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2:03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精美图片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1123018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
  • 页数:232
  • 价格:2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2:03

内容简介: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是一本难得让人如此喜欢的书,在众多枯燥的经管书中,它有趣、生动、亲切、易读。当我掩卷回味时,嘴角仍不由得上扬,心中的感觉不完全是喜爱、自豪、捧腹、愤恨、沉思,而是五味杂陈。书中对“中国制造”的评价,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自己,不断完善自我。而中国制造的真正崛起,也必须要从各种评价包括正面负面中辨清真我,从而找到前行的方向。

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全球瞩目的焦点话题 中国制造的超级效应!

读过后五味杂陈:1。 真切体会到中国造的产品覆盖之广,连我这个中国人看完了也会瞠目结舌;2。对美国人消费的过度和浪费很气愤!3。看完本书,开始习惯关注国货,开始相信中国不会仅仅是制造,肯定也会有品牌崛起。4。中美消费观差异甚大。

[媒体说]

不知道中国的读者读到,美国人会对买一双 60多美元的童鞋感到不可思议的时候,做何感想?我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甚至会比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更便宜,这样的出口,这样的制造,会给中国带来多少利润,多少福利?

——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

全世界媒体都在关注《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这本书,你又怎么能错过?

中国远东之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这并不意味着真实情况与民众感知相吻合。那么,中国真的成了我们以为的经济火车头吗?更重要的是,没有了中国产品,我们真的没法活吗?这就是萨拉?邦焦尔尼在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

书中记录了这场有趣又充满挫折的冒险,讲述了庞大的全球经济中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生活片段,也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图片,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阐释。

一次非比寻常的生活冒险,让我们一起探寻世界的改变!

当圣诞节来临,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而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自问: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去?全球化真的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吗?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货,从而诞生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冒险。在庞大的全球经济中,小人物的琐碎生活充满了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片段:4岁的儿子不得不拥有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厨房的抽屉坏了,可找不到工具修理;老鼠肆虐,是该选人道的“中国制”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制”捕鼠器?

而购买诸如生日蜡烛这种小东西竟成了折磨人的头痛事;要是家用电器坏了,更能引发不小的危机。在这一年中,作者还不得不管好想造反的老公,让喜欢玩具的儿子屡屡失望,同时却又无法完全拒绝“中国制造”。最终,在2006年的元旦,萨拉全家很高兴能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作者萨拉是位获奖记者,她用生花的妙笔写下了一家人的动人趣事,也为中国给世界消费者带来的巨大受益、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的图画,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的阐释,从而引发人们对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思考。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 言

引 子

第1章

别了,吾爱

第2章

红鞋子

第3章

崛起和中国

第4章

制造异议

第5章

一个谨慎提议

第6章

创造之母

第7章

不满的夏天

第8章

红色浪潮

第9章

中国梦

第10章

一败涂地

第11章

中国旺季

第12章

走到路尽头

尾声


作者介绍:

萨拉·邦焦尔尼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记者,过去十年效力于加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日报及地区性商业出版物,主攻国际贸易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邦焦尔尼的报道,曾获得过全国和地区大奖,2002年,她参与撰写了外来移民对路易斯安那经济影响的系列报道,获美国商业编辑和作者协会最佳商业报道奖。邦焦尔尼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后于印第安纳大学获新闻学硕士学位。2005年夏,她辞去工作,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2005年12月,她根据自身的亲身经历,在《基督科学箴言报》上发表文章“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文章引起世界的巨大反响,从而促成了同名著作。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是一本难得让人如此喜欢的书,在众多枯燥的经管书中,它有趣、生动、亲切、易读。当我掩卷回味时,嘴角仍不由得上扬,心中的感觉不完全是喜爱、自豪、捧腹、愤恨、沉思,而是五味杂陈。书中对“中国制造”的评价,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自己,不断完善自我。而中国制造的真正崛起,也必须要从各种评价包括正面负面中辨清真我,从而找到前行的方向。

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全球瞩目的焦点话题 中国制造的超级效应!

读过后五味杂陈:1。 真切体会到中国造的产品覆盖之广,连我这个中国人看完了也会瞠目结舌;2。对美国人消费的过度和浪费很气愤!3。看完本书,开始习惯关注国货,开始相信中国不会仅仅是制造,肯定也会有品牌崛起。4。中美消费观差异甚大。

[媒体说]

不知道中国的读者读到,美国人会对买一双 60多美元的童鞋感到不可思议的时候,做何感想?我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甚至会比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更便宜,这样的出口,这样的制造,会给中国带来多少利润,多少福利?

