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数学是怎样学好的(初中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4:27

数学是怎样学好的(初中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数学是怎样学好的(初中版)精美图片
》数学是怎样学好的(初中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数学是怎样学好的(初中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573487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2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8.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4:27

内容简介:

怎么才能不再被数学“虐哭”?

已经落下的数学成绩怎样追回来?

怎样巧妙地避开数学题目中的“陷阱”?

变量和函数怎样学明白?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解题技巧有何不同?

……

数学名师王金战老师依据40余年一线教学经验剖析学生被数学“虐哭”的根本原因。本书从“魅力篇”“方法篇”“实战篇”三个篇章出发,用充满趣味的游戏、引人入胜的故事,解析经典例题和你一起发现问题本质、分析解题思路、归纳总结规律、反思拓展提升;让你从一道道经典例题中掌握解答数学问题的关键,学会举一反三,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书籍目录:

总序/ 1

自序/ 3

第一篇 魅力篇

第1章 亲近数学,走进数学新天地——品味数学趣味美

第1节 从玩足球谈起 005

第2节 《几何原本》 009

第3节 神奇的黄金分割 013

第4节 你会猜物价吗 017

第5节 一个有趣的棋子游戏 019

第2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殊途同归,看问题求解的和谐美

第1节 一题多解,看解题思路的探求与改进 023

第2节 好问题同蘑菇相似,大都成堆地生长 028

第3节 一题多变,看解题成果的扩大 032

第3章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会数学的对称美

第1节 感受古都北京的轴对称之美 039

第2节 他怎样打出这一球 043

第3节 太极图——中心对称图形的代表 044

第4节 以美启真——感受解题之美 047

第4章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感受数学问题解后的反思之美

第1节 反思“曹冲称象”,看解题过程的优化 054

第2节 品味京剧《华容道》,看活动方案的优化 058

第3节 “打开黑房间的电灯”,看清房间的结构并反思当初的摸索 061

第二篇 方法篇

第5章 变被动为主动,终身都受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1节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071

第2节 美丽的陷阱 076

第6章 解题前我们需要明白的事——学会审题

第1节 我们该怎么去审题 080

第2节 审题我们应该审些什么 084

第7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关注解题策略

第1节 模式识别 091

第2节 数形结合 096

第3节 进退互化 101

第8章 小题不能大做——客观题型求解攻略

第1节 选择题解题策略 110

第2节 填空题解题策略 120

第三篇 实战篇

第9章 数与式

第1节 “一线串珠”话数轴 133

第2节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尽显科学记数法的魅力 135

第3节 完全平方公式的“五般变化” 136

第4节 分式运算的几个小技巧 138

第10章 方程与不等式

第1节 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解方程(组) 140

第2节 分式方程增根也有用 143

第3节 用好 Δ 轻松求解待定系数 145

第4节 不等式(组)中待定系数的确定策略 148

第11章 变量与函数

第1节 一次函数与“三个一次”的美丽邂逅 150

第2节 关注反比例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的融合 154

第3节 “缠缠绵绵”的两类函数图象 158

第4节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方法 161

第12章 直线形

第1节 “双正三角形”演绎不变性 166

第2节 怎样寻找全等、相似三角形 172

第3节 变换视角下的正方形处理策略 178

第4节 解决梯形问题的桥梁——辅助线 181

第13章 圆

第1节 小性质也有大用途——圆周角的应用 189

第2节 关注圆的多解问题 191

第3节 解圆锥题的“四字诀” 195

第4节 阴影部分面积求法解密 198

第14章 统计与概率

第1节 想说爱你不容易——抽样调查 203

第2节 “三数”选用点点通 205

第3节 波动小,成绩就好吗 207

第4节 概率的算法速览 210

附录 数学拔高题,学霸会有几种方法 215


作者介绍:

王金战

著名教育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博士,北京宽高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家庭教育分会会长。

他从教40余年,先后在青岛二中、人大附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他创办或管理的国科大( 青岛 )附属学校保定一中等20多所学校,以其独特的办学优势和突出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余中华

江苏省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南通市初中数学学科专家组成员,2020年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

他在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仇湖初级中学执教20余年,曾参与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命题,主持完成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课题4项。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怎么才能不再被数学“虐哭”?

已经落下的数学成绩怎样追回来?

怎样巧妙地避开数学题目中的“陷阱”?

变量和函数怎样学明白?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解题技巧有何不同?

