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历年真题精解(2022全新升级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申论历年真题精解(2022全新升级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精美图片
》申论历年真题精解(2022全新升级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申论历年真题精解(2022全新升级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150847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3
  • 页数:131
  • 价格:23.63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6:06

内容简介:

《申论历年真题精解(2022全新升级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共收录2014—2021年浙江省本地真题共16套,并配有详细解析。所选真题求新求全,体现了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具体情况,反映了近些年来浙江省公考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广大考生的备考需要。


书籍目录:

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卷)

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卷)

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C卷)

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卷)

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卷)

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卷)

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卷)

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卷)

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卷)

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卷)

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卷)

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卷)

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卷)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卷)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卷)

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卷)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2013浙江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精解申论(中公版),ISBN:9787511508478,作者:李永新 主编


精彩短评:

  •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1-10 13:55:32

    :

    D751.22/2987

  • 作者:kaby 发布时间:2013-04-22 21:18:23

    截止目前看过最好的摄影教材。

  • 作者:昌阳酒徒 发布时间:2020-04-19 21:47:43

    关于人的苦难。

  • 作者:搁家呆着 发布时间:2018-09-10 16:59:30

    说实话,挺水的

  • 作者:栎暮 发布时间:2013-12-09 21:48:59

    。。

  • 作者:书影人不可辜 发布时间:2021-01-01 12:15:44

    代替2021浙江省考行测真题


深度书评:

  • 葛兆光:在“东风”与“西潮”中追寻中国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 发布时间:2023-03-12 11:08:05

    葛兆光也许是中国史学界最有反思和自我挑战意识的人。从早年《中国思想史》对所谓经典知识的质疑,对思想的知识背景的解构,再到近十年来所致力的“从周边看中国”,葛兆光从不致力于给予读者和学界一个掷地有声的答案,而是希望用研究给予一种悠游于学术史和现实之间的新的视野。

    在西风与东潮的夹攻之中,中国史学者别有一番烦恼在心头。历史学者在埋头史料和与汲取社科理论之外,更应该有一种比较的视野和移情于他者的自觉,审视棱镜中自我的形象变异。在不同区域中,找到彼此连接的趋势。在本国的历史与文献中被忽略的部分中,重描历史的细节,找到过去与今天的分野。

    葛兆光在2022年推出的《亚洲史研究讲义》一书,也许是他对十年来“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的答案。在这部针对博士生的讲义中,葛兆光力图找到一种超越国境的历史观,把中国放在亚洲乃至全球文明交流的视野中呈现,沟通东北亚与东南亚,用“亚洲”作为单元反思我们不自觉接受的历史观念。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对周边国家史料竭泽而渔般的阅读和汲取,还需要新的学术关怀。这份关怀背后,是恢复历史细节的敏锐还有对于成为世界公民的追求。

    本文出自2023年3月10日新京报书评周刊专题《葛兆光:从亚洲出发,抵达世界》中的B04-B05。

    「主题」B01丨葛兆光 从亚洲出发,抵达世界

    「主题」B02-B03 | 专访葛兆光:从周边看中国,从中国看周边

    「主题」B04-B05丨葛兆光与《宅兹中国》:在“西潮”与“东风”之后追寻中国

    「文学」B06-B07丨冲击与回应的余音:葛兆光的“论中国”

    「文学」B08丨《承诺》:用家庭故事讲述南非历史

    撰文|席缪

    当今学术界中,葛兆光教授是少有兼通文史哲研究的大家。葛教授的学术历程从八十年代至今,悠长又充满着自我革新,从宗教史到文学史,再到思想史、学术史、史学理论等等。葛教授在不断变换研究视野与领域时,往往能做到互为发明、和合共生。其中最为学界乐道的一次学术范式变动,应是他在2007年移席复旦大学后,提出的“从周边看中国”研究。围绕这一概念,在此后十年间,葛教授陆续出版“中国三部曲”系列,即《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以下简称《宅玆中国》)《何为中国: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2014,简称《何为中国》)与《历史中国的内与外:有关“中国”与“周边”概念的再澄清》(2018)。这些著作引领着民族边界与共同体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前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是《宅玆中国》一书。

    “宅兹中国”一语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出土的国宝“何尊”,其内壁所见“中国”二字,常被视为这一语汇的最早出处。葛教授以此为题,应是希望突出其中概念溯源之义,这一目的也体现在该书第一章中引用的第一条史料,即宋代石介的《中国论》——这也是第一篇以“中国”为题的政治论文。十年以来,《宅玆中国》一版再版、洛阳纸贵,还带动“何尊”的关注潮,以及后出书籍的仿名热。无论是学界或社会面,围绕该书展开的讨论、引用和评述,都堪称现象级。

