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中国之应用系列--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过程、策略与技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沙盘中国之应用系列--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过程、策略与技巧精美图片
》沙盘中国之应用系列--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过程、策略与技巧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沙盘中国之应用系列--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过程、策略与技巧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2240844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150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4:44

内容简介:

《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过程、策略及效能》一书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研究,既弥补了引进书的“水土不服”,又弥补了以往书籍只重视应用,理论根基不够的弊端,可以称为中国本土化创新的团体沙盘心理技术的首次纲领性的书籍。 本书共八章,从理解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到团体沙盘的工作过程及每一个工作过程的策略,再到团体沙盘的治愈因素都做了详细的理论与实施方法的阐释,也是作者近四十年心理工作用于团体沙盘心理技术的经验总结。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过程、策略及效能》一书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研究,既弥补了引进书的“水土不服”,又弥补了以往书籍只重视应用,理论根基不够的弊端,可以称为中国本土化创新的团体沙盘心理技术的首次纲领性的书籍。 本书共八章,从理解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到团体沙盘的工作过程及每一个工作过程的策略,再到团体沙盘的治愈因素都做了详细的理论与实施方法的阐释,也是作者近四十年心理工作用于团体沙盘心理技术的经验总结。


精彩短评:

  • 作者:鸢都依然 发布时间:2018-12-20 00:08:48

    六祖智慧深邃,浩然不见其涯。

  • 作者:伦2008 发布时间:2021-11-08 00:18:45

    装帧精美、浮雕皮料封面、硬盒卡套、附赠插画。是日历圈的颜值担当!

    日历内容详实,堪称移动的大英博物馆。365张插画,优中选优!

    12主题、12万文字,将陪伴你我走过全年12个月的时光!

    365天的打磨,365张美图, 为人生增添365个期待

    扫描二维码,可以聆听图片背后的秘密

    隐藏用途:随身秘书 伴手好礼 出圈爆品 摆酷神器

    据说125本中有一本带有隐藏款“恭喜发财”卡。别拉我,我再去买一本!

  • 作者:无名之辈 发布时间:2018-01-23 09:54:17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这本书好难懂。。。

  • 作者:Bayberry moon. 发布时间:2018-06-12 08:37:59

    原版!原版!装帧设计非常好看,很适合一套入!终于看到新书好感动

  • 作者:蓝风清扬 发布时间:2023-11-12 09:13:29

    名词多,可用的不多。

  • 作者:长毛兔 发布时间:2020-02-13 02:54:25

    简单清楚的例子,比较适合高中生或者大一读,现在翻出来读觉得稍微有点简单,但还是有启发的,尤其是微积分的部分


深度书评:

  • 巴尔扎克是个造假高手,是个说大话的天才(《人间喜剧》序二)

    作者:后浪文学 发布时间:2022-08-31 15:45:03

    作者:现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兆言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77169455/status/3975576141/?_i=61927115%2C1927121Fj5EpPf&_dtcc=1

    初读老巴尔扎克是在1974年,那一年我十七岁。那是读书无用的年代,我高中刚毕业,没有大学可以上,没有工作,对前途既不悲观也不乐观,时间多得像是百万富翁。在祖父的辅导下,我同时读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那个年代像我这年纪,读完《战争与和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实际上这部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史诗,我读到第三卷就再也读不下去。我不明白祖父说的好与了不起究竟藏在什么地方。

    使我爱不释手的是《高老头》,这本书要好看得多,很轻松地就读完了,从头至尾趣味盎然。对于一个十七岁的文学少年来说,名作家巴尔扎克如此容易接受,真让人想不到。我一连读了好几本巴尔扎克的小说,有的好看,有的并不好看。差不多全是傅雷翻译的,扉页上有毛笔留下的笔迹,写着他的名字,那是他送给祖父的签名本。

