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图书 品牌女装设计与技术 卓开霞 东华大学出版社 9787566908087蔚蓝书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全新正版图书 品牌女装设计与技术 卓开霞 东华大学出版社 9787566908087蔚蓝书店精美图片
》全新正版图书 品牌女装设计与技术 卓开霞 东华大学出版社 9787566908087蔚蓝书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全新正版图书 品牌女装设计与技术 卓开霞 东华大学出版社 9787566908087蔚蓝书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690808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2.8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0:13

寄语:

正版图书保证质量 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您购物无忧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琉璃光喜宝 发布时间:2021-07-02 12:56:04

    不喜欢这种文风,文字的节奏不好,读起来不舒服,有很强的疏离感,好像隔着一座山在听故事,听不清,没兴趣。

  • 作者:Bella457 发布时间:2021-12-16 13:07:08

    了解巨星

  • 作者:声维于天 发布时间:2020-04-05 07:43:13

    躺在顾村公园的樱花树下,慢慢翻完这本书,樱花花瓣落了一身,蓦然想起红楼梦中黛玉在树下读西厢记的场景。朱德庸笔下的醋溜族,总是得不到爱情。

  • 作者:巨米雨 发布时间:2019-12-15 20:41:48

    比较失望,我与雨这个字的渊源非常想喜欢这本书,但确实不行。首先是翻译不太好,有几章数据多故事少逻辑不够的内容,更显得乏味无趣;其次,是不符合我的预期,我以为是关于各种文化里历史里以及不同民族中关于雨的描写,或者说我期待的是更文学性一点的科普,但至少有一半内容是关于天气观测测量雨量以及如何人工降雨,而这些内容都跟更乏味的美国历史有关,好看的几章确实是符合我期待的关于雨在历史中的记载在故事神话中的角色以及文学作品里如何用雨来表达情绪情感,还有雨衣的出现及在时尚界的发展都还可以。至于书里有关美国的部分都太无聊了,好久没有那么明确被无聊到,事无巨细毫无逻辑的描写跟雨关系不大的名人逸事真的超没趣。比较有意思的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四部分的第九章(关于暴风雨的创作那个)以及后记。“像雨一样理所当然。”

  • 作者:幻象 发布时间:2017-04-08 19:41:54

    教科书式

  • 作者:mckelvin 发布时间:2019-01-23 13:27:21

    图文并茂。适合给中小学生科普。


深度书评:

  • 《百事一代》| This game has no name

    作者:Я.К. 发布时间:2018-08-03 12:40:20

    《百事一代》(Generation П)出版于1999年,是俄罗斯作家佩列文的代表作之一。佩列文生于1962年,学习电气自动化出身,经历了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代,见证了苏联社会文化体制的解体,俄罗斯民族命运的巨大变化。1989年他以函授生的身份在高尔基文学院进修,但很快,1991年他就被学院开除了。佩列文本人后来回忆道,高尔基文学院的学习并没有给他的创作提供任何灵感与帮助。佩列文的创作起始于二十世纪九零年代,并且很快就引起了文坛的注意。1992年发表第一篇长篇小说《奥蒙·拉》(Омон Ра),该作品被提名俄罗斯布克文学奖。1993年发表的《昆虫的生活》(Жизнь насекомых)和1996年发表的《夏伯阳与虚空》(Чапаев и Пустота)震惊文坛。一时间,他与索罗金一度被认为是俄罗斯当代最具影响力与知名度的作家,是俄罗斯后现代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这也使得他的下一部作品《百事一代》早在发表之前就备受文坛期待。

    《Generation П》中文译名为《百事一代》,但如若直译则是《П的一代》。现国内之所以通译为《百事一代》,主要是因为百事(Пепси)在文中具有着特殊的象征地位。它象征着苏联时期在文化政治上无可选择,就像苏联公民只能选择选择百事可乐一样,自我欺骗的田园一代。然而在苏联解体后,这一代人却又面临着生活形式的彻底重建。一时间,他们意识到了新生活的来临,也意识到了新时代中崭新的生存法则。百事一代就是这样一批出生于1970年代,经历着苏联解体,社会意识形态重建的一代年轻人。原文中相应的段落摘抄在下:

    “在俄罗斯,的确曾出现过一代无忧无虑的青年,他们想着夏天,大海和太阳微笑,—并选择喝“百事”。

    此刻已很难确定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了。也许,事情并不仅仅在于这种饮料出色的口感,也不在于那种会使孩子们产生依赖,自童年起就注定步入可卡因航道的咖啡因。甚至也不在于通常的贿赂,—人们乐于相信,掌管合同签订权的党的官僚拿了钱后,他那颗已放弃共产主义信仰的灵魂也就真心实意地爱上了这种冒着泡泡的深色液体。

    更为可能的原因在于,苏联的意识形态理论家们认为,真理只有一个。因此,“百事”一代事实上也就别无选择了,而七十年代苏联人的孩子们选择了“百事”,一如他们的父母选择了勃列日涅夫。

    曾几何时,这些孩子躺在盛夏的海边,久久地望着天高云淡的蓝色地平线,喝着被晒得暖暖的,在新罗西斯克城管装入瓶的“百事可乐”,同时幻想着,彼岸那遥远的禁忌世界能步入他们的生活。

    十年过后,这个世界果然开始步入了,—起初是小心翼翼的,带着礼貌的微笑,然后就越来越果敢,越来越大胆了。这世界的名片之一,就是为“百事可乐”做广告的电视短片,—这则短片,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成了整个世纪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短片以两只猴子做比较。一只猴子喝“普通的可乐”,结果能用积木和棍棒完成一些最简单的逻辑动作。另一只猴子喝的是“百事可乐”。它开心地大喊大叫,驾一辆吉普车向海边驶去,怀里还搂着几位姑娘,那些姑娘对女性的平等显然并不在意(如果不得不与猴子密切交往,最好干脆甭想诸如此类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平等还是不平等,都同样会使心灵感到沉重)。

    如果细想一下,当时也就能弄明白,问题不在于“百事可乐”,而在于与它直接相关的钱。导出这一结论的,首先是由该产品的颜色所引发的佛洛依德的经典联想,其次是一个逻辑推理 — 喝“百事可乐”能喝出贵重的骑车来。但是,我们不打算去深入分析这则短片(虽说,也许恰在这里能找到答案,所谓的六十年代人为何坚持称“百事”一代为傻瓜)。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只有一点:吉普车上的猴子成了“百事”一代的最终象征。“ [佩列文:2-3]

    当然,也存在着对“П”的另外解读,有的批评家认为,这里的П对应的是文中第十五章中提到的五爪狗皮兹杰茨,也就是俄语里的”Пиздец”(作为脏话比“我干”要过分些了),象征着覆灭与结束,这样一来 Generation П 也就象征了覆灭的一代。原文中相应的部分摘录在下:“在那些神中,有一个五个爪子的瘸腿狗,叫皮兹杰茨。在古代文字中,人们用一个大写字母“П”加两个逗号来表示它。根据传说,它睡在什么地方的雪地里,在它睡觉的时候,生活便能正常进行。而他醒过来,就会发起攻击。因此,我们的土地不多产,叶利钦总统等等也一样。当然,他们不知道叶利钦,但那意思却很相近。那儿还写道,当今俄罗斯文化中与之最相近的一个概念,就是孩子们的一个术语“盖姆欧沃”。来自英文的 ‘Game Over’ 。” [佩列文:286-287]

    然而,确定的一点是,百事一代也好,覆灭一代也好,都传达着作者的一种忧虑。这种忧虑是后现代主义对于某种思想,或者某种文化占据制高点,获得霸权的忧虑,是对于某种“绝对真理”概念出现的担忧。这也正是解构主义一直致力于“去中心化”的深刻目的。在小说中,这种危机表现为了广告对受众的巨大影响力。

