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旁的山西 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 刘景【正版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皇权旁的山西 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 刘景【正版书籍】精美图片
》皇权旁的山西 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 刘景【正版书籍】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皇权旁的山西 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 刘景【正版书籍】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225342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9
  • 页数:289
  • 价格:20.03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8:38

寄语:

【店主推荐,正版书放心购买,可开发票】


内容简介:

本书以“表里山河“的山西为研究案例,尝试探讨中国地域文化形成模式。历史上山西常在京师左右的政治地理特点,使其长期呈现外向型的区域发展格局,迟至清中期以后,通过省级政区的长期确立和晋商的地域性转变,最终形成以太原为中心都会,晋中为核心区,包含晋南、晋东南、晋北各文化亚区的地域文化概念。

研究进一步指明在两千年集权政治体制下,中国地域文化受到行政层级和经济网络双重规整的重要特征。该结论得到陕西、福建、广东、湖南、浙江、江西等有代表性省份比较研究的支持。


书籍目录:

序论地域文化研究什么

引论三晋文化是山西文化的源头吗丶?——兼论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

上篇皇权旁的山西——论历史上山西外向型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上党与河内一体

.上党区域的形成过程

2.上党区域的发展特点

二、河东与关中一体

.河东区域的形成过程

2.河东区域的发展特点

三、雁北与边塞一体

.雁北区域的形成过程

2.雁北区域的发展特点

四、核心区与中心都会

中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西文化的地域差异及其区域特征

一、行政区?自然区 山西历史人文区域拟测

二、历史文化区基本要素之一 方言

.高台与低地 山西方言分布的地域模型

2.戏曲流布与方言格局的关系

三、历史文化区基本要素之二 民俗

.婚俗层级递进的分布格局

2.丧俗的南北差异及点状分布

四、山西历史文化区及其特征

下篇晚清以来“山西文化”的逐渐形成——兼论晋商的区域整合作用

一、区际流动 晋商活动的省内地域背景

二、网络重建 晋商地域性的转变

.北部边关与南部盐商的兴起

2.清代晋中祁、太、平及汾水一线的经济中心地位

三、观念整合 商与学的矛盾对立

.“学贵践履”的学术特征与卑靡的士风

2.尚商?次农?下士

四、山西文化的形成及其模式特征

附表山西进士的地理分布

附表2清代山西进士的地理分布

余论其他省区文化地理研究

一、陕西

二、福建

三、广东

四、湖南

五、浙江

六、江西

七、小结

附录

附录山西进士的地理分布

附录2清代山西进士的地理分布”


作者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表里山河“的山西为研究案例,尝试探讨中国地域文化形成模式。历史上山西常在京师左右的政治地理特点,使其长期呈现外向型的区域发展格局,迟至清中期以后,通过省级政区的长期确立和晋商的地域性转变,最终形成以太原为中心都会,晋中为核心区,包含晋南、晋东南、晋北各文化亚区的地域文化概念。研究进一步指明在两千年集权政治体制下,中国地域文化受到行政层级和经济网络双重规整的重要特征。该结论得到陕西、福建、广东、湖南、浙江、江西等有代表性省份比较研究的支持。


书籍介绍

本书以“表里山河“的山西为研究案例,尝试探讨中国地域文化形成模式。历史上山西常在京师左右的政治地理特点,使其长期呈现外向型的区域发展格局,迟至清中期以后,通过省级政区的长期确立和晋商的地域性转变,最终形成以太原为中心都会,晋中为核心区,包含晋南、晋东南、晋北各文化亚区的地域文化概念。

研究进一步指明在两千年集权政治体制下,中国地域文化受到行政层级和经济网络双重规整的重要特征。该结论得到陕西、福建、广东、湖南、浙江、江西等有代表性省份比较研究的支持。


精彩短评:

  • 作者:晋右史 发布时间:2016-06-29 17:54:57

    很受用,很有启发的书

  • 作者:金金金拾钻石 发布时间:2019-01-26 13:46:43

    地域文化的研究最终要表达的可能是该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及差异性。山西地区可大致分为4个区域,即上党地区,河东地区,雁北地区,和大晋中地区。上党地区临近中原,与河内为一体,表现出了地理上的封闭性和政治文化交通上的开放性。河东地区与关中地区为一体。河东地区与关中地区唇亡齿寒,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汉唐之际历来为关中所重视,且这一地区经济文化也较为发达。雁北地区与边塞为一体。雁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天寒地冻,历来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力量角逐的重要地区之一,雁北军事消费区的性质,对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双重影响。晋中地区,晋商的崛起以及行政区划的定型,山西文化也逐渐形成。不得不说自然形成的界限与人为划定的界限都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 作者:Fal Conde 发布时间:2014-08-01 21:45:47

