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生活就像练习 北京日报出版社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7:32

生活就像练习 北京日报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生活就像练习 北京日报出版社精美图片
》生活就像练习 北京日报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生活就像练习 北京日报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770549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6.8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7:32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生活就像练习:肯?威尔伯整合实践之道》是一本接地气的身心灵练习书。生活给人以诸多考验,我们要八面玲珑、处事不惊、面面俱到,却仍不能避免生活的艰辛与痛苦。《生活就像练习》并没有承诺一个按照它上面说的方法就可以达到的美好境界;也没有否认人生在世永不可逃避的、哪怕是开悟了也依然存在的磨炼。它只介绍了一种思维模式,数个练习方法,十分中立。

但《生活就像练习:肯?威尔伯整合实践之道》并非理性而不近人情,充斥着冰冷的分析和抽象的理论,相反,肯?威尔伯和其他三位作者生活在忙碌而多彩的大都市,深谙都市人的喜忧;他们设身处地为我们设计的练习既省时又省力,但绝无水分;他们鼓励我们勇敢地生活,诚实地面对自己和他人,在挑战与变化中体味生命的美好。

想要挖到宝藏,就不要害怕指甲里有泥。《生活就像练习:肯?威尔伯整合实践之道》的美妙,只有在阅读和实践中才能深切地体会到。

用大师的洞见促成心灵的成长,事业的丰收!


书籍目录:

