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元曲三百首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5:39

元曲三百首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元曲三百首精美图片
》元曲三百首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元曲三百首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11634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6-1
  • 页数:330
  • 价格:30.00 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5:39

内容简介:

元曲同唐诗、宋词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元曲刻露尖新,宜俗宜雅,特色鲜明;古文众体荟萃,风格各异。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意境深邃,琅琅上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本书作者吕玉华为知名唐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本书参考历来元曲成熟选本,参以独到心得,精加注释,详细评析,堪称后出转精。


书籍目录:

前言................................ 1

元好问(三首)

○小令

〔黄钟〕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 1

〔仙吕〕后庭花破子 2

〔双调〕小圣乐

△骤雨打新荷.. 3

杨果(三首)

○小令

〔越调〕小桃红....... 4

刘秉忠(二首)

○小令

〔南吕〕干荷叶... 7

王和卿(三首)

○小令

〔仙吕〕醉中天

△咏大蝴蝶........ 8

〔中吕〕阳春曲

△题情.................. 9

○套数

〔大石调〕蓦山溪

△闺情............. 10

盍西村(五首)

○小令

〔越调〕小桃红

△江岸水灯...... 12

△客船晚烟....... 13

△杂咏............... 14

商挺(二首)

○小令

〔双调〕潘妃曲..... 17

胡祗遹(七首)

○小令

〔仙吕〕一半儿

△四景........... 19

〔中吕〕阳春曲

△春景............. 21

〔双调〕沉醉东风 22

严忠济(一首)

○小令

〔越调〕天净沙... 23

刘因(一首)

○小令

〔黄钟〕人月圆.. 24

魏初(一首)

○小令

〔黄钟〕人月圆

△为细君寿....... 26

王恽(三首)

○小令

〔越调〕平湖乐 27

卢挚(五首)

○小令

〔黄钟〕节节高

△题洞庭鹿角庙壁 30

〔南吕〕金字经

△宿邯郸驿.... 31

〔双调〕沉醉东风

△避暑............ 32

△闲居.............. 33

刘敏中(二首)

○小令

〔正宫〕黑漆弩

△村居遣兴......... 34

奥敦周卿(一首)

○套数

〔南吕〕一枝花

△远归................ 36

关汉卿(十七首)

○小令

〔正宫〕白鹤子......... 38

〔仙吕〕一半儿

△题情................. 39

〔南吕〕四块玉

△别情.................. 40

△闲适................ 41

〔双调〕大德歌

△春................... 43

△夏................. 43

△秋.................... 44

△冬............. 45

○套数

〔南吕〕一枝花

△赠珠帘秀.... 46

△杭州景...... 48

△不伏老........ 50

〔双调〕新水令 54

〔双调〕乔牌儿.... 57

白朴(十九首)

○小令

〔仙吕〕寄生草

△饮................ 59

〔中吕〕阳春曲

△知几................ 60

〔双调〕沉醉东风

△渔夫............ 62

〔越调〕天净沙

△春..................... 63

△夏................. 63

△秋............. 64

△冬............ 65

〔双调〕驻马听

△吹................. 65

△弹................. 67

△歌...................... 67

△舞........................ 68

△题情.............. 69

〔双调〕庆东原..... 71

○套数

〔仙吕〕点绛唇.... 71

姚燧(六首)

○小令

〔中吕〕满庭芳........... 74

〔中吕〕醉高歌

△感怀.................... 75

〔中吕〕阳春曲.... 76

〔越调〕凭栏人

△寄征衣.............. 77

庾天锡(二首)

○套数

〔商角调〕黄莺儿. 78

△别况................. 79

马致远(二十一首)

○小令

〔越调〕天净沙

△秋思........... 81

〔双调〕蟾宫曲

△叹世............. 82

〔双调〕清江引

△野兴............ 83

〔双调〕寿阳曲

△山市晴岚........ 85

△远浦帆归. 86

△潇湘夜雨.... 86

△渔村夕照... 87

△江天暮雪........ 87

〔双调〕拨不断........ 88

○套数

〔南吕〕一枝花

△惜春................. 91

〔般涉调〕耍孩儿

△借马................. 94

〔双调〕夜行船

△百岁光阴................. 96

〔双调〕夜行船... 99

王实甫(一首)