    巴尔扎克诱惑我的时间并不长久。我开始大量地阅读世界名著,目的不是想当作家,甚至也不是为了提高所谓的文学修养。我拼命读名著的直接原因,就是想在和别人吹小说的时候高人一等。说起来真是好笑,巴尔扎克当时只是我吹牛的资本和砝码。真正迷恋巴尔扎克是在我自己开始写小说,那已是20世纪70年代末,我从一个无知的文学少年,过渡为一个货真价实的文学青年。读了太多的20世纪小说以后,我自以为是地认定19世纪的小说已经完全过时,满脑子海明威福克纳萨特加缪,开口闭口现代派意识流新小说黑色幽默。时至今日,我最喜欢的仍然是美国小说,20世纪的美国小说生气勃勃,充满了创新意识。然而完全是出于偶然,老掉牙的巴尔扎克,突然给了我一种全新的刺激。我重读了《欧也妮·葛朗台》,让人吃惊不已的是,简单的小说中,竟然蕴藏了丰富的绝不简单的东西。

    欧也妮·葛朗台(夏尔·于阿尔绘)

    巴尔扎克最容易给人们留下某种错觉,仿佛他只会批判现实,老是在喋喋不休地谴责金钱,好像对金钱有着刻骨仇恨,虽然事实上他和同时代的人一样爱钱如命,并且让人失望地追逐功名。我第一次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读到了全新的思想,这全新的思想就是人们嘴里已经谈得有些可笑的“爱”。在许多注明爱情小说的书本里,我们读到的是人的欲望,是灰姑娘的故事翻版,是市民的白日梦,甚至是偷鸡摸狗的掩饰。爱在崇高的幌子下屡屡遭到污辱。《欧也妮·葛朗台》引起了我对巴尔扎克一种新的热情。我情不自禁地又一次读了令人震惊的《高老头》,又一次读了《幻灭》,读了《贝姨》,读了《搅水女人》。傅雷的译本像高山大海一样让我深深着迷。在语言文字方面,傅雷是我受惠的恩师。巴尔扎克的语言魅力,只有通过傅译才真正体现出来。是傅雷先生为我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巴尔扎克。

    在字里行间,在汪洋恣肆的语言宫殿里,在一个对理性世界充满怀疑的年代,我开始重新思索老掉了牙的爱。从表面上看,欧也妮付出的代价是爱,得到的却是不爱,“这便是欧也妮的故事,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作为一名极普通的女子,欧也妮的爱使人终于想起圣母玛利亚。正如高老头对女儿的爱让我们想起基督一样,在巴尔扎克的笔底下,爱是无理智,无条件。爱是一道射向无边无际世界的光束,它孤零零奔向远方,没有反射,没有回报,没有任何结果。爱永远是一种可笑幼稚的奉献。欧也妮“挟着一连串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小说的意义根本不在于表现谁是否得到爱,也不仅是表现谁有没有付出爱。巴尔扎克在无意中探讨了爱的本义,探讨了爱的尴尬处境,探讨了爱的最后极限。

    高老头对女儿的爱和女儿对他的不爱,这对矛盾关系揭示了人类令人失望的事实真相,爱并不会因为无结果就失去夺目的光辉,金钱可以使爱扭曲,荣誉地位可以使爱变形,然而爱的本义却永远也不会改变。巴尔扎克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的确有些太古老。他那高度写实力透纸背的技巧今天看来已经有点啰哩啰唆,但是我却在他的作品中读到了最具有现代小说意义的特征,读到了最古老话题的新解释。重读巴尔扎克使我获益匪浅,无论是欧也妮,还是高老头,还是于洛男爵夫人,还是伏脱冷,或者是拉斯蒂涅,或者是吕西安,我得到的理解就是,就像弗洛伊德发现情欲可以作为一种原动力一样,虽然巴尔扎克发现金钱欲的巨大作用,但是他的小说首先是爱,其次才是批判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对巴尔扎克的入迷使我有机会想入非非,再也没有什么比罗丹的雕像更能抓住巴尔扎克的本质。那是一个被睡眠折磨得无可奈何的大师神态,他被莫大的幻想迷惑和惊吓,蒙眬的睡眼,嘴唇紧闭,一头失魂落魄的乱发,抖动他的病体就像抖动他的那件睡衣一样。这是一架疯狂的写作机器,仿佛传说中的那个令人惊骇的独眼怪物。他以非凡的创造力建构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巴尔扎克是这个凭空创造出来的奇迹世界的君王,正如勃兰兑斯极力赞美的一样,他拥有自己的国度。就像一个真正的国家一样,有它的各部大臣,它的法官,它的将军,它的金融家、制造家、商人和农民,还有它的教士,它的城镇大夫和乡村医生,它的时髦人物,它的画家、雕刻家和设计师,它的诗人、散文作家、新闻记者,它的古老贵族和新生贵族,它的虚荣而不忠实的情人、可爱而受骗的妻子,它的天才女作家,它的外省的“蓝袜子”,它的老处女,它的女演员,它的成群结队的娼妓。