伟大的实验001

01 为什么练习003

本书中的练习006

一分钟模块:你最深的动机是什么?006

02 “整合式生活练习”是什么008

包含一切的方法008

整合式生活练习“由AQAL驱动”010

启动平台:四个核心模块013

金星练习016

没时间?试试一分钟模块017

可以进行深度练习了?ILP法则仍然有效019

练习应涵盖三种健康019

练习的法则020

明智的觉醒方式023

03 感受整合意识025

存在的四个象限026

所有的四个象限,所有的时间

一分钟模块:感觉整体意识――马上!034

04 阴影模块037

阴影是什么?037

3―2―1阴影处理040阴影的来源040

将意识之光带入阴影044

金星练习:3―2―1阴影处理045

范例1:菲尔拜访童年好友046

范例2:凯西给比尔能量048

范例3:托尼和怪兽一起冥想049

一分钟模块:3―2―1阴影处理052

更高级的阴影工作053

较浅的阴影053

心灵的奇怪逻辑054

转化真实的初级情绪055

情绪转变不断进行056

发展同情绪的关系058

整合光和暗、灵性和阴影059

05 心智模块061

练习接受观点061

提高接受观点的能力062

整合框架的要素063

AQAL整合理论063

AQAL:所有象限、层次、路线、状态、类型064

包罗万象的空间064

象限065

意识的层次068

发展路线074

回答生活提出的问题079

层次和路线:通向山顶的多条道路081

世界观光谱083

我们如何共同创造世界观?090

给四象限赋予新的内容090意识状态093

状态训练095

一分钟模块:意识状态(快速浏览)096

你属于什么类型?098

确定你的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100

性格类型如何影响练习101

整合框架的应用103

用AQAL看到更广阔的世界103

一分钟模块:快速浏览103

你从什么观点出发?104

有悖于整合理念的观点107

整合式操作系统115

06 身体模块117

重新完整地定义身体117

三个人跳的探戈舞118

三身练习122

第一步:安住于因果身体125

第二步:激发精微身体的活力126

第三步:强化粗钝身体129

第四步:从粗钝到精微的伸展和放松运动131

第五步:重新安住于因果身体之中134

总结:三身练习的原则134

一分钟模块:三身练习135

粗钝身体的练习139

身体锻炼必不可少!139

力量训练:提高健康水平的核心练习139

金星练习:集中强度训练(FIT)141

一分钟模块:力量训练144

肌群145心肺运动让人愉快147

一分钟模块:有氧健身148

体育运动、舞蹈及神经肌肉协调149

伸展运动151

整合式营养151

整合式营养的四大象限152

精微身体的练习158

精微身体锻炼158

瑜伽、气功和武术159

能量练习的核心161

微妙娴熟的技巧161

引导强烈感受164

引导性能量165

精微呼吸练习166

身体模块的“内在游戏”168

头部、心脏和丹田169

管理内在状态的精微身体练习170

始终呼吸和感觉171

大心量=大心智=整合式感受/觉知172

安住在因果身体之中173

睡眠174

相续意识176

07 灵性模块178

整合时代的灵性练习178

整合式灵性180

灵性的多种颜色183

你能感觉到么?185

练习灵性模块187

如何来修习灵性?187

三面灵性190

整合灵性涉及灵性的三个方面190

探索灵性的三个方面:观照、神交和冥想的本质192

人际关系中的灵性199

灵性团体199

整合式虔诚200

向虔诚开放201

整合式有神论?202

虔诚的阶段203

超越理性的虔诚205

借助于虔诚将生命练习整合起来206

整合式冥想练习207

冥想:让灵性变得真实207

冥想练习212

基本呼吸冥想213

“我是”引导冥想216

金星练习:“我是”持咒冥想218

金星练习:整合式探究218

一分钟模块:整合式探究222

金星练习:三面灵性222

一分钟模块:三面灵性224

金星练习:自他互换225

完美的灵修226

08 整合式伦理228

对整合式伦理的需要228

道德伦理不是枯燥、僵硬、压抑人性

对伦理的诘难230

我们必须发掘更高的伦理敏感性231

整合式伦理框架232有道德地成长232

基本道德直觉233

你将谁扔给鲨鱼?234

根本、内在和相对价值235

遭遇伦理困境235

道德和伦理236

不要太片面:伦理练习的四个象限238

整合式伦理艺术241

道德生活的三个理由241

无畏地观察不道德行为的代价244

结束你的业力248

重要的不是做过什么,而是随后将做什么249

伦理和自我的关系250

男性自我同情251

女性自我同情251

阴影练习的伦理252

低飞252

扩大的伦理责任253

整合式伦理的愉悦255

09 在生活中练习:人际关系、工作、养育子女、创造力和其他附加模块257

ILP的骨和肉25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259

努力、随缘、目的和投入261

快速浏览部分附加模块262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整合式框架267

通过五种整合式透镜来观察附加模块267

确认:实现所需变化的强大工具279

练习完美282

10 练习生活导航284

第一部分:设计你的ILP284

伊丽莎白和杰里米:ILP设计过程的两个范例285

1.评估现状286

2.确认缺少的东西288

3.选择练习内容291

4.练习296

5.灵活变通297

6.不断做出细微调整299

7.获得帮助301

与好同伴共处303

和导师共事304

核心价值观、愿景和生活目的305

第二部分:整合式练习的艺术312

每日拓展的觉察力312

练习技巧和原则316

练习的季节和阶段332

独特的自我337

作者介绍346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练习的法则

    

没有捷径

    

之所以称整合式生活练习,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捷径,否则我们一定会推荐。之前的半个世纪,其中一个重要且来之不易的教训,同时也是人类潜能运动的教训,就是周末工作坊的式微!一周或一个月的强化练习也越来越不受重视。唯有坚持每天认真练习,才能带来持久的转变!

    

要想实现持久的转变,最快速、便捷的途径就是类似ILP的生活方式,并且至少要涉及四个核心模块!这似乎要花不少时间(有时似乎一分钟也太长!),但能带来巨大回报,能开发我们的潜能,激活我们的能量和注意力,提升生命的效率和愉悦感。我们没有理由不进行ILP练习!

