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学》第1辑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曲艺学》第1辑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曲艺学》(第1辑)收录文章18篇,汇集了曲艺学研究领域众多的学术成果,除首篇的发刊词之外,其他文章对曲艺学的具体门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如唐力行的《走码头:江南水乡与说书先生》、陈睿睿的《永康鼓词考述》以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撰写的2013、2014、2015三年的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都是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做出的研究,对曲艺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推动价值。在目前尚还处于基础薄弱阶段的曲艺学来说,本书的出版对曲艺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都具有很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书籍目录:
【发刊词】
发刊词 /吴文科
【曲种研究】
“常州宣卷”论略 /杨秀妹
永康鼓词考述 /陈睿睿
蔡家洼五音大鼓及其曲种渊源的音乐学考察 /高苹
【理论探索】
唱曲舞蹈的形态特征与功能特点 /刘漫
论金元说唱表演批评 /田莉
【名家谈艺】
继承好的传统创作好的作品培养好的人才——在首届中国曲艺•江苏论坛上的发言 /马季
曲艺传承与发展创新——以四川清音为例 /程永玲
情到深处方有书——说演苏州弹词《雷雨》及蘩漪的一些体会 /盛小云
【文化探究】
走码头:江南水乡与说书先生——以常熟为中心的考察 /唐力行
歌坛、音乐社、唱片与电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粤曲生态 /李静
【商榷争鸣】
相声表演的艺术风格与流派辨说 /蒋慧明
侯宝林缘何对“化装相声”不以为然? /黄德和
【调研报告】
2013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
2014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
2015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
【文摘转载】
中华曲艺的文化形象:定义•特征•种类•价值——在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上的大会演讲 /吴文科
子弟书演出考论 /李芳
稿 约
作者介绍:
吴文科,1963年生,甘肃天水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事曲艺研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参与主持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曲艺志》大型系列丛书的编撰组织和指导审定工作,任丛书项目总编辑部副主任,曾获文化部“编审成果奖”“特殊贡献个人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曲艺学》(第1辑)收录文章18篇,汇集了曲艺学研究领域众多的学术成果,除首篇的发刊词之外,其他文章对曲艺学的具体门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如唐力行的《走码头:江南水乡与说书先生》、陈睿睿的《永康鼓词考述》以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撰写的2013、2014、2015三年的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都是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做出的研究,对曲艺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推动价值。在目前尚还处于基础薄弱阶段的曲艺学来说,本书的出版对曲艺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都具有很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精彩短评:
作者:一淳 发布时间:2023-06-07 17:37:13
曲艺学术研究的阵地
作者:尘埃 发布时间:2008-06-05 00:06:24
逻辑很好,尤其是对南博(Minami Hiroshi)和中根千枝(Nakane **日文忘了)的分析很有理到
作者:红钢城二街 发布时间:2016-11-01 11:21:59
2015年9月30号,朱岳写了一条读书笔记。现在,我加入了秃顶会,头发也停止生长。
作者:国境之东 发布时间:2022-07-13 10:46:22
妈咪Jane的“养育三部曲”,陆续看完,每一本都获益良多。《时间的格局》把长期主义灌注给我,坚持长期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一定会收获良多超出你的想象。
作者:Nap 发布时间:2015-03-21 11:47:44
简短的介绍性图书 每个建筑师的篇幅太短 代表作图片也太少
作者:IvAnHu 发布时间:2012-01-14 13:49:32
完全是抢钱的书~
深度书评:
Notes:麦肯锡教你如何做项目
作者:Jack 发布时间:2010-05-19 20:21:27
麦肯锡的项目管理做的还是蛮好的,这么多年一直受益于麦肯锡的方法。这本书总结的很全面,值得一读。
交流
1. 记录并分享项目组内部和外部的所有联系资料,明确盯人防守式的沟通负责关系,并确定项目的总体范围。
2. 对与项目进程相符的会议日程达成一致,并保证整个项目组每周至少碰头一次,对于那些期限为1-2周的项目,最好每天都碰头。
3. 所有的会议都有一个明确的议程,并作出具体的决定和新的行动方案。
4. 通过频繁的电子邮件交流使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的最新进程,格式要简单统一,请记住,过度交流肯定好于交流不足。
评价
5. 在评估问题和意见的正反两面时,一定要把人和所提出的见解分开,在评价问题时就事论事,抛弃针对个人的成见。
6. 明确团队成员及客户的个性类型。
7. 项目实施前,举行一个简短轻松的会议,交流一下各自的个性和工作方式偏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保持这样的交流。
