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英语高级口译证书实考试卷解析(2007~2010)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7:45

英语高级口译证书实考试卷解析(2007~2010)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英语高级口译证书实考试卷解析(2007~2010)精美图片
》英语高级口译证书实考试卷解析(2007~2010)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英语高级口译证书实考试卷解析(2007~2010)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1306154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10
  • 页数:246
  • 价格:21.6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7:45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语高级口译证书实考试卷汇编》的配套用书,内容是对近四年8套高级口译考试试卷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解答。编写者从历年考试实际情况出发,对高频考点、易错点等重点进行分析,并对解题方法和步骤作了总结和指导。

本书可与《英语高级口译证书实考试卷汇编》配套使用,也可使用书中的信息检验相关的题目,做到知己知彼,从容应考。

本书供参加英语高级口译课程学习和考试的人员复习使用,也可供其他英语爱好者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试卷一(0703)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阶段考试解析

  Section 1 Listening Test

  Section 2 Reading Test

  Section 3 Translation Test

  Section 4 Listening Test

  Section 5 Reading Test

  Section 6 Translation Test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第二阶段考试解析

  口语题

  口译题

试卷二(0709)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阶段考试解析

  Section 1 Listening Test

  Section 2 Reading Test

  Section 3 Translation Test

  Section 4 Listening Test

  Section 5 Reading Test

  Section 6 Translation Test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第二阶段考试解析

  口语题

  口译题

试卷三(0803)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阶段考试解析

  Section 1 Listening Test

  Section 2 Reading Test

  Section 3 Translation Test

  Section 4 Listening Test

  Section 5 Reading Test

  Section 6 Translation Test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第二阶段考试解析

  口语题

  口译题

试卷四(0809)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阶段考试解析

  Section 1 Listening Test

  Section 2 Reading Test

  Section 3 Translation Test

  Section 4 Listening Test

  Section 5 Reading Test

  Section 6 Translation Test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第二阶段考试解析

  口语题

  口译题

试卷五(0903)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阶段考试解析

  Section 1 Listening Test

  Section 2 Reading Test

  Section 3 Translation Test

  Section 4 Listening Test

  Section 5 Reading Test

  Section 6 Translation Test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第二阶段考试解析

  口语题

  口译题

试卷六(0909)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阶段考试解析

  Section 1 Listening Test

  Section 2 Reading Test

  Section 3 Translation Test

  Section 4 Listening Test

  Section 5 Reading Test

  Section 6 Translation Test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第二阶段考试解析

  口语题

  口译题

试卷六(1003)

试卷六(1009)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英语高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实考试卷解析4》内容简介:回顾上海英语高级口译考试走过的15年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后,由我们自己的英语和语言测试专家自行研究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和英汉一汉英翻译考试,是对我国的英语教学和测试的一大改革。上海英语口译考试把英语学习的基础建立在实际应用上,在既拥有书面表达翻译能力、也拥有口头表达及翻译的基点上,为我国各行各业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服务培养和遴选人才。该考试突出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包括笔译和口译)能力的全方位整合,强调在英汉语对比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双向翻译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这是一个符合语言习得和学习规律的测试,突出英汉语言双向思考、同步转换、各项语言技能全方位结合、并行提高,重点放在对语言实践和双语转换能力的检验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英语口译考试和国内的其他几个大型英语测试互为补充,层次分明,各有所长,为考生在英语能力的提高上提供了一个前进的方向。


精彩短评:

