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三资企业法通论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4:30

三资企业法通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三资企业法通论精美图片
》三资企业法通论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三资企业法通论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419743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6.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4:30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战斗时代 发布时间:2015-09-02 18:27:45

    书本身只值四星,但是翻译实在太棒了。资料添加和错误修正太认真了。

  • 作者:三三得酒 发布时间:2021-11-20 22:32:13

    要读过上一本才知道性教育从婴儿期就循序渐进的,所以才会有不能直接搬来对标我国国情。但是文章里面的观点对性教育的态度都是我们能好好学习的宝贵经验!

  • 作者:没得救 发布时间:2019-07-29 10:06:10

    基本上,任先生的代表作都在里面了。

  • 作者:五线不靠谱 发布时间:2019-05-11 09:11:21

    可能是永远也不会寄送的明信片

  • 作者:Jo0keer 发布时间:2014-01-28 09:14:50

    2013NO.49

  • 作者:一颗小红豆 发布时间:2020-11-07 16:48:54

    开放式问题+感同身受+体贴


深度书评:

  • 在振奋与无奈中挣扎

    作者:Siobhan 发布时间:2008-05-03 19:45:15

        记得小时候,部队大院里的喇叭里常传来这样的歌声:“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这也许是记忆中第一次出现“长征”的镜像,并不清晰,但是十分深刻;渐渐长大,从爸爸的书柜里翻出《红星闪耀》和《西行漫记》,又在光影闪烁间领略过《强渡乌江》与《飞夺泸定桥》,尽管对这场人类史上空前的军事转移还无法完全理解,又多了几分主观的强迫色彩和有些盲目的精神崇拜,但那支队伍行军的身影却也终于开始在心头扎根,八角帽和红五星此后时常在眼前幻化交迭;就在几天前,在作者王树增的指引下,透过《长征》,第一次穿越历史,回溯往昔,拨开所有罩在长征头上与意识形态和政治导向相关的思想障蔽,用真诚和平静感知了这场亘古奇绝的行军。于是,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十送红军》,思绪的浪头纷至沓来…

                            ------写在前面

     

           黑夜沉沉,朦胧的黎明前时分,

           遥望辽阔而古老的亚细亚莽原上,

           一条觉醒的金光四射的巨龙在跃动、跃动,

           这就是那条威力与希望化身的神龙!

           他们是些善良的,志气高、理想远大的人,

           交不起租税走投无路的农家子弟,

           逃自死亡线上的学徒、铁路工、烧瓷工,

           飞出牢笼的鸟儿——丫环、童养媳,

           有教养的将军,带枪的学者、诗人……

           就这样汇成一支浩荡的中国铁流,

           就这样一双草鞋一杆土枪,踏上梦想的征程!

     

                               ————B.瓜格里尼(意)

         

         长征是什么?

     

         假如宽阔浩荡的湘江、险峻雄奇的乌蒙山与苍茫无际的大草地真有灵性,不知道当未来某一天,人类的踪迹从这个星球上完全消失时,她们是否还能完整地保留住对当年那支传播信念与理想的征士队伍的集体记忆?

        那场远征的时空间距并不太大,至少不应该产生恍若隔世的感觉,然而这种感觉却又如此残酷地存在于浑噩的今天---这是一种荒谬的真实。

        长征之后的数十年间,在攀登过一座又一座物质的高峰后,人类猛然发现自己心灵的高塔已经由于年久失修变得无比脆弱,甚至使得整个社会机器的运转因为失去动力而产生了发展危机。于是,活在当下的人们开始选择在茶余饭后反思自己精神的贫乏与缺失,并且四处寻找寄托和依靠。有的时候连上帝、真主和佛陀联起手来,都无法消除人们的不安与失落。

        人们内心里渴望过这样一种事件:即使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依旧可以令人追寻不已。那一群曾在历史长河中光耀四方的赤色战士,以及那一条蜿蜒曲折布满荆棘与恐怖的漫长征途属于这一事件的范围。人们愿意忍受疲惫、劳顿和生存条件的匮乏,重新跨越那些崇山峻岭与激流险滩。悲哀的是,他们行进时既非衣衫褴褛,也不曾饥肠辘辘,更不论当年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取而代之地,现代科技在背后保障着他们的安全与舒适,给了他们游山玩水般的雅致心情,免除了他们关于生存和死亡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不可能体会当年人也使得他们中像布热津斯基这样的代表在面对大渡河渡口的悬崖时只能是目瞪口呆,一句“震惊”远不足以表达当时的心情。说到底,今人可以把长征路重走上千遍万遍,可惜由于精神状态这一至关重要的错位,这种行为只能沦为另一种形式的历奇探险。

