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病理的精神动力性治疗:治疗自体及人际功能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人格病理的精神动力性治疗:治疗自体及人际功能精美图片
》人格病理的精神动力性治疗:治疗自体及人际功能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人格病理的精神动力性治疗:治疗自体及人际功能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2238917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0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24.74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2:07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作者三部曲的顶点,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转移焦点心理治疗的治疗手册,第二部针对轻度人格障碍的治疗,本部是新出版的全面概述。理论上,本书整合了当代精神动力学方法和精神病理学模型,介绍了治疗自我和人际功能障碍的移情焦点心理治疗方法;实践上,本指南与DSM-5规范兼容,并进行详细阐述和解读,辅以大量的实例和线上资源,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人格障碍评估和治疗的实用指导。

本书内容巧妙地将当代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各种经验水平的读者都能通过研读本书有所收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针对自体和人际功能的治疗模型 1

人格障碍的现状 2

自体和人际功能 2

内在表征 3

评估 3

对治疗的启示 3

客体关系理论和TFP-E 4

客体关系理论 4

心理结构 4

内在客体关系的核心 5

情境中的客体关系理论 7

人格及治疗的客体关系理论模型的发展 8

内在冲突和外在功能 8

系统评估 8

移情焦点治疗 9

依恋理论的影响 9

第一部分  通过客体关系理论视角看人格和人格障碍

第二章  客体关系理论框架下的人格与人格障碍 16

第一节 人格与人格障碍的精神动力性描述 16

基于特质的人格障碍诊断与DSM-5第Ⅱ部分 18

人格障碍的结构诊断与DSM-5第Ⅲ部分 19

第二节 客体关系理论模型中的人格病理分类 20

人格组织水平与STIPO-R维度剖面图 20

原型和维度剖面图 23

高水平人格病理 24

临床观点 24

神经症性水平人格组织 25

边缘水平人格组织 28

分类的维度性质与高、中等、低水平边缘性人格组织 31

第三节 人格障碍的心理结构与水平 36

身份认同 36

正常的身份认同形成 37

神经症性水平人格组织中的身份认同 38

身份认同形成的病理:认同弥散综合征 38

防御 41

成熟的防御 42

基于潜抑的防御 42

基于分裂的防御 44

客体关系质量 47

道德价值观 47

现实检验与反思能力 48

第四节 人格障碍结构模型的临床意义 49

治疗的结构化目标:以身份认同巩固为目标 50

第三章  客体关系理论框架下的临床精神动力学冲突、焦虑、防御及内在客体关系 54

客体关系理论框架下的心理冲突 54

冲突性动机 54

心理焦虑和防御 55

心理冲突和内在客体关系 56

心理冲突和TFP-E 57

心理冲突、焦虑和人格组织水平 57

神经症性水平人格组织 58

中等、低水平边缘性人格组织 59

高水平边缘性人格组织 59

内在客体关系、防御与人格组织水平 60

神经症性水平人格组织的内在客体关系和防御 60

边缘水平人格组织中的内在客体关系和防御 63

单一客体关系中的防御:神经症性投射、投射

性认同和角色反转 65

神经症性投射 65

神经症性解离和角色反转 66

投射性认同 67

人格障碍治疗中核心的焦虑和冲突:偏执性焦虑和抑郁性焦虑以及俄狄浦斯冲突 70

偏执性焦虑和抑郁性焦虑:梅勒妮·克莱因 70

平衡中的偏执-分裂位相 71

三角冲突和俄狄浦斯情结 73

人格组织水平和偏执-分裂性冲突、抑郁性冲突及俄狄浦斯冲突 75

矛盾心理、整合和结构改变 77

第二部分  TFP-E概述:基本任务、治疗关系与治疗策略

第四章  治疗的基本任务和元素 82

基本任务 82

治疗的基本元素 82

任务1:为探索搭建舞台——将冲突性的客体关系带入治疗中 82

任务2:建立干预焦点——识别情感主导的客体关系,同时关注外部现实和治疗的优先层级 85

任务3:探索、诠释和修通核心冲突 89

第五章  治疗关系:治疗师的态度和立场、治疗联盟、移情和反移情 96

治疗师的态度 96

治疗师的立场 98

技术性中立 99

TFP-E治疗师的立场不“附和”患者的防御 103

技术性中立、治疗联盟和灵活执行 104

治疗联盟 104

移情和反移情 105

移情 106

反移情 118

第六章  治疗策略及改变机制 131

第一节 TFP-E基本策略概述 131

第二节 TFP-E的基本策略及其功能 133

策略1. 界定主导的客体关系 133

1a. 识别主导的客体关系 133

1b. 用言语描述主导的客体关系 134

策略2. 注意患者体验与行为中的重复、僵化和/或矛盾特性 136

2a. 提醒患者注意其体验与行为的重复特性,因为在基于潜抑或分裂的防御的影响下,主导的客体关系可预测地组织着临床材料 136

2b. 聚焦于角色反转以及分裂和潜抑对患者体验与行为的影响 136

策略3. 探索根植于主导客体关系中的焦虑与冲突,并引入关于潜在的愿望、恐惧和个人意义的假设 138

策略4. 修通所识别的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被激活的冲突,同时将治疗目标与患者的发展史联系起来 139

第三节 TFP-E的个体化策略 140

边缘谱系人格组织的患者 140

策略1. 界定主导的客体关系 142

策略2. 注意患者体验与行为中的重复、僵化和/或矛盾特性 144

策略3. 探索激发分裂和组织主导客体关系的焦虑与冲突,并引入关于潜在的愿望和恐惧的假设 148

策略4. 修通所识别的冲突 149

神经症性谱系人格组织的患者 152

策略1. 界定主导的客体关系 154

策略2. 注意患者体验与行为中的重复、僵化和/或矛盾特性 156

策略3. 探索激发潜抑和组织主导客体关系的焦虑,并引入关于潜在愿望、恐惧和个人意义的假设 158

策略4. 修通所识别的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被激活的冲突,同时将治疗目标与患者的发展史联系起来 160

