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油画风景教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3:42

油画风景教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油画风景教学精美图片
》油画风景教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油画风景教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2905760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6-1
  • 页数:232
  • 价格:88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3:42

内容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系列:油画风景教学》是一本油画风景的教学类图书,收录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元老师多年基础类美术绘画心得与教学方法,作品范例及讲解,步骤实录局部分析等,全方位展示了油画风景的绘画技法与语言。


书籍目录:

前言

风景写生概述

作品

平谷,熊尔寨·北京

昌平,桃峪·北京

昆俞山、养马岛·烟台

怀柔,响水湖·北京

怀柔,黑山寨·北京

介休,张璧村·山西

寿阳·山西

丽水·浙江

西藏

额尔古那·海拉尔

青海

丽水·浙江

简历

图版日录


作者介绍:

1971年1月8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86年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0年毕业

199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工作室,导师:靳尚谊、孙为民、杨飞云、朝戈

1994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94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攻读公共艺术硕士研究生,

导师:杜大恺

1997年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任教

2001年调入造型基础部仟教至今。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基础部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靳尚谊

主要展览

199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展/中国美术馆

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3年今口中国美术/北京中华世纪坛

2004年青年画家提名展/今日美术馆

2004年时代风采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4年全国壁画大展/中国美术馆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展

第十届全国美展壁画展

2006年今日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

2008年同道/台湾长流美术馆

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细雨》

2011年对话风景/798艺术区久画廊

2011年辛丑晒画/798艺术区久画廊

2011年学院——中央美院青年教师八人展/百雅轩画,798艺术区

2013年跨越大洋——中国艺术家当代作品展/巴拿马运河美术馆

2013年 中国艺术家当代作品展/委内瑞拉国家美术馆

2013年写生生活/798艺术区久画廊

2013年学院——中央美院青年教师十人展/今日美术馆

2014年选择——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专著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列教材——漆画绘制技法》

《袁元教学》

《学院派画家作品集——袁元作品》

2013年获国家教育部颁新世纪优秀人才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油画风景教学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油画风景教学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油画风景教学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系列:油画风景教学》是一本油画风景的教学类图书,收录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元老师多年基础类美术绘画心得与教学方法,作品范例及讲解,步骤实录局部分析等,全方位展示了油画风景的绘画技法与语言。


精彩短评:

  • 作者:加我QQ 发布时间:2022-03-23 10:22:16

    贵。

  • 作者:Shirouma 发布时间:2022-09-24 08:42:48

    初学风景很好的教材,受益匪浅

  •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7-12 23:08:02

    麦金农是国际货币专家,值得一读

  • 作者:文明与疯癫 发布时间:2019-12-04 18:17:33

    今年读了两遍,做了一遍札记,总共过了三遍……

  • 作者:幸福超市总经理 发布时间:2014-08-14 16:27:12

    特别悲的一个悲剧

  • 作者:ifnoproc 发布时间:2023-09-15 21:05:49

    参考价值高些的是特征设计问题和内置的教学语法部分,后者可以当参考手册


深度书评:

  • 米歇尔·奥巴马:抵御白宫的寒冷,必须自带光芒

    作者:荣荣 发布时间:2023-03-21 15:12:41

    几年前读了美国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BECONMING》,第一感受就是太接地气儿了,不像从白宫走出来的尊贵夫人官腔遮掩。

    对于地球对面的第一夫人,我们轻而易举的刻板印象:她定是躲在成功男人背后的持家女性贵妇。

    读了自传,才知道她个人在肤色、性别、贫困的成长中饱受歧视,磨练一身坚强毅力,不仅是普林斯顿大学与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还是智商、情商的高境界女性。

    整本书分为Become me、Become us、 Become more,从她童年温暖和谐的家庭讲起,文笔细腻,充满着岁月静好,她把每一次遇到不公与灾难,也揉进多维思考空间去探索更多人性,成为更好的自己。

    再次充满期待地,读了她的第二本新书《我们携带的光》,熟悉地感受到温暖的文笔,细腻入微的情感,依然有白宫八年的尊贵的第一夫人的背后的小心思透露,有趣有料。

    书名这次取的文艺,是带有主题功能性的。她结合亲身经历,总结面对不确定性的危机世界,十个马上奇效的安神赋能的心理法则。

    市面上这类社科类书籍数不胜数,但作为第一夫人有她独特的身份效果和经验。

    面临生命中名利的大起大落,社会环境的忽上忽下,危机四伏的动荡岁月,如何维持内心稳定,依然发光?