8. 了解自己的本性,同时在于不同性格类型的成员相处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9. 每位团队成员都应明确并记录项目中自己的一两个主要发展目标。
10. 公开讨论并协调成员间的个人发展目标。
11. 制定处理分歧,给予和接收反馈的程序。
12. 定期举行反馈会议以便安排改进说需要的时间。
协作
13. 先要用一小时的时间进行集思广益,并就项目要解决的关键进行深入探讨。
14. 确保根据各子任所需要时间来平衡工作量,项目实施后,定期检查进展情况,确保任务分配并始终保持平衡。
15. 确定并充分利用每位团队成员的专长。
16. 至少与项目组举行1-2吃项目阶段汇报会,以审核结果,资料来源和工作分组。
17. 每天提供并更新个人和项目的进展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工作量和任务时间表。
激励
18. 明确激励每位成员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加以讨论,这是团队成员的动力来源。
19. 表扬和庆祝团队取得的每次成就,每天都激励团队成员间的相互表扬。
20. 项目完成后,举行一次盛大聚会。
以上是人际技巧,team=talk + evaluate + assist + motivate
以下是分析技巧,focus= frame + organize + collect + understand + synthesize
界定
21. 通过与客户的具体讨论,明确哪些是影响项目团队的关键问题。
22. 在委托书中明确关键问题,项目说涉及的范围以及解决问题的大致计划。
23. 明确项目的时限,地理范围和职能领域。
24. 要避免范围变更这一普遍问题。
25. 形成总体假设,作为解决现有问题的潜在方案。
26. 形成的支持性假设必须能够验证总体假设。
27.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重新讨论和修改假设。
分工
28. 对假设进行检验时,要保持客观性。
29. 以框架模型为起点来思考说要分析的议题。
30. 详细列出团队可能进行的分析问题类型和相关的数据要求。
31. 如果假设有所修改,则需要重新修改上述议题树和内容计划。
收集
32. 制作草图以展示与整个案例有关的必要数据。
33. 使用客户资料,尤其当对客户进行访谈时;事先列好访谈提纲,访谈后,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整理访谈记录,与团队分享。
34. 在所绘制的每张图表上注明引用的出处。
解读
35. 通过设问So What来整理分析思路并确定哪些最为重要。
36. 充分评估建议对于客户运营的影响。
提炼
37. 讲述一个故事,简单介绍项目的情况和复杂性,之后要提供解决方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38. 提前与客户及团队分享故事,以便获得客户的见解和认可。
39. 故事要简洁,重点是本质问题和具体的改进建议,故事应包含对组织的影响预期。
40. 学会从中寻找乐趣。
“死狗”凯恩斯:纪念《通论》发表80周年
作者:[已被注销] 发布时间:2020-05-22 23:41:54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已被注销](来自豆瓣)
来源: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63661963/
原文2016年6月发表于FT中文网
伟大的思想家身后总会有一个时期被人当作没有用的“死狗”,似乎是一种不可逃避的历史宿命。1760年,莱辛在与雅柯比的谈话中曾说:“要知道现在人们谈起斯宾诺莎,总像谈论一条死狗”。1827年,黑格尔提到此事时不无感慨地说:“现代对待斯宾诺莎体系以及一般对待思辨哲学的态度并不更好一些”。又过了50年,黑格尔自己也变成了时代的“死狗”——马克思评论道:“今天在德国知识界发号施令的、愤懑的、自负的、平庸的模仿者们,已经高兴地像莱辛时代大胆的摩西·门德尔松对待斯宾诺莎那样对待黑格尔,即把他当作一条‘死狗’了”。
如今,同样的命运——至少是在中国——似乎也降临在凯恩斯身上。很多经济界人士谈起凯恩斯,的确“就像谈论一条死狗”。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们,几乎无不以宣称“凯恩斯主义过时了”为标榜。“凯恩斯”三个字,几乎变成了“刺激”的同义词,连同“需求”一起,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时髦对象。
然而,正如《国富论》经常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学者的思想资源一样,《通论》也因其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普遍价值,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沉默而坚定的对话者。在《通论》发表80周年之际,在众人“痛打落水狗”的时候,我们也许需要呼吁一下“费厄泼赖”,探讨一下这本书对当下经济问题的现实意义。
一、需求
人们一般承认,《通论》的首要贡献,是对宏观经济非出清状态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系统的解释。在此之前,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出清的均衡状态,非出清状态被视作对这种均衡状态的偏离或“病态”,是达到均衡状态前的一种次要的过渡形态。凯恩斯首先在方法论意义上指出,古典经济学这种以均衡状态为中心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妨碍了对经济非出清状态的严肃研究,而恰恰是这种非均衡状态,往往才是经济的“常态”。《通论》明确提出“供给并不必然创造其自身的需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有条件”的,不是自然、必然发生的,市场经济内在机制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宏观经济不能出清的基本原因。
对于受过现代经济学教育的读者来说,这似乎是一种最为初级的常识。但在现实世界中,承认和运用这种“常识”来分析经济现象,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简单直接。举例来说,时下在中国有一种流行的观点,用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来解释目前中国经济日益严重的下行压力,进而说服人们接受越来越低的实际经济增长水平,并否定通过凯恩斯意义上的需求管理提振经济的可行性。这种流行观点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混淆了“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和“产出缺口”两种现象,混淆了长期均衡位置的变化和短期均衡态势的状况。如果说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带来的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的确是一个事实,那么当前更重要的事实则是总需求的下滑超过了总供给的下行,实际经济增长明显低于潜在增长能力,使得实体经济面临强大的收缩压力。目前中国所谓的“经济下行压力”,实际上更多地是对这种产出缺口的感受,而不是对潜在供给能力下行的感受。
