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8:36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精美图片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998560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98.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8:36

内容简介:

顾景舟(1915-1996),是当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他的作品工艺精湛,气质高雅,形式多样,将“工”和“艺”两者的结合做到了极致。他把紫砂工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本书是顾景舟先生家人唯一一本正规授权的传记,文字凝练,布局宏观,细节娴熟。分“纤夫”、“橹公”、“舵手”三部分,展现了顾景舟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多角度、多层面还原了他当时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向大师诞辰百年致敬之作。顾景舟是宗师级的人物,他用毕生心血,将紫砂技艺发展为面向世界的成熟自信的工艺艺术门类。所以本书写了一个人,更写了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既是对顾景舟先生一生不凡艺术追求经历的回顾,更是对这位艺术大师技艺德操风骨的一次朝拜。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徐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紫砂文化学者。有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文学传记等著述十五种,四百余万字。重要作品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读者》《散文选刊》转载,或被改编为影视剧。近年致力于紫砂题材的文学书写,被誉为当代紫砂文学的领军人物。中国作家协会先后三次召开其作品研讨会。《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多次刊载对其作品的评论文章。现居陶都宜兴。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5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国壶》 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2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入选“中国文学创作出版精品工程”

《一壶乾坤》 获第四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第三届汉语文学女评委奖

《花非花——蒋蓉传》 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06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获第三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第五届全国报告文学奖

第三届徐迟文学奖

《缘去来》 获江苏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

《浮沉之路》 获第二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公民喉舌》 同名改编连环画获比利时国家美术奖

《南书房》 入选外交部2015年第五届读书节10本好书之一

《天下知己》 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不知不觉,上海还改变着顾景舟从宜兴乡下带来的生活习惯。警如每天热水泡脚,譬如穿衣。过去,他常穿乡下所织土布衣衫,到了上海,知道了棉毛衫的好处。他是爱创根问底的人,知道棉毛衫的“家族”里,60支是最好的,40支、24支的棉毛衫,穿着便不那么舒服。60支棉毛衫的精致、软绵、舒适,让他感到一种力量的感召。同样,都是棉花质地,棉毛衫就是比土布衫舒服、经久,且耐磨。他于是坚信,最好的东西,都有人的智慧、技术在里头。紫砂也如是,极品与次品,也可以同样出自一块泥。这块泥,只要到了顾某人手里,他就能给它一条命,一条鲜活的艺术生命。

生活上他一贯信奉简单朴素。但从此,棉毛衫还是要穿好的,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


其时,当地汉奸史耀民建立了“陶业联营社”,廉价强购紫砂名手的壶器,运到日本去倒卖。许多壶手改行,作鸟兽散。当年窑场那种兴旺景象再也难觅。当年“斗壶”的人们,已经把活命当成嘴边的主要话题。连福康陶器店的三先生,也只得租三亩薄田,以贴补总是不够吃的口粮。如此年景,受委屈的,何止是紫砂壶呢,老百姓的整个生活都被颠覆了。

酷的现实,往往一拳,便将理想击得粉碎。其实,顾景舟返乡后,并不急着想卖壶。他的想法是,只要有口饭吃,就不必卖壶;最好是,静静地做出一批好壶来,每一把壶都仪态迥异,体现着他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功力,同时,也可以尽现紫砂千姿百态的风流气象。他脑子里,一直有办一个“百壶展”的念头。悄悄地,他从窑场取回一些放壶坯的匣咻,把挑选出的壶放进去,不久的将来,等到攒满一百把,他就可以办壶展了,当然是在上海。那是一个让他遗留梦想的地方。他相信,到那一天,“铁画轩”的老板娘杨德宜女士,还有戴相民公子,一定会支持他的。

潜意识里,他还是想打进上海。海派文化对他的吸引,不是文字能够表述的。一般艺人认为,只要蜀山審场那些大小窑主知道你,承认你,你就算成名了。顾景舟不这么看,与大上海相比,蜀山窑场只是众多码头中小小的一个。只有在上海站住脚,只有被上海承认,你才可以说起“成功”二字。