     

        物质的匮乏,技术与时间可以解决;精神的坍塌,上帝与宇宙都爱莫能助。

     

         可笑可叹,支撑生命最可靠的力量竟然是虚无飘渺的理想和信念。

     

        70多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无疑是古今中外这种力量最完美的制造者和使用者。没有土地,没有房产,没有地位,这群征士几乎一无所有。信念坚定,理想远大,意志顽强,他们又似乎无所不有。组成队伍的人群中,赤贫的底层民众和一小部分政治精英上下一心,同甘共苦,无法根据灰布军装和头顶的红五星区分他们,手中的干粮与脚底的草鞋在偌大的队伍中也没有例外;战斗打响时并肩战斗,步履维艰时相互扶持;甚至就连枪弹洞穿脆弱的肉体,热血喷涌之时,将军与士兵倒下的姿势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平均主义,革命意志与自我觉醒在这里取代了统治人间千万年的压迫与剥削,像夜空中毫无征兆出现的新星,在历史的苍穹下短促而倔强地划过,成为一场伟大使命的背后推手。

     

        长征应该是什么?

        作者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流血牺牲同时又传播理想的远征,使信念不朽的象征,她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史诗,永载人类史册;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长征。

        我还没有完全读懂,但至少还做着挣扎,聊以自慰……

        

         梦想的力量

         长征的一切源自一个绚丽之梦,一个发生在江西瑞金中央苏区的梦。

         这个梦的名字就叫做苏维埃共和国。正是在这个梦幻国度里,人们得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也终于懂得人是可以自己主宰命运的。梦想与激情同时被驱动起来,人们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人人自强上进,热情洋溢;闲时一起欢唱自由与幸福,战时一起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虽然由于信仰的差异,有人始终发誓要掘平这里,但人们不为所动,他们继续着自己的乐观、自信、镇定,他们坚信“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的那一天不会太遥远。在每一个篝火熊熊的夜晚,红军无忧无虑的歌声飘荡在空旷的山野,与当时那片混沌麻木的世界格格不入,似乎也在向我们拷问:快乐究竟是什么?

        共产党人在这座真实的乌托邦中得到了无可置疑的拥戴,那时的他们也无疑是最为坚定朴实的一群领路者,因为与民众之间毫无距离,因为自己当时别无他求。虽然后来的日子里他们领导部下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从敌人手中接管了整个国家,也提出了更多旨在惠泽于民的纲领政策,但不知为何,无论是他们自己抑或是获得解放的大多数人,都再也无法找回发生在江西那片山区里的所有纯真与快乐。也许未来他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那个最终理想,其实并不陌生。但愿历史不会开这样一个玩笑。

        直到敌对者在颠覆中占得先机,摧毁了这片自由的天地,摧毁了这里的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他们被重重围困,危在旦夕。梦醒时分,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反而迅速迸发出了无穷的力量与仇恨。他们有秩序地离开了家园,却坚信自己不久之后就能杀出一条血路,重返故土。这么一个简单的信条,却成为他们创造奇迹的动力之源。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伟大源于一时的执拗。长征便始于这样的执拗,就是要暂时转移,然后恢复苏区,追梦而去,没有别的念想。

     

        青春的远征

        提到长征中的那支队伍,就必须提到他们的年龄。

        似乎有些意外,与亚历山大和腓特烈大帝的将士们相比,这是一支真正的“娃娃军”。书中列举了一连串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对那些我们后来耳熟能详的风云人物来说,长征之时似乎更像是他们稚气未脱时完成的一件不朽的艺术品:

        红一军团总指挥---“红军之鹰”林彪,28岁;“红军之狮”彭德怀,36岁;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38岁,军团政委王震,26岁;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34岁;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26岁;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37岁;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29岁,军政委吴焕先,26岁;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25岁;红三军团政委邓萍牺牲时年仅25岁;红十军团军团长寻淮洲牺牲时只有22岁;少共国际师师长萧华则刚满19岁;周恩来当时36岁,毛泽东41岁,朱德算是长者,也不过48岁。整支队伍指挥员平均不到25岁,战斗员平均不到20岁,很多团营级军官都尚未成年,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40。

        拥有单纯而稳固的信念,再加上年轻人的灵秀锐气与豪壮胆气,这支队伍就能够完成任何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几天几夜粒米未进却可以昼夜不停地行军,遇到敌人时还能斗志不减,杀声震天,也就不那么奇怪了。这一点相信许多同辈都能够理解:青年人的理想主义与火热激情一旦高涨起来,自己是很难控制的,控制得当便足以惊天动地。一曲悠远悲怆的长歌奏响在30年代的中国南方边地的万水千山之间,主旋律竟是灿烂的青春!

