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医生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日瓦戈医生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尤里·日瓦戈是西伯利亚富商的儿子,但很小便被父亲遗弃。10岁丧母成了孤儿。舅父把他寄养在莫斯科格罗梅科教授家。教授一家待他很好,让他同女儿东尼娅一起受教育。日瓦戈大学医科毕业后当了外科医生,并同东尼娅结了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瓦戈应征入伍,在前线野战医院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日瓦戈从前线回到莫斯科。他欢呼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多么高超的外科手术!一下子就娴熟地割掉腐臭的旧溃疡!直截了当地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不义下了裁决书……这是从未有过的壮举,这是历史上的奇迹!”但革命后的莫斯科供应极端困难,日瓦戈一家濒临饿死的边缘,他本人又染上了伤寒症。这时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叶夫格拉夫·日瓦戈劝他们全家搬到乌拉尔去,在那儿至少不至于饿死。
1918年4月日瓦戈一家动身到东尼娅外祖父的领地瓦雷金诺村去。这里虽然能维持生活,但日瓦戈感到心情沉闷。他既不能行医,也无法写作。他经常到附近的尤里亚金市图书馆去看书。他在图书馆里遇见女友拉拉。拉拉是随同丈夫巴沙·安季波夫到尤里亚金市来的。
巴沙·安季波夫参加了红军,改名为斯特列利尼科夫,成了红军高级指挥员。他躲避拉拉,不同她见面。日瓦戈告诉拉拉,斯特列利尼科夫是旧军官出身,不会得到布尔什维克的信任。他们一旦不需要党外军事专家的时侯,就会把他踩死。不久日瓦戈被游击队劫去当医生。他在游击队里呆了一年多之后逃回尤里亚金市。他岳父和妻子东尼娅已返回莫斯科,从那儿又流亡到国外。随着红军的胜利,党外军事专家已成为镇压对象。首当其冲的便是拉拉的丈夫斯特列利尼科夫,他已逃跑。拉拉和日瓦戈随时有被捕的危险。他们躲到空无一人的瓦雷金诺去。坑害过他们两人的科马罗夫斯基律师来到瓦雷金诺,骗走了拉拉。斯特列利尼科夫也到这儿来寻找妻子,但拉拉已被骗走。斯特列利尼科夫悲痛欲绝,开枪自杀。瓦雷金诺只剩下日瓦戈一人。他为了活命,徒步走回莫斯科。他在莫斯科又遇见弟弟叶夫格拉夫。弟弟把日瓦戈安置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日瓦戈上班的第一天心脏病发作,猝然死在人行道上。
书籍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五点钟的快车
第二章另一境地的少女
第三章斯文季茨基家的圣诞晚会
第四章大势所趋
第五章告别旧时代
第六章在莫斯科过的一个冬天
第七章旅途中
第二部
第八章到达
第九章瓦雷金诺
第十章大路上
第十一章林中战士
第十二章山梨树
第十三章带雕像的房子对面
第十四章重返瓦雷金诺
第十五章结局
第十六章尾声
第十七章日瓦戈的诗
附录一帕斯捷尔纳克小传
附录二逸事数则
作者介绍:
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生于莫斯科一个艺术家家庭,父亲是著名的肖像画家,母亲是著名的钢琴家。少年时期他曾有意当音乐家,学习了六年音乐之后,又放弃了音乐改读文学。1906年他随父母访问了德国,1909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后又转到历史哲学系,1912年到德国马堡大学就读一年,研究新康德主义派学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开始和一些未来派艺术家交往,并开始发表作品。十月革命后,他长期在教育部图书馆工作。
帕斯捷尔纳克早期以诗歌创作为主,1914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之后又发表了《在街垒上》(1917)、《生活, 我的姐妹》(1922)、《崇高的疾病》(1924)等诗作。三十年代起以小说创作为主,先后发表了 《旅行护理》》 (1931)、《斯彼克托尔斯基》(1931)、《重生》(1932)等作品。卫国战争之后的1948年,他开始创作《日瓦戈医生》,1956年完成并在次年发表后,轰动国内外,并使作家在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具有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和思想深度, 善于在历史演变的背景下透视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和思想变异,真实而又细致地描写主人公多情而波动的内心世界与冷酷无情的客观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从而达到反思历史、呼唤人性的目的。《日瓦戈医生》便是他创作追求的集中代表。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我同你就像最初的两个人,亚当和夏娃,在世界创建的时候没有任何可遮掩的,我们现在在它的末日同样一丝不挂,无家可归。我和你是几千年来在他们和我们之间,在世界上所创造的不可胜数的伟大业绩中最后的怀念,为了悼念这些已经消失的奇迹,我们呼吸,相爱,哭泣,互相依靠,互相贴紧。