○小令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101

赵孟(一首)

○小令

〔仙吕〕后庭花... 102

王伯成(一首)

○小令

〔中吕〕阳春曲

△别情........... 103

赵明道(一首)

○套数

〔双调〕夜行船

△寄香罗帕 104

珠帘秀(二首)

○小令

〔双调〕寿阳曲

△答卢疏斋 106

△冬季会黎正卿分司席上 107

贯云石(九首)

○小令

〔正宫〕塞鸿秋

△代人作.... 108

〔中吕〕红绣鞋.... 109

〔越调〕凭栏人

△题情..................... 109

〔双调〕清江引............ 110

△咏梅............ 111

〔双调〕水仙子

△田家.............. 112

滕斌(一首)

○小令

〔中吕〕普天乐. 114

鲜于必仁(五首)

○小令

〔中吕〕普天乐

△平沙落雁........ 115

△远浦帆归........... 116

△山市晴岚........ 116

△渔村落照...... 117

〔双调〕折桂令

△卢沟晓月........ 118

邓玉宾(二首)

○小令

〔正吕〕叨叨令

△道情............. 119

邓玉宾子(一首)

○小令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适................ 120

张养浩(十五首)

○小令

〔双调〕胡十八.. 123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来

△咏玉簪......... 124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125

〔双调〕殿前欢

△登会波楼....... 126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127

〔中吕〕普天乐

△大明湖泛舟.. 128

〔越调〕寨儿令

△绰然亭独坐. 129

〔中吕〕山坡羊.. 129

△洛阳怀古... 131

△潼关怀古 131

○套数

〔南吕〕一枝花

△咏喜雨............. 132

郑光祖(一首)

○套数

〔双调〕驻马听近

△秋闺.............. 134

曾瑞(三首)

○小令

〔南吕〕四块玉

△嘲俗子.......... 136

△酷吏....... 137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闺中闻杜鹃 138

孛罗御史(一首)

○套数

〔南吕〕一枝花

△辞官................... 139

睢景臣(二首)

○套数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142

〔商角调〕黄莺儿

△寓僧舍......... 146

周文质(三首)

○小令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148

△咏蟠梅................ 149

○套数

〔大石调〕青杏子

△元宵.......... 150

乔吉(十七首)

○小令

〔正宫〕绿幺遍

△自述........... 152

〔越调〕小桃红

△立春遣兴........ 153

△闺思................. 154

△中秋怀约... 155

〔越调〕天净沙

△即事............. 156

〔越调〕凭栏人

△香篆........... 157

△金陵道中..... 158

△春思............... 158

〔双调〕折桂令

△客窗清明... 159

△秋思.............. 160

△荆溪即事... 161

〔双调〕水仙子

△若川秋夕闻砧.. 162

△展转秋思京门赋 163

△寻梅............. 164

△客中春晚.. 165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自适......... 166

苏彦文(一首)

○套数

〔越调〕斗鹌鹑

△冬景......... 167

刘致(五首)

○小令

〔南吕〕四块玉..... 169

〔中吕〕山坡羊

△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韵 170

〔双调〕清江引 171

〔双调〕殿前欢. 172

王元鼎(二首)

○小令

〔正宫〕醉太平

△寒食................ 173

阿鲁威(二首)

○小令

〔双调〕寿阳曲....... 175

〔双调〕湘妃怨. 175


作者介绍:

吕玉华,文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2001年7月至2005年12月,任职于中华书局。2005年12月至今,任职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导读、唐诗与唐代文化、唐传奇研究等课程,已发表多种学术著作、学术论文、随笔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元曲三百首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元曲三百首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元曲三百首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仙吕〕寄生草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中吕〕阳春曲

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双调〕沉醉东风

渔夫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越调〕天净沙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双调〕驻马听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雪调冰弦,十指纤纤温更柔。林莺山溜,夜深风雨落弦头。芦花岸上对兰舟,哀弦恰似愁人消瘦。泪盈眸,江州司马别离后。

