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为帮助参加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的考生系统复习,中公教育全国银行招聘考试研究院通过近几年中国农业银行的考试真题,编写了本书。本书共计分为四篇: 第一篇 中国农业银行备考须知 该篇包括中国农业银行简介和中国农业银行考情概况。 第二篇 通用能力测试 该篇包括言语理解、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思维策略、资料分析。 第三篇 英语 该篇包括选词填空和阅读理解。 第四篇 综合知识 该篇包括经济、金融、财会基础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常识、计算机知识、法律。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中公教育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公版·2023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为帮助参加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的考生系统复习,中公教育全国银行招聘考试研究院通过近几年中国农业银行的考试真题,编写了本书。本书共计分为四篇: 第一篇 中国农业银行备考须知 该篇包括中国农业银行简介和中国农业银行考情概况。 第二篇 通用能力测试 该篇包括言语理解、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思维策略、资料分析。 第三篇 英语 该篇包括选词填空和阅读理解。 第四篇 综合知识 该篇包括经济、金融、财会基础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常识、计算机知识、法律。
精彩短评:
作者:smile 发布时间:2017-05-12 22:19:08
当被问及佛法的深层含义时,大师说:无我,无业障。
佛陀曾说,生命只存在于此时此刻。过去已成为往事,未来尚未发生。我们只活在一个时刻,那就是当下。
当下这一刻,是你唯一无法逃离的现实,是人生的不变因素。不论任何事情发生,不论你的人生有多少变故,有一件事是确定不变的,那就是当下。
既然无法逃离,为何不迎接它,善待它呢。
这里有一个简单却有效的灵修方法:由内而外地接受当下发生的一切。
任何事情,包括你无法接受的和你抵抗的,只要你能全然接受它,都能带你进入平和状态。
当你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永恒的平和感便油然而生,充满生机。你可以称之为喜悦,因为充满生机的平和正是喜悦的特点。这是认识到你就是生命本质的喜悦,你就是在生命拥有形式之前的本质;这是存在的喜悦,你可以以真实的自己存在。
作者:松露 发布时间:2024-03-12 14:51:59
EQ测试网站推荐说明书/EQ相关词汇学习指南
作者:上紧发条的猫 发布时间:2018-04-23 16:26:51
20180423 厦门机场买的,第一次机场书店遇到爱书的售货员,自己读了很好,而且能说出为什么很好,推荐给我。
作者:鲁西西 发布时间:2011-02-07 19:11:45
看过以后有点失望的说,觉得亚龙对死亡的理解流于哲思,缺乏第一手的体悟
作者:cloversunai 发布时间:2018-06-20 23:52:46
藤子·F·不二雄过世,由他人代笔后,作画虽然还是一样,但是剧本明显质量下降,每次都是凑段子。
作者:Elact 发布时间:2012-10-15 21:48:10
3.7星。时评类文章的合集。属于学者型文章,脉络不清晰,看完后糊里糊涂的。主题就是税收和民主相关。
深度书评:
时代心理的把握
作者:今晚捉老鼠 发布时间:2010-07-02 14:34:44
布克哈特的这本书,乃是迈入文艺复兴学习大门的门神,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就是绕不过它。所以,读布克哈特的著作是文艺复兴学习,研究中的最重要事项。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打破了传统历史学专注于政治,军事的狭窄范围,而将历史的领域扩大到人类的各个方面,对国家,政治,思想文化,人物作品等一一考察研究,在立足于历史实例上力求把握时代特征,有人就评价说:“没有任何历史学家曾以更大的魄力和洞察力来抓住并解释一个时代的心理”① 然而,正是因为这部名著范围广,内容多,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头绪万千,不容易抓住它的中心思想,所以,本文就笔者浅显的理解,对书中提出的几个重大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一.
国家的发展与新的政治精神
我们都知道,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把历史定位在政治军事方面。布克哈特的这本书,冲破了这个限制,已经把史学的触角伸向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但是,我们也发现,布克哈特依然把论政治的的一篇“作为一种艺术工作的国家”放在本书的首要位置,是本书中最长的一篇。从这里看出,他把政治看作整个社会的基础,对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看来,他写的就是意大利独特的政治土壤孕育了新的文化。即文艺复兴为什么在意大利产生的政治原因。
他指出,历代与霍亨斯陶芬王朝之间的斗争使得意大利的政治情况截然不同于西方的其他国家。在法兰西,西班牙和英格兰,封建制度因为非常有组织,所以在解体时,就自然而然的转化为一个统一的君主国家。在德意志,封建制度至少在表面上有助于维持帝国的统一。而在意大利,此时则完全摆脱了封建制度。他进一步指出,因为教皇的干扰和各国的平衡,谁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统一意大利。不过,在这些国家身上,我们第一次发现了近代欧洲的政治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随心所欲,常常表现在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的最恶劣的面貌,践踏每一种权利和摧残一个比较健康的文化的每一个萌芽。但是,无论哪里只要这种精神得到了克服或者以任何方式得到了补救,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新的事实——出现了经过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的国家,作为一种艺术工作的国家。②
这就是本章的核心论点,作者认为,正是在这个新式的政治生命的基础之上,出现了文艺复兴。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各个国家在中世纪形成的商业中心地位已经凸显,从东方源源不断传来的古代著作被很好的保存,人们的思想逐渐产生松动,航海与贸易的发展使得他们比以前看得更远。然而这一切也不足于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在布克哈特看来,是属于国家的管理者的。我们可以看到,布克哈特把意大利的国家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专制的国家,虽然残酷暴政,但对于文化却很重视。第二类是教皇国,贪污黑暗,骄奢淫逸,不过有的教皇也很重视文艺,来提高自己的威望。第三类就是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城市共和国,受到布克哈特的极力推崇。他认为,佛罗伦萨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个近代国家”。佛罗伦萨产生了诸多文艺大师和人文主义者,代表了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最后,布克哈特总结道:无论是共和制还是暴君专制,在这些国家的性质上存在着意大利人的早期发展原因,这虽不是唯一的但却是主要的。正式因为如此,意大利成了近代欧洲的儿子中的长子。③
①
乔治•皮博迪•古奇 《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89年 第870页
②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3页
③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139
无疑这个时期政治思想家的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包括一些国家的统治家族。他们代表了新的政治精神。布克哈特也作了详细的论述。我认为,最具有代表的就是以下几个:
1.
