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广州来信/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5:04

广州来信/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广州来信/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精美图片
》广州来信/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广州来信/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1813874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
  • 页数:288
  • 价格:20.09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5:04

内容简介:

格雷夫人1877年随丈夫广州沙面堂牧师格雷从英国来到广州,在广州居住的14个月期间,格雷夫人坚持写信描述她在广州的见闻和感想,给家乡的妈妈和其他有兴趣的亲友传阅。这种带有游记性质的信她一共写了44封,回英国后于1880年,取名为《在广州的十四个月》(Fourteen Months in Canton),增加了一篇自序,结集出版。翻译出版时名为《广州来信》。格雷夫人跟着丈夫游广州,不单看名胜古迹,而且走街串巷,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她不但以文字记录,而且绘制了一幅幅有趣的图画,为我们留下了19世纪末广州社会生活的活泼直观的可贵记录。《广州来信》是《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丛书之一。《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丛书简介广州曾是除澳门外西方人 可进入和从事贸易的中国口岸,承担着外交、外贸等管理职责。可以说,以广州代表中国,在西方曾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作为中国对外交往门户的广州,历 接待过无数的西方人,其中有画家、商人、学者、传教士、外交官,也有来自底层的水手、工人等。他们在广州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很多人甚至较深地融入了中国式的生活。他们以好奇的眼光欣赏广州,以独特的视角记载广州的风光、地理、人文等。虽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和中国历史传统的博大,这些记载也难免有变形、疏漏的一面。他们实际上塑造和建构的是一个他们眼中的广州,映射到了西方读者的头脑中,逐渐构成了当时西方世界的中国形象。 近代中国天翻地覆,当年广州的山川风物和社会百态多已烟消云散,却被凝固在这些西方人的著述当中了,就像琥珀中的昆虫,历尽岁月,依然栩栩如生。现在的我们可以借此大致清晰直观地看清近代广州甚至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它们不但是研究中外关系和文化互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的重要资料,即便是一般百姓,也可据以追怀老广州的街坊店铺、寺庙宫观、五行八作、花艇疍家,甚至琶洲砥柱、大通烟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可以重温历 作为中国对外交往门户的广州之风采,发扬其中的和平、对话、交流、发展等人类共同智慧和人文精神,摒弃曾经的愚昧、自大、保守、落后等鄙陋,在新的时代为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走向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书籍目录:

Letter 1 沙面的家:开门遇见桃花源? ? 001

香港——广州——拉客的船妇——沙面的家——临街商铺——招幌——跟店老板砍价——食品店——礼貌的路人

Letter 2 珠江 :水上人家的生活? ? 009

大通古寺——黄埔——珠江上的居民

Letter 3 白云山:清明扫墓景象? ? 012

华林寺——麻风村——白云山的墓地

Letter 4 三娘庙:看怨女如何唤回丈夫的心? ? 021

北帝庙祭拜——北帝诞巡游——海幢寺—— 到富商伍家做客——三娘庙

Letter 5 裹小脚:渗血的“优雅”? ? 031

救济机构——看裹小脚——白霭亭——莲花山——南海神庙

Letter 6 广州贡院:科举考场的食宿? ? 039

士绅家的葬礼——万寿宫——刑场的刽子手——科举考试的

贡院——停尸屋002 广州来信

Letter 7 粤菜馆:豪华大餐吃什么? ? 047 _x0007_巫师请神术——拿回扣的潜规则——绅士的婚礼——秀才考场——中式宴席——20 多道菜的粤菜单

Letter 8 被蒙骗的早餐:三天吃下狗猫鼠肉? ? 057

燕窝作坊——水钟——伍家葬礼——鸭子孵化场——养鸭场——被蒙骗的早餐

Letter 9 金花庙:送子 金花娘娘 ? 068

道观里对话神灵——金花庙

Letter 10 富商伍家做客:西式晚餐? ? 076

富商家的西式宴席——对西洋服饰好奇的中国妇人

Letter 11 药王庙:边祈福边给药王像扇风? ? 082

药王诞——焕香猫狗肉铺——南海监狱——贩卖女婴

Letter 12 龙母庙:母亲为女儿祈求乘龙快婿? ? 090

龙舟节——龙母庙——水上婚礼——水上人家——城门和关卡——仲夏吃狗肉习俗

Letter 13 珠江赏花:夏日的荷塘粤色? ? 098

珠江荷花园赏花——鲁班节

Letter 14 离不开保姆的富太太:吃靠喂行靠背? ? 102

伍家朋友来访——不习惯西餐的中国太太——中国太太由保姆背着游沙面目?录 003

Letter 15 伍家的中式宴:开席 30 多道汤? ? 107

看杂耍——浩官先生家吃中式大餐

Letter 16 地藏庵:哭天抢地的妇女? ? 114

地藏庵祭祀景象——仓沮祖庙

Letter 17 城隍庙:万人空巷的夜祭? ? 118

夜祭城隍庙

Letter 18 伍家的女人:富太太的穿衣打扮经? ? 122

伍家做客——中国太太帮做绣花鞋——中国太太的穿衣打扮

Letter 19 上门推销:绣品商的谈价伎俩? ? 130

大通古寺——珠江上祭奠孤魂野鬼——台风——绣品商

Letter 20 万寿宫:官员遥拜皇帝牌位? ? 136

万寿宫地方官祝寿仪式

Letter 21 五仙观:神奇的大钟 ? 142

爱育堂——鸦片烟馆——圣心大教堂——四牌楼——孔庙——贞节烈女祠——怀圣寺——花塔——观音娘娘庙——镇海楼

Letter 22 校场:武举考试考些啥? ? 151

校场看武举考试——船妇带娃有招数

Letter 23 孔庙:隆重的官祭仪式? ? 155

孔庙看官祭孔子

Letter 24 学政衙门:“武秀才”颁证记? ? 159

武秀才的颁证仪式

Letter 25 伍家婚事:浩官先生的再婚宴 ? 163

浩官先生的 16 岁新娘

Letter 26 当铺:碉楼的秘密机关? ? 166

游顺德——桑蚕园——当铺——中秋夜——绅缙家过七夕节——盲女卖唱

Letter 27 华光诞:被彩灯点亮的街巷? ? 175

十七甫——双门底——打铜街

Letter 28 白云山远足:流动剃头匠的行头 ? 179

街头小吃摊——白云山上的墓地——郑仙翁祠——剃头匠

Letter 29 校场:军事检阅的大场面? ? 185

校场士兵比武——骑兵射击马术表演

Letter 30 斗蟋蟀:大盘的赌局? ? 191

逛早市——看斗蟋蟀——夜晚屋外乘凉

Letter 31 再观校场:三年一度的检阅及战利品? ? 195

鞑靼男孩的射击表演——鞑靼武官的射击检阅

Letter 32 回娘家:新婚的礼数? ? 198

新婚夫妇家

Letter 33 海盗出没:船民的武装? ? 201

海盗——当铺取回毛皮大衣——吃牡蛎中毒——金丝雀被抓——上海港运来的蔬菜——街头剃头匠

Letter 34 盗贼入室:幸得爱犬叫醒躲过一劫? ? 205

南方的冬天——家中入盗贼——尼姑庵——城隍庙里的塑像

Letter 35 沙面江边的噪音:礼 、哭丧、争吵声? ? 208

春节前的街市——沙面岛的噪音——船民的婚丧嫁娶

Letter 36 祭土地神:争抢土地爷的奖品? ? 211

春节——远洋平底帆船——追击海盗的 艇——祭土地神——谭氏宗祠——绅士家的私家烟火

Letter 37 祭农神:官员扶犁耕田的有趣画面 ? 218

家中午餐会——茶叶种植园——茶厂——祭祀农神的庙宇

Letter 38 登山历险记:被劫匪盯上的惊魂一幕 ? 224

游珠江——文塔——登山遇劫匪——回程遇海盗船

Letter 39 茶馆:舌尖上的广式茶点? ? 231

染坊——烟草厂——木雕宝石店铺——长寿寺——丝织车间——水街——状元坊——茶馆——北帝游行——水果市场——花园漫步——文塔——敬文神的庙宇——牌坊

Letter 40 台风凶猛:城市仿佛被轰炸过一般? ? 240

台风——翻倒的船只和遇难的人——火灾

Letter 41 台风过后:数千人遇难 废墟成片? ? 247

台风后的西郊惨景——受损的天后庙湄洲庙——临时医疗站

Letter 42 高官的葬礼:庞大的送葬队伍? ? 250

总督的葬礼

Letter 43 恩赐犯人的仪式:犹如闹剧般? ? 256

寺庙享茶点——撞船事故——皇帝恩赐犯人仪式

Letter 44 方丈升座典礼:奇异而庄严的游行队伍


作者介绍:

格雷夫人(Mrs. Gray)原名茱莉亚?科克斯(Julia Cox,1838—1921),生于英格兰的布莱顿,1876年与在广州传教的牧师约翰?亨利?格雷(John Henry Gray,1823—1890)结婚,婚后跟随丈夫到广州生活,因而跟中国结缘。可惜只过了14个月,她就因病终止了长久居住的计划,回到英格兰,直到去世。译者简介:邹秀英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政治学硕士、图书与信息管理学硕士。现任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学院联盟亚洲图书馆馆长。李雯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学士,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物馆研究硕士。现任职于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王晓燕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士,美国南康州大学图书馆与信息管理科学硕士。现任纽约州立宾汉姆大学图书馆亚洲与亚裔研究馆员。李国庆北京大学中文系1978级,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亚系硕士和图书信息学硕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图书馆中韩文部主任。文学、文献学、图书馆学、中西交流史均有涉猎。《遗落在西方广州记忆》丛书主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这本小书是由我在广州居住的14个月内写给亲友的 信件构成的。我在那里有很多机会目睹中国人的私密生活。谨以本书献给我的丈夫约翰?亨利?格雷,他长期在广州居住,跟当地人亲密交往,使我得以目睹和了解后者的礼仪和习俗。 我 喜欢我们的家,这里是沙面小岛的尽头,几乎 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有 宽阔的视野,可以欣赏美丽的珠江。 一个保姆拿了一块小布丁放到手心里,把它揉碎,再喂到女主人的嘴里。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吃水果的时候。中国太太一切都依赖保姆,自己什么都不动手。中国太太无法理解我们欧洲女士;她们说:“你们都跟男人一样啊。” 中国女人夏天有固定的一套装扮,冬天、秋天和春天也各有一套。在中国,没有任何服装店被要求 时尚;一种新款会被中国女人怀疑和厌恶。习俗也以简朴为贵。 原来我们 天吃的是狗肉,第二天上桌的是猫肉,第三天早上吃的则是鼠肉。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如果我被事先告知那些碟子里面放的是什么,我半口也吃不下去。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格雷夫人1877年随丈夫广州沙面堂牧师格雷从英国来到广州,在广州居住的14个月期间,格雷夫人坚持写信描述她在广州的见闻和感想,给家乡的妈妈和其他有兴趣的亲友传阅。这种带有游记性质的信她一共写了44封,回英国后于1880年,取名为《在广州的十四个月》(Fourteen Months in Canton),增加了一篇自序,结集出版。翻译出版时名为《广州来信》。

格雷夫人跟着丈夫游广州,不单看名胜古迹,而且走街串巷,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她不但以文字记录,而且绘制了一幅幅有趣的图画,为我们留下了19世纪末广州社会生活的活泼直观的可贵记录。

《广州来信》是《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丛书之一。


精彩短评:

  • 作者:你爷爷尿分岔 发布时间:2012-10-14 22:42:19

    靠作者目测和臆想得出的模糊结论,毫无用处~~~给日本家庭主妇看的书~~~

  • 作者:太常寺协律郎 发布时间:2023-09-21 21:46:08

    格雷夫人的丈夫是传教士,在19世纪末跟随丈夫到广州。她是个活泼善良的人,提到中国人吃猫狗蜥蜴肉时,她难得地没有鄙视,而是赞扬中国人节俭,和一切都能拿来做食材的机智。看到轿夫肩上的血痕,她会发自内心地心疼;她乐于绘声绘色地在家书中描绘琳琅满目的店铺和隽永如画的风景。作为备受优待的外国人,她仅有的烦恼是丈夫会哄骗她吃下猫肉,她用无忧无虑的天真笔触,记载下中国妇女扭曲发臭的小脚、面目狰狞等死的麻风病人、和小鸭仔一样只是数字不是生命的女婴、寂静可怖的停尸房、背着弟弟而早早驼背佝偻的小女孩、拥挤人群中紧紧搂住母亲的脏兮兮的孩子,神色麻木如牵线木偶的中国人民、还有台风天后尸横遍野的广州城......这愉快笔调下,荒凉而忧伤的中国景致

