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红书【售后无忧】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8:18

红书【售后无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红书【售后无忧】精美图片
》红书【售后无忧】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红书【售后无忧】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171664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6
  • 页数:480
  • 价格:112.96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8:18

寄语:

[正版书籍,现货速发,满减优惠,可开电子发票]


内容简介: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Novus)。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年,此书方得见天日。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身陷中年危机,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他将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整理成《黑书》,同时着手幻象内容的写作,形成私密之作《红书》。《红书》是荣格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由此出一整套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此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

荣格曾于1957年谈到这本书:“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

中文版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与附录根据英文版整理翻译。


书籍目录:

卷一

序:来者之路

章 重寻灵魂

第二章 灵魂与神

第三章 灵魂之责

第四章 沙漠、沙漠里的经历

第五章 未来的地狱之旅

第六章 灵魂的破裂

第七章 英雄之死

第八章 迎接神祇

第九章 谜团、相遇

第十章 指引

第十一章 答案

卷二

犯错者的图像

章 红者

第二章 林中之堡

第三章 低下的人

第四章 隐士(天)

第五章 隐士(第二天)

第六章 死亡

第七章 早期圣殿的遗迹

第八章 天

第九章 第二天

第十章 咒语

第十一章 蛋的打开

第十二章 地狱

第十三章 祭品的死

第十四章 神圣的疯狂

第十五章 第二夜

第十六章 第三夜

第十七章 第四夜

第十八章 三个预言

第十九章 魔法的礼物

第二十章 十字架的道路

第二十一章 魔法师

审视

附录

解说

《黑书》第5册节选

曼荼罗


作者介绍:

荣格(Carl G.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林子钧:八十年代生于香港。2005年毕业于浸会大学欧洲研究德文组,获一级荣誉。及后于香港中文大学完成语言学硕士课程,现为美国普渡大学语言学博士生,主要兴趣为形式句法及语义。拥有多年翻译自由业者经验。

  张涛:精神分析师,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会员,前成都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治疗师,曾任《精神分析笔记》执行编辑。毕业于暨南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现旅居法国,在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系(拉康创办)攻读博士,主要研习拉康理论下的理与实际病理及其处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若你理解黑暗,它就会抓住你。它临到你头上,就像夜晚有蓝色的影子和闪烁的无数星星。当你开始理解黑暗,沉默与和平就会来到你头上。只有那不理解黑暗的人才会恐惧夜晚。通过理解你内在的黑暗、夜晚、玄秘,你会变得简单。你准备像其他人一样入睡千年。你睡进千年的怀抱里,你的墙壁回荡着古寺里的圣歌。因为这是简单的,这从来都是。当你在坟墓里做着那几千年的梦时,寂静和蓝色的夜晚正在你面前展开。


我倦了,我的灵魂流浪得太久,在自己以外找寻自己。


如果你相信言语,那么在你面前的书卷里说的从来都是同样的话。如果你相信的是言语所指的事物,那你永远都到不了终点。而你却必须踏上这无尽的路,因为生活并不是受着限制的,而是在无限的路上流动的。但永无止境让你害怕,因为无限是可怕的,而你的人性会起来反抗,所以你找寻边界和限制,免得自己踉跄跌进无垠之中,失去自己。你不能缺少限制。你呼喊出言语,它有一层意义,而不是多样的,这样你就从无边的多义性中逃脱了。这言语对你而言就是神,因为它从无数可能的解释那里保护你。言语是守护的魔法,对抗那个要把你的灵魂撕裂、撒往四周的、无限的恶魔。如果你最终能说出:“就是这样,也只是这样。”你就会得救。你说出了咒语,无限的就会被禁制在有限之中...