    何尊,西周早期青铜酒器,是一位名叫“何”的宗室贵族祭祀所用的尊,作于周成王五年,是西周已知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何尊是“中国”一词已知的最早出处。

    之所以相隔十年后重读《宅玆中国》,除了是葛教授的学术转向标志,以及学术史地位与社会影响力外,它还有着独特的社会思想环境意涵。《宅玆中国》出现的21世纪10年代初,借用朱云汉先生所言,是“历史趋势反转”的重要时期。内与外的双重变动,是本文选择评述该书的重要目的。因此,本文希望将视野放大、时段拉长,为读者解读该书提供不同以往的阅读体验。

    不再强劲的“西潮”与“东风”

    早在研究转向前的2006年,葛教授出版过一本关于清末学术思想史的册子,即《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简称《西潮又东风》)。该书围绕“照古”展开,主要讨论近代中国学者在日本与欧美两大主体思想下的冲击与变化。本文借用《西潮又东风》作为“鉴今”的时空背景标记——毕竟构成该书的系列文章,生成于世纪之交的十余年间。

    在中文思想界中,“西潮”与“东风”的交汇,通常指代着某些隔膜后重新进行思想交融的时刻,如开眼看世界的清末,与五四兴起的民初等时段。这也契合着新时期以来,在中国与世界多元化思想之间,所萌生的试探、接触、交融等过程。真正去实践过程者,却是上世纪后半叶的每一位普通人。他们在学校,在工厂,在街闾坊巷,在田间地头,身份迥异、地域不同,都在用尽全力地阅读、交流。阅读是对过往人类知识的共享,交流是平等地从智慧宝库中取走各自的热爱。这些流入人心的活水,促使着人们奔赴五湖四海,在广袤土地上共同生长。

    这种交融共生的社会景观,并非东亚一隅特有,它曾遍布世纪之交的世界各地。这些现象的生成,跟上世纪末曾风靡一时的“世界公民社会”概念(Global Civil Society)有关。冷战结束后,和平成为全球的主旋律,地球村等概念层出不穷,中国甚至还掀起过学习世界语的热潮。此时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人,即使不相信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所说的那样,“历史已经终结”,仍不免在脑海中涌现出,像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梦想中“多少次认为的和平”,大概到来了。

    《天下全舆总图》。

    不过,这样的“和平”状态,似乎只维持了数十年,约莫一两代人的光景。从21世纪10年代开始,随着“西潮”与“东风”的消退,曾被高举为历史必途的世界公民,乃至于和平、共融等现象,都在不断走向沉寂。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无论是支持、反对还是守望,学者的感知总是敏锐且直接的。有些学者从“世界公民”的形成出发,提出了对其底层逻辑的强烈批评,如“我们的史学研究和教学致力于给年轻一代灌输‘世界公民’意识,其结果便是让后代忘记自己仍然置身于全球化冲突的世界历史时刻。”(刘小枫:《国家间厮杀如此惨烈,还要讲“世界公民”吗?》)这在某一方面来说确有一定的道理,“世界公民社会”的理论基础,源自于康德的“和平主义论”。随着世纪之交后,全球范围内的和平难复,公民也难找到自己的依归。

    面对出现松动迹象的世界,人就应该抛开一切过往去拥抱新局么?或者说,人应该如此,就真的能做到如此么?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诚然人是动物,却无法夺舍变色龙或者壁虎等其他动物的身体功能。仅仅因为环境的风吹草动,就剥离原有的皮肤,甚至舍弃掉部分的器官。如果真的那样,带来的未必会是瞬间重生,而是内在的折磨和难以控制的失血。时代的变动越剧烈,它所卷起的千堆雪,飘落在每个人的头上,都会是生命难以承受之轻。诚然,这些飘落的时代痕迹,未必都是痛苦,也会是晋升者的阶梯。即使曾经看似平等的阅读与交流,也不免塑造出知识阶层或者信息渠道的特殊性,间接伤害到那些无法参与阅读与交流的人。那么如何在转变过程中,照顾到无法参与的群体,“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他们发出声音,也成为一个从现实引申出来的历史问题。

    葛教授在《西潮又东风》中,提到自己的研究不会将古代的“思想、宗教和文化”仅仅视为“过去的故事”,而将之与现代联系起来,更不愿做“神州袖手人”。这种不愿的态度,是否是对现实时空的直观感知,或许只是本文作为“无良小报”“无知妄人”的刻意揣测。但即使没有,也无妨于这种“不愿”的诞生及其所代表的含义。由今溯往,用后见之明看待十年前的世界,那些在当时中孕育的学术思潮,包括当时引发的思考与反对,批评与赞誉,都褪去了杂音而更能看到其背后的坐标。现在回首反思这次范式转换时,或许可以将之从一次个体的选择,扩大为一群,甚至一代学者的省思,即:随着“西潮”与“东风”逐渐退去后,大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寻求新生的中国学者,该如何安放诸如过往与现在、外部世界与内在自己、多元平等与自我意识等关系?

