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释义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司 编著 中国计量出版社 9787502651091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释义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司 编著 中国计量出版社 9787502651091精美图片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释义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司 编著 中国计量出版社 9787502651091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释义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司 编著 中国计量出版社 9787502651091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265109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6.1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8:35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姜西柚 发布时间:2012-11-28 15:00:17

    的确不错,第一和第二部

  • 作者:咖啡猫 发布时间:2015-03-27 19:48:52

    一直不能理解女主未婚先孕又拒绝提前结婚的人生观。

  • 作者:Nicola Ivanez 发布时间:2020-11-09 18:53:36

    翻译为“论辩”更好些。

  • 作者:花影的糖 发布时间:2015-01-17 23:08:49

    关于给孩子零花钱和成功日记的方式值得借鉴

  • 作者:汐浮音 发布时间:2023-01-13 21:36:30

  • 作者:雨二厶 发布时间:2013-11-09 18:56:03

    总是记不住啊


深度书评:

  • 从来没有一本犯罪故事,让人如此不寒而栗

    作者:星尘 发布时间:2021-08-18 20:38:20

    《如坠深渊》是《李淼罪案故事》的第一卷,聚焦于十桩真实的日本罪案故事。

    这本书的写作方式介于非虚构纪实文学与犯罪小说之间,既有纪实文学的严谨与客观,又有犯罪小说对人性的深刻探析。

    作家李淼写这本书

    不是为了娱乐猎奇或者煽动舆论,他所做的就是呈现最真实的真相。

    李淼旅居日本十年,因此有机会接触到罪案的第一手资料,并将其客观地展示出来。

    在《如坠深渊》当中,李淼没有刻意引导什么,

    他将思考的权利还给我们每一位读者,让我们深思,犯罪到底因而而起?

    01.因为真实,所以可怕

    近年来,犯罪小说成了众多读者关注的一大方向,众多推理、悬疑小说也因此引发热议。

    但事实上,最真实、最可怕,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故事,只用八个字就能概括:

    本书来自真实故事。

    这也正是《李淼罪案故事》让人不寒而栗的原因所在,它聚焦于二战后到21世纪初,七十余年间,日本历史上发生的十桩震惊全国的真实罪案。

    在这本书里,没有缜密的推理,也没有精彩的破案,有的只是赤裸裸的真实,因为真实,所以可怕。

    本书一共写了十桩罪案,限于篇幅原因,多数罪案的篇幅看上去都比较短小。但

    本书的真实性却不会因为篇幅而打折扣,它给我们带来的冲击甚至要比一些推理小说更甚。

    当看到小说里那些血淋淋的真实,联想到在十余年前,或者数十年前,这些罪恶当真不加掩饰地发生过,那些伤害确实赤裸裸地存在过。我们所能做的,止于一声叹息,以及长久的沉默。

    国内以罪案改编的小说不少,大受欢迎的作品也不在少数。那些小说因为改编而变得愈加精彩,但也因为改编而将真实或多或少地扭曲,以至于难以让人产生切身的恐惧与共情。

    《如坠深渊》不是这样,它突出了真实,弱化了逻辑与破案过程。甚至很多情节看上去是不符合逻辑的。

    但我们要明白的是,人从来就不是一种符合逻辑的动物。如果现实可以用逻辑来推测的话,那怎么还会有人去犯罪呢?

    这正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李淼在写作时根据众多的第一手资料真实还原罪案的细节,而不是以结论来反推案情。

    02.避免娱乐,避免消费

    《如坠深渊》的另一大特点在于,避免娱乐化犯罪,避免消费苦难。

    “娱乐至死”是当代社会的一大特征,正如《娱乐至死》中说得一样,在现代社会,任何事情都能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被呈现出来,包括罪恶。

    《如坠深渊》当中的案子都是曾轰动日本的答案,因此我们在网络上也完全可以找到相关的报道和文章。

    但我们会发现,那些网络上的文章,很大一部分不是为了报道真实,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将罪恶当做是噱头。

    消费罪恶,消费苦难,这是一件无比悲哀的事情。李淼在本书的开始强调了这一点,重申本书的写作并非是为了娱乐化。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我们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所感到的不会是痛快或者是好奇,而是被真实的罪恶所震撼,继而引发深思。

    这正是《如坠深渊》想要达到的目的。

    我们会发现本书提及的案子离当下已经过去十余年甚至数十年了。那为什么李淼要旧事重提呢?