……

数学名师王金战老师依据40余年一线教学经验剖析学生被数学“虐哭”的根本原因。本书从“魅力篇”“方法篇”“实战篇”三个篇章出发,用充满趣味的游戏、引人入胜的故事,解析经典例题和你一起发现问题本质、分析解题思路、归纳总结规律、反思拓展提升;让你从一道道经典例题中掌握解答数学问题的关键,学会举一反三,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精彩短评:

  • 作者:链链 发布时间:2022-10-01 13:59:05

    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做法,有想戳的冲动。

  • 作者:noname 发布时间:2009-03-26 13:14:09

    我看过的是小绿狼和小魔怪要上学……

  • 作者:房顶上的猫 发布时间:2021-06-20 09:42:11

    买一幅挂在家里

  • 作者:安吉 发布时间:2022-08-24 12:45:57

    许久不曾读过青年作家的书了。最近啃一些外国文学实在疲惫,拿这本来消遣。意料之外,被惊艳。是我很喜欢的文风,也像我的生活。断断续续的梦境与现实交叉,混沌的情景,密不透风的灰色,下不完的密雨,刺痛神经的红,仿若投身浓稠的液体。每天每夜都是不同的梦境,熟悉的人熟悉的场景,无法抗拒的责任背负,用尽一切可能的逃离,愧疚感长久的撕扯,生命无处不是裂痕。那时在经历一切的我们,并不会意识到这样那样的场景,会牢牢的将肉身远在千万里之外的我们困住。挣扎是宿命,还是停留才是宿命。我们永远想要答案,想要一些解释,试图宽慰早已不堪疲惫的内心。

  • 作者:刘怀深 发布时间:2021-03-21 11:03:43

    垃圾

  • 作者:摩摩诘 发布时间:2016-07-04 23:43:35

    每次看这些儒学经典都会颠覆我对儒学的认识。心学的理论基础,用物理来解释就是一句话,“不存在脱离观察者的客观事物”。这种塑造世界观的书,如果早点读到,可能人生大不同,至少内心会平静很多,又不至于像道家佛家那么虚幻。


深度书评:

  •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作者:魔公子 发布时间:2022-07-18 16:01:58

    无为

    7.1

    (美) 森舸澜 / 2020 / 东方出版中心

    1.庄子无为的一种科学解释

    无为和熟练、无为和刻意之间,就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值得一个高手用一生去追求。

    庄子的“无为”。这是一 个古老话题,国内学者的研究早就汗牛充栋了。但是我敢打赌,哪怕你是一位国学大师,下面的内容,也会 让你耳目一新。

    一位西方学者,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给庄子的“无为”,提出了一个解释。

    这句话听着有点不靠谱,但我仔细研读了他这个理论,我现在觉得这是我所听说过的关于“无为”的解释中 ,最靠谱的一个。

    作者 Edward Slingerland 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一位著名汉学家,他还有个中文名叫森舸澜。

    什么是无为?按照森舸澜的观点,你看看NBA球星打球打出状态来了那种怎么投怎么有、如入无人之境的表 现,你看看爵士乐手轻松自在的即兴表演,他们跟庄子说的“庖丁解牛”不就是一样的吗?

    这就是无为。

    无为首先是一个个人状态

    。森舸澜说,无为就是“not trying”,不刻意追求,不用意识控制,好像特别放松的去做一件事,结果做得非常自然。

    注意,有些人误以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所以得出结论说老庄的思想特别消极,那就错了。森舸澜理 解的

    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做得特别自然,让人感觉他毫不费力

    做事达到无为的水平,反而需要艰苦的练习!森舸澜甚至说儒家培养人的最高目标也是无为 ——

    古代中国人从小要背诵许多经典、学习礼仪,得知道鞠躬时腰要弯到什么角度,进入房间怎么迈步,而且要 坐得笔直 —— 这些基础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达到文质彬彬的状态。一方面你肯定是受过训练有教养才会这么做,另 一方面你又做得特别真诚自然。

    这种“自然”,是庖丁解牛式的自然,它和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傻乎乎地往哪一站的“自然”完全是两码 事。用一句我们以前说过的话就是 natural doesn’t come naturally。这样的自然,就是无为。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也能进入无为的状态。比如你有能力有自信会跟人相处,去参加一个工作面试 ,聊得特别融洽,说话特别真诚,双方都很自然,那可能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你都注意不到自己是怎么表现 的,结果就是最好的表现。

    这个状态,就比那些一进房间都不知道该先迈哪条腿,生怕自己握手的姿势不对 ,每说一句话都字斟句酌想半天的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注意,“无为”跟“熟练”还不一样

    。我有时候看一些小孩弹钢琴,弹的非常熟练,但我总觉得他只是把这 个曲子给弹“对”,而没有做到弹“好”。我们看爵士乐表演,乐手无疑是非常熟练的,但是他们熟练之外 还有一种灵气,能带一些即兴的东西,就好像有灵魂,或者用中国话就是有“神”,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处

    不生硬不刻意,还要有灵气,这才是无为

    森舸澜高明之处,还在于他从现代脑科学中给无为找到了一个理论解释。

    很多人都知道,人的思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 —— 一个快速的、自动的、不需要主观努力就能运行的“系统1”,森舸澜称之为“