    何为“从周边看中国”

    从书到现实,从现实到书,时空环境的变动并不能简单地让人失语,更多是在变化叙述的形式。这种使命未必是赋予所有学者的,却总有敏锐的学者能够捕捉到这种气息。

    在《西潮又东风》后,葛教授陆续出版“中国三部曲”,“从周边看中国”论成为系列著作的理论基础。除了葛教授外,围绕“从周边看中国”观念,还诞生了不少学者著作。但对于这一研究理论的内涵,始终未有深入辨析,大多只有“从周边看中国”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而已。因此,还要再耽误一点篇幅来解释:何为“从周边看中国”?

    很多人将这句话视作一种关于视角、方法的行为态度修正,即:“要从周边看中国,因为这很重要,它能提供关于中国的不同视角”。这样重视主体性的解读方式,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历史学、民族学的文献学传统,即“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精神。

    但它也可以视作一个无主语的陈述句,补充阐述为:“谁在看中国,那么其所看到的中国,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首先肯定了一个多元面貌的中国,需要不同的视角来共同理解;同时,每个“观看者”视角本身,也是现实中多元中国的。这种类似于“去中心化”的看法,可以在韩国学者白永瑞先生等学者研究中看到,譬如白永瑞的《在实体与方法之间:评论葛兆光的中国(史)认识》以及编著《横观东亚:从核心现场重思东亚历史》等,从外部的平等视角来反思内部的史观缺陷。

    白永瑞,1953年韩国仁川出生,现任韩国延世大学史学系教授,延世大学文学院院长,并担任创批社主编,前任延世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会(韩国)会长。主要最近论著包括《回归东亚:探索中国的近代性》《思想东亚:韩半岛视角的历史与实践》《在核心现场重思东亚:共生社会之实践课题》

    本文认为它作为陈述句时,可以扮演一个双主语的结构形式,即“周边”与“中国”作为同等的主语,即“要感知到中国的周边,也要从周边看到中国”。也就是说,当我们采用“从周边看中国”论述时,首先要感知到在周边区域中,无论是国家、民族、地区甚至文化聚落等概念存在的事实,它们的存在,就代表着“中国”概念的界限;同时,在这种感知之外,又不可避免地要看到在这些周边区域内,“中国”概念断断续续的存在状态。

    不同研究者间的理论差异,并未模糊研究的焦点,或者引发路线的冲突。譬如理论路径差异较大的白、葛两位先生,始终维持着良好的私谊,以及共同推进学术研究的状态。

    不成“问题”的问题

    在梳理了时空背景与理论轮廓之后,再来打开《宅玆中国》这本书,不免对作者在全书开篇的第一句话有着更特别的体会:

    也许,“中国”本来并不是一个问题。

    作者在突发感慨后,逐步引入了一段对既有研究的评述,即在思想与现实交错、现实与学术叠加的历史思想中,对于“中国”概念的误解、错置与含混,可谓“炫人眼目”却又难成系统。以往学者讨论近代中国概念的出现,多是从近现代的视角向前、后时段延展,以中国与西方对比、古代与现代差异等线索作为核心,尤以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最为著名。葛教授作为历史学者,主要是从古代的视角出发,讨论作为原生概念的中国在进入现代过程中的曲折动荡。这种视角的差异,使得葛教授的核心设问并非是“现代中国是如何出现的”,而是转为“如何认识不同时期的中国”,全书的纲领也可以概括为:

    如何不让历史上曾经关于“中国”形象的“误读”,影响到我们对“真实”中国历史的理解?