    正如小说中第一章节所揭示的,苏联的解体,思想文化专制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后现代主义对象的消失。佩列文的这部作品并不单单反映的是俄罗斯90年代的思想混乱。他更多的是站在一种全人类文化的高度上,揭示语言符号对人思想的潜移默化,甚至彻底改造。在文本中,主人公设计广告语的同时,也是在揭示广告语言对人的暗示与诱导,广告是如何有目的地一步步将某个概念输入到广告观众的意识中,引导观众的价值观,最终致使个性的泯灭。广告成为了一种以自然语言为基础的二级语言,它赋予了语言单位以新的象征意义。在这种语义系统内,隐喻成为了主要的信息偷渡手段。金色不再是一种颜色,而是权利和资本的象征,笑容成为了可消费的幸福感。文中与此相关最为精彩的一段描写,正是主人公在通灵切·格瓦拉时,所了解到的《作为二元论最高阶段的同一性》。在这一段描写中,作者区分了电视机的两种状态:一号客体即是没有打开的电视机,这只是一个镶有玻璃屏幕的匣子。当人的视线投向乌黑屏幕时,人控制着自己的意识,这种神经冲动是内在的,是意识中的心理过程。但是一旦当我们打开电视机,它就从一号客体转变成了二号客体。作为物质客体的电视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信息空间,人深陷其中,而无法察觉自我,被巨大的信息洪流所挟裹,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这时刻,看电视的人已经不再是他自我,而是一团不受控制的混乱冲动,它的意识被电视机背后的虚拟主体所控制,他的情感和思想,肾上腺素和其他荷尔蒙的分泌都受他人所决定,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样的主体是非现实的,他不能称之为人,仅仅被认为是一个identity,他被称为二号主体. 他认为电视机中所展示的世界就是现实,就是物质的世界。通过这种手段,媒体逐渐在观众的意识中形成了一种相应的反应机制,佩列文将其称为“哇塞”系统。这是以一种拜金主义为中心,受媒体影响而形成的一套神经系统理论。这一系由有三种神经冲动类型所组成,分别是口腔哇塞冲动,肛门哇塞冲动和置换哇塞冲动。他们的运作使得人们渐渐变成了以金钱利益为中心的单细胞生物。具体的段落摘抄如下:

    “口腔哇塞冲动强迫细胞吞噬金钱,以便消除由自我形象和理想的“超我”形象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痛苦,这一冲突是由广告所导致的。我们会发现,问题不在于物质,不在于那些为体现这种理想的“我”而可以用金钱买到的物质,—问题在于金钱本身。的确,许多百万富翁都穿着破旧,驾着便宜的汽车, — 但是,为了能使自己这样做,就先得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在这种情形下,一个乞丐却可能由于认知上的不协调而痛苦,因此,许多穷人往往追求贵重,漂亮的衣着,不惜花去最后一笔钱。肛门哇塞冲动强迫细胞排泄金钱,以便体验上述两种形象相吻合时产生的快感。

    既然所描述的两种作用 — 吞噬金钱和排泄金钱 — 是相互矛盾的,肛门哇塞冲动便是以一种隐蔽的方式进行的,人们也真的以为,满足不是来自花钱这一行为本身,而是由于拥有了各种物品。虽说,显而易见的是,比如,一只五千美元买来的手表,作为一个物质对象,比起一只价值五十美元买的手表来,就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满足,—问题全在于金钱的数量。

    口腔哇塞冲动和肛门哇塞冲动的名称,是类比括约肌的功能给出的,虽说,将它们比作吸气和呼气更恰当些:由它们引起的情感,像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窒息,或者相反,是一种空气过量。虽说,哇塞刺激可以随时随地出现,但是,在赌场的牌桌旁,或是在证券交易所进行投机时,口腔-肛门刺激会达到最紧张的程度。

    置换冲动会在人的意识中压抑,置换所有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会妨碍与饕餮细胞的完全融合。当心理刺激物中缺少口腔-肛门成分时,置换冲动就会出现。置换冲动,就是无线电干扰机jammer,它能终止某个不爱听的广播电台的播出,发出强烈的干扰。有两句英语谚语,很好地体现出了它的作用:“Money talks, bullshit walks.” “If you are so clever show me your money”.没有这一作用,饕餮也许就无法强迫人们去发挥其细胞的功能。置换冲动将所有与金钱运动无直接联系的细微心理过程结合为一体,在它的作用之下,世界开始被彻底视为饕餮的化身。这导致出一个可怕的后果。伦敦房地产交易所的一位经纪人,曾这样描述他的观感:“世界,就是生意与金钱的相遇之处”。[佩列文:100-102]

    如果仅仅以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百事一代》,将其理解为反映苏联解体后一代人的现实生活,那么,这恐怕远远还没有理解作者的用意。与西方的解构主义者们一样(参照福柯的《词与物》,罗兰巴特尔的《神话学》),广告仅仅是佩列文试图表现这种现象的一个手段。人们通过符号,建立“中心”思想,使得真正的个体消失在被操纵的集体意识中,受到虚拟主体的控制。在文中,这种控制方式的极端体现就是在政治上塑造了一个虚拟领导人形象。这正是佩列文所担忧的,也是后现代主义一直想要对抗的死敌。将前文化做为对象,通过戏谑,摹仿,嘲讽的方式,不断地破坏前人所设定的价值观,世界观,破坏其权威,其目的正是在于解放个体,使得个体的思想能够达到真正的自由。鼓励人们通过一种类似于现象学的方式,以自我的观察与理解为基础,与物理和人文世界发生实际的互动而获得个性,而不是局限在无法选择的,出生以来就接触的,已经成型的文化社会氛围里,缺乏思考,成为一个identity。

    莱考夫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已经提供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潜在的,还远远不为周围人所知的危机。最为经典的例子莫过于资本主义神话所塑造的“时间就是金钱”这一谚语。“时间就是金钱”,这真的是一句细思极恐的谚语。这句谚语将个人的时间视作可以量化,可以用以交易,换取利益的单位。倘若金钱可以用来购买时间,剥削将变得合理,因为无形中,二者完成了符合法律,符合人道的等价交换。与此同时,时间又渐渐成为了衡量效率的手段,追求速度,崇尚功效,人在这个世界里变得越来越像机器人,异化在迅速腐蚀生命。我们疯狂地追求生产力的提高,是因为时间就是金钱,省下更多的时间,意味拥有潜在更多的财富。这些思想,好比哇塞冲动系统,都在我们的脑海里渐渐成为一个体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但是,倘若我们仔细想一想,时间真的该被金钱度量吗?一个人的价值真的该被金钱和消费来评估?不,我们当然会说不。然而,可怕的一点是,当我们选择说“不”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在下一分,下一秒,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神经元都会摇旗呐喊,用潜在的哇塞系统来证实,金钱就是一切,效率就是所有。它潜伏在每一句广告语,每一个商标里,潜伏在你使用的每一个隐喻和表情包里,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符号,任何符号都渗透着使用者的思想,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顺带附上一部与此主题密切相关的电影: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875184/

    《百事一代》/ (俄)佩列文,刘文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

  • 【批评】对这本书“逐字逐句”的批评……= =+

    作者:上弦弓张 发布时间:2011-05-07 13:55:57

    PS:阴差阳错看了这本伪科普,怨念郁结,不吐不快,于是有了这篇文。

    我这人有个习惯,在看一本书之前不会刻意去查询该书内容简介及作者生平,我倾向于直接通过书籍本身去了解作者的思想与为人。相信大多数书籍作者也怀有类似的情感——希望读者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了解自己吧。于是我站在没有任何偏见的立场上读完了这本书。该书标榜的是科普著作,作者是日本医学博士江本胜。他从各种水的结晶形入手,讨论由水结晶引发的诸多思考。虽然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个十分中规中距的科普内容,但我一遍读下来之后,心中始终有种极其别扭的感觉,总觉得书中很多地方的叙述逻辑混乱,作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及解释十分牵强附会,或者严格一点说,完全缺乏科学常识。以至于我一度怀疑这样一本书真的是出自一个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之手。后来我上网查询了这个作者的相关信息,结果果然不出所料……我不禁感慨这非是我十几年读书积累下来的认知力发挥了作用,而是本书中众多有违一般科学理论的论调实在过于明目张胆不加掩饰了。不仅如此,大量表述上也存在逻辑矛盾。这样的一本书实在不能被称为科普,甚至称它“伪科普”都是对它的一种优待。

    隔行如隔山。本人是动物学和生态学专业的,对于这本书可能涉及的结晶化学等研究领域所知甚少。然而这些年来的学习也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自然观,还不至人云亦云。这里就将本人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放在这里,权当我个人对此书看法的总结罢。我将尽量使用科学论证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表述我的想法。(PS:不排除在看到十分令人恼火的地方会出现措辞偏激的句子。)

    ————以下正文开始————

    作为一个科普作品,无论作者是否愿意,他首先都应该站在科学的立场上,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对自己所要讨论的内容,这不仅是对科学的尊重,也是对公众的尊重,更是对他所研究的这个自然界的尊重。科普作品不是科幻小说,可以想当然地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描述客观存在的自然世界。科普作品其实是科学研究的一面镜子,它所反映的应该是当前科学所达到的成就和前景展望,而不是夸张、不负责任地将各种理论杂糅、整合用以迷惑众人。所以科普作家也须像科学工作者那样,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的结果,并辩证地看待这些结果可能引发的思考。以我个人的研究学科“生态学”来说,因为其学科研究特点所决定(其实这何尝不是这个自然界本身所体现的规律呢?),要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所有我们提出的所有假设,都将面临着更多例外的情况。我们只能描述一个特定尺度下某一地域的情况,而不能轻易地将这个结果进行推广。所以生态学工作者最忌武断和线性思考模式(PS:这也许就是我对于在科学或者科普作品中出现“绝对化”“随意化”的论调感觉相当不舒服的原因)。

