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二级教程——FoxBASE+基础知识及问题解答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7:07

二级教程——FoxBASE+基础知识及问题解答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二级教程——FoxBASE+基础知识及问题解答精美图片
》二级教程——FoxBASE+基础知识及问题解答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二级教程——FoxBASE+基础知识及问题解答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4007915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0-06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9.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7:0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辅导教程》的一册,该书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二级考试的FoxBASE+部分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FoxBASE+应用基储FoxBASE+的数据元素、数据库的创建、数据库的维护、数据库的组织与统计、数据库的多工作区操作、FoxBASE+的常用函数、FoxBASE+程序设计基储数组与子程序、格式控制和报表输出、系统环境和状态参数、上机与考试指导。

本书既适合课堂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广大考生参加等级考试的学习辅导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 数据技术的发展

1.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3 数据组织与数据模型

1.4 关系术语和关系运算

1.5 问题与解答

1.6 习题与解答

第2章 FoxBASE+应用基础

2.1 FoxBASE+概述

2.2 FoxBASE+的发展

2.3 FoxBASE+的运行

2.4 问题与解答

2.5 习题与解答

第3章 FoxBASE+的数据元素

3.1 FoxBASE+的常量

3.2 FoxBASE+的变量

3.3 FoxBASE+的表达方式

3.4 FoxBASE+的函数

3.5 输入输出命令

3.6 问题与解答

3.7 习题与解答

第4章 数据库的创建

4.1 分析数据的结构

4.2 建立数据库

4.3 打开和关闭数据库文件

4.4 输入记录数据

4.5 显示和输出数据库文件

4.6 问题与解答

4.7 习题与解答

第5章 数据库的维护

5.1 记录定位

5.2 删除记录

5.3 修改数据记录

5.4 修改数据记录

5.5 复制数据据库

5.6 传输数据

5.7 文件管理

5.8 问题与解答

5.9 习题与解答

第6章 数据库的组织与统计

6.1 数据据的排序

6.2 数据的索引

6.3 数据检索

6.4 数据统计

6.5 分类统计

6.6 问题与解答

6.7 习题与解答

第7章 数据库的多工作区操作

7.1 选择工作区

7.2 访问次工作区

7.3 关联数据库

7.4 联结数据

7.5 更新数据库

7.6 问题与解答

7.7 习题与解答

第8章 FoxBASE+的常用函数

8.1 数值计算函数

8.2 字符处理函数

8.3 日期类函数

8.4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8.5 测试函数

8.6 问题与答案

8.7 习题与答案

第9章 FoxBASE+程序设计基础

9.1 命令文件

9.2 流程图与顺序结构

9.3 IF型分支程序结构

9.4 CASE型分支程序结构

9.5 循环结构

9.6 问题与解答

9.7 习题与解答

第10章 数组与子程序

10.1 数组

10.2 一维数组与二维数组

10.3 子程表

10.4 过程

10.5 内存变量的有关特性

10.6 应用函数

10.7 编写调试程序

10.8 问题与解答

10.9 习题解答

第11章 格式控制和报表输出

11.1 格式设计

11.2 简易报表格式输出

11.3 标签格式输出

11.4 菜单设计

11.5 问题与解答

11.6 习题与解答

第12章 系统环境和状态参数

12.1 系统参数设置

12.2 系统配制文件

12.3 程序转向命令

12.4 问题与解答

12.5 习题与解答

第13章 上机考试指导

13.1 上机指导

13.2 考试指导

13.3 习题与解答

13.4 答案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Strelizeia 发布时间:2020-08-22 13:41:01

    认识各种重要作物的缘起

  • 作者:明明 发布时间:2022-04-02 09:59:48

    童话故事。艺术的花落在了人的院落,规避风雨,最后的结果——实用。

  • 作者:龙的传人爱打人 发布时间:2022-02-16 22:46:34

    西方视角下看待东方哲理的小书 相对荣格的其他作品来说易懂一些

  • 作者:酌夫 发布时间:2022-03-04 19:08:16

    复试参考书,打算配合斯通普夫那本交读。

    捏妈,从康德开始真是太太太晦涩了,感觉自己完全是个傻逼。

  • 作者:Forest 发布时间:2022-09-23 00:09:18

    非常不怎么样~不过40岁开始考虑退休这本身倒是一件不赖的事~ @2012-07-13 17:30:12 @2020-08-08 16:56:21 @2012-07-13 17:30:12