家族政治(美第奇家族为例)。这些家族不时以暴君统治等形式出现,将“美德与恶行在15世纪的意大利诸国中奇怪的结合在一起。”有一条主线就是:当文艺复兴来临时,家族政治适应了正在形成中的国家政治需求,为保护和延续自己的政治利益设计以君主为核心的国家宪政结构,也就是说近代西方的国家政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家族政治平衡各方利益的运作结果。家族政治对文化的重视,大大推进了文艺复兴的发展。布克哈特曾如是评价美第奇家族:“如果我们要分析下15世纪的美第奇家族,特别是老柯西莫和“豪华者”洛伦佐对于佛罗伦萨和他们的一切同时代人所具有的魅力时,我们将看到这种魅力系于他们的政治政治才能者少,而系于他们是时代的文化领袖者多。”①
2.
萨沃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 1452-1498)布克哈特在本书中用了接近7页的篇幅来描写萨沃纳罗拉,并指出萨沃纳罗拉的宗教和政治理想是:先在佛罗伦萨进行宗教改革,然后将改革推向全国范围。我认为,这代表了一种新的宗教改革理想。然而他的措施过于极端和理想主义化,,所以,布克哈特指出,这种举动在佛罗伦萨这样一个文化城市里绝对是行不通的。②
3.
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尽管马基雅维利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是布克哈特却极度推崇他与他的政治思想。他写到“在所有那些认为有可能建设一个国家的人们当中,马基雅维利是一个最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人物。他把现存的势力看作事由生命的和能动的,对于可能采取的方法,观察得广泛而精确,既不想自欺也不想欺人。”马基雅维利其实主要建立以个温和的民主形式的共和国,而要建立这样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执政者,这就是为什么马基雅维利不遗余力为当权者出谋划策的原因。
4.
卡斯蒂利奥内(Baldassare Castiglione 1478-1529)在文艺复兴时期,他的名气不在马基雅维利之下。如果说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着重最高首脑,那么他的政治思想就着眼于最高首脑下的文官群体。卡斯蒂利奥内于1528年发表了《侍臣论》,此书与《君主论》相得益彰。有人评价说,卡斯蒂利奥内对政府官员的性质,素质等有一种近代的意识,并且适应了新型国家政治权力运作的需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卡斯蒂利奥内在当时的影响可能比马基雅维利还要大。③
二.
人文主义思想文化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如何把握人文主义的特征,也是我们学习文艺复兴史的重点内容。关于布克哈特表达的人文主义,我觉得有三大特征:
1.个人主义。朱龙华先生在概括布克哈特所抓住的时代特征时说“用一句话表述,那就是个性的觉醒,或者说是个人主义。”在他看来,从政治,文艺,科技到生活习俗,所有可称为文艺复兴特色的成就归根到底不外乎个性觉醒,而醒与非醒正是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新旧之间的根本区别。④ 我们也可以从书中看到,无论布克哈特所描绘的古代文化复兴也好,自然美与本身的发现也好,以及表现出的阶级平等或是道德的败坏,其基础都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之上,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解文个人主义。关于这点,布克哈特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表述:“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这层纱幕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笼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①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1979年 第215页
②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79年 第470页
③
周春生 《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09年 第187页
④
朱龙华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人民出版社 北京 2004年 第15页
,对于国家和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做客观的处理和考虑成为可能的了。同时,主观方面也相应强调表现了它自己;人成为了精神的个体,并且这样来认识自己。”①
另外,人文主义还表现在对“个人完美化”的期盼上面。布克哈特说当这种对于最高的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易种坚强有力丰富多彩并已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的时候,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 “多才多艺的人”我们从教育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到:最初的大学只开民法,教会法和医学,后来怎增加为修辞学,哲学和天文学。而在每一个最不重要的城市里面都有拉丁文学校,此外还有逻辑学。比如当时有一个贵族妇女通晓拉丁,希腊,阿拉伯与少量希伯来文。这样看来,我们现代人真是自愧不如啊!
最后一点,就是人文主义者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集体倾向——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在这种倾向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者有似“托古改制”,喜欢从古代的事例和历史过程中去透视人性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加林说“正是在对待过去的文化,对待历史的问题上所持的态度,明确地确定了人文主义的本质”②
人文主义在十六世纪后逐渐衰落,原因主要有:民族语言与意大利语的发展,使人们更喜欢又简洁明确的方言来写作,拉丁语的地位下降,人文主义者靠传授古代作品谋生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还有就是印刷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必依赖于人文主义者。除此之后,人文主义者本身的腐化堕落起了决定性影响。人们指责他们的主要有一是敌视一切的自高自大,一是惹人憎恨的放荡不羁,此外,布克哈特在《道德与宗教》中重点论述的关于他们轻视宗教与道德的败坏。这就是所谓个人主义极端发展的结果。在个人主义的推动下,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的野心,就不择手段,不顾一切,为非作恶,无所不为,但图自己的快乐,绝不管别人的痛苦和舆论的指责。③
三.
