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天才的编辑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6:59

天才的编辑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天才的编辑精美图片
》天才的编辑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天才的编辑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955929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
  • 页数:584
  • 价格:69.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6:59

内容简介:

普利策传记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追迹20世纪美国文学传奇“伯乐”麦克斯·珀金斯的非凡生涯。

美国出版史上,鲜有比麦克斯•珀金斯更具传奇色彩、更像谜一般的人物。他发现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等多位伟大的文学天才,以激发作者写出其最佳作品的能力而闻名。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致力于寻找时代新声、培养年轻作者,单枪匹马挑战几代人固定下来的文学品位,掀起了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一场革命,并渐渐改变了“编辑”这一职业的作用。菲茨杰拉德称珀金斯为“我们共同的父亲”,海明威把《老人与海》题献给他以表对他的敬意。他是作者们“矢志不渝的朋友”,与他们共渡写作的难关,给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创造性的意见。作为一位文学编辑,珀金斯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条:书属于作者。

著名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得主A. 司各特•伯格凭借大量一手资料,引人入胜地再现了珀金斯非凡的一生。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出版最炽热的中心和现场,编辑人与重要作家交往合作的细节内幕,《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天使,望故乡》等等文学杰作诞生的始末,在伯格生动精彩、充满悬念的讲述中一页页得以还原。本书是一位编辑大师扣人心弦的文学传记,也是一个时代的肖像,“一部叹为观止的文化史力作”(《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2016年,改编影片《天才》(Genius)上映,由科林•费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等主演,入围柏林电影节。中文版封面使用精美剧照,获电影片方正式授权,精装典藏。

媒体推荐:

★“伯格的整个叙述是一流的——充满了幽默与情感。麦克斯会在第一时间出版它。”——《新闻周刊》(Newsweek)

★“一部令人愉快的传记,有大量文学圈内的秘闻轶事。对于写作者和编辑们来说,本书是一个蕴藏真知灼见的富矿。”——《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才气横溢,充满智性,做了不可思议的研究……一部足以向传主致敬之作。”——《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A. 司各特•伯格的《天才的编辑》……让人纳闷为何此前无人想到写这么一本书!在这部传记的诸多优点之中,其一是珀金斯终于从那片灰影中现身了……无数细节充实了这个传奇。”——《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很遗憾珀金斯不能亲眼看到他自己传记手稿,他乐于寻找富有潜力的年轻作者,而伯格是那个小群体的其中一员……虽然珀金斯会为这样的关注觉得尴尬,但伯格的致敬之作必会令他触动。”——《时代周刊》(Time)

★“关于麦克斯•珀金斯我们所能读到的最全面的作品。非凡、生动的肖像。”——《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伯格将固执专一的热情投入到他心甘情愿的工作中……这一努力的结晶,是一部丰富全面,但决不令人感到乏味的大部头……本书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著名评论家,乔纳森•亚德利(Jonathan Yardley)

★“为这位召集起美国人最爱的文艺帮派的幕后英雄描绘了非凡、动人的画像。这个帮派是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和他们的朋友们。”——著名作家,拉塞尔•贝克(Russell Baker)


书籍目录:

第一部

1 真材实料 005

2 天堂 013

3 出身 031

4 扩展 056

5 新居 081

6 伙伴 115

7 有个性的人 144

8 一点真诚的帮助 166

第二部

9 信心危机 195

10 良师 215

11 悲恸 237

12 两性 260

13 战胜时代 291

第三部

14 重返家园 329

15 关键时刻 351

16 信 380

17 悲伤的告别 411

18 迎着悲风 429

第四部

19 万物有时 455

20 凋零 493

21 灰黑色的肖像 517

22 投帽子 549

致谢 574


作者介绍:

A. 司各特•伯格(A. Scott Berg),生于1949年,美国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1971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著有《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传》、《高德温传》、《林白传》等。

彭伦,199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系。曾在《文汇读书周报》担任记者,现为外国文学编辑。译有《我与兰登书屋—贝内特•瑟夫回忆录》、菲利普•罗斯作品《遗产》、《凡人》。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天才的编辑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天才的编辑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天才的编辑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男人尊重女人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杆标尺......关于这个至少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世上不仅没有两个姑娘是一样的,连一个姑娘,除了最最纯粹的巧合,在不同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这位责任编辑的两种品质,他能透过一本书的缺点,看到它的不凡之处,哪怕缺点多么令人失望;任凭遇到多少挫折,他也会不屈不挠地坚持工作,挖掘这本书的潜力。