  • 作者:读一点书长见识 发布时间:2023-04-10 21:30:30

    教育最重要的要义是把孩子们培养成为对于社会有用的人。而让他们对于社会上一些重要实事有所了解,无疑能让这个过程更加合理迅速,毕竟孩子们的终极目的就是融入这个社会,就是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

    那么怎样把我们这个世界中有用的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呢?这是父母们重要的功课,我们可以在孩子们碰到任何现实问题的时候,和他们深入探讨;我们也可以借助着各种热点事件的机会,主动挑起和孩子们探索的欲望。父母美应该养成任何时刻都把孩子们带入思考这个世界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的就把相应的认识传递给了孩子们。

    这套书中的一切都是给孩子们扩充认识世界的关键时刻。重要的是父母养成这样的一种意识。那么通过这套书的阅读,让我们的孩子和父母在阅读过程中,完成亲子互动认识世界的过程,养成形一种通过新闻事件科普知识的习惯


深度书评:

  • 第八章 内容分析法 笔记

    作者:莫利 发布时间:2024-01-06 14:51:48

    本章内容:

    什么是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的优点、缺点

    内容分析法的过程

    内容分析法的信度、效度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找拉斯韦尔关于世界大战宣传的书来看看】

    「内容分析法究竟有什么用」的实际案例:

    二战期间,盟军情报部门监听德国电台播放音乐节目的数量和类型,并跟欧洲德占区内电台音乐相比较,以此推断欧洲大陆上盟军反攻的情况。

    战后,学者们用内容分析法来研究新闻的遣词造句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是怎么研究的?有什么影响?突然对内容分析法很感兴趣。而且还能跟数据分析能力结合起来,顺便学学统计学、概率论的知识】

    在传播研究中,内容分析法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述某一时间段内媒介内容和媒介再现手段

    这是内容分析法最基本的应用领域,包括:

    描述媒介内容和再现手段的特征和趋势

    比较不同媒体之间的内容差异

    通过研究媒介内容和再现手段来体现真实世界里的社会观念和行为,即比较媒介现实和“社会真实”

    (二)推断传播者的特征和态度

    通过媒介内容和再现手段来描述与传播者有关的变量的特征。如:通过研究广告在报纸中的地位和比例,来体现广告对报纸的影响。

    了解媒介对某些群体和某些议题的态度,以此来批判性地评价媒介在社会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地位和立场。

    (三)跟受众调查结合在一起,估计特定媒介内容的传播效果

    培养分析理论用调查法来研究受众的态度和媒体接触习惯,用内容分析法来统计电视节目暴力信息的程度和出现频率,发现看电视时间越长的受众倾向于表现出对真实世界的担忧和恐惧,因此认为媒体对受众有着长期影响。

    内容分析法还可以用于查证历史文献的作者,具体操作过程就是统计待查证文献里某些字和词出现的频率,然后跟已知作者文献里相同字和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对比。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
    一、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和特征

    美国学者克里朋多夫给出的定义:内容分析是可重复地、有效地从数据推论其情境(context)的一种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数据、情境、研究目的(推论)、信度(可重复)和效度。

    总的来说,内容分析法具有如下特征:

    研究对象不受打扰。

    研究过程可重复。

    量化方法。数据收集过程就是将媒介内容转化为数字,准确计算某些元素的出现次数和百分比。

    非结构化程度高。

    结构化指的是研究过程遵循一定的标准化结构,抽样方案和测量工具中途不可更换。

    内容分析是高度非结构化的量化方法,研究者在设计编码表的时候,不能预测所有的分类类别;将媒介内容分类时,才发现有些类别应该合并、删除、更替或增添;这时,研究者就可以根据需要对编码表作相应的修改,然后继续编码过程。