第三部分  有技巧的咨询问诊

第七章  患者评估及治疗计划 168

治疗性问诊 168

问诊结构 169

第一节 诊断性评估 170

临床诊断访谈 171

概念流程和数据收集 172

人格功能和病理学的描述性特征 173

人格结构特征:人格组织的维度评估和结构化诊断 174

人格功能和病理学的核心功能领域 176

方法和程序 187

结构性访谈 188

结构化评估和STIPO-R 196

人格类型与诊断 197

第二节 分享诊断印象和差异性的治疗计划 200

分享诊断印象及心理教育 201

确定治疗目标 207

差异性的治疗方法和讨论治疗选择 209

精神动力学治疗的知情同意 209

第四部分  建立治疗框架

第八章  基本的治疗协议:行为、附加治疗和药物治疗 216

第一节 治疗框架和协议概述 216

第二节 治疗协议的普适性元素 218

治疗的保障 218

治疗频率:一周两次和一周一次 219

介绍并协商治疗协议中的普适性元素 220

评估治疗动机 221

识别早期移情的发展 223

介绍治疗框架 224

第三节 治疗协议的个体化元素 231

需要在治疗协议中特定考量的常见行为 231

一般原则:在治疗协议中引入特定考量因素 232

识别需要在治疗协议中引入特定考量因素的行为 232

和患者一起为预测和管理行为引入一个框架 233

处理社会依赖、继发性获益和结构化活动的重要性 238

纳入第三方 240

围绕特定行为、附加治疗和药物治疗签订协议 240

自杀和准自杀 241

共患障碍 242

药物管理 244

治疗开始后重新签订协议 245

第五部分  TFP的技术和策略

第九章  识别干预的焦点 251

识别优先主题 251

指导干预的优先层级 251

优先主题的三个层次 252

优先级1:关注紧急事件优先级——危险的行为和对治疗连续性的威胁 254

将危险行为和破坏治疗的行为看作优先事项的临床例证 255

优先级2:保持治疗框架的完整性,包括持续追求治疗目标 256

在不同严重程度中常见的偏离治疗框架 257

在考虑优先主题时评估框架的完整性 258

在不同严重程度中的治疗框架、优先主题和内在客体关系 259

治疗框架的完整性作为优先主题的临床例证 262

优先级3:在情感主导的客体关系层面进行干预 266

情感主导的客体关系的定义 266

注意三种沟通渠道 267

使用三种沟通渠道来识别情感主导的客体关系的临床例证 271

当治疗师不能识别主导的客体关系时 275

第十章  干预1:探索性干预和诠释过程 277

诠释过程 277

关注此时此地的体验:定义诠释过程 277

澄清 278

澄清和人格病理的严重程度 280

小结 283

面质 284

面质与中立 285

面质与人格病理的严重程度 287

小结 291

诠释本身 292

诠释与人格病理的严重程度 294

小结 301

第十一章  干预2:移情分析和诠释过程的策略指导 303

第一节 移情分析 303

整个严重程度连续谱中移情分析的中心性 303

边缘性人格组织 303

神经症性人格组织 304

关于移情分析的实证文献 305

探索性干预和跨越整个人格病理严重程度范围的移情 306

偏执性移情 306

理想化移情和移情分析 312

自恋性防御和移情分析 315

移情中的潜意识冲突 317

第二节 指导诠释过程的策略 321

从患者的主导视角开始探索性干预 322

从表层移向深层:从防御性客体关系开始,移向更冲突性的客体关系 322

在处理潜抑之前,先从解离性防御开始 323

优先考虑患者体验的性质而不是内容 324

具体思维和诠释过程 324

自我不和谐及诠释过程 327

第十二章  干预3:整合支持性和探索性干预 333

支持性干预的使用 333

区分探索性干预和支持性干预 333

支持性干预的辅助作用 334

探索性干预的使用 343

管理技术性中立 343

利用反移情 348

修通和治疗性改变 356

第六部分  治疗的阶段和变化的轨迹

第十三章  治疗的早期、中期和晚期阶段 364

早期治疗阶段 364

稳定治疗框架 364

支持治疗联盟的发展 367

探索在治疗中被激发的早期焦虑,培养开放的沟通 371

最小化患者从治疗中脱落的风险 372

变化和过渡到中期阶段的标志 373

中期治疗阶段 374

修通 375

探索偏执性焦虑和抑郁性焦虑对整合过程的干扰 376

聚焦于治疗目标 381

