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8:47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精美图片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411926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3
  • 页数:523
  • 价格:49.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8:47

内容简介: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介“质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质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与“量的研究方法”相提并论、交相辉映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解释,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理论。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质的研究的理论背景

第一章 导论——什么是“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质的研究历史发展——我从哪里来?

第三章 质的研究分类——我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第二部分 质的研究的准备阶段

第四章 质的研究的设计——我可以如何做?

第五章 研究设计的组成部分——我具体打算怎么做?

第六章 研究对象的抽样——我想找谁进行研究?

第七章 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我是谁?

第八章 研究关系对研究的影响——我与被研究者是什么关系?

第九章 进入研究现场——我如何与被研究者建立关系?

第三部分 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

第十章 访谈——我如何了解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

第十一章 访谈中的提问——我想知道什么?

第十二章 访谈中的倾诉——我听到了什么?

第十三章 访谈中的回应——我应该如何与对方对话?

第十四章 焦点团体访谈——我如何级织一群人一起交谈?

第十五章 观察——我如何了解被研究进的所作所为?

第十六章 观察的实施——我看到了什么?

第十七章 收集实物——我找到了什么?

第四部分 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

第十八章 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我想到了什么?

第十九章 资料的归类和深入分析——我可以做什么?

第二十章 质的研究中的理论建构——我可以说什么?

第二十一章 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我可以如何说我的故事?

第五部分 质的研究的检测手段

第二十二章 质的研究的质量评价——我如何知道什么是一个“好的研究”?

第二十三章 质的研究中的效度问题——我如何知道研究结果是否“真实”?

第二十四章 质的研究中的推论问题——我如何知道研究结果是否有“代表性”?

第二十五章 质的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我如何知道研究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第六部分 质的研究的发展前景

第二十六章 质的研究的发展趋势——我们将往哪里走?

第二十七章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结合——我们有什么新的机遇?

参考资料

西文人名地名汉译对照

图表一览


作者介绍:

陈向明,女,湖南省华容县人,1953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在湖南省长沙市度过青少年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工人及中小学代课教师八年。1977年入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语言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文体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于1989年和1994年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在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跨文化人际交往和比较教育学,其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咨询等。同时受聘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等国际组织担任项目顾问或专家,并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内各类教育研究和发展项目使余项。

目前已发表专著《旅居者和外国人--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1998),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国内学术刊物和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所谓“进入研究现场”至少可以指两种不同的行动:1)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取得联系,征求对方是否愿意参加研究;2)研究者个人置身于研究现场,在与当地人一起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同时与对方协商从事研究的可能性。研究者可以在这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选择的标准取决于具体研究项目的要求以及研究实地的可能性。


进入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和接触“守门员”、选择进入现场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内部的权力结构、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正确处理进失败的情况等。


首先,研究者应该设法了解当地的权力结构、人员关系以及人们一般认可的行为规范。


“局内人”可以向研究者提供一些“文化主位”的观点和信息,而且还可以为研究者在本地从事研究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在进人现场之前,研究者还应该学习一些与被研究者建立良好关系的“诀窍”,如谨慎、诚实、不作预设、当一个反思的听众、愿意表露自己等(Bog-,19-3)。马克断威尔(19)提出了协商研究关系中的“4C原则:1)关系( connections);2)交流( communication);3)礼貌( courtesy);4)合作ooperation)“关系”与我上面讨论的通过自己的用方市同


“守门员”指的是那些在被研究者群体内对被抽样的人具有权威的人,他们可以决定这些人是否参加研究。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介“质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质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与“量的研究方法”相提并论、交相辉映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解释,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理论。


精彩短评:

  • 作者:keledoll 发布时间:2012-07-09 00:17:51

    质性研究圣经

  • 作者:楚天一笑 发布时间:2013-06-26 22:41:56

    很棒的法律人类学著作。

  • 作者:DiamRem 发布时间:2010-11-30 02:59:49

    其实我很不想读这本书,但是明天上课要基于这本书做30分钟演讲。我现在读到了第1页,还剩522页

  • 作者:[已注销] 发布时间:2012-07-05 17:13:39

    写的的确是超详细,但是我不太适应这种教科书的写作风格,直接扔给你一坨总让人觉得没有条理。另一个问题是……真的是你看了这本书都不知道怎么做质性,质性研究必须在实践中才有思路和反思。

  • 作者:流星飞绊 发布时间:2012-02-08 22:57:37

    类似于教科书风格的专著,内容还是比较齐全的。质的研究很难像量的研究那样用条条框框的语言去描述清楚,质的研究现在也很难找到统一的套路,因为质的研究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者是以一个社会人的存在去和另外一个以社会人存在的被研究者去打交道。人是最世上复杂的生命体,因此质的研究在进行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数,同时也对研究者有非常高的要求。一个好的质性研究者必须有哲学家的思维,社会学家的视野,作家的文笔。如何打开被研究者的心扉去获取信息,如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如何从信息中扎根理论,最后形成什么风格的论文成果,都是值得去再三思考的。质的研究终有量化研究不能替代的功能,其发展还是不可限量的。本书唯一的一点缺憾就是关于实物研究的内容过少,我觉得文本或影像资料的内容分析与历史分析也是很有可研究的价值。

  • 作者:黛轩主人任博士 发布时间:2013-08-10 11:28:01

    非概率抽样是人类学用的比较多的抽样方法。


深度书评:

  • 什么是质化研究方法?

    作者:Melody芈奥 发布时间:2024-04-11 16:27:18

    本文是对于社会科学研究中质化研究方法的一个简单综述。

    1 什么是质化研究方法?

    质化研究方法指的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与“量的研究”相对而言的方法。量化研究是依靠数据对事物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而质化研究则往往是通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本质”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理解,质化研究更强调尽可能在自然情境下收集原始资料。

    一个比较被接纳的定义是:

    质化研究是一种强调深度理解和解释的研究方式,它将观察者定位在世界中,通过一系列物质实践,将世界变成一系列表征。

    质化研究在自然环境中研究事物,关注人们如何在他们的生活世界中构建意义,以及这些意义如何塑造他们的行为和经验。

    质化研究主要包括哪些具体的方法?

    常见的有访谈、民族志研究、话语分析、内容分析、扎根理论等。

    质化研究往往带有天然的政治性,比如关注权力关系、霸权、意识形态等等,研究者的种族、政治立场等都会对质化研究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质化研究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自我反省(批判)。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质化研究常常会被人批评说不够客观、中立。

    2 质化研究的特征

    质化研究方法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1)研究者定位在世界中,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下研究人们生活的意义;

    (2)将世界转化为一系列表述,将观察到的现象、事件和行为转化为可解释的数据;数据体现为文本形式而非数字形式。

    (3)质化研究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性、自然主义的方法。

    (4)将世界变成一系列表征。

    (5)对发生在背景中的现象提出开放性问题,而不是去检验预先确定的假设。

    质化研究者更像是“匠人”bricoleur,这一特征体现在方法、理论、解释、叙事等多个方面。

    3 理论基础

    质化研究的几种范式(重要但抽象的一个部分)

    (1)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要了解质化研究的几种范式,首先要厘清几个概念: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本体论回答“真实性”的问题

    :现实的本质是什么?事物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是如何运作的?

    认识论探讨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如何认识世界?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是不是分离的?我们能获得哪些知识?

    方法论探讨研究者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研究对象

    :研究者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这个世界?