    因为那些曾经的罪恶,在当下依旧在重复上演。

    我们已经见证了无数的罪恶,但还在继续见证更多的罪恶。

    到底罪恶何时才能休止?估计所有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李淼尝试给出了他的答案:只有明白犯罪为什么会发生,我们才能有机会从根本上杜绝它们。

    03.理解,但不原谅

    为了搞清楚罪案为什么会发生,李淼在讲述本书的故事时,尝试用最全面的信息,还原案情的本来面貌,将大众从舆论的罗生门中拯救出来。

    李淼在讲述罪案的时候,常常从罪案还没发生之前开始讲述,甚至从罪犯的出生开始讲起。

    正如李淼自己所说,他对于案件和案犯的态度,是理解,是站在罪犯立场上,替罪犯说话。

    这一点也常常是现实中破案的关键所在,也正是公众所不能理解的地方。

    在破案中,只有站在罪犯的立场,我们才能理解他过往的举动,并对他未来的行动作出预判,从而侦破案件。

    但理解并不意味着原谅,更不意味着接受、赞同与效仿,

    李淼在本书开头强调了这一点。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经常采用一些案犯的聊天记录、日记等能反映罪犯心理的物证。

    正是通过这些物证,李淼让我们站在一个更全面、更高的高度来审视罪恶,而不会被蒙蔽,陷入片面的真相无法自拔。

    通过理解罪犯的举动,我们终于有机会回答那个长久的追问:为什么罪恶会发生?

    在知道这个答案之后,如何预防犯罪也就成为一个有的放矢的问题了。

    04.为什么罪恶会发生

    在许多犯罪小说当中,案犯走上犯罪的道路并非是没有理由的,而常常和他们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影响密切相关。那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长大之后也更可能成为施暴者。

    在很多报道和小说当中,人们常常忽略了这一点。然而《如坠深渊》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根源。

    为了呈现家庭对一个人人格的塑造,李淼在讲述罪案的时候都会特别指出案犯的家庭环境。毫不意外,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常常是生活在破碎的家庭当中,父母离异、家庭暴力、酗酒毒品,生长在这样家庭的孩子,他们的成长就仿佛是不断向深渊滑落的一个过程。

    当然,这并不是在为罪犯洗白或者开脱。我们会发现书里面的许多案犯在被逮捕之后依旧执迷不悟,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没错,觉得自己才是受害者。