    观点不错

  • 作者:豆腐好软 发布时间:2013-09-07 16:06:06

    2013年9月日

  • 作者:熊罴精的奥德赛 发布时间:2010-01-01 21:56:14

    除去对一些引文句读有误外,还是很严谨的著作~

  • 作者:寒鲲 发布时间:2021-05-19 10:49:22

    关于山西四大区块自古以来的外向性分析还是相当扎实的,能够在历史地理、语言民俗等方面纵横捭阖也算是本书论证的一大长处。另外,书中对明清晋商之分析也是精准之论,尤其是明中叶至清中期晋商对于晋中地块之文化整合堪称精辟,山西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也出现于晋商发展与明清政区之后,更是一大精准脱俗的论点。在世纪之交那种猛吹地方文化整体自古以来、胡扯各种故里故居的背景下,能有如此理性科学之视域,旁征博引多学科成果,实在是清新脱俗得喜人,值得五星。


深度书评:

  • 别用培养流水线工人的方式来培养孩子

    作者:春泥读书 发布时间:2022-08-21 19:54:15

    别用培养流水线工人的方式来培养孩子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也是一个内卷的时代。而且这种焦虑和内卷也侵蚀了家庭教育。比如,别人家的孩子学钢琴,我家的也要学;别人家的孩子学跆拳道,我们也要学。不管怎样,我们家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这样,家长抱着功力的心,带着孩子焦虑,带着孩子卷。只看孩子飞得高不高,不在乎孩子喜欢不喜欢。

    伦敦艺术大学校长格雷森·佩里在给《中央圣马丁的12堂必修课》这本书写的前言里说:能够在一个领域里取得成就的人,更尊重自己内心的感觉,而不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

    《中央圣马丁的12堂必修课》这本书的作者露西·亚历山德拉和蒂莫西·米拉,他们是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基础预科课程的负责人。本书由他俩人牵头,联合其他导师、毕业校友和学生共同撰写而成。

    《中央圣马丁的12堂必修课》为我们介绍了中央圣马丁学院1年制的预科课程,书中12个章节对应1年制预科课程中12个重要阶段。

    中央圣马丁学院隶属世界四大时装设计学院之一的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的一年制预科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独创性,同时为他们下一步进入全球最好的艺术院校深造打好基础。

    中央圣马丁学院是人们公认的叛逆、个性、前卫与创新的人才大本营。学院的育人目标是带领对艺术设计有兴趣的学生系统地探索学习,建立个人风格。而不是培养像流水线工人一样的学生。对流水线工人来说,不需要创新和个性化,只要按照操作规范去完成操作就可以了。

    而在每年的预科学生的开学典礼时,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杰里米·蒂尔都会强调:这里没有规则。那些习惯听话的好学生们可能不太适应这里的学习。在中央圣马丁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就是要抛弃严格的规则,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创作。这本书就为我们展现了这种多重的可能性,让学生不是按方抓药,而是要为他们提供塑造世界的机会。

    在此我不是倡导不守规矩,不听良言。而是说,我们在引导孩子时,可以借鉴一下世界级艺术殿堂的一些教育理念,除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外,对孩子少些条条框框,少束缚,少设限,少定标准,给孩子们多些自由成长的空间。何况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标准也不一定正确,说不定我们正在用穷人思维扼杀一个大富翁,用狭隘的小市民和小农意识阻止一个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成长。

    而且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也能看出,社会在呼唤多元化、个性化和创新意识。所以我们只需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内心需求,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动,让孩子自由发展就可以了。真心希望社会上少些按照家长的意愿塑造出的乖乖女、妈宝男。

  • 有惊喜也有失望

    作者:红糖兔兔 发布时间:2014-01-10 23:08:06

    总结:如果你是一个想了解美国民谣摇滚,但还不了解的人,那么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启蒙读物。但如果你本身就对那个年代的音乐有不少了解的话,这本书的价值基本就在于收藏了——书中的一些错误和纰漏是非常明显的。下面进入正题。

    这本书我在看到标题和简介以后,是想都没想就下单了的。

    拿到以后,先粗略翻了翻看了看。作为一个美国上世纪音乐的狂热爱好者,看到Tom Paxton、Phil Ochs、Mississippi John Hurt、Limeliters、Chad Mitchell Trio这些名字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之惊喜……在中国太少有人知道他们、讨论他们、了解他们了,拿到这本书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真是由衷地希望我也能参与这样一本书的编写、修订啊!不过那大概永远也只是个梦了。。