    热认知

    ”;和一个慢速的、 刻意的、需要费力的“系统2”,森舸澜称之为“

    冷认知

    ”。

    热认知系统大体是无意识的,比如我们日常的 动作,走路、开车,并不需要先想好动作要领就能自动完成。冷认知系统需要随时做判断,费时费力,但它 的好处是面对新的信息能够随时调整,给不同任务设定新的优先级。

    在解释“无为”之前,我们先来把“自动”和“刻意”做一个对比。为此,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首先,请

    你按顺序读出下面这五个词:

    作为一个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你肯定读得非常流利。这就叫“

    熟练

    ”。

    现在请你读出下面这五个词,但是注意,你要读的是每个词“

    自身的颜色

    ”,而不是这个词的读音是什么 颜色:

    如果你以前没玩过这个游戏,我猜你读前三个词的时候还是比较顺畅的,因为它们的颜色跟读音一致;但是 读到第四、第五个词,你可能就会稍微停滞一下,因为它们的颜色跟读音相反。这就叫“

    刻意

    ”。

    这个实验在心理学上非常有名,已经有了七八十年的历史,叫做“

    斯特鲁普任务(Stroop Test)

    ”。刚才你那个小停滞,叫做“

    认知控制

    ”。也就是说,靠热认知自动运行已经无法完成任务,冷

    认知出手控制了一下你的动作。

    人脑中有两个区域负责认知控制。第一个区域叫“前扣带皮层(ACC)”,功能相当于一个烟雾报警器,一 直开着监控局面。ACC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给第二个区域,叫做“侧前叶皮层”报警。而这个lateral PFC的作用相当于是救火队,它更重要的功能是大脑中的决策系统,它会给大脑中各个部分下命令处理这个 情况。

    所以,当你看到第一个绿色的“红色”时,ACC 向 lateral PFC报警,lateral PFC 对照游戏规则,就会命令视觉系统忽略这个词的“意思”,而关注这个词的“颜色”,并且命令你的文字处 理系统闭嘴,不要按照字面意思去发音。

    一个不熟练的人做斯特普鲁任务,需要不断地启动这两个认知控制系统。等你熟练了,能够自动只看颜色忽 略字面意义,那么整个任务就被交给热认知在潜意识状态下完成,而把冷认知省下来做别的事。

    “刻意”,就是 ACC 和 lateral PFC

    同时打开

    。任务主要由

    慢速的冷认知

    系统完成,整个动作是

    有意识的

    “熟练”,就是 ACC 和 lateral PFC

    同时关闭

    。任务主要由

    快速的热认知

    系统完成,整个动作是

    无意识的

    那什么叫“无为”呢?

    森舸澜介绍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实验:科学家在爵士乐钢琴家演奏的时候,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他的大脑。

    这个钢琴家表演的是他非常熟悉的曲子,并且加入即兴发挥,也就是进入了“无为”的状态。

    —— 扫描发现,这时候他脑子中的“救火队”,也就是 lateral PFC 关闭,但是他的“报警器”,也就是 ACC,反而增强了!

    钢琴家没有刻意控制自己的身体,也不在意手指怎么运动,但与此同时,他对周围环境有非常机警的感知。

    “无为”,是意识和潜意识,冷认知和热认知的完美合作。意识放开了身体,让身体自发地、非常自然地去 做一件事,而与此同时,意识又保持了高度的敏锐。

    我举个足球的例子,你就更明白了。以前江苏舜天队的主教练德拉甘,对中国球员有个批评。他说中国球员 基本功都还行,下底传中的动作做得有板有眼,但是意识不行 ——

    球员经常跑到那个位置就来一脚标准的传中,可是你根本不顾现在禁区里是什么情况啊!

    这就是光有熟练而没有达到无为。大牌球星的传球动作,也是那么熟练那么自然,可是人家 ACC

    系统开着,能随时根据场上不同情况,调整传球路线。但是他这个调整又特别自然,还不能是一停二看三传 那种刻意动作!

    无为和熟练,无为和刻意之间,就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值得一个高手用一生去追求

    森舸澜在全书开头引用了两个NBA球星的话来描述进入无为的状态打球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他们管这个叫“being in the zone” —— 值得直接翻译在这里:

    帕特·加里蒂:感觉球特别轻,投篮毫不费力。你甚至根本不用瞄准。你放开了一投,你就知道它

    肯定进……就好像一场美梦,真是不想醒过来。

    乔·杜马斯:就好像一个灵魂离体体验,你自己能看见自己一样。你几乎感觉不到对方的防守球员

    ,如入无人之境,那哥们太慢!你甚至听不到场上的噪声……第二天训练的时候你就想,天啊,

    我为什么不能每天晚上都那么打?