最大的痛苦在于:我爱你可你不爱我。我极力想找出这种责难的含意,想解释它,证实它,于是到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回顾我们整个生活和我对你所了解的一切。可是我找不到缘由,回忆不起做了什么错事招致这样的不幸。你是误解了我,不是善意地看我,你看到的我是歪曲了的,就像照哈哈镜里的面影一样。
可我是爱你的。啊,我多么爱你,你是难以想象的!我爱你身上一切独特的禀性,不论它们是好是坏,爱你身上一切普普通通的特点;它们结合起来便不同寻常,这才是我所珍惜的。我爱你那因为这些内在精神而变得高尚的脸庞,没有这一切也许你并不漂亮。我爱你的天赋和聪慧,它们仿佛完全弥补了你所缺乏的意志力。所有这一切,对我都弥足珍贵,我不知有比你还好的人。
“那时在俄罗斯大地上出现一种荒谬的思想——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失去了信心,这是最大的不幸,是后来罪恶之源。人们误以为,遵从道义感去行事的这种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如今应该唱一个共同的调子,应该靠别人强加于自己的看法来生活。于是词藻开始统治一切,起初是无政府主义的词藻,后来是革命的词藻。”
“我不知道,人民会不会自觉地奋起,团结战斗,也许这一切只是以人民的名义来进行。这种重大的事件是无需戏剧性的证明的。即使没有这点,我也是深信不疑的。对巨大事件去溯本求源是无聊的。缘由并不存在。家庭的口角有自己的起因。在相互揪头发、摔碗碟以后,怎么也弄不明白,谁第一个动的手。一切真正伟大的事物,像宇宙一样是无所谓开端的。它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却不知是如何发生的,仿佛是个永恒的存在,或者从天而降。”
“我也认为,俄罗斯注定会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王国。当这事发生时,我们会惊得目瞪口呆,等清醒过来时,失去的记忆有一半我们再也无法恢复。我们不会记得事件的先后,也不想去寻找巨大变故的原委。我们会习惯新的秩序,就像习惯远处的森林和天上的白云一样。我们所到之处,这种秩序无处不在,不会再有别的秩序。”
每个人所关心的只是依据经验的自我检查,而掌权者则尽全力躲开真理,为的是臆造出自己永无错误的谎言。
我以为,潜伏在人身上的兽性如果能够靠吓唬,不论是靠监牢,还是靠因果报应来制服的话,那么,人类最崇高的象征就是手执皮鞭的马戏团驯兽师,而不是牺牲自我的传教士了。然而,事实却是,千百年来使人类超越禽兽而且不断前进的,不是鞭子,而是真理的声音,是不用武器的真理的无可争辩的力量和真理的范例的诱导。至今人们都认为,福音书中最重要的是那些道德格言和训条,我却认为,最主要的是耶稣说的醒世警言都是来自生活,用日常生活现象阐明真理。其基本意思是:人和人永远是有联系的,生命是象征性的,因为生命是有重要意义的。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尤里·日瓦戈是西伯利亚富商的儿子,但很小便被父亲遗弃。10岁丧母成了孤儿。舅父把他寄养在莫斯科格罗梅科教授家。教授一家待他很好,让他同女儿东尼娅一起受教育。日瓦戈大学医科毕业后当了外科医生,并同东尼娅结了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瓦戈应征入伍,在前线野战医院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日瓦戈从前线回到莫斯科。他欢呼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多么高超的外科手术!一下子就娴熟地割掉腐臭的旧溃疡!直截了当地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不义下了裁决书……这是从未有过的壮举,这是历史上的奇迹!”但革命后的莫斯科供应极端困难,日瓦戈一家濒临饿死的边缘,他本人又染上了伤寒症。这时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叶夫格拉夫·日瓦戈劝他们全家搬到乌拉尔去,在那儿至少不至于饿死。