    因此,李淼试图理解这些案犯,但并不会认同他们的罪行,因为他们不是被逼到了生活的死角而去犯罪。

    相反,是他们将其他受害者逼到了生命的死角。

    通过李淼的罪案分析,我们会发现,

    每一桩犯罪远远不像我们看到的一纸新闻那么简单,背后的真相往往更值得深思,但它们却又每每被遗忘。

    因此,我们总想知道为什么罪恶会发生,但却总是在原地打转,罪恶从未休止。

    李淼告诉我们,只有理解罪犯,理解罪案发生的根源,我们才有机会从根本上制止它,才有机会让罪恶休止。

    这正是理解的意义,也是这本书的意义。

    它不是为了消费罪恶,更不是为了出卖噱头。

    它有的,只是真实,赤裸裸的真实。

    如果你有勇气面对人性最真实的一面,那这本书绝不会让你失望。

  • 我不孤独,只是独处

    作者:黄延峰 发布时间:2016-04-13 14:08:06

    我有一位朋友,知道我在翻译图书,领着他朋友的孩子来找我,说孩子想跟我交流一下,希望能跟我学习翻译。我是半路出家,不敢为人师,讲点体会还是可以的。图书翻译大多是将英语译成汉语,这方面母语是汉语且懂英语的人比较有优势,所以,主要由母语是汉语的人来做。反之则反之。译者的能力方面,首先,汉语的功底非常关键,这是承载金字塔的大地。反倒英语相对不那么重要,因为英语单词记不住是可以查的,不像口译,现翻词典肯定来不及。当然,知识面也要广,因为一本书中可能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历史、逻辑、希腊神话、诗歌、宗教和政治等。有些能力是可以自己多练就能提高的,有些需要有丰富的阅历,有些通过多阅读也能积累,包括读英文原著。图书翻译都是有合同的,有期限要求,它还需要有速度。在短时间内,译者需要集中各种资源,投入大量的时间,耗费大量的精力,此时,译者能否忍受孤独寂寞,能否坐得住显得十分重要。

    其实,我担心的就是他可能坐不住。图书翻译是一种孤独的奋斗。很多人坐着读3个月的书都是难事,更别说是翻译图书了。图书译者大都形单影只,一人伏一案,周围一堆书,一台旧电脑,一个半封的网。各人的理解不同,表述方式不同,文字功底不同,翻译理念不同,逼迫图书翻译成为单干户。即使有几人合作翻译图书的,那也必须有一个人从头到尾通读校译,如果认真的话,那跟重新翻译没什么两样,如果不认真的话,可想而知图书的质量。图书翻译不但从形式上表现为一个人的奋斗,而且实质上也是一个人的奋斗,因为你身边几乎没有人懂英语,读书人也不多,更别提翻译图书了。你无从交流,可能谈得来的另外一位译者远在千里之外。此外,你还要忍受冷嘲热讽:又不赚钱,干这个来?这么累,你不能找点能赚钱的事干吗?你怎么老是呆在家里?言外之意,你一事无成,因为中国人认为宅在家里的人都是不成气的人,没有本事,跟人无法相处。更不用说,为了完成合同,你还要减少或放弃社交所带来的孤独。

    有些出版社对待译者的态度也让人欲哭无泪,更觉孤独无助。出版社之于译者还不如嫖客之于妓女。除了少部分民营图书公司交稿即付款外,几乎所有国有出版社和绝大多数民营图书公司都是书出版了再给译者付稿费,而嫖娼都是交货即结算,没有见过嫖客完事之后,说等他挣钱了再付嫖资的。嫌不合理,你可以不干,反正有的是人干;嫌书质次价高,你可以不买不读,能咋的?其实,即便一个不认真的译者,也是得不偿失;认真译者的付出则远超所得。可是如果不认真翻译,何谈尊重作者,何谈尊重读者?该行业还存在其他一些变态的思维,比如译者要价高,说明不喜欢翻译。如果非常喜欢,那岂不要免费?自古以来,完整的交易流程都是:交货-验货-付款,钱货两清,完成交易。可是译者交稿之后,出版社不评审,也不付款,而是想什么时候出就什么时候出,完全不顾及译者要等米下锅。如果是竞争激烈的行业也罢了,一家垄断经营的企业也担心挣不到钱?竟然把算计译者这点小钱当成惯例,无耻地沿袭,并且变成霸王合同条款,让译者别无选择。是本事不济,还是中国人不读书?且莫说咱是文明古国,且莫说咱是新中国,且莫说咱是人民出版,这种连一个普通商人甚至嫖客都不耻的行为,为什么能在知识分子成堆的文化产业中多年来相沿成习,食之如甘饴?这种核心价值观肯定不是从旧中国学来的。

    从这一角度讲,凡垄断,必轻视,必邪行。

    这一切你往往无从诉说,所以愈发感觉孤独。我总是说我给自己判了个无期徒刑,只是偶尔奢侈地放放风。

    可是,在读了阿琳·克莱默·理查兹等人的《穿越孤独》(Encounters with Loneliness: Only the Lonely)之后,我对这种孤独有了新的认识。之前的模糊认识得以清晰和确认,现在我知道图书译者的这种孤独其实是一种独处。

    《穿越孤独》的目的是从一个宽阔的精神分析视角来探索孤独感的广泛领域,共有各个方面的专家写出的18篇文章,分成4部分:孤独感与创造性和艺术家、孤独感的临床面向、精神分析训练过程中的孤独感、生活事件中的孤独感。“这本论文集呈现了一个万花筒,透过这个万花筒,我们看到当今精神分析学界有关这一重要主题的观点。”(P284)在浏览了全书之后,我把重点放在了第一部分-孤独、创造性和艺术家。