朱可心的积极,并不是以顾景舟的“落后”为前提的。但是,个很红很亮,一个就显得有点灰。边缘的人,只能在边缘寻找同类,

相濡以沫。顾景舟也拥护共产党的,但当时政治运动多,一个接着一个,大家一个调子,一种步伐,他不太适应。步履,常常有些滞后。文化层面,顾景舟在七个老艺人里,无疑拔得头筹,这一点,朱可心望犹不及。顾景舟擅长光素器,朱可心擅长花器。后来,有话传到顾的耳朵里,说朱可心讲的,顾景舟只会光器,不会花器。顾景舟一笑,他相信朱可心不会这样讲,即便讲了,也未必含有恶意,无所谓。到底会不会,到底谁做得好,这时顾景舟还不能出手,以后看吧。竞技,于手艺人,类似武林,比一下高低,并不是要把对方打死,有时候,争的就是一口气。顾的清高、孤做,有时也会刺激朱,不排除各自的身边,会有搬弄是非的人,或者以讹传讹的人。如此,顾和朱,虽然工场挨得近,住家又在同一个院子,但彼此没什么来往。见到了,淡淡打一个招呼。徒弟们心里,都有数的。很久以来几乎所有的紫砂文献,从来回避这一点,其实,真相并不那么冷酷;人与人,性格各异,命运不一,和这个亲一些,和那个疏一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朱可心的积极,并不是以顾景舟的“落后”为前提的。但是,个很红很亮,一个就显得有点灰。边缘的人,只能在边缘寻找同类,


女人走了。缘分不到,没办法。

几个月后,人们又见到一个30多岁的女人来见景舟。地是上海来的,长得白笃笃,相貌蛮端正。一双手雪白粉嫩。当时,在工作室里,顾景舟把女徒弟张红华叫到身边,说,红华,把手伸出来,给阿姨看看。张红华有点难为情,把手刚伸出来,那个上海女人的手,就缩回去了。顾景舟笑笑,说,看看我们紫砂女工的手,也是灵巧的啊。

后来,顾景舟把张红华叫到一边,间,红华,你看看,这个阿宠怎么样?张红华说,蛮好啊,顾辅导,这次你可要抓住机会了啊。

顾景舟的笑容里,有些不置可否。

过了两天,上海女人不见了。

张红华问顾辅导,阿姨呢?

顾景舟没好气地说,走了。

为什么啊?

顾景舟叹口气说,她连水仙花也不识,还当是洋葱头呢!

志与趣,都要契合。这样的女人,要找也难。


1928年,宜兴士绅储南强在苏州一文玩地推上,以一元银洋,觅得一枚缺盖的“供春壶”,其状沧桑垢面,有度尽劫波、九死一生之感。储南强曾请紫砂名手裴石民配壶盖,一时佳话,名声大噪,英国人、日本人竞相以重金收购,皆被储氏坚拒。1954年,储氏将此壶捐赠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国宝级的文物

在与冯其庸的交谈中,顾景舟对储氏所藏“供春壶”的真伪、坦陈了自己的观点。冯其庸很惊讶,也很佩服。能研究学问的艺人,且这般严谨、缜密,委实不多。更可贵的,冯其庸认为,顾景舟身上,有一种探究者的勇气,完全没有世俗的考量。而顾景舟表示,关于供春壶的研究,他还只是开始。冯其庸当时还建议顾景舟研究一下陆羽的《茶经》,在他看来,对茶懂得越深刻的紫砂艺人,越会把他的感受体现在壶上,那会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潜移默化。在天马行空般的交谈中,冯其庸还发现,顾景舟其实对古典文学、书画的认识也颇深。完全不是一个民间艺人的谈吐。北京的冬夜虽然寒冷,但屋子里,暖烘烘的。遥远的记忆,于数十年后的冯其庸,有一种恍如隔夜的感觉,回想起那年那夜,那些素朴的话语,爽朗的笑声,只觉得一种精神的景深,扑面而来。

从北京开会回来,顾景舟信心满满。那次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荟萃了全国工艺界的精英,朱德元帅讲话,提出对传统工艺要采取“保护、发展和提高”的方针。顾景舟觉得,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过去按壶,无非谋生养家,现在他真的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

1958年似乎在提前到来。这是一个烫手的年份。大跃进。红旗。激情。口号与标语。蠡河的水似乎也被烧开了,全民炼钢铁的巨大菱响,充斥于古街深巷的每一寸空间。紫砂工艺厂也不例外,当时,紫