在她离开前一天,海明威与一条514磅重的金枪鱼搏斗了六个小时五十分钟。那天晚上,当他的“比拉”号在九点三十分开进港口时,岛上所有的居民都涌来看他捕到的这条鱼,听他讲故事。“不久前有个笨老头驾着一艘新游艇带着一个年轻的新娘来到这里,号称他听说捕金枪鱼有各种困难,其实很容易,”罗林斯夫人写信告诉珀金斯,“所以海明威拴好“比拉”号,从船边游上岸,醉得气势汹汹,嚷嚷道,“那个说容易的狗娘养的在哪里?”据那天晚上最后一个看见他的人说,他独自站在船坞上,他那条巨型金枪鱼倒吊在拉索上,被他当沙袋打。”

海明威经常跟珀金斯说,如果让他碰到伊斯特曼会怎样对付他,因为几年前伊斯特曼写的那篇文章《午后的公牛》。珀金斯强忍着,飞快思考对策。他寄希望于幽默能缓和气氛,对伊斯特曼说:“你的一位朋友来了,麦克斯。”

海明威和伊斯特曼握了手,相互寒暄几句。接着,欧内斯特咧着嘴笑着拉开衬衫,露出毛茸茸的胸膛,珀金斯觉得他胸毛多得让大多数男人都自叹不如。伊斯特曼也笑了,这时,欧内斯特笑嘻嘻地上前伸手解开伊斯特曼的衬衫扣子,露出他那光秃秃的、如男人秃顶的胸膛。两相对比,大家都哈哈大笑。珀金斯也准备展示他的胸膛,自信可以排名第二。这时,海明威恶狠狠地质问伊斯特曼:“你造谣说我阳痿,你什么意思啊?”


我再也想不起我写[《天使,望故乡》]的时间了,却能想起您第一次和我谈论它的时间,还有您为它付诸心血的时间。我看人总是比看事物更清楚——“斯克里伯纳”这个名字会让我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升起一股暖流,对我来说,您就是“斯克里伯纳”:我过去不相信人会为别人做事,而您做了——您为我创造了自由和希望。

年轻人有时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比他们更强壮、更睿智的英雄人物;任何烦恼和悲伤都可以向他们寻求解答......对于我来说,您就是这样一个人:您是我的人生赖以抛锚的基石之一。


总而言之,麦考米克说,麦克斯·珀金斯是无法超越的。他具有非常独到、极其敏锐的判断力,又以激发作者写出其最佳作品的能力而闻名。对他的作者们而言,他更像一个朋友,而不是什么苛刻的工头。他全方位地帮助他们。如果需要,他会帮助他们确定作品的结构;给书起标题,构思情节;他可以是心理分析师、失恋者的顾问、婚姻法律师、职业规划师,或者放款人。在他之前,几乎没有个编辑对书稿做了那么多工作,然而他总是坚守自己的信条:“书属于作者。


但是,他对待文学就像对待生死。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普利策传记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追迹20世纪美国文学传奇“伯乐”麦克斯·珀金斯的非凡生涯。

美国出版史上,鲜有比麦克斯•珀金斯更具传奇色彩、更像谜一般的人物。他发现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等多位伟大的文学天才,以激发作者写出其最佳作品的能力而闻名。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致力于寻找时代新声、培养年轻作者,单枪匹马挑战几代人固定下来的文学品位,掀起了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一场革命,并渐渐改变了“编辑”这一职业的作用。菲茨杰拉德称珀金斯为“我们共同的父亲”,海明威把《老人与海》题献给他以表对他的敬意。他是作者们“矢志不渝的朋友”,与他们共渡写作的难关,给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创造性的意见。作为一位文学编辑,珀金斯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条:书属于作者。

著名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得主A. 司各特•伯格凭借大量一手资料,引人入胜地再现了珀金斯非凡的一生。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出版最炽热的中心和现场,编辑人与重要作家交往合作的细节内幕,《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天使,望故乡》等等文学杰作诞生的始末,在伯格生动精彩、充满悬念的讲述中一页页得以还原。本书是一位编辑大师扣人心弦的文学传记,也是一个时代的肖像,“一部叹为观止的文化史力作”(《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2016年,改编影片《天才》(Genius)上映,由科林•费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等主演,入围柏林电影节。中文版封面使用精美剧照,获电影片方正式授权,精装典藏。

媒体推荐:

★“伯格的整个叙述是一流的——充满了幽默与情感。麦克斯会在第一时间出版它。”——《新闻周刊》(Newsweek)