    仔细查看的时候,还是发现了一些很明显的不足。作为一个天朝土鳖,鄙人从来不曾在美国生活过,在对这方面的了解上,绝对不敢说是专家,更不敢说能比得过土摩托老兄。但在其中我比较了解的某些方面上,还是能看出书中一些很明显的问题的。。

    简单总结一下:

    最重要的是偏题。这本书应该把目光更多的着眼于真正Folk Revival期的音乐,花更多笔墨在Cisco Houston、Tom Paxton、Phil Ochs、Bob Gibson、Shel Silverstein、Chad Mitchell Trio、Steve Goodman上。而从Bob Dylan插电开始往后的那些,完全应该一笔带过,而不是花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讲Bruce Springsteen、Neil Young、Paul Simon和Levon Helm——提起这些人,大家想到的第一个词,不是Folk,而是Rock!

    还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和纰漏,比如Country和Folk应该区别开,给John Denver的歌曲和人缘正名,Tom Paxton不该被称为Dylan第二,Led Zeppelin的唱片问题等等。

    下面就把这几点详细陈述一下。

    首先,最重要的,这本书很明显地偏离主题了。这本书从大概一半开始,已经完全偏离Folk,更偏重于介绍Rock了,比如花大量篇幅介绍CSNY、Simon & Garfunkel、The Band、The Eagles、The Beatles、James Taylor之类。随便翻开这本书的后半本,你看到的更多的会是一些以“摇滚”之名被人所熟知的名字。虽然介绍的这些,基本也都是从Folk发展而来的Folk Rock,但在更普遍的观点中,真正的Folk Music其实还应该是6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彻底衰落掉的Folk Revival时期的音乐——最重要的一点,必须是“不插电”的,才能算是Folk!比起花大半篇幅介绍了的60年代后期再往后的Folk Rock到Rock,Folk Revival时期的真正的不插电的Folk在这本书中所占的篇幅可以说是少得可怜。。Odetta Holmes、Bob Gibson、Chad Mitchell Trio,在书中都是一笔带过,Patrick Sky、The New Christy Minstrels、Randy Sparks、Shel Silverstein,提都没提到。在我看来,这些人里的每个都起码值得花一万字来写。

    然后,作者明显是个Bob Dylan的死忠,这没什么可说的。但Bob Dylan的风格,比起Folk,首先更是Rock。这本书的主线是顺着Dylan的职业生涯往下写,题材偏Rock了大概也就是这个原因吧。全书花了将近一半篇幅讲Dylan,据土摩托老兄所言,是因为“Dylan在美国民歌的传承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美国民歌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样子”。实际上,恕我直言,作者之所以花了将近一半篇幅讲Dylan,是因为“我最了解的人就是Bob Dylan,所以当然写起Dylan比较顺手”。Dylan真正最有影响力的时候,是在他插上电之后,而更传统的Folk音乐,是拒绝电吉他的。所以与其说他对Folk的影响力,倒不如说他是对Rock的影响力无可比拟。单单说对“美国民歌的传承发展”而言,很抱歉,我认为Dylan的影响力,还不及Woody Guthrie或Pete Seeger的一半大。当然,我指的是对Folk这一音乐形式,也就是Folk Revival期间,不插电的Folk。Dylan刚出道的时候,Folk Revival就已经因为Kingston Trio和Pete Seeger而如日中天了。

    还要说的一点是,这本书对于美国音乐流派(Genre)的区分很不清晰,这本书把Country、Rock、Folk都杂糅在一起了,没有明确分辨。如果要是让我来写类似的一本介绍民谣(Folk)的书的话,我肯定首先一开始就要先把Country和Folk的区别说清楚。也许因为我这个人比较狭隘的缘故,我眼中的这几个流派是有很明晰的界限的,所以每次在国内出品的所谓“乡村音乐精选CD”上看到Bob Dylan、PPM、Brothers Four、Kingston Trio的歌,总要呵呵一下。。这两者首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Folk的题材非常具有多样性,因此经常会很“叛逆”,也就产生了Bob Dylan、Phil Ochs、Tom Paxton和Chad Mitchell Trio们。而Country的题材相对而言就狭窄的多了,就是叙事和抒情,基本不是歌颂乡间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就是写一些乡村琐事。电吉他和丽声吉他(Dobro)在乡村乐伴奏中一直占到很大比重,而狭义的Folk则是决不能插电的。没记错的话,有位很有影响力的Folk歌手(是Dylan吗……记不得了),第一次上Grand Ole Opry还被喝倒彩了……这就是隔阂。