    

整合式交叉训练

    

传统的交叉训练是平面的。你练习健美操、举重,也许还练习瑜伽,而这些都仅针对身体层面。如果我们在自身存在的所有维度和层面运用相同的交叉训练法则――个领域的成功就能加快其他领域的发展。结果会如何?这就是关键!例如,初步研究表明,同时练习冥想和举重的人,在冥想上进步更快,同样,做冥想练习的人在举重方面进步也快,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整合式交叉训练的协同作用。四个核心模块同时激活几种强有力的协同作用――身体的和心智的、灵性的和身体的、阴影(无意识)的和灵性的,附加模块还可以进一步增强这些效果。

    

有些练习似乎更关注某个模块,但它具有涟漪效应:通过在生命某领域中某个模块上的训练,会增加所有领域中其他模块的效率!这就是交叉训练的力量。例如,阴影模块主要影响内在的心理机制。让我们想想它能影响生活的多少个方面:意识到并且承认自己的阴影,你就能够将更多的亲密和诚实带入人际关系中,释放身体内压抑的能量,使工作更为清晰而有效率,提高付出真诚和道德行动的能力,甚至可能改善你的财务状况。(例如,你可能有无意识的对金钱和权力的恐惧,现在能面对恐惧,你就能够克服它。)

    

后形而上学的方法

    

ILP是后形而上学的方法,这个重要法则稍有些理论化,但是很重要。“后形而上学”在这里的意思是,人们对现实的理解都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而且是和实践相关的。换句话说,你必须通过行动才能对事物有所理解。就好比必须去看,才能知道天在下雨;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阿米巴虫;必须冥想,才能理解禅学大师真正在说些什么。

    

传统的形而上学假设现实就是意识,不受个人所处环境以及个人行为和观点的影响。后形而上学的整合式方法认为,你必须先实践整合式练习,才能体验整合式现实。本书的任何内容都不应该仅仅被视为对真相的抽象说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确定某人所说的“真理”究竟是否为真理。

    

如果想知道木卫是否存在,就必须先了解天文学原理,然后通过望远镜观察天空。同样,如果你想知道禅宗所谓的顿悟(satori)或者开悟是否存在,你必须了解一些禅学知识,然后亲自冥想,了解心的本性。后形而上学方法不是不假思索地相信,也不是因为存疑而不相信,它要求开放和好奇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后形而上学是一种科学冲动,在我们自身存在的所有维度和层面上,而非只是物质的层面上,探索新经验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觉察、关心和存在

    

整合式生活练习的核心不限于特定的练习,而在于一种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承诺,它要求对生活的每一个当下保持觉察、关心和临在,进而增强个人在觉察、关心和临在上的能力。ILP修行者努力的目标是健康的身体、清晰的思想、开放的心灵,乃至更崇高目标。它们通过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你如何呼吸、如何感觉、如何工作、如何对待爱人、如何应对压力,等等。

    

真正地去觉察、去爱是意义深远的,它意味着你在每一个当下去观察、感觉和存在,不局限于某个观点,自由地跟随生活本身而调整和发展。

    

整合式生活练习是矛盾的。你的练习随时间不断深化,就像某些传统中的“渐修之路”一样,可能需要倾注几十年的努力,但这一过程随时可能被突然而来的觉醒和解放打断。在那样的高峰体验中,意识全然无碍,事物的真实本性鲜明而透彻地显现,但这种明晰可能很快就会消失。而如果高峰状态足够多地发生,自由意识就会逐渐渗入整个生活。因此可以说,进化之路既是渐进的,又是突然发生的。

    

整合式生活练习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本书虽然可能看上去像是一本练习“指导”手册,但是ILP更像是一种自我提高方案,对如何进入更高的意识状态给出了很精练的总结。以某种方式,你“做练习”,而在某些时刻,练习开始“改变你”。

    

其实因觉醒而生的自由从一开始就存在。从来就不存在问题,也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矛盾在于,转化也很重要,我们应该感谢它。在领悟的瞬间,我们的道路显出其本来面目――我们是无条件觉醒的容器。我们为了善良、真相、美以及练习当中的欢乐而练习。

    

你此生可以将自己的整合式生活练习一直发展和深化下去,使其越来越个性化和符合实际。你如何在挫败、失望和痛苦中练习?你如何回应别人的攻击?如果你爱的人死去,你如何反应,你又能做什么?你如何面对损耗、衰老和死亡等等这些不可避免的赤裸的现实?