★“一部令人愉快的传记,有大量文学圈内的秘闻轶事。对于写作者和编辑们来说,本书是一个蕴藏真知灼见的富矿。”——《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才气横溢,充满智性,做了不可思议的研究……一部足以向传主致敬之作。”——《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A. 司各特•伯格的《天才的编辑》……让人纳闷为何此前无人想到写这么一本书!在这部传记的诸多优点之中,其一是珀金斯终于从那片灰影中现身了……无数细节充实了这个传奇。”——《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很遗憾珀金斯不能亲眼看到他自己传记手稿,他乐于寻找富有潜力的年轻作者,而伯格是那个小群体的其中一员……虽然珀金斯会为这样的关注觉得尴尬,但伯格的致敬之作必会令他触动。”——《时代周刊》(Time)

★“关于麦克斯•珀金斯我们所能读到的最全面的作品。非凡、生动的肖像。”——《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伯格将固执专一的热情投入到他心甘情愿的工作中……这一努力的结晶,是一部丰富全面,但决不令人感到乏味的大部头……本书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著名评论家,乔纳森•亚德利(Jonathan Yardley)

★“为这位召集起美国人最爱的文艺帮派的幕后英雄描绘了非凡、动人的画像。这个帮派是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和他们的朋友们。”——著名作家,拉塞尔•贝克(Russell Baker)


精彩短评:

  • 作者:郑荆沙 发布时间:2019-03-22 15:34:45

    本书不如《音乐录音从零学》叫人看的有收获,可惜了。

  • 作者:梦魇马戏团 发布时间:2016-03-31 17:41:16

    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托马斯·沃尔夫,你们三个就作吧

  • 作者:红河谷的莲儿 发布时间:2016-04-17 12:47:48

    读完原著再来读中译本,只为重温这部文士英雄的传奇。译作十分谨慎,几乎逐字逐句直译,时有佳句令人拍案叫绝。遗憾的是有几处瑕疵:珀金斯是有独立见解的民主党人而非共和党人;珀金斯给病危的沃尔夫写信,特意嘱咐沃尔夫的哥哥“如果你觉得会影响他康复,请扔掉这封信”,这个重要段落漏译了。还有一些小细节,比如某处“不愿”实际上是“不忍”。译本虽好,总归没有原著那么有魔力。

  • 作者:Eciah 发布时间:2015-07-15 12:21:11

    全书铺陈了那么多细节,可讲到铂金斯的死,只用了两页。猛敲一下琴键,结束。

  • 作者:甘草披萨 发布时间:2016-10-24 23:32:00

    初衷只为文坛八卦,不料几度泪眼汤汤,迷惘一代和战乱里的近半世纪时间河流,37年的编辑生涯,与伟大的作家们同进退的“共同的家长”,心甘情愿的匿名者身后人,9月里沃尔夫的抬棺人,转瞬12月的白发人,永远在饱受酷刑折磨的敏感脆弱的为文字而生的心灵,遇到他能无条件欣赏你的才华回应你的情感需求,彼此生前最后的文字都是写给对方,灵魂羁绊如上天安排相生相成催育彼此最辉煌的才华,详尽书信与照片插图如定格的回眸,掩卷又哭一场

  • 作者:smile 发布时间:2015-08-11 19:09:56

    笼统的叙述是没有用的——让人做具体的事情,让动作说话。

    你让人们说话的时候,就有了场景。你必须插进解释性的段落,但要尽量写得短。对话也是动作。

    你往往解释得太多。解释是必需的,但你的倾向是不相信自己的叙述和对话。

    你只需要全面加强现有的材料——我想,你在修改中自然会这么做。这主要是一个压缩的问题,的确不全是加强的问题。

    你只有到结尾的时候才能了解一本书,所以其余部分必须修改得与结尾相一致。


深度书评:

  • (转)楼顶上的狐狸

    作者:Mono 发布时间:2015-10-19 09:39:27

    2015年8月2日

    东方早报

    “珀金斯的成就之所以无法复制,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如今高度产业化的出版界已经不可能再找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艺氛围。那些年,好作家和好编辑之间更少精确的测算,更多随性的发挥,在规模庞大、分工精细的流水线出现之前,还残留着一点手工作坊式的温暖。”——黄昱宁

    就像所有水准线以上的传记一样,《天才的编辑》也把传主麦克斯·珀金斯从编辑行业的神还原成了人。所以,如果能打乱这本将近六百页的作品的叙事顺序,我更愿意从珀金斯的一个不太成功的案例谈起。

    厄斯金·考德威尔进入珀金斯视野时尚且籍籍无名,经过一番可以想象的投稿 / 退稿回合之后,终于有两个短篇被珀金斯所在的斯克里伯纳出版社旗下的同名杂志录用。在考德威尔的自述中,珀金斯当时给他开的条件远远超出了一个新作者的期望,他们的对话简直类似于一段颇具反转效果的情景剧台词:“二加五十?我不知道。我还以为可以拿得比这多一点。”“你那么想?那三加五十应该没得说了吧。我们为这两个短篇能付的最多也就这点了,我们得考虑成本。”“那就这么着吧。我还以为两篇加起来总会比三块五多一点。”“三块五?哦,不!我一定是让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三百五十元。”

