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本 思想品德 道德与法治 九年9年全一册 苏人版 通城学典 内含参考答案 初中课时类辅导用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课时作业本 思想品德 道德与法治 九年9年全一册 苏人版 通城学典 内含参考答案 初中课时类辅导用书精美图片
》课时作业本 思想品德 道德与法治 九年9年全一册 苏人版 通城学典 内含参考答案 初中课时类辅导用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课时作业本 思想品德 道德与法治 九年9年全一册 苏人版 通城学典 内含参考答案 初中课时类辅导用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9534879_855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5.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28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2:55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正好 发布时间:2022-12-13 18:06:21

    男女主中间分开的情节描述太少了,我眼泪刚酝酿出来剧情就戛然而止,尴了个尬。

  • 作者:54miracle 发布时间:2020-01-12 11:18:44

    每一个做商业做产品的人,都会关注转化率,本身讲了大量关于如何去提高转化率的术。从道的层面,总结出来就是:利用产品、逻辑、心理、视觉等等各种可用方法论,将转化率优化到极致。

  • 作者:香港商務印書館 发布时间:2024-02-01 08:48:32

    早前王德昭先生《史學研究法講義》首次出版,我們特別邀請了這本講義的整理者、王德昭先生的學生周佳榮教授一起聊聊這本花了四十年整理的講義的成書緣起與經過。究竟這門「歷史研究方法」對現在學歷史的人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什麼呢?周教授說道:「因為歷史重不重要,這是需要去了解的。研究歷史的人,其實就是拿著這些材料重組歷史。重組歷史就是說,如果你的能力高,那麼重組出來的東西,就更接近歷史的真相。所以史學方法,就是要保障、教育做研究的人,用最好的方法去了解與歷史最接近的真相。」 閱讀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MgRKX28MOm_1bG2S6jjW2g

  • 作者:方老狼 发布时间:2009-01-05 18:01:36

    别崽子 老娘在那个鬼地方住了一年...

  • 作者:WiTS 发布时间:2023-08-30 17:05:16

    不知2023年有了更多数据后,作者会有怎样的分析,期待!

  • 作者:沁冰 发布时间:2020-08-06 23:57:27

    菲茨杰拉德是天才眼里的天才,作家眼里的作家,情种眼里的情种。他配得上、对得起、留得住一切怜惜和欣赏。美国乃至西方文坛的至阴也就这样了吧。


深度书评:

  • 农业文明VS商业文明,李约瑟难题试解

    作者:一生只做一件事 发布时间:2012-04-15 23:39:05

    农业文明VS商业文明,李约瑟难题试解

    ――向李约瑟先生和其他李约瑟难题的研究者们致敬!

    作者:一生只做一件事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本文志在寻找这个难题的终极答案。个人认为,“李约瑟难题”的答案是中国古代工商业没有充分发展,而工商业在近代科学诞生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什么西方的工商业能充分发展?作者的回答是,欧洲没有统一。为什么欧洲没有统一?中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包括气候)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是中西方最原始的差异,“李约瑟难题”得解。

    以上是本文的基本思路。下面让我们看看,工商业在近代科学诞生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一、工商业在近代科学诞生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国只有农业,而西方既有农业又有工商业

    我们知道,科学是由许许多多的知识点组成的。这些知识点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试验、总结出来的。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所以中国古代农业遥遥领先其它国家。实践早,实践多,(中国人)掌握知识点早、掌握知识点多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原因。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在农业实践里获得,还有很多知识点要在工商业实践里寻找。中国古代农业领先,工商业被抑制,所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大多和农业密切相关。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科学是一套知识体系,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门学科微小的进步往往会带来其它学科质的飞跃。同样,一门学科遇到瓶颈,往往也会拖累其它学科甚至整个科学体系停滞不前。中国古代科技就是因此遇到了瓶颈。打个比方,近代科学的大门上有两把锁,只有找到这两把锁的钥匙才能打开近代科学的大门。第一把钥匙要务农才能找到,第二把钥匙要务工务商才能找到。中国人先天条件好(地理环境优越),务农早早地找到了第一把钥匙,可她不愿意务工务商,所以一直也找不到第二把钥匙;西方人先天条件差,虽然找到第一把钥匙时已经比中国人晚了几百上千年,但他们务农的同时还务工务商,终于有一天,他们找到了第二把钥匙,打开了近代科学的大门。