    在这个中国足球跌入历史最低谷,国字号青年球员连“熟练”都没做到的时刻,我们奢谈“无为”,简直有 点讽刺。不过在我看来更有讽刺意味的是,也许现在全世界最懂“无为”的人,是个加拿大人。

    其实《庄子》中讲庖丁解牛的深意还不是研究NBA球员或者中超球员怎么打球,其最后一句话是 ——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森舸澜在书中讲了怎么练成无为,还讲了怎么把无为用到日常处事上去。

    2,心理学家的心流和中国的道

    只有抛开门户之见睁眼看世界,使用第一流的方法研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才可能被发掘为一流文化。

    Slingerland,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著名汉学家,中文名森舸澜

    首先我想再次对这位在加拿大任教的美国人表示钦佩。从此书看来,森舸澜对中国先秦诸子的思想都有非常 独到的见解,而且他使用现代的学术方法,把这些思想重新整理成了一个逻辑自洽的体系。

    不但如此,他还 使用现代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对这套体系进行评判。而且像他这么做的海外汉学家还有很多。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重新认识中国文化。感觉豁然开朗!如果我们总停留在用传统“国 学”的方法 ——

    在故纸堆里“考据”、归档整理汉代以来名家的“解读”、再来点自己的“感悟”、“心得” ——

    这些二流、三流的方法研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就只能被打扮成二流三流文化。

    只有你抛开门户之见睁眼看 世界,跨界使用自然和社会科学相关成果,这种现代科学的方法,也是真正的第一流的方法研究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才可能被发掘为一流文化。

    达到了无为的状态,天会给你一个回报,这就是“

    ”。用今天的话来说,“德”好像是一种能量,也可 能是一种辐射,或者一种光环。总而言之,一个人如果有“德”,那么他身边的人就会自动被他吸引 ——

    他不用搞什么奖励和惩罚别人就爱听他的,人们在他身边就感到特别自在,特别信任他,愿意亲近他,就连 鸟兽都对他好。

    如此说来,古人说的“德”,跟我们今天理解的“道德”可太不一样了 ——

    “德”不是好人的一个品质,而是一种力量加持!古人修道,不是为了反省自己去做个好人,而是为了获得 “德”的法力!

    那根据这个精神,宗教其实就是一套价值观系统,没有必要较真。

    现在森舸澜说,既然古人说的无为有一种宗教精神,那么现代人不信“天”这个宗教了,应该怎么追求无为 呢?答案是你可以使用任何一套价值观系统去代替“天道”。

    自由主义就是一套价值观系统,也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宗教。你还可以往里面加进去别的东西,比如说知识、 家人、真正的好友、大自然等等。关键在于,你得相信,这套系统是比你自己更大的东西。

    如果你做的这件事,符合你的价值观系统,而进入了忘我的状态,这才是无为。

    我听过一个特别流行的理论,说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b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 成为一个比你大得多的东西的一部分。我们看企业家爱说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有“目标”、“使命”、“价 值观”,都是这个意思。

    再回到科学视角。如果“德”是来自一种信仰,那么现代人的无为,还有社交作用吗?我们为什么非得往心 流里面加一个价值观系统呢?

    答案是无为的确就有那么厉害的社交作用

    。无为,是特别自然,自发式的发挥,这种自然无法伪装。当你呈 现无为的状态,你的确就充满魅力,人们就是会信任你和亲近你。像希拉里那样的政客哪怕把演讲词背得再 流利,我们一看就觉得她特别假,举手投足充满做作,无非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没有价值观系统的支持 ,使用意志力刻意地去做这件事,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所以哪怕你认为“德”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能量,也 没问题。

    从做事来说,无为可以让我们最好地发挥。从社交来说,无为可以让我们跟别人良好相处,影响他人,甚至 治国。

    古代圣贤追求无为,一个最终目的就是要以“德”治国。森舸澜解释,获得了“德”,你应该怎么办呢?孔 子的说法就是既然有了德,你走到哪里都是中心人物,别人都自发地围着你转,那么你就应该勇于站出来,突出自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引导人民,改造世界。

    而老子则认为有德也没必要那么高调,圣人应该在幕 后做点潜移默化的事情,最好是别人看不见,你就把国家治理好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无为,常常很难达到。

    一个演员越是想要表现得自然,告诫自己这句台词怎么说那个动作怎么做,他就离自然越远。一个运动员越 是告诫自己这场比赛太重要我一定要好好发挥,他就越发挥不出来。这就好像我们失眠的时候越是告诉自己 一定要放松,明天有个重要会议,放松了才能睡着……就越睡不着。

    无为有个悖论:

    越是追求无为,就越无法达到无为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一个名演员在台上突然不会演了。 有的运动员在场上突然就不会做动作了。