砂厂到处悬挂着这样的横幅:三天学会制作高级工艺品,尽快实现制壶机械化。

按照传统制法,三天做一把手工壶,会被认为是“保守”,一天做三把壶,才是“革新”。而“甩掉明针和搭子”(两件手工壶制作的关键工具),成了某些头脑发烫的“革新者”们最新潮的举措。传统的全手工紫砂壶制作工艺,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机械化,在古老的陶瓷小镇,当时是一个可以把一切打趴在地的口号。一些传统的经典壶艺作品,正在被改造成模型注浆壶。发烧的领导还在挠头,上边要指标,要典型,要成果。手工制壶,与机械化流水线相比,简直是老牛拉车,太慢了。一些狂热的年轻人,头顶悬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口号。顾景舟的抵制是公开的,他认为,紫砂壶的命脉所在,除了材质肌理特点,就是独一无二的全手工拍打身筒的“泥片围筑”成型方法。用掉明针和搭子,不符合紫砂手工技艺的情理。制壶真的搞成流水线,于壶一面,气息、意象、神韵、个性,全没有了,那还是紫砂壶吗?

如此一来,顾某人之前课徒的那一套,数十年心血,岂不是要扔进蠡河里去了!

无知!他愤愤地骂了一句,是在公开的场合。

妥协,对顾景舟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在洪流般汹涌而来的现实面前,个人的声音,哪怕吼得山响,瞬间即会被巨浪吞没。顾景舟的情绪,一度跌入低谷。从此他只能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立场。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顾景舟(1915-1996),是当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他的作品工艺精湛,气质高雅,形式多样,将“工”和“艺”两者的结合做到了极致。他把紫砂工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本书是顾景舟先生家人唯一一本正规授权的传记,文字凝练,布局宏观,细节娴熟。分“纤夫”、“橹公”、“舵手”三部分,展现了顾景舟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多角度、多层面还原了他当时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向大师诞辰百年致敬之作。顾景舟是宗师级的人物,他用毕生心血,将紫砂技艺发展为面向世界的成熟自信的工艺艺术门类。所以本书写了一个人,更写了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既是对顾景舟先生一生不凡艺术追求经历的回顾,更是对这位艺术大师技艺德操风骨的一次朝拜。


精彩短评:

  • 作者:G.W.F.Hegel 发布时间:2023-12-12 00:44:42

    就是啰嗦,但表達相當清楚

  • 作者:A 发布时间:2016-08-23 16:14:15

    今早起始讀景舟先生傳,配三壺茶。尚未食,遂研磨以記之。先生謂之:「形,取之於天地;神,發乎於心源;氣,可貫通於古今,可為佳作。」書法之藝亦然也。

    丙申年處暑或之記

  • 作者:阳明 发布时间:2020-02-06 10:49:44

    1、中国好书和中国最美书获奖,装帧设计精美,把玩享受之书;

    2、顾景舟的壶、文字读来都是享受;

    3、人物传记窥历史点滴得趣;

  • 作者:fridayqiqi 发布时间:2017-09-17 10:22:20

    #29-2017。偶得此书,从此认识了制壶大师,顾景舟。作为门外汉,看到第一张图洋桶壶就必圆润的造型深深吸引。还有之后的作品-被独特的造型和创造力所折服,一代天才几乎是自己学会了手艺。民国时的手艺人一生所处的跌宕起伏的生活大背景也是感慨万分。

  • 作者:axiaozhi 发布时间:2021-11-13 22:48:44

    传记总难免客观,但借此了解了下顾景舟生平

  • 作者:今天先这样 发布时间:2019-04-12 19:02:36

    做顾老朋友 弟子皆好,做家人则相当考验。


深度书评:

  • 壶中日月长

    作者:ly的读享生活 发布时间:2015-09-14 09:12:18

    清代文人吴骞在《桃溪客语》中说道:“阳羡名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同价。”紫砂茶具产于江苏宜兴,盛于明代,上品者贵重不凡且一物难寻,与诸多制壶大家的悉心付出是分不开的。古有时大彬、徐有泉、陈鸣远等名家,今人则推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为宗师,《布衣壶宗:顾景舟传》是国家一级作家、紫砂文化学者徐风的近作,细摹顾景舟一生经历,展读中国现代紫砂工艺历史。

