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网众传播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0:20

网众传播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网众传播精美图片
》网众传播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网众传播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225232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6
  • 页数:299
  • 价格:3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0:20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网众传播”的概念,以弥补“网络传播”、“大众传播”等概念在分析数字媒体环境中种种新兴传播现象时的不足。

“网众传播”指的是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中介的传播模式、现象与行为。

网众传播是一种现实层面的新范式,体现在信息流动、人际关系形成发展、社会网络化和权力互动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本书通过近年来一系列典型网众传播案例的分析,力图展现信息传播新范式的冰山一角。

同时,网众传播也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新范式。本书围绕网众传播展开了广泛探讨,包括网众传播的语境、行为主体、媒介,以及发生在其中的信息流动、群体行为和权力博弈。由此考察媒介(数字媒体)、人(网络化用户)与社会(中国社会)三者间充满张力的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冲突与机 遇并存的世界。

------------------------

封底推荐语:

本书是近年在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这一热门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新锐力作。在“网络社会”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下,何威博士高屋建瓴,富于创建地阐明了“网众传播”这一重要概念,并从多方面和多层次系统地分析了由“大众传播”和“网众传播”共同构成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传播系统与传播格局,从而为当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本书不但立意高远、思路清晰、论述严谨、资料丰富、行文流畅,并且在主体与结构、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把握上游刃有余,体现了难得的辩证取向。本书在传播研究概念化和理论创新方面的贡献非同一般。

——赵月枝(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

本书是一部有创见、高水平的新媒体著作,有关分析与论述不仅为国内学界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思想,而且站在国际学术前沿贡献了中国学者的聪明才智。作者在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我有幸见证其成长历程,又在第一时间读到这部心血之作,不禁为之感到快慰而欣然!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网众”是何威提出的一个新的集群概念。“网众”概念得自传播学研究,是从被动的“受众”,到主动的媒介“使用者”,再到积极的“网络化用户”,经逐步修正而得出的。“网众”是社会性媒体的使用者,身兼网络信息接受者与网络内容生产者等多重身份,是创造网络新世界的积极群体。“网众传播”研究是对网络社会新的传播群体和传播方式的概括和提炼。《网众传播》一书立意深远,视野宏阔,对网众群体及其传播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传播生态和结构化特征做了全面的扫描与深入的分析,案例丰富,提供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本书基于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趋势的深刻了解,对这一趋势下催生的网众群体的形成原因、结构特征、演进形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网众为主体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解析。这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 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认识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规律的新视角,而且为探索人类数字文明形态与现实文明形态之间的能量交换的特点及规律提供了新思考。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旧媒体的融合影响着权力和信息如何跨越社会、地理与技术而分发。何威提出“网众”概念,强调人与人的联结,为观察数字化网络时代公共文化如何变化展现了 一个有趣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关Web 2.0与社会性媒体的传播内涵的探讨,重新激发了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有关网络的民主化内核的讨论。何威有关网众博弈多元模式的分析,给这一讨论提供了一种更加丰富和更加精妙的叙述。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网众传播的崛起

第一节 为什么研究网众传播

一、传播与媒介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跨越“起飞点”

三、大众传播网络化

四、媒体系统大变局

五、“网络传播”概念的不足

六、研究问题

第二节 关键概念

一、关于人群的种种想象

二、网络化用户:人群的“主体性”与“网络化”

三、网众

四、网众传播

第三节 理论取向与方法

一、结构中的主体

二、“社会史”范式与“媒介去中心化”

三、实证与阐释

四、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研究简述

一、网络社会与社会网络

二、互联网与Web2.0

三、受众研究

第五节 本书基本框架

第二章 网众传播的语境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媒介图景

一、大众社会

二、网络社会

三、媒介图景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的ICT

一、何谓ICT

二、中国ICT发展与现状

三、中国与全球ICT发展之比较

四、中国政府发展ICT的原因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网众与非网众

一、网众的构成情况

二、网众传播对非网众的意义

第三章 网众:网众传播的行为主体

第一节 网络化: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的融合

第二节 信息过滤机制:搜索引擎与协作过滤

一、过滤机制之一:搜索引擎

二、过滤机制之二:协作过滤

第三节 赋权:网众的生产能力与行为

一、受众与生产

二、生产“内容”

三、生产“渠道”

四、生产“社群”

第四节 约束:趋于真实的身份和越来越少的隐私

一、“超级全视监狱”

二、趋于真实和固定的身份

三、隐私新观念

第五节 走向群体智慧还是群体极化?