    科学的根本在于不断实践。对于自然科学,实验更是检验各项理论、假说的唯一途径。任一学术领域的科普作者,都需具备这项基本素质,即立足于实验的科学世界观。国外许多有名的科普作家其实本身就是科学家,如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时间简史》及续篇),微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倾斜的真理——论盖娅、共生和进化》)、空间物理学家加来道雄(《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卷曲时间及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皇帝新脑》)等等。这些在各自研究领域已经做出相当成绩来的科学家们,他们所著的书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与无可辩驳的研究数据支持。当然他们在对科学前进进行展望时也是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水平,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出猜想,并非天马行空般的幻想。国内科普作者较少,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理论物理学家郝柏林(《混沌与分形——郝柏林科普文集》)。还有一些活跃在一线的科普作家可能并非某个领域的研究者,但是他们随时与这个领域的先锋们保持着密切的交流,这种长期与持有科学思考方式的工作者们接触的生活也令这些非科学家的作者们能够客观地对待他们所面临的所有科学论题。因此他们所著的书籍同样具备着科学的世界观。例如《寂静的春天》、《野兽之美》二书,两位作者均为记者。但是这两本书却充满了鲜明的辩证唯物主义色彩,其精彩程度不亚于科学家们写出来的东西。而我现在所看的这本书,在很大程度山完全与这种科学的创作态度扯不上关系——它看起来更像一个怀有浓厚宗教情绪的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至于中文版序言……或者是书评(?)中将其与《时间简史》并列为科普界的两大奇书,我觉得这实在是对《时间简史》和霍老先生的一种亵渎。

    下面是书中语句摘抄及我阅读时产生的一系列想法的具体记录。(PS:以下所有讨论基于的前提条件是:该书所提到的实验方法与结果照片完全属实。)

    ——序章——

    “从物质的角度来看,人就是水。”

    “想要健康而幸福地度过一生……只要让占到人体70%的水干净就可以实现了。”

    “水必须保持一种循环状态。很多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大多也是因为体内的水(或曰血液)凝滞所致。”

    “作为能量载体的水,有点儿像人体内的运送车。如果运送车本身就肮脏无比、堆积着许多垃圾的话,它所运送的货物自然会受到污染。因此,水必须保持自身的洁净。”

    从序章开始,我就觉得这本书的措辞与结论缺乏科学依据。仅仅上面三句摘抄就反映出了作者对于科学的态度并不是那么严肃的。那么来看一下第一句话,“人就是水”。这句话显然有很大问题,想来是作者的信口直言。我们即便用常识来判断,也知道水的确很重要,但是水仅仅只能作为生命的载体,而不是生命本身。目前为止没有谁能够给“生命的本质”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世界上存在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猜测与争论都是基于各学科的研究特点而言。比方说,生化学家认为生命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化学反应形成的一个超循环结构。而物理学家则认为生命是一种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的耗散结构,它是个有序、能够自稳定,并且能排出熵的开放系统。遗传学家则认为生命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将自身信息传至下一代并且能够变异的存在。以上各类对“生命”观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我们却能够从中找到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生命包含着某种信息,它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得以体现,而且它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那么我们再来看“水”。水是一种无机物,它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以分子间共价键结合成稳定的分子结构。对于生命,水并没有携带更多的信息,它的三相(固、液、气)变化是由分子热运动程度决定。它不具有任何生命的特征(同化物质与能量,排出熵,)。它甚至与自然界中结构最简单的生命——病毒都无法相提并论。虽然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都离不开水,但是这并不能推出水就是生命这一论点,这个推论不充分。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将“人”这种生命形式之一说成是水,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之嫌。

    (PS:目前我认为较为理想的对生命的定义是:生命是具有自我复制、自我调节、自我更新,能对环境作出选择性反应,能够变异的耗散系统。生命的信息体现在有机分子的排列方式中。)

    而让自身的水“干净”,这种说法同样令人费解。何谓“干净”?难道是要让水变得十分纯粹,水中其他溶解物尽可能少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就算体内含水量高达98%的水母,它的体液也绝对不 “干净”,由于水这种无机物很特殊,它的分子具有很强的极性,能够很好地溶解数量众多的无机盐和多种有机物,并且为各种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提供重要的环境。例如生物体中至关重要的酶促反应,就对反应体系(水环境)中的离子强度、pH值、底物/产物浓度等相关因素要求甚严。试想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就需要多种溶于其中的离子(金属的和非金属的)相互协调才能正常进行。而生命体中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不计其数的酶促反应。如果生物体中的水“干净”了,没有那些金属或非金属的离子溶于其中,生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化学信息无法正常传递,那生命也将不再“生命”了。作者用了“干净”这个模糊不清的字眼来修饰生物体中的水,却并没有给予更进一步的解释。无论是否放在这篇文中,都是缺乏科学性的。

    至于说“健康受到损害的人……体内的水(或曰血液)凝滞所致。”的说法则同样不妥。除开致病微生物的影响,人体呈现“不健康”的状态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积累超过了一个阈值,也即体液中这些成分的浓度增加,而并非是由于血流不畅造成。而且血液只是生命体内“水”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它还有淋巴液,细胞内环境等,都是水扮演重要角色的地方。

    最后一段摘抄最好结合第二段摘抄一起来分析。这里作者似乎给出了水“洁净”的含义——让那些不洁净的垃圾尽可能少。但是这个含义显然颇具误导性。作者只看见了水作为一种能量运输载体而存在,却忽略了水更为重要的一项功能,那就是提供各种生化反应的环境——所有与生命活动相关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在水的环境中才能得以进行。水所提供的这个“环境”包含了众多溶于水中的物质,而且这些物质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循环变化(这个过程几乎全部都有酶蛋白的参与),构成相互关联的超循环体系,各中物质浓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酶促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底物产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有重要反馈调节作用),只有确保了这种生物体中各物质间“平衡”的状态,才能保证生命过程的持续进行。所以即使是被称为生命体“垃圾”的代谢产物,它也绝不是通常意义上“一无是处”、需要彻底清扫的存在。它们在生物体中通过一定范围的浓度变化对各种酶促反应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而这些酶促反应也是相互交织成为一个网络系统,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比如某种代谢产物浓度突破某个界限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相关反应的失控,连锁反应便产生了病症。然而如果它们的浓度过低,同样会影响一系列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破坏性的灾难?

    (PS: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能量合成途径——有氧呼吸链——发生在线粒体膜上。而推动这一系列反应的根本动力是膜两侧由于离子浓度差异造成的电位差。如果没有这些溶于细胞液离子,则反应无法发生。生命就此终结。)

    所以所谓的“有用”的能量与“无用”的垃圾,均为生命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绝不能以人类好恶对它们赋予阶级色彩。这倒让我想起了易经中阐述的“阴”、“阳”之论。放在这里“有用”便是“阳”,“无用”便是“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和合而万物生。生命就是这样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存在。

    (PS:后来上网查阅作者相关的背景时才发现,这个作者的公司是卖水制品的。于是了然了……)

    “顺势疗法……以类治类、以毒攻毒。”

    “……只要将铅在水中稀释到某种程度,水中几乎已经不存在铅的成分,只留下铅所具有的特性,它就能成为治疗铅中毒的良药。”

    “……症状的消失并非仰仗物质的功效,而是稀释后通过水复制了某种信息,然后与中毒症状所发出的信息相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水可以复制信息,并加以记忆。海水可能记住了以海为生的许多生命的故事;冰川可能记录下了地球数百万年的历史,并在心中封存起来。”

    以上几段合在一起说好了。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种顺势治疗理论。我们权且先不管这个理论是否已经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被证明为可行之策。单就这方法本身来说,却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办法。其针对的治疗对象恐怕也大多是命垂一线的重症患者(通俗点说就是生还概率极微,只好死马当活马医)。这时医生反而会大胆使用药性(药性其实与毒性只有一线之隔,切记“是药十分毒”啊!)猛烈的药物来“吊命”。这若换作平常的病患,无异于蓄意谋害。所以下猛药以毒攻毒一说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不能用作普遍规律来推广。自古医病最重要的手段仍是用弱毒性药物进行温和的调理。我印象深刻的一例是中药中对于“附片”(毒性烈)的用量是有严格规定的。