——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

全世界媒体都在关注《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这本书,你又怎么能错过?

中国远东之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这并不意味着真实情况与民众感知相吻合。那么,中国真的成了我们以为的经济火车头吗?更重要的是,没有了中国产品,我们真的没法活吗?这就是萨拉?邦焦尔尼在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

书中记录了这场有趣又充满挫折的冒险,讲述了庞大的全球经济中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生活片段,也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图片,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阐释。

一次非比寻常的生活冒险,让我们一起探寻世界的改变!

当圣诞节来临,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而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自问: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去?全球化真的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吗?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货,从而诞生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冒险。在庞大的全球经济中,小人物的琐碎生活充满了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片段:4岁的儿子不得不拥有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厨房的抽屉坏了,可找不到工具修理;老鼠肆虐,是该选人道的“中国制”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制”捕鼠器?

而购买诸如生日蜡烛这种小东西竟成了折磨人的头痛事;要是家用电器坏了,更能引发不小的危机。在这一年中,作者还不得不管好想造反的老公,让喜欢玩具的儿子屡屡失望,同时却又无法完全拒绝“中国制造”。最终,在2006年的元旦,萨拉全家很高兴能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作者萨拉是位获奖记者,她用生花的妙笔写下了一家人的动人趣事,也为中国给世界消费者带来的巨大受益、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的图画,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的阐释,从而引发人们对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思考。


精彩短评:

  • 作者:菜籽 发布时间:2016-10-15 19:32:44

    确实不用买来看,图书馆借就好。一个普通美国家庭一年里坚持不买中国货的尝试,并非仇恨中国,就不明白为何大家都要带着政治来评论此书,反观我们国人经常高呼抵制xx货,但有多少人做到?

  • 作者:Danni 发布时间:2022-03-13 21:24:47

    毫无压力随手翻阅的哲普,心得甚深。

  • 作者:虎皮茶烟 发布时间:2013-03-30 19:39:48

    为毛书评里这么多愤青……

  • 作者:绿水高山 发布时间:2016-01-08 21:27:47

    书写得比较琐碎简单,但也生动地呈现了美国普通家庭的消费状态,让人看到全球化过程里中国制造的影响。很遗憾作者对抵制中国制造更深沉原因的阐述较少,也比较局限在跨国贸易和区域就业的视角。不管怎样,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能想到多少就看读者自己了。

  • 作者:知行合一 发布时间:2009-11-14 21:08:45

    一个美国人抵制中国货一年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可是中国人要是不用美国货一年估计很难生存下去吧

  • 作者:砂沫singalongsong 发布时间:2012-04-30 16:34:27

    流水账


深度书评:

  • 读《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历险》有感

    作者:善养浩然 发布时间:2015-01-17 23:47:58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历险》是美国记者萨拉•邦焦尔尼的一本书,主要讲述了萨拉一家过了一年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趣事。在国人打着“中国创造”的旗号面前“Made in China”是遭到鄙夷的,而在美国人眼中“Made in China”也难以逃离“劣质品”的标签,而且“Made in China”甚至引发了“中国威胁论”的热议,然而,就算是舆论怎样引导群众对中国的“抵制”,美国家庭离开中国制造一年对于美国人而言都是难以想象的。

    这本书除了经济学的角度,也从社会、世俗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了解了美国人的生活,对自己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发。

    (1)Made in Hong Kong =Made in China=Made in Germany?

    对于我们而言,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件,但是对于美国人而言貌似并非如此,只有在拒绝Made in China的商品的时候,才会发现Made in Hong Kong的产品也要一起拒绝,在美国人的眼里香港可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大陆还是插着赤旗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只有在大选的时候美国才会关注中国,才会开始骂中国以获得选民的支持。中国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一样成为了世界人民心中的大国,得到多少瞩目,也没有如我们想象的一样打破了世界人民对于意识形态的偏见,世界还不了解中国,尽管商务部在纽约时代广场斥巨资打造宣传中国形象的广告,尽管新浪、新东方一个个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尽管海尔占领了美国市场大部分的份额,中国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强大,我们需要的仍然是向他人学习。

