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Blue Genes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5:05

Blue Genes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Blue Genes精美图片
》Blue Genes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Blue Genes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076792901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0
  • 页数:248
  • 价格:USD 15.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5:05

内容简介:

Christopher (Kit) Lukas’s mother committed suicide when he was a boy. He and his brother, Tony, were not told how she died. No one spoke of the family’s history of depression and bipolar disorder. The brothers grew up to achieve remarkable success; Tony as a gifted journalist (and author of the classic book, Common Ground ), Kit as an accomplished television producer and director. After suffering bouts of depression, Kit was able to confront his family’s troubled past, but Tony never seemed to find the contentment Kit had attained–he killed himself in 1997. Written with heartrending honesty, Blue Genes captures the devastation of this family legacy of depression and details the strength and hope that can provide a way of escaping its grasp.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Blue Genes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Blue Genes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Blue Genes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Christopher (Kit) Lukas’s mother committed suicide when he was a boy. He and his brother, Tony, were not told how she died. No one spoke of the family’s history of depression and bipolar disorder. The brothers grew up to achieve remarkable success; Tony as a gifted journalist (and author of the classic book, Common Ground ), Kit as an accomplished television producer and director. After suffering bouts of depression, Kit was able to confront his family’s troubled past, but Tony never seemed to find the contentment Kit had attained–he killed himself in 1997. Written with heartrending honesty, Blue Genes captures the devastation of this family legacy of depression and details the strength and hope that can provide a way of escaping its grasp.


精彩短评:

  • 作者:小仔 发布时间:2019-07-05 12:07:07

    几个话剧集,及其具有讽刺意味,尤其是那篇《rules are rules》

    【书虫1级no.21】

  • 作者:坐觀千江月 发布时间:2020-02-17 23:36:04

    客观的传记,难得没怎么混入个人好恶,关于古人的传记都能写到这个水准,也就非常不错了!(只是第二十章“多才多艺及其谲诈性格”似乎没必要独立一章)题外感叹一下:什么时候能有一本如此水平的苏轼传啊!消费他的人那么多,没有一个认真写一下的!能读得舒服的真的一本都没有!!!

  • 作者:国一划水运动员 发布时间:2019-06-15 16:28:15

    介绍的很好

  • 作者:沈书枝 发布时间:2020-10-15 00:01:56

    对于没了解过心理学的人来说应该会是个很容易读进去的入门,但稍微读过一点心理学的书便会觉得过于浅显,故事的结尾也是充满了希望,以至于你知道,并没有那样容易的脱胎换骨

  • 作者:swanix 发布时间:2022-10-21 08:54:12

    经典的老干部回忆录体例,看得出写作的时间是快20年前了。内容肯定是被反复审校过得,几个大案的细节也没太多,敏感的更别想了。

  • 作者:REGEN 发布时间:2024-05-19 11:40:08

    前半比较基础,进中盘后讲很深,一般。


深度书评:

  • 第三章的第1篇与第2篇明显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作者:I_ai小麦 发布时间:2015-11-19 20:53:34

    我在看第1篇时被它的全班最胆小最懦弱的者的故事所吸引,而这个人的演讲中的“永远让自己处于自卑之中,我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与其题目:自卑也是一种自信很相符,也让我觉得很有道理,说的很对。但是第2篇:彻底地踩碎自卑,拥有自信的姿态,很明显地与前篇观点相背离,而且两篇都运用了邓亚萍的例子,我该怎么相信这样的例子是能证明观点的?希拉里的例子也是没有办法说服我。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让读者读完后进入了矛盾,无法得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很差。。。。

  • 燃起一盒火柴

    作者:风柜来的人 发布时间:2022-02-08 14:32:01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中旬,偷课后之闲看完《我的团长我的团》, 不久便是期末,各项大作业、考试接踵而至,决心写的书评还没来得及酝酿,转头便被期末独有焦虑打翻。如今开始从忙碌中脱身,而这本属于去年的未竟也总算被提上了日程。