  • 作者:请把我包括在外 发布时间:2020-05-31 11:29:06

    等我有空来给她隔空回封信。我气到没有完整读完,她有女性的细心但是也有女性的天真,而这天真放在殖民时代里让我心生恨意。她对一切感到新奇,她那么高兴,对中国人苦难的怜悯也刻意虚假,折腾了苦力去看清明扫墓麻风病院,回来感慨一句我对这一天旅行所见所识非常满意。

  • 作者:落阡 发布时间:2021-06-04 09:30:07

    很喜欢,生动、可爱、细致且平等的观察者视角,能感觉到作者是个很有趣的人了。不过连广东辣都受不了的英国人是什么垃圾!

  • 作者:大卫不可以 发布时间:2023-07-28 12:03:47

    150年前,白云山上有13座庙

  • 作者:GoTill 发布时间:2022-02-11 16:37:30

    我也可畅游异国 放心喫喝


深度书评:

  • 鲜活的生活

    作者:风吹麦浪的豆豆 发布时间:2020-04-20 00:04:39

    近期读完了19世纪末期,英国人在广州经历的一本有趣的书《广州来信》,书里描写了当时广州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笔生动,具体,跟着作者的描述,仿佛你就置身于当时的广州,一切都那么活灵活现,就如同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一般。

    读罢全文,深深感受到传统中国与今天的区别很重要一块就是对节日的重视。今天的中国社会,任何节日都沦落成吃大餐,买东西,非常的简单,也非常无聊。但在1877年的广州,各种节日,庆典都是那么隆重,热闹。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有各种规矩和仪式,群众们都一丝不苟的完成,在格雷夫人眼里,充满了异国情调,哪怕是我穿越回去,我也会大感兴趣,这是社会学,民俗学的多么生动的资料啊。那个年代,民智未开,但社会也有其有趣的地方,各种传统仪式,让每一个人都生活的充实,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自己什么身份就还怎么行事。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中国还是处于传统社会,而当时的英国已经现代化了,格雷夫人看广州的眼光,和今天我们看传统中国的眼光很相似,表明我们和格雷夫人更类似,反而远离了我们的传统。尽管只有150年,但看起来已经是遥远的历史了。

    中国社会贫困与豪奢并存。权贵之家饮食,生活不亚于今天,与西方人也关系密切。下层百姓生活困苦,没有羞耻心,社会盗贼很多。

    广州生活很舒服,风景优美,食物种类很多,园林很美。但气候对英国人来说不好,太热,太潮,冬天又冷,还有台风,这都是英国人感觉很不舒服的地方。

    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当时富人家妇女的服装,当时白云山的坟墓,广州社会风俗如金花娘娘崇拜等等,今天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幸好留下了这样的文字,让我们能简单领略那时的风情。

    值得一读!

  • 历史的陌生人-跟着老外感受晚清广州人文

    作者:老白 发布时间:2021-12-12 13:59:30

    也是在有关十三行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这本书的,因为我翻开时正巧看到了格雷夫人讲述到伍浩官家吃饭的事儿,在格雷夫人的笔下,让我似乎一下回到了100多年年的宴会现场,就如同我在席间,既局促又紧张带着兴奋和好奇,格雷夫人细腻的文字带给我十足的画面感。尤其是信这种极其私密的形式,满足了我们内心极大的窥私欲。况且格雷夫人带给我们的是可以窥探100多年前我们自己老祖宗的私密。这本书读起来,是很难放下来的,会吸引着你持续不断的一篇篇翻阅下去,似乎就是再读一封封来自于100多年前的老友给自己从异国她想寄来的文字,那是一种身未到却神已在的快感。

    格雷夫人用她女性的视角审视这曾经传说中充满黄金的东方神秘古国,又带着经历过工业革命英国人的视角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个一个半世纪前活生生国人的形象。