1918年4月日瓦戈一家动身到东尼娅外祖父的领地瓦雷金诺村去。这里虽然能维持生活,但日瓦戈感到心情沉闷。他既不能行医,也无法写作。他经常到附近的尤里亚金市图书馆去看书。他在图书馆里遇见女友拉拉。拉拉是随同丈夫巴沙·安季波夫到尤里亚金市来的。
巴沙·安季波夫参加了红军,改名为斯特列利尼科夫,成了红军高级指挥员。他躲避拉拉,不同她见面。日瓦戈告诉拉拉,斯特列利尼科夫是旧军官出身,不会得到布尔什维克的信任。他们一旦不需要党外军事专家的时侯,就会把他踩死。不久日瓦戈被游击队劫去当医生。他在游击队里呆了一年多之后逃回尤里亚金市。他岳父和妻子东尼娅已返回莫斯科,从那儿又流亡到国外。随着红军的胜利,党外军事专家已成为镇压对象。首当其冲的便是拉拉的丈夫斯特列利尼科夫,他已逃跑。拉拉和日瓦戈随时有被捕的危险。他们躲到空无一人的瓦雷金诺去。坑害过他们两人的科马罗夫斯基律师来到瓦雷金诺,骗走了拉拉。斯特列利尼科夫也到这儿来寻找妻子,但拉拉已被骗走。斯特列利尼科夫悲痛欲绝,开枪自杀。瓦雷金诺只剩下日瓦戈一人。他为了活命,徒步走回莫斯科。他在莫斯科又遇见弟弟叶夫格拉夫。弟弟把日瓦戈安置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日瓦戈上班的第一天心脏病发作,猝然死在人行道上。
精彩短评:
作者:黄秋秋 发布时间:2023-11-11 20:07:03
和敦煌有啥关系。
作者:宽宽宽叔 发布时间:2019-10-27 01:59:55
当反复的革命带来社会的动荡与家庭的分离,当人被瞬息万变的时代裹挟着前进,而不得不抛下身边的一切时,何为对?何为错?我不认为日瓦戈是渣男,他对每一个爱人的爱都是真的。同理,拉拉对丈夫和对日瓦戈的爱也是真的。作为资深渣男,我特能理解,并深表同情。
作为进步的代价,战争、革命,将整个国家的每一个细胞都卷入了政治运动之中。作者对革命前的那种一团和气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非常怀念,对苏维埃政权没有几句好话。也难怪能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文中夹杂着大量的风光描写。真是太美了,看得我恨不得明天就动身去俄罗斯,住日瓦戈住过的城市,坐日瓦戈坐过的火车。
我平时对文学完全不感冒,这本书是我近10年来读过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感觉畅快淋漓,特别是后面,从第13章开始进入高潮和精华部分。两周读完。翻译不错。
作者:随随便便 发布时间:2022-11-28 15:31:53
冬季阅读这样的俄罗斯文学,只会更冷。
作为一个人,能感受到喜怒哀乐,生死离别。但是大时代呢?就像书中所描述的,像是一种植物,一棵树,你不会看到它每天的变化,但是枯荣依然循环网替。身在其中,更多的或许是无奈吧。
作者:布卤 发布时间:2023-09-18 10:37:36
读到一半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尤拉和拉莉萨是怎么相爱的,太莫名其妙了。但到了P448作者解释了,因为他们两个都是被这支离破碎的现实剥得一丝不剩的人,他们认出了彼此。我相信这种冥冥之中的安排,有的时候毫无道理可言,却是坚实不可摧毁的情感。我想,名著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可以通过它看到,体会到的不止是一两条的道理,而是得以窥见人生。《日瓦戈医生》很像《局外人》,他们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国度,境遇,却有着极为相似的遭遇。我喜欢这本书,或许正因为它有着一些争议,缺点,不确定性。我认为,这本身,就是珍贵的。
作者:(。-`ω´-) 发布时间:2018-03-21 13:46:53
艺术家是神圣的化身,他被他的时代、地区和社会的精神是塑造,并且是这种精神的最高表达。一个总体的人类经验,以及一个整体的世界。日瓦戈医生代表着艺术家作为见证真理的人的这类艺术时代的结束。
作者:鼻涕牛儿 发布时间:2022-09-16 16:16:33
大时代和小人物的内心都是滔天巨浪,却又像灯花一样,轻飘飘的转瞬即逝,不留痕迹。
“因此在早春的时候,
常常邀集一些好友,
把聚会当作死别,
把酒宴当作遗言,
为的是用痛苦的暗流
温暖寒冷的人生。 ”
深度书评:
政治误读的反讽——再读《日瓦戈医生》
作者:油炸托克思 发布时间:2017-03-20 20:46:33