如果真是供给因素带来的潜在增长率下行超出人们的预期,现实中出现的应该是经济增速放缓伴随通货膨胀的滞胀现象,而不是目前这种经济下滑伴随通货紧缩的典型衰退现象。回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7年,中国经济只有2010和2011两年面临类似滞胀的情况。在那个时候,用潜在增长率下行等供给侧因素来解释宏观经济遇到的问题是合适的,可以说“主要矛盾是供给侧问题”。但时过境迁,从2012年开始,总需求的下滑速度就开始逐步超过供给的下降,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开始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如果说2012和2013两年产出缺口尚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那么从2014年开始,在外部因素和政策因素的作用下,总需求的下滑就开始进入加速通道,“经济不好”开始成为各方面的普遍感受。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遏制需求的持续萎缩,而不是片面强调提高供给侧效率。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没有总需求的适度温和扩张,供给侧改革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就业
作为秉承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剑桥精英,凯恩斯在《通论》中力图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产能的充分利用和生产要素(尤其劳动)的充分就业。产能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需要充分利用,劳动力需要充分就业,这本是最平常不过的大道理。但这种“健全的常识”,在目前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中,也经常是稀缺的。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产出缺口不是来自有效需求萎缩,而是来自“低级”的、“坏”的过剩产能,应该通过消灭部分供给能力的办法来消除产出缺口。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常常认为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规模庞大,明显超出国内需求,已经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但是,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人均物质资本存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只有发达国家的40%,钢铁、煤炭的国内需求是否已经饱和,仍然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由于中国的庞大人口规模,在分析产能问题时,人均指标可能比总量指标更具有说服力。就钢铁而言,中国的人均产能只是刚达到发达国家平均峰值水平,明显低于日韩等东亚经济体的峰值水平;就煤炭而言,英国的峰值产量是人均6吨,美国是4吨,中国只有不到3吨。更为重要的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产品只要有国际竞争力,其产能并不以国内需求规模为限。中国的钢铁行业在汇率持续上升且没有出口退税(意味着征收出口税)的情况下,2015年仍然取得上亿吨的出口成绩,就很说明问题。
“产能”的意义不在于“产品”,而在于“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产能本质上是它创造财富和就业的能力,是它的产业肌体。“去产能”不仅意味着消灭工厂等物质资本,消灭对应的金融资产,还意味着消灭就业和收入,最终面对一种无法消灭、无法“出清”的生产要素,这就是劳动力或活生生的人。当产能利用率普遍不足时,公共政策的正常逻辑应该是为其寻找出路,而不是削足适履地去消灭它。在近代经济史上,主要工业化国家面临经济危机和产能过剩时,都是竭尽所能争夺国际市场,保护国内就业和财富增长。如凯恩斯所言,在这个问题上,近代早期的重商主义政治家,认识比古典经济学家更正确。
三、货币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直接原因在于企业“计划”的总投资低于社会总储蓄,而计划投资的相对不足又源自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企业家的主观预期不佳,另一个是货币经济条件下实际利率水平总有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倾向。前者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出自人类本性的自然因素,很难直接加以调节,后者却属于“事在人为”,在现代中央银行体制下完全可以得到矫正。
《通论》货币理论的核心逻辑是,货币相对于其他资产的流动性优势,使其具有一种流动性溢价,因此利率总是有一种偏高的倾向。特别是在经济衰退、金融市场动荡时,由于市场主体规避风险带来的流动性需求,资金利率会显著高于实体经济的投资边际回报率,从而对总投资形成紧缩。中央银行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消除这个流动性溢价,压低市场利率特别是名义贷款利率,使实际贷款利率尽可能与实体经济资本边际回报率保持一致,以防止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出现。同时,由于存在名义零利率限制,央行的行动还要足够快,具有一定前瞻性,要在市场出清所要求的名义利率降到零之前采取行动,以防止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
从伯南克到黑田东彦再到德拉吉,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中央银行家所做的,无非是遵循这个理论逻辑,采取一切可能办法——包括负利率这种凯恩斯曾经认为不可能的办法——来把实际利率压低到与资本长期回报率和经济潜在增长率相一致的水平上。