    孤独是一种痛苦而复杂的情感状态,没有人能够免受其苦。(P283)那么,什么是独处?即在身体和心理上从他人那里撤回,这是一种单独和自己相处的状态,无论这是自主选择还是被环境所迫。……孤独是我们存在的背景,独处是自我的容器。(P17)

    孤独者的宿命是悲惨和渴望,它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而独处(solitude)是受欢迎的暂时缓解。……独处即是孤独,也是从孤独之中获得的安慰。(P8)“没有希望的感觉是孤独体验最基本的元素”(P283),而我是充满希望的,因此,我不孤独,只是独处。“从普通的生活轨迹中脱身,孤身一人去创造一件作品,这件作品以某种新的方式向人们讲述存在和生活。不足为奇,独处是一个充满恐惧和喜悦的地方,充满痛苦的自我贬低和狂喜的自我膨胀,而人类的创造(有时是那些最高水平的创造)就发生在这里。”(P19)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说过:“每本书都是一幅独处的影像,都是作者独守空房,长时间在独处中孵化出的产物。”(P27)

    “实际上,虽然他想要强烈地想要一个人呆着,而且十分珍视这种独处,但是他也很喜欢社交。正是这种孤立隔绝和社会化之间的来回拉扯,这种根深蒂固的既需要孤独一人又需要他人陪伴的状态,深深地浸透在他的作品中。”(P9)

    其实,阴差阳错,大学时我改学了日语,但很快失去了兴趣。大学毕业后我只好从高中的基础上自学英语(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感激我高中时的英语老师,李老师当时应该没有想到我现在走到这条路上。研究生时的王老师则教会了我精读)。在我漫长的自学英语的过程中,从开始漫无目的的学,到为了考研而学,再到为了翻译而学,我时刻都处于一种社交和独处的拉扯之中,“渴望陪伴的同时又无法忍受陪伴”(P9)。它牵扯我的精力,也考验着我的恒心和毅力。比如,在政府期间,我可以和同事们打一会扑克,或输或赢点小钱,但只要有人替我,我立刻就能入静,专心读我的《经济学》,而就在同一间屋里,旁边的同事激战正酣。说实话,没有足够的定力,一个人很容易就随波逐流了。

    独处和孤独是不同的,独处提供了一种存在性,因而是无情感的状态,是一种从痛苦之中获得疏解的孤单。(P12)

    写作对于贝克特来说至少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写作帮助他去探索自我的边界,更好地整合心理和躯体功能。……写作为贝克特提供了一种把对他人的渴望和恐惧(两者往往同时存在)加以外化的途径,帮助他去应对这种分裂……对贝克特而言,陪伴比孤独要好。不过,独处又更好一些。(P14)

    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认为“个人独处的危险就是个人潜在自由的危险”。(P25)独处也有可能变成一种衰退和破坏,正如作家(或者主角)可能遭遇非常痛苦的阻塞,长时间无法创伤。甚至有的人为了寻求从创作的痛苦中得到解脱而选择自杀。(P18)但我知道,我选择的道路不会给我带来痛苦和极端。我有的只是疲惫和烦躁,不是痛苦,而是快乐;我有清晰的目标和追求,我的时间和成绩成正比,因此我会努力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虽然艺术家通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总是在和他人对话,为他人创作,当然这些人包括读者、观众和听众。(P24)而我在翻译过程中,其实虽独处而不孤单,我几乎每天都要跟作者通过电子邮件交流,他们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还要跟国外出版社的编辑交流,甚至如果作者已经去世,还要跟作者的代理人交流,以期答疑解惑;为了搞准确一个人名或名词,我会跟在网络上联系到的一切人交流;我要与编辑交流,我要跟某些读者交流,我要跟同样从事翻译的朋友交流,为了以较小的代价得到自己心仪的书,还要与网络书商讨价还价……尽管我坐在斗室之内,触觉和视野却是国际性的,没有边界。这是对自由的奖赏。