一、群体智慧

二、群体极化

三、更好还是更糟

四、反对决定论:网众的选择

第四章 社会性媒体:网众传播的工具和空间

第一节 社会性媒体的特征

一、所有者隐身幕后

二、人人均可参与

三、形成社会网络

四、用户创造内容

五、化内容为源流

六、不同社会性媒体之间网络化

第二节 社会性媒体的种类

一、个人出版与个人广播

二、公共讨论与在线论坛

三、推特:微内容广播流

四、对等通信和群体沟通

五、内容共享和大众分类

六、社交网站

七、协作编撰和你问我答

八、虚拟世界

第三节 大众媒体与社会性媒体的实力对比与变化趋势

一、社会性媒体兴旺与大众媒体改造

二、以美国报业衰退为个案的探讨

三、中国的大众媒体与社会性媒体

四、未来将会怎样

第五章 信息流动:网众传播的特征与模式

第一节 被规制的网众传播

一、四种规制力量

二、中国网众受到的规制

第二节 《系统》在博客圈中的传播

一、关于《系统》

二、《系统》一文的“消失”

三、《系统》全文在博客圈中的扩散

四、关于《系统》的信息流动的分析

第三节 五个网众传播案例中的信息流动情况分析

一、《WIP 报告2009》

二、“最牛钉子户”

三、“华南虎照事件”

四、“艳照门”

五、“广元柑蛆事件”

第四节 网众传播中信息流动的特征

第五节 网众传播的模式

第六章 抵抗规制:网众传播的群体行为和文化

第一节 作为社会性媒体的SMTH BBS

第二节 2005年“高校BBS实名制事件”

第三节 SMTH被整治的过程

第四节 SMTH用户对规制的反应

一、SMTH站内的在线反应

二、SMTH站外的在线反应

三、离线反应

第五节 用户行为分析

一、人际互动和信息流动

二、用户的角色与权力

三、抵抗性认同

四、引用权威文本

第六节 “实名制事件”结果

一、规制未达目的

二、抵抗难说胜利

第七节 “实名制事件”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第八节 网众的“文化抵抗”

一、“很黄很暴力”:“对不起,这个世界很黄很暴力”

二、“网络神兽”:“它们活泼又聪明,它们调皮又灵敏”

三、“给名画穿衣服”:“将反低俗进行到底”

四、“网瘾战争”:“岂能因声音微小而不呐喊”

第九节 从“文化的抵抗”到“抵抗的文化”

第七章 权力博弈:网众传播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对网众传播的再思考

一、工具与场域

二、权力的博弈

三、权力博弈分析

第二节 网众与大众媒体的权力博弈

第三节 网众与政治力量的权力博弈

第四节 网众与市场力量的权力博弈

第五节 网众传播中的信息操纵

第六节 网众传播与公民社会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作者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教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读博期间由国家公派赴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传媒研究所访学16个月。

一个活跃的网络化用户。也是媒介与传播研究者、观察者和实践者,近期研究兴趣包括数字媒体、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网众传播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网众传播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网众传播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提出了“网众传播”的概念,以弥补“网络传播”、“大众传播”等概念在分析数字媒体环境中种种新兴传播现象时的不足。

“网众传播”指的是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中介的传播模式、现象与行为。

网众传播是一种现实层面的新范式,体现在信息流动、人际关系形成发展、社会网络化和权力互动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本书通过近年来一系列典型网众传播案例的分析,力图展现信息传播新范式的冰山一角。