    我从未写过批评,让我评价是妄言了,于我而言它本身就是完美的小说,是的,我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说出"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小说”这样的话,诚然做出这般结论要归功于我人生的浅薄,阅历的有限,但无论如何它在我目前有限的生命中都是最伟大的作品,将我对生命的欲言、难言、怀疑和积极做了次总结。所以,不出意外的接下去的话难免都会带有强烈的主观、基于个人的情感和思考发出的感慨。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书感了,但书感两字矫情太过,即便明明就写着这样的文字却还是见不得这样的字眼。话已至此,相信已经看出本文主意不是在对《团长》的解析,更不是在对兰晓龙的揣度,而是站在他书里的环境对自己的审视,倘若与此还能使你共情,是我作为其读者的荣幸。——是为前言。”

    故事从孟烦了一盒他自己永远也划不着的火柴开始,这盒火柴在最后被龙文章轻而易举的划开。没错,如果要将整部小说浓缩成一句话大概便是这样,也许还要加上“最后龙文章用它自杀了”。但无论怎么总结都需要引出《团长》里最核心的两个人物,即孟烦了和龙文章。也就是兰晓龙口中的“戏眼"和"戏魂”。诚然,戏魂在作品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他是作品的基石,是躯干,甚至可以说是整部作品为之存在的意义。

    而对于孟烦了“戏眼”的定位也是相当准确,他是作品的切入点,是引线。所以兰晓龙以他为第一视角写作,通过他的眼睛讲述这场边境的乱世烽火。孟烦了同样是一个一定需要第一人称才能完全展现他性格特点的人物。学生时期也曾一腔热血,也才弃笔从戎。从军后被一场又一场的失败磨尽了那热血,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孟烦了,野心勃勃,诸战皆北,一事无成,孤星入命,子然一身。曾于这战乱之秋誊抄了十几份遗书发给所有亲友,从此就冒充活死人。"他悲观,是个彻头彻尾的怀疑主义者,郝兽医数落他“你连不信都不信”,很难说他身上的这种彻底是四年来一场又一场失败累积出来的还是底子里原本就存在的。

    他彻底但绝对不纯粹,几年怂恿过不少新兵蛋子打过头阵,好让自己在一场又一场的败仗中苟全下来。他并非存心让人去送死,他也曾经喊着口号冲往前线的第一排,只到听见身后的老兵油子窝在战壕看着他乐。他清楚在一场必败的战斗中,没有什么比活下来重要,什么热血和理想,在求生欲下什么都不是。他热血过,同样也善良过,只不过在一场又一场失败下,他早便明白“败军不如蔻,流兵即为贼"这种道理,那样世道想活下去,至少想更坚硬地活下去,他便不得不将其掩埋。同样过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不免也让他开始怀疑曾经的自己。

    他说他杜绝热情,永不信任。他永远不会陷入虞啸卿之流口号的鼓动中,甚至也不会陷入郝兽医的真诚中。因为他聪明,聪明到一眼能看出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后面的阴谋,聪明到觉得那真诚于乱世是种负担。他太过清醒,意识到他的周遭随时有人会陷入轻而易举的热情中,可他知道自己永远不会。而这种自我清醒和个人意识在战争年代,至少在战场上太稀少了。可这种稀有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帮助,甚至让他变得可怜,我想他应该知道,在战中如果不信点什么,那死的时候是不得好死的,谈什么个人存在的价值那都是狗屁。所以孟烦了,总有超乎常人的求生欲,他不会想着和敌人拼命,他想活。

    最后将这些复杂同时加在他身上时,造就他最重要的性格——拧巴。 他偶尔会羡慕阿译不加掩饰的感伤,羡慕迷龙敢想敢做的率性和直白,但他也明白他做不出来。以他的智慧,他当然知道做什么也许是更好的,说什么是对方更喜欢的。比如小醉,他明白小醉想听他的告白和承诺,可他从未在冷静时,独自面对小醉提一个爱字,更别说是和有关未来的承诺。他并非是没有勇气,不然也不会在孟父当众羞辱她时,拉着她的手在众人面前说“因为她是你未来的儿媳妇”。可勇气过后呢,他的悲观,他的怀疑,他心里那颗长了那么多年的疙瘩,让他根本做不到为了一个承诺,为一个未来,朝一个方向持之以恒的前进,何况这个所谓的未来他本身就是不确信的。