2016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授予美国摇滚乐歌手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决定震惊四座,一时间引发了众多评议,有人说这是向口头文学传统的伟大致敬,也有人说这是官方奖项对鲍勃·迪伦的一次成功收编。紧接着,便曝出了鲍勃·迪伦拒绝诺奖的新闻,随后是对这则新闻的辟谣。诺贝尔文学奖再一次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则政治事件,支持方与反对方均体现出对这一奖项背后所包含的政治立场的折射。翻看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年榜单,许多在列者可谓实至名归,加缪、川端康成、马尔克斯等都是公认的伟大作家,然而这份名单也同样错过了一些不朽的名字,如托尔斯泰、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1964年法国作家萨特曾因政治原因,拒绝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然而萨特并非第一个拒绝该奖项的作家,早在1958年,俄国作家帕斯捷尔纳克便曾因政治原因拒绝过诺贝尔文学奖。
1958年10月23日,瑞典皇家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随后,围绕着帕斯捷尔纳克获奖,冷战的两大阵营将战火蔓延到了文学领域。一方将帕斯捷尔纳克奉为极权政治下呼唤自由的伟大作家,《日瓦戈医生》自然便成为了反抗极权政治的杰出作品;另一方默契地对作家进行了严厉的声讨,称其在政治和道德上堕落且背叛国家。作家于10月29日致电瑞典皇家学院:“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这种荣誉的用意所作的解释,我必须拒绝这份已经决定授予我的、不应得的奖金。”然而,围绕着“帕斯捷尔纳克事件”的政治斗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所遭受的待遇与冷战双方对这部小说的解读不谋而合,正是因为这部小说具有反抗极权政治、呼吁个人自由等特质,才使其在西方世界好评如潮;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由于作家在政治上的不忠诚,才创作出了迎合资本主义的“反动作品”。
直到今天,帕斯捷尔纳克与他的《日瓦戈医生》仍然备受争议。一方面,作家与小说皆因荣获诺奖而名声大振;另一方面,在一些人眼中,也是因为诺奖及其背后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使得《日瓦戈医生》成为了一部过誉之作。不得不承认,《日瓦戈医生》的政治光环使得人们往往基于各自的政治立场对其进行评价,伴随冷战的降温与苏联的解体,《日瓦戈医生》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在中国,从80年代开始,《日瓦戈医生》逐渐成为了呼唤自由精神的代表作,帕斯捷尔纳克对主人公尤拉一生的深情书写,引发了许多人深切的共鸣。人们给予这部小说极高的赞美,甚至有人认为《日瓦戈医生》是继《战争与和平》之后又一部“不朽的史诗”。然而,纵观诸多赞誉,大多数评论者无法将小说内容与这些赞誉很好地融合起来。人们热衷于谈论书中的一幕幕细节,前线的战事、主人公与拉拉的爱情、安季波夫的革命事业等等,可是当被追问这部小说的杰出之处时,评论者往往以一些空泛的词语搪塞过去,自由精神、社会良心、高贵灵魂……与此同时,一些评论者基于政治动机对这本书表现出的赞赏以及有意无意透露出的冷战式敌意,都深深影响着有关这本书的许多赞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往往让人对《日瓦戈医生》这部小说本身的文学成就产生怀疑。实际上,早在1947年,英国几位作家便曾建议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但瑞典皇家学院讨论数次却都未作出决定,直到《日瓦戈医生》在境外出版,瑞典皇家学院才最终将这一奖项颁发给俄国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显然,瑞典皇家学院并未完全认可这位诗人之前的诗歌创作,真正使他获得认可的,就是这部在苏联官方看来带有反动色彩的小说——《日瓦戈医生》。此后所引发的“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俨然成为了一场文学的冷战,而诸多伴随着政治话语的赞誉与贬损,都与小说内容渐行渐远。时至今日,这部小说被赋予了太多政治色彩,喧嚣构成了其所受赞誉的绝大部分,一旦刨除这些,《日瓦戈医生》的文学价值又还剩几分,我们需要重新进行审视。
如果将《日瓦戈医生》放置在俄国文学的传统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其身上许多一脉相承的特质。从体裁上来讲,《日瓦戈医生》属于俄国史诗型巨著的伟大传统中的一部分,《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生活与命运》《红轮》等都是这一传统的杰出代表。从人物塑造上来说,《日瓦戈医生》中的主人公尤拉是俄国文学“多余人”形象传统中的一位,《智慧的痛苦》中的恰茨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罗亭》的主人公罗亭、《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等等都是这一伟大传统中的角色。