如果你不打破旧词,就无法找到新的。但没有人该打破旧词,除非他能找到新词,筑起坚固的城墙来对抗无限,比旧词能抓到更多的生命。……人还是一样,哪怕你给他创造了新神的偶像,他还是个模仿者。从前是字词的要成为人。字词创造了世界,其存在比世界本身更早。


雨水是经过众人而来的、巨大的眼泪之流,是众人带着极大的压力、承受了死亡的限制以后得到放松的眼泪之流。它就是我里面死去的恸哭,然后是埋葬和重生。雨水是给大地播种、滋养出新的麦子的青春勃发的神。


“请原谅我,但我认为尼采深入人心得无与伦比。”

“或许站在你的立场上,你是正确的,但我感觉尼采的话是对那些需要更多自由的人说的,而不是对那些与生命产生剧烈冲突的人,因为冲突使他们的伤口在流血,并紧紧抓住现实的活动。”

“但尼采给予这些人宝贵的优越感。”

“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我知道人们需要自卑,而非优越。”

“你的话非常自相矛盾,我无法理解。自卑绝不是人们渴望的东西。”

“如果我把自卑替换为屈从,你或许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屈从指的是一个人从前可以听很多东西,但现在什么都不听了。”

“听起来很像基督徒。”

“我说过,基督教的很多东西应该保留下来。尼采太极端。像所有健康和长期存在的事物一样,真理很不幸更贴近中庸,而我们却不公平地厌恶它。”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年,此书方得见天日。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身陷中年危机,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他将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整理成《黑书》,同时着手幻象内容的写作,形成私密之作《红书》。《红书》是荣格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由此生发出一整套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此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

荣格曾于1957年谈到这本书:“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

中文版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与附录根据英文版整理翻译。


精彩短评:

  • 作者:边城不浪 发布时间:2013-09-02 20:25:31

    在平常人看来只是精神分裂,但大师却可以把灵魂的角力转成与神、基督、先知和魔鬼的对话。给此书三星,嫌你看不懂;给五星,又太附庸风雅;给四星,逼格恰到好处

  • 作者:STARFISH 发布时间:2014-05-30 13:32:42

    每天大众书局站一刻钟 今天终于看完啦!哈哈

  • 作者:苏民 发布时间:2016-04-16 22:35:06

    对西方文化里的很多符号不熟悉,导致很多意象跟不上。看懂了大约三分之一。看懂的部分很受益,就像把自己内心重整了一遍。上一次看象征类文章看到这么感动还是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不过和尼采的寓言式说理不同,荣格的每个象征,都是对应心理的某一部分。

  • 作者:胡论多何 发布时间:2014-12-08 19:19:09

    天才的书一天最好只看一页。

  • 作者:malingcat 发布时间:2013-08-20 11:29:21

    第一遍读完。绝对是一部奇书,想要给精神分析学家治病的人,终于有了机会。

  • 作者:皆大欢喜 发布时间:2014-05-21 10:43:58

    巧克力 ,冰旋风……哈哈哈!各方面描述得都很详细,幽默感十足,看完这本书我好像已经去过宗萨寺一样


深度书评:

  • 冷静的疯狂

    作者:小米=qdmimi 发布时间:2013-07-26 00:44:37

    小羽:

    荣格和弗洛伊德之类的名字经常让人陷入一种莫名的恐慌,他们的智识在传说、传记和难以名状的作品中印证着群星闪耀时代的光荣,我们在其面前总像是不学无术的傻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后来出现了柯南伯格导演的A Dangerous Method这种电影,他看似笨拙实则故意地把焦点偏至三角关系之类疯狂小事之上,让作为观众的我们由于自己的相对正常而感到释然。

    这种正常感在阅毕眼前这本《红书》中译本时烟消云散。当初在书店里第一次见到八开本影印版《红书》时便被深深吸引,那些精心描绘的图像和虽不认识但书写工整的德文让它看上去更像一本艺术笔记,似乎是某个民俗学家或神秘文化研究者野心勃勃的手稿,这样的作品为什么会被封存近一个世纪之久实在难以揣摩。而今中译本在手,却仍是冷汗涔涔,一片混沌。若试图解析它,必被拖至思维的地狱,若试图跟随,就会“掉下去”。