    我很难不在他身上联想到自己,甚至我一度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有着最多孟烦了,只不过和那个破碎的时代相比,我们少了许多看得见的伤痕,似乎也便不值得原谅得多。诚然,生和死是那个年代的基本单位,它所带来的沉重不是任何矫情碰瓷不了的。可当生命一并存在时,不同的痛苦于不同的生命程度也许是没办法衡量的,也许新时代看似丰富的选择,于本就没办法做出选择的人,不过是徒增迷茫,他们对人世的怀疑也许并不孟烦了少。当然我不想把孟烦了心里绑了几年的郁结简单地总结成对人世的怀疑,而他倘若听人对他这般评价,大概也是报以苦笑和轻蔑。《团长》封面那句"在前所未有的残酷与绝望中,讲述希望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兰晓龙提的,不过确实贴切,在“前所未有的残酷和绝望中”描述至少正视,总结未免太居高临下,过于轻松。

    孟烦了属于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都极其用心刻画的角色,相当出彩,但并不是唯一。事实上《团长》的一绝就是人物的众生相,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同时还能兼具厚度,各自各的质感。而其中孟烦了太拧巴,龙文章太妖燥,阿译太阴柔,不辣太嬉皮。性格上来说最讨喜的应该还是迷龙。

    迷龙开场便是收容所里最富裕的主,这大概得益于他有着溃兵中最强悍的体魄和性格,以及顶级商业头脑。他是典型的东北人,强壮、幽默、重情重义,可他也是抗日战争中最先失去家乡的人,他也有他的心结。当虞啸卿给他们这帮溃兵们打上鸡血时,他嘴上是拒绝和不屑的,并不是因为他要放弃现在多少拥有的多少物资和财产,而是他这帮人里面吃过最多的败仗、经历最长流亡的那个,从东北到西南。他本能且理性地不愿意相信又一场战争,一场听起来应该会胜利的战争。

    所以他揍遍收容所里所有想再次从军,重新燃起希望的人。他企图打服他们,也企图说服自己,好让自己不重新陷入这虚无缥缈的希望中。可希望的意识是如此强大,足以让所有失败者重蹈覆辙。当收容所里的溃兵重新整编完毕时,他选择一口气败掉所有财产,再次入迷龙身上有种的奇特魄力,他似乎从不纠结,一旦确立目标便不顾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坠最冷静最先投入战斗的那一个,而当仗不打了,龙文章决定带他们回国时,他又立马从死人、从敌人那边搜刮起一堆财物, 立马变回那个黑市迷龙,可转身又能为路边的一个丧家的女子,为这女子随口应下的承诺,将好不容易搜集的物资全部换成伐木建棺的家伙事,使出全身的力气在一个小时内做出一副三寸厚的棺材来。

    孟烦了看着他为路边捡来的幸福这般拼命时,在心里评论他”轻信、莽撞、永不思考、发人来疯”,可不久便听见迷龙用斧子回应他的抑郁、多疑、坐以待毙。于是孟烦了不再腹谤,他看见野猪的凶猛,豹子的敏捷,熊羆的豪雄和灵长目的智慧,他说,他多想这样使用自己的生命。

    我特别喜欢迷龙这个角色,先是源于他率性的性格和战场.上强悍的体格。后来是和孟烦了一样的羡慕,他永远能在看不见头的生活中迅速确立一个目标,随之立马为他的目标付出一切,他有着孟烦了所没有的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在有预感迷龙要被枪决的前几页,我在教室合上书,也许是周遭有些吵闹,也许是不愿意在公共的场合里流露情绪,选择了一个人在晚上时目击他的死亡。

    在故事的最后,当成为炮灰团信仰的龙文章死后,剩下炮灰多数都自杀了,便是拥有强烈个人的意识的孟烦了也曾多次自杀未遂。可从剧情上看,迷龙却只能死于龙文章的枪决,即便他没有遇见他的妻儿,我相信他也不会自杀,因为他是那个有勇气直面失望的人,他会失望,但他不会绝望。他总能找到命运的薄弱处,用他牛一般的蛮力挥起斧子砍过去。

    最后便是整本书的灵魂,团长龙文章。他从出生时就开始跟随父母流浪,给死人叫魂,后来日本侵华,他们走到那,鬼子打到那。所以龙文章走走遍一个又一个失地,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会几十种方言,可他却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或者说他的故乡就是当初整个中国。