不难看出,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与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兼具着这两种特质,因此人们经常拿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两者处理了许多相似的题材:多重恋情、战争场景、知识分子的命运。两者同样囊括了广阔的视野与深远的历史感,众多人物、事件被纳入广阔的空间与深远的时间所组成的时空体中,在其中流变起伏,引发了人们对俄国社会的深刻反思。两部小说都属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书写传统,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与法国最大的区别恰恰构成了这两部小说共有的突出特点。大体上讲,法国作家将文学当作艺术作品,一件经过精雕细琢的产品,完成之后,作品本身脱离母体,成为一件供人欣赏的艺术品;俄国作家则不然,他们将文学看作生活的一部分,是作家思想的外溢,每一成果都内含作家的责任,作家往往为社会而创作,他时刻准备对自己的文学负责。正是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之下,《战争与和平》和《日瓦戈医生》才会彰显出其鲜明的特色。但是,仔细比较两部小说,我们便会很明显地看出,《日瓦戈医生》作为一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巨著之不足。
与托尔斯泰相比,帕斯捷尔纳克在小说的叙述方面做得并不那么出色,最明显的缺陷在于叙述手法的运用。《战争与和平》可以娴熟地游走于众多人物之间,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库图佐夫、索尼娅、鲍里斯等等,叙述者时而进入某一人物的内心世界,时而进行场景描写,时而在特定场合展开对话,读者可以看到许多人物的不同心态、不同观点以及它们的变化过程,进而使得故事结构十分平衡,社会的众多风貌被托尔斯泰很好地镶嵌在小说之中。简而言之,托尔斯泰将不同人物放在相对平衡的位置,叙述者的声音则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各个节点上,这种高超的叙述手法使得小说文本与俄国社会现实达到了很大程度的衔接。然而,反观《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同样试图去描写一个动荡年代的俄国社会,但小说的叙述手法却过分单一,整部小说几乎是以尤拉一个人的视角展开,帕斯捷尔纳克企图通过尤拉的眼睛、情感、经历去辐射整个俄国社会。单纯从叙述上来讲,这便导致了小说结构的极端不平衡。虽然简单化的叙述并不一定导致小说的失败,例如司汤达的《红与黑》、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但是想要完成一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巨著,单一的叙述手法是明显不够的,因为在俄国,这类小说是作为社会思想而存在的,而非艺术品,特有的小说之责任要求更复杂更多样的叙述手段。
正是由于叙述手法的单一化,《日瓦戈医生》在很多方面的处理可算失败。整部小说经常闪现精妙的景物描写,可是却难以完成很好的情节叙述,在笔者看来,帕斯捷尔纳克是在用创作诗歌的方式写作这部小说,却并没有注意文体的自身特质。对比《战争与和平》中有关战争场景与人物之间爱情的描写,《日瓦戈医生》短板显著。在托尔斯泰笔下的战争中,安德烈既可以接触士兵、军官的千姿百态,也同样会对战争本身提出疑问——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战胜?反观《日瓦戈医生》中的尤拉,战争在他的眼中是一幕幕拼贴起来的画面,一个个事件,一堆杂乱的印象,其中的一切都很快出现又退场,只有医生本人的形象一直持续着,仿若真人在观看一个个木偶。有关爱情的处理更是如此,尤拉、冬妮娅、拉拉、帕沙的四角恋爱叙述,几乎成为了医生的独角戏,四人复杂的关系全部以尤拉的境遇发展着,他时而欢喜、时而激动、时而迷惘、时而痛苦,其他人全部迎合着尤拉不同状态的需要,以各种形态出现在他的生活之中。帕沙完全是一个符号化的人物,革命的牺牲品。在小说的叙述中,帕沙成为了一个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尴尬角色。冬妮娅的形象同样不够饱满,读者几乎可以忽略她的性格,只要记得她是尤拉的妻子,便完全不妨碍阅读。相对于这两个人物,拉拉是被描写得更为丰富的人物,虽然帕斯捷尔纳克已经尽量将其刻画得立体而多样,但是,一旦独立于医生尤拉,拉拉便很难展现自己的个性,她的大部分形象便是尤拉的恋人,两人相遇是幸福,离别则是痛苦。我们如果对比《战争与和平》,则是另一番景象,娜塔莎的短暂情变完全彰显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索尼娅的善良与单纯令人印象深刻,海伦则将俄国上流社会的虚伪、狡诈、做作表现得淋漓尽致,托尔斯泰惟妙惟肖地塑造着众多女性形象,使她们成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非任何男人的附庸。