    (二)工商业和科学技术的关系决定了她会鼓励科技发展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又是工商业的核心――没有生产,哪儿来买卖?所以工商业会想尽一切办法鼓励科技发展,比如悬赏奖励发明创造,比如用专利制度保护发明者的积极性,等等。

    而农业文明却不是这样。在农业文明里,最重要的是秩序,经济是否发达,科技是否进步并不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反而会破坏秩序。易中天教授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就论述过,农业文明的政权组织形式――“帝国”的“最佳”状态是经济水平不高不低,以民众刚好维持温饱为宜。为什么呢?因为经济水平太高会带来很多弊端,比如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比如形成破坏帝国秩序的异己力量;比如国家力量过剩,君王会穷兵黩武、侵略扩张;比如王朝会急剧膨胀,官僚机构臃肿,遇有突发事件顾此失彼。。。。。。最终导致帝国解体。帝国的解体往往伴随着战乱,战乱之后一片萧条,也就谈不上科技发展了。有的朋友可能会奇怪,那商业文明就不用担心这一点吗?物理学上有一个规律,相同材质相同比例的情况下,越小的物体越结实。欧洲都是小国,他们的承受能力比我们强多了。

    所以农业文明往往对科技不感冒,“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又或者,出于维持秩序的目的,农业文明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重农抑商”,比如科举制度,等等。这些措施在维持秩序的同时,也在客观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所以说,农业文明承受不了经济的极大发展才是农业文明抑制科技的根本原因,科举制度之类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措施而已。即使没有科举制度,农业文明也一定会用其它办法来抑制经济、抑制科技。

    多说几句。有的研究者认为“李约瑟难题”是个伪命题,中国的文化、科技传统不同于欧洲,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不能用欧洲的标准衡量中国,不能要求西方发生过的事情同样也发生在中国。现在我们明白了,即便自然界运行的规律不是“科学”而是另外一套知识体系,只要这套知识体系也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这套知识体系也会象“科学”一样,早期在中国发展迅速,后期在西方发展迅速。理由同上。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让这些研究者满意。

    (三)工商业的很多特性和科研是相通的,比如严谨,比如交流

    先看“严谨”。胡适先生说过,中国人喜欢“差不多”。个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长期处在农业社会,缺乏商业社会、工业社会的洗礼。农业社会就是“差不多”,时间“差不多”,数量“差不多”。先说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起晚起“差不多”,全凭自觉;再看数量,自己做饭自己吃,多放点儿米少放点米也“差不多”。而商业社会则不同,谈判要约时间,约了八点就是八点,晚一分钟都是迟到;至于数量,商业活动要计算成本,(卖米饭)多放点儿米就亏了,少放点儿米就赚了,可不敢“差不多”。(李约瑟先生曾提出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怕也是缘于此吧。)

    科研是离不开“严谨”的,开普勒三大定律、海王星、惰性气体的发现都是得益于此。科学家发现实验观测值和理论计算值之间有小小的偏差,他们苦苦追求“小小的偏差”背后的真相,才取得了这些伟大的成果。类似的例子在科技史上不胜枚举。设想一下,如果是“差不多”的中国人遇到这些“小小的偏差”会怎么做呢?

    “严谨”有时候表现为“较真”。我们的祖先早早地发现了很多自然现象,遗憾的是,这些发现大多没有上升为理论。这是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满足于“知其然”,懒得去追究“其所以然”呢?