修通冲突性客体关系的发展前因 386

修通负性治疗反应 387

变化和过渡到晚期阶段的标志 389

晚期治疗阶段和结束 391

结束治疗的指征 393

在治疗中对分离的分析 393

治疗结束时对分离的分析 395

治疗晚期阶段的矛盾 395

结束期间保持治疗框架 396

治疗师对于患者结束治疗的反应 396

提早结束 397

治疗结束后的患者-治疗师协议 397

后记 399

灵活而务实地实施 399

培训 400

附录1 STIPO-R人格组织的临床锚点 402

附录2 人格功能水平量表 406

专业名词英中文对照 409

 


作者介绍:

伊芙?卡利格(Eve Caligor), 医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师学院精神病学系临床教授,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分析培训及研究中心心理治疗部主任,培训及督导分析师。

奥托?F.科恩伯格(Otto F. Kernberg), 医学博士,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人格障碍研究所主任,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分析培训及研究中心的培训及督导分析师。

约翰?F.克拉金(John F. Clarkin), 哲学博士,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人格障碍研究所联合主任,同时也是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精神病学系临床心理学教授。

弗兰克?E.约曼斯(Frank E. Yeomans),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精神病学临床副教授,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人格障碍研究所培训部主任。他也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分析培训及研究中心精神病学兼职副教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近年来,国家对于国民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方面越来越重视,2015—2020年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和新制定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对此深有体现;

2.人格障碍作为危害心理健康的典型疾病类型,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3.心理动力学疗法作为人格障碍心理治疗模式的三大取向之一,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是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知识体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4.目前市面上针对人格障碍的心理动力治疗专著极少,本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领域空白,以心理健康临床工作者和心理学研究者为目标读者,提供一套实用、整合的人格病症应对指南;

5.书稿由中国心理咨询领域专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精神卫生系仇剑崟教授推荐并负责翻译,译文准确流畅。

这本书是作者三部曲的顶点,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转移焦点心理治疗的治疗手册,第二部针对轻度人格障碍的治疗,本部是新出版的全面概述。

本书内容巧妙地将当代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各种经验水平的读者都能通过研读本书有所收获。

 