文艺复兴时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这部分我主要分为3个小论点。就几个重点问题,谈谈对布克哈特的理解。
1.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产生的原因
布克哈特强调说,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如何产生的呢?布克哈特给出了原因,我归纳如下:第一是拉丁语对于意大利人们来说是容易的,这就提供了认识古代文化的钥匙。第二,意大利保存了大批古迹和文献。第三,人民的性格,伦巴第人从德意志输入的政治制度,骑士制度和其他北方的文明形式,宗教和教会的影响——合在一起产生了注定要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典范和理想的近代意大利精神。第四,市民生活的发展,贵族与平民较和谐的相处。第五,政治环境
宽松,自霍亨斯陶芬王朝灭亡以来,不是放弃就是无力实现它对于意大利的要求。教皇们迁到阿维尼翁去了。第六,人民精神这时已经觉醒不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并要寻求一个可以依托存在的新的稳固的理想。
2.文艺复兴的表现
古典文化的复兴首先表现在对古典文化的仿效上,布克哈特重点论述了讲演,这个人文主义者的主要职责。他说,实际目的是使他的同胞在公众面前能有效地畅所欲言,因之他以古人为典范,对于立意,发言,姿态和手势各按照他们固有的关系做了论述。
①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139页
②
加林 《意大利人文主义》 三联书店 1998年 第14页
③
参考齐思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所作的序
当时,文化表现于文化拉丁化,“在整整两个世纪里边,人文主义者所作的就像是说,拉丁文是,而且必须一直是值得用来写作的语言。”①当然,最有影响力的还是那些伟大人物写出的伟大作品。首先是但丁,布克哈特说但丁是把古代文化推向民族文化的最前列的人。他还谈到,仔细读但丁的作品,我们就会想到:整个中世纪,诗人们都是在有意识地避开自己,而他是第一个探索自己灵魂的人……主观的感受在这里有其充分客观的真实和伟大,而它的大部分都是这样表达出来的,因而可以使一切时代和一切人民把它看作为是他们自己的东西。②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是古代文化的活代表,他模仿各种体裁的拉丁诗歌,力求用他卷帙浩繁的历史和哲学著作来介绍古人的作品,而不是去替代它们。薄伽丘又是这个时代的另外一个伟人,布克哈特把他与但丁,彼特拉克同列。《十日谈》给我们印象通常是一些欺骗,奸淫和滑稽的故事。但布克哈特观察到的不只这些,他评论道:“在艺术上,表现了一种反对中世纪所创造出来的一切东西的成见,并且人文主义者是以自己勃兴之日为新纪元的。薄伽丘说:我开始希望并且相信,上帝怜悯了意大利的名誉,因为我看到,他的无穷仁爱使意大利人的内心里具有和古代人同样的精神——用掠夺和暴力以外的方法取得荣誉的精神,而且说得更正确一些,是在诗歌的道路上使人们成为不朽。”③
3.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布克哈特说,形成一个完整一致的整体的各个文明时期不仅在政治生活上,在宗教艺术和科学上表现出来,而且也在社交生活上留下它特有的印记。④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风俗习惯在这些方面同中世纪形成最鲜明的对比。最本质的一点就是“阶级的平等化”是基于文化和财产的现代尊荣概念。布克哈特指出,意大利的富裕市民已经和封建贵族取得平等地位,而且在生活方面也难以区别了。所以他宣称“我们似乎已经看到:平等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对于贵族的信仰永远消失。”
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结构元素。布克哈特是这么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家庭状况的:“文艺复兴的精神第一次把秩序带到家庭生活里面,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意设计的产物。”⑤
关于妇女与婚姻,布克哈特首先要我们记住这样一个事实,即在高级形式的社交中,妇女和男子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并且在上层社会中,对于妇女所进行的教育和对于男子所进行的教育基本上是相同的。受过教育的妇女和男人一样追求富有特色的,完整的个性。
另外,布克哈特花了很多的笔墨来描写庆典和宗教生活。这似乎给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一个理念,即文艺复兴的历史是一部城市市民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史。另外一方面,基督教文化在大众仍然有重大的影响,况且人文主义者的堕落更使得人们相信宗教。布克哈特描写的庆典,实实在在是全民的庆典,代表了整个意大利人的文化底蕴。他写到“一种全民族共有的艺术和文化赋予这些表演以一种更高的和更普遍的特点”。⑥可见,布克哈特的对文艺复兴的考察,并未脱离人民大众这一部分,相反,他比其他西方学者更加注意社会生活中的平民。
最后一部分,布克哈特谈到宗教,他一方面谈到了人们庆典活动中的浓厚的宗教色彩,一方面谈到了人们“信仰的普遍解体”。
①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276
②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79年 第306-307页
③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79年 第201页
④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391页
⑤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394页
⑥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440
他进一步发问,为什么意大利在才智方面如此伟大,却没有更有力的反对教士的统治,如同德意志进行的那样?他说,意大利人的思想从来没有超越过否认教士统治的地位。他的论点是:中世纪的精神与文艺复兴的精神“合流”。“中世纪的神秘主义的回响在这里和柏拉图学说合流了,和一种典型的现代精神合流。一个关于世界和关于人的知识的最宝贵的果实在这里已经成熟,只是由于这一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必须被称为近代史的前驱。①
四.