    艺术家的独处是艺术创作的一项必要条件。(P286)创意就像女神,它只在独处的人面前现身(P15,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从本质上而言,艺术创作是独处的职业(丹妮尔·卡纳夫(Danielle knafo)),对于艺术家而言,自尊和个人满足感的首要来源并非人际关系,而是其艺术产出(斯托尔(Storr))。尽管我不算艺术家,但我在图书翻译过程中有这种体会,当我看到渗透了自己心血的书面市时,心生自豪,感到满足。在得知读者满意、喜欢我翻译的书时,更是高兴得了不得。

    周国平教授说过:独处也是一种能力。“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周国平的这番话支撑着我的心理,让我孤独地奋斗却不至于崩溃和放弃。我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类,一是活在社会上的人,他们的存在感是在别人的眼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如鱼得水;一类是活在自己的天地,追求大多数人做不到也无法理解的目标。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没人理解、没人支持、没人帮助的暗淡时光,而这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犹如黎明前的黑暗,捱过去,天也就亮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精心选择的这三句词不正是对独孤求胜的写照吗!

    有时,我感到恍惚,这是一种被迫独处,还是一种自愿独处?被迫独处是一种囚禁,不管是他人还是自己施加的;而自愿独处是自主选择的隐退,目的是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P18)

    强加的独处未必不是一种赐福,比如法国小说家克莱特(Colette)被丈夫锁在屋子里,不写到一定的页数就不许出去。而且,我觉得强加的独处可以转换成自愿的独处,二者并非完全没有交集的。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遭到贬谪的官员,也许有了独处的环境,不再勾心斗角,才使他们静思,反而成就了他们的才华,比如以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写出了这首五言绝句。有人认为它反映了作者遭贬谪以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作为政治家而言,不能置身于矛盾斗争的土壤,在与人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中影响他人,影响政策方针,影响政局,影响社会及其发展变化,内心是孤苦寂寞的。遭贬谪就一定是痛苦的吗?据我理解,遭贬谪的痛苦并非遭贬谪本身,而是遭贬谪还不能一走了之,还得干,而且还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到岗。所以,他们的孤独是被迫的孤独。但柳宗元的这首诗,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它反映的是“独处”之美。怎不见得作者心中想的是: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终于可以独自静一静了。比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孤独表达着孤单之痛苦,而独处表达着孤单之荣耀(保罗·迪里奇(Paul Tillich))。我还知道有人说过“正是孤独而不是合群让你变得出众”(It is loneliness that makes you different, not gregariousness)。现在我知道了,此人所说的孤独其实是“独处”。

    我喜欢独处,却不是“孤独”的精神病患者,我穿越了孤独,而让我认识到这一点,并以此对自己加以解剖的就是这本《穿越孤独》。

    所谓开卷有益。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小说多(183+)
  • 体验好(478+)
  • mobi(678+)
  • 方便(616+)
  • 内涵好书(117+)
  • 可以购买(439+)
  • 无多页(61+)
  • 不亏(627+)
  • 服务好(473+)
  • epub(220+)
  • 超值(672+)
  • 好评多(62+)
  • 值得下载(64+)

下载评价

  • 网友 焦***山: ( 2024-12-28 10:32:47 )

    不错。。。。。

  • 网友 宫***凡: ( 2024-12-25 22:44:35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汪***豪: ( 2024-12-24 13:39:55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林***艳: ( 2024-12-21 19:40:11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康***溪: ( 2024-12-15 04:32:49 )

    强烈推荐!!!

  • 网友 谭***然: ( 2024-12-26 00:32:40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游***钰: ( 2025-01-04 07:00:25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养***秋: ( 2024-12-15 14:26:46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堵***洁: ( 2024-12-15 22:00:32 )

    好用,支持

  • 网友 车***波: ( 2024-12-20 14:34:52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曹***雯: ( 2025-01-03 01:02:5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利***巧: ( 2025-01-06 22:55:05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常***翠: ( 2025-01-08 07:52:37 )

    哈哈哈哈哈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