前言

在这本书中,我们介绍移情焦点治疗-扩展版(TFP-E),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治疗人格病理的理论驱动的方法。TFP-E为各级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易于实践的框架,可在临床和研究等多种情况中指导人格障碍的评估和治疗。这本书为我们的读者提供了:①一个基于精神动力性客体关系理论的连贯的人格功能和障碍模型;②贴近临床的人格障碍分类方法,以及配套的评估方法;③一种适用于跨人格障碍谱系以及亚综合征(subsyndromal)人格病理的、以一般临床原则为基础的整合治疗模式;④对具体的技术调整的理解,这些技术调整是根据患者个体的人格病理量身定制的干预措施,它基于患者的病理、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即时心理功能。

治疗的历史和发展

我们所描述的治疗模式是移情焦点治疗(TFP)的产物。TFP是一种循证的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和其他严重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由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人格障碍研究所开发,其策略、措施和技术在治疗手册中有清晰的描述(Yeomans et al., 2015)。TFP已经在美国和欧洲进行了随机对照的实证研究,一年期的TFP已被证明可改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减轻自杀倾向,降低住院率,减少攻击性的内外在表现,并带来人格组织水平、反思功能、依恋状态以及叙述连贯性的独特改变(Clarkin et al.,2007; Doering et al., 2010; Fischer-Kern et al., 2015; Levy et al., 2006)。

根据我们对TFP的临床和研究经验,很明显,在TFP的策略、措施和技术中嵌入了一种更为普遍的人格病理的心理治疗方法。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人格障碍患者进行的临床讨论和治疗录像督导,使我们能够明确核心的临床原则,并根据病理学的具体性质对技术进行修改;我们运用这些临床原则和技术建立了人格病理的动力性治疗的一般理论。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我们对TFP做出的第一个正式拓展是发展针对较高水平人格病理(dynamic psychotherapy for higher level personality pathology, DPHP)的动力性心理治疗,这是一种针对严重程度较轻的人格障碍和亚综合征人格病理患者的治疗方法(Caligor et al., 2007)。TFP的第一次拓展激发了我们对于开发当前这些内容的兴趣。这本书是我们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它对先前已经出版的两部手册进行了拓展和扩充(Caligor et al., 2017; Yeomans et al., 2015), 同时对一个以客体关系理论为基础的方法做出了全面而综合的描述,以概念化和治疗整体范围内的人格病理。

为什么该治疗被称为移情焦点治疗-扩展版?

TFP最初是为了解决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需求而开发的,第一本TFP治疗手册于1999年出版(Clarkin et al., 1999)。TFP结合了一种精神动力学方法和一种以治疗契约形式引入的高度结构化的治疗框架,并根据需要设置限制。在TFP中,治疗师关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即时体验,帮助患者关注、阐述和探索他在治疗过程中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在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中,患者在治疗中的体验往往积极地聚焦于与治疗师的关系上,而这种关系往往会变得严重扭曲、高情感负荷和高情感投注。尽管这些移情可能会变得具有高度破坏性,但如果被成功处理,它们将为患者的内部和人际关系困难提供一个即时和实时的切入点。在BPD患者的TFP治疗中,对移情的探索通常是临床的焦点,而以移情为焦点的干预被认为是改变的中心载体。

自从第一本TFP手册出版以来,TFP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累积的治疗BPD患者和相关严重人格障碍的经验,以及TFP治疗BPD患者的实证研究,带来了临床技术的重大调整,包括更加重视患者在治疗之外的功能,更多地关注治疗目标,更重视患者对治疗师的积极依恋,以及在临床过程中更加关注患者反思能力的波动本身。同时,运用TFP和TFP原理研究轻度人格障碍和亚综合征人格病理的治疗经验,使人们对移情探索在人格病理治疗中的作用有了更复杂的认识。很明显,对于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治疗阶段,关于移情所强调的重点是非常不同的。通常情况下,患者的人格病理越严重,患者与治疗师的关系就越具有情感显著性;患者越健康,其治疗之外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越有可能占据情感支配地位。在整个病理范围内,患者的即时体验,特别是以情感投注为特征的体验,是干预的重点,因此,干预可能集中在移情上,也可能集中在其他地方。然而,即使干预并不聚焦于移情,治疗师仍然在他/她自己的内在焦点中,始终如一地注意到移情。治疗师对移情-反移情的关注是TFP-E治疗师稳定的信息来源,有助于他/她进一步理解患者当下的内在状况、治疗联盟的状况、患者当下反思能力的程度。