    描述媒介内容。

    无论研究问题和目的为何,内容分析只能提供有关媒介内容的数据,它从不直接涉及有关传播者或者受众的数据,只能根据媒介内容来推断有关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变量。

    二、内容分析法的优缺点
    (一)优点

    不打扰研究对象,避免研究对象所造成的抽样和测量误差,其结果更加准确。

    内容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大规模生产、公开发布的媒介内容,获得研究样本的途径更多、更容易。

    内容分析节省人力和研究经费,而且研究样本可以跨越较长时间和较大的地理空间。

    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因为重复内容分析的成本很低、研究环境对研究对象的营销较小,所以重复内容分析的结果应该很接近。

    (二)缺点

    内容分析只适合研究那些明确的、显在的媒介内容,在处理意识形态、观念、价值、意义这些含义微妙的概念方面比较薄弱。因为这些深层意义都要求研究者做出主观判断,无法用共同标准来衡量。

    编码是内容分析的关键步骤,而对大量媒介内容进行分类和编码,是很繁琐的事情,容易使编码元觉得沉闷乏味,有可能带来编码过程中的误差。

    内容分析只能研究那些被记录和流传下来的媒介内容。

    内容分析的内在效度并不高。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依赖于编码时的定义和分类,编码是人为的过程,有可能会产生误差。

    单一的内容分析的外在效度并不高。

    在选择样本媒体时,内容分析很少会采用概率抽样,而经常采用立意抽样和个案研究。

    这导致被抽中的媒体数量少,同时每一家媒体被抽中的文章数量多。

    当通过对媒介进行内容分析来推断媒介总体的特征和媒介的态度时,有可能研究者抽取的样本并不能推广到总体中去,研究者并不能保证样本媒体的内容特征就相似于媒介总体的特征。

    内容分析法能过回答的问题有限。

    内容分析法都是对媒介内容的描述,至多能够证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很少能够解释因果关系,只有跟其他方法配合,内容分析才能被用于解释性研究中。

    当研究问题涉及传播者和传播效果时,单单采用内容分析并不能直接回答它们,只能够通过内容分析的数据来间接推断(而不是确认)对研究问题的答案。

    三、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设计

    下面列出的研究设计里,能够通过经验手段得到验证的关系或结论采用实线表示,通过推论(infer)得出的关系或结论采用虚线表示。

    严格来说,内容分析法只能描述媒介内容,它的研究价值通常体现在研究推论里。

    (一)描述媒介内容

    描述媒介内容的再现手段

    比较不同媒体之间的内容差异

    分析某个媒体在长时间里的变化趋势

    比较同一媒体提供的不同信息

    比较同一媒体内容变量之间的关系

    比较同一媒体在不同情况下的报道

    比较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媒介信息

    (二)从内容研究引申到生产和效果领域

    评价媒体的表现

    比较记者的话语及其行为,评价记者的职业意识和媒介表现

    比较一个信源的内容行为与另一个信源的内容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两个具有可比性的信源A和B发出相同信息时,可以根据A的行为来推断B也会有相同的行为。

    根据同一信源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内容和行为,推断它在另一个时间点上的内容和行为这个研究设计与上一个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关注的是同一个信源发出的内容和行为应该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比较媒体内容变化的趋势与通过其他手段得到的数据的变化趋势唐纳德·肖的议程设置理论研究。

    比较媒体内容和其他来源数据

    跟受众调查结合在一起,评估特定媒介内容的传播效果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的过程
    一、内容分析法的过程

    (一)提出研究过程

    只有跟媒介内容直接相关的研究问题才能使用内容分析。

    (二)抽样

    抽样的前提是确定研究总体,包括所研究的主题和时间跨度。

    内容抽样往往是多级的:

    需要确定研究样本来自哪家媒体。

    对研究日期进行抽样。内容分析法里的等距抽样经常被称为构造周抽样。

    确定研究样本。

    (三)编码

    编码:依据某种规则对媒介内容进行分类,并将其结果用量化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

    确定分析单位分析单位是研究者实际分类和计算的最小元素。观察对象是内容分析直接编码和记录的个体。

    制作编码表编码表是内容分析的测量工具,记录了有关分析单位的信息。编码表将每个指标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原则是穷尽性和互斥性。

    训练编码员

    编码员是对研究样本进行编码的人员,往往由多人组成,其中有些人并非研究者,因此,对编码员进行训练是内容分析不可缺少的一环。

    训练编码员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理解研究者的意图,能够以统一的方式进行编码,包括帮助他们理解每个测量指标的含义及其分类系统,明确每个类别的界定,熟悉编码流程,掌握编码技巧等。

    所以,研究者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说明和指导编码的培训材料,这就是编码说明。

    编码说明应该对每一个测量指标及其类别都进行说明,减少编码员因为模糊和混淆而带来的误差。

    为了保证每个编码员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编码,研究者可以抽出部分样本让编码员进行是编码,讨论分类结果不一致的编码,并使每个编码员之间达成一致认识。

    只有分类结果一致的编码结果占据了压倒性的比例时,才能够继续对总样本进行大规模编码。

    同时,这个过程也能帮助研究者发现编码表设计中的某些不合理之处,进一步改进编码表。

    进行编码

    (四)分析数据

    (五)报告研究结果

    研究报告应该依据数据分析结果来回答问题,解释以数字形式呈现的内容分析结果,包括解释数字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二、内容分析法的信度

    (一)编码过程中的误差来源

    由素质、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编码员差异。

    编码表的分类没有穷尽各种可能的情况,或者不具有互斥性,导致对编码员的指示不清晰。

    随机误差。

    降低编码误差的几个思路:

    更细致地定义分类系统。如果分类系统不细致或者分类准则模糊,就会导致某些情况不能被准确无误地迅速归类。因此分类系统应该宜多不宜少,在不影响结果的前提下,数据分析阶段可以把某些类别合并。

    加强对编码员的训练,控制编码员人数。

    进行试编码。

    在正式编码之前抽出部分样本进行试编码,可以帮助研究者改进编码表,帮助研究编码员熟悉分类系统的定义,了解编码目的和编码流程。

    如果某位编码员跟其他编码员就分类结果的看法分歧太大,那么研究者可以考虑更换编码员。

    (二)怎样检验编码员间的信度

    当整个内容分析报告主要依靠一个编码员进行编码工作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机抽取部分样本,请第二位编码员进行编码,检验共同样本的信度。

    有时候,学生在写作自己的毕业论文时,很可能找不到第二位合适的编码员。这时也可以退而求其次:第一次编码结束之后,过一段时间,等研究者/编码员对于第一次编码工作细节的记忆已经模糊之后,可以由同一位编码员再次随机抽取部分样本进行二次编码,然后检验共同编码的信度。这其实测量的是再测信度。

    大型的内容分析研究里,多个编码员产生意见分歧的解决途径:

    在试编码阶段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寻找独立第三方对争议样本进行第三次编码,少数服从多数。

    无视编码员各自的意见,一旦出现分歧,就将争议类目随机进行分配。

    (三)编码员间信度计算公式

    霍斯提公式

    Scott’Pi指数

    Cohen’s Kappa指数PASW/SPSS软件可以直接计算这个指数,所以,这个指数应用比较广泛。

    克里斯多彭的α系数

    霍斯提工时得出的结果大于0.9时,我们才相信内容分析结果具有可接受的信度。

    当Scott和克里斯多彭支队大于0.75时,内容分析结果就可以接受了;当结果在0.6-0.75之间,结果勉强接受;低于0.6则不接受,内容分析需要重新设计编码表和进行编码。

    三、内容分析法的效度

    表面效度是内容分析最常见的效度问题。如在培养分析研究中,对“暴力”的定义不同,导致了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不同。