    森舸澜说,中国古代这些先贤,道家也好儒家也好,其实都在追求无为,他们的分歧是在于怎样达到无为。

    孔子和荀子这一派认为必须经过艰苦训练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而老子这一派认为无为是人的天性,人只要 发掘自己的天性,跟大自然和谐,就能达到无为。

    而这种分歧是有道理的。对有些人这个方法好,对有些人那个方法好。

    3,伪君子和嬉皮士

    前面我们说到,无为,是意识放开了身体,以自动化的热认知为主导的状态,行为都是自发,动作特别自然 ,感觉无比自在 —— 而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不但做事毫不费力,而且还能获得“德”的社交加持,能影响他人,甚至可以治国。

    我们看武侠小说里这个武功那个武功,练到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无为 ——

    特别自由,而又特别强大。再进一步,无为有这么大的好处,等于是超越了一切武功甚至一切个人技艺。归 根结底,不管你练的是什么,都是在追求无为。

    所以中国人的真正精神世界,比武侠世界要强大和有意思得多!孔子荀子老子孟子庄子,这些中国文化中的 圣贤,他们的套路不同而且互有争执,但是最高目标都是无为。这就好像武侠世界里各门派武功可能看上去 很不一样,但是练武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为天下第一能打的人。

    所以孔子这一派特别讲学习。学什么呢?学周王朝古代先贤传授下来的礼仪和文化。荀子曾经解释过其中的 逻辑:礼的本质是怎么把有限的资源,有序地分给众人。

    过去没有“礼”,人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任意争夺,周王朝的先贤一看社会太混乱了。于是制定“礼”, 让人各安其位,根据个人不同的地位来分配。比如社会地位低的人和年轻人就得推迟享乐,把好东西留给地 位高的人和老人。

    但设定“礼”的等级只是第一步。先贤更关键的手段是第二步:通过礼仪训练,磨炼人的欲望,让人心甘情 愿地接受这种分配!

    等到了训练的高级阶段,先贤还给你准备了“乐” ——

    在音乐声中,底层和晚辈与高层和长辈一起唱个歌跳个舞,其乐融融共创和谐社会。

    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这不就是以前人们批判的“封建礼教”吗?这不就是压迫底层人民的手段吗?可是你 也不能说儒家推崇的这一套就没道理。作为文化训练和教育手段,这是一套非常好的技术。现在科学实验完 全支持这些训练手段。沉浸式的训练,在心理学上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就算本来不和谐的人,按照礼仪做着 做着也就和谐了。一起唱歌跳舞这种步调一致的集体活动,能够加强人们的集体认同感和互相合作。

    所以孔子这套武功,的确是培养了一大批君子。

    但是这套武功有个漏洞。用森舸澜的话说,就是它每培养出来一个君子,就可能同时培养了十个伪君子。

    因为这套武功对人的动机要求非常严格。孔子说你必须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爱我这个道,我才能向你传授我 这个道。可是如果有人内心根本不在乎这个道,但是因为这套武功能给人带来“德”,他潜伏进来,一招一 式都学会,到处假装好人,这不就是伪君子吗?

    这就是孔子说的“乡愿”

    。注意我看学者对“乡愿”的通常解释是村里的老好人,为人处世搞得很圆

    滑其实很自私。而这里森舸澜的观点是,所谓乡愿,是泛指从外表看完全符合孔子的道,但是内心是个伪君 子的人。

    孔子认为他同时代的那些学者和政客,大都是乡愿,而且孔子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说这些人的“德”都是偷来的。因为憎恨乡愿,孔子连容易混淆的颜色都憎恨了 —— 但是一点办法没有。

    这也是老子这一派人物,对孔子的最大批评之一。

    我们再来说说老子。

    现代专家考证,老子这个人未必存在,《道德经》这本书很可能是一群人共同创作的。

    这些人是什么人呢?森舸澜说,

    他们就相当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那些嬉皮士。

    比如《论语》里就记载过这些人。他们文化水平很高,很可能出身于贵族。他们跟孔子一样,认为人心正在 堕落,世道正在走向乱世,但是他们选择了避世隐居。当时普遍的耕种技术是用牛耕地,而这些嬉皮士不喜 欢技术进步,故意自己去耕地,跟美国的“反文化主义者”是一样的作风。

    老子学派的人认为人的最基础本性是好的,他们形象地说这些本性就是“腹”,也就是肚子里的本性 —— 所求无非是吃饱喝足而已。真正出问题,带来不好欲望的,不是腹部,而是眼睛 ——

    “五色使人目盲……”就是说眼睛看到了距离自己本分生活很远的东西,才产生了不良的欲望。

    所以老子学派就认为你孔子搞什么文化建设,大谈不同等级的享受,这不是正好刺激人的欲望吗?