同时,网众传播也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新范式。本书围绕网众传播展开了广泛探讨,包括网众传播的语境、行为主体、媒介,以及发生在其中的信息流动、群体行为和权力博弈。由此考察媒介(数字媒体)、人(网络化用户)与社会(中国社会)三者间充满张力的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冲突与机 遇并存的世界。

------------------------

封底推荐语:

本书是近年在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这一热门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新锐力作。在“网络社会”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下,何威博士高屋建瓴,富于创建地阐明了“网众传播”这一重要概念,并从多方面和多层次系统地分析了由“大众传播”和“网众传播”共同构成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传播系统与传播格局,从而为当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本书不但立意高远、思路清晰、论述严谨、资料丰富、行文流畅,并且在主体与结构、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把握上游刃有余,体现了难得的辩证取向。本书在传播研究概念化和理论创新方面的贡献非同一般。

——赵月枝(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

本书是一部有创见、高水平的新媒体著作,有关分析与论述不仅为国内学界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思想,而且站在国际学术前沿贡献了中国学者的聪明才智。作者在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我有幸见证其成长历程,又在第一时间读到这部心血之作,不禁为之感到快慰而欣然!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网众”是何威提出的一个新的集群概念。“网众”概念得自传播学研究,是从被动的“受众”,到主动的媒介“使用者”,再到积极的“网络化用户”,经逐步修正而得出的。“网众”是社会性媒体的使用者,身兼网络信息接受者与网络内容生产者等多重身份,是创造网络新世界的积极群体。“网众传播”研究是对网络社会新的传播群体和传播方式的概括和提炼。《网众传播》一书立意深远,视野宏阔,对网众群体及其传播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传播生态和结构化特征做了全面的扫描与深入的分析,案例丰富,提供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本书基于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趋势的深刻了解,对这一趋势下催生的网众群体的形成原因、结构特征、演进形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网众为主体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解析。这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 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认识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规律的新视角,而且为探索人类数字文明形态与现实文明形态之间的能量交换的特点及规律提供了新思考。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旧媒体的融合影响着权力和信息如何跨越社会、地理与技术而分发。何威提出“网众”概念,强调人与人的联结,为观察数字化网络时代公共文化如何变化展现了 一个有趣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关Web 2.0与社会性媒体的传播内涵的探讨,重新激发了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有关网络的民主化内核的讨论。何威有关网众博弈多元模式的分析,给这一讨论提供了一种更加丰富和更加精妙的叙述。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精彩短评:

  • 作者:魏小河 发布时间:2018-05-28 01:11:33

    不佳

  • 作者:迟恩 发布时间:2015-09-06 09:44:06

    概念,逻辑都很清晰,虽然写在没有微信的年代,但拿到今天也很适合。

  • 作者:伊卡洛斯 发布时间:2011-06-26 17:05:07

    网众三个特征:个体的互动关系是真实存在而非想象性的;作为群体是跨越生活现状存在的;松散而动态的。

    对于如何获取传播信息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大众媒体靠多年来塑造的品牌(brand),而社会化媒体则是靠发起和参与网络化用户所积累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tial)和信任(trust)

    传播力越来越从组织手中流向个体,而传播力同时也越来越逐步吞没了创造力,我们的意见领袖们一直在宣扬着“义理正确大于事实正确”的价值判断……

  • 作者:可人 发布时间:2023-10-13 16:22:09

    重复赘述了一些心理学相关概念

  • 作者:该用户不在服 发布时间:2013-01-27 20:00:17

    观点很新颖,很有参考价值,但废话略多。

  • 作者:Mr.Beginner 发布时间:2012-10-14 22:40:46

    网众这个概念确实很精准,何老师。


深度书评:

  • 《网众传播》后记

    作者:maomy 发布时间:2011-06-24 11:29:36

            一

            1997年的春天,我第一次踏入清华大学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第一次体验互联网。