布克哈特的历史研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充分展示了布克哈特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考模式,确立了西方研究文艺复兴的正统理论。关于他的历史研究,有人说是历史主义,有人说是实证主义。这样的判断限于笔者水平,尚无法企及。以下就对布克哈特思考方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
布克哈特注重以历史事例的分析为基础。文中大量列举了史实,从史实中归纳分析。而且特别注意从背景中考察时代的特征。他自己就曾写到:“对我来说,背景是主要的考虑;而背景是由文化史提供的,所以我致力于这一方面。”②
第二,
辩证地研究历史现象。有人曾批评布克哈特是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思想僵化,静止。③我看不然,试举两例。本书以道德和宗教的详细分析作为终篇;它并不企图掩盖到时的野蛮和兽性,以及同无限怀疑并存的粗野的迷信。可是他认识到,上层阶级的基本的恶习,即放纵的个人主义,倒是这个时代之所以伟大的一个前提条件。“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人,必然要承受一个新时代的第一次强大冲击。”他的这点论述,扩展到古今中外,我都认为理,就是当下中国,也是这样。有谁否认了改革开放后富人们的堕落了吗?有谁否认了当下中国没有存在拜金主义吗?可见,布克哈特恰恰是辩证地研究了历史现象,显示出了其深刻的历史眼光。
第三,
历史是人的历史,因此历史中充满了人的精神和灵性。布克哈特善于把握大众的心理,这样他认为就能把握时代的心理。所以他才说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人类精神的解放才诞生了新的时代。而文化是人的精神的总体现,所以布克哈特才不遗余力的研究文化史。同时,他也认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这在他书中的不断的比较中可见,正是把意大利人与西班牙,法国,德意志以及北欧诸国人民相比,才看的出为何伟大的复兴产生于这样一群人中间。
第四, 布克哈特强调了文艺复兴与政治,社会的联系,但却把经济基础和经济行为略过。毕竟,经济因素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忽视了经济,总觉得缺少了一定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其实,布克哈特晚年已经承认了这一点,他在1874年写给一位重视经济研究的青年学者的信中说:“我相信您关于意大利早期经济发展史文艺复兴的基础的观点是极端重要和富有成果的,而这正是我的研究长期所缺的。”④
读罢布克哈特的这本书,我很强烈的感觉到自己不光在知识上很欠缺,在历史研究方法方面,整体上的归纳能力不足,微观上的精细分析不够深刻。而这两点,布克哈特展现的淋漓精致。如何抓住时代的线索,在宏观与微观上把握历史,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而且他对于人类精神与文化的分析,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正如古奇所说的“哪里有从事解释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历史学家不为他的泉源所沉醉呢?”⑤
①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603页
②
乔治•皮博迪•古奇 《十九世纪历史学家与历史学》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89 下册 868页
③
朱龙华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人民出版社 北京 2004年 第18页
④
布克哈特 《致库格勒信,1874年8月21日》 转引自朱龙华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人民出版社 北京 2004年 第18页
⑤
乔治•皮博迪•古奇 《十九世纪历史学家与历史学》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89 下册 873
韓非子集解簡端記 v0.3
作者:不系之舟 发布时间:2014-06-01 01:56:52
韓非子集解簡端記
v0.3
例略/弁言
[1] 所校《韓非子集解》為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叢書之一種,1998年7月第1版,1998年7月第1次印刷;
[2] 王先慎《集解》以吳鼒景刻宋乾道本為底本。乾道本又有錢曾述古堂景鈔本,為黃丕烈所得,黃氏校以乾道本原刻,又為涵芬樓景入《四部叢刊》初編。 故王先慎所稱「乾道本」者,吳鼒景刻本也;不佞所稱「乾道本」者,四部叢刊景印黃丕烈校述古堂景鈔本也。 二本或有異同,此不暇分別,讀者識之;
[3] 引《集解》所載《韓非子》本文,稱「本文」;引舊注,稱「注文」;引盧文弨說,稱「拾補」;引顧廣圻說,稱「識誤」;引王先慎說,稱「集解」;餘則稱名。 不佞所云,則加「舟案」以別之;
[4] 《集解》之後,前輩學者校釋《韓非子》者頗多其人。或撰校記,或通治全書。寒齋插架,即有陳奇猷《韓非子集釋》、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二種。然弆藏之而已,實未嘗披閱。 然若讀《集解》有疑誤而力不能正之者,則偶有翻檢前輩學者之校說。 如:
《內儲說上篇》:「西門豹為鄴令,佯亡其車轄,令吏求之不能得,使人求之而得之家人屋間。」先慎曰:「此下疑有脫文。」
先慎云有脫文,鄙意正同,而力不能定所脫者何。 乃翻檢《校釋》、《集釋》,亦皆不能補之。 而書中留有一條校記:「《北堂書鈔》卷一百四十一引本章,此下有『故探之一物,則眾隱皆抉』,當據補。」 此非自行檢《書鈔》而得者也,依稀記得是孫楷第先生說,然已不復能記憶從何處見之矣。
不佞所校,必有與前賢雷同者。 然力不能一一覆核之,非有意於掠美也。讀者識之;
[5] 於諸家之說,駁正者多而韙之者少,此正以若一一韙之則將冗長不文耳,非敢妄以訐為智也。讀者鑑之;
[6] 引文或有刪節,僅取其有關者; 輸入容有訛誤。