相比之下,过去两年中国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名义政策利率没有对经济和物价下滑作出及时而足够的反应,造成实际贷款利率大幅攀升和宏观紧缩,名义上的“稳健”变成了实际上的“紧缩”。2014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每况愈下,股市、汇市、债市风险迭出,实际上都是这种宏观紧缩的反映。待到实体经济已经倒下后,再放松信贷就只能刺激房地产这种“无风险资产”,造成经济进一步的扭曲和进退两难。
正如德拉吉先生所说:“太迟行动的风险高于太早行动的风险”——这话不仅适用于欧洲,也适用于中国,尽管适用的原因并不相同。
四、工资
从经济学逻辑上来说,当市场不能出清时,一定意味着某种价格的失灵。古典学派把失业现象归因为名义工资不能有效调整,也就是劳动力价格的失灵,凯恩斯则更多地将其归因为利率不能随资本边际收益率有效调整,也就是资金价格的失灵。正因为如此,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常常把凯恩斯主义与古典学派的根本差异,归结为名义工资刚性问题——前者肯定名义工资刚性而后者否定。但如果我们通过《通论》本身而不是教科书去理解凯恩斯,就会发现他在这个问题上持有一种更为复杂、更为精巧而且值得我们学习的“政治经济学”观点。
实际上,凯恩斯并非不知道名义工资可以具有弹性,在经济萧条时,名义工资完全可以充分降低以反映价格水平和生产率的下跌,政策制定完全可以往压低工资这个方向走,这也是一些国家所谓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他同时认为,维护名义工资刚性是一种在政治和社会上更为“可取”的状态——与其通过压低工资去实现市场出清,不如通过压低利率去实现市场出清,与其让劳动者承担调整成本,不如让资本所有者更多承担成本。凯恩斯观察到,在现实社会中,土地和资本是更为强势的生产要素,其利益在经济衰退期更容易得到保障,劳动则是弱势要素,利益更易受到损害。作为“剑桥的精英主义者”,凯恩斯认为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应该使经济政策在分配效果上向劳工倾斜:这意味着维护名义工资刚性,以利率调整代替工资调整,容许一定的通货膨胀风险,促进名义工资的长期稳定和增长,稳定全社会的收入和物价预期——以及更重要的,对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预期。
因此,名义工资刚性,与其说是凯恩斯理论中的一个实证前提,不如说是基于政治经济学考虑作出的一种理论抉择。而这种视角和立场,正是当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讨论所缺失的。当我们倡导“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的结构性改革时,这些措施对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劳动者会带来什么影响,又可能给社会和政治格局带来什么变化,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和评论者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五、债务
如今流行的观点认为,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财政和货币扩张造成全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债务高企,而增长并没有有效提高。设若起凯恩斯于地下,他会如何回应这种批评呢?他也许会说:“这正是我所要的结果——在社会和政治意义上”。
凯恩斯在《通论》中认为,在经济衰退时通过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促进资本特别是公共资本以更快的速度积累,提高人均社会资本存量,最终达到资本不再短缺的程度,其结果则是资本回报率的下降和利息率的下降。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债务看做资本存量的对应物,把经济增长看做收入流量,当前高债务低增长的现象,可以在经济学上代换为存量资本平均回报率的下降,也就是《通论》中提出的财政刺激政策的结果。
在凯恩斯看来,资本回报率以及相应的利息率的下降,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会使纯食利阶层的利益不再增长,新增收入流量中绝大部分成为劳动收入,从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和社会稳定,公共资本的增加则有利于公众生活条件的改善。资本平均回报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意味着一个社会达到了资本的“普遍丰裕”,这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从经济压力中解放出来,从事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凯恩斯认为,在当时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一个社会可以在一代人时间内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从现实情况看,凯恩斯的这种或可称为“资本的共产主义”设想当然是过于乐观了。但他的逻辑仍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资本回报率下降现象的有益视角,这是一种社会的、政治的乃至人文的视角,而非单纯的经济视角。在目前的中国,如果我们能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推动社会资本特别是公共资本积累,大幅度地增加医院、学校、住房、地铁、国道等供给,在宏观上可能表现为资本利息率的不断降低,但它的确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改善公众生活质量,并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果我们把凯恩斯的逻辑拓展到全球,会发现虽然占据全球人口10%的高收入国家资本趋于饱和,占20%的中高收入国家资本稀缺程度显著降低,但还有70%的人口处于欠工业化甚至前工业化状态,资本积累极度薄弱,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资本严重缺乏,全球总需求潜力还远远没有释放完毕。如果我们能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促进良好发展机制在全球的推广,使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实现中国式的经济发展,完全能够在更长时期内保持全球总需求的稳定增长和适度的资本回报率,直到实现全球的资本普遍丰裕,实现凯恩斯所设想的那种人的普遍的经济解放。