            实验室位于一栋宏伟的苏式建筑底部,被厚重的花岗岩环抱,形状狭长。雪白的日光灯下,数百台电脑分成几列延伸开去,几乎每一台前面都坐着聚精会神、目不斜视的人。在计算机风扇低沉的嗡鸣声中,击打鼠标键盘的声音格外清脆。实验室入口处,学生们手捧书本,排成长队等待,等到有电脑空闲时,方可刷卡进入。这个看起来有些沉闷、乏味的所在,却通过根根网线,连接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主节点,向清华师生提供了当时中国最快的网速、最丰富的网络资源、与欧洲、香港等地互联网最早的连接。

            当时开放实验室里的电脑硬件配置,是主频百兆赫的“奔腾”CPU、16兆内存、2G硬盘和14寸CRT显示器;操作系统是Windows 3.1或Windows 95,上网用的是网景浏览器而非IE,大多数程序(包括游戏和操作系统)仍可以装入一张或几张容量仅1.44兆字节的软盘。而当时的互联网上,没有门户网站,没有搜索引擎,更没有在线播放的影视和音乐。

            但是这一切都无法遮掩互联网在我们眼中的光辉与魅力,相比之下,我们当时身处的信息传播环境顿显“原始”:

            那时候,我们经常提笔写信,家书、情书、致友人书;把信投入邮筒,便开始巴望不知何时才能到来的回信。

            那时候,学生们用随身听学英语、听音乐,五道口的打口音乐磁带生意兴隆。没人听说过数码相机,我们青春的欢乐与惆怅凝固在胶卷之上。除了计算机系,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的电脑,大家一笔一划地把所有作业和论文写在纸上,再交给老师。

            那时候,整栋宿舍楼仅有一部安装在楼长室的固定电话。当走廊里的大喇叭响起楼长高亢的“来电召唤”,被呼叫者随之冲出宿舍,穿过走廊,跑下楼梯,将一串急促而快乐的脚步声甩在身后。

            那时候,同学们无人拥有手机。一个人若离开宿舍,就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无法联系,无法找到。于是我们习惯了约定时间的会面,以及无奈的等待。一些BP机的拥有者成为了最早一批“可被随时联络上”的人。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像诗人翟永明所描述的“古代”?“在古代,我只能这样 / 给你写信 并不知道 / 我们下一次 / 会在哪里见面”“我们只不过抱一抱拳 彼此 / 就知道后会有期”。当然,我描述的是还不算遥远的1997年,在首都北京的清华学子们的日常生活。

            就是在这样的情境里,我和我的朋友们迎面撞上了呼啸而来的互联网。我们欣赏和享受着赛博空间的轻盈、博大与超越,兴奋喜悦,心驰神往。我们以远程登录(Telnet)方式进入中国最早的几个BBS,在聊天和讨论中锻炼了打字速度,在争辩和聚会中结识了各地朋友,在FTP或局域网共享的各类资源中沙里淘金;MUD玩家们在满屏不断刷新的文字中构筑起宏伟的游戏世界,体验着缠绵的恩怨情仇;通过ICQ和电子邮件,我们尝试与地球另一面的陌生人联络与对话……

            从那以后,我们见证并参与了互联网在中国的成长。从新千年的商业泡沫与衰退,到五年后又一波创新与创业的浪潮,在十年后的当下再回首,恍若就发生在昨日。只是曾经冷清的中文互联网世界已经一派繁华喧嚣。而我们已从青涩少年步入了而立之年。

            英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戴维·莫利(David Morley)曾被人问起,为何要研究电视。莫利说,他年少时期就开始接触电视,这一新兴媒体是二战后英国社会里身份和文化的象征,也是他个人生命体验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科技。另一著名学者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亦在其代表作《电视的用途》(Uses of Television)中提到自己青少年时电视的重要影响。

            当我读到这些话时,不由大感认同。当我回顾自己的过往,追溯种种对我人生颇具意义的事件、人物、时刻或场景,其中常与互联网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而互联网可谓是我生活中最为依赖的传播科技和媒介,十余年来不曾远离,伴随着我不断积累和重塑自己的记忆、认知与情感——这些东西构成了今日之“我”。所以,当我从工作岗位上重返校园,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之际,就毫不犹豫地将互联网研究当做论文大方向。这当然与我个人的知识结构、学科背景、学术兴趣有关,但又何尝不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因缘与情结使然?