2011年1月3日,萊陽 不繫之舟學
《考證》
=====
P10,L-6
顧千里《韓非子識誤序》:「客於揚州太守陽城張古餘先生許。」
[舟案] 「許」字不當有專名號
《初見秦第一》
========
P4,L-4
[本文] 齊五戰之國也,一戰不剋而無齊。
[注文] 為樂毅破齊於濟西
[舟案] 注「為」字衍,或「齊」字衍。
P12,L-4
[本文] 言所以破天下之從,舉趙,亡韓,臣荊、魏親,齊、燕,不破,趙不舉,韓不亡,荊、魏不臣,齊、燕不親
[舟案] 「臣荊、魏親,齊、燕」數字標點誤。 此當標點作「臣荊、魏,親齊、燕」,以荊魏、齊燕屬讀。 下文「荊魏不臣,齊燕不親」可證。
《愛臣第四》
=======
P26,L3
[王先謙曰] 淮南墜形訓高注云云
[舟案] 「墜」當作「墬」,字之誤也
《有度第六》
=======
P33,L8
[本文] 忠臣危死而不以其罪……姦邪之臣安利而不以功
[舟案] 「不以其罪」與「不以功」,或當於上刪「其」字,或當於下補「其」字,二處句法當一律,此韓子通例也
《孤憤第十一》
========
P81,L-2
[本文] 故法術之士安能蒙死亡而進其說,姦邪之臣安肯乘利而退其身
[舟案] 「利」上下當脫一字,與「蒙死亡」相對為文
P84,L-2
[王先謙曰] 「主勢變」云云
[舟案] 當依正文作「主變勢」
《姦劫弒臣第十四》
===========
P99,L-5
[識誤] 「人」上當有「我安」二字
[舟案] 「人」係「能」字之誤。
《喻老第二十一》
==========
P158,L-3
[本文] 君人者,勢重於人臣之間(先慎案:君於臣不當以間言,「間」疑「上」字之誤),失則不可復得也
[舟案] 王說非。 「人臣之間」,「之」字當在「失」字下,作:「君人者勢重,於人臣間失之,則不可復得也。」
P161,L3
[本文] 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舟案] 「又」字涉下文而衍,此桓侯之初不悅也。 《新序·雜事二》正無「又」字。
P164,L7
[本文] 文王見詈於王門
[識誤] 《戰國策》云:「而武王羈於王門。」又《呂氏春秋》云「武王事之,夙夜不懈,亦不忘王門之辱」,高注:「文王得歸,乃築靈臺,作玉門,相女童,武王以此為恥而不忘也。」
[舟案] 引高注「武王以此為恥而不忘也」,上脫「擊鐘鼓,示不與紂同也」二句。
P166,L7
[本文] 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羨也;豐年大禾,臧獲不能惡也。
[俞樾曰] 「羨」當作「美」,字之誤也。下文云「豐年大禾,臧獲不能惡也」,「美」與「惡」相對。
[舟案] 俞說非。 《詩·小雅·十月之交》毛傳:「羨,餘也。」《孟子·滕文公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餘粟。」趙注同。 《周禮·地官司徒》:「以其餘為羨。」鄭司農注:「羨,饒也。」 此正以「羨」、「惡」相對為文,何勞改字。
P168,L3
[本文] 楚莊王莅政三年……舉兵誅齊,敗之徐州(下引《識誤》說在此),勝晉於河雍
[識誤] 《史記·年表》「威王七年圍齊於徐州」,《楚世家》同。 或此莊王謂威王也。
[舟案] 顧說泥。 諸子立說,不必有其事實。 且楚威王當六國時,與齊宣王辟疆相值,安得「勝晉於河雍」? 又《史記·楚世家》、《新序·雜事》之文皆同《韓子》作楚莊王,唯《史記·滑稽列傳》又屬之齊威王、淳于髡耳。
《說林上第二十二》
===========
P173,L3
[本文] 子胥出走
[舟案] 當提行
P175,L8
[本文] 其多力者樹其黨(顧廣圻曰:此「樹」上脫「內」字,《策》有),寡力者借外權。群臣有內樹黨以驕主,內(顧廣圻曰:此衍「內」字,《策》無。先慎曰:此「內」字即上文「樹」上([一])「內」字,錯移在此。)有外為交以削地。
[點校者曰] [一]: 「上」原本作「下」,據正文「內樹」改。
[舟案] 據正文「內樹」改,當云據《識誤》改。 先慎所云,「其多力者樹其黨」之「樹」也,其上初無「內」字。
P179,L-2
[本文] 象箸必不盛菽藿
[舟案] 「盛」字,當依《喻老》作「羹」
《說林下第二十三》
===========
P192,L9
[本文] 荊王伐吳
[舟案] 當提行。黃丕烈校述古堂影鈔本曰:「荊王提行。」正謂乾道本於此提行也。
P193,L2
[本文] 死者有知也,臣將當戰之時,臣使鼓不鳴
[舟案] 下「臣」字疑衍
P194,L-3
[識誤] 《呂氏春秋·審己篇》、《新序·節土篇》云「岑鼎」
[舟案] 「土」是「士」字之誤
《用人第二十七》
==========
P206,L7
[本文] 昔者介子推無爵祿而義隨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
[舟案] 既曰「不忍口腹」,則「文公」二字當重
P208,L1
[本文] 得人心則不趣而自勸,因技能則不急而自疾,得勢位則不進而名成
[舟案] 依文例,疑當於「名」下補「自」字
《內儲說上七術第三十》
=============
P213,L2
[本文] 是以麗水之金不守
[注文] 竊麗水之金其罪辜磔,猶竊而不止,則有竊金而獲免者,故雖重罪不止也
[集解] 先慎曰:「守」當作「止」,注不誤
[舟案] 「注不誤」,是也; 「守當作止」,非也。 「麗水之金不守」有何不了,而勞煩改字?
P215,L2
[注文] 韓王欲河東以搆三國
[舟案] 「搆」字當依《傳》文作「講」
P224,L-2
[本文] 有威足以服之人(顧廣圻曰:藏本同。今本無「之」字,誤。依下句此當衍「人」字。),而利足以勸之
[舟案] 陶鴻慶曰「之」字衍,說較顧氏為勝,今本是也。
P226,L2
[本文] ……夫有天下,大利也,猶不為者,知必死。 故不必得也,則雖辜磔,竊金不止;知必死,則天下不為也。
[王先謙曰] 「不必得」三字,當在「也」字下,文誤倒耳
[舟案] 當云「『故不必得』四字當在『也』字下」
P229,L-5
[本文] 此知必勝之勢也
[舟案] 「知」字涉上文衍,或「此」上脫「以」字
P231,L2
[本文] 明年之請以頭獻王者歲十餘人
[集解] 先慎曰:趙本「明年」下無「之」字。
[舟案] 趙本當是。又或「明年之」當作「之明年」
P238,L9
[本文] 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誠信
[識誤] 藏本作「誠信不」。按此當作「誠不」,舊注誤
[集解] 「以此知左右之不誠信」,語極明顯,不當倒「不」字,顧說非
[舟案] 王說非,此正當依藏本作「誠信不」。 子之左右有誠信者,有不誠信者,如依乾道本作「不誠信」,「明顯」則「明顯」矣,其如文義何?