    这本以记录分析自身之梦与幻象的册子有一种向下的力量,楼梯,深渊,地洞,大蛇。查找一下就会发现,在记录开始前,荣格自言:“我让自己下降。脚下的地好像裂开了,我一下子跌入黑暗的深渊。”这促使我们继续查询当时的情况。

    那应该是荣格本人和整个精神分析学历史上最重要也最诡异的节点。一直作为弗洛伊德忠实追随者形象出现的荣格终于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后与他父亲般的导师决裂,这一事件因为之前弗洛伊德的反复昏厥和之后荣格的精神分裂而显得十分有戏剧性,但事实上是天才思考者兼实践者之间观点不同的必然结果,特殊之处在于长期浸淫于心理、精神、梦境、性等思维层面异动研究的他们承受着自身、研究对象和所持理论三者纠葛之力的压榨,爆发争执之后自损极大,犹如武侠小说中同时修习几派内功进境神速,可一旦产生互斥,自损之苦难以言喻。

    当然再探究下去就会发现荣格初草《红书》的这个节点不止是与弗洛伊德学派完全分裂的时期,也是开头所说电影和后来的诸多演绎作品中最感兴趣的那位兼具病人、同事、情人多种身份的女子萨宾娜离他而去之后不久,她应该是《红书》中的阿尼玛(绝不是王尼玛)的来历之一,是潜入他意识深处的原型之原型。在此之前荣格对这段关系犹豫不决,萨宾娜投奔弗洛伊德并获肯定和支持,弗洛伊德对荣格的理论和二人的关系同时冷嘲热讽,而女人婚后仍迷恋荣格,并且荣格从她身上找到当初迷恋的弗洛伊德小女儿的影子……如果这些属实,后人遇到感情麻烦只要想想《红书》也就不纠结了。

    胡扯到这里终于臆想出一点荣格最终决定不出版《红书》的原因。他清楚自己的地位,知道身后会有大量传记和野史流布,他像一个冷静的疯子一样开始描画《红书》是抱着宣泄、解脱和积累的目的,但也有想象中的读者群体。然而当他的后续作品大量印行后,追寻《红书》的成书根由也许会变成读者的主要乐趣,这并不是他想见到的。果然就像大量冲破了“我死后XX年内不得XX”愿望(比如奥尼尔的名剧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面世的神品一样,几年前它的影印本刚一面世就意外地杀入畅销书榜单,估计这里面大半是为了添一册装帧特别的收藏品或者纪念那段那段在传记类作品中看过多次的诡谲时光。

    最近与荣格交集颇多。转发的微博里同时有老少几代的朋友表示“最近在看荣格”,床头压着数卷荣格文集(虽然未看多少但感觉其自有精神疗愈之功效),重漫了自己曾经挂上难看标签的与荣格有关的电影,现在,又有你寄来的《红书》中译本和借来赖着不还的八开影印本摊在桌上,当真有种“法涅斯”曼荼罗的幻象产生。

    对于原版《红书》的看法,倒是那位总编辑大人的话深得我心:“我魂飞魄散,我实在不是荣学家,我只把它当成东西,可它美得令我无法释手。”

    其实我最想问你一句:是不是一个人被贴上了心理学家标签他的著作就一定是心理学专著?《红书》本身明明记录性文字居多,倒更像是本拥有手绘插图的“炫学派”修行之书,同感?

    m

  • 疯狂与神性

    作者:malingcat 发布时间:2013-10-12 21:13:19

    1913年10月,荣格独自一人在一列火车上,突然被一种压倒一切的幻觉镇住了,他看见了一场滔天洪水淹没了北部欧洲,黄色的浊流,漂浮的瓦砾,成千上万的尸身。这一幻觉持续了大约两分钟,荣格又是困惑又是恶心。两周后,相似的幻象在旅程中再度出现,黄色巨浪变成了一片血海。荣格深怕自己面临精神病的威胁,此前一年,他发觉弗洛伊德“有一种精神病”,并且“有着十分令人担心的症状”,这也是他与弗洛伊德决裂的原因之一。这一年,荣格年近四十,拥有名誉、权力、财富和知识,但是恐惧找上了他,他处于中年危机之中。

    1.