    当编码表里的多个指标测量同一个抽象概念时,还会涉及构造效度问题。

  • 【读这本书必备的知识背景介绍】世界货币体系简史与人民币的未来

    作者:benjamin 发布时间:2016-12-16 19:59:10

    注:摘自《时运变迁》雪球定制版导读,作者为雪球网友@学经济家,已获授权

    中国无可阻挡地要融入世界货币体系,这件事对我们的影响,预计会和融入WTO世界贸易体系相当。初期自然少不了会有几次震荡和传导,待到不适应的人多次赌错并掉队后,基本就正常了。

    那么,现行的世界货币体系是怎么演变的,中间发生了几次动荡和转换,其他国家融入时曾经遭遇了什么,中国需要做出哪些调整?这些是大概可以讲清楚的,至于中国具体会怎样融入,每次调整对我们有什么影响,那就只能大致明白机制,以便未来应对了。

    货币理论视角的简介

    目前货币理论大概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传统货币银行学,和信用货币流派;基于两者也形成了不同的宏观和发展理论。这里主要使用信用货币理论视角进行解读。

    传统的货币银行学受古典观点影响,多数认为,货币是为了满足“商品交换”的社会需求而生,现钞和存款是金银的符号和派生,银行则类似于钱庄,是资金的中介;投资来源于储蓄,央行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和利率,以此调控经济增长等等。

    信用货币流派则认为,货币分为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两个时代。现代银行的基本操作实录,是贷款时创造存款、还贷时消灭存款。这些基础事实与金银货币流通有着本质的不同。

    信用货币流派依据微观事实推论,银行并非资金中介,而是社会资金的来源;流通货币是无数笔尚未清偿的贷款的浮存,其中每一笔都是注定要消亡,既有货币时刻都在减少;只有不断出现新的盈利预期、新的贷款冲动,才能维持或者提升货币总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主要由市场形成;等等。

    在日本近20年和次贷危机后近10年的零利率+通缩趋势,传统学派开始失语。学界开始关注货币内生机制(韦森),甚至要求全面更新宏观理论(陈雨露),偏向信用货币理论的央行团队们也逐渐得到认可(孙国峰《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和银行运行》、伍戈和李斌《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

    1)17世纪以前的远古世界货币体系:金银几乎是唯一的信用约束。

    根据信用货币理论,部落时期往往是一方暂时有剩余,另一方暂时没有但未来可能有;或者双方协作的投入有先有后。先投入者面临着反悔、吞没的风险,需要对方交付一个罕见难得的信物,作为担保(清泷信宏 《罪恶是所有货币的根源》)。有些部落流行使用信物消弭这种错配风险,协作效率就能领先;那些不使用信物、只能在彼此都有过剩产品时才互换的部落,就落伍了。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化,最终金银淘汰了虎牙、贝壳等稀罕物品,成为了长期公认的信用象征。

    数千年时间内,部落或者帝国之间主要以实物或金银进行交换。政府的萌芽起源于部落之间共同劫掠 -- 防卫的需要,以及由此展开的进化竞赛(诺思),难以摆脱劫掠和投机冲动,因此他们的信用非常有限。

    直到英国的光荣革命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法案,财税职能才得以摆脱国王的武断,以此为担保的债券才相对容易的得到第三方认可和流通。至此,国债作为新的可流通的信用载体,出现了。

    2)18世纪到二战前的旧国际货币体系:黄金本位,主权信用局部扩生。

    英国政府和武力集团成为了信用模范、信用背书人和保护者之后,显示出明显的制度优势,借助国债和军需采购,拿到更多境内甚至境外支持,采购更充足更先进的装备。而对手则每次战争时只能大幅加税,国民纷纷怠工闭市、隐匿资产甚至揭竿而起,往往元气大伤甚至分崩离析。

    1694年英格兰银行获准成立,给政府提供借款120万英镑,到1790年英国国债就飙升到2.4亿英镑,首相公开宣称“这个民族的生机乃至独立,建立在国债基础之上”(1786年,威廉.皮特)。