            

            二

            有了大方向,然而从何入手?“互联网”,这是多么宏大的研究对象,通向它的路径又何止百千条,即便仅从媒介与传播研究领域出发,也有太多的观察视角、理论框架和分析路径可供选择。大量研究素材与信息更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能突破纷繁表象,以逻辑的金线串起现象的明珠,丰富对有关经验的学术阐释,甚至做出理论探索与建构?

            于是,四年的博士生涯,成为不断阅读、实践、思考、讨论、反省的过程,每逢研究野心膨胀,便要告诫自己保持冷静和谦逊。慢慢,我感到奇妙而辛苦的学术旅途,也是对世界的发现和对自我的发现渐渐交融的过程。怎样着手研究互联网,其实还要问问自己那颗活泼的心灵。我最珍视的互联网文化特质有哪些?是那些从硬件软件都还“原始”的时候就萌发的:创造、分享、沟通、参与、多元、差异。我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其实这十多年来不曾改变:信息的流动与控制,线上线下行为的相互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拓展,各种组织结构随之产生的变化。我告诉自己,我要研究的不是技术变迁、财富神话、网络八卦,我要研究的是人,是互联网的使用者的行为、互动与文化。

            这几年来我比以往更深地沉浸到互联网中去,既是日日上网的普通用户, 挂MSN、通SKYPE、逛淘宝、看美剧、泡论坛、写blog、混SNS、刷微博,交朋结友,喜怒哀乐;也是勇于尝新的“伪技术青年”,购空间域名、架设网站、设计页面、放置广告,积极尝试各类新潮互联网应用;既是业界观察者,不断通过RSS阅读和社会网络推送持续搜集了解产经信息、政策动向、业内观点;也是“围观群众”,始终高度关注互联网所映照、所推动的中国社会的文化热点、舆论热议、风向思潮;当然,还是一个时不时抽身出来,拿一堆五花八门的社会理论、媒体理论观照和梳理自己的互联网体验的研究者。在无数次超链接的跳转之间,在多重身份的切换之间,我积累着素材与灵感。

            我的研究也得益于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在香港、美国、法国、英国等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关于新媒体传播和互联网用户的论文,得到各国同仁的反馈与讨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赴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传媒研究所(CAMRI)访学16个月,听课、参加密集的学术讲座和例行研讨会、与老师同学们在咖啡桌和餐桌旁展开一次次学术对谈和争辩、埋头在图书馆里翻阅和写作;在布达佩斯参加中欧大学“媒体、民主与公民社会”暑期大学项目,与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多位博士生展开思想的碰撞交流;还有那些搭乘地铁和巴士辗转在伦敦各所大学“蹭报告”听的日子,让我有机会近距离面对那些过去曾通过书本结识的学界大师,聆听他们的传道解惑。走出去,多看多听多想多讨论,以他人的观点磨砺自己的想法,以别处的经验观照中国的现实。

            渐渐地我认识到,理解互联网用户的参与和行为,可以成为解读互联网语境中“媒介/社会/人”三者循环互动的关键。不论信息传播还是社会变迁,其核心要素都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愿望、人的行为。在传播学中有一些研究“人”的理论传统可资借鉴,但是我觉得已有的理论及概念不足以帮助我分析和表达,于是创造了“网络化用户”、“网众”及“网众传播”的概念,并围绕它们展开了研究与论述。

            当然,愿望与野心终究要落实到具体的学术研究和写作。2009年春天,我从伦敦返回北京,在清华园里写完了博士论文,那些思绪煎熬、头脑飞转、压抑又兴奋的昼夜至今难忘。在通过答辩、顺利毕业之后,我很高兴地得知自己的博士论文有机会出版,于是展开修改,订正词句观点,更新数据案例,增加了大约八万字,最后有了这本书。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总是感到学识浅陋,力有未逮,言犹未尽,难免谬误。而每次重读自己以浅见与偏见编织起来的文字,也总觉惶恐: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观点易朽的时代,这本小书究竟能产生什么价值?能否增加一丁点知识和思想的积累,或对读者有所启发?