  • 作者:小嘀嗒 发布时间:2022-01-23 16:03:40

    给小朋友读完,她问我,这本书到底叫什么呀。哈哈哈,一本叫咕噜咕噜的书,多奇怪呀

  • 作者:奇了个怪 发布时间:2011-06-09 11:48:00

    我的第一本asp.net,按照上面一步一步做的。

  • 作者:一颗 发布时间:2012-10-14 23:05:10

    真题解析,很详细。

  • 作者:野泥巴 发布时间:2012-12-09 16:23:11

    对提高不错

  • 作者:danyboy 发布时间:2023-06-19 23:47:32

    以一家伦敦的精神病院近三百年变迁史和收藏的档案,来展现一部“现当代疯狂史”,也似乎是一部英国近现代文学艺术史,18世纪的传奇故事,19世纪的长篇小说,20世纪的幻想与理性,很有看头。关于二战后至今,部分赞同也部分反思了福柯的巨大影响,当普通人都觉得把病人关起来是一种暴政,导致了精神病院的减少,很多病人不得不住在家里,这一方面演进出将病人留在社会的进步主义思潮,同时也刺激了精神药物成为主流。作者不无疑惑或感慨:这些药物显然是有用的,但为什么现在的精神病人越来越多。。最后,这本书毕竟是图册,收录的精神病院老照片、精神病题材的版画和漫画、病人天才般的艺术品选等,都很值得一看。

  • 作者:初七 发布时间:2024-01-04 09:17:33

    组长借我看的,还原度还是比较高的,里面一些内容比较熟悉,题材不错。就是有些话看了只起鸡皮疙瘩,有点太官方了。学习不停,努力奋进。


深度书评:

  • 考古场域的人类学之眼——读《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史前社会》

    作者:辄馨 发布时间:2013-08-06 14:03:51

    引子:回归考古人类学

        虽然诸如李济、梁思永、吴金鼎等中国早期考古学家都接受了完整的人类学训练,但中国文物界中根深蒂固的“金石学”传统依旧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导向了器物发掘的脉络。这不但导致了考古学和人类学在中国长期分裂为两个联系不甚紧密的学科——考古学常与历史学为伍,而人类学则沦为社会学的附庸——而且使得我们在阅读考古材料时,缺乏有效的解读手段,往往陷入了“管窥一斑,不见全豹”的处境。

        为了实现考古学向人类学维度的回归,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实践。好在,以色列考古学家吉迪(Gideon Shelach)的《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史前社会:公元前一千年间身份标识的形成及经济转变的考古学考察》(以下引自本书皆标注页码,不另说明)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良好的范本,他在该书中不但为我们呈现了用人类学视角解读考古材料的基本方式,而且还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分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重现认识“北方边疆”

        翻过介绍全书结构的第一章绪论部分后,从本书的第二章开始,作者将中国北方地带分为四个亚区,按“生计方式、聚落结构和组织、宗教活动、生产工艺”(P9)等方面对这四个亚区进行比较,这四个地区分别为1.甘肃走廊,2.黄河周边地区,3.黄河以东和太原——北京一线以北地区(作者称之为“赤峰”地区),4.辽宁西部。虽然吉迪这样的地区分类有待商榷,但他认为这一连接欧亚大草原的“北方地带”,“并非像大家普遍认为的那样直接向西相接,而是通过‘北方地带’的东北部与之相承接”(P17)的观点确实颇为正确的,因为赤峰所在位置,恰好就反映了其东部、西部和北部文化在不同时期在该地留下的痕迹,而且后者的影响最为明显。

        因此,通过这一章对不同区域考古遗存及其反映的文化诸要素的关系,在第二章的结论部分,作者首先将我们观念中笼而统之的“北方”游牧地带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认识到“这个地带不同亚区的文化属性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各地区的发展轨迹在变化方向和幅度方面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但总体来说,不同地区发展轨迹正逐渐趋向一致。”(P51)

        对于这种“逐渐趋向一致”,作者在第三章“是经济原因吗?北方地带的经济及政治进程”中提出了一个假设。很明显,吉迪在这里运用了政治-经济学方法,这种方法自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考古学家戈登•柴尔德开始便已在西方考古学界广泛应用,形成自身对于考古学、古典文化和社会的融合性认识。