    顾景舟(1915~1996年)出身布衣,幼时家道中落,幸得祖母爱护,一力维其求学。“工匠”与“工艺”仅一字之差,然差之千里,正如日本民艺美学家柳宗悦所言,工艺之美应当是“自由之美”,工匠只会复制、重复、模仿,而好的工艺都是自由的,不受拘束,乃获天趣。观顾景舟名壶,从最初的“洋桶壶”,到稍后的“石瓢壶”“仿鼓壶 ”,再到“云肩如意三足鼎壶”,再到“提壁茶具”,再到“提梁壶”……无一不是顾景舟个性的体现,而这种个性恰是建立在良好的国学底蕴之上的。没有苏轼文集、张岱诗书等的浸淫,便不会有顾景舟和他的壶,端穆中藏着闲适,古雅中透着亲切,徐风说,“有一条清晰的线路,那就是由简入繁、由繁入简;如百川归海,砥柱中流。”徐风显然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因而本书行文清峻、遣词考究,潺潺细流中又不失时代音色,撰者与传主默契相通,一同将滋润与亲和融入紫砂的世界。

    细细品赏书中图片,每一把壶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比如顾景舟与韩美林合作设计的“此乐提梁壶”,挑战紫砂工艺的技术难关,“那是超拔的高,仿佛命悬一线;稍有闪失,即弯曲变形。那是悠然的直,力道藏在里面,可感知,可意会,以手触摸,仍然是挺拔。”那些故事共有一个主题,细节局部的极致完美,造就顾壶的美誉口碑。徐风说,“始有人格,方有壶格”,那是顾景舟对美和艺术的不懈追求。

    顾景舟颇有些文人习性,清正不阿、不愿将就,律人律己都甚严。做顾景舟的徒弟,个个都叫苦连天,但凡有点小纰漏,毫不留情,肯定要挨一顿当头痛骂。书中有一幅“顾景舟为弟子们制作的水平壶样板”图片,大大小小排排摊开,精细到家、无微不至,另有几幅顾景舟草图、笔记的扫描,直观感受到了顾景舟的严格要求,同时又是倾囊相授。这种师徒之道,也是一种工艺之道,通过器物传递理念,口口相传,时时默念,器之所以成器,人之所以成人。紫砂壶与别的茶具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有制壶人的落款,顾景舟不管在何时何地,都争取留下自己独特的铭记,徒弟们从老师身上学得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为人处世之道。

    书中反复提到一个“慢”字,顾景舟做壶,真是让人望穿了秋水,隔几年都难得有作品问世。时人多有非议,说他是“懒坯”。毋论米粮不继的干戈乱世,甚或狂飙突进的红色岁月,顾景舟一径慢悠悠地活在壶里乾坤。这种作风自然与世不容,他偏又看不惯那种“快”活出来的糙玩意,所以这人肯定要吃点苦头,然而实践很快就证明他的正确性,宜兴的陶业从个人作坊转型成了国营,怎能离得开顾景舟等老一辈的工艺技术把关?即便是那样特殊的年代,数以千计的“水平壶”仍然保证了极高的质量,后来成了收藏市场上价格不菲的新贵。手艺来不得半点马虎,慢工才能出细活。这是一种态度,是道法自然的思,是端敬惜物的意,不被严酷的生活磨砺粗糙。热爱紫砂茶具的人,不光是爱它造型意韵,更爱它此中意绪,悄然对抗这个纷扰世界的一颗柔软心。器物之美,藏美于心,月朗风清,云起云落。

    紫砂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身价倍增,名家名壶更成了无价之宝,顾景舟声名远扬,现实世界里他却依然是个“慢”行者。晚年的博尔赫斯说过,他不再相信成功和失败,顾景舟是否也这样呢?我想,如果我们一生专注一件事,做一件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事,我们会渐渐懂得“壶中日月”的真谛。无所谓成功与否,最起码不辜负初心。

    主要方向:历史、人文、社科、科普、教育类书籍。喜爱具有知识深度、逻辑严谨、思维周密的书籍。原创书评,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 紫砂一厂的难题,顾辅导年轻时的伏笔