    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无法抗衡的趋势,米歇尔分享了专注棒针,学习编织方法,“把自己交付给了一件小事”重新找到“内心蕴藏着调整、改变和渡过难关的力量”。

    头脑的放松,获得小目标的成就感,唤醒失落的精神能量,米歇尔称之为“小的力量”。

    在失控之前,警惕虚空状态,一头钻进专注当下微小的事情里,这是疫情中那些“智慧”的人确实做到的。米歇尔16岁就长到了一米八的个子,身高和力量的组合给她的成长并没有带来什么优势,反而是一种负担。

    她在中学学校一直有种异类感,后来这种感受,被延续到白人男性为主的普林斯顿大学校园中。

    黑人、女孩在高等学府受到冷落。幸好,米歇尔有了自己的小圈子,相互取暖、相互鼓励才没有被孤立到窒息。

    米歇尔总结到:假如你有某项特征引起他人举起镜子审视你,“你要努力,才能让自己从别人的镜子里走出来,你要练习,才能把正确的信息留存在头脑中。”

    丈夫奥巴马当选总统后,米歇尔压力暴增:“对美国而言,这是一个政治权利交接仪式,但对我个人而言,则是从一种生活和存在方式到另一种的惊心动魄的转变。”

    成为第一夫人,全家生活和工作都在白宫,每走一步都有保镖紧跟保护。

    尽管如此,女儿三年级的时候,米歇尔还是邀请女儿小伙伴们来白宫做客。

    只不过家长们开车送娃来,要坐在车里,严禁下车,一直等到孩子们聚会结束。

    米歇尔依旧想和小伙伴的妈妈打个招呼,即便如粗寻常的举动,还是超出了规矩的限制。

    “每次我决定不遵从既定的白宫礼仪,人们就会冲过来照顾我的意愿,尽管这容易造成一阵骚乱。如果我向一个意料之外的方向走去,就会听见周边一阵唰唰声,特工们突然开始对着自己的手腕麦克风讲话,我身后的脚步会突然加快。”

    米歇尔珍视友情,她把友谊比作雏菊和飞鸟,人生中沉淀下来重要关系,是抵御不确定世界,能获得安全感的来源。

    而另一个安全感,来自亲情伴侣。奥巴马的两个女儿,一个读大学一个刚刚工作,一共搬去了洛杉矶,两人合住在一起。爸爸妈妈飞去看她们的新居,米歇尔细心的发现了她们的成长证据,学会用杯垫,害怕伤害新买的咖啡桌,小心翼翼的吸尘,尽管还没有耐心把陈列的东西挪来挪去......

    “我们中的许多人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解开关于自己身份的谜团,弄清楚自己是谁,以及在这世间生存需要什么。”

    米歇尔对女儿们的期待,可以作为现代家长的真知灼见去认知:

    “我不喜欢她们将婚姻视作一个必须去竞逐的奖杯,或者相信一场盛大的婚礼是圆满人生必不可少的,或者感到生育孩子是某种必须完成的任务。相反,我希望她们可以体验不同层面上的承诺,学会如何结束错误的恋情,开启值得期待的新关系。”

    米歇尔谈到育儿焦虑,太接地气儿了,对孩子成长的担忧每一个细节都是妈妈们的嘴替。

    她抵御母职焦虑的方法就是她的妈妈的视角和陪伴。曾经这位“第一祖母”入住白宫也是风靡一时的热讯。

    米歇尔大部分育儿观来自母亲,书中也传授了5条育儿箴言,非常实用,而且米歇尔亲测有效的。

    如何抉择决策,从社会层面上一定是高于我们普通人的,她的平衡杠杆会更稳,经验更足,更何况她是那个亲民视角的第一夫人。

    米歇尔和奥巴马的亲密关系令人羡慕,持续三十年之久的婚姻在寻常百姓家也是少有的。米歇尔细腻的回忆他们两人恋爱初期的细节,第一次去奥巴马夏威夷的家时,25岁的女孩尝试理解奥巴马在家庭里的位置和作为游子归乡的时间争夺感。她也毫不忌讳在奥巴马竞选总统时,一周几天不能回家,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两个幼童的绝望感,一起接受婚姻咨询,重新找到了爱情的初心。

    在读米歇尔上一部书《成为》时,看到很多网友评论说,这样一位从社会底层爬上高知高薪上层精英阶层的现代女性,怎么最后就做了妥协和牺牲,成了某某人夫人了呢?