        通过谷物以及动物性资源消费方式变化的分析发现,在北方地带东部,公元前2000年晚期至公元前1000年初随着“新型的驯化动物,如绵羊、山羊和马在这一地区的遗址中被发现”(P70),该地区的畜牧经济才开始逐渐发展。与此同时,本书作者还引用了美国人类学家萨尔兹曼的看法:“很多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方式的社会甚至是高度游牧化的群体也从事一定程度的农业生产”(P78),这不但更新了我们对游牧群体的刻板印象,同时也启发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骑马很可能是畜牧生活方式兴起的结果,而非畜牧专业化发展的原因;畜牧业经济可能是为了抵制来自定居人群强大军事压力而采取的政治策略。迁徙,尤其是游牧人群的流动,可以视为某种形式的政治对抗。”(P80)从经济类型的转变,政治组织的变迁,通过考古材料的分析,我们获得了一种动态的视野——文化(北方草原-林地生计方式)对结构变迁(定居人群压力)的适应(发展出畜牧经济),当然,作者也提到了气候因素(但认为这并非主因)。同时,也提示我们,从这种政治——经济视角来审视考古学材料,将会帮助我们跃出“所见”的遗存的局限,获得更具“整体性”的观点。

        接下去,作者在第四章中通过对这四个北方区域“身份标识及其表现形式”的比较得出结论:“从公元前1千纪开始,北方地带与黄河及长江流域人群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服装与服饰的风格上,也体现在影响人们思维与行动的世界观上”(P125)。尽管作者没有对这种变化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但他在第五章中提到了一个长期存在但一直为中国研究者所回避的问题:跨区域的文化联系。这个被概括为“本地起源论”和“文化传播论”的观念之争(随着分子人类学成果的出现——这点作者没有提到)开始呈现向后者松动的迹象,吉迪综合其他研究者的观点提到,“从事这项工作的学者并非要重建旧的‘文化传播论’模式,而是要研究当地与外界之间交往所带来的影响,从而重建世界的复杂化历史进程”(P130)。

        相比之下,本书的结论相对薄弱,甚至又回到了“华夏”和“草原”分野的传统问题上,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因为受制于这一二分法背后的价值取向。尽管如此,本书在方法论和理论视野上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启迪,其意义和价值都要高于同系列“文明历程经典译丛”中早先出版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狄宇宙教授《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一书。

    启发与不足

        本书优点和缺点一样显而易见,其最大的优点与其说引入了西方学界业已流行甚久的“政治-经济”观点,毋宁说,是突破了中国近几十年来对自身文明起源“本地起源”的偏执追求。

        当我们有意识地纠正这一问题后,便能接受吉迪用政治经济学观点,对中国各地考古材料的整体性分析。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农业经济向更专业化畜牧经济的转型发生在迄今3000年前左右的时间里;其背后来自定居人群的压力与我们原先对游牧文化的想象正好相反。同时,文化各个表征之间建立在经济类型上的联系,也超越了传统上将其划分为不同社会阶段(如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的机械分类。这些都给中国考古学及史前社会研究者提供了充分的启迪。

        当然,这些启发背后的不足之处也同样明显。这本英文原版于2008年的著作,确实集中了国际学术界对东亚北方社会最新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受传统上“长城南北”二分关系的束缚,以及对中国早期文献的有限认识,实际上,仍然无法更为准确地认识、分析中国早期社会。更重要的是,由于对中国古代人群缺乏更深入的认识,作者忽略了物质交流背后的人群互动,很有可能重新落入传统考古学那种“类型学”陷阱的危险。

        或许出于谨慎的态度,吉迪教授没有继续深入物质文化遗存背后的人群之间的联系,这一点非常遗憾,但换个角度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下考古学区域研究在分析模型上的匮乏。要将考古学文化与古代人群的活动以动态方式呈现出来,仍需当代研究者进一步的努力,在诸多可能的方法之中,“地理结构”也许是个合适的工具。当然,要将这一工具发挥出最大程度的解释力度,同样离不开政治-经济工具的使用,以及对中国史籍的熟稔。这些都是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有待借鉴,并加以尝试的“新工具”。

    文章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7期。

    http://site.douban.com/196542/widget/notes/11834117/note/292384658/

  • 中学生家长一定要为孩子买的一本书!