《白雪》《阳春》,一曲西风几断肠。花朝月夜,个中唯有《杜韦娘》。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韵悠扬,小楼一夜云来往。

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衫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套数

〔仙吕〕点绛唇

金凤钗分,玉京人去,秋潇洒。晚来闲暇,针线收拾罢。

〔幺〕独倚危楼,十二珠帘挂,风萧飒。雨晴云乍,极目山如画。

〔混江龙〕断人肠处,天边残照水边霞。枯荷宿鹭,远树栖鸦。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黄昏近,...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元曲同唐诗、宋词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元曲刻露尖新,宜俗宜雅,特色鲜明;古文众体荟萃,风格各异。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意境深邃,琅琅上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本书作者吕玉华为知名唐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本书参考历来元曲成熟选本,参以独到心得,精加注释,详细评析,堪称后出转精。


精彩短评:

  • 作者:momo 发布时间:2023-03-06 16:20:54

    挺好的背诵篇章。

  • 作者:撒哈拉威的日落 发布时间:2023-07-28 14:02:16

    命里无时莫强求,随缘过得休生受。

    发现古人比我们还“摆烂”,得,他命里,失,咱命里。

    u1s1,宋词最喜欢易安的慵懒,美好,还有东坡的豁达,乐观,幼安的悲壮,妥协。唐诗好像西昆体的,太官方了,感情不够细腻消瘦,元曲除了义务教育阶段接触过,后来还真没怎么接触了,突然想去看《莺莺传》《桃花扇》,没想到先看到元曲集,好喜欢

    古文才是文学界的天花板,当年胡适过激的白话文学运动多少有点片面了。

  • 作者:预见未来to50 发布时间:2022-05-07 22:40:30

    在唐诗宋词的光环下,元曲的存在感要低不少,但仍然值得细细品味,因为此中有真意。

    人月圆·兰亭

    元•徐再思

    茂林修竹风流地,重到古山阴。

    壮怀感慨,醉眸俯仰,世事浮沉。

    惠风归燕,团沙宿鹭,芳树幽禽。

    山山水水,诗诗酒酒,古古今今。

  • 作者:丹青 发布时间:2024-03-20 14:52:12

    力荐

  • 作者:山月不知心底事 发布时间:2023-05-10 11:28:24

    比起唐诗宋词的雅致,别有一分滋味。

  • 作者:未来未来 发布时间:2022-05-06 12:06:48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标记一下


深度书评:

  • 评《受戒》

    作者:高芾 发布时间:2011-06-21 20:44:56

       

           有一个公社的书记,告诉汪曾祺一件事:有一天开公社干部会议,第二天整理会场准备再开会,看见桌上的胶台布上写着,是《受戒》的小英子跟和尚的对话,一个人写一句,全能背下来。

            当汪曾祺不无得意地向香港作家施叔青讲述这件事时,距离《受戒》问世已逾七年,中国的文艺环境与政治环境都已变化巨大,且仍在急剧的变化之中。

            汪曾祺讲这件事,针对的是施叔青的这个问题:“你这样写出,人家不会以为你在侮辱工农兵的形象?性开放的现象,在你的小说里,只限于劳动阶层,对知识分子从不触及,为什么?”

            汪的回答很有意味,除了讲述公社干部写对话的事,以证明读者对《受戒》的支持之外,他还说:“读书人表面上清规戒律,没乡下人健康,其实他们暧昧关系还是很多。我写《受戒》,主要想说明人是不能受压抑的,反而应当发掘人身上美的诗意的东西,肯定人的价值,我写了人性的解放。”(《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与大陆作家对谈之四》,1988)

            放在1980年,施叔青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那一年,正好六十岁的汪曾祺打算写这么一篇“一直想写在这小庵里所见到的生活,一直没有写”的小说时,他心里确实有着反复的犹豫、挣扎与自我辩论。