    在了解全书纲领后,就更能理解作者的篇章排序了。本书在历史时间排序中,选取了宋代、明代、清中期与晚清、近代等四个时段。其中前三个时段共享四章,而晚清及其延伸的近代,占据后四章。作者看似设置了一个不均衡的时间线,偏重于晚清近代的场景展现。然而,这其实是对以往书写形式的一次颠覆。

    《乾隆平定准噶尔得胜图》。

    在原本的研究范式中,清末民国才是现代“中国”概念开始登场的时期,而“古代”多是作为“近现代”的基础、先声或是一带而过的背景。古、今均分的章节篇幅,本身就是在为“中国”概念重新订立历史时间的顺序。这样对篇章分布形式的注重,并非仅在《宅玆中国》独见。如《何为中国》一书中,不同于以往通过边疆研究共同体时,所突出的图录、实界与民族等话题,作者在设置这些话题讨论的二、三、四章外,也突出了在思想接触层面,关于边界、共同体的冲突与融合。将现代“中国”共同体的形成,不仅限于现实中的边界问题,在“实”之外勾勒出“虚”的思想线索。这种不仅限于思想、概念的梳理,而是始终与现实变动相参讨的“虚实相生”状态,也是全书在研究范式上的重要呈现。

    首先从第一章中,作者延续了自己此前所提出的观点,将宋代以来的中国看作是“民族国家”概念的兴起。这样的观点看似延续了唐宋变革论出现以来,将宋代视为前近代的理论基础,其实却受到当时学界的严格审视,一如前言的附记1、2中所提到的。当时林同奇先生从实体国家的讨论出发,不赞同过于夸大文化认同在实体国家中功能作用。葛教授的回应,将问题逐步修正为:为什么“中国学者要特别偏重于政治含意”。这当然表现出了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历史时,难以完全摆脱身份限制的窠臼。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将葛教授自己在内的大部分中国学者,都视作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讨论观念的客观演化。

    《藩王礼佛图》北宋,赵光辅 绘。

    这样的实验性研究,却没能持续。接下来的第二章《山海经、职贡图和旅行记中的异域记忆》,和第三章《作为思想史的古舆图》,虽然都有其匠心独运之处,却显得有点脱离主题。不像是在“重建中国的论述”,而是在讨论“历史上的中国”,更像是《何为中国》的内容。不过,前三章所构成的第一编,的确从书写、记忆与图绘三个角度,用历史社会中的物质实体来反切思想世界中的精神内涵,在研究方法上又保持了高度一致。

    这种不同维度上交错着融合、分离等状态,在第二编有关文化认同的研究中,也得到同样展现。葛教授在第二编的四、五、六章中,将东亚各国的文化认同从文道传统的“中华”,到文明标志的“亚洲”,再到政教关系的国族认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场景图像。就历史时间而言,其中交错的是清中期、晚清与民国三段;而就空间来看,却又从东亚三国,到中日,以及日本本土。第三编和结论在时间上稳定在近现代,场景逐渐从日本回到中国本土。

    明代《山海舆地全图》。

    不断跳转论述的时空场景,对于一般读者或者是初入门的学者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某个角度来说,葛教授在编写该书时,最先考虑的或许并不是一般读者的阅读感。一如前文所提到的,《宅兹中国》带有一定的学术实验性质,最突出表现在结论中。葛教授在结论部分回到了关于学术史的讨论,这并非简单的展现学术史,而是提出了设问——“学术史告诉我们什么?”这个设问同样是双向性的,学术史的本相,以及学术史对现实的意义。从这一视角出发,也更能理解该书中虽然包含大量对于历史概念的厘清,以及对学术史的回顾,但葛教授始终未将自己作为学术史的讲述者,而是将自己纳入到反思与解构的对象中去。因此,作者在结论中所作的期许,是通过“周边看中国”,来达到“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学术史的变化”的目的。

    可惜的是,这份反思并未进入到解构的地步。因此,能否通过简单的视角调整,摆脱某种“中心史观”,消减掉教育养成的痕迹,似乎仍是葛教授在简单回应后所无法回答,甚至整个学术界都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另一个遗憾或许在于,作者将思想文化所主导的共同体认同作为“中国”概念的奠基,这种断续的认同、零散的精神,与整体延续的历史时间是何种关系?以往在关于历史时间与文化共同体间的关系,学界已有的几种理论,如“经典的复活”“文化的位移”或者“执拗的低音”等,或许都可作为参考。当然,更可能是受限于长时段的客观条件,使得关于文化与思想演变的研究,难以达到在《宅玆中国》中所偏好的这种“虚实相生”状态。

    “西潮”与“东风”

    “西潮”与“东风”带来的影响,并非仅在过去二十年间才突然出现,而是在过去二百年间萦绕全世界各个文化区的常态。时至今日,这些“潮”与“风”对于部分地区而言依旧有着浓厚影响,甚至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在另一些区域中,“潮”与“风”的退去已是明显的趋势。《宅玆中国》的副标题是“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某种意义上是对于自我意识的重拾。可以说,外在风潮的退却,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这“虚”“实”交错的路径,构成了《宅玆中国》诞生的背景。这种虚实交错的背景,并非只是《宅玆中国》或者“中国三部曲”作为一般思想史的含义,也是最近或者未来一段时间内,不愿做“神州袖手人”的学者们,在撰著时所面对的现状。