    再说交流。科学研究离不开交流,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取得更伟大的成就。科技史上,中国国内国外都缺乏交流。在外,缺少与外部周边国家的交流;在内,研究者们总是单兵作战,没有协同。缺乏交流,是中国古代科技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那为什么西方就没有这个问题呢?因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不需要交流;而商业就是“把东边的东西挪到西边去卖”,商业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且,“物离乡贵”、“坐商不如行商”,经商不但要交流,而且交流越远越好。商业交流的力量是惊人的。中西方文明相距数千公里,中间还有大片的荒漠,所以鸦片战争以前,两大文明交流很少。但是史载,两千多年前,凯撒大帝就穿着中国制的丝绸袍子去看戏。请问,是谁把这件丝绸袍子从中国带到遥远的古罗马?当然是商人。

    总之,工商业在近代科学诞生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许有朋友会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商业发展迅速,为什么中国还没有迎来科技的爆发呢?这并不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的进步还是明显的。问题在于这种进步更多地是“引进、消化、吸收”,我们自己“原创”的不多。这个现象的出现当然也有原因,但它更多地属于“钱学森之问”的范畴。作者会就“钱学森之问”专门撰文,本文就不赘述了。

    介绍完“工商业在近代科学诞生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让我们看看为什么西方的工商业能充分发展,最终战胜封建势力。

    二、西方工商业能充分发展的关键是欧洲没有统一

    (一)欧洲没有统一,小国之间有工商业发展的间隙

    欧洲没有统一,诸侯林立,林立的诸侯力量都不够大,而且诸侯之间的力量彼此抵消。因此在诸侯林立的缝隙当中,城镇容易产生出来,工商业容易发展起来。

    (二)欧洲没有统一,小国们迫于竞争的压力,必须发展工商业

    有竞争才有压力,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说,尼德兰革命胜利以后,荷兰共和国诞生。广泛的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急剧发展,使荷兰经济特别兴旺,富甲全球。整个欧洲为之吃惊,各国资产阶级羡慕不已。不少国家都向荷兰学习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连俄国的彼得大帝都亲自到荷兰学习造船。

    无独有偶,迫于竞争发展工商业的例子中国也有。南宋时期朝廷偏安一偶,为了生存,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经济贸易发展来维持国家的税收收入,这样也就使得工商业空前发展。改革开放也是如此。

    (三)欧洲没有统一,新兴资产阶级面对就只是一个国家的封建势力,力量对比没有中国那么悬殊。这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

    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

    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西欧,经历了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4个阶段。

    “万事开头难”,先看看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头”――尼德兰革命。尼德兰地区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地区。16世纪初,这里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1566年,尼德兰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人民起义。尼德兰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是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击溃。换句话说,尼德兰面对的只是西班牙一个国家,西班牙还受到英国的牵制。即便这样,尼德兰革命只获得了部分成功,尼德兰南部仍然处于西班牙统治之下――如果尼德兰面对的是象中国这样的庞大封建帝国呢?

    尼德兰革命之后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是个岛国。英国资产阶级面对的只是英国一国的封建势力;再看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遭到了周边国家的干涉,英、普、奥、西等国7次组成“反法同盟”。但联军就是联军,指挥协同不可能亲密无间,“反法同盟”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拿破仑就是利用联军的间隙、矛盾,多次瓦解、击败了“反法同盟”。再看美国独立战争,我们知道,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美国得到了法国的援助。

    可以这样说,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封建势力不团结。封建势力不团结,资产阶级革命还历时好几百年,中间还有复辟、倒退。那如果封建势力团结如一国呢?如果面对的是象中国这样的庞大封建帝国呢?恐怕,资本主义连萌芽都长不出来吧。