            汪曾祺在《关于〈受戒〉》里回忆,这篇小说的动因有三点,一是他重写了三十二年前的旧作《异秉》,感到自己的情感、认知,跟早年的有所变化,沉淀在心中的“旧梦”,似乎可以用“一个八十年代的人的感情来写”;二是比较集中、系统地重读了老师沈从文的小说,沈从文笔下的农村少女形象,推动着他去写出一个自己的“翠翠”;三是外部环境的变化——“百花齐放的气候的感召”,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说起来汪曾祺甚至有些激动:“试想一想:不用说十年浩劫,就是‘十七年’,我会写出这样一篇东西么?写出了,会有地方发表么?发表了,会有人没有顾虑地表示他喜欢这篇作品么?都不可能的。”

            然而这话是“倒放电影”式的感慨,汪曾祺久经风霜,“中国的各种运动,我是全经历过的”,知道他的写作冲动会触碰哪些禁区,他为自己准备了辩护词:“是谁规定过,解放前的生活不能反映呢?既然历史小说都可以写,为什么写写旧社会就不行呢?今天的人,对于今天的生活所过来的那个旧的生活,就不需要再认识认识吗?旧社会的悲哀和苦趣,以及旧社会也不是没有的欢乐,不能给今天的人一点什么吗?”有了大体设想后,他与别人谈起过,并进一步为自己辩护:

    “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东西呢?”当时我没有回答,只是带着一点激动说:“我要写!我一定要把它写得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写成后,我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汪曾祺提出的这些观念,在今日中国,已成常识,也不会有人再去问作家“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东西呢”。但若回到1980年的语境,是能够领会何以作者及周边人群,都怀揣着一份担忧。

            《受戒》的责任编辑李清泉回忆说,初次知道《受戒》,是听一位京剧团的老杨同志说,他最近读了一位朋友写的小说,“味道十分迷人,可以回头一寻思,又觉得毫无意义”。李清泉辗转托人要来了这篇小说的手稿,附着作者一纸短简,说:“发表它是要胆量的。”李清泉“正面看,反面看,斜侧着看,倒过来看,怎么也产生不出政治联想,看不出政治冒犯”,不过,那时候的人都明白作者的担心源自何处:“我们心里还存着一个心照不宣的体验,那便是对于‘左’的演绎法的恐惧,但那却完全不在于你的作品有无毛病和毛病的性质是什么,它的厉害在于它可以任意解释、随时找出所需要的罪名。它的另一个厉害还在于你只能匍匐在地,候旨、不容分说。”李清泉最终是横下了一条心:“产生这种情况的条件,虽不能说完全消失,却也消失了不少,它不仅不该再有,也不很可能再有,万一再有自然又是一场大灾难,又何惜一身”。

            这些细节很能说明当年的语境:人们重新表现出“对艺术的忠诚”,作者如此,编者、读者亦如此,但确实整个民族“陷于但求政治上无过,不求艺术上有功的猥琐平庸气氛太久了”,看到《受戒》这样的作品,自然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甚至像那位老杨同志,“本来已经有些沉(进去)了,却幡然警觉起来——它毫无意义!”这说明意识形态要求内化至读者心中,已达何种程度。但那又是一个相信未来、奋发向上的年代,总要有人撞破某些禁忌,要有人展现某种回归,这又是另一种默契,因此“《受戒》的出生是炫人眼目的,同行相见是喜形于色的,对于改变文学创作的生态环境是起积极作用的。”(《关于〈受戒〉种种》,1987)《受戒》最终获1980年全国短篇小说奖。后来有人总结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北京出现的一批引人关注的爱情小说,包括刘心武《爱情的位置》、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和《受戒》,并评论说,刘是“提出爱情的问题”,张“写爱情的现实”,《受戒》则“写爱情的永恒”,“刘心武敏感,捷足先登;张洁写苦涩,这女人恶;汪曾祺写欢乐,姜是老的辣。”(许谋清《我感觉到的汪曾祺》,1993)