六、通论
凯恩斯在《通论》中的理论抱负,是提出一种更为普遍性的、包容了古典理论的“一般”经济理论,这是所谓“通论”的严格意义。按照他的理解,“通论”超越古典经济学之处,在于它拓展了对经济活动的解释框架,把后者作为不言自明前提的东西变为一定条件下方才成立的原理,从而将其解释为“各种可能均衡状态中的一个极端之点”。古典经济学仅解释了均衡,“通论”除此之外还解释了非均衡。因此,凯恩斯理论并不是简单地否定了古典经济学,不是一种简单与后者对立的理论,而是用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一般理论”(通论)包容了作为“特殊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正如同非欧几何学框架里包容了欧几里得几何学,相对论框架里包容了经典力学。
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凯恩斯的“一般理论”为我们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市场经济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我们能够渡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一劫,归根结底靠的还是凯恩斯主义。当前宣称凯恩斯主义过时甚至有害的人们,每每以“刺激政策”失效作为论据。不少人认为,中国的“4万亿”刺激计划造成了产能过剩、债务膨胀、结构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美国则因为市场快速出清、结构改革有效,经济恢复更为健康。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忽略了,正是美国采取了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货币扩张,有效防止了日本式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也正是美国,采取了最积极的财政刺激措施,金融危机以来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平均达到7.6%,个别年份甚至超过10%,远高于中国同期的财政扩张水平。而严格按照凯恩斯理论的标准衡量,过去3年中国的宏观政策更多地是处于紧缩而非扩张状态。无论美国经济复苏的成功还是中国经济近两年的困难,与其说是对凯恩斯理论的否定,还不如说是对他的一再佐证。
凯恩斯的幸运与不幸都在于,如今人们往往只通过教科书来了解他的思想。通过教科书,他的一些思想广为传播,但也正是通过教科书,他的很多真知灼见被简化和扭曲。当我们又一次面对类似大萧条的场景,面对关于经济停滞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激烈讨论时,重新读一读凯恩斯本人的《通论》,而不是讲述凯恩斯主义的教科书,可能会有更多的启发。
在举国通说“供给侧”的热闹时刻,笔者愿不合时宜地说一句:“也许只有‘死狗’凯恩斯才能拯救我们”。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106+)
- 种类多(203+)
- 章节完整(65+)
- 在线转格式(468+)
- 书籍多(487+)
- 格式多(421+)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 2024-12-10 22:09:45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田***珊: ( 2024-12-11 15:28:29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师***怡: ( 2024-12-16 19:10:42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宓***莉: ( 2024-12-24 16:58:3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濮***彤: ( 2024-12-21 05:33:2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冷***洁: ( 2024-12-26 10:15:04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潘***丽: ( 2024-12-22 10:30:12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马***偲: ( 2024-12-14 15:22:01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石***致: ( 2025-01-05 12:26:30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康***溪: ( 2024-12-26 10:44:39 )
强烈推荐!!!
- 网友 芮***枫: ( 2024-12-28 12:12:03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宫***玉: ( 2024-12-12 01:03:02 )
我说完了。
喜欢"《曲艺学》第1辑"的人也看了
- 3D型彩票直选定位攻略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乒乓球横拍技术图解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怎样布置预算工作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06高考专业志愿填报指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词汇必备(第3级)(全新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法语TEF词汇速记及考点精练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22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实战训练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我的爸爸邵洵美【可开电子发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释义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先觉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