    但紧接着情景剧就开始走味:主旋律是考德威尔在斯克里伯纳出版社的单行本《美国的土地》和《烟草路》的销售版税甚至不足以达到他拿走的预付金,聊作和声的是评论界教人难堪的沉默。珀金斯只好婉拒了考德威尔的第三部小说,退稿信写得不无哀怨:“……令人沮丧的销售促使出版社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现实态度打量这部书稿,简直没法跟那些纯粹以销售数据说话、只重实际的人争论。无法向你形容我遗憾的心情。”

    压垮考德威尔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经纪人把他引荐给维京出版社时走进了一家合意的餐馆,对方让他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不用考虑价格”。考德威尔的眼前不禁浮现出珀金斯唯一请过他的那顿饭:小店,花生,黄油,果酱三明治和一杯橙汁,还有珀金斯那句一点也不好笑的笑话:“在佛蒙特,男人消瘦而饥饿的面容是倍受尊敬的。”于是,怀着对珀金斯的“帮助和忠告”的无限留恋,考德威尔蝉过别枝。新东家接盘的时机刚刚好:在此后的七年中,根据《烟草路》改编的戏剧创下了百老汇的演出纪录,考德威尔的事业从此蒸蒸日上,但他再也没有在斯克里伯纳出书。

    珀金斯得罪或错失的作家当然不止这一个,原因五花八门。舍伍德·安德森在创作巅峰期过后开始在斯克里伯纳出书,他寄希望于依靠珀金斯重回大师行列,熬到第七年终于大失所望。“你的确对你的一些别的作者显示了巨大的兴趣”,他留下这样伤心的句子,随即绝尘而去,转投别社几个月之后死于腹膜炎。还有一个微妙的例子是福克纳:珀金斯至少有两次将他收罗帐下的机会,最终放弃行动的理由只有一条——怕海明威妒忌。彼时的珀金斯已经是行业传奇,马尔科姆·考利发在《纽约客》上的那篇人物特写《矢志不渝的朋友》将他推上了个人声誉的顶峰——即便如此,他仍然必须在文学生态圈里费心周旋,外圈是口味莫测的读者、难以取悦的评论家和在食物链上毗邻的文学经纪人,内圈是出版社里“纯粹以销售数据说话、只重实际的人”,核心则是编辑与作家在技术与情感上的双重对弈。初衷都是要把这盘棋下到天荒地老的,但中途掀桌走人、谈钱伤感情或者谈感情伤钱的变故也在所难免。只不过,关乎文学,事情就会变得更戏剧化一点。

    奠定珀金斯编辑生涯的三局棋构成了《天才的编辑》的主体,对手分别是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以及托马斯·沃尔夫,每一个都贴得上大众心目中的“天才”标签:成名够传奇,才华够横溢,起伏够跌宕,辞世够扼腕。这也是这部传记的可读性大大超过期望值的原因——沿着珀金斯的目光,我们窥视了天才们最放松也最任性的时光,发现他们有时候比自己笔下的人物更脆弱。

    珀金斯对菲茨杰拉德的一席话曾经被反复引用:“不要一味听从我的判断。假如我的判断真的让你在关键之处听从了我,我会感到羞耻,因为一个作家,无论如何,必须说出自己的声音。”但他们之间的通信可以证明,在写作过程中,恰恰是在好几个“关键之处”,珀金斯的判断照亮了菲茨杰拉德艰难跋涉的夜路。

    现在几乎所有读者都对他如何聚敛巨大财富而困惑不解,觉得应该得到解释,当然,给出一个明确、清晰的答案是愚蠢的。你也许可以在这儿那儿插入某些短语,可能的话,安排一些各种各样的事件,轻轻带几笔,暗示他正积极从事某些神秘的事情。你写了他去接电话,何不让他在酒会上与政界、赌场、体坛或随便什么行当的神秘要人商谈的时候,被人看见一两回呢。可能我是在乱出主意,不过这种实话也许有助于你明白我的意思。在那么长的故事篇幅中完全缺乏解释——或者不说解释,而是某种解释的暗示——我认为是一种不足。他究竟是干什么的,答案即使能说,也不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无论他是被别人利用的无辜者,还是他卷入到何种程度,都不应该解释。但假如只是隐约勾勒出他某种生意活动的轮廓,倒是可以增加故事中这一部分的真实性。他自称毕业于牛津、当过兵之类的说法,我以为你在实际的叙述过程中会设法逐步让读者知道真相。