            “欢乐”似乎确是汪曾祺赋予《受戒》的“意义”,他说:“我的作品的内在的情绪是欢乐的。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是我们今天应该快乐。一个作家,有责任给予人们一份快乐,尤其是今天。”黄子平对此的描述是“悲愤哀伤惶惑,‘愁云密布’的文学天空中蓦然出现了一抹‘亮色’,却不是主张‘走出伤痕’(其实是‘粉饰伤痕’)的批判家们所希望的那种‘亮色’。”(《汪曾祺的意义》,1989)不能不说,《受戒》不仅是对新时期之前的共和国文学“不谈爱情”、“政治挂帅”、“主题先行”的反叛,同时也构成对同时期方兴未艾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反拨。

            汪曾祺强调“我的作品是健康的,是引人向上的,是可以增加人对于生活的信心的”,无外乎是希望读者借助小说的精神力量,走出咀嚼苦难与悲情的迷思,平复过于哀伤的人心。稍具反讽意味的是,这种对现世人心的抚慰,却是通过抒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旧梦”来实现的。

    依照当年的批评模式,人们为了肯定《受戒》,努力要在其中读出“人民性”、“反封建”的意义,诸如“作者满怀敬意地开掘出普通劳动者身上的内在的性格力量和精神美,同时他也对劳动人民的旧社会身受的重重苦难表示深深的同情”(陆建华《动人的风俗画》,1981);“作者为两个小恋人选择受戒与庙宇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尤其具有诙谐的机智,无疑是对神的嘲弄,对人的自然情感与生活权利的肯定”(季红真《传统的生活与文化铸造的性格》,1983);“《受戒》中小和尚与村姑的爱情故事,是对禁锢人性的宗教的嘲弄,还是借描写半僧半俗的生活,表示对那种略带原始韵味的人情美的热衷呢?或藉此反衬城市那种物欲横流的丑恶世界?”(周荷初《汪曾祺小说的美学评析》,1988)……而今重读这些评论,不无隔靴搔痒之感,但这些评论呈现的问题是:时代在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着解读汪曾祺的方式,虽然汪一再表白“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但转型时代的“权势转移”足以让边缘与主流之间,有多重对话与转化的可能。

    汪曾祺有一个饶有趣味的说法:“《受戒》的产生,是我这样一个八十年代的中国人的各种感情的一个总和”,不妨说,对这篇小说的疑虑、喜爱与迷恋,也可以看作八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各种感情的总和。“老中青三代都喜欢”的背后,潜藏着不同人群对《受戒》的多重解读。

            据陆建华的调查,群众对这篇小说的感受是“文章写得象,也写得美,读了使人欢喜,给人添劲长志”。为什么四十三年前的僧俗生活会给一般读者这样的感受?当年风靡一时的传读给了《受戒》一个标签:“小和尚谈恋爱”。这个浅白标签其实恰当地表明了《受戒》在道德禁区的“冒犯”意味。

            比如,让公社干部们如是喜欢的“小英子跟和尚的对话”在《受戒》中共有五处,第一处是两人初见,明海初来乍到,满怀羞涩,小英子都极为主动:“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荸荠庵。——给你!”第二处,小英子向明海打听受戒是怎么回事,结尾是“我划船送你去。”“好!”第三处,小英子去看望正“散戒”的明海,问他疼不疼,哪时回去,结尾仍是“我来接你!”“好!”第四处,小英子与明海在路上讨论善因寺的见闻,明海说他有可能被选做沙弥尾。小英子心中有了思量,“划了一气”,于是过渡到了第五段,也是最关键的一段对话:

            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明海认同小英子对自己未来的安排)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明海又认同小英子对自己现在的安排,注意,此时小英子还没有任何表白)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这就是让“明子总是无端端地觉得心里很紧张”的芦花荡子)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来路,明子在芦花荡里“使劲地划桨”,引起小英子惊叫:“你发疯啦?为什么划得这么快?”,归途,两人两只桨一齐“飞快地划”,划进芦花荡)

           人们心照不宣地记诵、默写着这些语句,觉得它们“美”、“有劲”。在训练有素的批评家眼里,这是“风俗画”的展现,是“小说散文化”带来的别致,是“诗意语言”制造的传神意境,是“现代抒情小说传统”的延续。当然不能否认这些,但二十多年后回看,这些是《受戒》对读者的全部吸引力所在吗?