     

        光荣的阴部

        伟大的阳面令人振奋,历史的凝重却总让我感到坐立不安。王树增在《长征》一书中延续了自《远东朝鲜战争》以来秉笔直书的客观严肃,但仍可以感触到字里行间那种无以名状的掩饰与无奈,几乎可以嗅到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虽然每一个牺牲都足够英勇无畏,实力弱小的红军抵抗国民党军堵截追兵之时却显得无比艰难,就连四渡赤水,智取腊子口,强攻娄山关这样的在后来军史中称之为指挥官“得意之笔”的战斗,红军打得也十分艰难,更不用提湘江、土门这样的惨烈之役。需要指出的是,敌人在整个长征期间与红军拼命次数不多,但每次都能让成百上千的年轻生命永远休止,每次都会给参战的战士留下不可磨灭的创痛。

        更为残酷的是,纠结在这致命创痛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来自堡垒内部,或许这才是整个远征中红军将士真正的头号大敌。红军内部军事路线摇摆不定,领导层之间勾心斗角一刻不停,一封封作战电报,一次次政治局会议,背后隐藏着打着捍卫纯洁旗号的权力斗争,一张张年轻面孔却在期间不断消失,前行的方向也一次次为阴霾所笼罩。毛、周、朱、张(闻天)、王(稼祥)虽然赢得了与博古、李德、张国焘殊死博弈的最终胜利,整盘棋其实并无最终的胜者。

         征途中随风飘洒的鲜血与生命似乎是为后来发生在这个领导群体中并最终无限扩散了的风暴埋好了伏笔。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1936年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段光荣岁月的结束或另一段光荣岁月的开始。历史背后的悲哀与龌龊也许永远无法得知,她婊子一般的劣根性在《长征》这部纪实文学作品中虽得到了程度极高的抑制,但就连作者自己,也只能无奈地将史实列举出来,坦诚自己的不解与迷惑,期待着后人更贴切到位的解答。我只能感谢他,因为这也是真实的长征,至少人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一句“没有史料表明……”在史料面前的苍白。

            ……

     

         英雄已逝,英雄不死。今天虽已不是英雄年代,但英雄精神却依然有着它独特的存在价值。

         精神是不能荒芜的,荒芜之后就会像现在这样,蔓延下去最终可以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谢幕。

         历史更不可以游戏视之。历史虽没有“假如”,但那毕竟只发生在不可改变的过去……

     

         感谢长征,72年前她的胜利,是对人类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最高肯定,更是对挑战过一切艰难险阻后保留下来的勇气与决心的顶礼膜拜。人类的灵魂祭坛里,应该不会让“长征”这一牌位缺席,当未来的我们再度因面临生存的考验而迷茫踌躇之时,一定还需要从那里重拾昔日的信心与勇气,浴火重生,凤凰涅磐。

         我们的长征还没结束。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们又走了很长的路。

          正如古老谚语所说的那样,‘充满希望的旅途胜过终点的到达。’

          如果我们已经抵达终点,则人类精神将枯萎死亡”

     

                     —————引自霍金《果壳中的宇宙》

     

     

  • 我的名字叫红与后冷战时代的土耳其

    作者:小羽贯众 发布时间:2007-09-24 23:02:11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虽然帕穆克的作品早已被译成几十种语言出版,文学评论家也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等大师相提并论,但这次获奖仍然引起很大争议。美联社一名记者就指出:“诺贝尔评选委员会再也挑不出比奥尔罕•帕慕克更具争议的获奖者了” 有人认为帕穆克的作品太流行、太好读,缺乏严肃性与思辨性,他的获奖是对诺贝尔奖严肃性的玷污。而此前帕穆克获奖前与土耳其政府旷日持久的官司,更是让人们再次质疑诺贝尔奖存在政治倾向性,很多人认为帕穆克之所以获奖,并非因为他的创作,而是因为他的言论。