    巴尔扎克所创造的世界成了后来无数作家的梦想。一个固定的文学词汇产生了,这就是“巴尔扎克式的野心”。是否具有不同凡响的创造力,成了我们检验一个好作家的唯一标准。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人物之外,巴尔扎克小说形式的多样化,同样让后来的作家感叹不已、自愧不如。他不是仅靠一两部小说维持自己声誉的小说家,他的绝技生龙活虎般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就像一滴水也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样,巴尔扎克的好小说中几乎都有震撼人心的场面,都有几个了不起的人物,它们都具有原始质朴的纯情,都以一种永不疲倦的执着和追求而不朽。

    自从文学上出现了巴尔扎克以后,要想成为大作家,再也不是一桩轻而易举的事。巴尔扎克式的野心刺激着那些在文学上试图能有一番作为的人。小说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一门独立的艺术,正在越来越博大精深,越来越趋于成熟和完整。巴尔扎克是小说史上最耀眼的一块里程碑。我常常不知不觉地陷入痴想,头昏脑涨,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因为有了伟大的巴尔扎克,我们可怜兮兮的脑袋瓜里,我们那支胆战心惊的笔,还能够制造出一些什么样的小说来,我们还能怎么写,这个命题将折磨我们一辈子。

    ">二

    为了更好地读懂一本小说,了解作者的真实处境是必要的。文学史上给了巴尔扎克极高的评价,我总觉得这种高度赞美,和作者本人的自吹自擂多少有些关系。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真正阅读完巴尔扎克的小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常常扪心自问,提醒自己不要跟着舆论瞎跑。小说就是小说,千万不要太当回事。

    巴尔扎克是个造假高手,是个说大话的天才,后人对他许多带有模式的定评,实际上都是他自己最先放风放出来的。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巴尔扎克借着评价司各特,为自己的文学大厦大做广告。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巴尔扎克欲擒故纵,先把司各特抬到一个惊人的高度,说“他将小说提高到了历史哲学的水平”,然后笔锋一转,指责他“没有构想出一套体系”。

    换句话说,司各特尽管伟大得让人五体投地,但是,因为“没有想到将他的全部作品联系起来,构成一部包罗万象的历史”,因此就不能做到“其中每一章都是一篇小说,每篇小说都标志着一个时代”。巴尔扎克想告诉我们,正是这种衔接不紧的缺陷让他豁然开朗,突然发现了“有助于编撰我的作品的体系,以及实施这套作品的可能性”。

    《人间喜剧》的体系实在是太庞大,读者所能熟悉的,大约只能是“风俗研究”这一个部门。我至今也闹不明白巴尔扎克在“哲学研究”和“历史研究”这两大部门里说了些什么。毫无疑问,他的重要作品已都收在“风俗研究”里,我们感兴趣的也就是他的那些“风俗研究”。这就好像进入展览馆,我们实际上总是停留在一个展厅里,对另外两个展厅视而不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也是这样,大家喋喋不休,谈起巴尔扎克小说中的“哲学”和“历史”,通常提到的也都是“风俗研究”里的一系列作品,譬如大家经常要说的《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夏倍上校》《家族复仇》《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贝姨》《邦斯舅舅》《幻灭》《农民》等。《人间喜剧》的构想大得有些离谱,巴尔扎克每天工作十几小时,也只完成五分之三,而没有完成的那些内容,可能都属于“哲学研究”和“历史研究”这两大部门。