    然后就是铅中毒的案例。我不知道文献中是否真的有这么一段记载。只不过就这段描述本身来看,是相当令人怀疑的。重金属中毒的原因不外乎是重金属离子使体内参与多种化学反应的酶蛋白(不可逆)失活,导致生命过程相关的反应链遭到破坏,从而引起中毒反应。而通常的救治方法是使用金属离子螯合剂(还记得《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里面的二巯基丙醇么?)。螯合剂与重金属离子结合使之失去化学活性。但重金属离子是极难排出体外的,所以中毒后的救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上面那个以铅水救治铅中毒的案例,作者给出的解释相当令人不满意。而且这种方法除了给患者增加更多重金属离子外,我看不出任何有理可据的解毒可能。简单地理一下这几段叙述的逻辑关系:

    铅离子—铅中毒—病症信息

    铅离子—水复制铅离子信息—复制信息后的水与病症信息相克—治病

    总结:铅离子(通过水)引发病症(因为任何引起中毒的物质首先必须可溶于水),然后铅离子自己又(通过水)将这个病治好了。

    显然,这种逻辑上都自相矛盾的说法没有任何说服力。只要是头脑清晰的人都能明辨其中的是非。

    最后一段摘抄看起来像散文一样抒情,可是其中贯穿的观念也仅在文艺上有些意义罢了。从未见有报道能对“水能复制信息”给予一个明证,更枉论“水能记忆”了。这部分将在以后详细讨论。

    “这是因为东京的自来水在消毒过程中使用了氯,从而将天然水的美丽结构全都破坏掉了。”

    “与此相反,只要是天然水,无论出自何处,它们所展现的结晶都异常美丽。泉水、地下水、冰川、仍然保持自然形态的河流上游的水(下游往往因为生活废水的注入,无法看到美丽的结晶)。不管来自世界上哪一个地区,只要是在大自然中未被污染的水,都能呈现美丽的结晶。”

    单纯将这两段摘抄出来说说。作者在这里将人工处理过的自来水和自然界存在的江河湖海中的水拿来做比较,其用意无非是想证明现代工业对于环境造成了伤害性影响这一事实。但是这里用水结晶来证明却显得有些可笑。城市饮用自来水本身就是来源于自然界的河流或地下水源,工业处理的过程无非是一些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先抛开现代自来水处理涉及的众多步骤,单就“氯”的使用来说吧。作者坚信是由于自来水处理中使用了“氯”,而导致水结晶不能形成。可是具备中学化学知识的人们都知道单质氯溶于水后,与水会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根ClO(-1),真正起到消毒作用的就是它。但次氯酸根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游离态的氧和稳定的氯离子Cl(-1)。于是氯作用后的水中最后剩下的物质只有氯离子。再看自然界中未受污染的水,除了雨水雪水外,无论地表或地下,水中都溶有大量无机盐矿物,其中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等为主,而这些可溶性矿物盐一般以氯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也即是说自然界中的水氯离子的含量也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将水能不能很好的结晶归咎于氯元素,实属冤假错案。

    “……这次我们商量着到药店买瓶精制水试试。”

    这是要用水做“听音乐结晶”实验前作者的打算。作者一向信奉自然界的水有最美丽的结晶,而认为经人工处理过的水无法形成结晶。但这里却蹦出这样一个要使用超纯水做实验的奇怪想法。作者不会不知道药店所谓的“精制水”(就像化学实验用于配制反应体系的双蒸水一样)正是通过多道人工方式处理过的吧。简单说不但要蒸馏数次,甚至可能还要过滤膜过离子交换树脂。然而后面的音乐结晶实验结果则证明了,被如此“人工化处理”后的水依然成功的完成了作者赋予的神圣使命。(PS:前提是这些实验结果真实可信。)既便如此,这个使用超纯水做出来的实验,却依然对作者所宣扬的“人工处理会破坏水”的观念形成了个绝妙的反讽。

    “……看到"谢谢"两个字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而看到"浑蛋"两个字的水结晶,像听到重金属音乐的水那样,破碎而零散。”

    “看过"爱与感谢"几个字的水所形成的结晶。这样的水结晶充满了喜悦,并形成像盛开的鲜花一样的模样。”

    “……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对世界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语言能非常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意识,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应该采取积极的语言,让事物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这种想法在过去没能呈现出肉眼可见的形态,从而获得我们的认同。”

    “人是水做的。看到水结晶的照片的人,体内的水一定会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它找到了最为极至的美,这美就是看到了"爱与感谢"几个字所形成的水结晶。”

    将这几段放在一起,是因为这里我只想说一个问题。序言部分至此已经不再是科普的范畴了。这几段话如果单独来看,很有些宗教分子鼓吹自己理念的意味。当然首先我要承认,无论是从社会的健康发展还是人与这个自然界和谐共存的角度来说,“爱与感谢”的确是个值得称道的永恒主题。但是如果为了宣扬这个主题而将一些似是而非、披着科学外衣的结论抛向公众从而误导他们。其行为本身就是对这一主题的亵渎。

    水能否听、能否看,实在不是现代科学所能给予解释的。因为水毕竟不同于生物,而看和听都是生物才具备的生理机能。我们了解生物能听能看,是因为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生物对不同的视觉信息(光线反射)和声音信息(机械振动)产生了有选择性的反应。这些反应都对应着它们特殊的生理结构,是客观而真实的。但是水结晶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水对决定“看”事件的光线变化,或者决定“听”事件的机械振动究竟有没有反应,我想这不能通过简单的结晶实验来证明。毕竟水结晶是一个混沌过程,它受不计其数的环境因素决定,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很可能就导致一个不可预知的结果,因此完全无法用宏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去描述。这一点后面正文中我会详细讨论。

    而单纯从文字上看,作者对于水结晶的描述文字充满了主观感情色彩。其实不仅是水结晶,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矿物结晶都具有十分美丽的重复对称结构。即使肉眼无法直接看到水结晶的形态,人类依然有着更多美丽的事物可共欣赏与追求。像是聚伞花序、蕨类叶片呈现出的分形美,或是鹦鹉螺壳中令人惊叹的对数曲线……无论哪一点都是自然界的客观表现形式之一。但作者却执意将这种自然而然的存在归结为人类语言带来的结果。前面讨论过水是否能听能看完全是个未知数(而且最可能的结果是跟没本没有那回事)。但作者却在这个虚假的前提下肯定地认为人类的语言具有左右水结晶的能力。这显然与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背道而驰,是典型的唯心论。

    ——第一章——

    “人的意识或语言所具有的能量,能够通过水结晶,以人的肉眼可见的形态显现出来,……在过去,诸如此类用语言或思想改变水或其他物质的性质的想法,都常常只是被归入宗教或者哲学的范畴。”

    这里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当代,对于语言改变物质的论点依然没有很好的实验证据来支持。意识作用于物质这种论调并非新鲜,不过这次它披上了一件貌似科学的马甲。

    这段中有一处与之前所述自相矛盾,即水结晶“肉眼可见”。前面序言中提到这些照片全部是由“精密度很高的显微镜”拍摄的。作者在语言处理上缺乏严谨态度。

    “万物是通过波动而存在的,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在波动,并且各自拥有一定的波长,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波动。”

    “……在量子力学等科学领域,物质的波动是一个常识。如果将物质一一细分,其实我们身处的是一个一切都是粒子与波动的不可思议的世界。”

    以上两段摘抄仅是为了说明作者为了解释自己的观点而刻意引用物质波的理论。但是就像一些国内外批评人士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将量子力学理论庸俗化的作法是十分不妥的。人类有一种潜在的通病,即很容易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而断章取义地使用某些被证实了的结论。他们不仅不去思考这些理论的适用范围,而且无视了甚至更多的否定他们观念的证据。作者此时也陷入了这个通病的囹圄。

    自然规律的得出,一定有它适用的范围存在。那种适用于任何条件的规律至少目前绝不存在。一种规律或方法只在一定研究尺度内才有意义,只要研究对象尺度发生变化,则原有的规律方法不再适合。例如牛顿力学仅适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参照系(变加速参照系则不行),狭义相对论的前提是光速不变,数理统计中的t检验只能用于样本空间呈正态分布的情况……然而作者在这里却将仅适用于微观世界的物质波理论拿来推测宏观世界的变化,显然是十分不妥的。就像著名的薛定谔猫模型一样,会引出一个在宏观世界显得荒谬的推论。波动说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而宏观世界中的物质显然不可能有这样“以概率出现”的存在状态。宏观世界起支配作用的是电磁力和万有引力。比如组成我们手的基本粒子们显示着波粒二象性,而当我们用手触摸桌面时,区分手与桌面的便是强大的电磁力,所以即便从微观上说构成手与桌子的粒子之间具有十分广大的空隙,但现实中并没有发生手穿透桌面这种诡异的现象。