    

P20-22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2020年(农历庚子年),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都是一个见证历史变迁的重要时刻:肆虐的瘟疫使得全人类面对由新冠病毒带来的“至暗时刻”。挣扎求生的病人、寂静的城市街道、救护车的警笛、冷酷无情的死亡数字……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我们将面对一个更加陌生和未知的世界。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的: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只有依靠科学技术,人类才能真正战胜病毒、走出死神的阴影,重新沐浴在阳光下;而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工程与信息可视化技术无疑是最重要的武器之一。信息可视化不仅能展现事实,而且也是面向未来的指南针。人们渴望通过数据与分析判断趋势与未来,信息可视化设计的价值正在于此。


20世纪20年代,约翰·B.斯帕克斯,一位雀巢美国公司的经理,需要频繁乘火车长途旅行。作为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本历史书和一个记事本作为旅途的伙伴。每次归来,记事本上都记满了读书心得、人名或日期等。日积月累,斯帕克斯的读书笔记本越来越多,如何才能从中挖掘和整理出历史脉络?斯帕克斯想到了信息图表。他将这些笔记本的内容分门别类剪贴到一张巨大的图表上。到了1931年,这张长约5英尺(1英尺≈0.305米)的宏大历史挂图《世界四千年历史图鉴》(图0-1)终于诞生了。该图采用了当时颇为流行的达尔文物种演化图谱的方式,描绘了上下四千年人类文明发展史。斯帕克斯还结合了定量和定性方法,用不同的颜色和面积代表不同的种族、国家和区域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横坐标体现了同一时期不同文明的兴衰趋势。

《世界四千年历史图鉴》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它不仅清晰生动地展现了历史的大数据,而且通过宽窄不同的彩色条块,让沉默历史能够“开口说话”;该信息图也成为读者按图索骥和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坐标和“藏宝图”。该图工程浩大、资料丰富,蕴藏着无数的奥秘有待后人研究与发现。例如,为什么最右侧的中华文明,虽然历尽沧桑,饱经战乱和动荡,但却能够绵延不断五千年?这个答案也许不仅蕴藏在长江、黄河、长城和兵马俑之中,也体现在武汉疫情暴发之际,全国人民所展现出的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和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之中。


今天,人工智能与算法推演的进步已经可以通过大数据预测未来,但各种偶然性、机遇与可能性仍然需要人类的慧眼才能识别和把握。左脑与右脑、艺术与科学的碰撞正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源泉与力量。因此,无论信息与数据如何进步,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故事、审美与体验在塑造可视化世界中仍然不可或缺,它为人类带来思索、启发、娱乐和智慧,引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浪潮奔向未来。在今天大数据和数字媒体泛滥的时代,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将呈现出越来越深刻的意义。

本书是作者在疫情隔离期间思考、归纳和总结的结晶,因此有着特殊的意义!本书不仅是全国第一本以概论的形式全面论述信息可视化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专业课教材,而且也是作者近20年在该领域耕耘的心得总结,相信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本书的完成还要感谢吉林动画学院郑立国董事长兼校长和罗江林副校长,正是由于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这部著作才能最终按时脱稿。此外,作为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信息可视化设计专家组评委,书中引用的部分插图源于我对参赛作品的分析,也借此机会向这些图表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图0-1《世界四千年历史图鉴》(左为全图 ,右为局部放大图 ),约翰·B.斯帕克斯绘制