    美国独立后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在汉密尔顿等人强烈主张下,新的联邦政府接手了所有战争公债,起初时联邦总支出的80%用于还本付息,几乎就是专门为了协调各州税收和偿债的一个空壳,后续才注入其他职能,演化成为一个完整的强大国家。英美的持续成功引致了广泛的模仿,现代预算和国债的规则,快速代替了流行几千年的帝王专断。

    这期间黄金也不断的从世界各个部落、民间、矿藏中加入货币流通,但在一战前后终于无法跟上信用需求的快速增长。尤其是1929年发生于美国的大萧条,严重的信用缺口和银行停业,迫使各国不得不先后放弃金本位,以解决信用不足和分工停顿的难题。紧急之下,凯恩斯的主张得到广泛采纳。

    政府的债务存续期更长,破产解体的风险也比企业和个人更小,恐慌之下成为一个相对优选的信用补充。但凯恩斯理论没有明确“留给下一代的债务与资产对应;债务利息与未来收益对应”等基本信用原则,后世的政客动辄用于任期内发放福利收买民意(希腊、巴西等);或用于低效益的公共工程和就业(日本);或累积过多资产但却不发行对应的国债匹配,国民收入不足和国有资产低效亏损,成为信用错配的一体两面(中国)。

    3)二战后到黄金非货币化:近代世界货币体系的过渡期

    二战后各国大都已经摆脱了金本位,信用货币机制成为主导。但国际间仍然是美元挂钩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这导致了美元稀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抑制,后进国家往往选择进口替代战略,以减轻依赖。60年代中期,急需资金的日本在美国发行的债券还不到2亿美元,美国议员对海外投资和利息征税,就导致日本股市当天下跌5%。这些代价在今天看来实在是毫无必要。

    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黄金储备的制约,各国财政和央行的主管们精疲力竭的进行了无数次协调、争吵,但最终还是无奈放弃了黄金挂钩和固定汇率(沃尔克)。美国之后也逐步转向,鼓励资金和资本自由流动。这以后,全球货币体系才开始独立行走。

    黄金主导财富,无形之中迫使各国更偏向于零和竞争模式,一战和二战很难说与此无关。如果战后金本位仍然主导,那国际关系多半仍是基于资源争夺,难以想象日本的老人依赖美国的国债利息退休,美国的养老金依靠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分红….甚至日本中国能否有机会崛起都是疑问。

    4)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和成熟期

    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时,各国都经历了普遍的失望和愤怒,但脱离了黄金桎梏和汇率资本管制之后,市场威力开始爆发。银行为合格的企业家提供充足的货币,巨量的资源、设备和人力得以跨国组合;还款清偿约束,又强有力的惩罚那些做出错误判断或低效率的失败者,包括银行自身。二三十年内,全球经济合作与跨国资本的增长,就达到财长行长们从未想象的规模。

    自然,每次世界货币体系的重大调整,也都会有些国家掉队脱轨。80年代英美等国的自由化改革后,资金大量回流,拉美国家遭遇债务危机。90年代中国大幅开放和货币贬值,加上日本回撤,东南亚各国遭遇普遍的资金流出。

    脱轨者通常是那些偏民粹的政权,领导人对财政和央行的独立性、对国际信用持蔑视甚至敌视的态度,损害信用之后需要更高代价恢复。

    或者是该国的信用货币机制还没能传导和卷入大多数产业和人口。按照德索托在《资本的秘密》中所警示的,大多数后进国家,精英只满足于模仿先进国家的表面光鲜,忽略了发达国家在一两百年前已经实现的深层传导:几乎每一个国民都可以轻松将拥有的土地、房产、马车、粮食等进行抵押、转让、变更用途,获得货币加入循环。微观资本通路的堵塞,导致现代资本体系只能堆积在有限的城市或行业,稍有抽离就大幅震荡甚至垮塌,而非全国整体的轻微起伏。