    “一天和某个朋友两个人正在屋里聊天,气氛愉快而热烈,这时另外一个朋友突然来访。当这个朋友打开门的一瞬间,原本明朗得如百花盛开一样的气氛,骤转直下,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整个房间顿时都被阴暗、沉郁的氛围所笼罩。…… 其实这是因为,人也在波动。每个人都有其各自固有的波动频率,同时也像具有接收器一样,能接收外来的波动。”

    “自身可以波动的并不仅仅限于人类,某些事物及场所同样能发出波动。就像在某一地方开店,就会生意兴隆,是因为那地方总是被幸福的气氛所笼罩。说到这里,不禁使我联想起经常听到的有些宝石会给主人带来不幸的传闻。”

    关于这个作者企图用“波”来解释一些由心理作用或是地理位置(风水)有关的事件我不想多做表述。仅仅看到以上两个例子,足以说明这个作者的物理概念非常混乱。上面两个例子中涉及的(所谓的)“波”,实际上已经和量子力学中微观世界的物质波没有任何关系了。这里的“波”,如果硬要和物理扯点什么关系的话,那也只能是生物电。现有科学已经证明很多生命体表面都存在着可测量的电势差。然而这些电场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至今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许将来这个领域的发展能为我们提供解释诸如“心电感应”这类未知问题的理论,但目前关于生物电与生命体之间的作用也仅停留在猜测的层面上。

    关于某件物品带来厄运的传说,我小时候就一直听人这么说。不过这些更像是巫术与迷信的遗留问题,有时可能心理暗示也起了相当的作用。人们在得知一件物品可能会带来灾祸后,情绪上多少都会将后来发生的一切不幸与这件物品扯上关系。但不幸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这与微观粒子的运动显然没什么关系,当然与生物电更没关系(物件是非生命的)。

    “……假如雷电或者台风能把地面上累积的负面能量一扫而空的话,倒也是件值得感谢的事情。”

    “……当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穿着华丽的衣装又唱又跳时所发出的明快而高昂的频率,肯定能使原来凝重的负面能量因此而灰飞烟灭。”

    “万物皆能发出波动,并有其固定的波动频率。……”

    “既然万物都能发出波动,那么也必然能发出声音。”

    这里我仅有一个疑问:这个“负面能量”是个什么东西?是污浊的大气?还是凶险的风水?还是别的什么?作者只是用一个不明所以的词汇带过,完全不给于解释。让读者因此产生迷惑。这个作者似乎非常喜欢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赋予人类的主观道德色彩,这与宗教中所说的“上帝看XX是好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而集体祭奠活动的引用,则是牵强地将波的叠加性拿来生搬硬套的结果。作者这里估计是联想到每种物体都具有一个固有频率,在外界机械波与之频率相当时会发生共振。但这个固有频率显然与前面提到的物质波风马牛不相及。物质波是一个几率波,并非机械波那般是震动传递的方式。物质波与机械波,一个属于微观世界,另一个属于宏观世界,两者完全是不同尺度的存在。

    “为什么水听到音乐,其结晶会发生变化呢?还有,为什么听到声音或者看到文字的水,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呢?这一切都因为有"波动"存在,还因为水对万物所发出的波动都非常敏感,它能将那些波动一一如实地复制下来。”

     “……我们又该如何去解释水看了文字后其结晶所产生的变化呢?那是因为写在纸上的文字本身就会发出一种固定的波动频率,而水能够感知到这种频率。”

    “ 水可以忠实地反映世上所有事物所发出的波动频率,然后通过我们肉眼可见的形式表现出来。看到文字的水,把文字视为一种波动,并将这种波动给它留下的"印象"具体表现出来。”

    “无论是哪种语言,当水看到"智慧"后,其结晶都非常整齐而美丽。”

    “无论是日、英、德任何一种语言,当水看到"谢谢"后,其结晶都非常整齐而美丽。”

    这里摘抄的三段文字就是作者对于语言影响水结晶的态度。实际上作者本人并没有弄清楚水结晶过程的原理,而仅仅在这里用自己的臆想去推测事实的真相,并且对此深信不疑。如果这仅是一个科幻小说,可能根本不会有人去纠结这类问题。然而当它以“科普”的面貌出现,我则不得不在这里啰嗦两句。这种以凭空臆想,“讲故事”的态度对待客观事物,如果出自一个科学工作者,那就十分危险了。

    液态的水是一个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系统。这种由大量粒子组成的系统在统计物理学上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性质,比如在某个条件下通过一些突变进入更有序的状态。而水结冰和大气中的水分子聚集成雪花都属于这类情形。液态时,水分子处于复杂的热运动中,当温度降低到某一个界限时,这个平衡的热力学系统突然发生了对称性破缺,水分子自发地形成重复有序的排列。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例如很多液晶物质也能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呈现精致有序的排列。这种忽然产生的有序,便是系统的“突变”导致的。

    这种突变发生在一个极小的时间段内,如果采取一个合适的时间尺度来研究,就会发现它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有突变发生的系统本身具有不稳定性,而突变则是在一个条件下将这种不稳定造成的影响放大到宏观尺度。液态水或者气态水,在温度降低时发生的分子有序排列的现象直到形成一个几何对称的结构,这个结构的细节是由突变刚开始发生那一刻的微小事件决定。任何环境因子都有可能影响这个微小事件,导致千奇百怪的排列差异。这其中的过程可以用混沌模型来描述。

    因此水结晶形态的生成是由众多我们无法详述的因素所影响。并不如作者所说,单纯通过声音等机械波就能全局干预。当然最荒谬的一点是作者认为写于纸上的文字也能对其产生影响。当然从混沌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确不能排除这种影响的可能性。但我相信无论纸上写着什么样的文字(褒义的或贬义的),其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一定不会因为被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而产生明显的不同。

    水的“结晶形”是自然过程造就的,它是一个自然而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存在。而它们却在这本书中被拿来与各种人类情感对应,这不过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解读的结果而已。

    “人类因为居住在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当然就有差异。而地域不同,其自然环境中所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四季分明的地方,拥有的声音就相当丰富,从而用来表达大自然之灵动的语言也异常确切与多样,以象声词为例,就有"哗啦哗啦"、"滴答滴答"、"刷拉刷拉"等等。”

    “这或许是因为,就如《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所提到的那样,在太古时代,人类曾经使用同一种语言,还可以进一步说明,虽然地域及自然环境存在着差异,但大自然的基本定律却恒久不变。”

    以上两段摘抄,作者用语言产生于大自然,来解释各种语言的表现千奇百怪。而且他认为由于人类语言的同源性,所以水在不同语种的褒义或贬义词下产生了类似的反应。但他的论据显然前后有矛盾:语言的形成的确有地域起源一说,所以世上众多民族才拥有了各自独特的文字与语音。但这种语言差异却不能解释水在不同语言下都产生“美丽”结晶这一事件。于是作者又引用了一个虚无的神话——巴别塔的传说,说也许人类早期使用同一语言。这显然与之前的地域起源说相矛盾。

    “我所拍摄到的水结晶,大都呈现出均等的六角形,我想这是因为,这种能形成结晶的水与大自然所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相一致的吧。而对于人类无视自然定律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及受到污染的自然物,水都无法形成结晶。”

    “我曾试着拍过东京自来水的水结晶,结果竟呈现出非常可怕的形状。这是因为,日本的日常生活用水都用氯来消毒,使水的结构遭到了破坏的缘故”

    “……如果在其中加入一些违背纯自然的成分,水就无法形成美丽的六角形结晶。”

    第一段摘抄纯粹就叙述逻辑上啰嗦两句。什么叫“呈现六角形”是因为“与大自然所存在的生命现象相一致”?这句话的确听起来很漂亮,但它中间缺乏最起码的逻辑联系。这句话是因果关系,但是所涉及的这两者之间却不构成因果。水结晶呈现六角形是由于水分子的特殊分子结构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以能量最低的原则排列的结果!这与其他结晶物的原子有序排列或者大分子蛋白质自组装成具有特定三维结构所遵循的热力学原理是一致的!“六角形”是分子排列遵循热力学原理的“果”,而不是“生命现象”的“果”。

    至于二、三两段摘抄,我还是仅就论证逻辑来说。二中刚说了往自来水中加入氯破坏了水的结构,后面马上就说“违背纯自然的成分”无法让水形成六角形结晶。我们之前讨论过自来水中加氯的最终结果是使水中多出了稳定的氯离子。那么作者这里的态度显然是肯定了氯离子是一种“违背纯自然”的成分。而事实恰恰相反,海洋——地球上最大的自然水库中,氯离子在众元素的含量中位列前茅。当然我们更不能忘记高原内陆咸水湖。你能说那些碧蓝的湖水不是纯天然的么?