     对于幻象,荣格其实并不陌生,在回忆文章《我一生中早年的事件》里,他讲述了一系列重要的梦境、幻象和幻想。譬如三四岁的时候,他做了第一个意味深长的梦:草地上有一个黑色石头砌成的洞,一排石阶一直通下去,穿过一个圆形的拱门,揭开一道绿色幕布,出现了一间石屋,那里有一个金光灿烂的王座,其上一个十分高大的、由皮肉组成、像是树干样的东西,它的顶端有一只眼睛。他怕得全身都僵了,此时又听到母亲的声音:“看看它吧,那就是吃人的怪物!”这个梦给荣格留下深刻的心灵烙印,直到多年以后,他才认识到这个形象是宗教祭祀用的阳具,而背景是一座地下庙宇。有趣的是,如果按照弗洛伊德学说,这个梦必然与性欲相联系,但是在荣格这里,他排开力比多,指向更深层、更普遍的东西,也就是“原型”和“集体无意识”。

    时至今日,对于荣格与弗洛伊德的恩怨情仇,坊间有种种说辞,2011年根据同名著作改编的电影《危险方法》上映,指出两人之间有个叫萨宾娜·施皮尔赖因的女子,她是荣格的病人兼情人,也是弗洛伊德的密友兼同事。但是,抛开“三角关系”的噱头,归根结蒂,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歧除了理论方法的、精神心态的,更是世界观的,荣格对神秘主义和通灵学说一直深感兴趣,但是弗洛伊德对此大不以为然。按照荣格的自我陈述,他的一生充斥着幻视、幻听、预感成真和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从12岁那年夏天被小伙伴推倒从而引发长达数月的“精神官能症”,他在漫长的一生里既“见过”上帝、也“见过”魔鬼、还“见过”白日里的“鬼魂”,特别是1944年心脏病发作之际,他有一次刻骨铭心的“濒死体验”——他的“灵魂”在一千英里的高空中俯瞰地球,这种种体验和震撼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

      “洪水-血海”幻觉之后,荣格故意在清醒状态下关闭意识、诱发幻想、允许精神内容自由呈现。在一个黑皮的小笔记本里,他以日期为顺序,记下了一系列幻象、幻想以及思考。三年之内,这种“黑书”记满了六本,与其说它们是荣格的个人日记,更像是荣格将“积极想象”方法用在自己身上的实验记录。从1913年10月到1914年7月,是荣格濒于精神崩溃的时期,与“洪水-血海”相类似的幻觉一共出现了十一次,其它幻觉亦纷至沓来。1914年4月20日,他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职务;4月30日,他又辞去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院教师的职务。当此际,他正在准备报告《无意识在精神病理学上的重要意义》,预备在英国医学学会举办的大会上宣读,而他不断担心,自己很可能在读完论文后疯掉。戏剧化的是,1914年8月1日,他宣读完论文,翻开报纸,发现世界大战爆发了,于是他“明白过来”,自己的十一次幻觉是“预言”性质的,也就是说,它们与外在的真实具有某种对应性。在晚年自传中他解释说:“我的职责现在明确了,我得竭力了解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我自己的体验总的说来与人类的体验到底巧合到什么程度。因此,我的第一个义不容辞的职责就是探究一下我自己的精神的深处。”

    2.