《內儲說下六微第三十一》
==============
P247,L-2
[本文] 大夫種曰:「不可。昔者天以越與吳,吳不受。今天反夫差,亦天禍也,以吳與越……」
[集解] 「今天」當作「今若」
[舟案] 王說大謬。 上言天以越與吳,下言天以吳與越,所謂今「天反夫差」是也。此「語極明顯」者也,正不必勞公改此一字。
P248,L2
[集解] 故後噽之譖種,種之見殺,實基于此
[舟案] 《左傳》哀公二十二年,越滅吳;二十四年,哀公入越,季孫「因太宰噽而納賂焉」。 是吳亡後伯噽猶為越太宰也。 然先慎說「噽之譖種」云云,其事未聞,疑係臆說。
P255,L5
[本文] 江芊曰……
[舟案] 「芊」當依文公元年《左傳》作「羋」。
P258,L2
[本文] 日者知用之越,今忘之秦,不亦太亟忘乎!
[王先謙曰] 「日」字疑「昔」脫其半
[舟案] 王說謬。 日者,昔者也。《呂覽·重言篇》「日者臣望君之在臺上也」,《趙策一》「日者秦楚戰於藍田」,《趙策三》「日者樓緩坐魏三月」,《燕策》「日者齊不勝於晉下」,皆是「昔者」之意。 此在經史百家之書,觸目皆是。將一一改為「昔者」邪?
《外儲說左上第三十二》
=============
P261,L4
[本文] 明主之聽言也,美其辯;其觀行也,賢其遠
[舟案] 「明主」疑本作「人主」,涉上文而誤。 聽言而美其辯、觀行而賢其遠者,依韓子斷不得稱明主也。
P265,L-1
[本文] 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今以單父之細也,治之而憂,治天下將奈何乎?故有術而御之,身坐於廟堂之上,有處女子之色,無害於治;無術而御之,身雖瘁臞,猶未有益。」
[舟案] 引文起訖有誤。 有子之言,當領至「治天下將奈何乎」。 此下乃韓子之說也。
P266,L-6
[本文] 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 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 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而忘其(顧廣圻曰:此下當有「用」字)直,以文害用也。
[舟案] 「忘有用」,疑當作「忘其用」,與下文一律。 又案,若以顧說是,則「直」字應屬下讀。
P275,L-5
[本文] 故必有為天子誅之名,而有報讎之實。
[舟案] 「之」字當重,此古人行文習見者也。 如《荀子》「其所以求之之道」、「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後利之之利也;不愛而用之,不如愛而後用之之功也」、「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本書「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
P283,L-1
[本文] 夫必恃人主之自躬親而後民聽從,是則將令人主耕以為上(先慎曰:「上」當作「食」),服戰雁行也民乃肯耕戰
[舟案] 「服戰雁行也」句絕。 此謂人主親耕、親戰,民乃肯隨之也。
P286,L6
[俞樾曰] 「信名」之下當有「信義信事」四字…
[舟案] 此當曰「當有『信事信義』四字」,何則?正文依次為信名、信事、信義也。
《外儲說左下第三十三》
=============
P297,L-3
[本文] 君與處皆其師(顧廣圻曰:「君」上當有「上」字),中皆其友,下盡其使也。
[舟案] 顧校是,然「上」字不應補於「君」字上,而當補與「皆」字上。作「上皆其師,中皆其友,下盡其使」也。 此當係《識誤》刊刻之誤,非顧氏所校之誤也。
P306,L1
[本文] 中牟無令,魯平公…
[舟案] 「魯」係「晉」字之誤,乾道本作「晉」。
P306,L-2
[本文] 況武子之生也不利於家,死不託於孤
[舟案] 「子」字衍。 趙武謚「文子」。 又案,「不託於孤」,「於」字當係「其」字涉上文而誤。
P308,L1
[本文] 其姊往看之,暮而後至,閉門
[集解] 各本無「至」字,「閉門」作「門閉」,據《白孔六帖》增改。《御覽》四百九十二、五百一十七引作「暮而門閉」。
[舟案] 即令「至」字當增補,亦不當妄乙「門閉」二字。 至而門已閉,文從字順,不煩乙之。
《外儲說右上第三十四》
=============
P313,L-2
[本文] 或曰:「景公不知用勢之主也,而師曠、晏子不知除患之臣也。」
[舟案] 「或曰」當作「故曰」,此涉上文而誤。 覆乾道本正作「故曰」。
P314,L2
[本文] 凡姦者,行久而成積,積成而力多,力多而能殺
[舟案] 「成積」二字當乙
P320,L8
[本文] 鑿穴於王之所常隱語者
[舟案] 鑿穴,似當依上下文作「道穴」。
P323,L-5
[本文] 對曰:「最苦社鼠…」
[舟案] 「苦」字當作「患」,上文「治國者奚患」、「最患社鼠」可證。
P325,L7
[本文] 車不得至茆門,非法也。
[集解] 「至茆門」三字當重
[舟案] 王說恐非。 古書似頗有如此省語者,惜學殖荒落之餘,不能援例證之耳。 姑錄此以就正方家,且以為異日讀書之鵠的也。
P327,L2
[本文] 使其妻織組,而幅狹於度。吳子使更之,其妻曰諾,及成,果不中度。
[舟案] 「果不中度」,「果」當作「又」。
P327,L-2
[本文] 壺酒不清(先慎曰:「壼」當作「壺」,形近而誤。)
[舟案] 正文「壺」當依乾道本作「壼」,然後先慎校說乃為有的而發也。