    “‘谢谢’、‘爱’与‘感谢’等都是人的心底自然萌生的、符合大自然定律的‘圣物’,也是生命现象的基本原理,因此水在看到这些文字时会呈现出美丽的结晶。”

    “与此相反,类似‘浑蛋’等语言,也许原本在大自然中并不存在,是人类后天衍生出来的。还有责怪、伤害、蔑视等语言,应该都是人类文明出现之后的产物。”

    唯心论再度出现。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止一次引用他的实验结果来宣扬他的理念。但是我却要在这里针对他的实验及结果提一些严肃的看法。

    抛开人类主观感情色彩,单纯从科学实验角度来说,结合上面几个水对音乐和语言产生不同结晶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轻易得出人类情感对于水结晶型有影响这一结论是相当草率的。因为作者的实验设计本身就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下面我分别列一下科学实验的一般要求:

    科学实验包含了客观研究对象和它所处的环境两大主要因素,而设计实验的一般思路是将对象和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因子罗列出来,选择一个需要研究的因子作为变量进行人为控制,而其他因子则保持一定(常量)。这个研究因子可以是对象本身,也可以是环境因子之一。一旦选定这个变量后,其他所有的因子都不可再变。然而不论选择何种因子进行实验,都必须设定一个对照实验来检测额外因素(背景噪音等)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对照的要求更加严格,比如在转基因实验中,检测菌株中是否含有插入的目的DNA片段(X-gal,挑蓝白斑)时就要同时设立阴性和阳性两种对照。

    再来是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处理实验结果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检验。统计检验要求样本量足够大,然后检验样本空间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如果不符合则需要对数据进行转化)。之后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t检验、χ2检验、ANOVA,相关性分析,有些可能还要用到一元或多元回归分析)。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才能得出结论。任何科学数据只有通过合理的数理统计分析后,才具有说服力。

    就水结晶这个例子来说,作者显然缺乏基本的科学实验素养。首先关于水结晶的实验作者自始至终没有提供对照。特别是像音乐和语言对水结晶的影响上,最起码的对照实验应该是利用同一来源的水分别进行“有音乐”和“无音乐”(安静环境);“贴上写字的纸条(褒义或贬义)”及“贴上空白同种纸条”条件下分别进行结晶实验,而且为了所得结论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这样的实验必须重复至少数十次以上(越多越好)。然后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S:对这类数据的处理只需用t检验检测下差异是否显著即可。)

    而对于不同种语言的字迹对水结晶的影响实验,作者只用了简单的三个语种,这类实验要想具有说服力起码也要提供数十乃至上百种语言实验的结果。同时要针对同一语言影响下水形成的结晶形态进行测量,并且要预先设立一个测量参考标准(例如结晶的分枝数与节点数)。经统计检验这些测量数据之间无显著差异才能说明同一语言(或音乐)的确能对水的结晶过程产生作用。否则读者会认为这只是一个偶然现象,不具有普遍性。(PS:实际上也的确不可能,因为水结晶的形状确定是个混沌过程。)然而在作者的实验中,我们不但没看见对照实验的结果,也没有看见统计分析后的实验数据。因此书中提供的结论几乎没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然后,我再针对这两段摘抄中对于褒义词和贬义词产生的问题啰嗦下。作者看来对辨证唯物主义十分不感冒,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他的文中宣扬这种“一边倒”的观念。诚然,劝人向善的目的是很好的,但是企图以歪曲自然现象或者科学事实的方式来达成这个目的可就不怎么令人舒服了。物质世界是矛盾的。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里我要衷心膜拜一下我们华夏民族的老祖宗门发现并传承下来的“易”的思想。易中的阴阳正是对矛盾双方最直接的表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无至善,亦无至恶。情感上我们可能会褒扬正面的、积极的因素,但是负面因素并不会因此而有所削弱。所以如何正确处理这一阴一阳二者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宣扬一方打压另一方就可以的。从人类社会或者自然演化的角度来看,或许协调双方以达到一种平衡方为上策。

    自然界与生物演化的过程彰显了一个事实:在那些支配物质界进程的力量面前,一切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诸如感恩戴德、卑鄙无耻等具有道德色彩的情感都显得那么苍白。于是这里可能有人会认为将自然界演化的规则应用于人类社会是一种荒谬、不切实际的做法。这简直就像将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观念代入人类社会一样令人恐慌。但正如这种荒谬的假设一样,反过来说,如果将人类情感反推到自然界演化进程中,那同样是极其荒谬且不合实际的!人类情感是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的东西,它也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具有它重要的意义。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两种非常不同研究系统,所以枉顾研究领域,机械地将各自所得出的结论生搬硬套、相互往对方领域推广是非常有害的做法。同时,作者用以论证“爱与感谢”是先天固有的,具有伤害性的词汇是后天产生的观点的实例还是上面那个在科学上站不住脚的水结晶结论。因此这个推论本身,至少在科学性上难以成立。

    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前面提到过的一个重要观点:物质世界,按照科学研究的手段和观测方法的限制被划分成众多的观测尺度(在物理学上通常将10倍以内的数量变化忽略掉,视为一个“量级”。),物质界在不同的观测尺度下会显示出不同的特征。所有科学研究都是针对某个特定尺度下特定领域的具体研究。科学通过观测和实验证实的、用以描述这些现象的“规律”也仅是在这个特定尺度下才能成立。所以要将一种尺度下得出的自然规律往其它尺度上推广,务必需要绝对的小心谨慎。

    “大自然中理应只有"爱与感谢"的共存。这只要看一眼周围的自然风景便能明白。树与花草互相尊重,共存共生。动物也一样,狮子只有肚子饿了的时候才会攻击其他动物。大自然中既没有在树阴下受不到阳光普照而怨气满腹的花草,也没有企图独享食物的禽兽。”

    前面那部分摘抄是从理论和逻辑角度分析。而眼前这段我则要从实际角度去啰嗦一下了。作者企图以生物界的现象来论证自己的“自然界只应存在爱与感谢”的观点。但他引用的例子显然不那么恰当。植物界对于阳光的竞争可谓白热化。以达尔文学说来看,植物界中通过光竞争来遏制其它植物与其竞争生存环境是非常显著且重要的一种生存斗争。通常树冠茂密、对阳光遮挡作用强的乔木林中,林下灌木的数量非常少,其植被多以喜阴的草本为主(蕨类、真菌等)。而乔木分布较为稀疏的地方林下灌木则比较茂盛。然而最终形成这种乔木与林下植被共存状态的原因并非是“相互尊重”,而是植物间生存竞争导致的最终妥协!同时,在动物界,食肉动物(或者可以将这个含义扩展到整个哺乳纲)并非只有饥饿了才会攻击其他动物。哺乳动物的特点之一是具有领域意识(无论雌雄),当它们的领地受到侵犯时会主动攻击入侵者。而在繁殖期,雄性个体为了争夺交配权会攻击同类雄性。哺乳期的雌性同样对外界极具攻击性。还有加剧生存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生态位重叠或受到挤压——会引发同种或异种生物间的攻击行为。我举这些例子不过是想证明在自然界中,如果硬要对非人类物种的行为赋予某种人类的感情与道德色彩,其结果将会变得不伦不类。有谁能够证明那些在大树阴影下挣扎生长的小草真的就不会“怨念冲天”?总之我只知道这样一个现象——没有树荫遮蔽的小草将比同类拥有更茂盛的长势。而禽兽为了争夺食物展开战斗也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情形。

    “……而1赫兹表示1秒钟波动1次,这也就是说,人体所产生的波动每秒钟高达570兆次。换言之,人类其实隐含着超乎想像的能力。”

    “……人类拥有各种各样的频率波动。人体就是一个由不同频率所组成的‘宇宙’……”

    “何谓"八度理论"呢?……就是在包罗万象的万物之中,所有事物所具备的频率,均能包含在跨越一个八度的7个音符内。”

    这几段摘抄可能所有具备中学程度物理知识的朋友们都会觉得是在胡搅蛮缠吧?从前面几部分看来,作者并没有搞清楚量子力学“几率波”和机械波的区别。而在这里他的表现更离谱了。请看第一段摘抄的第一句话,我想即使一个中学生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赫兹是频率的单位,表示一个物体在1秒的时间内震动的次数。这里作者想利用美国学者研究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念,即表明组成人体的众多有机物的振动频率分布在一个很宽广的集合中。但是即便这是事实,也与“人具有超乎想象的能力”这个推论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吧。这种推论就好象说一块石头(大量矿物的混合物),因为其中所有组成成分的震动频率覆盖了一个很宽的谱带,所以这块石头具有超能力一样荒谬。

    作者的“八度理论”同样令人莫名其妙。似乎作者对八度音阶很感兴趣,所以将频率分布用这七个音符来套。而实际上这几个音符所代表的频率是离散分布的,其间并没有什么数学上的必然联系。音阶的产生通常与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与听觉审美有关,像是中国古代音阶就只有五个,而古印度的音阶也不是这七个音,当然其他地域的民族拥有着他们自己更独特的音阶。现今世界上流行的八度音阶制只是历史选择的一个偶然。实际上真正符合频率以等差数列递增分布的音阶是十二平均律,所以如果作者想借用音阶说事的话,采用十二平均律岂不是(至少在数学逻辑)上更具有说服力?