    介绍完“西方工商业能充分发展的关键是欧洲没有统一”,下面让我们看看为什么欧洲没有统一。

    三、为什么中国统一、欧洲分裂?关键是地理环境

    中国统一的关键是中国有且只有一个核心民族――汉族,中国有且只有一个核心文化――汉语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对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的认同把中国人牢牢地凝聚在一起;而欧洲的核心民族太多,语言文化圈也太多,欧洲统一没有凝聚的核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这是中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造成的。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文明之初,黄河流域上出现了很多人类定居点,慢慢地邻近的定居点开始融合,定居点变成了小部落。小部落之间经常爆发战争,这和西方是一样的。但黄河流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这就注定了这些小部落早晚会融合在一起。传说中,黄帝部落打败并吞并了炎帝部落,汉族的前身――华夏民族开始萌芽。夏、商时期,华夏民族开始成形。周朝时,集华夏制度、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形成,华夏民族最终形成。以上是中国核心民族汉族的形成过程,再看看核心文化汉语文化的形成过程。核心民族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核心文化形成的过程。从传说中的炎黄时代到夏商周,华夏民族共同创造了汉语汉字。当然了,各地有自己的方言,各地对每个字的写法也多少有点差异,比如有的地方多一撇,有的地方少一捺。但这种差异并不是特别悬殊,大部分的字是可以“猜”出它的意思来的,这有点儿象我们今天的“书简识繁”。所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书同文”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更何况,对同一个中国的认同也使得原六国的人们对“书同文”没有太大的抵触。秦始皇“书同文”之后,汉语文化圈正式确立。

    再看西方,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是群岛,岛屿易守难攻,岛屿之间的交通也远不如陆地上便利、频繁。因此,岛屿天生就有自治的传统。所以,与中国“大一统”不同,古希腊是由许多城邦组成的“邦联”,城邦之间是平等的邻邦关系。地形同样保护了古希腊不被别国侵略,公元前500年左右,波斯帝国两次试图吞并古希腊。古希腊都凭借地形(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赶跑了侵略者――小小的希腊都不能“统一”,更何况整个欧洲。从整个欧洲看,欧洲被阿尔卑斯山脉隔离成几个区域,在落后的古代,它成为欧洲“统一”的障碍。它也直接导致了欧洲有近30种语言。

    中国统一的关键在于有且只有一个核心民族,有且只有一个核心民族的关键在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核心当然是语言、文字的一致。而要想让语言、文字一致只有在其还没有成形之前就“书同文”才有可能。换句话说,要么早早统一,要么永远别想统一!

    四、结束语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总之,“李约瑟难题”所描述的现象不是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而是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历史重来一次,一定还是现在这个样子。反之,如果黄河流域不是平原,或者欧洲没有阿尔卑斯山脉,也许历史会改写。又或者,如果历史上中国最富庶的江南(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周围有崇山峻岭保护,或许资本主义会在那里萌芽、壮大。江南甚至可能象荷兰共和国那样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率先胜利的地区,进而带动整个中国早早进入资本主义。

    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切肤之痛,它直接导致了我们近代的落后,导致了中国近代近百年的屈辱。也许有朋友会想,如果当初中国象欧洲一样没有统一就好了,近代科学就有希望诞生在中国了,我们也不会落后了。其实不然,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在近代落后,但也同样决定了中国在古代领先,甘蔗没有两头甜。个人认为,造物主创造世界,让中西方有这样的地理环境自有她的深意,作者将在《“李约瑟难题”的启示》一文中详细讨论这个问题,该文还将写一些作者研究“李约瑟难题”的心得,敬请期待。

    杨某人2012年4月3日夜写于安徽巢湖,天涯首发。

    参考文献:

    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和《帝国的终结》。黄仁宇先生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以人物为中心,探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特点;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终结》详细描述了帝国制度从形成、发展到终结的过程。个人认为,读完这两本书,读者对“李约瑟难题”会有更深的理解。

    2.《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产生——评近年来中西学者的若干解释理论》何平著。本文借鉴了很多前人的成果。由于本文写作过程较长,参阅的文献较多,无法将这些文献一一列举,只能列出这篇作为代表,并以此向前辈们表示感谢。

    3.互联网。1999年作者开始接触互联网。10余年来,作者从网友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很多。在本文的写作及发布过程中,互联网都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查阅资料。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本文。感谢互联网,互联网万岁!