    《大明一统志》。

    同样的,如林同奇、白永瑞等学者所提出的商榷,就不会只是葛教授所需要回应的挑战,而会成为不少学者需要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在现实共同体回溯历史脉络的过程中,又防止“新天下主义”,或者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救世主情结”的过度膨胀。如何平衡多元外部世界与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成为重建历史叙事时难以挥去的阴影。内外时空的双重转型,诚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要如何避免那些商榷者的“低音”,沦为在时代转型中被间接伤害的群体,使得矛盾走向难以调和的地步,这也是上一次时代转型所提供的思想经验。

    无论是关于何为“从周边看中国”的阐释方法,还是关于《宅玆中国》的内容评述,本文并非提衡某说之正误。一如弁首所言,本文希望能为这本出版逾十年、备受欢迎的学术著作,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参考。最后吞剥葛兆光教授在全书结尾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

    现在中国内地的文史学界,是否能够在这个国际国内形势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重新出发?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席缪;编辑:袁春希 申璐; 校对:薛京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 【转】陈壁生:“后经学时代”的经学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1-10-24 23:22:03

    编者按:本文为陈壁生《经学的瓦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导言部分。

    民国十六年,即西元1927年,时距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废除经学科的民元年仅十五年,日本学者本田成之出版了《支那经学史论》(江侠庵将书名译为《经学史论》,孙俍工译为《中国经学史》),在结尾处,本田成之写道:

    埃及和迦勒底学问,在其本国已亡掉了,希腊的学问,在他的本国已亡,而在他国却完全保存着呢。佛教也是这样!回想我以前,在南华某人家,曾见左宗棠墨迹一联云‘异国古书留日本。’像经学这一学科,将或失于中国,而被存于日本,也未可知,我于此有无限的感慨了。[1]

    至1928年,周予同先生在为皮锡瑞《经学历史》作注之后所写的序言,针对当时的学界风气,对本田成之有一个回应:“以具有二千多年经学研究的国度,而整理经学史料的责任竟让给别国的学者,这在我们研究学术史的人,不能不刺骨地感到惭愧了。”[2]

    本田成之感慨之时,廖平、章太炎诸大师俱在,但经学研究之一落千丈,已然使东瀛学者,隔海叹息。九年之后,周予同惭愧之日,经师如曹元弼、蒙文通、李源澄诸公正健,而经学研究之凋零寥落,也让周予同这样的学界名家慨叹有加。况且,不论是本田成之,抑或是周予同,他们所谓的经学,都不是在“经”的意义上的经学,而只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的组成部份而已。

    事实上,随着帝制崩溃,共和肇造,经学也因之瓦解,进入“后经学时代”。“后经学时代”是少明师在《走向后经学时代》一文中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在社会政治层次上,经学失却其合法性依据的地位,中国社会形式上走向法理化的时代;其二,在学术文化的层次上,对经的研究不必站在宗经的立场上。”[3]也就是说,随着辛亥革命带来的帝制消失,与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反传统思潮,中国学术也卷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之中。

    这场革命,核心内容就是经学的瓦解。

    从经学科的取消到本田成之对经学亡于中国的隔海感慨,仅仅相隔十五年的时间,而这正是中国学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五年。在这段时间中,中国学术研究的主流,整体性从章太炎的“以史为本”转向胡适之的“以史料为本”,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古史辨相继兴起,全面移植西方学术分科,从而实现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所谓“中国现代学术”的基本格局。

    这场学术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晚清。早在辛亥之变的前夜,经学便已经发生了深重的危机。

    首先是西学东来对经学的冲击。在中国自汉以后的历史上,经学为政治之大宪章,政教之兴废,往往牵连着经学的盛衰。政、学结合越是紧密,其兴亡越是休戚相关。例如汉世立今文十四博士之学,皆以为孔子之一王大法是“为汉制法”,汉魏之间天下大乱,遂有周公之法的兴起,而古文乃替今文而兴。至于清末,经学行世已二千余载,清代政治,虽非依经而立,但仍然尊经崇圣,政治危机同样带来经学的危机。辛亥之前,已有焚经之议。皮锡瑞于光绪十三年(西元1907年)刊行《经学历史》,其中说到,清末“自新学出,而薄视旧学,遂有烧经之说。”[4]后来熊十力著《论六经》也说:“时海内风气日变,少年皆骂孔子、毁六经,余亦如是。皮锡瑞在清末著《经学史》一小册,曾谓当时有烧经之说,盖实录也。”[5]