            互联网研究是个日新月异的领域,技术飞速发展,应用推陈出新。iPhone、iPad等产品流行对美国新闻业和大众信息消费方式的冲击,微博在2010年中国社会里的火爆,ICT在中东各国政治变局中发挥的影响……这些新现象、新课题都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完成之后发生的。与之相对照,本书中的概念与理论是否仍有足够的分析和解释能力?本书中的有关论点是否过时?这些都留待读者诸君来评判吧。当然,本书中的谬误与不当之处,也要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三

            我想对许多师长亲友致以诚挚的感谢,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和关爱,我才有可能出版这本小书。

            首先要感谢我的恩师熊澄宇教授。他是我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博士期间的研究生导师,还指导了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如果算上他对我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我拜入师门已超过十年。十多年来,熊老师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一直在帮助我成长,不论生活上还是学术上都是如此。老师在新媒体、互联网、传播政策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多个领域内的独立思考、国际视野、高屋建瓴和全局洞察,让我受益良多;当我的研究和思考陷入泥沼之际,他总是能够言简意赅、直指要害、拨云见日。同样,这本书也出自老师的悉心指点。熊老师平时很少当面表扬学生,而是更多地指出缺点与不足;但他却会在其他人面前,一一列举我们的小小优点和成绩。十年之后,我终于渐渐读懂老师严肃的面容后隐藏的幽默,感受到他对弟子们厚重的期待与慈爱。

            感谢金兼斌教授,他在互联网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等领域的丰硕成果使我深受教益,在此书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他也多次予以指导,提出建议。此书能够面世,更是因为金老师的厚爱和促成,将之纳入了他主持出版的“数字媒介变革书系”之中。十五年前我们在清华中文系的课堂上相遇,我是学生,他还是一位年轻的讲师;如今他已经成为知名学者、教授博导。多年以来金老师始终平和正直、勤奋严谨,对学生高度负责,为人处世称得上“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些宝贵的品质值得我终身学习。

            感谢李彬教授,多年来予我以鼓励和关怀、推荐和提携,帮助我等后学晚辈树立学术信心,寻找成长机会;李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温厚儒雅,他对价值理性的追求、深切的人文关怀、富于批判意识又紧扣中国现实的学术视角,影响了我为学为人的取向,也反映在本书的研究和写作之中。

            感谢郭镇之教授,一直关注我的研究并时常给予指导,大到概念框架,小到案例细节;她的指导却很少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表现为平等姿态下的学术交流与探讨。身为成名已久的前辈学者,郭老师有着宝贵的赤子之心,虚怀若谷,求真求实,淡泊名利,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有着青年人的热情,又总是有意识地提携后学晚辈,关心我们的生活与事业。郭老师的真诚和纯粹让我仰慕而感动。

            感谢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赵月枝教授在百忙中通读了我的书稿,多次给出精辟意见,提点并赐阅我目力所未及的重要文献。她对传播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媒体的深刻见解也是本书努力汲取的思想源泉之一。

            感谢清华大学的尹鸿教授、崔保国教授、史安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钢教授、彭兰教授,北京大学的陆地教授,在我论文写作、修改和答辩过程中给予中肯而有建设性的意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诸位老师多年来予我以教导、关照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最衷心的感激。还要感谢熊老师和金老师欣然为此书提笔作序,感谢赵月枝、李彬、郭镇之、高钢、胡泳五位教授为此书撰写荐语。深恐辜负师长们的提携之意,唯有不断自我鞭策。