    再者,老子学派认为孔子把人的行为贴标签,这些是好的,这些是美的,那些是坏的等等,其实损害了这些 行为的体验。

    后世心理学研究也支持这个观点。比如让人品尝不同的果酱,如果简单地告诉他你觉得哪种好吃就买哪种, 一点问题没有。可是如果实验人员要求受试者“

    说明

    ”这种果酱好在哪里,他反而就不会选了!还有,在 玩游戏之前如果特别提醒受试者说你们一定要公平啊,结果他们的表现反而更不公平;提醒人们慈善的重大 意义,他们捐的钱反而更少。

    或者说,如果做好事之前先想,啊我这么做是做好事啊,我符合了道肯定能获得“德” ——

    那你还是真的做好事吗?你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怎么可能不是伪君子呢?

    所以老子学派 —— 虽然参与者都是最有文化的嬉皮士 —— 就主张把这些后天的所谓文化全都忘记,直接回归婴儿状态,这样才是最自然的,才是真正的无为!

    老子学派的武功有两个。一个是用机智的文字来说明孔子那一套区分好坏的理论不靠谱,比如“道可道非常 道,名可名非常名” —— 后世“禅宗”的“公案”教学法,也是这个意思。

    另一个办法可能是创立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指南,比如“专 气致柔,能婴儿乎?”,有人怀疑这可能就是说的一种呼吸心法。 而且这套通过生理动作达到无为的做法,也有现代科学的支持!

    森舸澜说这可能就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runner’s high” ——

    就是通过大运动量的体能消耗,暂时关闭冷认知,达到一个无意识主导的愉悦状态。不过这种状态也可以通 过饮酒、吸毒和性行为达到。

    总而言之,孔子的做法是一直练到不需要动用冷认知的程度,而老子的做法是用个什么手段关闭冷认知。 而老子也有漏洞。

    森舸澜说,《道德经》对过去几十年西方文化影响巨大,很可能就直接影响了美国六十年代的嬉皮运动。可 是那场运动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嬉皮士们都回归世俗生活了。事实上,老子学派向往的那个没有文化污染 的原始社会,生活并不怎么样,照样有争斗和战乱。

    老子说不要追求高级文化享受,可高级文化享受也是人 的基本需求啊?把需求分成“肚子的”和“眼睛的”,可能根本就不科学。

    更重要的是,老子的无为,看似是什么都不干,恰恰却是想干大的。比如老子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 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像这样的话,听着好像是一种神秘而高雅的哲学智慧,可是你仔细想想,这不就是以退为进的政治手段吗?

    就好像太极拳,表面上看崇尚柔弱和缓慢,实际想的是比强壮和快速更厉害!

    那么如果你隐居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当更大的官,打太极拳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赢更强的对手,你这是真无为呢 ,还是假装无为呢?

    如此说来,孔子和老子这两个办法最后遇到了同样的矛盾:

    动机

    。这正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无为的一个悖论 :你如果特别想要无为,你就达不到无为,你要真想达到无为,你首先要不想要无为……

    后来孟子和庄子,又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将会看到,所有方案都解决不了这个矛盾。也许我们 本来就应该生活在矛盾之中。

    4,运用之妙

    我从森舸澜这本书中就学到了很多,甚至可以说 是重新认识了这些中国先贤。读罢此书,我真想找出大段的时间,用这次学到的眼光,把《论语》、《道德 经》、《孟子》和《庄子》这四本书仔细研读几遍!

    言归正传。上次说到,孔子和老子的这两派武功影响力巨大,但其中都有漏洞。今天我们说两门从孔子和老 子的功夫起源,但是升级了的武功,那就是孟子和庄子。

    孔子令人崇敬,而孟子……惹人喜爱。

    孔子的做法是用冷认知做主导,勤学苦练,把周王朝先王设定的礼仪和文化融入到热认知系统之中去,过程 艰难,很多人望而生畏。而孟子则说,其实没有必要费劲重建一套“好的”热认知,每个人心中天生就有好 的热认知的种子,你只要略加培养就可以了!

    孟子打了个比方。比如现在有个花园,其中有些好苗,代表人天生就有的,“好”的,热认知。但花园里也 有野草,代表人的不好的天性。

    孟子说,面对这个花园你可能会犯两种错误。一种是放任不管,那这人就可能学坏了。另一种是拔苗助长, 也就是试图用冷认知强制取代热认知。

    拔苗助长的极端例子是墨子学派。墨子的思想相当于今天西方的“效用主义(utilitarianism)”这个派别, 认为判断一件事对错的标准不应该是这件事本身有什么道德不道德,而是它带来的结果怎么样。墨子给的标 准是“三个有利于”:

     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财富

     是否有利于增加人口

     是否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秩序

    满足三个有利于的就是对的,不满足的就是错的。比如墨子门下有个弟子的父亲去世了,按当时习俗,以及 古往今来的人之常情,这个弟子应该好好悼念父亲。但墨子给的标准指示,是早上找个地方把父亲草草埋了 ,然后赶紧回到工作岗位上去。