    作者:古十九 发布时间:2022-01-19 09:57:57

    上世纪五十年代,宜兴一批紫砂艺人进入紫砂合作社(后升格为紫砂工艺厂),成为国企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计划生产紫砂壶,壶价以角计算,也搞大跃进——做灌浆筑壶的“科研”。即使在困难的1962年,技术辅导员顾景舟过年还能领取副食品福利,为一大家族的春节餐桌添点滋味。到八十年代,在港台收藏家的推动下,紫砂壶进入收藏级工艺品序列,价格暴涨。壶师们(不仅顾景舟)在厂里领数百元的工资(是同时期中小学教师的五倍),一把壶售价已以万元计,但壶的归属权在工厂。做壶基本都是独立作业,一名职工独立生产出一把壶,交上去,作品就与他无关了,他按“九品中正制”的工资级别领取酬劳,其数额只是售价的百分之一。壶师心中不平,我猜工厂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状况。此时,“上面”也知道了顾壶的价格,不时以势压人前来索要。渐渐,工厂隔壁,建起了乡镇企业性质的紫砂二厂、三厂,他们发酬劳没有行政几级、技术几级的框范,当然有吸引力。而更多壶师开始在家中捶泥,卖壶得钱都归自己,就如1949年前,私人制壶可以直接换钱米。

    作为紫砂一厂最大金字招牌的顾景舟到了80多岁还不被允许退休,做的壶,理论上都是归公。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提供荫庇的工厂,如今仿佛成为“攫取”大师利益的中间商。其实一厂竞争不过体制灵活的二厂、三厂,又因为成立得早,便有退休职工要养,负担重,困难时只好卖一把顾壶救急。最后与顾景舟商量,每售出一把顾壶,工厂与大师分成,但往往到了年底,顾景舟应该得的提成款还得拖欠着。紫砂大师们亦如被供养的艺术家、运动员一样,成名后所获得的财富,与他们栖身的组织如何分配,是历史制造的课题。紫砂一厂从创立之初,就将七位大师笼在麾下,却在改革开放后每况愈下,直到关门,都没有想出科学分配经济利益的方法。或者这根本就是一道无解题吧。此情形,不独紫砂行业存在。传统工艺品从“换取外汇”的工具,变成中国人自己也能用的日常用品,又进入政商礼单,再成为天价收藏拍卖奇货,其间伴随着国字号组织的兴衰,真是同一种轨迹,同一种命运,诡谲得令人唏嘘。

    顾景舟出生于紫砂之乡的做壶世家。像那个年代所有自知天赋并为此自负的人一样,从不在俗务上浪费工夫,不屑与人争较短长。对年轻时曾在上海制作仿古壶(即有组织地做赝品)的经历,顾景舟也毫不隐讳,因为他认为 仿品亦做出了自己的风骨,不输古人。可这个被关在上海格子间内做底款为“陈鸣远”“时大彬”的壶的宜兴乡村小青年,却知道在壶内悄悄镌上一个小小的“景”字,仿佛已经预知半个多世纪以后会凭此印信与它们重逢,为它们的真正作者正名。这是天才的傲骨与狡狯。

    人人都说顾辅导“太懒”,在工厂做的壶比别的大师少。他编写紫砂教材,他从工具的磨砺开始训练艺徒的品行,他也响应形势,做出火红热烈的丰收酒壶,对得起自己拿的薪资。但骨子里,还是珍重芳姿,太知道自己一双手、一枚印章的份量。

    1955年,宜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这是宜兴紫砂一厂的前身。1996年,顾景舟病逝。1997年,宜兴紫砂一厂结束官方经营。

    1939年,顾景舟至上海做仿古壶。2012年,藏有顾景舟暗记的仿时大彬僧帽壶拍卖价700万元。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mobi(648+)
  • 盗版少(529+)
  • 傻瓜式服务(246+)
  • 超值(225+)
  • 体验还行(229+)
  • 下载快(195+)
  • 差评(497+)
  • 内容齐全(180+)
  • 值得下载(366+)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 2025-01-01 21:27:13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冯***丽: ( 2025-01-06 22:43:45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丁***菱: ( 2024-12-10 11:24:19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曹***雯: ( 2024-12-14 18:48:16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屠***好: ( 2024-12-14 00:34:12 )

    还行吧。

  • 网友 孙***夏: ( 2024-12-29 14:46:10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谢***灵: ( 2024-12-17 13:47:44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通***蕊: ( 2025-01-04 12:19:12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常***翠: ( 2025-01-09 00:55:03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车***波: ( 2024-12-28 12:15:29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家***丝: ( 2024-12-16 06:40:09 )

    好6666666

  • 网友 曾***文: ( 2025-01-03 11:16:23 )

    五星好评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