            在我赴英访学期间,威斯敏斯特大学传媒研究所主任科林·斯巴克斯(Colin Sparks)教授和中国媒体中心主任戴雨果(Hugo de Burgh)教授在各方面予以了慷慨的帮助与照料,热情地提供了我从事研究和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也不吝为我解答学术上的疑惑,引荐可交流的学者。斯巴克斯教授更是主动为我撰写了推荐信,帮助我获得了匈牙利中欧大学暑期大学的参与资格及欧盟COST A30奖学金的资助。感谢这两位可敬的英国绅士。

            我还要感谢诸多友人。谢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各位博士同窗,与我互相砥砺切磋,尤其是张铮博士和吕宇翔博士,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远赴英伦后有幸结识了威斯敏斯特大学的李爽、郭大为、陈莱姬、辛欣、曾荣等诸位博士,承蒙各位多加关照与帮助,与各位围绕学术和社会问题的日常探讨更是令我广受教益。拉夫堡大学的章戈浩博士,博闻强记,热心助人,向我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他在文化研究、质化研究方法等领域的造诣更让我深受启发。香港大学法学院的胡凌博士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的魏武挥老师,都曾通读过我的书稿并予以指点,两位在各自研究领域内都是既博学又精专,经常在交流中给我以惊喜。当然,还有许多来自媒介及传播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曾通过各种方式予我以启迪或指教,限于篇幅难于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致谢。这些学界同仁,也是人生好友,有些近在身边,可嘘寒问暖,可盏茶倾谈;有些远隔天涯,甚至跨越半个地球,却由一网相连,思想的火花以光速在彼此间传递。四年的博士生涯,共享的喜怒哀乐,因你们而更多姿多彩;远为漫长的学术道路上,我们还将继续相互勉励、扶持、求索,深幸吾道之不孤。

            感谢我的朋友、清华大学出版社纪海虹编辑为此书付出的辛勤劳动,她的高度负责和专业水准使本书大为增色。谢谢支磬云、支碧云为本书精心设计了典雅隽永的封面封底。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将我引向了今日的人生道路,永远给我以无条件的爱、理解和信任。感谢我的岳父母,一直支持我和妻子的学术理想与抉择,关心我们的成长,并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事无巨细地照料我们的家庭,才使得我在妻子怀孕和生产期间仍能有大量时间从事研究和写作,从而完成了这本书。

            最后要感谢我的妻子曹书乐。她几乎是我所有作品的“第一读者”,挑剔而专业。本书的许多观点也源自她的启发,或在与她的长期讨论中不断得以修正。我们一同考回清华读博,一同受国家资助赴英访学,一同获得博士学位,一同迎接女儿的诞生以及随之而来的挑战与幸福。人生路上有你相伴,何其幸运。

            

    何威 2011年3月于北京

  • 本书序言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

    作者:maomy 发布时间:2011-06-24 11:26:36

            进入计算机时代以来,人类的传播行为、传播观念、传播理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电脑的出现是个体的人与计算机的第一次结合。在PC平台上,人的无限创造性通过DOS、WINDOWS和各种人机交互界面的帮助,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文字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媒体演播系统等各种信息处理软件的不断出现和更新,使人们重新认识信息、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的意义。互联网的出现,把无数个体的信息终端连成一个整体,使人们不仅在实体空间里,而且在虚拟空间中也构成人群、社区和社会。各种移动信息终端的出现,使网络传播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信息交流从理想变为现实。

            从表象看,由信息传播技术(ICT)帮助构成的网络化传播涉及的是媒体形态,是信息终端、传输渠道,网络环境;透过表象,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核心元素仍然是人,是人的思想、人的愿望、人的行为。人是信息传播的起点和终点,通过人的行为而作用于社会是信息传播的动机和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信息技术和媒体形态,都是服务于目的或动机的手段和过程。何威关于“网众传播”的思考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在今天的信息社会环境中梳理和辨析人类传播行为的钥匙。