    1834年,巴尔扎克三十五岁,正是写作的最好年头,他授意年仅二十七岁的达文为自己刚完成一半的《19世纪风俗研究》写序。据说巴尔扎克亲自对这篇序言做了许多补充和修改,因此研究者认为这篇著名的序言,差不多就是巴尔扎克本人撰写的。在这篇文章中,达文引用了一段巴尔扎克平时常唠叨的话,对司各特的批评更加直截了当:“这个伟大的苏格兰人,尽管他伟大,但他只不过陈列了许多精心雕刻的石头,在这些石头上我们看到可惊叹的形象,我们再一次瞻仰了每个时代的天才;差不多所有这些都是崇高的;但是,建筑物在哪里?在司各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惊人的分析的吸引人的效果,但是缺少综合。他的作品与小奥古斯丁街的展览馆很相像,在那里,每件物品本身都是华美的,但不与任何东西相关,不服从任何整体,一位天才的创作的才能若不与调整他的创作的能力相结合,就不是完全的。只有观察和描绘是不够的,一个作家在描绘和观察时必须有一个目的。”

    作家的野心是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在文学史上获得一席之地。要让作品在流沙上像一棵树那样耸立,按照巴尔扎克的观点,你必须是“司各特身兼建筑师”。很长时间里,我对巴尔扎克的话坚信不疑,而且相信,一个人想成为作家,最好的典范便是像巴尔扎克一样辛勤劳作,扎扎实实地去建筑属于自己的文学大厦,而不应该是小心翼翼地装潢每一个房间。如果说我今天仍然像过去一样坚信不疑,仍然像过去那样毫无保留地崇拜巴尔扎克,显然是没有说老实话。无论是我的阅读经验,还是写作经验,都让自己的文学观点有了多多少少的变化。司各特先生向读者陈列了许多精心雕刻的石头,批评他的巴尔扎克也没有能够避免重蹈覆辙。说句不客气的话,文学大约也就只能如此了。事实上,真正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对文学大厦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有兴趣的只是那些想借助巴尔扎克说事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当然还有某些吃文学评论饭的评论家。多年以来,巴尔扎克一直是被文学以外的颂扬声包围,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有没有文学大厦这个空架子并不重要,人们走进展览馆,目的还是要看到那些精美的物品,这才是人们来到展览馆的真实目的。

    见大不见小,不一定完全错,但至少有些片面。正是从巴尔扎克开始,对作家的要求突然提高了,作家头衔一下子变得神圣起来,头上顿时就有了光环。巴尔扎克提高了文学的品位,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大家都用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方式评价文学作品,于是阅读成了一种经验,成了一门学术,成了验证能否直接接受教育的方法,成了寻找自己适用资料的搜索。阅读本身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只是评价,重要的只是排名,重要的只是是否获得答案。读者成了街头评头论足的老大妈,人人都是能说会道的评论家。读者不用再走进展览馆,只要远远地站在外面看个大概就行了,大家不去欣赏展览馆里那些精美的物品,而是一本正经地站在大街上评价建筑物,比较谁的房子高,谁的房子大。我们总是很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左右。一些名声远扬的高大建筑物,有时候是一些皇帝的新衣,很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我想巴尔扎克的高明之处,也许就在于用自己的野心勃勃,先把我们彻底地搞糊涂。他大约知道阅读既是一件有趣的活儿,同时又是一件辛苦的差事,我们不可能把他的王国游览完,因此索性放开胆子来吹牛。很显然,巴尔扎克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大厦永远也不会真正地完工。他向读者许诺着自己的大厦如何富丽堂皇,然而我们见到更多的只是一些蓝图,只是一些房子的轮廓。巴尔扎克知道,有时候,有些蓝图和轮廓就已经足够了。

    巴尔扎克藏书票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感谢作者的狂妄野心。正是这种不切实际的野心,激发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是野心让巴尔扎克像着魔一样地写个不停。按照我的想法,巴尔扎克更像堂吉诃德骑士,他的那些匠心独具的写作理论也像。后来的人给了巴尔扎克太多的评价,他获得的荣誉无人可比,但是,我并不觉得他只是为了获得这些荣誉才写作。一个人可能为写作而着魔,也可能为荣誉而着魔,这两者之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有时候,两者看上去差不多,却绝对不是一回事。我更愿意相信是写作本身的魔力吸引住了巴尔扎克,一个人真正投身于写作的时候,荣誉已经变得不重要。