    在引用这段话时我不舍得删去一个字。这已经超越了编辑的职业标准,完全可以载入文学史,成为阐述小说现代性的范本。在这个案例中,编辑敏锐的文字嗅觉以及他在琐碎日常工作中练就的实际操作能力,足以让很多凌虚蹈空的文学教授汗颜。末了,在预见了这部作品的巨大潜力之余(“而所有这些,以及整个悲剧性的情节,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在文学上都有一席之地,借助T. J. 埃克尔堡之力,以及他投向天空、大海,或者城市的那不经意的一瞥,你已赋予了一种永恒之感”),珀金斯又退回一个编辑的位置安守本分:“我不知如何改进,但我相信你总有办法解决的,在这里我只想说,我认为它需要加点什么内容来控制节奏和连贯性。”比起多年后以近乎专制的态度“塑造”并伤害了卡佛的著名编辑戈登·利什来,珀金斯的进退有度几乎像一个奇迹。

    从最后的成品看,作者不仅心甘情愿地采纳了编辑的每一条建议,而且把他俩本来都觉得“松松垮垮”的第六章和第七章加固成全书节奏最紧凑、推进速度最坚决的段落。结构封顶之后,在菲茨杰拉德选择困难症发作时,珀金斯又跟泽尔达一起帮助他在一堆拗口的标题中一锤定音:这个“堪称奇迹”(珀金斯语)的中篇小说定名为“了不起的盖茨比”。

    此后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故事,菲茨杰拉德踩着和盖茨比相仿的节奏飞升、坠落,珀金斯则一直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欣喜或担忧。担忧渐渐超过了欣喜,珀金斯通过出版社预支稿费和自掏腰包借钱给菲氏的次数也渐渐超过了他进出其豪宅参加派对的次数。珀金斯曾经写信给朋友,说他垫钱是“因为出版社已经没有经济上的正当理由可以继续借钱给他。我想让他能够专心写作,避开好莱坞以及诸如此类花天酒地的生活”。

    海明威同样需要珀金斯在创作与经济上给予长期关注,但这位自认为比菲茨杰拉德“硬汉”一百倍的天才当然会自创一套麻烦,等待珀金斯替他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为了海明威,羞涩古板的珀金斯(他表达最强烈的情绪的字眼是“上帝呀”)被迫到老板那里去讨论他小说中的那些粗话该怎么处理。珀金斯实在羞于启齿,于是老板只能发话:“那就写下来吧。”

    珀金斯只好写下来。老板一瞥便笺簿,摇着头说:“麦克斯,如果海明威听说你连那个词都写不出手,他会怎么看你?”珀金斯很快发现,这一类麻烦成了连续剧。他得耗费好一番口舌,才能说服海明威处理《死在午后》里的“四字词”——即根据大多数州的法规,把四个字母中的两个字母空出来。他甚至得耗费更多的口舌,才获准在《非洲的青山》的校样上,改掉海明威以“母狗”代称格特鲁德·斯泰因的段落。海明威最后只同意把“母狗”都改成female——你可以译成“女的”,也能译成“母的”;既足以使斯泰因暴跳如雷,也能让珀金斯勉强满意。

    偶尔,当海明威的阳刚指数亟需自我确认时,珀金斯的办公室还得充当战场。他旗下的另一位作者麦克斯·伊斯特曼写过一篇评论海明威的文章,断言其“对自己是个大个子男人这一点还缺乏笃定的自信”,文字风格“堪比在胸口上贴假胸毛”,这段话被海明威直接翻译成了对其性能力的恶毒攻击。可想而知,当他俩在珀金斯办公室巧遇时,一场动作戏便如箭在弦上。海明威先亮出“毛茸茸的胸膛”,然后“笑嘻嘻地上前伸手解开伊斯特曼的衬衫扣子,露出他那光秃秃的、如男人秃顶的胸膛”。为了化解危机,珀金斯甚至也准备解开自己的衬衫,把剧情往自己身上引。然而,来不及了,海明威开始质问,进而朗读那些引发冲突的句子。珀金斯再度试图扑火,自告奋勇把书念下去,但海明威抢过书扔向伊斯特曼,两人终于成功地扭打在一起。