    针对对上述三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延伸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范式:

    (2)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建构主义、参与式

    ①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起源于经验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现象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量化研究就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它的前提是:研究对象不依赖于研究者而独立存在,事物本身有着内在的固定的、可以重复发生的规律,事物的量化维度可以考察事物的本质。

    ②后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是一种“批判的现实主义”,认为我们所了解的“真实”永远只是客观实体的一部分,“研究”就是对这些部分进行证伪、逐步接近真实的过程。因此,我们没办法证明某种理论,而只能对理论进行“证伪”。

    ③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是一种“历史现实主义”,承认客观现实的存在,但认为所谓的“现实”是历史的产物。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来超越研究对象对“现实”的无知与误解,唤醒他们在历史过程中被压抑的真实意识。如丁未《遭遇“平台”》。

    ④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所谓“事实”是多元的,因此,“事实”不存在真实与否,只存在合适与否的问题。

    ⑤参与式

    参与式的研究者认为,世界是一个主观阐明的世界,其客观性是相对于它如何被认识者塑造的。研究者至少以四种相互依存的方式参与已知世界:体验认知、表现认知、命题认知和实践认知。体验认知意味着研究者和对象直接接触;表现认知基于体验认知,研究者把握世界的共鸣和呈现意义,并通过图形、音乐、语言等形式对其加以表征;命题认知指在概念上知道某件事情是这样的,它表现在理论和概念中;实践认知指知道如何去做某事,表现为一种技能或能力。参与式范式的方法论是一个闭环:人们先通过合作来确定研究问题和方法(命题认知),其后在实践中应用这种方法(实践认知),这导致了他们与世界相遇的新形式(体验认知),并找到表现这种经验的方法(表现认知),最后反馈到对起源问题的修正和理解(回归命题认知)。

    4

    反思性/自反性(reflexivity)及操作

    反思性指的是研究过程中的自我反省,体现在整体、立场、文本三个方面。

    整体反思:贯穿研究的各个阶段,包括研究问题、参与者、解释、写作等;

    立场反思:要求研究者反思研究过程中的地点、传记、自我和其他人,以了解它们如何塑造分析实践;

    文本反思:检查并打破文本表述的工作本身。

    在研究中,完全没有偏见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努力克服偏见并且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

    ps. 反身性:指话语和实践的一致性。

    本文参考资料: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课程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丁未《遭遇“平台”:另类数字劳动与新权力装置》

    下期预告:质化研究设计

  • 读书笔记

    作者:自由体 发布时间:2009-05-16 10:50:05

        暑期学校时听了陈向明老师的讲课,算是对质的研究方法有了一些皮毛的认识,后又听说这本书不错,于是拿来系统看看,想全面了解一下究竟何为质的研究,而在以孔德创建至今仍被奉为科学性保证的实证主义的大行其道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质的研究方法如何为自己辩护,让人信服。这同时又与前面看的几本书 有了联系,即都是围绕或涉及到一个问题:“教育研究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其科学性如何体现?”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似乎都失去意义,学习教育学一年半才开始系统关注这么基本的问题好像实在不该,但是就像陈向明书中所讲的不可避免的人的主观性一样,应该如何的事情并不总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在对教育有了一定了解之后,阅读了一些书籍之后,自然而然地把目光引向这个问题可能更能表明它的根本性和不可绕过之重要性吧。

        这本书从体例来讲,大概可归于教科书一类,但不是常见的教材的纯客观、作者隐藏在背后的写法,而是处处透露着“质的气息”,作者使用了质的研究常用的第一人称,通过对自己研究案例的引用或研究心得的描述,阅读的过程中只觉得像是在现场聆听陈教授的讲话。

        整个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量的研究、质的研究和我们常说的定性研究 ,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虽有区别但都是以收集到的现实资料为研究基础,只是收集和处理资料的方式不同,前者多以大范围的调查收集统计数据,然后进行量化处理,而后者多用小范围甚至个案的方式收集资料,资料多为文字性的而非数字的。而定性研究由于缺乏实证资料 的收集和分析,因而思辨成分更重,发挥议论和舆论作用为多,而真正的研究成分很少。

        社会科学的研究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实证主义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移植到社会科学研究,量的研究就是其集中体现。而质的研究建立在后面三种“另类范式”基础之上。