    虽然世人对帕穆克获奖的看法不一,但瑞典文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倒是很准确的概括了帕穆克作品的特色。帕穆克大部分作品都涉及了东西方文明的遭遇与冲突,而这种冲突在帕穆克的笔下全部以西方文明的胜利告终。这样的书写,既使帕穆克在西方世界大受欢迎,也使他在本土饱受非议。围绕帕穆克的很多争论都源于此。本文将以帕穆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为例,分析文明的冲突如何体现在其作品中。并将结合后冷战时代的土耳其社会对这种冲突以及有关帕穆克获奖的争论做进一步的阐释。

    《我的名字叫红》发表于1998年,先后获得了法国文艺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以及世界上奖金最高的都柏林文学奖,确立了帕穆克在国际文坛的地位。小说讲述1590年末的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为了向威尼斯人夸耀自己的帝国,秘密委托姨父为自己制作一本用法兰克技法绘制的书。姨父邀请四位当时最优秀的细密画家分工合作,精心绘制这本旷世奇书。同时,离开家乡12年的黑,也应邀回到伊斯坦布尔为这本书编制故事。不过迎接他的除了当年深爱着的女人的爱情外,还有接踵而至的凶杀案。在书的绘制过程中,细密画家高雅被杀害,小说就以这位被杀的画家死后的独白开始,以凶杀案最终真相大白告终。显然,《我的名字叫红》讲述的一个探案加恋爱的烂俗故事。这个有些媚俗的故事使得这部小说在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但读者仔细阅读会发现,这部小说决不只是一个媚俗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实际要表现的是使用散点透视法的土耳其细密画和使用焦点透法视的法兰克风格绘画这两种不同绘画理念的交锋,并进而思考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

    小说主要围绕着细密画来展开故事。细密画这一伊斯兰文明特有的艺术形式起源于伊儿汗王朝(1230-1380)时期,通常作为书籍的插图存在,起配合故事情节、增加阅读兴趣的作用。在严格禁止偶像崇拜的伊斯兰教环境中,细密画并不具备独立存在的地位,只能依附于书籍中,细密画家的地位也远远没有其他工匠高。细密画和西方绘画的显著不同是:它不是采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按人眼所看到的样子,“近大远小”的来描绘世界,而是采用散点透视法,用所谓“社会视角”、“叙述视角”来描绘世界。所谓“社会视角”,就是把一些人物画得比其他人更大,来表现这些人物的重要地位。而“叙述视角”则是指在画面的不同位置显示或暗示故事中先后发生的各个部分。因此一幅细密画并不像莱辛论绘画时所说的那样没有时间性,相反,细密画可以把先后发生的事情并置在同一画幅内,自身就在讲述一个故事。细密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地平线设置很高。这种画法隐含着观赏者可以用一种漫游式的鸟瞰方式来观赏。也就是小说中常常提到的用真主的角度来观看。正是这样的观察角度,赋予了细密画家描绘出真主眼中的世界的使命。这一使命给了画家巨大的权限,使他们可以透过高山、屋顶以及建筑画出背面的人物;也可以赋予各种生物及天空超自然的色彩。但同时,由于真主眼中无论人、动物还是植物,都只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是“类”的存在物,所以细密画家从不描绘个别事物,他们画马从不画一匹具体的、自然的马,因为个性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种缺陷。而只有真主眼中的马,或者说就是历代大师们描绘过的、已经程式化了的马,才是完美的,值得入画的。通过对细密画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绘画和细密画在各个方面都不相同。前者是空间性的,描绘的是一个瞬间;后者是时间性的,描绘的是永恒。前者以人的视角为基点,画的是人的肉眼之所见;后者以神的视角为基点,画的是真主眼中的世界。欧洲绘画着重人、物的个性特征,并且以透视法将这种个性特征描绘得惟妙惟肖。而在细密画家看来,放弃真主的视角而使用人的视角是对真主的亵渎。突出个性特征的透视法则把被画的人、物放在画面的中心点上,会使人陷入个人崇拜和偶像崇拜中,是对真主独一性的挑战,是一种异端。