    然后就是一些细节问题。首先说说John Denver。这本书用两页纸来介绍John Denver,但可以看出土摩托对此人并不了解,因此也就介绍的有失偏颇。书中说道“他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与民歌手的形象不符,因此在民歌界人缘并不好,许多人把他当做一个弱智的乡村小丑”。这无疑是十分荒谬的。那时的John Denver走的是Country风,而不是Folk……当然就不像Phil Ochs、Bob Dylan那般愤世嫉俗了。积极向上本身就是乡村音乐的风格,John Denver这样的表现再正常不过了。在走上“乡村路”以前,他是玩过Folk,曾经在Folk Revival时期颇具影响力的Chad Mitchell Trio当过四年主唱。讽刺的是,Chad Mitchell Trio反而正是那个时期的民谣组合中最具政治色彩的,唱了非常多的政治讽刺歌曲。

    而且,在此期间,John Denver在民谣界也积累了相当好的人缘。他曾经与Joan Baez在格莱美上对唱“Blowing in the Wind”,和John Stewart(Kingston Trio的主唱)互相在对方专辑里献声。PPM的Mary Travers单飞初期专门录制了半专辑的John Denver歌曲,Eagles的创始人Bernie Leadon在John Denver乐队里弹过吉他和班卓琴。Tom Paxton、Richie Furay、John Oates(Hall & Oates的Oates)都曾多次出现在John Denver死后纪念演唱会的舞台上。因此说John在民歌界人缘不好,无疑是十分荒谬可笑的。。这里我想对土摩托老兄忠告一句:不了解的地方就别瞎写。。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民歌其实也不是都很有反叛精神的。单飞的民歌手通常都是这样,但民谣组合可就不尽然了。在Peter Paul & Mary、Brothers Four、Kingston Trio的歌曲里,是听不出什么反叛精神的,他们唱的歌曲更贴近于更传统的民歌。而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Chad Mitchell Trio了吧……

    然后说说“Dylan第二”的问题。首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所谓“民歌四天王”的说法(据书中所写,是Bob Dylan、Tom Paxton、Eric Anderson、Phil Ochs),因此我初步估计这个称号是土摩托老兄自己封的。。其次,Tom出道是要早于Bob的(1960年和Dave Van Ronk同一批来到格林尼治村,据Dave所说,Tom Paxton是格林尼治村第一个自己写歌的民歌手),成名的时间也不比Bob晚,把他称作“Dylan第二”,实在是……在我看来,这就和说邓丽君是李宇春第二、张国荣是周杰伦第二一样滑稽可笑。。因此,我对他们“被贴过Dylan第二的标签”这一说法深表怀疑。要说真正的“Dylan第二”,毋庸置疑应该是英国人Donovan,这个人完全就是以模仿Bob Dylan,以“英国的Bob Dylan”之称而出道成名的。但书中提及此人几次都仅是一笔带过,实在是可惜。

    然后要说一下一个很细枝末节的问题。第二十四章里,提到威廉米勒1969年某一天从压箱底的唱片里找出来一张Led Zeppelin的唱片。。Led Zeppelin 1969年才刚刚出道,发了第一张唱片,压根没什么名气。。他们是70年代才开始出名的。因此我十分怀疑此描述的真实性。

    最后,顺便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几个书中没介绍的,著名的Folk歌手和乐队:

    Patrick Sky。如果让我评所谓“民歌四天王”的话我大概会把他加进去,然后把Bob Dylan踢出去——当然不是因为Bob不牛逼,一超多强你们懂的……此人为美国两大弱势群体的混血——爱尔兰裔+印第安血统,也是非常political的一位。Patrick Sky的风格大概什么样?你可以想象把Tom Lehrer、Tom Paxton和Phil Ochs的作词风格杂糅一下,再加上Mississippi John Hurt的蓝调吉他——基本上就是Patrick Sky了。Patrick Sky和其他民谣复兴时期歌手一样歌词写得好,这没什么说的,但论吉他的话,所谓“四天王”都赶不上他。Patrick是Mississippi John Hurt的唯一“亲传弟子”,亲自操刀出品了《Mississippi John Hurt Today!》这张A+经典,甚至还在MJH的几首歌里担任第二吉他手。歌词内容当然还是radical——最石破天惊的是1973年的《Songs That Made America Famous》这张专辑。这专辑其实在1971年就录制好了,但因为其“内容粗俗不堪,且充满令人咋舌的政治错误”而一直没有唱片公司敢接,直到1973年才由Adelphi出品。这张专辑全部都是讽刺歌曲——从教皇到流浪汉,从女权主义者、娈童者、摇滚歌手到种族主义者、反犹主义者、右派好战分子,无一例外地成为了讽刺对象,甚至连他自己所在的群体:蓝调歌手和抗议民谣歌手也未能幸免于此。如果有机会的话,请务必一定要好好听听这张专辑。