    “Made in Germany =Made in China”本不是一个等式的两端,但是却在某个阶段都遭遇了这样一个标签的尴尬。后来查阅资料发现,1886年,英国钢铁制品重镇雪非尔(effield)生产的钢铁制成品如刀具,剪子,锉刀,锯条和刮胡子刀片,素以质高耐用著称于世并畅销全世界,但是越来越多的商人不再向他们订货,而转向那些产于外国的便宜的仿制品,甚至冒牌货。这些便宜货使用的不是优质铸钢,而是铸铁,把机器生产的锉刀说成是手工生产的,而且这些外国供货商把雪非尔的工厂的名改动一两个字母,标在自己的产品上,以便混水摸鱼。有些干脆就标上“雪非尔制造”的字样。这使得真正的雪非尔产品的信誉受到了极大打击。

    后来英国人发现实际上当时英国的工业均已陷入了假货和仿制品的泥潭,这给英国的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不少企业为此破产。大英帝国不得不设立委员会,专门来调查伪劣产品对英国经济的威胁。调查结果直指伪劣产品的源头:德国铁车——德意志帝国。

    和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相比,德国在当时还只是欧洲的“发展中国家”。当英国开始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分裂成大大小小公国的德意志民族还没有统一。德国当时出口到英国的商品也只是些农副产品,如食糖,土豆和谷物。至于制成品方面能拿地出手的不过是手工织品和产于黑森林地区的布谷鸟自鸣钟。

    1871年,德国统一,消除了内部的关税壁垒,统一了市场,德国人铆足了劲,开始做自己的强国梦。由于世界市场当时已经几近瓜分完毕,为了挤进这些市场,德国人开始,仿造或冒牌生产英国、法国或者美国的产品,然后廉价销售。但仿制或者冒牌生产并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德国产品的名声自然不佳,以致在1876年在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上,德国自己的大奖评委也只能承认,德国产品“价廉质次”。

    为了打击冒牌产品,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对如何处罚冒牌产品制造者作出了规定,施压要求对德国重启关税,限制德国货涌入国内。后来1887年4月23日,英国议会修改了1862开始实施的商标法,这就是著名的“Merchandise Marks Act 1887”。在这个法案中规定了, 英国国内市场继续对外开放,但所有外国产品, 无论是来自法国,美国或是德国,如果有可能与英国本土产品向混淆的,都必须贴上“made in ......”的标记,以防止英国的老百姓上当受骗。虽然这个貌似公匀的法律是针对所有国家的,但骨子里却是为德国定做的。于是就在一片歧视,白眼和嘲讽声中,一个现代丑小鸭“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诞生了。

    看到这些与现在的德国的对比,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既然同病相怜,可不可以用一副药呢?

    德国为“以质取胜”开始大量雇佣英国技工,派人去英国学习技术,注意培训自己的工人,并且开始舍得花钱购买新的先进机器,仅仅过了十年左右,“Made in Germany”成了品质的代言人,德国成了制造业的神话。

     

    正如“微笑曲线”表明的那样,中国制造是处于组装、制造的低附加值的地位,利润空间小。如果想获得更大的利润则应由中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强调创新,注意人才的培养,其中我们遭遇了体制的问题、外部环境的问题,中国创造在外部与内部的挤压中畸形的挣扎着,其中我们以温州为典型,温州的发展则是以“山寨品”为起点,发家后再打造自己的品牌。可能对于每一个地区、国家来说都要经历一个资本积累、技术积累、人才培养的过程,我们也希望看到“Made in China”的神话。

    (2)美国是个出口大豆、玉米的国家

    我们初始的想法美国应该是对外输出人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家,但是通过商务部的一些数据我竟然发现美国是世界上较大的原材料与农产品出口国。除了其出口的军火、飞机、电子产品等是技术主导的外,其他的出口商品如农产品、林业产品、纺织品等也占有较大的出口比例,但这就证明美国不够发达了么?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也就是说,虽然中国在对外出口贸易中呈现顺差的优势,但是实际的利润能有多少呢?一台IPHONE经过全国各地的厂商提供配件最后在中国组装,中国赚得的组装费占其整个利润的4%不到,而IPHONE生产后要经过“出口”运输到美国,然后美国再将成品出售给中国市场,这样的一去一回,美国赚取了巨大的利润,而中国则是组装加工费,在再次进口成品IPHONE的时候通过加征关税又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我们应该看到一些数字后面的经济现象,技术强国,只有真正发展了技术才能就算只出口农产品也能有利润空间。