    在孟子看来,这是违背人性的做法。你不可能一天到晚活在理性计算之中!孟子说,想让人做好事,必须从 他的善良本性出发,去培养和引导。

    比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说孟子认为移情作用(empathy)是天生的。如果看到一个小孩快要掉 到井里去了,哪怕你是个再怎么自私的人,你也不可能坐视不理!你救这个孩子不是为了什么回报,也不是 为了害怕有人找你麻烦,纯粹就是出自内心的恻隐之心。

    而现在科学家知道,移情作用来自人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因为有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我们看别人受苦, 感觉就好像自己受苦一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看电视剧都有可能流泪,这是天生的。而孟子不需要功能性核 磁共振扫描仪就发现了这个道理。

    再比如人对尊严的需求,也是天生的。孟子说哪怕一个乞丐饿得不行了,你给他食物的时候如果不尊重他, 他也会选择宁可不吃你这个“嗟来之食”。这一点现在也有心理学实验证实 ——

    比如非常著名的分钱实验中,如果受试者认为分配不公平,那就宁可选择不拿钱走人。

    其实现在科学家算是基本肯定了,人脑中一生下来就已经有了“道德模块”,可以说道德系统就是天生的。

    所以我们心中已经有好苗了。怎么培养这些好苗呢?孟子说你只要从自己的天性出发,然后把天性扩大,发 挥想象力,把你在这个地方的感情也用到别的地方去 —— 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所以孟子跟孔子最大的区别是孔子是以理性规范感性,而孟子是从感性出发,培养感性。以前西方的学者认 为我们就应该用冷认知压制热认知,而今天的科学家明白,人的最基本思维模式完全都是模拟和形象化的, 所以孟子的确有道理。

    那么我们现在回头再看,当初咱们都学过的,孟子跟齐宣王的一段对话,就更有意思了。

    齐宣王说,你让我搞仁义治国,可是我不行啊,我是个有缺点的人……我呢,爱听音乐,但不是圣贤推崇的 那种雅乐,我听的都是流行歌曲。

    注意,如果孔子听到这番话,肯定翻脸。你这就是腐化堕落,朽木不可雕也。

    但孟子就很有意思了。孟子说大王喜欢听流行歌曲好啊!那你是希望自己一个人听呢,还是希望让更多粉丝 也都能听到呢?你是希望自己在宫里听音乐,外面老百姓都骂你呢,还是希望踏踏实实地听,甚至老百姓都 支持你听,一听说大王又听流行的了,那说明大王身体好啊,无不欢欣鼓舞呢?

    那你就赶紧施行仁政吧。

    所以孟子的做法就是在任何人身上找到闪光点,然后从这里出发,鼓励他把这个闪光点发扬光大。那么在孟 子看来,沉溺在享乐之中的齐王不算是无为,因为他身上还有些高贵的天性没有被发掘出来,他不是真正的 自己!

    这就比孔子灵活太多了。孟子甚至认为先王的文化礼仪也不是不能变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不就 是一个现代学者吗?

    不过森舸澜认为,孟子的武功也有漏洞。齐王身上有高贵的天性,那么为什么最后胜出的是他享乐的天性呢 ?为什么苗没有长大,野草先长了呢?这难道不是说野草比苗更“自然”吗?

    这就引出了全书最后一位大神,庄子。

    我们前面说过,老子学派主张关闭冷认知,让热认知主导。但老子学派又把热认知系统分成了“腹部的”和 “眼睛的”两类,说腹部的欲望就是好的,眼睛的欲望就是不好的。为了回归好的本性,老子学派必须采用 避世的方法,过隐居的生活。

    而庄子则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区分什么“腹部的”、“眼睛的”热认知!你选择隐居避世,这就等于事先已 经做了一个价值判断,这和孔子给各种行为贴标签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庄子的做法是根本不做任何事先预设的对和错,“

    跟着感觉走

    ”,热认知把我们引向哪里,我们就去哪 里。

    这种以热认知为主导,实现不预设任何逻辑的状态,能让人发挥极大的创造性。庄子有个好朋友叫惠子,他 在《庄子》书中常被用来代表常规的理性思维,跟庄子的思维对照,二人就好像华生和福尔摩斯一样。

    有一 次惠子问庄子说魏王给了他一个葫芦籽,种出来的葫芦实在太大,当瓢盛水也不行,装粮食也不行,不知道 有什么用。

    这个故事,跟现在教育专家经常拿小孩做的“砖头有什么用”测试一模一样。常规思维只能想到砖头的常规 用法,有些小孩反而能想到砖头的非常规用法。

    盛水和装粮食,是当时的人对葫芦的两个最常见用法。所以这个故事说明,以冷认知、理性思维为主导的惠 子,没有什么创造力。而庄子马上就想了一个办法:你可以把大葫芦绑在腰间去浮水啊!