    在小说中,东西方绘画理念的不同,演变为东西方文明在信仰、宗教、世界观等方面的根本对立。并由此引发了一连串凶杀案。镀金师高雅在看到姨父主持编制的画册中用透视法绘画的苏丹肖像后,害怕自己犯下渎神之罪,向画师橄榄倾诉自己的恐惧。然而橄榄认为高雅担心是一种诽谤,传到宗教极端主义者那里会毁掉整个细密画画家群体,于是杀死了高雅。然而透视法是否渎神的问题,同样困惑着橄榄,杀死高雅并不能消除这种疑问。带着种种困惑,橄榄向他精神上的导师姨父请教。画家中唯一亲眼见过西方绘画的姨父宣称透视法并不渎神,并举出历史上的伟大画师为例,证明细密画要想臻于至境必须和其他艺术方法相融合。听到这样的保证,橄榄本已热泪盈眶,想要拥抱姨父。但他渐渐发现姨父自己对细密画的前景也不像他所宣称的那样有信心。相反,姨父认为细密画必将走向衰落。自幼接受细密画教育的橄榄对此无法接受,一气之下把姨父杀死,并将那张用透视法绘成的苏丹肖像偷走。这时小说出现了吊诡的一幕,一心维护细密画传统和尊严的橄榄竟忍不住在那张苏丹肖像上画上了自己的肖像!在这里,帕穆克似乎要告诉读者,西方式的绘画方法是较之细密画更先进的画法。它符合人的欲望本身,具有先天的合法性。虽然帕穆克在作品中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细密画世界的美丽以及细密画所代表的伊斯兰文明。但他得出的结论却只是土耳其细密画艺术“如此狭隘”。 帕穆克认为“所有优秀的艺术品都来自不同文化的混合” ,东西方两种绘画艺术的融合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这种融合在帕穆克那里并不是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相互包容,而是西方绘画取代细密画。他借橄榄的口宣称:“企图追求个人的风格和法兰克的特色,一切仍是白费力气,我们终究会失败” 于是读者在小说中看到,痴迷于透视法的姨父,死后升上了天堂。而希望到印度去重振细密画传统的橄榄,则在港口阴差阳错的被杀死后,只看到一个充满透视法的世界。因此小说中对细密画的大篇幅描述,并不是对土耳其绘画重生的呼唤,而是对往昔绘画艺术辉煌的悼念。而作者所信奉的东西方文化融合,也只是西方文化对伊斯兰文化的替代。

    帕穆克属于学者型的小说家,为了完成《我的名字叫红》这部小说,他花了六年时间来查阅有关细密画的资料。有关细密画的大量论述,让很多中国的读者都感到有些乏味。因此《我的名字叫红》给读者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也是为很多评论家所津津乐道的,是小说的叙事手法。小说通篇分为59章,分别使用二十种不同的视角,像接力赛跑一样分别讲述故事,相同的叙述者决不连续出现。使用这种方式,帕穆克用不同人物的经历和观察,向读者一点点透露剧情和线索,完成这个阴郁、诡异的故事。如同《天方夜谭》般故事里套故事的结构,也是这部小说出彩之处。一个个阿拉伯-波斯民间故事穿插在小说中,或暗示哲理,或推动剧情,像一颗颗珠玉镶嵌在小说中。甚至有人认为,这些民间故事反倒是小说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这种精巧的结构,正像作者所说的:“在我的故事中不仅人物本身会说话,还有许多不同的物体和颜色都会粉墨登场。我想这些独特的声音可以组成一曲丰富的乐曲,展现上百年前伊斯坦布尔日常生活的原貌。视角的转换其实也反映了小说主要关注的是从我们的角度经由上帝存在的观点寻找过去的世界。这些都与我对绘画的了解有关,我的主要人物都生活在不存在透视法限制的世界中,所以他们能用自己独特的幽默表达自己。” 这种反透视法的叙事手法,和小说中的核心内容——细密画——形成了呼应关系。如前文所述,一幅使用“叙述视角”的细密画,可以在画面的不同位置画出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再一起组成一个大的故事。这和小说中用不同叙述人分别讲述故事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被论者常常提及的马、金币等物体也在开口表达自己,其实仍然和细密画传统有关。在细密画中,人物从来都是程式化的,人物的面部表情永远不变,表达情感也只用一些固定动作来表征。如双手举过耳朵表示尊敬、指头放在嘴里表示惊讶等等。细密画家如果表达较为复杂的情绪,通常都是用扭曲、纷乱的岩石或花草来表现。因此赋予物以生命感,是细密画传统在小说中的又一体现。如果仅止于此,小说的结构和细密画还不是十分相似。细密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无所不在的光线笼罩着整个画面,画面全无阴影,映照着神秘的色彩,呼应着图中的故事。而红色则在小说中起到这种统领全篇的作用。小说以《我的名字叫红》为题,但在总共五十九章的篇幅中只占到一章。不过这一章出现在小说的中间位置,而且红色在小说中简直就是真主的象征,它自豪的宣称“没错,那些看不见的人会否认,然而事实却是,到处都有我的存在” 的确,不管是一开始尸体上干结的血迹,还是姨父家四溅的红墨水,抑或是杀死凶手的那把长剑柄上的红宝石,红色作为小道具,不断在小说中回环出现,贯穿全书。能够把叙事方法和所表现的内容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显示了帕穆克超强的写作功力。