    不过,若论珀金斯投入的情感强度,则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这两个案例加在一起也比不上托马斯·沃尔夫。沃尔夫下笔千言,砖头厚的稿子砸到各出版社无人敢接,珀金斯就捡起来一句一句推敲。每次沃尔夫指出他自己愿意删掉的段落,珀金斯反而作势要阻止他:“不,你必须一字不动地保留——这段描写太棒了。”珀金斯就是有这样的本事,从作者血肉间长出的文字会迅速在他身上扎下根,进而长出枝叶来。他习惯于把困难的问题留到最后,有了前面那些感同身受的铺垫,像“缺乏真正的结构”这样的评语就更容易被作者接受。最后,沃尔夫非但没有因为大篇幅删节的建议而沮丧,反而觉得空前的轻松。“在我记忆中,”他说,“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具体地告诉我,我写的东西还值那么几个钱。”

    这一改就足足删去了九万个词,在别处屡遭冷遇的稿子《啊,失去的》成了现象级畅销书《天使,望故乡》,同时,却也种下了多年之后两人渐生嫌隙的祸根:1936年,沃尔夫的宿敌——评论家德·沃托以沃尔夫曾在第二部小说《时间与河流》中向珀金斯致谢(修改的规模与第一部不相上下)为论据,得出了刻薄的结论:“这本书所体现出的组织能力、批判智慧,并不出自艺术家的内心,也不出自他对作品形式和完美的感受,而是出自出版社的办公室。”两人之间所有的积怨都被这条离间计点燃了。这些积怨既有编务琐事中产生的分歧,也有沃尔夫出于作家本能的窥私癖——他总是把珀金斯透露给他的办公室八卦写进小说里。但究其实质,这是任何一对亲密到他们这种程度的人都可能爆发的危机。当珀金斯的太太和沃尔夫的情人艾琳(说到他和艾琳死去活来、纠缠一生的姐弟恋,则又是一个很长的狗血故事)都在抱怨他俩的友情占去了彼此太多的时间时,当沃尔夫在作品中把珀金斯比喻成“狐狸”时(“狡猾的狐狸,你的狡猾是多么单纯,你的单纯又是多么狡猾……你为人公正,眼光犀利……高尚……单纯——但是从来没有在讨价还价中吃过亏!”),这一对“天作之合”就离分手不远了。可想而知,今年好莱坞将《天才的编辑》改编成电影,动用科林·费斯和裘德·洛这样的大卡司,看中的也正是这个爱恨交缠、有多重解读空间的故事——更何况,它还有一个催人泪下的结局:三十八岁的沃尔夫死于脑结核,临终前给已经交恶的珀金斯写信,缅怀往日时光,声言友情不渝:“我永远都会记得三年前你我在船上相见,然后我们登上高楼楼顶,感受下面这座城市和生活的所有奇特、荣耀和力量。”

    珀金斯的成就之所以无法复制,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如今高度产业化的出版界已经不可能再找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艺氛围。那些年,好作家和好编辑之间更少精确的测算,更多随性的发挥,在规模庞大、分工精细的流水线出现之前,还残留着一点手工作坊式的温暖。那些年,珀金斯和沃尔夫站在高楼上壮怀激烈,海明威发电报宣告他终于想出了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结局——“桥被炸毁”,菲茨杰拉德醉醺醺地说我是一个好蛋你也是一个好蛋,然后开车载着珀金斯一头扎进池塘里。这是珀金斯最爱跟别人讲的笑话,每讲一次,那个池塘的面积便在“狐狸”的描述中被扩大一次。或许可以这样说,所谓“天才的编辑”,乃是个人与时代的相互成全。

    归根结底,狐狸究竟是怎样的人?楼顶上的狐狸,池塘里的狐狸,办公室里的狐狸,哪个才是真正的珀金斯?通过这本传记,其实你很难得到特别明确的答案,因为在大部分故事中,他总是自觉充当那个更低调更克制的配角,他习惯于被天才的光辉照耀得面目模糊。我们只知道,在某些方面,珀金斯好像并不适合这个职业。他拼写很差,标点乱用,阅读“慢得像头牛”,但是“他对待文学就像对待生死”。他并不跟所有作家都搭调,最吸引他的,总是那类璀璨夺目却洋溢着悲剧色彩的天才——或许正因为如此,他跟他的天才都难逃英年早逝的厄运。他固执,拘谨,周期性抑郁。他跟太太的关系从中规中矩到渐趋淡漠,一共生养了五个女儿,还有一个终生默契却不越雷池的女性朋友伊丽莎白·莱蒙。尽管相貌英俊,很容易引起女性的注意,珀金斯却不太擅长与女作家合作,而且终其一生,他对待女性的态度总是自相矛盾,对她们既思慕又厌弃。独处时,他似乎是个十分乏味的人,每天的作息时间雷打不动,走同样的通勤路线,吃同样的午餐。他的热情有一多半都倾注在写给作者的信里,书信的见识与文采在圈里传为美谈。有人忍不住问他:“你自己为何不写作?我觉得你的写作水平会远高于现在大多数写作者。”沉思好几天以后,珀金斯才缓缓作答:“因为我是编辑。”