《外儲說右下第三十五》
=============
P345,L4
[本文] 令於宮中女子未嘗御出嫁之
[舟案] 「御」下疑脫「者」字
《難一第三十六》
=========
P352,L3
[本文] 所以去豎刁、易牙者
[舟案] 「易牙」下脫「開方」二字。 上文「去此三子」、下文「使去三子」可證。
《難二第三十七》
=========
P367,L5
[本文] 無術以知而入多
[舟案] 細翫文義,疑「而」字衍。
P367,L-4
[本文] 人事天功,二物者皆入多,非山林澤谷之利也。 夫「無山林澤谷之利入多」…
[舟案] 「二物者」,「物」字疑衍。 又案「無山林澤谷之利入多」者,「利」下脫「而」字。
P369,L-4
[識誤] 按「矢」當作「夫」
[舟案] 覆《識誤》,「矢」是「失」字之誤。
P369,L-4
[本文] 數百不一失
[舟案] 「數百」二字,當依上文作「百數」。
《難三第三十八》
=========
P370,L-4
[本文] 其過三,皆君之所未嘗聞
[識誤] 「之」,當依《論衡》作「子」。
[舟案] 顧說非。 若依《論衡》,則為「皆君子所未嘗聞」矣;而下葉一一數之,是子服厲伯固已聞之矣。是以知「之」字不誤也。
P372,L3
[本文] 君令而不貳者,則是貞於君也。死君後生臣不愧,而後為貞。
[注文] 不皆死而後為貞。
[集解] 先慎曰:乾道本下「後」字作「復」,《拾補》上「後」字亦作「復」。盧文弨云:「『復』作『後』,譌。 注『不』字疑『必』。」 顧廣圻云:「今本『復』作『後』。按『復』、『後』互誤。 『生』下當更有『生』字。」 先慎按:今本「復」作「後」,是也。 此言君死後臣生不愧,如荀息立奚齊立卓子之類,而後為貞。若君朝卒而讎立,遂臣事之,非貞也。此與下文語意相承,極為明顯。乾道、道藏本誤「後」為「復」,其義遂晦耳。 上「後」字不譌,盧、顧說並非,改從今本。
[舟案] 學者校讀古書,頗有不必發而妄發者。《論衡》有《語增》、《儒增》、《藝增》之篇,先慎此校,幾令人有「校增」之慨。盧氏、顧氏二家之說,一也,皆以為當作「死君復生,臣不愧,而後為貞」(顧氏且以為「臣」上當補「生」字,作「死君復生、生臣不愧,而後為貞」)。 先慎必反二家之說而駁之,若其有據,亦可也;然其所據者何? 曰「如荀息立奚齊立卓子之類」。 荀息之事何如?《國語·晉語二》:「死人復生,不悔;生人不愧。」── 安得「上後字不譌」邪? 且令如彼說,則是「死君後,生臣不愧」也,其義之是非姑置毋論,不知周秦古書,有如此為文者乎?
P374,L2
[本文] 齊景公築雍門,為路寢,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賜者三。
[注文] 謂以大夫之業世賜與為寢也
[舟案] 《詩·魯頌·閟宮》毛傳:「路寢,正寢也。」舊注非。
P377,L4
[本文] 或曰:子產之治,不亦多事乎!姦必待耳目之所及而後知之,則鄭國之得姦者寡矣。
[舟案] 細味文意,知「得姦」二字當乙。
《難勢第四十》
========
P392,L8
[本文] 夫賢之為勢不可禁,而勢之為道也無不禁
[舟案] 「賢之為勢」,疑「勢」字當作「道」
《問辯第四十一》
=========
P395,L1
[本文] 是以亂世之聽言也,以難知為察,以博文為辯;其觀行也,以離群為賢,以犯上為抗。 人主者說辯察之言,尊賢抗之行
[舟案] 「以難知為察」,疑「難知」二字當乙。 又「說辯察之言」,「辯察」二字當乙,以「尊賢抗之行」之次同於「以離群為賢,以犯上為抗」例之,是也。
《說疑第四十四》
=========
P405,L-3
[本文] 無數以度其臣者(先慎曰:「數」謂術數),必以其眾人之口斷之。
[舟案] 下句疑本作「其必以眾人之口斷之」。
P408,L5
[本文] 為人臣者,誠明於臣之所言,則雖罼弋馳騁,撞鐘舞女,國且猶存也;不明臣之所言,雖節儉勤勞,布衣惡食,國猶自亡也。
[集解] 先慎曰:乾道本「臣」作「主」,顧廣圻曰:「今本『主』作『臣』,按依上下文當作『臣』。」今據改。
[舟案] 乾道本作「主」是,顧氏、王氏皆非也。 下文舉「趙之先君敬侯」以為「明於臣之所言」者,舉「燕君子噲」以為「不明臣之所言」者,此皆人主也,安在其「依上下文當作臣」邪? 依上下文,正當從乾道本作「主」字。
《五蠹第四十九》
=========
P444,L6
[本文] 故饑歲之春,幼弟不讓;穰歲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心異也。
[集解] 先慎曰:乾道本「心」作「實」。盧文弨曰:《意林》「實」作「心」。先慎按:《御覽》亦引作「心」,今據改。
[舟案] 盧氏引意林,不過備此異文;王氏引御覽,則逕改本書矣,大謬。 若是疏骨肉愛過客,則作心異是矣; 既曰非疏骨肉愛過客矣,安得曰心異邪? 且「多少之心」一語,詞乎? 韓子此文,正所謂「極為明顯」者也,乾道本是。 (又案,檢索電子檔《御覽》,並未見徵引此文)
P445,L8
[本文] 共工之戰,鐵銛短者及乎敵……鎧甲不堅者傷乎體
[集解] 先慎曰:乾道本「短」作「矩」。盧文弨曰:「『矩』,張本作『短』。」顧廣圻云:「今本『矩』作『距』,誤。案當作『短』。」今據改。
[舟案] 乾道本作「矩」未必是,然張本作「短」者必非。 兵刃「短者及乎敵」,天下有是理乎? 顧氏一時妄說,人所不免也;王氏據此妄說而改本書,不可解也。
P449,L5
[本文] 法趣上下四相反也
[舟案] 疑「四」下當補「方」字,作「上下四方」。
P451,L-3
[本文] ……而兵不免於弱。政不免於亂,此其何故也?