    然而帕穆克并不是用小说来再现细密画传统,相反他仍然在解构着细密画传统,预示着细密画必然衰亡的命运。在土耳其细密画中,奇异的光永远普照大地,那怕在夜晚,月亮也像太阳一样明亮。然而在小说中,每个叙述者都在自说自话,不读到最后,我们很难判定谁的话是真的。那怕崇高如奥斯曼大师,仍然会说谎。他对手下的细密画师了如指掌。他知道只要在苏丹的宝库中找到画有裂鼻马的细密画,就能判断是谁画下了裂鼻马,并进而判定谁是凶手。但当黑找到裂鼻马后,虽然奥斯曼大师指出是橄榄画出了裂鼻马,但他并没有指认橄榄为凶手,而是错误的将鹳鸟指为凶手。这似乎是奥斯曼大师犯下的一个错误,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部小说,我们就会发现奥斯曼大师指认鹳鸟为凶手其实是出于周密的考虑。通过奥斯曼大师的回忆,我们知道奥斯曼大师最喜欢的弟子是蝴蝶,最讨厌的弟子是鹳鸟,而最能继承细密画传统的弟子则是橄榄。奥斯曼大师已经预感到细密画艺术开始衰落,因此他不愿意杀死一个可以继承细密画传统的弟子,所以将鹳鸟指认为凶手。《我的名字叫红》就是在这种尔虞我诈的氛围中展开,失去了细密画式的欢快、和谐,变得阴郁、诡异。帕穆克也就通过这种方式瓦解了一个传统的细密画世界。

    通过对《我的名字叫红》的内容和结构分析,我们已经找到了帕穆克处理文明冲突的基本模式,即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遭遇后,伊斯兰文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崩溃瓦解,伊斯兰文明真正的出路是与西方文明相融合。虽然帕穆克已经在作品中试图告诉我们,土耳其人永远不能用法兰克人的方式画出完美的肖像画,这样的“一边倒”的文明融合会让伊斯兰文明失去自己的特色。但帕穆克并没有给我们预示出其他道路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西方文明取代伊斯兰文明。为什么一个土生土长的土耳其人会这样写伊斯兰文明?正如福柯所说,重要的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要想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从后冷战时代土耳其的社会现实中找到答案。

    土耳其横跨欧亚两大洲,位于欧洲与亚洲的桥梁和交汇之处。它的前身就是历史上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国内99.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不过今天的土耳其已经不再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国家。自凯末尔领导的革命推翻奥斯曼帝国以来,向西方学习、“脱亚入欧”一直是土耳其的基本国策。冷战期间,考虑到土耳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美国向土耳其提供大量经济、军事援助,把土耳其改造成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代言人和对抗苏联的桥头堡。全面投靠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动不动就以武力相威胁的做法,引起了其他伊斯兰国家的反感。而60年代悍然出兵塞浦路斯,也为土耳其与欧洲的双边关系埋下不和的种子。

    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土耳其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冷战期间隐藏在两大阵营对峙下的矛盾开始凸现出来。西方世界与土耳其在信仰、价值观等问题上的分歧日益加深。虽然土耳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在美国支持下为加入欧盟而努力,但欧洲在入盟问题上一直对土耳其百般刁难,直到1999年欧盟赫尔辛基峰会才批准土耳其成为欧盟候补国。有关正式加入欧盟的谈判,目前还在艰苦进行之中。虽然土耳其加入欧盟的历程充满了艰辛与屈辱,但国内87%的人都支持加入欧盟。融入欧洲,已经成了土耳其人的共识。虽然土耳其真诚的希望加入欧洲社会,但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历史上的隔阂,使土耳其很难真正融入欧洲。历史上的土耳其就是有着“欧洲苦难的源头”之称的奥斯曼帝国。从14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使它成为欧洲基督教世界最大的威胁。直到1683年奥斯曼帝国围攻维也纳失败后,欧洲的威胁才得以解决。土耳其与欧洲之间的历史宿怨使得欧洲人始终不能完全信任土耳其,不愿意承认土耳其是欧洲的一员。