  • 天才的摆渡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7-07 01:23:32

    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托马斯•沃尔夫这三位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美国作家,在人们已经周知的那些标签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交集:他们非凡的文学事业,事实上始于同一位伯乐,并且终其一生得到此人鼎力襄助。年轻的菲茨杰拉德在给海明威的一封信中,称这个人是“我们共同的父亲”。海明威将《老人与海》题献给他,以表对他的敬意。沃尔夫在《时间与河流》的献词中感谢他与作者“共同度过苦涩、无望和疑虑的日子”,没有他的“付出和关照,也就没有这本书”。

    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对于那些想要写作的年轻人来说,斯克里伯纳出版社的文学编辑麦克斯•珀金斯(Max Perkins)是一个大人物。他年轻的时候就发现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等多位天才作家,在三十六年的职业生涯中,没有一个编辑像他那样,发现那么多有才华的作者,出版他们的作品。1943年,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接受《纽约客》邀约采访珀金斯后写道:“珀金斯在当今的文学界最像一个伟人,传奇故事就像一棵加斯科涅的橡树周围的松露一样聚集在他四周。”但编辑这个行当对于书业之外的人来说始终神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珀金斯并不为公众所知。

    这种情况直到1978年,传记作家A. 司各特•伯格的《天才的编辑》(Max Perkins: Editor of Genius)一书出版才得以改变。这是一本关于编辑出版真正重要的著作,作者基于扎实的第一手资料(花费了大量时间做研究、采访、搜集资料),从编辑和作家如何一起共事的角度,再现了一个黄金年代不为人知(而又无比重要的)文学现场。如果不是因为伯格及时的打捞工作,珀金斯的生平恐怕就从此湮没了。事实上,在英文版出版之前,珀金斯几乎已被文学界彻底遗忘,以至于这本书一面世就在艺文界引起热议(“居然有过这样的人!”),并一举拿下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2014年,改变自这本书并由伯格亲自参与编剧的电影《天才捕手》(Genius)正式开机,由金像奖影帝科林•费斯、影后妮可•基德曼和裘德•洛等联袂主演。珀金斯和他的天才们的故事,至此已进入流行文化的视野。

    书名“天才的编辑”本身有双关的意思,既可以说他是天才们的编辑,也可以是指编辑本人的天才,这本书本质上就是一个天才穷其一生去帮助别的天才完成抱负的故事。麦克斯·珀金斯的主要成就是他物色培养了一批文坛新秀,手下召集起了美国人最爱的文艺帮派,这个帮派是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和朋友们。这些年轻作者“用全新的语言道出战后世界的新价值观”,通过出版这些新人新作,珀金斯切切实实地影响和改变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准。一个人做成了如今一堆出版社办不到的事,除了时代造化,有赖于他自身的文学造诣、独到的眼光,以及与才华出众的作者打交道的能力。珀金斯是个典型的新英格兰绅士,个性低调克制,但他可以陪海明威去湾流钓大鱼,帮沃尔夫处理感情纠纷,在他自信心(经常)不足的时候给他支持,也可以帮菲茨杰拉德找中介租房子,在他陷入“一团糟的困境”时设法为他预支和透支版税,一再把他从崩溃边缘拽回来,并在很多年里成了他实际上的财务监管人。要做天才们的编辑,总之你得无所不能。

    传记聚焦于珀金斯与作者们的关系,除了中国读者今天熟悉以及不那么熟悉的,珀金斯的作者名单还包括丘吉尔、柯立芝总统等政要。但如果只想扒点文学八卦打发几个时辰,这本书可能是会令人失望的。相比《我与兰登书屋》的贝内特•瑟夫,珀金斯是更纯粹意义上的编辑,从亲自编辑出版的第一本小说《人间天堂》到最后一部《从这里到永恒》,珀金斯的日常是扎扎实实的编辑实务。

    伯格在书中大量引述了珀金斯与作者们的来往信函。在编辑生涯中,珀金斯向秘书口授了成千上万封信,对于今天的编辑人和写作者来说,这些书信是一座富矿。珀金斯许多作者说他“谈文学能比任何作家都谈得好”并非溢美,这些书信堪称文学创作的经典指南(现在有各种结集的版本)。它们像是出自一位非凡评论家的手笔,兼有作家的敏感和出版人的务实。虽然珀金斯认为编辑并不给一本书增加东西,充其量只是释放能量,但从这些信件可以看出,具体到每一部作品,一位编辑在各个阶段高明的介入。