人格功能、病理及结构改变的潜在模型

治疗人格障碍的TFP-E方法被嵌入精神动力性客体关系理论中,它是由奥托·F.科恩伯格和他的合作者发展起来的(Kernberg, 1984, 2004;Kernberg & Caligor, 2005)。这种人格障碍模型采用了人格病理学的多维视角,它不是简单地将每种人格障碍视为一个离散的实体,而是:①确定了人格障碍作为一个群组所共有的心理功能的核心病理特征,关注自体和人际功能;②根据人格病理的严重程度,区分自体和人际功能的病理特征;③将自体和人际功能概念化为潜在心理结构的本质和组织的表达,重点关注身份认同形成;④自体和人际功能的病理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身份认同巩固的失败。这种方法与人格障碍研究人员日益达成的共识一致,即自体和其他功能的病理是人格障碍的核心(Bender & Skodol, 2007; Gunderson & Lyons-Ruth, 2008; Horowitz, 2004; Livesley, 2001; Meyer & Pilkonis, 2005; Pincus, 2005)。

自体和人际功能以及DSM-5

事实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及时的。伴随这本书的发展,普通精神疾病分类学已经从基于特定诊断标准的人格障碍分类诊断转向基于人格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人格障碍维度取向,聚焦于自体和人际功能维度。这一转变导致DSM-5(美国精神病学协会2013年版)引入了另一种人格障碍模型(Alternative Model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AMPD),它与我们的模型非常接近。AMPD包涵于DSM-5模块Ⅲ的“新兴的测量和模型”中,它将人格障碍诊断的定义特征确定为自体和人际功能“中度或更严重的损害”(诊断标准A),并伴有病理人格特质(诊断标准B)。基于自体和人际功能损害的相对严重程度,AMPD使用人格功能水平量表(Level of Personality Functional Scale)将人格障碍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由于人格功能和障碍的TFP-E模型与非理论的AMPD紧密对应,我们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AMPD的解释框架以及与AMPD关联的特定治疗方法—它们都是从精神动力性客体关系理论中发展出来的。

精神动力性诊断手册第二版

《精神动力性诊断手册》第二版[Psychodynamic Diagnostic Manual, 2nd Edition(PDM-2) (Lingiardi & McWilliams, 2017) ]代表了人格功能诊断和分类的另一种方法,旨在作为DSM和ICD系统的替代或补充。PDM-2是由一组掌握精神动力学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开发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分类模型,用于指导临床治疗。PDM-2采用的人格和人格功能模型与我们的模型高度一致。具体来说,PDM-2做了以下工作:采用人格功能的维度模型,从健康功能到最严重程度的损害;强调严重程度维度在人格病理学中的中心地位,包括一种将人格组织水平与人格风格或类型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强调对人格和心理功能进行全面评估的必要性,并强调临床现实,即症状是在个体的人格背景下表达的。由于TFP-E模型与PDM-2基础模型的相容性,TFP-E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系统的人格病理治疗方法,这是PDM-2模型的自然延伸。

我们为谁写这本书?

我们为学生和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写了这本书,我们希望它也会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根据读者的需要,这本书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功能。对于最普通的读者,我们提供了一个连贯的人格功能、病理、分类和评估的模型。这种诊断评估提供关于预后的信息,并预测不仅在长期治疗中而且在急性治疗和短期干预中可能出现的临床困难。鉴于人格障碍在一般人群和临床环境中普遍存在(Torgersen, 2014),本书的前一部分,侧重于TFP-E模型的病理和评估,几乎任何临床环境中的一般医生都能从中获益。临床医生不仅已在门诊治疗中使用TFP-E模式,而且在精神药理学实践中,在住院部、急诊以及联络会诊和药物滥用服务中也使用了TFP-E模型(Hersh, 2015;Zerbo et al., 2013)。