    龙文章是极其智慧的人,这智慧不仅在人事上,且是在军事上,乃至国事上。他知道溃兵们在害怕什么,知道胜仗该怎么打,也知道国家为什么沦落成这样。他聪明到连孟烦了看了都想起鲁迅对诸葛亮的评价”多智而近妖",说他是妖孽。而这种妖孽足以让他成为乱世溃兵眼中救世主一般的角色,也便是他身上的神性和象征意义。他便是一个象征意义极重的角色,就连’龙文章"这个名字都是他路边捡来的,可对于人物而言象征意义一重就会轻到让人感到不真实,他需要他人性的重量来中和。

    这种人性由孟烦了和迷龙的老婆上官戒慈提供,上官在他第一次决定动用名存实亡的军纪处死迷龙时,点破了他自己都没意识的野心,那种为了理想要凌驾众生,为了凌驾众生再把理想当作肥料的野心,形容他是林子里霸王树,他生长的地方连灌木都长不出来。

    而孟烦了,我相信没有人能在他的质疑下全身而退,他前期对龙文章一次一次拆穿都被生怼回去。直至孟烦了让他知道他看出溃兵们的怯懦,可他的凌云壮志里没留下一处能共情乱世中个体渺小。整本书里印象最深的就是龙文章和孟烦了在沙盘推演休息时,小摊边上的那番对话。

    在龙文章的决定里对和错很重要,他也许会在家国大义下做出牺牲,牺牲他从一场场向死而生拉扯出来的炮灰团,已经有了魂的炮灰团。孟烦了近乎奔溃地去轰击他的沉默,和他沉默下的愧疚,他说“谁跟你说对错?豆饼不辣他们分不清对错,不会为了对而活,也不会因为错就不活--可他们和虞啸卿卖一个价,不好不坏,活着!我在跟你说死活!“紧接着又在一系列对龙文章的驳斥下,孟烦了用完了他的恶毒,伤感道”假的,别信这种不该信这种不该信的东西,你豪情万丈,视往日如粪土,只管去做你的吧。你不会枯的,记得,回头学学叠纸船,以后多为我们叠几个纸船。”这句感伤对龙文章而言却要比孟烦了的任何缺德都要恶毒,他被刺到了。

    这段对话很长,需要背景的铺垫才能很好地代入,很遗憾没办法将它的精彩完全展现,只能截取几段对话。于我而言这几页就是整本书最精彩的地方,他展现了个体和大义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一段时间里最大的困惑。

    时代的洪流下,没有选择的话便将命内之事做到最好,可如果有选择呢?到底该怎么权衡,一场近乎注定要牺牲的仗为了大义有必要打吗,乱世中个体想要苟且有错吗,可另一边是民族存亡,他们迷茫,难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慷慨就义的决心,他们不知道怎么选,可话又说回来,真的有得选吗?我不知道,个体的价值在乱世已经被贱卖,所以孟烦了才会说,活着,他们就和虞啸卿卖一个价。

    看完那几天,我时常会想,人一出生到底需要承载着什么,具体点,出生在中国这样厚重的古国究竟要承载着什么。你当然站在彻底理性的视角去想,'民族不过是历史发展时人类群体的阶段,只是想象的共同体。那便不说祖国这样抽象的名词,可故乡算什么,父辈祖辈的过往又算什么,你和一群人共同有过情感流露的地方真的可以只是因为生命还在延续而一文不值彻底抛弃吗?历史如果于生命没有价值,那人的回忆就要被重新审视,而回忆若没有重量,那一切关于未来的想象,甚至未来本身就不能被相信,因为一切未来终将成为过去。

    这是我从出生在这一片土地, 吸取它的营养成长后生命不得不承受的重量,这还是块受害者的土地,作为后辈承担的并非是负面的心里负担。可如果我出生在日本呢?我该怎么面对那片土地和它的历史,如果我的成长受到那种罪恶的养育和福利,我怎么承受它在生命里的重量,怎么正视这份与生俱来的愧疚?能拒绝吗?人生注定不总能是选择。

    龙文章知道个体行为和集体的关系,乃至和国家存亡的关联,孟烦了也知道,不然他就当年就不会弃笔从戎,可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次非得是他们,为什么龙文章要为了那半丢未丢的魂魄引颈就戮,孟烦了也许能为龙文章心中‘对的事’牺牲,可他接受不了他和他的弟兄们需要舍弃拥有的一切拼死拼活得来的‘正确’,要经过视他们为草芥的上峰的手,接受不了他们的就义随后马上变为这帮人胸前的功勋。老麦也曾对龙文章说过类似的话,他是一个人道主义的国际友人,他说:是,战争可能会赢,但你们会输,他们只想用这场仗来壮大自己。龙文章苦笑道:你不了解,并没有半个美国被人占领和屠杀。