    珀金斯说他想要做“坐在大将军肩头的小矮人,指导将军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被人发现”。他会像药剂师开处方一样,给作者们适时提供创造性的建议,帮助他们构思故事情节,指点他们运用素材,确定作品结构,给书起标题,甚至规划职业生涯。他像国际基甸会派发圣经一样送给几乎每个作者一本《战争与和平》,热情推荐他们细读,或者在他们懈怠的时候送去一本特意挑选的书,“完全贴合你的口味、性情,但又有足够的兴奋点启发你往新的方向思考”。至于他的“三个儿子”:菲茨杰拉德被普遍认为是他自己最好的编辑,珀金斯在创作上给他的帮助通常是大结构方面的;沃尔夫的写作汪洋恣肆,带有鲜明的自传色彩,珀金斯要为他竖立写作规范和边界,制订结构,大刀阔斧删改——把沃尔夫的作品从沃尔夫写的庞然大物里面找了出来;而对于海明威,介入的时机与技巧同样关键。

    除了可以当作一本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必备参考书,这本书也是一本好看的文学传记。作家的禀赋往往跟他们的个性成正比,珀金斯的主要作者无不被非凡的才华驱遣着去过一种激烈动荡的人生,对于传记来说这提供了丰富的戏剧性。伯格总的来说笔调克制,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拿捏节奏,但也会在某个间歇,焦距突然一变,将读者拉近他细心渲染的情绪氛围。在后半部分,珀金斯的作者们渐次凋零,先是沃尔夫,接着是菲茨,林•拉德纳,关于这些伤逝的哀恸篇章感人至深。在珀金斯与沃尔夫的故事中,伯格的笔法尤为精彩。托马斯•沃尔夫是珀金斯编辑生涯最重要的发现,也是他一生付出心血最多、唯一能在公私两边自由出入的作者。沃尔夫英年早逝,弥留之际与编辑和解。珀金斯前往北卡莱罗莱纳参加沃尔夫的葬礼,伯格这样描写这令他“悲痛至极”的一天:“但镇上的大多数人都悼念这位著名的小镇之子。人们涌入第一长老会教堂唱赞美诗,聆听颂词,颂词中有《时间与河流》中的一个片段。灵柩车经过通往河畔墓园的道路时,男人们在路边站成一排,脱帽致意。落葬时,珀金斯不忍多看,虽然他是荣誉抬棺人。他避开人群,独自在树丛中站着。他讨厌这一切仪式。正如他在沃尔夫生前所扮演的角色那样,此时珀金斯也站在幕后。”

    对于文学读者,尤其是热爱《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天使望故乡》的人来说,这本书应该会给予极大的满足:它再现了这些20世纪最重要文学作品诞生的细节始末。比如我们会看到22岁的菲茨杰拉德“大杂烩”般的处女作初稿,怎样在珀金斯点石成金的指导下改写重构,蜕去瑕疵,终于释放出它完整的光芒与活力。这些故事让我们意识到,假如我们看到了钻石般有着完美切面的作品,那只是冰山一角。作者与编辑为成就一部杰作而进行的各种努力,所有灵感、思考、取舍、打磨,不断融入作品的最终面貌,而这个过程本身在出版之际就已结束,并被抹除。在这种意义上,伯格挖掘大量第一手资料对珀金斯生平的追迹是一种抢救,他的工作召唤了那些封存于作品中的文学幽灵。

    编辑人麦克斯•珀金斯一生坚持自己的信条:“书属于作者。”每个行业都有珀金斯这样的人,隐藏在幕后,塑造影响整个环境,其中的佼佼者,堪称隐秘而伟大。珀金斯将文学看得大过生死。应该感谢这位天才作者的摆渡人,他的生平不应湮没。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二星好评(208+)
  • 还行吧(530+)
  • 简单(80+)
  • 体验差(670+)
  • 字体合适(91+)
  • 内涵好书(605+)
  • 内容完整(166+)
  • 体验满分(674+)
  • 体验还行(358+)
  • 收费(583+)
  • 已买(364+)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晴: ( 2024-12-19 00:25:58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蓬***之: ( 2024-12-10 01:24:47 )

    好棒good

  • 网友 曾***文: ( 2024-12-24 05:56:40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晏***媛: ( 2024-12-30 01:11:55 )

    够人性化!

  • 网友 孔***旋: ( 2024-12-20 13:20:53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康***溪: ( 2024-12-12 04:38:44 )

    强烈推荐!!!

  • 网友 马***偲: ( 2025-01-02 18:41:10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后***之: ( 2024-12-23 00:13:37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屠***好: ( 2025-01-03 11:28:11 )

    还行吧。

  • 网友 融***华: ( 2025-01-02 04:42:33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詹***萍: ( 2024-12-14 12:44:12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