    大约从1915年开始,荣格开始把“黑书”上的内容扩展之后转录到“红书”上。此书的拉丁名字是“新书”,因为封皮是红色,所以又叫“红书”。如果说黑书是荣格的私人实验记录,《红书》则是荣格的个人“圣经”。此书古色古香,图文并茂,像中世纪的手抄本那样,将超过400页的羊皮纸装订为一个大开本,内部打有针孔以方便描线,用矿物颜料作画,以油墨书写,首写字母为花体,还有装饰性的花边和旁注。荣格的一生中有两大“手工作品”,一是以二十余年的时间、一砖一石构筑的波林根塔楼,那是他的石头圣殿,再就是以十六年的时间、一笔一划写成的《红书》,这是他的纸上圣殿。这两大作品类似于一种精神治疗方式,解救了一直有“双重人格”的心理分析大师。同时,塔楼和《红书》也是一种用特殊语言构成的另类宇宙,它们充满象征,不易解读。

    举例而言,《红书》第一卷里,当荣格“沉思神的本质”,他遇见了年老的先知以利亚和一位年轻美丽的盲女,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是一条黑色的大蛇。悖谬的是,这个女子叫莎乐美,也就是传说中向希律王要施洗约翰头颅的莎乐美。更荒诞的是,以利亚和莎乐美自开天辟地以来就是夫妻,同时,莎乐美不仅是以利亚的女儿,也是圣母玛利亚的女儿,还是“我”的妹妹。如此一来,“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就是基督!荣格说,“走进地狱就是自己成为地狱”,可是这个地狱也太异端了,足以让基督教世界的读者目瞪口呆。好在,荣格给他的弟子们写了一篇《解说》,又在晚年回忆录里旧话重提,对第一卷里形象的象征性进行了解释,使这一卷成了整部《红书》里最易懂的部分。原来,以利亚是聪明的老先知的形象,代表荣格理论中的“自性”,也就是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他象征着逻各斯(智慧)。而莎乐美则是“阿尼玛”,是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意向,因为她不明白事物的含义,因此是盲目的,她象征着厄洛斯(情欲)。厄洛斯朝向肉体的活动将走向夏娃,厄洛斯走向精神的活动则走向圣母玛利亚,如果排除肉体和精神的两种极端,第三种可能性则是亲子关系,即以利亚作为父亲、莎乐美作为妹妹,自我是儿子和哥哥。当莎乐美宣布说玛利亚是他们的母亲,这意味着自我就是基督。关于最后一步,荣格语焉不详。但是从以利亚身上,荣格发展出腓力门,即精神导师的形象,也是理想人格的象征。

    3.

     荣格一生号称解过八万个梦,可是写在《红书》里的“梦”,留给分析心理学派的后继者一个庞大的迷宫,也给了他们一个“解析”祖师爷的大好机会。荣格在自传中说过:“我追溯我那些内心意象的年头是我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岁月——一切根本性的东西都在其中确定了。一切都是从那时开始的,后来的细节详情不过是这一材料的补充和详述而已;这材料是从无意识中爆发出来的并在开头时把我完全淹没了。这,便是那可供终生进行研究的‘原始素材’”。不知何故,《红书》虽然有数种流传于弟子间的不完整抄本,但是荣格生前并没有将它付梓,一个看过原本的弟子说,此书假若出版,大家可能会认为荣格“完全地精神失常”。荣格自己可能也担心,如果就这样面世,他会“永远离开理性科学世界的战场”。1961年荣格逝世后,《红书》书稿由家族保存,追随者渴望一睹真容,视其为心理学界的“圣杯”。经过异常漫长的过程,《红书》终于在2009年出版,原色原大,装帧精美,虽然索价高昂,依然数次脱销,并一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荣格自己可能想不到的是,专家们抢购《红书》是为了一睹为快、为了解读天书,而《红书》吸引普通读者的,却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不难发现,荣格笔下的腓力门与尼采著作中的查拉图斯特拉和但丁的维吉尔极为相似。事实上,荣格的确从经典著作中借鉴良多,他从《圣经》里借来先知书的语言,从《神曲》里借来三界游历的结构,从《浮士德》里借来诗剧的体裁,还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借来宣喻体的风格。1922年荣格写有论文《从分析心理学到诗意的艺术作品的关系》,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著作,第一种是作者意图占据主导地位,第二种则是作品完全占据了作者,后者的例子便是《浮士德》的第二部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创作过程中,包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意象被激活,而不管是谁以原始意象的形式说话,势必直指人心。即便对于荣格理论了解不深,《红书》里的“黑暗神秘诗剧”依然诱人。