    而土耳其与大多数伊斯兰国家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历史鸿沟。土耳其是属于突厥语系的伊斯兰国家,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曾残暴地统治过非突厥语系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再加上土耳其共和国早期奉行激进世俗化的凯末尔主义以及冷战时期土耳其奉行的追随美国的政策,使得阿拉伯国家始终不愿意承认土耳其是纯粹的伊斯兰国家。

    身处欧亚交汇之处的土耳其,却既无法融入欧洲社会,也难以与其他伊斯兰国家和睦相处。土耳其在文化认同上的尴尬处境,使得帕穆克特别关心的是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他的作品始终以文明冲突为书写对象。在土耳其,那些接受西式教育的人一般会认同于世俗社会,并对西方文化保持亲近感。而普通土耳其民众虽然同样向往西方文明,但会更多的认同于伊斯兰教,对西方文化保持警惕。帕穆克显然属于前者。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西化家庭中,上高中前就读的是一所美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半数课程都用英语授课。后来他进入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学习建筑,继而转投伊斯坦布尔大学主修新闻学。《白色城堡》一书获美国小说独立奖后,他又到美国参加了为期三年的培训班。卡尔•曼海姆在论述知识分子与所属阶级关系时谈到,知识分子最容易从自身的阶级中脱离出来,通过知识而获得它阶级的认同感 。同理,知识分子也可以通过知识脱离自身的文化,获得异质文化的认同感。帕穆克正是通过接受西式教育,产生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指出,“欧洲的东方观本身也存在着霸权,这种观念不断重申着欧洲比东方优越、比东方先进,这一霸权往往排除了更具独立意识和怀疑精神的思想家对此提出异议的可能性。” 帕穆克在获得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后,开始使用欧洲人的眼光来反观土耳其、伊斯兰文化。由此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帕穆克在描绘土耳其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会不断书写着文明冲突中西方文明的胜利。也正因为如此,有些评论家认为,帕穆克在创作时潜意识里的读者群是西方人。

    帕穆克书写东西文化冲突的方式并不是偶然的。自从奥斯曼帝国晚期在与西方世界的一系列战争中失败后,土耳其社会一直弥漫着战败情绪,土耳其人,特别是土耳其知识分子在文化上有种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西方文化比自己的文化优越、先进。要想富国强兵,必须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土耳其共和国的主要建立者,如凯末尔、伊诺努等人,都是抱有这种心态的知识分子和军人。他们在掌握政权后,在土耳其掀起一股“西化”浪潮。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向西方学习。并制定诸如废除哈里发制度、关闭宗教学校、禁止在非宗教场所配戴头巾等政策,压制伊斯兰文化。这股土耳其知识分子主导的西化潮流,就是帕穆克笔下文明冲突模式的思想渊源。帕穆克的作品就是土耳其知识分子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帕穆克代表了土耳其思想界的主流声音,然而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本土并不像在西方世界那样大红大紫,反而饱受非议。土耳其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团体的领导者、起诉过帕慕克的律师卡莫•克斯在谈到帕穆克获诺贝尔奖时甚至说:“这个奖不是因为帕慕克的作品颁给他的。颁给他是因为他的言论,他对亚美尼亚屠杀的言论,因为他轻视我们的民族价值,作为一个土耳其人,我感到耻辱。”

    卡莫•克斯谈到的亚美尼亚屠杀指的是1915年,沙皇俄国策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组织起义。为了不让沙俄得逞,奥斯曼帝国将上百万亚美尼亚人迁离家乡,这次迁徙据说曾造成数百万亚美尼亚人和库尔德人死亡。本来这一事件已经过去九十多年,而且并没有留下什么确凿的证据,土耳其政局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早就可以翻过不谈。但反对土耳其加入欧盟的欧洲国家,偏偏在这一问题上抓住不放,要求申请加入欧盟的土耳其必须建立一个妥协性基础,以面对欧洲社会对当年奥斯曼帝国涉及屠杀亚美尼亚人的指控。这一要求引起了土耳其的极度不满,认为这是欧盟对土耳其的故意刁难。就在这个敏感时期,帕穆克在瑞士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指责土耳其曾在90多年前对亚美尼亚人和库尔德人施行种族灭绝,导致数百万人死亡。消息传到土耳其国内,马上激起公愤,伊斯坦布尔地方检察官于2005年9月以“侮辱国家罪”将帕穆克告上法庭。直到2006年1月土耳其政府才在欧盟的压力下撤销了对帕穆克的所有指控。