    现代心理学实验的确发现,如果通过喝醉酒的办法让人关闭冷认知系统,以热认知为主导去思考问题,有可 能获得更发散的思维,带来创造性。

    这大概是庄子式“无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 它不但能带来“德”,而且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创造!

    怎么达到这个状态呢?庄子的做法是“

    忘记

    ”。我们看《庄子》书中人物一旦要去做个什么大事,总要花 上好几天时间去做“忘记”的功夫。这种功夫大约分三步:

    1. 正常状态,能听到外界的声音,考虑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2. 不听外界的声音了,只关注自己的内心冷认知对对错的判断

    3. 忘记自己,不听冷认知的判断了,让热认知接手

    这一套功夫,特别适合运动员和演员发挥。比如游泳,庄子就特别提到,如果这个人能忘记自己,忘记恐惧 ,他就能游得特别好。如果一个人游泳的时候总想着“自己”,可能连动作都不会做了。

    让我说的话,庄子这简直就是完美的无为状态。但森舸澜说,庄子也有漏洞。如果不应该预设任何价值判断 ,那你庄子凭什么认为冷认知就不如热认知?如果一切道理用语言说出来就是贴了标签,那你庄子为什么又 要对惠子说那么多话?

    到底什么是“自然”?到底有没有“对错”?话说到这里已经完全是哲学问题,我们还是先打住吧。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四大门派武功的区别。孔子、老子、孟子、庄子,他们的最高目标都是让冷认知和热 认知完美统一,达到无为状态,也就是 not trying。但是他们的路线非常不一样。

    孔子:

    主张以冷认知为主导,通过勤学苦练,把先王的智慧凝结在人的热认知之中,是 try hard not to try;

    老子

    主张直接关闭冷认知,只保留“好的”热认知,是 stop trying;

    孟子

    主张人天生就有好的热认知了,应该把这些好的热认知给培养壮大,而不必用冷认知强行建一套 新的热认知系统,是 try, but not too hard;

    庄子

    跟着感觉走,事先不做任何对和错的区分,是 forget about trying / not trying

    这样我们等于是跟着森舸澜干了一件胆大包天的事:用几篇短文,介绍和总结了四位圣贤的思想,而且还指 出了他们的漏洞。

    我敢说做学问就得有这样的气魄。

    那么一位有学问的现代人,应该怎么达到无为的境界呢?

    森舸澜说,这四个方法其实都有道理,都可以帮你达到无为。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喜好选择不同的方 法,而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在学习任何技能的初期,我们应该用孔子的办法,勤学苦练,搞沉浸式的教育体验,争取习惯成自然。

    具体做事的时候,尤其是要做那些能够影响别人的大事,我们应该参考老子的思想,不轻易干扰复杂系统。

    培养艺术品位,提升道德水准,我们可以用孟子的办法,找到身上的闪光点作为种子,慢慢发展壮大。

    如果面对一项压力巨大而又特别重要的工作,我们就应该学习庄子,忘记自我,让热认知引导我们发挥水平

    这些手段的确是互相矛盾的,但世界本来就充满矛盾。无为,本来就是一个悖论:你越想得到无为,你就越 得不到无为。

    森舸澜最后说,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最大的一个不同,是中国文化不爱在理论上较真,但是特别崇尚实践!

    你说怎么才能骑自行车,光看一大堆说明书没用,只有当你骑过自行车以后,你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 无为,也是这样。四派武功,我们光在这里纸上谈兵没用,你只有实践了,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境界。

    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反腐永不止步

    作者:豆友chW1wGSvl4 发布时间:2022-10-20 11:16:18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内涵好书(209+)
  • 无多页(310+)
  • 中评(104+)
  • 在线转格式(608+)
  • 排版满分(64+)
  • 全格式(676+)
  • 格式多(573+)
  • 内容完整(209+)
  • 无缺页(241+)
  • 一星好评(292+)
  • 推荐购买(302+)

下载评价

  • 网友 康***溪: ( 2024-12-19 11:05:23 )

    强烈推荐!!!

  • 网友 游***钰: ( 2025-01-02 01:06:23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权***颜: ( 2025-01-09 03:31:43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宓***莉: ( 2025-01-09 18:43:54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仰***兰: ( 2024-12-16 12:56:42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寿***芳: ( 2024-12-28 15:38:22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冷***洁: ( 2024-12-23 04:46:59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马***偲: ( 2024-12-19 00:09:51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石***致: ( 2025-01-04 23:05:22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菱***兰: ( 2024-12-25 22:39:40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益***琴: ( 2024-12-31 23:56:55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