与此同时,《日瓦戈医生》以局限的视角去勾勒如此庞大的历史画卷,在思想层面上显得单一与贫乏。通篇小说,读者永远只能感受到命运多舛的医生的痛苦与呻吟,却无法得知其他人的心路历程。在尤拉的关系谱系中,距离越远的人物越平面,他们最终都成为了医生痛苦呻吟的背景音乐。作为一种自传式书写,《日瓦戈医生》的写法本身无可厚非,然而这种书写与本书获得的赞誉极不相称。一方面,倘若我们要把《日瓦戈医生》当作一部继承《战争与和平》伟大传统的小说来看待,那么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便是失败的,作家无法像托尔斯泰那样充分展现俄国社会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假如我们用另一种标准来衡量这部小说,那么它所受到的这类赞誉便算不上贴切与恰当。说到底,《日瓦戈医生》是一部极度自恋的小说,诗人将自己单一的思想投射在主人公尤拉的身上,这种独语体裁与诗人本身想要处理的社会内容是格格不入的,这也是小说在冷战双方引起如此迥异的反响的原因之一。对任何复杂的事件做过分简单化的阐释,都容易变成政治斗争的棋子。如同帕斯捷尔纳克自己指出的,宣传者们总是断章取义,从七百多页书中仅仅引用那么三页。很难想象,在这样嘈杂而喧嚣的狂热中,《日瓦戈医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被读者认真地阅读,而非从中找出三言两语作为自己政治信仰的又一份支持材料。
若干年后,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日瓦戈医生》中的政治关怀时,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一些新的维度。小说的主人公尤拉一开始凭借其单纯的心性,对革命报以支持的态度,但是伴随着革命的到来,他本人开始被卷入了这场难以逃脱的政治漩涡之中,原本期待的新世界并没有来临,到来的却是一幕幕沉重的苦难。在永无休止的政治避难中,医生的命运起起伏伏,他的生活、他的爱情最终都被这场浩劫埋葬。在这场政治动荡中,我们看到尤拉如蝼蚁般活着,他自己连同周围人的命运,苟延残喘地挣扎在一个个无名的角落里,他与拉拉的爱情如同狂风中的蜡烛,在熄灭的边缘摇曳着。小说的末尾,医生无足轻重地死在去就职的路上,悄无声息,与他活着时一样,如同一只蝼蚁。尤拉的死亡是一次最彻底的反讽,是帕斯捷尔纳克对政治生活的嘲笑。诗人以主人公的死亡完成了对政治最彻底的反讽,也许只有逃离生命本身,才能完成其毕生的逃逸。然而,在文本外的世界,这部小说的命运却构成了第二次反讽,诗人笔下的主人公尤拉用自己的一生在逃避政治,然而当小说完成之后,它又不得不被卷入冷战的政治斗争之中。一部政治的反讽之作,本身却构成了一场政治事件,小说的命运与文本构成了一种对政治的双重反讽,包括《日瓦戈医生》后来所受到的许多赞誉,都热情地参与到了这一反讽中来。
作为一部引发政治事件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与政治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然而,将《日瓦戈医生》看作一部政治小说,却是一种绝对的错误。诗人无意于替任何政治立场发声,伴随政治立场而来的所有赞誉都是对小说最不忠实的误读。帕斯捷尔纳克是在以一个诗人的语言书写遭到政治蹂躏的生活,他所有与政治相关的书写都是诗人式的,而非政治式的。诗人本身所践行的是作为一个诗人的消极自由,假若你问他支持哪一种政治观点,恐怕他只会回答你,让我写诗。
作为托尔斯泰传统下的散文体小说,《日瓦戈医生》无疑是失败的,但是,如果我们将《日瓦戈医生》看作是一本诗体小说,其许多部分则无疑是异常出色的。小说的开头、结尾以及中间许多景色摹写散发着帕斯捷尔纳克杰出的诗性智慧,然而这些恐怕与其所受到的诸多赞誉并无太多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重新阅读这本书。
[本文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12期]
日瓦戈何以为医生
作者:滞销书选题仙人 发布时间:2011-09-17 17:14:08
记得刚进大学时的我正疯狂地迷恋着一切被苏联当权者禁止的书籍,而这本书当然也逃不出我的手心,在看那书的过程中,还被一位来自邯郸的同学发现,当时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说这是一本诋毁社会注意的书,当时我没有说什么,这件事过去好多年了,如今想起,不知道这位觉悟很高的同学是否已经成为某组织的接班人了呢?