    伟大的巴尔扎克的幸运在于,他生前并没有被荣誉伤害,不是不愿意,是因为没有这样的机会。对于巴尔扎克来说,荣誉更多的是可望而不可即,野心始终只是野心而已。在荣誉的辉煌面前,他更像是个被打入冷宫的怨妇。巴尔扎克总是不能被人真正理解,虽然死后的声誉与日俱增,但是在生前,他也就是个能写和会说大话的家伙。他的不温不火的知名度,恰好可以让他源源不断地工作下去。为了生存,为了还债,为了追求心爱的女人,为了证明自己,他都必须得写。巴尔扎克永远处于不得不写的状态之中,一根胡萝卜总是在鼻子前面晃悠,这就是他必须面对和应该获得的现实。

    对于我来说,巴尔扎克的意义,不仅在于创造了丰富的文学世界,还在于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用戈蒂耶的话来说,就是绞尽脑汁,凭借超人的意志,“加上勇士的气魄和教士一般深居简出的生活”。在巴尔扎克的野心勃勃后面,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深的沮丧,换句话说,与其说是野心在鼓舞,还不如说是沮丧在激励。正是这种失意的沮丧让他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地为自己的作品做出解释。

    巴尔扎克在小说的序言中,一次次从后台直接蹿到前台,明白无误地表达着自己的创作思想,在小说中也一再借助人物的对话,直截了当地表明他的文学观点。被读者理解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处于沮丧中的巴尔扎克把自己交给了未来,在和达文的谈话中,他信心十足地说:但是,要记得,在今日要活在文学里,不是天才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在你能与读者中持有健全的见解而善于判断你的大胆的事业的人成为知音之前,你必须久饮痛苦之杯;你必须容忍别人的嘲笑,忍受不公正;因为有见识的人的无记名投票(通过这种投票你的名声才能受到推崇)是一张张地投来的。

    信心是一回事,实际情况又是另一回事。指望“无记名投票”并不是一件靠得住的事情,在巴尔扎克时代,达文为他受到的不公待遇大声疾呼。在达文眼里,巴尔扎克作为最优秀的作家,却没有享受应该得到的最优秀待遇。持有健全见解的读者都不知跑哪去了,这个时代竟然变得如此急功近利,根本就不允许作家有巴尔扎克那样远大的追求。大家的眼睛都虎视眈眈地盯在巴尔扎克作品的瑕疵上面,这样做的结果注定了巴尔扎克只能默默无闻地工作,像头畜生一样,“既无奖励亦无报酬”,悄悄地攀登奥林匹亚的顶峰。幸运的作家写一本书火爆一本书,写一本书快活一辈子,巴尔扎克写一本书刚够抵债,因此他不得不寄希望在未来的一天,自己能一下子“收获二十年被忽略的劳动的奖赏”。

    “久饮痛苦之杯”,最后修得正果,这并不是巴尔扎克故事中最精彩的乐章。他的伟大意义在于认准了一个目标,一条道走到黑,不管是否能够实现都没有放弃,是野心也罢,是信心也罢,反正他没有被沮丧击败,没有被社会的流言打倒。巴尔扎克的故事给人的启发恰巧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黑暗的。但是,即使前途是黑暗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最后是否成功并不重要,我更愿意相信“活在今日的文学里”是个“时间问题”,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因为并不是所有在黑暗中摸索的写作者,都有巴尔扎克那样的幸运,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攀登到文学的顶峰上去。不以成败论英雄,一个人生前不能得到的东西,身后显然也就不重要了。现实世界里,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收获到自己被忽略的劳动的奖赏。今天的时代远比巴尔扎克时代更急功近利,我们从事文学事业,很可能只是久饮痛苦之杯,根本没有好的果实可以收获,然而这并不足以证明就该就此放弃。

    过去一百年,伴随着傅雷走过,不太平的岁月远比太平的居多。平心而论,在这个时代能幸存于战火,苟且偷安于动乱,已属非常幸运。

    熟悉傅雷的人会告诉我们,他生性耿直倔强,言辞激烈。在中学未结束时,他就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是不是唯一的一篇还有待于考证,但是文学的魔力开始在血液里兴风作浪,意味着他终身必然和只能是与文字为伍。