    Randy Sparks。此人1961年创建了New Christy Minstrels,这个乐团的出道专辑就拿到了格莱美,不过他们的顶点也就是在出道之时了。其实,此乐团的牛逼之处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在于它所“培养”出来的歌手。Byrds乐队的Gene Clark,唱红了Eve of Destruction的Barry McGuire,70年代后在乡村摇滚界大红大紫的Kenny Rogers——都来自这个乐团!不仅如此,还有许多人虽然未加入此乐团,但出道早期也是受到其创始人Randy Sparks之提携的。他们包括——书中提到过的Carpenters、John Denver(事实上John Denver这个艺名就是Randy给他起的),以一人之力挽救西部音乐(Western Music)的Michael Martin Murphey,后来唱红了Bluer Than Blue的Michael Johnson,以及Gary Mule Deer,Kim Carnes等。Incredible list, ain't it?

    Chad Mitchell Trio。此组合和New Christy Minstrels一样,自己牛逼程度一般(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NCM和CMT在民谣复兴时期还是举足轻重的),但培养了几位牛人:前面提到的Michael Johnson和John Denver,都曾经是此组合的主唱。Byrds乐队的主唱Roger McGuinn,一开始只是此组合的一个小小吉他手而已。而所谓“四天王”之一的Tom Paxton,刚出道时曾经在CMT呆过十几天,然后便因为“无法唱出美妙的和声”而被辞退了。。另外此组合与同期其他组合不同的是,其歌曲非常具有政治色彩,录制了许多抗议歌曲和政治讽刺歌曲,包括纳粹、KKK、John Birch Society、尼克松等,都曾经是他们的讽刺对象。我心中最经典的反战歌曲,不是Blowing in the Wind,而是Chad Mitchell Trio的Business Goes on as Usual(写这首歌的是The Weavers里的Fred Hellerman)。

    Shel Silverstein。我对此人的了解也不多,但知道他也是在Folk Revival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位歌手。他貌似是以诗人身份出道的,而且还是个画家,其漫画作品《爱心树》曾在我国出版过。

    对这个时期音乐感兴趣的也可以多了解了解以下民谣复兴时期和后民谣复兴时期的歌手:Peter La Farge、Fred Neil、Bob Gibson、Steve Goodman、John Prine、Len Chandler、Glenn Yarbrough、Billy Edd Wheeler。

    另外,给热爱民歌的同志们推荐一个美国论坛,网址是Mudcat.org,是美国最权威的民谣音乐论坛,上面基本都是一些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民谣爱好者(当然大部分都是老头老太了)。Joe Frazier(Chad Mitchell Trio成员)、Seamus Kennedy、Big Al Whittle、Art Thieme等当年颇有名气的民谣歌手,都是那个论坛的会员。还有获得过格莱美提名的Kendall Morse、Patrick Sky的徒弟Bruce Murdoch等人……貌似Janis Ian也在那里出现过,不过不常驻就是了。。

    嘛,总之,在中国有这样一本书实在是非常难得,我也的确不该太苛求它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最后还是给了四颗星。。最主要问题DDPro老师指出来了:我的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从网上找到的,而土摩托老兄写这本书的时候互联网还没普及啊!所以我还是很佩服作者的!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更好的类似题材的书出现吧!(PS:真希望我也能执笔一本啊……)

    2015.3.18更新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可以购买(483+)
  • txt(210+)
  • azw3(188+)
  • pdf(604+)
  • 中评多(447+)
  • 傻瓜式服务(133+)
  • 格式多(293+)
  • 少量广告(183+)

下载评价

  • 网友 谭***然: ( 2024-12-16 10:41:12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曾***玉: ( 2024-12-21 17:39:13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薛***玉: ( 2024-12-10 17:46:01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潘***丽: ( 2024-12-11 14:30:59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国***舒: ( 2025-01-03 09:05:31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丁***菱: ( 2024-12-19 18:56:52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冷***洁: ( 2025-01-06 02:40:20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冯***卉: ( 2024-12-12 21:49:49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习***蓉: ( 2025-01-02 01:27:36 )

    品相完美

  • 网友 辛***玮: ( 2024-12-25 01:25:03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敖***菡: ( 2025-01-01 23:51:05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