    “那么将所有的波动频率都转换成声音的话,会出现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对着音叉敲出440赫兹"la"音,然后让另外一种发声器同样发出440赫兹的"la"音时,音叉就会产生"嗡嗡"的声音,这就是共鸣。”

    “……共鸣现象。同样的波动频率就会产生同样的共鸣”

    “具有同样波动频率的东西,只要一方发出声音,另一方就能产生共鸣。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以类聚,指的就是这种具有相同波动频率的东西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作用的‘共鸣’。”

    “走在大街上的狗看到其他动物往往无动于衷,但是道路的另一侧也有一条狗的话,它就会很敏感地作出反应。此外,还有一些狗听到救护车的警笛声,以及沿街叫卖的喇叭声时,会大声狂叫,这都是一种共鸣。”

    “……具有同样波动频率的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吸引,从而成为亲密的朋友;不同类型的人,不管距离再怎么近,彼此也会漠不关心,甚至相互排斥。如果在生活中有一个你讨厌的人试图接近你,其实说明你与他之间在某些方面是存在共鸣的。”

    这几段摘抄都是连续出现的。该书中像这般连续出现概念错误的地方还有很多。多到令人咋舌。就第一段摘抄来说,其实作者大可不必费尽心思地将“波动频率”转化成“声音”。因为声音本来就是具有一定频率的波动。= =|||||

    关于共鸣,作者继续犯着概念性错误。共鸣是共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声波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而共振的含义是,当物体受迫振动,外力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接近过相等时,物体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于是决定共鸣是否产生的充要条件是物体固有频率与外力(这里是声波)频率接近或相等。而作者在这里显然没有提到“固有频率”这个关键。只是单纯地归结为是波与波之间的事。好吧,即使波与波频率相同,它们之间发生的并非“共振”,而是波的叠加(如果波的发射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会出现干涉现象)。

    音叉实验的因果关系弄错了,音叉是一种泛音极弱的物理仪器,它具有固定的发声频率,上面那440Hz的“la”音并非是“敲”出来的,而是由它的固有频率决定的。

    关于作者“相同波动频率相互吸引”的观点,我实在不知道和上面所举的那个共鸣例子有什么关系。简单用逻辑推理法推演一下:假设作者的前提成立,即承认人是个可以发出波的存在。能发出相同频率“波”的人就会共鸣,就会相互吸引。这句话暗含的推论是“人类每一个体拥有一个独特的频率,当两个个体的频率相当时互相吸引”。但是请注意!上一处摘抄刚好有句话是“人拥有各种各样的频率波动……”。这岂不是典型的自相矛盾?

    至于那条大街上吠叫的狗,令它吠叫更可能的原因也许只是与同类打个招呼,或者表示示警。狗会对着噪音源狂叫,多半是因为一个“发着巨大怪声的庞然大物接近了”给它带来了威胁感,于是它要用叫声表示警示作用。这绝不是什么物理意义上的共鸣。如果非要用物理学上的“共鸣”来解释,那条狗早就因为强大的声波接近它的固有频率而血管爆裂死亡了。

    以上摘抄充分说明作者在几率波、机械波、物理意义上的共鸣、心理层面上的共鸣等众多概念之间来回变换、摇摆不定的投机行为。很显然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实际上是心理层面的一种感同身受,这与前面引用的物理学论据没有直接关系。人类社会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包括秩序的建立、道德的出现、革命爆发等)是一系列复杂过程的结果,它大可以归到非线性科学研究领域去,而作者生搬硬套的“波动说”解释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日本武士道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换言之,就是不与你的敌人产生"共鸣"。而经过比试后获得胜利,毕竟还是与敌人产生了某种"共鸣",所以层次要略逊一筹。”

    这段莫名其妙的论调我一直没看懂,后来回过去翻前面才发现这段叙述里面同样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地方。前面提到人与频率不合的人无法共鸣。而这里的论述言下之意是人随时都可以和任何人发生(或者不发生)共鸣。(尤其不要和对手发生“共鸣”)好像这个共鸣的发生与否是由每个人自己主观决定似的。而实际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许只是“不与对手进行“身体切磋”及“精神交流”而已。故弄玄虚。= =||||||

    “只要波动频率呈2倍、4倍、8倍,或者1/2、1/4,均能产生共鸣,而且这个数字可以无限延伸下去。也就是说,无论波动频率相差多少,只要是倍数,就可以产生共鸣。”

    “世界上有很多人受到具有高波动频率的耶稣基督、释迦牟尼的影响;同时也有人对那些无视社会规范、活得‘奔放而潇洒’的诸如大盗--石川五右卫门之类的人充满羡慕。……这其实并不矛盾。不同的人就是会与不同阶层的人或事物产生共鸣。有句俗话说,‘清浊并饮’,也许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更自然,更适合人类。”

    第一段摘抄显示了作者对于人与人能在广度范围内共鸣的可能,但这个可能与物理定律一样,需要遵循频率呈偶数倍关系。好的,我们先将这个前提放在这里,等会与后面出现的推论合在一起讨论。

    而后一段摘抄……先不说作者凭什么就认为传说中的圣贤具有“高波动频率”,这里也许作者自己都忘了前面所主张的“要心怀爱与感谢,消灭侮辱与伤害”的理念。在这里又主张起“清浊并饮”来。殊不知,作者现在这个主张中的“浊”——那些无视社会秩序、缺乏社会责任感、只顾自己快意人生的人类群体——按照作者先前的理论,他们的存在难道就不是对社会及他人的一种伤害么?也许作者这里已经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他在这里绝口不提“爱与感谢”。

    “爱情也是一种共鸣现象。比如,自己的能力如果在波动的世界中可以归为第10级的话,那么自己只能和拥有第10级波动能力的人产生共鸣,或者憧憬着与拥有比自己"高级"的、波动能力为第12级的人相恋。”

    “如果一个人拥有10级的才能,却常常只能施展出5级来,这时他若和拥有10级能力的人恋爱,他的能力必定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到10级。若恰好对方拥有的波动能力达到了12级,那么相信他的能力肯定将随之提高。”

    “……这里所说的恋爱,并不仅仅局限于世俗意义上的男人与女人的相恋,而是包括了很广泛的人对人的崇拜,以及对他人人格的景仰。”

    “恋爱能提高波动频率,同时也能让人逐步完善自身。……”

    又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推论。结合前面作者“人可以与自身偶数倍频率的人产生共鸣”这个前提,这里便又出现了矛盾。这个“10级波动能力”是什么意思?如果是假设一个人频率为10的情况,那么这人便只能与频率为2n倍于10的人发生共鸣而不是12。这里如果不是作者的表述方式存在偏差,那便是作者信口开河为频率的量级做了一个模糊的划分。

    不少人相信恋爱能增加创造力与工作效率,但也有不少人会认为恋爱使人智商下降。作者所阐述的“恋爱”是个广义的概念,我觉得更大程度上像是指的是好奇心与求知欲。然而这与前面作者所想要讨论的“爱情也是一种共鸣现象”似乎完全是两回事了。但是看最后一句,似乎这个作者一直都认为人的频率是可以自我调节的。= =|||||

    “自然界中的诸多事物,大多只能发出固定的波动频率,就像所有的麻雀所发出的叫声都千篇一律(虽然就麻雀本身而言,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不同),猫狗的叫声也并无太多的变化一样。”

    “相对于它们,人类可以自由地唱出"doremifasolasi"来,甚至还能创造出更多优美的旋律。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吗?”

    上面作者还在宣扬“频率可变”的论调,这接下来的一段频率又成固定的了。似乎在作者的观念里,只有人这种高级动物才有调节频率的可能。其他动物都不行。我站在自己专业的立场上可以很负责地表示,所有可以发出声波震动的生物,都能发出不止一种的声波频率(包括蝙蝠的超声波、频率也是可变的)。因为与人类一样,声波同样是其它生物之间重要的信息传递手段。从逻辑上讲,要形成信息必然需要一个能变化的载体。在动物中这个载体之一就是声波(当然还有化学信息素等。这种化学分子信息传递时,接受一方的细胞膜上受体蛋白需要与信息分子结合,结合的过程伴随着受体蛋白空间构象的变化,这个变化引发膜内其它化学反应发生,将信息传递到体内其他细胞核组织。于是也是一个“发生变化”的过程)。所以这里我对这个缺乏生物学基本常识的作者对待非人类生物的偏见态度十分不爽!