对于那些对人格障碍心理治疗感兴趣的更专业的读者,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的、原则驱动的(principle-driven)治疗描述。对于心理治疗学生,我们强调指导干预的原则,并提供广泛的临床例证。对于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我们提供了一个嵌于当代精神病理学模型的整合而创新的当代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方法。对于不从事长程治疗的临床医生,我们提供了分散的临床原则、策略和技术,虽然它们是在一个整合的长期治疗模型背景下被描述的,但也可以被用于支持性和短期治疗以及对人格障碍患者的急性管理,是非常实用的。对于有兴趣了解更多此类应用的临床医生,我们还推荐《移情焦点治疗的基本原理》[Fundamentals of Transference-Focused Psychotherapy(Hersh et al., 2016)],其中阐述了我们的治疗方法的各种元素在一般精神病和医疗环境中的应用。对于从事精神病理学以及基于循证支持的治疗性干预研究的研究者和专家,我们提供了相关的讨论、支持性的附注,以及将我们的治疗方法与当前研究联系起来的有用的参考资料。

关于长期动力性治疗的评论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治疗的成功和长期结果更多取决于所使用的特定技术。患者的病理、治疗师的素质以及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匹配都是影响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Crits-Christoph et al., 2013)。这本书描述了治疗的原则,它由治疗师明智地使用,并与每位患者创造出特定的结构和氛围。我们强调治疗结构,通过评估过程、设定治疗目标,以及形成治疗契约来建立协作性的治疗结构,该契约为具体技术的使用提供了条件。

这本书并没有像认知行为治疗手册中描述的那样,一步一步地介绍针对每一位患者的技术。相反,每一种TFP-E治疗都是针对特定功能障碍和特定人格组织水平的患者量身定制的,这种原则驱动的治疗为共情性的临床医生的每个当下的判断提供了方向和灵活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TFP-E治疗师持续关注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将其作为患者如何感知、概念化和如何与他人联系的实时信息来源——这些信息在以自体和人际功能为目标的治疗中尤为重要。TFP-E还包括对患者的积极态度:对患者的所有报告都抱有积极和支持的兴趣,在引导患者行为的各种力量中保持尊重和中立。

本书的架构

读者会发现这本书的章节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例如,始于评估,然后是开始阶段,直至进行到治疗结束);相反,我们编制这本书以及在章节顺序上的选择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模型和治疗—包括特定的技术和选择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我们主要强调的不是回答诸如“当……时我该做什么?”;相反,我们的目的是让读者自己回答这样的问题:“我该如何系统地决定现在做什么?”“我此刻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我对这种干预如何促进改变的概念是什么?”

我们把这本书分成六个部分,期望不同的读者可能会对不同的部分产生特别的兴趣。第一部分介绍了人格的客体关系理论模型、人格病理学和人格障碍的分类,这些章节是后续临床章节的重要基础,并为希望熟悉人格和人格障碍治疗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可理解的综合介绍。第二部分提供了临床理论层面的TFP-E概述,包括对核心结构的介绍、治疗关系的讨论,以及对组织治疗策略的描述。对于希望了解TFP-E模式及其目标,但或许对具体实施不太感兴趣的读者可能会对第二部分特别感兴趣。

第三部分在治疗咨询的框架下,包括患者评估和治疗计划。该部分以第一部分介绍的内容为基础,在讨论评估的背景下,我们将进一步描述TFP-E分类模型。(对分类和评估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阅读第一部分之后先阅读第三部分,然后再回到第二部分的临床考虑。)我们提出的评估模型在各种临床环境下对临床医生都有用,该模型反映在半结构化访谈中,即结构化人格组织访谈(Clarkin et al., 2016)。第三部分的后半部分将分享诊断印象,描述我们作为咨询师如何在TFP-E框架内帮助患者理解他们的困难。

第四部分介绍了治疗框架和功能,以及如何在我们的治疗模式内建立和维持治疗框架。我们提供的临床建议应该是读者感兴趣的,他们在任何临床环境中都可能遇到具有病理性人格的患者。接下来我们将在第五部分讨论临床工作,详细阐述人格病理心理治疗的一般原则,并描述在每个疗程中使用的具体策略和技术。我们提供对诠释过程的深入讨论、对反移情的工作、支持和结构化干预的作用,包括契约和限制设置。本书的第六部分涵盖了治疗的各个阶段,带领读者了解治疗早期、中期和晚期阶段可预期的发展。我们最后以一个简短的后记结束。