[舟案] 標點非。當為「而兵不免於弱,政不免於亂。此其何故也?」
P455,L-4
[本文] 夫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遊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務而趨末作。
[集解] 先慎曰:《拾補》「趨」作「外」。盧文弨云:「『趨』譌,舊人改。」先慎按:張榜本作「滅」較舊義為近。
[舟案] 盧、王說皆非。 此當於「以」字下補「其」字,作「以其寡趣本務而趨末作」。 二家校說,不過以「明王」非「趨末作」者,故改「趨末作」三字也; 而不悟此正非「明王」所為,乃「商工遊食之民」所為也。
《顯學第五十》
========
P456,L-1
[識誤] 燕子噲賢于之而非孫卿
[舟案] 「于」係「子」字之誤。
P460,L-6
[本文] 試之官職,課其功伐,則庸人不疑於愚智
[舟案] 「於」字衍,上文「臧獲不疑鈍利」、「臧獲不疑駑良」皆無「於」字。
P461,L4
[本文] 故敵國之君王,雖說吾義,吾弗入貢而臣;關內之侯雖非吾行,吾必使執禽而朝。是故力多則人朝,力寡則朝於人
[舟案] 敵,當也。 疑「入」字上脫「使」字,本作「吾弗使入貢而臣」。
P461,L6
[本文] 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吾以此知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亂也。
[舟案] 「德厚」二字疑當乙為「厚德」,與「威勢」相對。
P461,L-2
[本文] 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無有一,然而世皆承車射禽者何也?隱栝之道用也。 雖有不恃隱栝(先慎曰:『雖有』二字衍)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先慎曰:『有』當為『恃』),良工弗貴也。
[舟案] 王說非。依其說,則作「不恃隱栝而恃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貴也」,其意則是,其文則不可通。 「恃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者誰也?良工也;弗貴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者誰也?又良工也。可乎? 此不過衍下「有」字耳。 原文當作「雖有不恃隱栝而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貴也。」
P462,L2
[本文] 不恃賞罰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貴也。
[舟案] 下「恃」字衍,說見上條。
P462,L-4
[本文] 故明主急其助而緩其頌
[舟案] 「助」當係「功」字之誤,下文「不言今之所以為治,而語已治之功」、「皆道上古之傳譽,先王之成功」,是其證。
P464,L3
[本文] 今上急耕田墾草以厚民產也…修刑重罰以為禁邪也
[舟案] 「為」字疑衍,二句當一律。
P464,L5
[本文] 境內必知介而無私解……並力疾鬬,所以禽虜也
[識誤] 「介」當作「分」。「分而無私」者,《制分篇》云:「宜務分刑賞為急」,又云:「亡者其制刑賞不分也。」是其義。
[舟案] 顧說非。 《廣雅·識器》:「介,鎧也。」《詩·大雅·抑》鄭箋:「介,甲也。」(《玉篇》同)。 句謂境內之民必知兵事,與下文「並力疾鬬所以禽虜」正相呼應。 以此知「介」字不誤,而顧說為非也。
P466,L-1
[本文] 然則父有賢子,君有賢臣,適足以為害耳,豈得利焉哉!
[拾補] 「焉哉」二字舊倒,張本作「焉哉」。
[識誤] 藏本同。今本「焉哉」作「哉焉」,誤。
[集解] 「焉哉」當作「哉焉」,「哉」字句絕,「焉」字屬下讀,盧、顧說非。
[舟案] 焉哉、哉焉,鄙意不能正之;然王說「焉字屬下讀」者必非。 此細翫上下文義可知者也。
P467,L-6
[本文] 此皆釋世而不治是也
[舟案] 「是」疑當作「事」
《人主第五十二》
=========
P471,L3
[本文] 入因與近習論其言…入因與當途者論其行
[舟案] 下「入」字當作「出」,與上「入」字相對。
P471,L7
[本文] 關龍逢…,王子比干…,子胥忠直夫差而誅於屬鏤。 此三子,者為人臣非不忠,而說非不當也。然不免於死亡之患者,主不察賢智之言,而蔽於愚不肖之患也。
[舟案] 「忠直」之「直」疑當作「於」。「此三子者」屬讀。 兩「之患」衍其一。
P475,L1
[本文] 故治民無常,唯治為法
[王先謙曰] 當作「唯法為治」
[舟案] 王說未必是。 此或當作「故治民無常法,唯治為法」。然下文「法與時轉」、「時移而治不易者亂」,是「唯治為法」、「唯法為治」皆有其證也。 當存疑。
P475,L1
[本文]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
[集解] 乾道本「治與」作「與世」,顧廣圻云:「藏本、今本『與世』作『治與』。」今據改。
[舟案] 乾道本句作「法與時轉則治與世世宜則有功」,疑原作「法與時轉則治與世宜,治與世宜則有功」,以傳鈔者以二點省其重文「治與世宜」,又為後人改回而譌誤耳。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赞(637+)
- 三星好评(343+)
- 方便(484+)
- 内容完整(650+)
- 服务好(590+)
- 引人入胜(345+)
- 中评多(645+)
- 推荐购买(246+)
- 四星好评(543+)
- 无盗版(141+)
- 购买多(586+)
下载评价
- 网友 步***青: ( 2025-01-06 21:43:34 )
。。。。。好
- 网友 冉***兮: ( 2024-12-15 09:35:34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林***艳: ( 2025-01-01 23:47:15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马***偲: ( 2024-12-20 11:15:12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堵***洁: ( 2025-01-08 01:10:23 )
好用,支持
- 网友 郗***兰: ( 2024-12-27 22:11:03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国***舒: ( 2024-12-19 09:19:02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益***琴: ( 2024-12-18 03:39:02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国***芳: ( 2024-12-22 04:19:08 )
五星好评
- 9787518008063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遐庵清秘录 遐庵谈艺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财税法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嬗变与挑战:FinTech 2017-2018年度报告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动机与人格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牛津阅读手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火星公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考点速记与真题详解/全国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冲刺丛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小王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