还是回到小说本身吧,当时我拿到这书时,看到这个书名,就有一个疑惑盘旋在我的脑海中,为什么小说的主人翁设定为日瓦戈医生,而不是日瓦戈老师,或是日瓦戈将军,甚至日瓦戈书记呢?
那么作者设定人物的身份为医生,是否暗示了当时的俄罗斯已经病入膏肓。这种情况从十二月党人开始,从普加乔夫起义开始,俄罗斯帝国就已经生病了,而且是越来越严重,一个国家把自己的知识精英或是驱逐出境或是流放偏远之地,不是病态的政权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你什么时候见过,马克吐温被驱逐,德莱塞被流放。
赫尔岑在雾气笼罩的伦敦,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了严寒的西伯利亚,契诃夫登上了炼狱般的萨哈林岛,俄罗斯一代代的知识分子都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去尝试着改变些什么。有时候,一句话或一篇文章起到的效果比一颗子弹或一枚炸弹更强大。
读《日瓦戈医生》的时候,我常常想到另一部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之作《安娜•卡列尼娜》,尽管很多评论家说《日瓦戈医生》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但从精神气质上来说,《日瓦戈医生》更接近《安娜•卡列尼娜》,两本书之间有着某种契合,都是两个平行的主人翁,《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的戏份并不比安娜少,同样《日瓦戈医生》当中,拉拉的戏分也和日瓦戈相当。只是列文和安娜没有感情的纠葛,而日瓦戈却和拉拉的感情汇集了。
从书中对拉拉的各种行径的描述,我嗅出拉拉有茨维塔耶娃的影子。拉拉当初就是个失足少女,而茨维塔耶娃终身都是个失足少女。
帕斯捷尔纳克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日瓦戈医生身上,把现实中难以表达的情感诉求,在书中尽情舒展。
从书中的一些细节,你就可以看出,俄罗斯这个民族为什么会产生出这么多的文学大师,在西伯利亚的一个普通的城市里,竟然有几家图书馆,这在我们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在我们这个国度即使在一些地区级的城市,你也很难找到什么图书馆命名的建筑物,只有一些买教辅用书和畅销小说的书店。
书中比较失败的是那些战争的描写,这与作者本人缺乏军队生活有关,和另一位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的《生存与命运》比,其短板毕现,其实表现战争有许多形式,不一定需要描写那些活生生的战斗射击场面,帕斯捷尔纳克应该了解自己所擅长的是什么,但其固执如托尔斯泰,如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大量令人生厌的伪哲学讨论,对全书的氛围是一种不小的破坏。
如果我们把书中的日瓦戈的那些胡思乱想圈出来,大概就会明白为什么这书当时要被禁了,这些胡思乱想的确是令人头痛的,甚至有点讽刺的意味,至少在某些人看来是讽刺,是无情的讽刺,例如:“多么令人羡慕的自我陶醉啊!还谈什么粮食,如果自然界里早已不长粮食的话?哪儿来的有产阶级,哪儿来的投机倒把分子,如果他们早已被先前的法令消灭了的话?哪儿来的农民,哪儿来的农村,如果他们已经不再存在的话?”可以想见鲍里斯同志在写下这些文字之时,可能只是出于一种有感而发,可是这种有感而发却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而这些人的神经是绝对不能触动的。因此他们当然要鲍里斯同志的好看了。
小说处处有着象征和隐喻,而这也是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的帕斯捷尔纳克所擅长的,在小说的下部,医生从游击队逃出来,到了拉拉家里,却发现拉拉不在家,他走进空无一人的房子,首先想到的是要防备老鼠,这有些喻示经过了战争的俄罗斯就象一间空房子,里面暗藏着许多老鼠。不铲除这些老鼠,俄罗斯这座空房子就可能毁于一旦。
日瓦戈医生是纯洁的,纯洁得有些白痴,例如在战争过后,他的一些想法,“他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生活中的一切他都能得到,亲人都能找回来,都能和解,什么都能想到并表达出来。”
借助一个普通妇女的口,帕斯捷尔纳克好像是说出他对政府的看法,“政权是新的。他们刚刚执政,还没入门。”
“两个人工作一个月,就有几十亿卢布的收入。”可见那时经济的脆弱,以及某组织治理一个国家的能力。
拉拉说:“我是心灵受了创伤的人,一生带着污点的人。”可是也正是这些让她更真实,更有血有肉。
“所有的一切,随之而来的、至今仍落在我们这一代头上的不幸,都应归咎于战争。“可没有战争,又怎么会有苏联呢?你谴责战争,不就是在谴责苏联吗?他想的太简单了,他认为那些人有反思自己的能力;是的,那些人有,但是他们没有反思自己的勇气。
当医生活着就是一个对现实世界的嘲弄,对新政权的一种侮辱。那么,他也就必须要死了。其实他可以不死的,革命投机分子科马罗夫斯基曾经要帮助他逃离险境,可是因为科马罗夫斯基乃是造成拉拉一生不幸的原因,他拒绝了。
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出现在拉拉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医生和丈夫——的相遇,这时的两人都面临死亡的威胁,两人开始促膝长谈。关于人生,革命,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命运,爱的嫉妒与羡慕。没想到,在第二天清晨,拉拉的丈夫——逃亡的红军指挥官自杀了。