    荣格的手绘功夫出乎人们的意料,《红书》的英译本序言作者索努·山达萨尼(Sonu Shamdasani)指出,早在荣格的青年时代,他经常游览巴塞尔的艺术博物馆,尤为喜欢荷尔拜因、勃克林和荷兰画派的作品。作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在他学业的最后时光,他醉心于绘画几乎有一年之久,此时的画作有具象主义风格,技法娴熟。1902到1903年,荣格在巴黎和伦敦逗留,花大量的时间专注于绘画和参观博物馆。《红书》共有205页绘有图像,十分工细,美轮美奂,图文对照的方式使人联想起威廉·布莱克。荣格画了曼荼罗、面具、红轮、大蛇、蛙、火神、巨树和其它神秘符号,画中的视觉元素来自巴比伦、埃及、印度、各古老文明以及想象的王国,融合变异了柏拉图主义、诺斯替、炼金术、印度教还有基督教的大量意象。荣格本人不承认《红书》是艺术,认为它是象征符号的大集成,但是它的视觉效果实在太好,美国出版商初见书稿即“魂飞魄散”,说它“美得令人无法释手”。

    按照荣格的观念,人是无边世界的映像,由于人的语言并不完备,用图像来讲述灵魂是可行之道。“拥有一件事物的图像,我们就拥有了这事物的一半。这世界的图像也就是这世界的一半。”在这种意义上,当今读者捧着这本《红书》,也就拥有了荣格的“一半”。只是,正如书中所说,“留意图像的长老教会我们:疯狂是神性的”,反转过来,这里的“神性”看上去亦是“疯狂”的。自2009年《红书》在多国出版以来,它引起的追捧和争议都是世界性的。中央编译出版社在2012年推出《红书》的手稿本,全彩影印,布面精装。2013年又推出译文本,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和附录内容译自英文版。两相对照,对于这本天书或可略有心得。

    《红书》(手稿本),荣格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3月。

    《红书》(翻译本),荣格著,林子钧、张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6月。

    The Red Book: Liber Novus. C. G. Jung (Author), Sonu Shamdasani (Editor), John Peck/W.W.Norton & Co. October19, 2009.

    《荣格自传》,刘国彬、杨德友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6月。

    《危险方法:荣格、弗洛伊德和一个女病人的真实传奇》,约翰·克尔著,成颖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5月。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一星好评(299+)
  • 好评(239+)
  • pdf(452+)
  • 微信读书(88+)
  • 速度快(235+)
  • 藏书馆(399+)
  • 书籍多(374+)
  • 引人入胜(229+)
  • 简单(638+)

下载评价

  • 网友 菱***兰: ( 2024-12-30 20:43:34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沈***松: ( 2024-12-23 21:48:51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潘***丽: ( 2024-12-30 08:15:06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饶***丽: ( 2024-12-31 20:24:14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訾***雰: ( 2024-12-20 08:46:10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印***文: ( 2025-01-03 06:54:32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濮***彤: ( 2024-12-24 09:48:51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郗***兰: ( 2024-12-15 04:07:02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曾***文: ( 2024-12-31 03:00:10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冉***兮: ( 2024-12-14 07:14:32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后***之: ( 2024-12-15 02:58:55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习***蓉: ( 2024-12-14 07:30:08 )

    品相完美

  • 网友 晏***媛: ( 2024-12-19 20:46:16 )

    够人性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