    如果有过十五年以上婚姻生活的、懂得经营亲密关系的人都会懂得:在亲密关系里,没有输赢,没有对错,亲密关系本身就是抵御不确定世界的最坚固的港湾,那不是有父母的家,是自己打造的——家。

    很赞同米米歇尔所说:如果你选择试着和另一个人共同生活,这个选择就成了你的生活。

    做美国第一夫人,这是一份没有薪水、没有上司、没有员工手册的工作,换句话说,毫无目标感又受人瞩目的人设。米歇尔在此之前,就职过律师事务所、市政府、非营利性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等多个地方,新的岗位意味着全力以赴去做计划、做功课才能有能做的足够好。

    尤其作为首位美国第一夫人的黑人女性,米歇尔意识到每日如履薄冰,与英国女王的会面礼仪,都会受到指责“米歇尔奥巴马竟然拥抱女王”!

    就职当天没有拿前面四位第一夫人指定品牌的包,也会被爆傲慢无礼......

    作为非洲裔第一夫人,米歇尔无论做的多么完美,都会受到无数党派的指责,她努力调整自己的角色适应世界,也帮助世界调整适应她的存在。

    米歇尔·奥巴马《我们携带的光》更像一本优秀女性的随笔,在女性自我生命体验的表达更细节,处处流露出幸福的真谛,在叙事表达上,更注重内在、融合和豁达,从厨房餐桌到白宫演讲的弹性空间,感受女性敏感的心理成长过程。

    与其它女性随笔不同之处,在于有很多白宫的奇闻异事,以及前总统家庭内部生活细节,这些意外的惊喜满足了读者的好奇。

    这本书里,鲜有政治言论,多为心灵自我探究,更像是励志文学。米歇尔告诉我们:有爱有光,走到哪里都可以抵御寒冷。

    文|荣荣

    长程深入地思考,拒绝短平快失智阅读

  • 他山之石,可以攻“砚”:读高彦颐《砚史》

    作者:鵬鵬 James 发布时间:2022-05-07 12:06:29

    这篇文章结合英文原著及中译本,向读者介绍《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以下简称“高氏《砚史》”)的研究主旨与分章内容。[1] 作者高彦颐(Dorothy Ko)教授现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历史系。若对比其早期著作,会发现本书更像是这一位资深学者的转型之作。她在《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与《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中,结合社会史和性别史方法,通过细读文本,从女性的主体性出发,修正“五四”妇女史观对旧中国女性受压迫的脸谱化论述。[2]

    近十多年来,作者的研究对象从女性的艺文才情与身体,转向女性匠人及其手艺,并曾在哥大开设“中国视觉和物质文化”(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in China)研究生课程(p. ix)。她一开始关注文人鉴赏文本,晚明至近代的苏绣、顾绣女红,研究对象与材料各不相同,对书写与性别的学术关怀仍一脉相承。[3] 因此,高氏《砚史》可以视作是其个人研究从文本转移至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的阶段性总结。[4]

    诚如“致谢”和“导言”所说,正是本书的主人公,女琢砚家顾二娘独特而非凡的艺业,引发作者的兴趣去研究这门工艺,耗费多年才完成此书

    (p. ix、p. 5)。

    中国文人的书画创作一向是艺术史的关注焦点,但与这类文艺活动息息相关的物质性工具与媒介(笔、墨、纸、砚等),却长期游离在学界视野之外。高氏《砚史》作为首部以文房砚台为研究对象的英文专著,将焦点放在康熙中期至雍正年间(1680年代至1735年),对象单一却主旨宏大。如书中导言所强调,

    砚台除去研墨的基本功能外,兼具多重角色——父子、男性友人赠礼,用于题咏刻铭、家藏之物。通过鉴藏、题咏与书写,砚台被赋予“斯文”之意义,化作古代读书人的男性精英主体的物质象征。