    4.《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中国?关键是没有大学》,链接: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18928.shtml

    这是作者的早期作品。现在看来,当时还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但这篇文章内容翔实,素材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说明:作者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

  • 50本“文学金线”之上的书,从经典中学成事

    作者:远行客 发布时间:2022-09-09 11:34:38

    本书为冯唐成事系列的第三部小说: 前两部是《成事:冯唐品曾国藩》《成事》。

    我在上一篇书评时《认知驱动》,还对比了《冯唐:冯唐品曾国藩嘉言钞》,现在很多青年作家都喜欢写成功学,简单一点的写写小故事,复杂一点的加点认知心理学的概念,但是这一般的成功显得很狭隘,都是写自己怎么成为网络大V,或者成为一个小老板。想看成功学,可以去看看曾国藩,封疆大吏,国之重臣,立功,立言,立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大成功。

    我欠老天十本长篇小说

    我在10年前就开始读冯唐了,那个时候,很多人喜欢王小波,在大学图书馆里读《黄金时代》《红拂夜奔》看的脸通通红,读冯唐的《不二》也是这种,满篇写的都挺黄。

    本书《了不起》也有一篇是评价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好小说的样本,展露了王小波的两个特点。第一个,真实。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以及他的多数文章里,是个真实的人、真实的作家,敢于真实地写他眼中看到的世界,非常了不起。第二个,有趣。王小波有独特、有趣的气质。没趣的人不见得不是一个好作家,但有趣的人无论怎么写、写什么,都会是挺好的作家。

    而李银河(王小波妻子)当时也胜夸冯唐:

    这就有点吹捧的意思了。不过冯唐写作确实很狂,如同同时代的王朔。冯唐是北京人,王朔也是北京人,你从他们的书中,就能看到这种“京痞”的味道。本书中也评价了王朔:

    为什么要读王朔?回看1949年以来的中国汉语文学,如果你不读王朔,当代文学史你就了解得不完整。

    早年间,老夫聊发少年狂,青年许下豪言:

    “我要做个小说家,我欠老天十本长篇小说,长生不老的长篇小说,佛祖说见佛杀佛、见祖杀祖,我在小说里胡说八道,无法无天。”

    然后有了北京三部曲:《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后来呢,这三部也都拍成了电影。

    这个系列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内容:

    柳青的前半段写在《万物生长》里,后半段故事却突然出现在《北京,北京》。这他妈的相当于《人民日报》写个“下转第四版”,结果转到《环球时报》上去了。

    路金波评价:“冯唐用“北京三部曲”奠定了顶尖青春文学作家的地位,才气在郭敬明、张悦然、孙睿之上。”

    这是青春小说,情节我大概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暂且不提。

    冯金线

    十年前,在他的书《三十六大》里,那会儿还是方舟子和韩寒打的火热的时候,他给韩寒写了封信,提出了文学的金线,引起了很大的讨论:

    “文学的标准的确很难量化,但是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一部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虽然知道这条金线的人不多,但是还没死绝。这条金线和销量没有直接正相关的关系,在某些时代,甚至负相关,这改变不了这条金线存在的事实。君子可以和而不同,我的这些想法,长时间放在肚子里。”

    我记得当时他列举了一些文学金线上的书,现在也搜不到。

    直到搜到了,他去年开的一个音频专栏《冯唐讲书》,这一看,讲的目录和本书大差不差,原来这是把音频整理成文字稿出版了。

    怎么选书,读什么书,很多人都不知道,人生苦短,要读就读金线之上的书,有一个标准:

    就是这本书在内容方面,它能挑高你认知天花板,对人性有高于普世的洞察。在语言方面,作者匠心雕琢,用词造句精简,且能精准传达意图。高于普世的洞察。在语言方面,作者匠心雕琢,用词造句精简,且能精准传达意图。我用过来人的经验,告诫各位:金线以下的书,少读。

    看来这本《了不起》都是在他金线之上的书。

    从书中学成事

    金克木先生写过一本《书读完了》我一看标题很惊讶,浩如烟海的书,怎么读的完?他在书中说,世界万物的书,都是基于这些书来写的,把这书读透了,就行了。

    “若为了寻求基础文化知识,有创见能独立的旧书就不多了。”就中国古书而言,不过是《易》《诗》《书》《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数种;就外国书而言,也不过《圣经》《古兰经》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荷马、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