作者

2021年2月于北京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    肯?威尔伯??当前美国的心理学家、哲学家,超个人心理学的TOP1??畅销著作!    《生活就像练习:肯?威尔伯整合实践之道》是一本接地气的身心灵练习书。    生活给人以诸多考验,我们要八面玲珑、处事不惊、面面俱到,却仍不能避免生活的艰辛与痛苦。《生活就像练习:肯?威尔伯整合实践之道》并没有承诺一个按照它上面说的方法就可以达到的美好境界;也没有否认人生在世永不可逃避的、哪怕是开悟了也依然存在的磨炼。它只介绍了一种思维模式,数个练习方法,十分中立。    但这本书并非理性而不近人情,充斥着冰冷的分析和抽象的理论,相反,肯?威尔伯和其他三位作者生活在忙碌而多彩的大都市,深谙都市人的喜忧;他们设身处地为我们设计的练习既省时又省力,但绝无水分;他们鼓励我们勇敢地生活,诚实地面对自己和他人,在挑战与变化中体味生命的美好。    想要挖到宝藏,就不要害怕指甲里有泥。本书的美妙,只有在阅读和实践中才能深切地体会到。



精彩短评:

  • 作者:斑点紫罗兰 发布时间:2016-07-15 09:14:06

    故事,明理交织在一起~

  • 作者:一粒傻兔 发布时间:2022-12-17 18:27:35

    我要上岸我要上岸

  •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4-02 14:14:21

    意外好读的名著,当然其中的丰富隐喻性值得更深研究。文豪用4个主要人物的故事,道出了很多让今天的我也感同身受的道理,生活、信仰、爱情、婚姻、死亡……虽然时代烙印重,但是人类的情感总是共通的,这也是小说第一句话家喻户晓的原因吧~双线叙事又互不干扰确实是要有内敛的叙事能力,而且竟然如此好读,尤其是最后安娜的那段心理活动,还是很惊艳啊!最后又有写到战争,想必《战争与和平》已有详细阐述,待读。

  • 作者:海之晨曦初现 发布时间:2018-10-05 18:12:00

    在设计【假设出来的等离子生命体】时,

    我就只能使用【这种上古时期的书当中的知识】。

    在大二时对人经常提到的【液晶体理论、准晶体理论】,都是从这儿来的。直到2016年,我跟【香港科技大学兼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的交换生的-高等纯数学专业的朋友】提拓扑学时,仍然在使用如此老的书当中的内容。幸好,对方的学术水平不怎么高;否则,我就得要丢脸了。

  • 作者:在时间旅行 发布时间:2020-11-09 12:44:15

    历史的进程,如此之多的文字,想看完太久了。

  • 作者:私享史 发布时间:2008-07-25 17:46:36

    和《新浪之道》一样,读到后面就成了鸡肋。Metrosexual~《万金油与职业门槛》这一章有些感触~


深度书评:

  • 电影与小说

    作者:D 发布时间:2017-09-18 13:03:12

    看了电影之后看的书,想知道有什么不同。但是读的时候总是会想到电影里的场景 ,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此决定以后还是得先看书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构建小说场景。小说总体来说有点肤浅吧,我不知道为什么非得这么变态。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明唐峥的杀人动机。感觉唐峥这个人物设置比较轻浮,我觉得应该着重突出他变成这样的理由,难道仅仅就因为妹妹不听话?

  • 我们在谈论现代主义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

    作者:游旭东 发布时间:2018-03-16 15:04:36

    1960年春天,那时的彼得·埃森曼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一名研究生。在经历了沃尔特· 格罗皮乌斯建筑事务所不成功的工作经历后,年轻的埃森曼似乎对建筑实践失去了兴趣。

    在拿到硕士学位后,埃森曼选择了去法国。为了满足富布赖特奖学金的要求,他的法语必须达到熟练的程度。年轻的埃森曼每天学八小时,连学了八周。之后,他登上SS. 弗兰德号去了法国。到了勒阿弗尔之后,埃森曼又上了去巴黎北站的联运火车。下车后他急匆匆地打了辆出租车,然后用他最好的法语说想去圣心街,司机转向埃森曼,用一种他从未听过的恼怒而傲慢的语气说:“我觉得你还是说英文吧。”于是彼得·埃森曼在巴黎的停留就这么结束了——“FINIS(完)”。

