2021-12-17 22:29:18

    副标题可以借用某书“蒋介石和史迪威的恩恩怨怨”。

    外交是国力的延伸,在当时的背景下,同盟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与最孱弱的国家结盟,一定会有不平等现象出现,即使是为了各取所需;加上两国文化冲突、蒋与史个性冲突,就不可避免的为两国交往带来种种危机。

    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并矫正了西方原有的片面甚至是错误历史结论,但由于过于强调西方历史有失偏颇,反而感觉论据有些重复叙述,并有矫正过度之嫌,过于带有个人色彩。

  • 作者:baymax 发布时间:2023-03-17 09:28:31

    大少爷入主

  • 作者:慢慢走 发布时间:2021-03-17 21:22:42

    本书一味强调中文史料对原有框架之批驳,情绪少有节制。但战时中美关系存在矛盾极有代表性,于汉羌,中朝关系有其借鉴意义。

    1.美国对华于政治、文化均过分轻视。因此得出结论矛盾:一方面认为彼时华人为落后一方,须美开导方可进步。另一方面,认为华符合现代定义的统一国家(以己度人),将其潜力视同实际国力。

    2.华对美基于不了解,少有切身利害,意识形态受制,不免趋于天真。而国家实力与地位的显著差距,种族主义方炽,与华之盟友选择唯一(而英中有潜在竞争关系),决定华难以高姿态斗争。信息不对称,使弱势方为接口部门提供暴君土壤。在这一点上,强势方反而可采用以小驭大手法。

    3.关于白人种族主义的“他者”意象变体,是己方要求如果合理,便意味着对方将要无底线迎合(起点太高),对于他者的“民族主义”承受度估计不足。


深度书评:

  • 太平洋战争爆发及中国的反应

    作者:启微 发布时间:2020-08-09 18:17:31

    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凌晨6时偷袭珍珠港,重庆得到消息是第二天凌晨1时。蒋介石当时正在郊外的黄山官邸过夜。等到凌晨4时,董显光才来电话报告开战消息。根据蒋介石自己的记载,他起床后一如往常地进行晨祷,随即返回重庆市区,迎接一个崭新的局面。

    按照蒋介石的叙述,他对珍珠港事件的第一个反应是后悔,觉得自己早先不应该过度敦促美国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以致日本丧失谈判耐心而决心展开攻击。但是到了12月11日,他又从日本攻击西方国家的速度之快和执行之彻底等迹象得到一个新的体会。他推测日本必定是早有预谋,而且经过长期准备,绝不会因为美国在谈判桌上牺牲中国利益而改变其主意。

    对于罗斯福经由胡适传来的警告,蒋介石则要到12月14日才在日记中做出反应。根据他的记载,他既感到不快又大为不解,何以像罗斯福如此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不能超越典型西方人对华人的优越感,居然以为中国人对美国的被突袭会幸灾乐祸。在蒋介石看来,也正是这种白人的优越感,才会使英美两国对于日本的攻击都疏于防范,以致一败涂地。

    事实上,罗斯福传递给蒋介石的口信,的确相当符合当时一般美国人的看法。他们认定中国不想靠自己的努力,而只想搭美国的便车战胜日本。这条思路为某些美国人提供了一个既能观察又能解释中国行为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又进而影响到他们制定的对华政策和与中国政府交往的态度及策略。对于持这种心态的美国领导人而言,他们在同盟关系一开始就已经把自己带上了一条闭门造车的道路。这个现象在本书后面许多地方将会展开讨论。

    12月8日,中国领导人马上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它究竟应该只对日本单独宣战,还是对所有轴心国家(日本、德国、意大利)同时宣战。对中国而言,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因为领导人的意见颇有分歧。有人强烈主张立即向三国宣战,也有人主张中国应该小心观察西方国家的动向再做决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蒋介石本人的态度。

    其实早在1940年底,蒋介石对国际局势变化的各种可能性和中国的应对之策,已经在心中演练了许多次。在他看来,中国最坏的出路是与日本媾和,因此完全不予考虑。除此之外,即使在西方非轴心国与轴心国之间发生战事时,中国也没必要仓促做出选边决定。相反地,中国应该先观察局势的变化,然后再做定夺。具体言之,假如西方非轴心国很快就丧失了南亚及东南亚等地区的话,那么中国就应该置身战事之外。因为如果中国与西方非轴心国的通道被切断,中国就无法从西方阵营获得有意义的援助。更何况,中国如果加入西方阵营,可能还会开罪苏联。而当时苏联仍然是中国政府心目中最有价值的盟国,蒋介石也最希望日苏之间能够开战。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中国贸然加入西方阵营,只会增加苏联与日本联手欺压中国的风险。这是中国最应该避免的局面。反之,如果西方非轴心国在开战之初能够在南亚和东南亚站稳脚跟,那么中国与西方非轴心国结盟就可以获得实质援助。因此蒋介石提醒自己,在苏联表态之前,中国务必置身西方非轴心国与轴心国的战争之外。等到情况明朗后,中国再决定是否加入西方非轴心同盟。由此可见,蒋介石对于国际局势曾经做过相当理性的思考。