    作者:TST123 发布时间:2020-05-06 11:25:23

    之所以一定要买,

    是因为当前我们的中学几何课本已经脱离了“公理化方法”,这一几何的思想精髓。

    如果不买本《几何原本》,孩子们学的几何可能是假的几何学。

    也请读过这本书的广大书友,能够关注中学课本的这个问题,共同推动课本的修正。

    ---------------------------------------------------------------------------------

    尊敬的中学数学教材编写组老师;

    您好!

    近日偶然翻阅到人教版的初中数据课本,其中几何部分的讲述方式似乎有些问题,特向你们反映,供参考。

    一、目前的讲述方法

    在课本讲述中,大量采用手工探究给出结论的方式,例如,

    八年级上,关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5-36页)讲:两个三角形三条边分别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课本中采用的方法是,先画出两个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然后剪下来看看能否贴合在一起,由此得出结论三边相等,三角形全等。

    又比如,七年级下平行线的性质(18页)讲:平行线同位角相等。采用的方法是,先画出两条平行线,用量角器量出同位角的度数,然后得出结论平行同位角相等。

    这种从手工探究引出结论的方式,是存在问题的。

    二、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从手工探究是不能引出几何定理的。这种从手工探究引出几何定理的方式,是不符合几何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例如,手工画两个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然后看他们是否重合在一起,能得出全等结论吗?

    不能,因为手工画图,只能画出了有限的几种形状。画出了锐角三角形,但可能钝角三角形就不全等了。画了60度角的三角形,但是60.5度角的三角形,可能就不全等了。

    同样,手工测量平行线的同位角,也不能得出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的。

    手工测量肯定有误差,比如一个30度,一个30.5度,如何能判断出他们是相等?

    另外,课本中为得出结论使用了量角器,也违反了几何学基本要求:只能使用圆规和直尺。

    零散的几何知识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早已有之,但在传入古希腊后,在古希腊哲学和逻辑学的加工整理下,已经发展为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人类感觉经验的局限性,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哲学思考,他们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可靠,只有理性思想的论证才能产生可靠知识。

    几何定理不是通过经验建立的,而是简单的公设推导出来的。

    在以上公设的基础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给出了一系列的定理(命题)证明,包括目前初中课本中的定理。

    尽管后人发现欧几里得的证明中,也存在部分不够严密的地方,需要提出更严密的公设来解决。

    但是,欧几里得开创的公理化方法,即从公设系统推导定理的方法,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使数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数学不再是人工经验获取的零散知识,而是一个严密的理论推导过程。

    这种从公理出发推导出定理的方式,也深刻体现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

    看似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背后有其简单的内在规定性。

    人类就是要不断的发现这种内在的规定性。

    想想看,各个千变万化的几何世界能表达为简单的几条公设,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事情。

    所以,著名的柏拉图雅典学园大门即书写着:

    “不懂几何着免进。”

    也正是这种通过理性推演对事物背后本质的追求,并借助数学的逻辑表达,才产生了近代科学。

    牛顿在其名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序言中写道:

    “从那么少的几条外来原理,就能够取得那么多的成果,这是几何学的光荣。”

    因此,目前课本中从手工经验总结出几何定理的讲述方式,没有体现出几何学的基本思想,相反可能传授了错误的思想方法。

    三、可能产生的影响

    目前课本的讲述方式,可能带来如下几个不利的影响:

    1、不利于科学思想的塑造

    对事物背后本质的极致追求,并借由数学和逻辑推理予以简单的表达,加上实验验证,是现代科学产生的一个基础。许多的科学家正是借助几何学训练培养了科学的思想和素养。

    通过理性思维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人工经验解决问题是科学一个基本要求。

    古希腊一个有个叫芝诺的思想家说兔子不能追上乌龟。

    因为乌龟在兔子前面100米,当兔子跑到100米时,乌龟又向前跑了10米。兔子再跑10米,乌龟又跑了1米,以此不断反复,乌龟永远在兔子前面。

    这个思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最终在极限理论和微积分的条件下才得到彻底的解决。微积分正是现代科学产生的关键基础。