在每一章的结尾,我们提供了在那一章讨论的关键临床概念的小结。

临床材料

首先,我们想评论一下我们在这本书中介绍的临床材料的性质。在写临床情况时,作者总是在希望提供真实、逼真的临床资料和需要保护患者隐私之间左右为难。即使患者的身份被掩盖,我们发现要做到既尊重隐私又准确地呈现临床资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当患者的治疗片段被引用,患者还是能在临床资料中认出自己。因此,我们选择不在本书中呈现真实的患者或实际的临床资料。相反,每个临床案例都是由我们治疗过的几位患者和/或我们多年来督导治疗的患者组成。

代词

最后,读者会注意到,我们经常使用他或她。虽然我们对这个选择并不完全满意,但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写得尽可能清楚,使相对困难的材料更容易阅读。

致谢

我们非常感谢吉娜·阿特金森(Gina Atkinson)女士的文字编辑工作。

 



精彩短评:

  • 作者:法海慈航普渡 发布时间:2020-09-03 18:11:17

    只是翻过。这大部头让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问题,为了复习忍痛合卷……

  • 作者:业火绝海2513 发布时间:2023-04-02 15:56:07

    画风很可爱,但普及知识的方式有点让人看不进去

  • 作者:YOYO 发布时间:2022-03-22 15:56:57

    都是宏观论述,起不到实践指导,翻翻就行

  • 作者:小葵 发布时间:2012-08-29 23:53:51

    纪念一下,杭州市民中心看完的这本书。上一个标记读完此书的是Jack叔,开心。

  •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6-14 11:06:12

    这系类的书相当好好么! 还想入手一本西安的

  • 作者:酸奶 发布时间:2020-03-07 02:55:55

    补标


深度书评:

  • 这是一本翻译的很垃圾的书

    作者:作恶短短 发布时间:2013-12-18 16:24:47

  • 量化投资的终极目标与人类直觉的意义

    作者:xhxyfd 发布时间:2021-08-21 10:41:24

    这本书的传主是Jim Simons,美国知名数学家、大奖章基金的创始人,过去30年量化投资届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虽然这本书在撰写过程中,作者Gregory Zuckerman只得到了少有的几次机会与Simons访谈。但作者大量访谈了Simons身边的朋友、同事甚至对手,很完整、生动的展现了Simons传奇的一生。作为同行,我最关注Simons开始职业投资的这一段历史。限于资料的保密性和Simons本身的拒绝态度,这部分的很多细节都只是作者的推测。但已经很详细,也给予了我很多启示。

    1、量化投资当中,Why不重要。

    Simons在IDA工作期间,发表了一篇论文,名字叫做“Probabilistic Models for and Prediction of Stock Market Behavior”。在这篇文章中,Simons把“把股市划分为8种“状态”,其中“高波动期”意味着股票大幅震荡,“良好期”意味着股票保持升势。”这篇论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用传统的经济学方法来甄别或者预测这些“状态”,也没有试图去解释为什么市场会进入某种状态,而是纯粹用数学方法来甄别当前的市场属于哪种“状态”,然后利用模型来推荐购买股票。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关注市场为什么会进入某种状态,而是仅仅根据推断出的市场状态来制定策略。

    传统的投资方式很关注Why:目前经济发展为什么是这样的、公司业务为什么会蓬勃发展等等。但Simons认为,准确判断目前的状态比了解Why更重要。这就像打扑克的时候,扑克牌手会通过对手的动作、神态来判断对手的状态,并据此调整自己的策略。

    2、Simons在数学理论领域,做出了巨大突破和成就

    “西蒙斯在三维弯曲空间可计量形状方面取得了一个重要突破。他把成果拿给陈省身看,陈省身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洞见,可以拓展至所有维度空间。1974年,陈省身和西蒙斯一起发表了论文《特征形式与几何常量》(Characteristic Forms and Geometric Invariants),在这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陈-西蒙斯常量,常量就是经过各种变形之后依然不变的量,陈-西蒙斯常量在数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76年,因为西蒙斯和陈省身的共同研究,以及西蒙斯早期在极小簇领域的成果,38岁的西蒙斯获得了美国数学学会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几何奖,这是这个领域的最高奖项。10年之后,包括理论物理学家爱德华·威顿(Edward Witten)在内的研究者们会发现,“陈-西蒙斯理论”(Chern-Simons Theory)适用于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包括凝聚态物质、弦论和超重力领域。甚至微软等公司在研发量子计算机的时候,也从“陈-西蒙斯理论”中挖掘出大量重要的价值。量子计算机的算力是碾压普通计算机的,特别是在新药研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截至2019年,陈省身和西蒙斯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已达数万次,平均每天都有3次,这也奠定了西蒙斯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的殿堂级地位。”