    这是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纠结。龙文章一开始说他们爱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可后来当他们跟了龙文章打了一场又一场恨之入骨的仗后,他们已经完全尽够了军人的天职,剩下要牺牲的不是安逸,是他们仅剩的一丝关于人世的美好,兄弟情,乱世中好不容易的拼凑出来家室,还有未来。龙文章也曾沉默过,他说服不了孟烦了。直至那个不曾治好一个病人的军医,那个被称为兽医,那个最在乎每一个草芥,记得他们所有人的名字和籍贯,那个为在炮火下殒命、注定的被遗忘的无名们立起一块块碑的老人,那个老天使在被敌人的炮火炸死后,孟烦了想起他们在南天门上前的债,他们还活着,可他们的魂还在上面,他们没得选。

    兽医和龙文章两个充满神性的人物,兽医的神性来自于人性里他毫无保留的善意,龙文章的神性来自于他近于妖孽的智慧和坚不可摧的意志,便是本该如此不虚幻的人物也让人感到真实存在过。兽医的唯诺,以及龙文章智慧和意志里的本不该闪过的茫然都是证据。印象里龙文章两句台词让人感到心碎,一是克虏伯问他,团长,我们接下去去哪?龙文章木然地看着前方说:我有时候好羡慕你们,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喊着团长,团长。另一处是,在南天门上,虞啸卿食了龙文章的言,预演的支援迟迟未到,孟烦了在地堡里带着他符合预想中的无奈苦笑和他习惯性的轻蔑看着龙文章,龙文章回过头来说:我现在都不敢看着你的眼睛。而他恰好还有两句台词是常挂在嘴边的,其中一句便对炮灰团们说的,“走啊,我带你们回家”,正因为不断用全力去践行这句话,他才成了迷茫、腐烂、绝望的炮灰们的信仰,而那个时候,他知道可能做不到了。

    另一句则是他一生的信条“我只想事情是它原本该有的样子”,也正是因为这句话龙文章才带着他的炮灰团上了南天门。可他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事情本来该有的样子是什么样的,也许是那个被战火扭曲之前的中国,水是清的,草是绿的,为国战死的人要放在祠堂上被人敬仰,像孟烦了那样的年轻人可以不用那么拧巴,可以安心地尽孝道,没有顾忌地追求他的爱情,他想娶回家过日子的女人不应该是个土娼,不需要担心炮火中随时要失去的弟兄,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本不该这么苍老的。

    最后谈一下兰晓龙,故事是精彩到我在阅读时会完全忘记用一个创作者的视角去审视的那些文字以及推测作者的意图,可在看完重新回味时,一个人物的出现或消失同时是在加深已有的人物身上的痕迹,自然且从容,使情节朝它最应该发展的方向前进,没想起一处废笔。像上面兽医的死成了代表着最在乎他们性命的人死于对岸,孟烦了他们便没有了不上南天门理由;迷龙差点死于龙文章第一次对他的行刑,最后却死于对他第二次对他的亲自处决;龙文章差点死于一发臭弹,他挂在胸口,最后偷填了孟烦了的火柴里的火药,用这发臭弹和孟烦了这盒火柴自杀,这些情节都是如此。此外还有一处,让我出乎意料,潸然泪下。是整编前能为了赎枪打小东洋,咬掉一块小拇指的不辣,在战争结束后,一条腿在禅达城内乞讨,竟为了一个同为乞丐的日本兵活了下来,那是龙文章前面为了不让整座禅达城死于安逸,也为了让新兵蛋子能更快速地适应战争而故意不直接杀死的几个日本兵。没想到一个一开口说话就要被知道是日本兵的人真的在禅达活了下来,不辣分他一半乞讨来的吃食,说要带他回湖南,说他都能活,我更能活。不知道诸如这样的伏笔,是不是也能称得上书中孟父对《金瓶梅》评价的那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了。

    关于文笔,兰晓龙对于的一些事物的描写并不算十分突出,但他的白描简洁干练,总能直接展现最重要的信息。且也许他是因为编剧出身,他的台词写得极好,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表述方式,白话里带有较多的古语成语文言,也算符合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有味道又丝毫不酸腐,这种台词往往最直击人心,让人印象深刻。