            从《受戒》到《大淖记事》,批评家不断追问汪曾祺、也不断追问自身的一个问题是:小说中的“性开放”是真实存在的吗?这种现象值得肯定吗?连对汪曾祺小说充分肯定的评论者也不免要在赞美之余,加一但书:“但大淖的风气里毕竟羼杂着渣滓……但作者的态度终究太过客观,这可能使一些鉴别力不高的读者,良莠不分。个别细节描写,如巧云对刘号长勉为其难,也损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凌宇《是诗?是画?》,1981)《受戒》虽然没有《大淖记事》那么直接地涉及到性,但也颇有人从中读出了性爱的意味:“题目是‘受戒’,主题却是‘破戒’,写的是佛门,歌颂的是尘世。写尘世之美又写得彻底:不仅有和尚娶亲、赌钱、杀猪、吃酒以及农家乐等场面事件,而小说结尾小和尚明子竟在刚受完‘戒’和小英子划船回家的水路上,两人就盘算了如何叛佛皈俗,将船划进密密的芦花荡里去了……这一大胆别致的情节,使小说对充满虚伪的神的世界的否定达到十分精采的境地。”(汪家明《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1987)尽管评者总是加上“思无邪”、“反抗宗教”等断语,但在《受戒》里,完全看不出存在一个“虚伪的神的世界”,明子的师父师叔都是可以娶妻或通奸的,善因寺方丈石桥也现放着一个十九岁的小老婆在禅房里,谁来破坏明海与小英子的爱情呢?小说里是没有这股力量的,要说有,只能是存在作者、读者的现实生活之中。

            《受戒》中潜在的性书写并不稀见,如让明海“傻了”的小英子的光脚印:“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这并不是小和尚单方面的绮思,小英子在干活时“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还有论者指出“《受戒》的结尾,那段绝妙的写景也是写的性,是性成熟的状态”(李国涛《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1987):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象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象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

            这些青春性心理的描写与隐喻,十分到位且隐蔽(我们不要忘了汪曾祺年青时期饱受的现代主义熏陶),而且恰如其分地融化在通篇的诗化语言与风俗描画之中。后者无疑给予前者一种保护色,让读者可以在对小英子与明海纯真爱情的同情与赞美之中,获得一种犯忌的快感与性审美的释放——事实上,小说开篇慢慢铺叙菩提庵的诸僧生活,以及大英子对嫁妆的精心准备,还有明海初到此地,对市井生活感到目眩神迷,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和尚也有七情六欲”。《受戒》全篇情节,并无对抗性的矛盾,对抗性出现在作品之外:“和尚”身份与世俗生活的并置,给当时读者心理上造成的冲击。其中蕴含的反抗性禁忌的意味,是《受戒》面世后迅速走红的重要因素。

            笔者此言,并非要否定《受戒》的文本价值与语言成就,而是想指出:在《受戒》推出的1980年,批评界根本还没有合适的批评话语来应对这篇如天外飞来的小说。“有什么意义?”与“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是横亘在大多数人心头的疑问。如果说,《受戒》凭借文体的实验性与散文化、诗化的叙述而获得大多数评论家与读者的认同,恐怕没有充分考虑当年的文学语境与读者接受能力。那是一个边缘对抗主流的年代,而《受戒》中充满着边缘的元素:性、宗教、无主题、无情节、旧社会、世俗欲望……这些元素让原本具有先锋性的汪曾祺小说成为了笼罩性的示范文本,一篇“里程碑式的作品”。