    从此以后,傅雷的所作所为,更像一个标准的文人,始终是有骨气的文弱书生。天下大乱,战火纷飞,血雨腥风,他没有投笔从戎,而是有意无意地远离暴力和政治。大家都知道,傅雷曾在法国留学四年,出国时只有十九岁,等到学成归国,在抵达上海的当天,正赶上震惊中外的“九一八”,这又是个国难当头的日子。六年以后,抗战全面爆发,和当时很多爱国的文化人一样,他曾携家去广西避难当义民,因为交通混乱,受阻于梧州达三月之久,最后不得不返回上海。又过了两年,到1939年,傅雷历经艰险,赴昆明国立艺专任教,差一点与闻一多先生成为同事。

    傅雷

    傅雷没在战时的大后方留下来,他与国立艺专的校长意见不合,犯起了牛脾气,又回到上海的孤岛。接下来,以纯粹个人的形式进行着抗战,在孤岛期间,为了不与日本人照面,傅雷闭门不出,“东不至黄浦江,北不至白渡桥”,整日埋头翻译。

    不幸有时候也能成为一种动力。面对牵涉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国难,个人事业遇到巨大不幸和挫折,傅雷都是选择用译笔来表达他的立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译圣贤书。一个有品质的文人,个人行为上究竟应该如何特行独立,在困难面前应该如何选择,他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没有了翻译家,世界文学将是一段十足的空话。没有翻译家,即使我们像伟大的歌德那样,信心百倍地宣布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到来,语言障碍的高山挡在面前,我们还是看不到山那边的无限风光。

    傅雷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学翻译上。傅雷的翻译最后得到大家欢迎不容置疑,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巴尔扎克真该好好地感谢这位中国知音,正是因为有了傅雷的出色翻译,法国大作家的心血才货真价实地成为中国的畅销书,从书店的架子上走向千家万户。不止一个人翻译过巴尔扎克的作品,然而傅雷的译本最为我们熟悉,最容易被大家接受,是众所周知的品牌。当然,傅雷也更应该感谢巴尔扎克,毕竟原创的意义更为重大,没有原创一切都将无从说起,傅雷的人生中如果没有了巴尔扎克,关于他的种种评价,就不得不重新撰写。

    傅雷先生曾翻译过一段很短很经典的话,意思是说,人不过是一株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生物,人正是因为有了思想,所以也是最强大的生物。一滴水,一缕水汽,都有可能致人于死地,但是人还是比压倒他的世界万物高出一等,因为人类明白世界万物在哪些地方会胜过自己。

    很长时间内,我并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话说得太哲学了,有那么一些绕人,到底想说明什么呢。傅雷是个有才华的人,除了翻译方面的特殊贡献,他对音乐的爱好,对美术的见解,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说傅雷的这一生可歌可泣并不为过,他是一株芦苇,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但是我们以傅雷为例,是不是也可以反问一句,人同时会不会又是一些没有思想的芦苇,因为世界上许多最反人类的坏事,都是人这个高等动物自己干出来的。

    过去一百年,世界上无休止的战争和运动,成了几辈人的噩梦。时至今日,我们只能庆幸,那个噩梦时代终于结束了,同时也不得不感叹,恰恰是在那个不太好的年代,忍辱负重的傅雷以自己的不懈努力,给后人留下丰厚的精神遗产。这或许也解释了一个古老的真理:痛苦的结晶往往才是最美好的。

    不知道如今还有没有人能像傅雷那样,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翻译文学作品中去,时代已经改变,文化人面对的问题已完全不同。懂外语的人越来越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我们,无论是西方的欧美,还是东方的华夏,正在相对地变得越来越文明,越来越远离战争和政治运动,越来越讲究双赢。我不止一次讲过巴尔扎克对自己的影响。其实,说到巴尔扎克的影响,

    还不如直截了当说傅雷的培养更好,很长时间内,我一直是把傅雷译本当作自己的语文教材,傅雷实际上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不但要研究作家原创的作品,还要研究翻译文学的语言。现代汉语的发展壮大,文学语言的日趋成熟,是由这两种力量同时推动的,而傅雷恰恰是翻译文学领域中最突出的一位,他不仅向我们推销了外国文学,还把第一流的汉语范本展现在了读者面前,直接影响了很多有志于从事文学创作的人。

    一个不懂外语的人,冒冒失失谈论翻译是很可笑。法国的纪德翻译莎士比亚,把“静得连一只老鼠的声音都没有”,译成了“静得连一只猫的声音都没有”。为此,傅雷与施蛰存曾有过一番认真的讨论,傅雷认为这个绝对不是错译,而是“达意”和“传神”。英法两国人形容安静有不同的习惯,重点不在究竟有没有老鼠和猫,就像中国人说起鸦雀无声,鸦和雀都是虚拟,我们说“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绝不是真有那么好的听力,死抠字面无疑会闹笑话。