    《团长》一书是没有原型的,也就是这部史诗长篇,众多人物完全是兰晓龙在一个他所熟悉的历史背景里虚构出来的,且人物的深刻和所有细节都怀疑真的不是真实存在过的吗。我也不知道兰晓龙在孟烦了代入几分自己,才能用第一人称写出这样一个无可救药,拧巴让人不知道从何下手的角色,又是怎么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塞进龙文章这样的角色,使人已深陷如此深邃、绝望的黑暗中都还能看到一缕微光。我十分佩服一个创作者能不留痕迹地虚构起一场史诗,且这场史诗并非来源他的过往,而是来源于八十年前那个苍老且年轻的中国。

    任何史诗,长篇都绕不开生命的更迭,怎么讲述一场生死其是一件矛盾的事情,如果下笔太重容易陷入矫情和自我感动,废太多笔去强调一场战争中一个人的死亡似乎也并非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当然如果下笔过轻的话,则有点像是在刻意回避了,轻蔑淡写地带走一个塑造的生命不是成熟的写法,像年轻人写短篇时的故作深沉。我觉得兰晓龙处理的很好,他很好地正视了每一个生命,没有让乱世轻视每一个生命该有的重量,也没有因为是第一人称,从而用他的视角和情感肆意拔高,他用了很多双眼睛,多到每一处都是真的发生过的、每一个人都是那场生命证人,多到你也是他们的一员。

    回答一个根本《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书究竟讲什么,它讲了生命应有的价值,在乱世中的迷茫,讲了民族于个体重量,讲了战争是如何将人扭曲的,讲了年轻人是在这样扭曲怎么苍老的,而这样的年轻人又是如何将简单的爱情拧巴得不成样子的,讲了弟兄情是怎么从一个锅里煮出来的,又是怎么被炮火摧毁的,讲了一群炮灰,一盒潮湿、皱烂、以为再也着不了的火柴被他们的团长点燃的。

    兰晓龙曾说龙文章这个角色参考了加缪的西西弗神话,我下意识一顿,参考西西弗神话为背景创作的角色怎么会自杀呢?随后才回头细想,龙文章身处毫无希望、破绽的死局,那是时代的意志,是不为任何人所忤逆的,那是英雄要么亲手打碎的理想、要么打碎自己的命运,那是他荒诞的人生。那是一场彻彻底底的绝望,可龙文章英雄太过,便在看清他那令人绝望的荒诞人生后,依然奋起、用尽全身的气力反抗。他似乎有用不完的勇气和精力,永远在和他人生抗争,你根本来不及对他进行怜悯,只能在他罕见的疲惫和茫然里泛起一丝心酸。

    加缪说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判断人值不值得自杀,我想龙文章是值得的,至少在那个时刻是值得,他被他的上峰、被他理想的对立面,被时代判了死刑,于是他用一场任何人都预料不到的自杀反抗一场本该对他的枪决。

    有人问过兰晓龙的信仰是什么,他说团长就是他的信仰,我羡慕一个人能亲手创造出自己的信仰。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差评少(380+)
  • 图书多(174+)
  • 内容齐全(326+)
  • 强烈推荐(113+)
  • 字体合适(420+)
  • 中评(426+)
  • 值得购买(565+)
  • 体验好(189+)
  • 体验差(404+)
  • 下载快(450+)
  • 超值(246+)
  • 还行吧(78+)
  • 服务好(569+)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烟: ( 2024-12-13 21:29:38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寇***音: ( 2025-01-04 20:26:47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通***蕊: ( 2025-01-09 00:27:39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索***宸: ( 2025-01-08 08:39:31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孔***旋: ( 2024-12-31 05:56:00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权***颜: ( 2025-01-05 19:43:14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扈***洁: ( 2024-12-18 13:07:43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宫***凡: ( 2024-12-18 13:04:17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晏***媛: ( 2024-12-31 17:49:03 )

    够人性化!

  • 网友 孙***夏: ( 2025-01-02 19:51:02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曹***雯: ( 2024-12-31 11:48:23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蓬***之: ( 2024-12-29 05:54:16 )

    好棒good

  • 网友 堵***洁: ( 2024-12-18 23:02:55 )

    好用,支持

  • 网友 饶***丽: ( 2024-12-10 18:08:58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