    1960年9 月中旬,彼得·埃森曼去了剑桥,受邀成为一年级设计课的代理老师。在这里,他遇到了柯林·罗。学年结束时,教授莱斯利·马丁爵士(Sir Leslie Martin)邀请埃森曼留下来接受全职教职,并建议他,一边教书,一边读博。

    日后彼得·埃森曼在被人问到,对于建筑师,读博的价值是什么,埃森曼总是这么回答的:"学会如何消停地坐上三年。"

    在1960年代的欧洲,能消停地坐上三年是一件奢侈的事。

    对这一时期的欧洲而言,此时理想与宣言的芳华正从现代主义苍白的墙体上褪落,乌托邦式理想社会的愿景正欲崩颓,伴随着彻骨的历史割裂感,知识分子纷纷从集体的幻象中抽离开来:西方社会正在普遍经历一场“知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

    K. 迈克尔· 海斯(K. Michael Hays)后来在他编著的《1968 年以来的建筑理论》(Architecture Theory Since 1968)中写道:“自1968 年以来……文化——作为一种既属于个人又被个人拥有的东西,作为一种使自身领域之内一切事物自上而下地趋于饱和的沉淀物,作为合法性与反权威之间的界限——将不再能如我们期望的那样自发地出现了,亦将不再是社会进程的必然结果,它现在必须通过更自觉的理论程序来不断地构建、解构和重构。"

    那是个动荡的时代,也是大师和巨著井喷的时代。

    在1963 至1968 这短短五年间,理论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其中就包括:符号及语言学研究——如罗兰· 巴特的《符号学原理》和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如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以及居伊· 德波的《景观社会》;精神分析学论述——如拉康的《文集》;后结构主义批评——如福柯的《词与物》和德里达的《论文字学》;最后,影响后世的建筑理论著述——阿尔多· 罗西的《城市建筑学》、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塔夫里的《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也都问世于这个时期。

    而在所有这些著作出版之前,彼得·埃森曼因为“消停地坐上三年”,他已经完成了《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可以说,他的这部论文预见了一种新的建筑理论的到来。

    2016年夏天,彼得· 埃森曼在整理工作室的时候,无意间找到了四十多封尘封已久的柯林· 罗的来信。这些信件写于1963 年,其时埃森曼正在英国剑桥大学撰写博士论文《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而书信的内容正是罗给这篇论文的反馈。罗在其中一封信中向埃森曼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所说的‘原理’不是普遍适用的吗,那为何要单独强调‘现代’?”虽然信纸早就泛黄,但是导师柯林· 罗的字句透过名曰“威望精英”的打字机字体,如今依旧显得充满挑衅又不留颜面。而埃森曼最终的论文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也不动声色地挑战了他的老师。

    就西方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而言,20 世纪6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不只是顺理成章的时间推移,而是一种更深层的“危机”时刻。埃森曼的“原理”,也就是形式之间的一系列不可化约的逻辑关系,正是这一危机之下的产物。

    骤然兴起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是一整套试图认识人类知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思想模型。可以窥知,埃森曼的“现代”概念正是一个奠基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内向理论建构。他所倡导的建筑学,针对的是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的某种结构性转变,他的建筑理论亦是对上述这一知识论断裂的回应。在这个意义上,埃森曼与其他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知识分子同时期的理论工作是异曲同工的。

    在论文完成四十二年之后的2005 年,这本《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终于以德文译本的形式首次付印。次年,英文原著才通过原版影印的方式出版,其格式和内容完全忠于最初打字稿的样子。由于此前从未完整发表,这篇论文在此间四十余年里变得颇具神秘色彩。埃森曼本人回顾过往,认为这篇早早落笔却又姗姗来迟的论著是他写过的最重要也是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本书。