    如果采用人工经验的方法,直接用一只兔子和乌龟测试一下,就没有微积分的产生了。

    中国古代只有技术经验,没有科学理论,社会的发展主要靠人工经验的总结,但这种方式在近代以后已经远远的落后西方科学了,毕竟技术经验能产生鞭炮,但不能产生TNT理论。

    中国现代化的建设,需要全面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思想,补齐科学的短板。

    目前课本中讲述方式,还是在借用手工经验的方式来建立几何定理,实际是在重复古代人工经验获取知识的方式,因此不能塑造学生的科学思维,也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需要予以转变。

    2、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课本通过手工经验引出定理后,主要训练学生用已知的定理来解决问题。学生们主要关注的是怎么应用知识的问题。

    但是基础性、原创性的创新,需要提出新的定理,甚至对整个公理体系进行重新的构建,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需要知道怎么使用定理,而且更应该知道定理是怎么来的,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提出新的定理,或者对整个公理体系进行重新构建,才能获得基础性的重大突破。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想方法。

    当前,我们很多的国产产品自主创新不够,主要依赖进口核心零部件进行组装,这与我们告诉学生定理,让学生用定理来刷题的教学方式很相似。

    中国的经济已经从追赶型向超越型转变,急需基础性的创新能力。所以,我们的课本也改变相应的讲述方式。

    3、容易导致伪科学的泛滥

    个人的经验如果不借助逻辑进行理论的推演和论证,往往是不可靠的。

    课本中基于个人经验直接导出理论的讲述方式,很容易误导学生,培养起个人经验可以等于一般理论的习惯,从而导致伪科学的产生。

    目前社会上很多的大师、神医,即是依靠宣传神奇的个人经验,而非靠严格的理论推导和验证。

    4、

    难以培养现代人格

    目前的课本直接告诉学生定理,学生们不用考虑这些定理是否正确,怎么发展这些定理。学生们需要相信课本,相信老师。

    这种学习方式,与古代科举八股文考试很相似。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社会结构稳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知识的传递可以通过相信外部的权威来实现。

    现代社会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商业生活,每个人都需要运用理性和规则,对外部世界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因此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也需要有所改变。

    学生只有在了解定理是怎么产生的,并可以自己根据规则推导定理,才能不服从于外部权威自己追求和判断真理,从而建立起现代人格,更好得适应现代社会。

    四、建议

    中学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础教育,承担着塑造国家和民族精神的重任。教材的正确编写至关重要。

    如果可能,建议组织专家们对目前的这种讲述方面进行一次重新的评估。评估专业家建议不局限于中学教育的工作者或者研究者,最好有数学、科技史、西方思想史等多方面的研究者,从而对课本在方向上有更好的把握。

    相信专家们能找到更好的讲述方法。

    感谢您的关注!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内容完整(542+)
  • 推荐购买(309+)
  • 排版满分(468+)
  • 经典(285+)
  • 一般般(458+)
  • 少量广告(146+)
  • 快捷(439+)
  • 小说多(605+)
  • 强烈推荐(72+)
  • 服务好(461+)
  • 藏书馆(458+)
  • 图文清晰(430+)

下载评价

  • 网友 马***偲: ( 2024-12-31 01:57:42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益***琴: ( 2024-12-21 15:12:2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仰***兰: ( 2024-12-30 13:47:55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堵***格: ( 2024-12-29 10:36:55 )

    OK,还可以

  • 网友 邱***洋: ( 2024-12-28 16:12:01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冯***卉: ( 2024-12-18 00:32:38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辛***玮: ( 2024-12-20 12:48:38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焦***山: ( 2025-01-07 22:55:55 )

    不错。。。。。

  • 网友 索***宸: ( 2025-01-06 10:28:1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堵***洁: ( 2025-01-03 12:35:28 )

    好用,支持

  • 网友 印***文: ( 2024-12-31 15:57:19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陈***秋: ( 2024-12-20 08:31:57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宫***玉: ( 2024-12-21 00:04:17 )

    我说完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