    砚台的使用对象决定了它代表士人精英文化的象征,但其制作者,即工匠(craftsmen)或手工艺者(artisans),总是旁落于文字书写。作者基于《孟子》中的“四民”(士、农、工、商)社会格局,指出儒家传统千百年来贬低工匠的根深蒂固之观念,是工匠长期在文献记载中缺席的主因,很大程度上阻碍后人对该群体开展研究,希望藉此修正儒家传统“重道轻器”的刻板印象(p. 5)。基于上述动机,本书结合传世藏品和文献史料,探索处于不断革新的清初制砚业,并以顾二娘及其福州赞助人作为核心个案,一窥当时的琢砚工艺与鉴藏市场的状况。

    本书除了导言与结语,共分五章。第一章“紫禁城造办处:皇帝、包衣、匠役”(The Palace Workshop: The Emperor and His Servants)运用宫廷造办处活计档案,重构康熙、雍正二朝造办处砚作及其匠人活动。作者特别强调,康熙(1662—1722在位)、雍正(1723—1735在位)皇帝在内务府架构内设立、改造养心殿造办处,开创异于前代的物质文化,宣示满族统治文化。满清“物质帝国”(material empire)具有唯物主义(materialist)的统治风格,为宫廷和地方之间的工艺和物质性互动奠定基础。松花石砚则是反映清初帝王吸收汉人精英文化和话语的一个典型。康熙帝在1681年平定三藩后,治国方略由武力征战转向文治,随后他在祭告祖陵期间在满洲地区“发现”松花石,将其塑造成新式砚材。松花石砚在康熙朝大量用于赏赐内阁翰林官员,在雍、乾二朝持续生产,成为一项具有满清特色的工艺遗产。

    作者使用“技术官僚文化”(Technocratic culture)一词,来形容内务府的包衣群体身上有别于常规行政文官的特质。[5] 管辖造办处的内务府作为皇帝的“私人衙门”,行政和财政分支繁多,而深受满人皇帝信赖的包衣,是该庞大的官僚机器的运作主体。作者指出,这些皇家(上三旗)包衣是皇帝的家仆,享有制度性权势,不同程度地去推动清代内廷的各项技术研发和工艺造作。本章引举了活跃于康熙朝的汉军旗人刘源,以他设计图样的龙德墨、龙光砚为范例,强调民间的艺匠对宫廷工艺的积极影响。清初,顺治帝废除匠户制度,从民间召募匠役在雍正朝成为惯例,为皇帝组织多种材质构建“内廷恭造之式”奠定基础。砚作方面,雍正帝承接康熙传统,重视松花石砚;雍正朝一大特点,就是皇帝更重视包装,经常将匣盒与砚作统一设计。

    唐代,广东肇庆的端石作为一种理想砚材已闻名全国。明代以降,肇庆城外的黄岗村民便以端石开采、加工为生计支柱。在第二章“肇庆黄岗村:砚工”(Yellow Hill Villages: The Stonecutters),作者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解读,分别讨论开采端石的端州(今属肇庆)砚工和两类士人掌握的端石知识和主体塑造。作者归纳两类士人的不同写作动机和方式,解读颇为新颖。第一,以北宋苏易简(958—996)的《文房四谱》、米芾的(1051—1107)《砚史》为例子,介绍宋代赏砚文本的鼻祖,以及外省或中州士大夫的视角。《文房四谱》的体例从属笔记传统,作者苏易简未曾亲自前往端州实地考察,故收录的内容杂陈,缺乏系统性。作者认为米芾采取有别于前人的书写策略,强调“眼见为实”,如他自称“余所品谓目击自收经用者,闻虽多,不录以传疑”(p. 64)。[6] 第二,则是肇庆本土专家的书写,以何传瑶(活跃于1820—1830)的《宝砚堂砚辨》为中心。该书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为端州砚坑制定新的品第和分类体系。

    第二章试图论证,砚工经亲身实践而积累的地方性知识,是通过师徒之间世代相传,虽然与两类士人诉诸文字的知识表达方式差异很大,但同等重要。作者指出米芾和何传瑶这两类品鉴端坑、端砚的权威专家,各自掌握着书写的话语权;相较之下,那些冒着巨大风险而下坑采石的砚工虽掌握最核心的地方性知识,并为士人提供一手资料,因自身无书写能力而被历史遗忘。