            我在《信息社会4.0》一书中曾把信息社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0是信息技术运用,2.0是信息产业发展,3.0是信息经济影响,4.0是信息社会建构。信息社会4.0 实际上谈的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推动,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何威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拓展完成的《网众传播》一书从辨析传播学理论入手,通过大量的案例和量化分析,对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形态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了认真梳理和深入剖析,为我们理解今天的传播行为、媒体环境和社会形态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框架和创新明显的学术思考。

            何威的著作对目前理论界普遍使用的网络传播一词提出质疑,认为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不属于同一个逻辑层面。他摒弃了“网民”和“受众”的说法,提出并解读了网络化用户的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网众”与“网众传播”的概念。他提出,网众是网络化用户组成的群体,网众传播指的是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中介的传播现象、模式和行为。他从行为主体、传播特征的角度分析了网众和网众传播的六大特征、八种类别,发现了一些网众传播的规律和可能的理论模式。特别是他对网众传播过程中信息流动中过滤与规制的研究,通过大量的案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了坦诚的剖析和理性的思考,这种研究态度和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何威的著作是从博士论文拓展而来,但他的研究不是从概念出发的纯理论研究,从他1996年到清华读本科开始,他就是带着强烈的入世愿望从事学习和研究的。何威在本科阶段学的是中文,同时他被推举为清华学生电影文化报纸的主编;他在硕士阶段学的是传播,同时又是全国著名网站水木清华的版主。硕士毕业后,他以公务员的身份,在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工作两年后,又带着实践中的困惑和思考,毅然辞职返校攻读新媒体方向的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期间,除了在课堂上图书馆的攻读外,他不断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的方式接触学术前沿。

            在论文写作阶段,他获得了去英国西敏寺大学一年半访学的机会。这段经历开拓了他的国际视野,训练了他在西方学术语境中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同时也促使他在全球时空范围建立坐标系,重新思考博士论文的学术定位。从英国回来后,我与他就论文的写作进行了多次交流。我明显感到,他的论文更注重数据、案例和量化分析,原来的以个人表达为特征的创新,转化为以理性分析为特征的严谨,也更能听进不同甚至是反面的意见。

            作为青年学者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他是认真的、努力的、花了心血的。但作为学术道路上的第一个台阶,这本书从体系的完整、观点的准确、分析的科学等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在他把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正好他的孩子问世了。我想,为人子,可能关注的是呈现;为人父,可能需要的是奉献。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做人,从个人表达到社会责任,是一个转折,也是一种提升。希望何威以凝聚他心血的这本书和他的女儿为见证,坚持独立思考、批评精神、创新愿望、务实态度,在世界时空的坐标里,做一个好父亲、好学者。

            是为序。

            

            熊澄宇

            2011年1月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一般般(479+)
  • 还行吧(360+)
  • 下载速度快(463+)
  • 排版满分(548+)
  • 中评多(593+)
  • 不亏(235+)
  • epub(523+)
  • 经典(545+)
  • 简单(224+)
  • 字体合适(354+)
  • 快捷(483+)
  • 图文清晰(291+)
  • 目录完整(199+)

下载评价

  • 网友 邱***洋: ( 2024-12-12 21:08:0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蓬***之: ( 2024-12-23 00:33:17 )

    好棒good

  • 网友 习***蓉: ( 2025-01-05 00:36:40 )

    品相完美

  • 网友 仰***兰: ( 2024-12-28 08:28:11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国***舒: ( 2025-01-02 17:25:18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养***秋: ( 2024-12-21 23:59:18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车***波: ( 2024-12-24 04:37:45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堵***格: ( 2024-12-26 07:59:30 )

    OK,还可以

  • 网友 曾***文: ( 2024-12-21 10:22:59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孔***旋: ( 2024-12-23 06:32:04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辛***玮: ( 2024-12-16 18:28:09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陈***秋: ( 2025-01-08 19:19:13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