    3、Simons量化投资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复杂、完全依赖预先设定的算法、甚至完全自动化的交易系统。P56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奖章基金开始逐渐转向追求高频、高胜率、低赔率的的交易方式,就像赌场那样。“伯勒坎普和同事们希望大奖章基金可以模仿赌场的做法。赌场里每天有那么多场赌局,只要在超过一半的赌局上盈利,赌场整体就赚钱了。大奖章基金也是一样,只要保证每天进行的高频交易大多数都能盈利,大奖章基金就能赚很多钱。只需要拥有一点点优势,高频的重复博弈就会确保大数定律站在他们这边,这跟赌场的盈利模式非常相似。P108

    到现在,量化投资的模型已经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准确把握投资机会。2019年,美国市场1/3的交易量由量化投资贡献。“2018年8月下旬,一家生产治疗癌症的药物的小公司杰龙生物医药(Geron Corporation)在其合作伙伴强生制药公布了一个职位后股价暴涨25%。从这个职位公告中可以看出,两家合作的新药可能马上将获批上市。只有那些具有对工作信息自动检索技术或者具有第一手信息的公司能够获得这个消息。”

    4、量化投资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的风险直觉。虽然追求全自动的算法交易系统,但是面对系统性、不可抗的风险时,Simons仍然强调人类直觉的重要性。

    当大奖章基金在芝加哥的Broker开始传出不利新闻的时候,Simons命令交易员马上撤退。“Elwyn, when you smell smoke, you get the hell out!” P114

    对待大幅回撤,相比LTCM和DE Shaw,大奖章基金的态度更为保守。在1998年,大奖章基金的表现远好于LTCM(破产了)和DE Shaw。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奖章基金的管理人没有盲从于自己开发的自动化算法系统。在1998年秋天市场最动荡的时候,大奖章基金降低了25%的仓位。而LTCM在策略表现不佳的时候,却经常选择逆势加仓。P213

    2007年秋天,当市场由于贝尔斯登的破产而陷入恐慌的时候。“西蒙斯告诉同事,大奖章基金需要卖出,而不是买进。“我们的目标是生存,”西蒙斯说,“如果发现错了,我们可以在后面增加头寸。”布朗对西蒙斯的话表示非常震惊,他对自己和其他科学家开发的算法有绝对的信心,但西蒙斯公开否决了他的意见,似乎还对交易体系本身表示质疑。”

    Simons在书中多次表达了对自动化交易系统的警惕。当Brown的股票交易系统失败想辞职的时候,Simons对他说,“never to put your full faith in a model” P217。

    包括Simons的早期合作者,Ax和Baum,都是杰出的数学家,但最终都逐渐偏离了量化投资的终极目标,而选择更加依赖自己的市场直觉和逻辑判断。“似乎即便对于数学教授而言,量化投资也是反人性,不自然的”。P99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微信读书(243+)
  • 推荐购买(446+)
  • 内容完整(425+)
  • 盗版少(248+)
  • 体验好(210+)
  • 书籍完整(450+)
  • 在线转格式(85+)
  • 品质不错(375+)
  • 内涵好书(125+)
  • 好评(362+)
  • 中评多(662+)
  • 速度慢(630+)
  • 可以购买(83+)

下载评价

  • 网友 饶***丽: ( 2025-01-08 04:30:26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益***琴: ( 2024-12-19 00:41:4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马***偲: ( 2024-12-16 04:56:34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冯***丽: ( 2024-12-24 01:31:33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宫***凡: ( 2024-12-28 18:50:31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隗***杉: ( 2025-01-06 00:19:0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宓***莉: ( 2024-12-31 03:10:57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敖***菡: ( 2024-12-27 11:12:36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康***溪: ( 2024-12-10 23:31:43 )

    强烈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