    本书《了不起》是对50本书的点评,我统计了一下,50本书讲了:美好事物,工作,婚姻,还有人生态度。比上一本成事扩展的方向确实不少。

    我选的书分三大类:第一类是生活美学,美有救赎的功能。第二类历史管理,说的是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善;不犯傻,不动刀动枪,是善;好好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未来能避免重蹈覆辙,也是善。第三类是文学艺术,文学讲的是真,我们要面对自己,面对我们自己的人性,面对自己的黑暗和光明,面对自己的渣贱㞞,面对我们的文过饰非和不坦诚,面对我们的消极和脆弱,面对我们的变态和冲动等,正是这些优缺点在一起,形成了人性。

    这三大类就构成了美、善、真。人类如果没有真、善、美支撑,很难一代一代地四季轮回,可能一季就没了。

    从这些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成事心法:

    培养智慧的方式方法有四种:第一,读书;第二,行动;第三,学徒,跟着师父练;第四,做事。

    要一直在书本中、环境中、老师身上、做事中学,边学边想边做然后继续学,这样才是真知灼见。

    修炼个体智慧有四种方式,前两种方式是读书和行路,后两种方式是我加的,学徒和做事。

    专业人士成事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是别老生病;第二个基本要素是别老情绪化,别整天臊眉耷眼或愁眉苦脸或义愤填膺的。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是能够稳定、精确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的。

    如果我们不能被庄子、释迦牟尼叫醒,一定要在油腻的世界上混,那就应该多多学习韦小宝。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这是所谓的“成功十要素”。

    从人类文化的精华中学成事方法,还能看点故事情节,对比我写过的《金瓶梅》和《天龙八部》的书评,就显得相形见绌,我还是没有从书中走出来,读书其实更多的功能应该是指导生活。

    把生活过得如诗书一般

    冯唐写诗,2015年12月,冯唐译本的《飞鸟集》,因内容过于“俗”,被全部下架。

    这些诗看起来,挺油腻。而现在看他的书,已经脱去了油腻之气。

    为了写这篇书评我特意翻了下我在2018年写的《无所畏》,我写过这样一句:

    冯唐写这本书的时候也是45岁,他没有接近50岁的知天命,而是摆明一个态度——无所畏,仿佛已经到了70岁的从心所欲的超脱。

    10年前,《冯唐诗百首》,最有名的一首《春》:

    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风十里

    不如你

    这多么清纯美好啊!但我更喜欢一首另一首:

    可遇不可求的事

    后海有树的院子

    夏代有工的玉

    此时此刻的云

    二十来岁的你

    冯唐喜玉,本书《阴翳礼赞》这一篇里写到:

    阴翳之美除了厕所,还体现在其他一切东西上,比如餐具,比如玉石。中国一万年用玉的历史,比文字还要长一倍。在各个朝代,用玉的习惯没有断绝。

    中国人爱玉石,爱那种不发光的、柔柔的、内敛的、暗淡的、收起来的、不激昂的。其实,看日常生活,看普通的人和周围的事物,如果你一半的日子过得像玉石一般,那也是很好的日子。

    普通人过得生活,并不是那么丰富多彩。但是真如作者所说,过得如玉一般,也是很好的日子。可以读读这本书,温润如玉。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还行吧(344+)
  • 全格式(135+)
  • 书籍多(204+)
  • 已买(400+)
  • 服务好(418+)
  • 章节完整(315+)
  • 少量广告(419+)
  • 可以购买(283+)
  • 内容齐全(169+)
  • 四星好评(367+)

下载评价

  • 网友 蓬***之: ( 2024-12-28 12:49:32 )

    好棒good

  • 网友 寿***芳: ( 2024-12-16 02:57:43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濮***彤: ( 2024-12-21 13:52:26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詹***萍: ( 2025-01-06 21:53:51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堵***洁: ( 2024-12-15 01:17:47 )

    好用,支持

  • 网友 师***怡: ( 2024-12-24 17:31:11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冯***卉: ( 2024-12-21 07:10:52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谭***然: ( 2024-12-29 17:33:09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通***蕊: ( 2024-12-22 11:23:39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国***芳: ( 2024-12-28 20:53:20 )

    五星好评

  • 网友 屠***好: ( 2025-01-01 15:26:27 )

    还行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