    第三章“苏州:女工匠”(Suzhou: The Craft (wo) man),旨在重建顾二娘生平及其顾客群体。根据时人记载,顾家铺位于苏州阊门附近的专诸巷,主要由三代人经营:父亲顾德麟,儿子顾启明;这二位男性离世之后,遂由启明的妻子二娘(原姓邹)掌舵,并过继侄子顾公望,授以家传。作者搜集、重构顾二娘的生平耗费许多功夫,但成效有限。因此,福州士人的砚铭集《砚史》及私人文集,成为重组顾氏治砚及其消费网络的核心资料。砚铭是砚主用于题咏砚台的一类诗文体裁,用刀镌刻于砚台的背面、侧壁。铭文(包括实物、文集、拓片形式)常反映该砚的形制、纹饰题材、制作递藏等信息,功能犹如书画作品的题跋。

    其他文献则鲜有顾氏的生平记载。敕制《古今图书集成》和官修《江南通志》描述顾家治砚时,偏重顾家父子一脉,身为女性的顾二娘的地位难以彰显。作者指出,不同于苏州时人黄中坚(1648—1717后)和朱象贤,福州士人大多是顾二娘的忠实主顾,不仅与二娘有私交关系,并且看重其过人技艺,对她的记载也更详实可信。作者将林家《砚史》收录的明确出自顾二娘之手的砚,与传世实物比对,发现两个样本群之间难以匹配,表明带顾氏制作名款的传世品暂时很难客观地定真赝。

    第四章“从苏州至全国:顾二娘的超品牌”(Beyond Suzhou: Gu Erniang the Super-Brand)承接前章,结合传世实物和图像,分析传顾二娘制的砚样及其工艺特征。作者受到语义学的“超符号”(super-sign)概念的启发,发明出“超品牌”(super-brand)一词,来形容顾二娘在18世纪的名牌效应。[7] 作者解释说,超品牌不仅是指一种超级名牌,更是“异质文化间产生的意义链”(hetero-cultural signifying chain),横跨两个或更多媒材和地域的语义场(p. 123)。换句话说,顾二娘在清代市场上产生名牌效应,随后出现了多种跨地域、跨媒介的风格变体。她的作品经后人不断仿制,“原样”已经难以还原。作者在本章明确地指出,与其徒劳地寻找顾氏砚的“真迹”,倒不如转换角度,回答由此产生的新问题:这些砚若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如何解释它们在样式与品质上的巨大差异呢?

    由此出发,第四章重点分析传顾二娘创造的几种砚样:杏花春燕图、凤砚、竹节砚。清人仿制是通过砚样、款识、铭文三种形式,将产品归入顾氏名下,以此提高身价。一些仿作除了加“顾二娘制”款,更会镌刻福州士人收藏的顾氏砚的砚铭。在仿制者未见过顾氏真迹的前提下,样式和铭款就会以讹传讹,不断衍变出新版本。

    另外,本章通过将顾氏砚与男制砚家谢汝奇的云月砚、王岫君的山水砚作比较,大致归纳苏州、福州、广东制砚的地域风格和工艺手法。作者认为苏州砚流行用减地压印技法制造出如画效果,可能受苏绣、顾绣的针法表现影响;福州砚常见的镂空、高浮雕手法,则深受当地雕寿山石印的传统影响;广东砚工则融会贯通,发展出兼具宫廷与江南特色的制砚风格。 文人话语对文房用具的研究影响甚深,而作者从实物出发的跨媒材比较,有助规避文字偏见。

    第五章“福州:藏砚家”(Fuzhou: The Collectors)承接第三章,以林家《砚史》为核心资料,详细分析顾氏福州主顾的收藏活动和社交圈。作者将《砚史》的贡献者分为三个梯次,核心成员包括林佶(1660—约1725)、余甸(1655—1733)、黄任(1683—1768)等,次级成员由前者的亲属、友人组成,而边缘成员是曾为《砚史》撰写题跋的各式人等。《砚史》是收录诸家私藏的砚铭集,呈现他们的砚藏规模和“石交”情谊。作者认为米芾、何薳(1077—1145)在内的宋人,虽已形成零散的私人砚藏,但彼时市场未成体系,砚台尚未转化成一种商品。直到清初,当代砚才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收藏门类,这不仅需要孕育成熟的消费市场去配合,更与制砚的工艺革新相互呼应。