    牵引人积极地看待一切的事对未知的无限好奇,格雷夫人和老公英国传教士格雷先生无疑就是这样,他们始终带着深入探索的好奇试图融入这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之中,虽有异乡人的评价,但更多的是用心去体会和经历,就像是我们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调侃,反而更加有趣。格雷夫人信中写道他去浩官家吃饭的见闻,对于不会用筷子这件事,自嘲道“她不会用筷子,可能对于中国人来说还需要再进化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文明。”他们非常想融入这异乡的一切,他们走入田间地头,参加普通人的婚礼、葬礼、参加各种节庆活动,观看武人科举,和当地人交朋友和交往。格雷夫人惊叹于那些富太太们的优雅和高贵,惊叹于社交上的礼仪,丝毫没有那种歧视,是一种由衷的欣赏。格雷夫人还会嘲笑他们的欧洲同胞们,说他们根本不会出沙面岛,自己可和他们不一样,和她老公跑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去亲身感受他们眼前的一切。格雷夫人在信中也写到他们去广州的茶楼去喝茶的过程,对比了英国的酒吧的简陋和粗鄙,甚至于希望英国也能有一些这样物美价廉环境优美的茶楼。

    更让人惊奇的是,广州的老百姓、富商、官员、和尚、道士们各个阶层对待外来文化和外国人竟是那么的友好和接受。富商们会按照外国的人习惯吃西餐、喝红酒。那些太太们是那么的想和外国的来客交朋友,分享化妆经验,分享服装首饰,会主动的邀请他们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尚们在寺庙里接待这对天主教的夫妇,甚至于和住持都是要好的朋友,连住持上任都会邀请他们到访。完全能够感受到那时的广州是多么的开放和包容,或许只有在经过了百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广州,拥有了与西方交往的传统和眼界,也许这正是区别于北方看待海洋和异族的态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就是这样,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传统这种东西越来越陌生,对于我们的传统和历史更如同陌生人,对于传统没有代入感更知之甚少。看到格雷夫人的《广州来信》,我那种兴奋之情完全无法控制,常常被那极具画面感的文字带入穿越年代的状态,跟她的角度穿梭于百年前的广州大街小巷,原来那时候的广州是这样,原来那时候的人们是那样,原来哪个景点是那么回事儿,完全没有现在去景点阅读那些试图描述的历史悠久却根本读不下去的枯燥。格雷夫人的《广州来信》更是一部穿越时代的古时百姓的生活史、社会史。从别人的眼里重新认识过去的自己,才能知道他者是如何认识我们的。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就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他们深入我们的田间地头,角角落落,知道的是我们的内心,知道的是我们的思路,知道的是我们的习惯,知道的是我们对待事物的做法和想法。如果用现在话来说 格雷夫人一定算得上中国人的老朋友,特别是广州人的老朋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东西要远远的比坚船利炮更加有威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能说的正是如此,不在于你有几门炮,而在于你面对一门大炮可能的反应。我们自己又有多少走入西方田间地头、角角落落不带偏见积极融入和感受的观察者呢?迎来更多的不带偏见积极融入和感受的观察者呢?或许那一天再次来临的时候,地球又圆了呢?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实惠(292+)
  • 无多页(589+)
  • 藏书馆(208+)
  • 品质不错(672+)
  • 强烈推荐(416+)
  • 排版满分(625+)
  • 无盗版(69+)
  • 购买多(429+)
  • mobi(574+)

下载评价

  • 网友 温***欣: ( 2024-12-17 15:44:56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游***钰: ( 2025-01-03 18:54:42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印***文: ( 2024-12-21 23:36:38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敖***菡: ( 2025-01-01 22:43:12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索***宸: ( 2024-12-31 14:54:07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仰***兰: ( 2024-12-25 05:43:11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苍***如: ( 2024-12-30 11:52:48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龚***湄: ( 2024-12-10 10:31:06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汪***豪: ( 2024-12-26 21:35:40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曾***玉: ( 2024-12-27 18:03:25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宫***凡: ( 2025-01-08 01:16:23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戈***玉: ( 2025-01-02 16:48:59 )

    特别棒

  • 网友 权***颜: ( 2025-01-03 18:26:2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后***之: ( 2024-12-31 01:09:51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