    该书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基于文字阐述,铺陈了一种理论架构,它包括导言以及《形式之于建筑》、《一般性建筑形式的属性》、《形式系统的发展方式》等三个章节;第二部分则结合文字和图解对八个案例进行了形式分析,这些案例来自四位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勒· 柯布西耶及朱塞佩· 特拉尼。

    选择这四位建筑师,无疑是作者当时内心思想挣扎的反映。赖特和阿尔托这两个选择可以说是埃森曼对他的官方导师莱斯利· 马丁爵士(Sir Leslie Martin) 作出的艰难妥协。据杰弗里· 凯普尼斯(Jeffery Kipnis) 所说,作为一名现代主义风格的坚定倡导者,马丁曾试图“将埃森曼的博士论文推向抒情而人文(lyrical/humanist) 的方向”。另一方面, 柯布西耶和特拉尼这二者则反映了来自柯林· 罗的形式主义影响。正是1961 年夏天与罗一同游历欧洲的经历,让埃森曼学会了通过“精读”来看见建筑中的“不可见”。他的博士论文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思想相互角力的产物——人文主义还是形式主义?前者最终成为批判的对象,而后者则成为批判的方法。但是,由于罗的形式主义手段依旧离不开一种预设的、不容辩驳的人文主义式的理想化倾向,他的形式主义对于埃森曼来说是不够彻底的。虽然罗的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埃森曼已经开始质疑其理论是否足以帮助他来理解、分析以及架构建筑学的根本问题。

    对于罗的质问——既然原理是普适的,为何要单讲“现代”建筑?——埃森曼在论文导言中是这样回应的:“论文中出现的‘现代’一词作为限定语仅仅是对所选案例的指称;文中讨论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这句话看似表达了对罗的认同,但他似是而非的语气却让人读下来渐生出一丝疑惑。他强调了“现代”作为形容词的语法功能,表示它只是某组案例的标签,仅此而已。这句话刻意且断然地简化了“现代”一词本该具有的更为复杂的意味。他的话暗含了一种保留,甚至是回避的态度。留白处显现出更多疑问:是何种共通性质(风格、时期、意识形态抑或是其他?)使得一系列建筑以“现代”之名被归于同一范畴?“现代”这一具体概念中存在哪些内在特性,使其可以成为构建“一般性”建筑原理的范例?最重要的是,到底是何种条件促使“现代”这一概念本身开始受到质疑?

    对中国建筑师和研究者而言,我们虽然在传统上被认为是西方建筑学的局外人,但也正因如此,反而受惠于旁观者的身份而有望施展同等水准的批判力量——不仅仅从西方建筑学的外部,更是在中国建筑学的内部。埃森曼在知识论断裂的破晓写就此文,而此时此刻的我们也身负同等紧迫的任务。有鉴于此,今天的我们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必应背负着一种责任感。

    原载于光明城(luminocity)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强烈推荐(136+)
  • 无盗版(452+)
  • 微信读书(418+)
  • 已买(532+)
  • 好评多(168+)
  • 实惠(354+)
  • 一般般(482+)
  • 不亏(90+)
  • mobi(624+)
  • 藏书馆(110+)
  • 还行吧(351+)
  • 经典(451+)

下载评价

  • 网友 索***宸: ( 2025-01-01 11:15:28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苍***如: ( 2024-12-31 05:58:41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饶***丽: ( 2024-12-27 14:59:11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詹***萍: ( 2025-01-04 12:03:52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利***巧: ( 2025-01-08 02:02:39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温***欣: ( 2024-12-24 01:09:09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邱***洋: ( 2024-12-28 23:18:38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养***秋: ( 2025-01-04 05:52:40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汪***豪: ( 2025-01-01 08:45:02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印***文: ( 2024-12-21 09:25:59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蓬***之: ( 2025-01-04 05:37:53 )

    好棒good

  • 网友 堵***格: ( 2024-12-18 15:01:12 )

    OK,还可以

  • 网友 曾***文: ( 2024-12-26 11:16:05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车***波: ( 2024-12-25 14:31:0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