    (3)10美元与60美元的童鞋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历险》一书中,作者最深切的感受是给儿子买童鞋,作为弹性需求为刚性的童鞋来说,其价格肯定高于类似的商品,但是60美元的意大利童鞋与中国制造的10美元童鞋的抉择着实让作者一家感受到了中国制造的廉价。

    中国制造以低成本的优势占领着美国市场,美国人虽然注重质量却也抵挡不住价格低廉的诱惑,因此中国制造借用国内低廉的劳动力生产再出口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价格的上涨、生产效率的低下等使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并没有以往那样明显,甚至已经没有太多空间留给中国制造企业继续玩低价竞争的游戏。而且持续的低价竞争不仅会导致恶性循环出现压迫、剥削工人的状况,还会遭致各国的反倾销制裁。

    虽然对于中国制造来说,价格是合理的,但对于欧美各国来说,中国制造的低价是恶性竞争的始作俑者,扰乱了他们的市场秩序。在失去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中国制造只有通过提高质量走以质取胜的道路。只有提高了质量才会在同价商品中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制造业的基础地位和支柱作用是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客观来说中国制造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集中式到开放式的必然结果,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对于外资一度的税费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在成本低廉、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在中国投资建厂。而中国制造不仅为国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为中国的出口贸易打开了突破口,中国制造以成本的绝对优势充斥着美国的市场,尽管美国是一个注重质量的国家,在这样低廉的商品面前也很难说“No”。

    而中国制造在成为经济发展、出口贸易的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以富士康为代表的“血汗工厂”压榨中国劳工换取绝对低廉成本、制造业释放的大量污染对环境造成破坏、中国制造的产品如轮胎、电器等在欧盟、北美等各地遭到了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钳制••••••

    “中国威胁论”到美国强压人民币升值,这一系列的事件向我们表明了中国制造其实并不繁荣。“四十年以前的‘德国制造’、三十年前的‘日本制造’、二十年前的‘韩国制造’都曾经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与中国产品类似的风波,在战胜这些挑战之后,他们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实力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总之,如今的“中国制造”所面临的是一个很艰难的处境,很多人都提出要走出“中国制造”,开创“中国创造”的新纪元,然而要实现“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然而我国也在做着不同程度的努力,我相信不久的未来现行的举措是可以取得一定成效的。

    而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作为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未来的十年我们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就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动力,所以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时我会因为个人的困厄而陷入自己的情绪中,但是在大学校园的这四年,我仍然为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而努力着,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而理想又何尝不是,它更真实,更有实现的可能,它需要你抛开个人的得失,需要你做一个别人眼中的疯子。家、国与天下,有时独善其身造就了社会的冷漠。现在的我,有的时候仍然为一件虽然结果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热血沸腾,我想这就是理想的力量,我相信虽然中国很大,但是我总会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用自己的力量来推动这个国家的进步,我希望在我见证“中国创造”打开世界市场的时候,我所在的公司或企业是其中的一份子!

  • 想法很奇特

    作者:帘碧蜀玉清 发布时间:2009-11-29 20:38:05

    有的时候生活着的需要坚持着去做一件事情才发现有意义

    就像主人公那样 不买中国制造 从中发现了很多乐趣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 中国在某些地方确实很强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已买(636+)
  • 小说多(384+)
  • 中评多(576+)
  • 微信读书(615+)
  • 下载快(72+)
  • azw3(369+)
  • 情节曲折(320+)
  • 差评少(275+)
  • 书籍完整(288+)
  • 经典(534+)
  • 体验差(150+)

下载评价

  • 网友 詹***萍: ( 2024-12-25 09:59:47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焦***山: ( 2024-12-11 00:35:17 )

    不错。。。。。

  • 网友 国***舒: ( 2025-01-03 02:22:25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饶***丽: ( 2024-12-23 19:09:46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孙***夏: ( 2025-01-05 03:06:01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薛***玉: ( 2024-12-19 18:14:57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瞿***香: ( 2024-12-31 00:35:57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石***烟: ( 2025-01-05 16:13:28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隗***杉: ( 2024-12-10 19:25:14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堵***格: ( 2024-12-11 00:58:51 )

    OK,还可以

  • 网友 晏***媛: ( 2024-12-20 16:31:32 )

    够人性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