    有什么样的翻译,就有什么样的读者,同样,有什么样的读者,也会有什么样的翻译。也许读者根本不在乎傅雷的那些努力,对于翻译作品,匆匆地看上一遍,知道一个大概已经足够,明白几个洋人的名字和故事便算完事。世界文学名著已成为最好的文化装饰,成了客厅中高大书架上的品味摆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傅雷的翻译,过犹不及,过分地钻牛角尖,弄不好也会走火入魔。然而有人喜欢的就是这种书呆子气,譬如我,就是傅雷译本的坚定拥护者和受惠者,他译文中特有的那种节奏,那种语感,那种遣词造句的风格,都曾经深深地影响过我。

    傅雷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达意和传神上,文字方面的精益求精让读者获益匪浅,我正是以一种感恩的心情在怀念他。傅雷活着的时候,“美文”这个词还不流行,因为在老派的人看来,“文”这个字本来就含有“美”的成分,天生就应该是美,只不过是随着文字的普及,随着文化的泛滥,文已经越来越不美丽,越来越不讲究,基于这样的现实,强调傅雷的译著为“美文”并不过分。

    傅雷的远去意味着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在文化和文明缺失的昨天,他的浩瀚译著曾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青年。一位法国学者谈到莫扎特,曾说过他的音乐不像自己的生活,更像他的灵魂。莫扎特的生活是不幸的,他的音乐却充满了欢乐。傅雷的译文也不像他的生活,他留下的文字美丽清新,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爱,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 活学活用

    作者:阿骐 发布时间:2007-12-04 10:47:13

    我上次和爸爸妈妈在少年宫玩的时候看见电视台在找<绝对小孩>的小演员,妈妈问我要不要报名,我说不要,因为我还没看过这本书,等回家后看过一遍,我都后悔死了,因为,实在是太好笑了.我和妈妈说,我就是绝对小孩嘛.

    以下是我的活学活用(妈妈记录,实在笑死人)

    1,发生在幼儿园.老师讲的.

    一日,班里到了新玩具,老师说要午睡起来才能玩,可有些淘气的小朋友偷偷先去玩了,被老师看见,老师说现在玩的小朋友等会都没得玩,小朋友纷纷表态,我们没玩,只是看看,这时阿骐问老师:"陈老师,你有科学精神吗?"老师很迷惑,阿骐接着说:"如果你有科学精神的话,就不要轻易相信你的眼睛."

    2,家里.

    阿骐每天睡觉前都万分不舍,玩不够,总是说时间怎么那么快?妈妈说一天总只有24小时,你要学会管理时间.阿骐说"要是一天有25小时就好了"妈妈说,你还是会不够玩的.阿骐说"我不是玩,多出来的一小时我用来思考为什么一天只有24小时."

    真是绝对小孩看多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五星好评(557+)
  • 实惠(69+)
  • 三星好评(272+)
  • 二星好评(146+)
  • 好评(656+)
  • 引人入胜(440+)
  • 推荐购买(326+)
  • 博大精深(166+)
  • 傻瓜式服务(653+)
  • azw3(213+)

下载评价

  • 网友 戈***玉: ( 2024-12-12 23:15:11 )

    特别棒

  • 网友 温***欣: ( 2024-12-14 12:00:50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冉***兮: ( 2024-12-17 00:50:12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訾***晴: ( 2025-01-07 20:32:00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沈***松: ( 2024-12-20 02:07:21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郗***兰: ( 2025-01-01 01:01:00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益***琴: ( 2024-12-20 19:56:3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相***儿: ( 2025-01-08 14:13:46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丁***菱: ( 2024-12-31 02:46:49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薛***玉: ( 2025-01-05 13:14:37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汪***豪: ( 2024-12-25 06:49:0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詹***萍: ( 2025-01-04 00:36:16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辛***玮: ( 2024-12-15 00:23:14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隗***杉: ( 2024-12-22 03:58:3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步***青: ( 2024-12-23 16:24:27 )

    。。。。。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