    但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却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先前做过的分析。可能是珍珠港事件过于戏剧化,以致打乱了他的盘算;也可能是日本对南亚和东南亚的攻势凌厉和进展神速完全出乎他意料,使他没有时间从容思考。蒋介石与其他人一样,在震惊之余,只能在巨大压力下立刻采取行动。其结果是,蒋介石排除了部属的建议,改而主张立即对所有轴心国宣战。唯一没改变的是,他依旧最关心苏联是否会对日本宣战,因为在他看来,此时只有苏联参战才能真正伤害到日本,也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

    蒋介石态度的大转弯无疑也受到美国政府的严重影响。因为与此同时,罗斯福正在华盛顿向宋子文保证,他已经接到苏联的承诺,一旦苏联军队开抵预定位置,便会立即对日宣战。副国务卿本杰明·韦尔斯(Benjamin S. Welles)紧接着也告诉宋子文,罗斯福希望中国能够立即对轴心国宣战,因为苏联正在整顿军队以便马上对日作战。后来的发展显示,美国领导人向中国政府传达的此项信息应该是虚构多于事实。

    虽然中国人无法知道美国人对宋子文所说的话是否属实,但是蒋介石还是在当天下午便通知英国、美国和苏联三国驻华大使,申明中国决定同时向三个轴心国宣战,并催促它们的政府也立即采取同样行动。他同时还要求各国领袖庄严宣誓,绝不与敌人单独媾和。次日,蒋介石又召集中国领导人会商,决定即刻发布向轴心国宣战的文告。该文告随后在当晚7时向国外发出。中国政府的这些动作都表明,它此时对于美国传达的信息已经照单全收,认为苏联的参战必将在短期内实现。

    事实上,在中日两国四年多“战而不宣”的日子里,中国领导人一直希望能够争取到的盟国是苏联,而不是美国。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苏日开战才能即刻威胁到中国境内的日军。因此自从1937年以来,蒋介石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满怀兴奋地预言苏日战争即将爆发。所以等到美日战争果真爆发时,中国领导人其实并不感到特别兴奋。纵使如此,他们依然决定把国家命运与西方国家捆绑在一起。

    蒋介石在12月9日的日记中,为自己的行为动机提供了一些饶有趣味的信息。他写道:“本日决定对倭、对德意同时宣战,其用意乃在放弃其无关紧要与(无关)侵略暴行之德意,而获得利害密切之英俄也。且得对俄、对英、对美皆有发言之地位。此种大事必须在大者远者着想,决不可留有余地后步,或为投机取巧纤微之心也。且此次世界战局必为一整个之总解决,断不容分别各个之媾和,否则虽成亦败矣。”

    这段话至少透露了两个关于蒋介石当时心情的信息。一是对于中国而言,英苏两国至少与美国同样重要;二是蒋介石此时已经在努力防止任何同盟国去与日本单独媾和。我们同时应该记得,当时美国由于珍珠港事件损失惨重,全国已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唯恐日本会从阿拉斯加经陆路进攻美国本土。正因为它自顾不暇,所以特别急着想把中国拉进同盟国阵营。日本陆军当时的最大战场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日本陆军当时有51个师团(170万士兵),其中28个师团在中国东部战场,13个师团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有鉴于此,任何美国人以为中国领导人在1941年12月想搭美国顺风车、妄图不战而胜的想法都是误判了当时的世界大局,耽于自抬身价的妄想,也不熟悉中国官方的思路所致。以当时情况而言,美国政府想拉拢中国成为盟国的紧迫感,绝不亚于中国政府想成为盟国的意愿。

  • 先有结论,还是先有论据?

    作者:shumi2 发布时间:2012-10-26 15:08:20

    作者在自序中说(大意),他有感于先人研究中的中文资料不足,于是发奋读双方双语史料,发觉前人引用多有偏颇或误读,才决定“严格基于史料”,重新梳理这段历史,而不是直接给出是非曲直的判断。

    但读下来,觉得作者并未遵循这条戒律。每个事件每段章节,都是先给出自己的评判,然后再罗列史料证实之;并且,正文很少直接引用原始资料,而是以作者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难免令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他有没有误读或曲解?况且,一些基本观点,作者都是反复阐述,甚至有罗嗦之感,更令人生疑。

    公正的说,本书对于蒋史之争,给出了大量的双方的资料,尤其是澄清了不少关键的时间节点;最后的结论部分逻辑层次也十分清晰。但是,全书的内容基本局限与蒋史之争以及相关的外交政治层面,缺乏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军事层面的阐述与分析,不能称之为“太平洋战争期间中美军事合作关系”史,只是“蒋中正与史帝华恩仇录”而已。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强烈推荐(510+)
  • 经典(226+)
  • 赞(606+)
  • 可以购买(435+)
  • 差评(268+)
  • azw3(60+)
  • 五星好评(624+)
  • 情节曲折(586+)
  • 博大精深(554+)
  • 体验差(411+)
  • 差评少(506+)
  • 格式多(373+)

下载评价

  • 网友 索***宸: ( 2024-12-12 08:07:14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堵***格: ( 2024-12-30 11:35:04 )

    OK,还可以

  • 网友 步***青: ( 2024-12-10 20:03:15 )

    。。。。。好

  • 网友 谭***然: ( 2024-12-31 22:04:13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谢***灵: ( 2024-12-24 22:11:5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薛***玉: ( 2024-12-16 18:09:56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戈***玉: ( 2024-12-27 03:08:32 )

    特别棒

  • 网友 瞿***香: ( 2024-12-30 05:01:07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相***儿: ( 2024-12-18 04:57:56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