    5)世界货币体系的当下

    目前世界货币体系基本是市场主导,市场各方仍然偏好美元,主要是更相信美国的未来人口和经济活力,在美国国债、波音股份、帝国大厦或者农地、油田等资产之间的切换阻力也最小。美国企业和居民可以把资源让渡给出价最高、最有效率的公司,也能持有全球最优质企业的股票,这些制度红利反过来也是美国能相对引领全球的保证。而日本欧洲等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经历了80年代西方的自由化改革、90年代的中国和前苏东国家的开放、以及IT革命,这三次连续高潮和长期乐观气氛,导致全球货币(信贷)总量也高涨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规模。

    然而这些货币背后的贷款和国债的偿还压力,如同永恒的太阳引力一般,无时无日不在抽回着货币总量,危及资产价格和全球金融稳定。利率降低到零,赤字和国债扩张到极限,也只能拖延而不能永久持续。除非中国或印度这种大体量的经济体进行深度改革,这些货币泡沫能与更多人口和产能结合,固化成长期资产、未来收入和消费的支撑。

    问题是,中国或印度,能否在资金泡沫坍塌之前,与之更自由的结合。

    6)人民币与世界货币体系的未来

    中国和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经济体系中的未来位置,长时段看,其实是由国内决策者、精英和国民等各层级的认知、远见和勇气所决定 --- 是这些产生不同的抉择,抉择又产生不同的后果。

    日本照例又是中国的最佳镜鉴,同样从极度贫困到高速崛起,同样干预甚多引致抱怨和压力,同样一度可以“买下”美国。依据前日元掌门行天丰雄的批评,日本后期衰落的深层原因,是官僚和精英们的认知,没能超前于经济增长;把贫穷时期的被迫积累和牺牲,当作美德继续坚持;习惯了干预调控的部门视成功为自己的功劳,不信任民间和市场的力量;等等。

    中国如果象70年代日本那样继续躲避重量级的改革,预计将是艰难的国内坎坷和危险的国际环境。日本体量相对较小,安全上又依赖美国,不得不“妥协”,但拖延也仍铸成大错,犹如被喂养和看护几十年的儿童。而中国的体量太大,各方未必有很强的信任和耐心,尤其未来大退潮的痛苦下,各国政客和民意互相指责的时候。行天丰雄甚至怀疑,从各国政治和文化根源的差异推测,21世纪多半将是一个动荡的世纪。

    国内曾经的权宜之计目前仍有大量存留,许多早已到了弊远大于利的时期:国土广袤却仍严控土地并压制农民产权;规模巨大却仿效日本的出口导向;资金不再稀缺,但仍保留关税壁垒、外汇管制、资本市场管制;国有经济全球称霸,仍保留只积累国资不释放国债的惯性….

    人民币国际化和结构性改革,其实是同一个目标的硬币两面,未来的改革、放开还有拖延,或许会导致比日本当年还要壮观的波动。理解国内机制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差距,推测未来步骤和后续影响,推荐《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和雪球定制版导读。

    顺便帮大家挂下雪球定制版的链接

    狗家——

    https://item.jd.com/10956678156.html

    猫家——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541516634928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愉快的找书体验(96+)
  • 格式多(674+)
  • 值得购买(263+)
  • 超值(628+)
  • 购买多(238+)
  • 体验满分(526+)
  • 体验好(362+)
  • 好评多(403+)
  • 微信读书(532+)
  • 下载快(291+)
  • 博大精深(414+)
  • 差评少(607+)
  • 种类多(469+)

下载评价

  • 网友 方***旋: ( 2024-12-13 20:10:51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冷***洁: ( 2024-12-19 01:49:2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扈***洁: ( 2024-12-31 16:32:03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曹***雯: ( 2024-12-22 11:29:02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龚***湄: ( 2024-12-30 08:43:34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后***之: ( 2024-12-18 19:07:35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宫***凡: ( 2024-12-16 18:19:57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利***巧: ( 2024-12-31 06:03:51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饶***丽: ( 2025-01-01 15:37:51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孙***夏: ( 2024-12-14 15:53:35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相***儿: ( 2024-12-29 06:27:53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石***烟: ( 2025-01-01 22:39:52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田***珊: ( 2025-01-05 17:24:12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丁***菱: ( 2025-01-07 23:06:19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