    作者在结语中

    提炼全书主旨,指出清初工匠和士人的身份认同已模糊并产生交叠

    。其中,福州藏砚家代表了清初“工匠型学者”(scholar-artisan)新士人团体:他们关注工艺知识,对匠人持有敬意,除工于书法,亦会亲自动手勒石、篆刻,收藏金石碑拓等古物。作者认为,“工匠型学者”与画家金农(1687—1763)、高凤翰(1683—1749)代表的“学者型艺匠”(artisan-scholar)之间,两者差异在于福州士人并未放弃科举仕途与儒学,而金、高二人不仅无科举履历,更缺乏经营士人身份所需的社会身段、姿态(social posturing)与经济条件(pp. 199-200)。最后,作者以“文匠”(craft of wen)精神来形容福州士人身上展现的新学之风,更大胆猜想他们可能代表了乾嘉时期考据学思潮的一股先声潜流,或者对后者有一定推动作用。

    高氏《砚史》的方法具有跨领域、多学科的特点,结合器物的制作技法与视觉分析,以及田野调查访谈和文献解读。作者多次前往北京、台北、天津、广东等地的公私收藏机构,亲自目验或上手逾百方砚台,对作品的真伪鉴定,及其形制、纹理的翔实描述,基本令人信服。

    其次,本书亦不难见作者从工匠的主体出发,兼顾多方视角的用意。根据作者亲述,她曾在广东肇庆、福州、北京等地展开田野调查,更与当代制砚手工艺者、收藏家进行深入访谈。据实地调查发现,迟至晚明,肇庆黄岗的许多家庭将雕琢、打磨石砚的精细活交给妻女,而开采和切割原石、制盒、销售或批发业务则留给男性,形成独特的垂直整合家庭式产业(p. 49)。但是,全书着重于描述男性石工的开采、前期加工环节,及其锻造工具、探矿、采石与维料制璞的知识,[8] 鲜有提及女砚工(详见第二章)。

    我们或不禁会问,肇庆女砚工的产品在清代制砚市场处于什么地位?她们的技艺与经营手法与苏州顾二娘是否有可比性,又可否与后者互补呢?

    这些问题都有待作者或其他学者在未来作出回应。

    文献史料方面,全书运用的材料分三类:第一,《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清档》,采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本、朱家溍选辑本相互对照。[9] 第二,福州藏砚家核心成员的《砚史》,藉此重构顾二娘作品与闽中士人圈的交际网。[10] 第三,两宋和清代的鉴赏品砚文本,例如苏易简的《文房四谱》、米芾的《砚史》、何传瑶的《宝砚堂砚辨》。作者不轻信文献的谨慎态度,连同版本整理和细读文本的扎实功底,在此有着充分体现。作者针对稀见的林家《砚史》,在附录中整理出版本关系,在引注明示多种钞本在引言、后跋、诗文的增删和异同之处,根据多人题跋建构出整个闽中士人圈与全国各式人等的交际网(见附录3、4),便于读者理解和进一步利用,用力颇深。

    值得一提的是,高氏《砚史》英文版遗留的一些文字讹误,在中译本已得到校正。

    但毋庸讳言,作者为古人旧物著书立言,得失均在所难免。作者在实物和文献两方面,均面对资料不足的挑战,其中缺乏顾氏砚真迹去重组其风格,最为遗憾。书中一些观点,包括顾氏父子和顾二娘的生平、作坊运作等细节,由于史料零散阙如,也难做进一步补充验证。然而,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研究困境,不恰好印证了工匠在古代中国地位普遍偏低,长期缺乏社会关注和文字书写的现象吗!在此主题下,李安敦(Anthony Barbieri-Low)针对秦汉中国工匠的专书算是一个特例,后来更凭其别开生面而获得汉学界“列文森奖”。[11] 多数学者将焦点放在资料更丰富的明清宫廷与地方的男性名工。[12] 本书讨论一位女性(顾二娘)如何从男性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备受追捧的名工,作者显然希望藉由女性制作与男性消费的独特互动,能够提供一种新角度。