        质的研究发源于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研究者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和反思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带有强烈殖民色彩的男性白种人对土著人的研究到研究者自我反省意识的觉醒,再到对政治权力的反思,“与早期研究者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忏悔式’的自白相比,现在的研究者更加主义自己所处的社会场域、自己所面临的文化冲撞以及自己所具有的文化资本和个人惯习。(Bourdieu)”

        质的研究经常被质疑的一点就是它的推广度,这个概念原本就是从实证主义的量的研究那里拿过来的,在用它来质疑质的研究之前有必要悬置先入为主的思考方式,先想一下什么是推广度、为什么要讨论推广度等根本问题,这使我想到我们在讨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体现的破除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时的情景。我们的话语和思维方式已经被二元的言语方式垄断,只有用二元对立的言语方式才能说明要破除二元对立的意思。在这里,质的研究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已经发达到无人怀疑其正当性的地步,以至于我们看到一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也要忍不住把量的研究中不可回避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推广度”、“效度”等概念拿来,对质的研究进行一番拷问,并由此判定它的正当性。但是就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讲到科学危机和由此发生的革命时所比喻的,新旧范式的转变根本就是世界观的转变,看似简单的改变其实已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面对的是同样的事物,但是看和想的方法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所以对质的研究来说,推广度 不是依赖于把个案的研究结果直接放到更大的群体上仍然成立,而是通过阅读包含了研究者个人感受和反思的研究报告,读者认可了研究者对材料的解释,了解了未曾了解的人和事,激发了相关的思考和反思,或者是发现了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研究者的客观中立和在研究报告中隐藏自己的做法也与质的研究极为不同,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后实证、建构、批判)决定了它不认为存在完全脱离认知主体 的“纯客观”的研究对象,即研究者的个人身份(年龄、性别等)和个人倾向(视角、经历等)一定会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但未必就是负面的影响。既然影响无法避免,那么研究者要做的就是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研究者的身份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加以干预。

        质的研究的理论建构部分的解说使我受益颇深。陈教授以扎根理论为例详细介绍了质的研究是如何建构其理论的。理论可以分为形式理论(系统的观念体系和逻辑架构,可以用来说明、论证并预测有关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实质理论(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于在特定情境中解释特定社会现象的理论)。而扎根理论就是不断地从事实到实质理论,然后到形式理论的演进过程。

        陈教授在探讨 质的研究发展趋势时对研究报告写作手法的阐述虽然暂时看来尚不能被规范的学术报告写作所接受,但其对现实世界的关照和后现代的因素仍令我感到兴奋。所以以此段文字作为这篇读书笔记的结束:“由于现实已经变得五彩斑斓,研究报告的写作也开始呈现‘杂乱’的趋势。矛盾并列法被作为一种常用的手段,将互相无法通约的表达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对比的成分似乎是一些不可通约的‘分离的世界’,但是这便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它更符合现实的‘真实’。这种手法是对传统比较法的一种更新,是对传统时空观的一种挑战,表现的是一种挣扎,一种对传统表达方式的反抗,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创造新的现实的尝试。……研究者对自己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所从事的活动进行报道,而不是从一个超脱的、分离的点来呈现事件的整体(Marcus)。这种杂乱的文本强调开放性、不完整性、不确定性,因此它没有终结,没有结论。”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博大精深(205+)
  • 无缺页(598+)
  • 藏书馆(178+)
  • 超值(531+)
  • 推荐购买(282+)
  • 下载快(111+)

下载评价

  • 网友 相***儿: ( 2025-01-04 15:34:15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石***致: ( 2024-12-13 13:38:15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印***文: ( 2024-12-16 12:14:49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曹***雯: ( 2024-12-10 11:12:19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益***琴: ( 2025-01-07 09:31:27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孙***夏: ( 2024-12-25 08:26:36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邱***洋: ( 2024-12-14 21:25:34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师***怡: ( 2025-01-03 13:54:13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孔***旋: ( 2025-01-09 13:13:22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