            即使是批评汪曾祺“轻浅”、“缺乏社会性”的论者,也认同“真正使新时期小说步入新的历史门槛的,应该是手里擎着《受戒》的汪曾祺”,因为同时期的《班主任》、《爱,是不能忘记的》,究其实不过是“十七年小说”的仿制品,观念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写作模式的根本改革。但“‘十七年’小说最热衷、最强调也最不容动摇的诸如主题的功利性,题材的重大性,人物的典型性,格调的时代性如此这般的创作原则和规范,在《受戒》这里,竟被汪曾祺来了一个彻底的逆反和颠倒而成为‘非功利性的主题,非重大性的题材,非典型性的人物,非时代性的格调’”。这无异于对新时期小说家进行的一次小说观念的“受戒”,随后兴来的“寻根”浪潮、先锋小说、地域写作,似乎都能从汪曾祺那里寻到源头。(马风《汪曾祺与新时期小说——一次文学史视角的考察》,1995)

            对汪曾祺的评论“定位”的关键点到1988年才出现。这年九月底,《北京文学》在北京海运仓举办了“汪曾祺作品研讨会”,与会者包括林斤澜、李陀、陈世崇、黄子平、陈平原、李庆西、李国涛、李洁非、王干、孟悦、潘凯雄、罗强烈、蒋原伦等,老一辈的吴组缃也到会发言,称得上群贤毕至。在这次会上,李庆西提出的“士大夫气”得到了许多与会者的认同,而地域文化特色则被认为相对次要,这意味着汪曾祺超越了“吴文化”或“里下河文化”的局限,被放在了“中国传统文化情趣传人”的位置上。虽然有现代文学研究者认为这种提法容易忽略汪曾祺的西方文化背景及他对四十年代学院写作的传承,但标签的威力是强大的,汪曾祺在之后的岁月里,被评论和媒体反复地书写为“最后一个士大夫”。这种定位是有效的,尤其将汪曾祺与同时代作家有效地区分开来,当然,凸显的同时也意味着遮蔽。

            

    延伸阅读

    汪曾祺:《晚翠文谈新编》,三联书店2002年7月版。

    “汪曾祺作品研讨会专辑”,《北京文学》1989年1月号。

    黄子平:《汪曾祺的意义》,《作品与争鸣》1989年第5期。

    “汪曾祺评论小辑”,《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1期。

    杨志勇:《传统的自觉——汪曾祺创作论》,《求索》1994年第3期。

    摩罗:《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小说评论》1997年第5期。

  • “他依然留存这那绝顶的疯癫”

    作者:豆友1033641 发布时间:2007-07-01 10:30:28

    【读品】罗豫/文

    “拍动羽翼飞向太阳的依卡洛斯,因为太靠近神而注定殒落。”

    希腊的代达洛斯为逃离克里特岛,为自己和儿子依卡洛斯打造了两副羽毛翅膀,用蜂蜡粘在身上。依卡洛斯愈飞愈高兴就忘了父亲的忠告,渐渐朝太阳飞去,背上的蜡也被太阳所溶,失去羽翼落入了大海。

    人类天才史上,有某种精神异常,酗酒、滥用药物乃至走上自杀道路的人比比皆是。丁尼生、海明威、拜伦、凡•高、舒曼、伍尔夫……这一长串名单绝非“意外”。而各种艺术门类自杀者中又以诗人为最,十多年前死去的顾城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不知道究竟是超人的才能埋下了疯狂的隐患,还是疯狂蕴育了超人的才能。当他们一点点接近艺术的极致境界时,内心的疯狂也一步步走向颠峰,最终像神话中的依卡洛斯那样陨落……

    人的内心世界是最具诱惑力的斯芬克斯谜语,天才的内心世界又是这个谜语最神秘的部分,传记作家、文学评论家常常喜欢进行旁敲侧击的暗示和并不小心翼翼的揣摩。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也很乐意在教科书每种病症后面附上一个名人案例。但真正有实力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人实在不多。幸好,手头这本《疯狂天才——躁狂抑郁症与艺术气质》填补了这一空白。书名像一本通俗畅销小说,副标题却是一本严肃学术专著的题目。作者贾米森身为精神病学教授,拥有多年的临床和研究经验,论述严谨中肯,毫无哗众取宠之处。她没有直接讨论精神病与天才这样一个宏伟的论题,而是将目光聚焦到躁狂抑郁症和艺术气质这一具体问题上,选择了几位典型的躁狂抑郁症艺术家,包括丁尼生、舒曼、拜伦、伍尔夫等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躁狂抑郁症患者发病其间常有敏捷的思维、迅速的反应、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情绪,虽然这些并不能让一个凡夫俗子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但艺术家,尤其是诗人,一般被认为或多或少拥有这些特质:

    “他所醉心者,

    皆为天空与火焰,这些使其诗行清澈,

    他依然留存着那绝顶的疯癫,

    而那本应占据一个诗人的心田。”

    贾米森这本书,就试图用科学的方法,去诠释天才的疯狂,去理解绝顶的疯癫。

    当然,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是极不容易的,正如伍尔夫自杀前给丈夫留下的字条所言:“我们不了解自己的灵魂,更别提别人的灵魂了。”人类对自身精神领域的探索还处在尝试阶段,理解成为一种说起来脱口而出做起来却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因为有了强烈的被理解欲望,人类注定成为宇宙间最最孤独的旅者:“人类不能手牵手一同走过整条人生道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未开垦的森林;是连鸟的足迹都没有的雪原。”贾米森作为一个理解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意识到了理解能力的限度,对这样一个抓人眼球的话题,时时克制着自己的推论,对每一位艺术家的病症诊断都有充分依据。最为难得的是,她自己也曾经历过躁狂抑郁症的困扰,所以更能体会艺术家身处此境的巨大痛苦。

    研究精神病的作品中,症状的材料常常来源于患者周围的人的描述,但借助常人的视角研究精神病,本身就有隔靴搔痒之感。本书在方法论上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中的主要研究对象都是作家或者具有写作能力的艺术家,作者在论述中大量参照了他们的作品、日记和信件,把他们的精神世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当然,贾米森严密的分析又使本书区别于那些纯粹以感性方式诠释精神困境的作品。后者如世纪初上映的电影《时时刻刻》,它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塑造可以和《疯狂天才》互为补充:从《疯狂天才》伍尔夫的家族病史表中,读者不难看出为何《时时刻刻》中那个天使般的小侄女安杰莉卡隐约和弗吉尼亚灵犀相通。

    然而,解开斯芬克斯之谜的俄狄浦斯注定要弑父娶母乱人间之大伦。作者指出,医学的发展为疯狂与天才关系的阐释思路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但伦理学领域亦然处在尴尬的未开发状态。书中研究的诗人高得离谱的自杀率,向读者提出了更为严肃的问题:如果疯狂和天赋必然在某些人身上形影相随,一个以普通人为主的时代,是否可能为保存艺术资源而容忍疯狂?如果正像电影《死亡诗社》揭示的那样,诗性的启蒙最终会在某些人身上酿成悲剧,那么这种启蒙是否应该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当基因检查成为诊断躁狂抑郁症的有效手段时,我们是否要把那些有“艺术细胞”但也注定有悲剧个性的胎儿碾成血沫冲进下水道?这些问题都超出了作者探讨的范围,但她在结尾指出:“艺术家承受了超出常人的痛苦,值得我们用感激、理解以及认真的思考来回报他们。”的确,疯狂天才需要的,不仅仅是伴随对其才能的认可而来的敬而远之。从这一意义上讲,《疯狂天才》从严谨的经验科学研究方法入手,得出了一个极具人文关怀的结论,实属可贵。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经典(467+)
  • 差评(98+)
  • 速度慢(282+)
  • 在线转格式(329+)
  • 购买多(164+)
  • 值得下载(343+)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格: ( 2024-12-26 01:11:13 )

    OK,还可以

  • 网友 谢***灵: ( 2025-01-05 09:31:15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权***波: ( 2024-12-20 11:27:24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宓***莉: ( 2024-12-23 08:38:16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龚***湄: ( 2025-01-02 01:53:10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常***翠: ( 2024-12-23 10:08:29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晏***媛: ( 2024-12-31 16:38:27 )

    够人性化!

  • 网友 师***怡: ( 2024-12-12 21:38:02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苍***如: ( 2025-01-03 16:49:07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訾***雰: ( 2024-12-17 10:48:02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权***颜: ( 2024-12-25 23:32:4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