    本书的学术价值,应透过物质文化研究作进一步观察。过去三十年,物质文化研究作为交叉学科(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史等)衍生的分支领域,注重“透物见人”。作者借用Igor Kopytoff(1930—2013)物的商品化理论框架,去重组砚台历经制作、消费、收藏、修复再至佚失的一系列生命历程,展现它由单一功能(文房用具)转变为多重意涵(士人象征)的过程。[13] 学界对晚明和盛清的艺术史、文化史研究已汗牛充栋,清前期因明清鼎革,相对乏善可陈,本书也有助于填补该缺环。[14]

    全书呈现不同地区的多组个案,看似零散,实则由宏观至局部,结合层层递进之叙事,勾勒出一小片与众不同的社会网络。透过作者抽丝剥茧式的叙述,石砚的物质生命与各式小人物产生纠葛,折射出他们的一段生命史。

    书中就不乏这类“物”与“人”相交织的故事,如福州藏砚家们从童年就培养出深厚的“总角石交”情谊,以及黄任通过题咏亡妻旧藏的“生春红”砚来回顾夫妻间的点滴往事(详见第五章)。另一方面,作者也不忘提醒我们,顾二娘品牌神话在后世的形成,包括由袁枚(1716—1797)讹传出“顾氏小脚”能试砚石之优劣的荒诞轶闻(pp. 144-147),包裹着清人对女性的身体想象和形象塑造。这种刻板印象除了发生在顾二娘身上之外,也是当今后工业化社会的消费文化的共通现象。因此,本书所展示的“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去管窥物质世界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古今之变。

    作者引用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的明清时期“理学向朴学”转型的思想史背景,将18世纪考据学思潮视为米芾《砚史》的“实事求是”客观性的一种延伸。[15] 在这一点上,米芾《砚史》这部小书在北宋时期的代表性与影响力恐怕被夸大了,而作者也未将米芾《砚史》与同期涌现的其他金石谱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著录藏品的态度、方法的异同。无论是在北宋还是清代,关注古器物学、金石学的两次思潮背后,一定程度上都掺杂政治因素。宋徽宗(1100—1126在位)与在朝士大夫,以及乾嘉时期的阮元(1764—1849)、翁方纲(1733—1818)都利用政治资本扮演过重要推手。[16] 单凭一项个案研究,显然不足以回应如此宏大的思想史命题。不过,有别于学界对乾嘉时期的金石学运动,偏重社会上层精英为主体的“由上至下”的角度,作者藉由物质文化研究,尝试提供另一种“由下至上”的观察角度。这是否能够为重探乾嘉学术思潮的庞杂源流提供新的启示?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1] 主体内容曾发表在《新史学》(台北),29卷3期(2018年9月),页249—260。在旧文基础上作增刪修订。中译本简称“高氏《砚史》”,以便读者与米芾《砚史》、林家《砚史》相互区别。

    [2] Dorothy Ko,

    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Cinderella’s Sisters: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中译本参见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高彦颐著,苗延威译,《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新北:左岸文化,2007)。

    [3] Dorothy Ko, “Between the Boudoir and the Global Market: Shen Shou, Embroidery and Modernity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Jennifer Purtle and Hans Bjarne Thomsen eds.,

    Looking Modern: East Asian Visual Culture from Treaty Ports to World War II

    (Chicago: Center for the Arts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Art Media Resources, 2009), pp. 38-61; “Epilogue: Textiles, Technology, and Gender in China,”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36 (2012), pp. 167-176; “R. H. Van Gulik, Mi Fu, and Connoisseurship of Chinese Art,”,《汉学研究》,30卷2期(2012),页265—296。

    [4] 详见高彦颐,《走出文本,转向品物:谈一个妇女性别史研究的新方向》,《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28期(2016年12月),“专号导论”。

    [5] 作者使用该词,受陈恺俊研究包衣唐英的博士论文启发。参见Kaijun Chen, “The Rise of Technocratic Culture in High-Qing China: A Case Study of Bondservant (Booi) Tang Ying (1682-1756)” (Ph.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 2014).

    [6] 米芾,《砚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页7。

    [7] 高氏引用前人研究,解释“超符号”是指甲方语言经翻译成为乙方语言的表述方式。它不是指个别词语,而是翻译在异质文化所引发的意义链。参见Lydia H. Liu, Rebecca E. Karl, and Dorothy Ko, eds.,

    The Birth of Chinese Feminism: Essential Texts in Transnational The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12-13. Lydia H. Liu,

    The Clash of Empires: The Invention of China in Modern World Mak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12-13. David Turnbull, “Travelling Knowledge: Narratives, Assemblage, and Encounters,” in Marie-Noëlle Bourguet, Christian Licoppe, and H. Otto Sibum eds.,

    Instruments, Travel and Science: Itineraries of Precision from the Seven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Routledge, 2002), p. 275.