    同时,即便在中学研究中,诸子学的兴起,也冲击着经学的独尊地位。清代之诸子学研究,一开始只是以考证经书之法考证诸子,而随着西学东来,诸子学与西学之冥合,推动了诸子学研究。邓实在《古学复兴论》中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观察,他说:“夫以诸子之学,而与西来之学,其互相因缘而并兴者,是盖有故焉。一则诸子之书,其所含之义理,于西人心理、伦理、名学、社会、历史、政法,一切声、光、化、电之学,无所不包,任举一端,而皆有冥合之处,互观参考,而所得良多。故治西学者,无不兼治诸子之学。一则我国自汉以来,以儒教定于一尊,传之千余年。一旦而一新种族挟一新宗教以入吾国,其始未尝不大怪之,及久而察其所奉之教,行之其国,未尝不治,且其治或大过于吾国,于是恍然于儒教之外复有他教,六经之外复有诸子,而一尊之说破矣。”

    但是,经学的危机更重要表现在经学内部。晚清民初,中国学者面临着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这一大变局的要素,即在于民族国家的构建。在此之前,所谓中国者,乃是一绵延不绝的文明体,中夏王朝,自居天下中心,对周边小邦,视为蛮夷。一朝一代,各有不同的疆域。及至晚清,在西方列强的刺激下,晚清学者产生了明确的“中西之别”,而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国”概念,便必须将整个中国文明体进行系统化,将历史上王朝参差更迭,整体化地整合为一个地域上具有统一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国家叙事,也就是说,在中国固有文明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中国”。这种“建国意识”,落实在学术研究中,便要求建立“中国”的、系统化的思想体系。这一意识在学术研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各种专门之学的通史类著作的写作。中国最早的系统化专门史写作,多由日本学者导其先路,早在1900年之前,日本已经有不少关于中国学问的通史类著作,中国哲学史方面,有内田周平的《支那哲学史》(1888年版,只写到先秦部分)、松本文三郎的《支那哲学史》(1898年版,第一部中国哲学通史)、远藤隆吉的《支那哲学史》(1900年版)等,文学方面,有古城贞吉《支那文学史》(1897年版)。为什么这种专门史写作,日本人都比中国本土学者着先一步呢?这不止因为日本的学术更早西化,更重要的是,日本更早学习西方而成为一个民族国家,从而将中国也看成一个民族国家。只有成为民族国家,专门史的写作才有一个固定的空间。中国近代的系统化的专门史写作,都集中在1900年前后,其中包括:刘师培的《经学教科书》(1905年),是对经学历史的总结;夏曾佑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1904年,后改名为《中国古代史》),是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1904年),是对中国文学史的梳理等等。这些著作的出现,正是因为中国历史已经开始由天下主义转入民族国家时代,需要站在新的“中国”的角度重新看待以前以一家一姓的朝代为单位的经学、历史、文学发展,也就是说,做为民族国家的“中国”,为这些专门的“史”类著作的书写,提供了一个空间立足点。

    在经学方面,晚清之世的经学,已经形成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共同崛起的局面。有了“系统化”的要求之后,便必须将经学整合成为一个同条共贯的价值体系。这是晚清经师所面对的共同考验。也就是说,在古代中国的“天下主义”政治格局中,学分四部,学者只需要讨论具体的各种问题,而不需要,也不可能去用整体的眼光去将所有问题整合到一个系统之中。因为有系统就一定要有边界,中国学问面对的是天下的问题,天下是没有边界的,因此学问也没有边界,无论是讲明一经,还是弘扬一派,都可以直接达到治学论政的目的。但是,当西方文明夹带着民族国家时代到来,有了一个西方文明的参照之后,“中国是什么”,或者“中国文明是什么”,就成为一个整体性的问题呈现出来了。而要将中国文明系统化,就一定要有一个角度才能说清楚整个文明。

    当廖平写成《今古学考》之后,今古文之分,终于判若冰炭。廖平之前,凡古文为考据训诂,今文讲微言大义,可以各不相妨,虽偶有争论辩驳,皆无关于政治社会。但是,经学一旦有系统化的时代需要之后,像乾嘉、咸同之学那样简单地辨析字义,注疏一经,已然不能真正回应现实,要回应现实,必须从理论上回到“什么是经学”这样的根本性问题上来。但问题在于,自汉末郑玄泯今古二家之别,以成一家之言,经学成为“不同时代的圣人之法的集合体”,晚清今文经师正是要从这一不同圣人之法的集合体中,寻找出纯正的“孔子之法”,因此,不得不推翻一切与其制度、义理相悖的古文经典,遂有廖平二变的《知圣篇》、《辟刘篇》,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出。他们的根本目的,是绕过郑玄回到西汉,对二千多年来的经学进行一场重新清理,检视西汉以《春秋》为中心的今文经说,使经学重归孔子口传的微言大义。在今文学看来,经学就是孔子的“一王大法”,是抽象价值而不是具体法度。而在一个新的民族国家时代,最根本之处就是要重归孔子之法,以孔子之法所表现出来的抽象价值,作为国家构建的“灵魂”。而古文经学同样面对郑玄的问题,他们更进一步将郑玄所提出的的不同时代圣人之法的集合体,建构成为新的“国家历史”的源头,于是夷经为史,遂有章太炎视六经为古史,以孔子为史家之说出。在古文经学看来,经学就是尧舜以来的历史记载,并且,这种历史记载对后来历代修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历史的源头。要建立一个新的民族国家,便必须通过对六经的历史化解读,寻找这个民族的源头所在,以历史作为国家构建的“国本”。