    “惟有人类可以和自然界中的万物产生共鸣;惟有人类可以和宇宙中的万物展开对话,赋予它们能量,并从它们身上获取能量。”

    前面刚刚用音叉的共振实验来阐明共鸣现象,现在马上改口说只有人类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共鸣。作者这个“共鸣”到底指的是什么?很显然已经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共鸣”了。后面那个“赋予万物能量”的说法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人类,从他的老祖宗们还未学会直立行走以前,从他祖先的祖先们还未爬上陆地时,从他祖先的祖先的祖先还是个单细胞生物时,它就是个只会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能量维持自身生命过程的存在了。即便是40亿年后的今天演化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人类作为一个生命体,所能做的事情也只有为全球生态系统增加熵这一件而已!

    “……要对整个世界发射出什么样的频率,要让地球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星球,这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

    “要选择什么样的世界……可能全在人们的一念之间。”

    文章进行到这里,作者笔下的众人已经进化为变频波动发射器了。后一段摘抄到颇有些混沌科学的味道。但是这里请注意,人类社会是一个数量巨大的群体,类似于一个混沌系统,在这个系统间每个人的活动都是影响这个系统过程的一个变量,但是这个过程最后究竟会得出何种结果,是极难预料的。这就好像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天气变化一样,未来同样也不是可以人为选择的。

    说到这里,只要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在这篇文在叙述方面充满了对各种概念的混乱使用,以及随意变更同一概念所指代的范围。就像“波”的讨论,一会说物质波,一会又变生物电,一会又变成机械波或者声波。而频率也是同样,一会指代物体固有频率,一会指代机械振动,一会又变成电磁场频率(还是可变的),这会又指代声波频率。然而作者却将如此之多不同的物理概念混杂在一起,用同一个词来描述,很难令人不怀疑他这么做有着混淆视听的意图。

    ——第二章——

    “……如果在充满空隙的水分子结构中加入活泼的水分子,这时温度又恰好是4℃的话,其重量就会增加。……”

    这里又是概念使用错误,显然作者的意思是想表达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特性,然而却错用成“重量”了。

    “……水还有易溶于其他物质或者令其他物质悬浮在其表面以便搬运的特点,这也独具特色。”

    “我们从自海水中提取纯净水之难这一点上就可以知道,水是多么易溶于其他物质。……”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这两处地方都出现了表述错误,并非是“水易溶于其他物质”,而是其他物质易溶于水,或者水易溶解其他物质。(PS:我真的不喜欢挑这种Bug。)

    “……水是创造生命之源……水还创造了空气,创造了一种令生命延续下去的秩序……”

    这句话前半句的表述基本没问题。后面这句就十分有问题了。在对地球环境演化的研究中,目前科学界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即地球上现在的大气环境,是由生物与地球共同进化形成的。在原始地球大气层中氧元素的含量微乎其微。大气中氧元素大量增加出现在光合作用产生之后。而在生命诞生的早期,氧元素对原始生命来说是致命的毒物。即使现在地球上仍然存在许多厌氧细菌(它们就是那个“氧气有毒”时代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当然,光合作用导致大气氧含量上升,而这些氧的确来自水源。但作者“水创造了空气”的表述法是不妥的,因为水是个被动的“原料”,不具有“创造”的能动性。创造现今空气组成的是绿色植物。而有氧呼吸能量代谢途径也是在那之后才开始成为生命世界能量代谢的主流途径。所以著名的盖娅(Gaia)假说认为,是地球上的生物创造了适宜自身生活的环境。

    至于什么叫“令生命延续下去的秩序”?我不知道。总觉得这作者喜欢用一些指代不明的“词汇”来装饰自己的文章。

    “它们(冰彗星)在降落到地球的过程中,到达距地球约55公里处时,便与大气层的空气混为一体,随着风变成冰状的颗粒继续下落,再进一步转化成雨水,落到地面。”

    这里作者描述了水来自外太空的假说——冰彗星撞击地球的过程。我们用常识来推测一下当时的情形吧。如果是一个较大的冰彗星,它以及高速冲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产生极高的温度,这时彗星表层的冰层会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气化并转化为等离子态物质。而冰质的内核如果发生碎裂,也很快气化为水蒸气或是解离成等离子体物质。像作者叙述的那种“随风变成冰状颗粒下落”的情形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冰彗星所携带的物质都处在一种超高温的环境下。然而这也仅是地球上水来源的一个假说罢了。

    “如果说作为生命之源的水的确来自宇宙的话,那么就相当于承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的生命都是外太空的产物了。”

    “……水来自地球之外的说法,倒比较容易解释水所具有的几个不可思议的特性。……为什么冰能浮于水?水为什么具有如此易溶于其他物质的特性?拿一条毛巾,把一角放入水中,又为什么能反地心引力而将水吸上来呢?这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从水原本就不属于地球的观点来解释的话,便好理解得多。”

    我很悲哀地发现在第二章进行了2个小节后,我依然需要继续“捉虫者”的工作。第一段摘抄,前面作者对地球上水的来源提了两种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假设。前一种是地球上的水就是来自地自身的氢氧元素。它们在地球形成初期的高温下结合成水蒸气,在地表温度下降后变为液态降落地面。另一种就是作者赞同的,地球上的水来自于外太空的冰彗星。好的,先不管水是否来自外太空,我们先从太阳系诞生的情况推起。有假说认为太阳系的形成源于一次超新星爆发,理由是地球上现存的100多种元素只有通过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过程才能形成。不管这些假说是否真的就是元素形成的动力,但有一点应该肯定——地球上的所有自然存在的元素,均来源于宇宙。地球不过是这些宇宙元素的集合体。从这一点上看,水这种物质是否来自外太空,其分子结构都是H2O,理化特性也不会出现什么差异。所以无论水是在地球附近形成还是在远离地球的地方形成,水对于地球生命的作用都是相同的。那些所谓的“水的不可思议的特性”(其实也就是一般理化特性),也决不能用水在何处生成来解释。这二者之间完全没有必然联系。

    关于这部分内容,我想引用1993年国际生命起源会议上拉斯卡诺教授的一段话来总结我的观点:“彗星是带来某些物质,但它不是决定性的。生命所需要的物质在地球上已经存在。”其实不仅是本书作者,一些成就卓越的大科学家们在遇到这类不能解释的“起源类”问题时,都容易将之归结为“地外起源”,将纷繁复杂的困难问题直接丢给外太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典型的回避矛盾的做法。

    下面再看作者列出的所谓水的“不可思议特性”。只需中学物理化学知识就完全能够解释这些现象。冰的分子排列较之液态水稀疏,因此比重较小,能浮在水面。而水的易溶解其他物质的特性前面我也说了,是因为水分子具有很强的极性,以离子键结合的大量无机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容易解离为各种离子。最可笑的是水对毛巾的浸润现象那条。其实不仅水,其它很多液态有机物,都具有很强的浸润性。水沿着毛巾纹理克服重力上升是典型的毛细现象,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这些都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特性”。

    “据称,生命在4亿2000万年前开始在陆地上出现。这些生命全都依赖氧气及臭氧层,才能从幽暗的海底世界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结合前面所述,依赖氧气的生命是在有氧呼吸成为主流能量代谢途径后才在当时的环境中存活并发展起来的。而海洋生物登陆也是在这之后的事件了。其后作者引用的renin基因(氧气遗传基因密码?总觉得这个翻译不太对),想必也是生命演化中促成有氧呼吸代谢途径形成的一个突变事件吧。

    “……水经过高压处理后再由管道输送到每家每户,其分子结构就会受到破坏,让水损失很多矿物质。”

    “……在水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下载快(462+)
  • 盗版少(210+)
  • 方便(573+)
  • azw3(585+)
  • 藏书馆(66+)
  • 经典(612+)
  • 好评(604+)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夏: ( 2024-12-12 04:44:02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冯***丽: ( 2024-12-11 05:37:42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林***艳: ( 2024-12-26 14:49:08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薛***玉: ( 2025-01-09 15:36:51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印***文: ( 2024-12-17 02:59:27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堵***格: ( 2025-01-09 08:28:20 )

    OK,还可以

  • 网友 沈***松: ( 2024-12-10 22:15:39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苍***如: ( 2024-12-25 07:49:44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寿***芳: ( 2024-12-23 12:40:50 )

    可以在线转化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