    持亲西方立场的帕穆克竟然被有着亲西方传统的土耳其政府告上了法庭,表明冷战后的土耳其政府已经不再是冷战时期那个紧跟西方的土耳其政府了。冷战结束后,随着土耳其政府奉行自由主义原则,放松了对宗教信仰的控制,有着广大民众基础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开始蓬勃发展。现在的土耳其社会已不是当年奉行西化和世俗主义的凯末尔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了。1995年12月24日,有着浓厚伊斯兰教背景的土耳其繁荣党赢得大选,成为土耳其第一大党。伊斯兰复兴运动主张保持土耳其民族独立性,希望恢复土耳其的伊斯兰教传统,对西方世界刻意保持一定距离。大选结果表明,虽然土耳其人民仍然希望加入欧盟,但他们已经重新建立了对伊斯兰文化的自信心,不愿意毫无保留地投靠西方世界,希望土耳其能够在国际社会上更多的维护自身的利益。繁荣党主席埃尔巴坎在组阁之后,不顾美国的反对,立刻出访伊朗,签署了价值240亿美元的贸易合同。这一举动为埃尔巴坎政府赢得了土耳其民众的普遍支持,同时也得罪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虽然到了1997年,刚刚执政一年的埃尔巴坎就在亲西方并坚决捍卫凯末尔世俗主义的土耳其军方的逼迫下辞职。这场政治风波,以亲西方和世俗主义势力的胜利告终,但这毕竟是用不符合民主政治原则的手段取得的胜利,并不能真正把土耳其国内高涨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感情打压下去。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土耳其政治生活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这样我们才能解释帕穆克为何在国内麻烦缠身。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之后,随着共产主义威胁的崩溃,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共同敌人已经,彼此之间信仰和价值观的差异将导致仇视。此外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使穆斯林在将自己的文明与价值观与西方比较时,对它们的独特性与重要性重新建立了信心。这些因素使得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必将面临严重冲突。 亨廷顿对世界局势做出的预言虽然未必会出现。但他所揭示出来的问题却已经在土耳其社会成为真切的存在。帕穆克站在西方立场上对土耳其进行指责而遭到控诉,说明冷战后土耳其已经从对西方文明毫无保留的崇拜中清醒过来,重新建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土耳其人不愿意用西方文明完全取代本民族的文化。由此导致的欧盟与土耳其政府的冲突,则是欧洲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冷战后一系列对抗中的一幕。

    “9.11”事件后,文明的冲突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如何面对西方优势文明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如何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再造与重生,不仅是土耳其人,也是我们中国的读者要面对的问题。不管怎样,任何文化传统都不可能完全推到重新来过,任何民族都只能背负着本民族的光荣与债务前行。帕穆克代表的那条用西方文明代替伊斯兰文明的道路,不可能真正实现。这一点,甚至帕穆克本人也不是没有意识到,正像《我的名字叫红》中那位代表细密画传统的凶手橄榄所说的:“法兰克人的娴熟技巧需要经过好几个世纪的磨练。即使姨父大人的书写完了,送到威尼斯画是手中,他们看了一定会轻蔑地冷笑……他们会嘲笑奥斯曼人放弃了身为奥斯曼人,并且从此不会再害怕我们” 欧盟对土耳其入盟的百般刁难告诉我们,东方人学习西方文明学得再像,也永远是西方的“他者”,不可能完全融入西方社会中。然而和“所有优秀的艺术品都来自不同文化的混合”一样,古老的文明要想在现代社会恢复活力,又必须与异质文明相融合。在这样的融合中,本民族的文明如何既能得到现代化的改造,又能保持自身的特色,是困扰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问题。帕穆克在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矛盾之处,恰恰就是这一难题的反映。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服务好(677+)
  • 购买多(371+)
  • 实惠(592+)
  • mobi(156+)
  • 傻瓜式服务(505+)
  • 格式多(664+)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洁: ( 2025-01-06 07:15:58 )

    好用,支持

  • 网友 龚***湄: ( 2025-01-07 01:02:05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温***欣: ( 2024-12-17 00:48:45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汪***豪: ( 2024-12-30 07:24:00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丁***菱: ( 2025-01-08 09:00:4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冷***洁: ( 2024-12-16 21:38:06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孔***旋: ( 2025-01-09 14:43:11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通***蕊: ( 2025-01-03 23:34:36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索***宸: ( 2025-01-05 13:15:43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利***巧: ( 2024-12-12 21:17:57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蓬***之: ( 2024-12-27 20:17:44 )

    好棒good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