    今文经学的现代发展,为康有为、廖平之彰显孔子一王大法,以六经之抽象价值为国家构建的理论源头。而古文经学遭遇现代民族国家,则成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史学,通过历史寻找“中国”。

    但是,在后来的学术史发展中,今古文二家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今文经学为了回归孔子而推翻古文经典,开启民国“古史辨”的先声,而古文经学夷经为史,导夫民国以经学为史料之先路。

    民元之后,经学科废,经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门类,至此消失。随之发生的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事实上是以章太炎为先导,以胡适之为中心。

    章太炎的先导意义,在于他看待中国学术,是“以史为本”的态度。中国学术本以六经为本源,而在晚清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章太炎为了寻找一个民族国家建国的深厚根基,乃不惜将整个中国文明视为“史”,从历史来论述民族。这样,六经成为古老的历史记载,成为文明史的源头。章太炎夷六经为古史,视孔子为史家,将整个中国学术都建立到“史”的基础上,这是对以经为主导的传统学术的一次大变革。

    假设今文经学之说不废,则章氏之学,可以成为中国现代史学的正统源头,使中国史学继司马迁之后,实现再次从经学内部重新出发,建立全面的历史叙事传统。但民国创立,经学渐成土苴,今文经师之说,衍为孔教会,行之未久。章氏之学,虽一度大行于天下,但随着留洋学生归国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西之别变成古今之争,章氏“国故”之论,本为发扬国史之光辉,转化为胡适之的“国学”,则变成已死之历史。在胡适之等西化论者眼中,“中国”成为“历史”,中国一切典籍,成为死去的史料,于是倡导“整理国故”,以西方学科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典籍,建立起中国现代学科。至此,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完成,而经学终至全面瓦解。

    《经学的瓦解》结语:为往圣继绝学

    民国十六年(西元1927年),康有为从上海移居青岛不久,离开了人世;

    民国二十一年(西元1932年),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学经六变,在四川与世长辞;

    民国二十五年(西元1936年),章太炎在苏州寓所去世;

    西元1953年,前清朴学殿军曹元弼,留着前清的辫子,在苏州寓所黯然谢世;

    西元1968年,廖平高足蒙文通,在饱受凌辱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经学自此绝矣!

    事实上,自经学科废,新学蜂起,经学研究在民国时期,已经式微几绝。民国时期的经学研究,主要是晚清经学之余绪,而极少有义理之创发。这种情况,自经学立场观之,固为事所必至。盖每当时代巨变,文明更新,旧法不能无弊,必有新的立法者出乎其间,创为一代新法。中国意义上的“革命”,正是因为前代之法行久积弊,不可收拾,遂有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革命到来,以重新组织政治,整顿社会,改变生活方式。周秦之变如此,辛亥革命亦是如此。前者最终变天下为郡县,后者变帝制为共和。而在政治社会革命过程中,国家构建若不“法先王”,将国家植根于身后的文明传统之上,则必须重新寻找立法者,时王出,僭古圣,号后王,立新法,从而带来无穷的暴政。在周秦变局之后,汉初经师深知暴秦之苦,于是由孔子之删削述作,而知孔子集前圣之大成,以为后世立法,而汉室帝王亦渐知帝裔并非圣种,必须尊顺神圣立法者之法,国家乃得长治久安,于是有汉武之后,去黄老刑名,而尊先王之法,开中国二千余年的政治格局。