后来的医生已经是一具行尸走肉了,他回到了莫斯科,家人已经被迫流亡海外,一切都改变了,不是原先的模样,因此,当他猝死在大街上的时候,没有人会觉得是个意外。他早就应该离开这个世界了。
在小说中,帕斯捷尔纳克毁灭了医生;而在现实中,他也因为写了这本书毁灭了自己。但也正是这种毁灭,让小说中的医生和现实当中的诗人得到了新生。
最后说一下,本书的翻译,由于是两人合译,所以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上卷和下卷是两个不同的帕斯捷尔纳克写的。而最后的诗抄,又被翻译得象是打油诗。很容易留下帕斯捷尔纳克是个两流诗人。比较吊诡的是,这些从俄语翻译的诗,甚至不如一些别的译者从英文转译的效果要好,区别在哪里?大概是由于翻译者本身不是诗人,不了解一首诗,最需要保留的是什么。因为诗歌翻译本来就是再创作,让一个不是诗人的译者去翻译诗,即使是从原文,也是很惨不忍睹的。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赚了(479+)
- 二星好评(625+)
- 格式多(485+)
- 好评多(189+)
- 无盗版(96+)
- 品质不错(522+)
- 无缺页(232+)
- 章节完整(307+)
- 超值(633+)
- 简单(301+)
- 内涵好书(607+)
下载评价
- 网友 家***丝: ( 2025-01-05 13:17:25 )
好6666666
- 网友 訾***晴: ( 2024-12-17 13:49:00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冷***洁: ( 2024-12-14 21:21:55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利***巧: ( 2024-12-21 11:46:23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苍***如: ( 2024-12-15 08:22:13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敖***菡: ( 2024-12-18 06:51:01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石***致: ( 2025-01-04 12:10:20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师***怡: ( 2025-01-01 02:02:35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曹***雯: ( 2024-12-18 01:42:22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曾***文: ( 2025-01-09 02:18:54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康***溪: ( 2024-12-10 01:56:43 )
强烈推荐!!!
喜欢"日瓦戈医生"的人也看了
中国碑帖名品 杨维桢书法名品 中国书法艺术 书法篆刻字帖书籍 上海书画出版社 凤凰正版 正版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国家文化公园 黄帝陵:传承·共识·未来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全2册说文解字 +画说汉字 语言文字图解说文解字许慎古代汉语字典说文解字中华书局详解部首段玉裁注咬文嚼字画说汉字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公版·2018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考点速记手册(第3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宋词三百首 [清] 上彊村民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9787222078901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华乐大典·打击乐卷 文论篇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上海音乐出版社9787552307351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小蘑菇”晋级工具箱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掌握家庭治疗:家庭的成长与转变之路(第2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真善合美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诱人家常凉菜大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资治通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国际贸易与营销一本通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高中毕业班热点测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插画手账系列:熊猫,你好!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综合英汉科技大词典(第2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