    [8] 采石工从端坑矿洞中采凿出的原石,称之为“石料”,需要经过维料师傅的加工,结合熟练经验,透过观察石料表面的纹理走向,确定其质量及石品花纹,再用锤和凿子将可利用的“璞”从不可利用的废石中剖离出来。剩下的璞料才是用于琢砚的原料。

    [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编,《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朱家溍,《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1辑·雍正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10] 福州藏砚家圈子核心成员的砚铭集《砚史》,由林涪云为首的林氏族人编辑,传世有多种稿本,至民国才刊刻出版。作者全书主要引用两种:首都图书馆藏清钞本(本书引作“首图本”)年代最早,上海图书馆藏乾隆钞本(本书引作“长林山庄本”)次之。该文本组织和版本分析,详见本书的附录4。

    [11] Anthony Barbieri-Low,

    Artisans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7).

    [12] 例见嵇若昕,《清初嘉定竹人吴之璠及其作品研究》,《故宫学术季刊》,8卷3期(1991),页59—104;《从嘉定朱氏论明末清初工匠地位之提升》,《故宫学术季刊》,9卷3期(1992),页19—44;《十八世纪宫廷牙匠及其作品研究》,《故宫学术季刊》,23卷1期(2005年秋),页467—530;《从〈活计档〉看雍乾两朝的内廷器物艺术顾问》,《东吴历史学报》,第16期(2006年12月),页53—105;《乾隆朝内务府造办处南匠薪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载陈捷先、成崇德、李纪祥编,《清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页519—575。

    [13] Igor Kopytoff,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Process,” in Arjun Appadurai, 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64-91.

    [14] 晚明时期的物质文化研究,例见Craig Clunas,

    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Picture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London: Reaktion, 1997);

    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 1368-1644 (London: Reaktion, 2007). 乾隆朝为代表的盛清研究趋势及其转变,参见Evelyn S. Rawski, “Re-imaging the Ch’ien-lung Emperor: A Survey of Recent Scholarship,”《故宫学术季刊》,21卷1期(2003年秋),页1—30。

    [15] Benjamin A. Elman,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0).

    [16] 学者指出讨论宋古器物学的兴起及宋仿古铜器,是士大夫与朝廷相互激荡下,为“再现三代”(夏、商、周)所作的复古运动的物质表现及学术成果。参见陈芳妹,《追三代于鼎彝之间——从“考古”到“玩古”的转变》,《故宫学术季刊》,23卷1期(2005年秋),页267—332;《青铜器与宋代文化史》(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6);Peter N. Miller and Francois Louis, eds.,

    Antiquarianism and Intellectual Life in Europe and China, 1500-1800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2); Wu Hung, ed.,

    Reinventing the Past: Archaism and Antiquarianism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Chicago: Center for the Art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Art Media Resources, 2010).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体验满分(622+)
  • pdf(557+)
  • 无漏页(401+)
  • 值得下载(413+)
  • 二星好评(74+)
  • 无水印(279+)
  • 四星好评(82+)
  • azw3(71+)
  • 无多页(196+)
  • 章节完整(465+)

下载评价

  • 网友 后***之: ( 2024-12-20 20:00:29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潘***丽: ( 2025-01-06 09:55:51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师***怀: ( 2024-12-16 21:48:00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常***翠: ( 2024-12-31 02:46:43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訾***晴: ( 2025-01-08 03:36:58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孙***美: ( 2024-12-13 23:58:14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国***芳: ( 2025-01-07 22:33:54 )

    五星好评

  • 网友 薛***玉: ( 2025-01-03 22:42:39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游***钰: ( 2024-12-17 13:34:15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师***怡: ( 2024-12-25 17:46:31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堵***格: ( 2024-12-21 03:32:14 )

    OK,还可以

  • 网友 宓***莉: ( 2025-01-03 18:13:25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方***旋: ( 2024-12-18 15:59:09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苍***如: ( 2025-01-05 18:41:24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