    而近代以来,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中,随着辛亥鼎革,帝制土崩,经学行世二千余载,亦因之而彻底退出政治生活。事实上,由此以上八百年,宋世道学的兴起,中国的学术中心早由五经转向四书,以四书为基础的新儒学,在复活、重构儒家精神价值的同时,忽视了建立在五经基础之上的理想政治的信念,如蒙文通所言:“汉儒言政,精意于政治制度者多,究心与社会事业者少。宋儒则反是,于刑、政、兵、赋之事,谓‘在治人不在治法’。其论史于钱、谷、兵、刑之故,亦谓‘则有司存’,而谆谆于社会教养之道。”[6]熊十力亦曰:“宋明诸大师,于义理方面,虽有创获,然因浸染佛家,已失却孔子广大与活泼的意思,故乃有体而无用,于物理、人事,少有发明,与社会政治,唯诵知古昔。”[7]熊、蒙二氏皆精于理学,蒙氏并钻研经学,而二氏之论,大抵不谋而合。宋明学问重建儒家之心性本体,使人于内在心性修养有无限提升之可能,于社会教化,也颇有建设礼乐教化人民之功绩,但于政治之建设,则多流于空言,而无实际之制度建设。及至清世,经学复兴,诸儒考究群经,发明汉人旧义,不遗余力。但清代经学,实为考古之学,清儒既不能以经学议政,而清代政治也不待经义而立,况科举考试,仍以四书为主。

    本来,随着晚清今古文经学的理论发展,今文至廖平、康有为而致力于纯化经义,回应千年变局;古文至刘师培、章太炎而渐入史学,以贞固国本。而辛亥革命的发生,又使经学与政治名义上的关系也完全脱离。在这种条件下,正是重整传统经史之学,共为新的建国大业做好充分准备的机缘。一个成熟的文明体,每当遭逢巨变,必回首其文明的源头,从发源之处再出发,以此文明的价值回应遭遇的挑战,实现真正的“文艺复兴”。但是,西来新学蜂起,糟粕《诗》、《书》,使康、章之辈,渐知事无可为,只能从事讲学,终老户牖。今文经学之实质被彻底抛弃,而学术之主流,也随着文化的更新,从章太炎转向胡适之,从以史为本转向以史料为本。在胡适等人倡导的“整理国故”,建立现代分科学术之后,中国学术全面摧毁古典文明体系,而成为“世界学术”的一个部分,成为世界学术的“地域性知识”。而经学研究,也因之在学术主流中彻底消失。

    肇启于章太炎,完成于胡适之的现代学术,行至今日,已近百载。这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一百年,也是经学瓦解、溃败乃至消亡的一百年。中华文明,自汉世尊奉五经,以为政治社会之核心价值,二千余年见,宅国在兹土,立教在斯人,容有一时之神州激荡,一代之宗庙丘墟,而疆土、文明、人种,百世不绝,此实全赖经学大义之相传,以保礼乐文明之不坠。而此二千余年之中,即便如六朝士风之玄虚,晚明学术之狂涎,仍有一部分饱学之士,保文明之不失,受坟典之不绝,而未有如辛亥之后五经之学不但全面退出政治社会,而且完全脱离学术研究者。

    在一个激变时代,只有回到文明自身的传统,以古人的眼光看待古人,才能理解这个文明的价值,理解古人的生活,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而对自身文明的认识,是保守文明之美的前提,更是学习外来文明的基础。中国文明的核心,即在经学,在经学瓦解百年之后的今天,重新回到经学,才能深层次地认识历史,在历史中寻找未来的方向。

    注释:

    [1] 本田成之着,孙俍工译:《中国经学史》,台北:学海出版社,第320页。

    [2] 周予同:《经学史与经学之派别》,朱维铮编校:《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4页。

    [3] 陈少明:《走向后经学时代》,《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8页。

    [4]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41页。

    [5] 熊十力:《论六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

    [6] 蒙文通:《宋明之社会设计》,《儒学五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7] 熊十力:《十力语要》,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74页。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体验还行(90+)
  • 实惠(630+)
  • 书籍完整(213+)
  • 字体合适(651+)
  • 目录完整(388+)
  • 三星好评(183+)
  • 好评多(504+)
  • 强烈推荐(229+)
  • 超值(219+)
  • 好评(544+)
  • 排版满分(210+)
  • 二星好评(485+)
  • 无水印(316+)

下载评价

  • 网友 屠***好: ( 2024-12-26 06:47:39 )

    还行吧。

  • 网友 温***欣: ( 2024-12-11 13:05:23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隗***杉: ( 2024-12-29 19:21:29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孔***旋: ( 2024-12-25 22:41:46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宫***玉: ( 2024-12-20 19:01:12 )

    我说完了。

  • 网友 冉***兮: ( 2025-01-01 07:37:18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利***巧: ( 2024-12-20 08:09:20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索***宸: ( 2024-12-15 09:50:04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曹***雯: ( 2024-12-21 09:54:22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沈***松: ( 2024-12-19 10:45:53 )

    挺好的,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