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拼图系列套装(套装全12册) 浦洛基 等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历史的拼图系列套装(套装全12册) 浦洛基 等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历史的拼图系列套装(套装全12册) 浦洛基 等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历史的拼图系列套装(套装全12册) 浦洛基 等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历史的拼图系列套装(套装全12册) 浦洛基 等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历史的拼图系列套装(套装全12册) 浦洛基 等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历史的拼图系列套装(套装全12册) 浦洛基 等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历史的拼图系列套装(套装全12册) 浦洛基 等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历史的拼图系列套装(套装全12册) 浦洛基 等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这片位居欧亚非十字路口,海岸曲折、岛屿密布的小小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东方与西方文明的交融之地。这里孕育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它不仅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这里建成了“新罗马”君士坦丁堡,它成为“世界渴望之城”,丝绸之路的终点;时至今日,希腊仍是全球航运业的执牛耳者。
这里也是东方与西方强权反复争夺的焦点,从希波战争、罗马征服,到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十字军东征、奥斯曼统治,再到希腊独立、巴尔干战争和一战、成为冷战前线,这里的土地浸润了无数的血泪。
3500年前,擅长航海和商业的希腊先民迈锡尼人在爱琴海的岛屿和半岛上登上历史舞台,虽然经历了一个衰退的“黑暗时期”,但在公元前9世纪后再次繁荣,发展为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城邦,进而因亚历山大征服而缔造了第一个“全球化”时代。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希腊的历史并没有随着古希腊城邦的衰亡而结束,希腊人的文明反而由于罗马的推崇而进一步扩大影响,为现代科学、艺术、政治和法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讲希腊语、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古典希腊和罗马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在数百年间为西方世界所艳羡。中世纪终结之际,君士坦丁堡的沦陷虽然令人嗟叹不已,但从奥斯曼帝国的希腊巨商,到引领现代民族独立浪潮的希腊革命,再到在商船业独占鳌头的现代希腊,希腊人依然在亚欧交会之地蓬勃发展。
本书是作者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完整涵盖3500年希腊历史,串起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希腊历史完整图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讲述了希腊人的故事和他们的全球影响。
过去的希腊史写作大部分集中于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罗马治下的希腊、拜占庭帝国、奥斯曼治下的巴尔干、现代希腊国家的历史基本是割裂的。实际上各大古文明中仅有中国和希腊未曾断绝,在希腊被罗马征服后,希腊文明与罗马和基督教文明融合,成为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石,而从讲希腊语的拜占庭帝国到奥斯曼的希腊权贵,再到在世界商船业独占鳌头的现代希腊,希腊人一直在亚欧交会之地蓬勃发展,本书完整涵盖3500年希腊历史,串起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希腊历史完整图景。
♖欧亚十字路口,体悟文明交融与碰撞!
地跨欧亚的希腊,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方文明交融与碰撞之地,这里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也成为大帝国反复争夺的战场,当今依然动荡不已的巴尔干、土耳其、塞浦路斯、克里米亚都曾是希腊世界的一部分,希腊复杂多变而跌宕起伏的历史是理解整个世界历史的一把钥匙。从古希腊人的源起、希腊文明的形成、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基督教的传播,到拜占庭的兴衰、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近代掀起民族独立浪潮,再到20世纪在西欧经济文化冲击和巴尔干复杂局势下的困境与希望,本书用生动精练的语言完整叙述了希腊的传奇历史。
♖中希文明互鉴,了解与中国交相辉映的伟大文明!
希腊与中国同样是文明古国,也同样在19世纪末掀起民族复兴与解放的革命;一个依赖海洋,一个立足大陆,“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对比中希的历史轨迹,进行文明交流互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对“人类文明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富有启发!
本书以全球化的视角,对过去几千年希腊人的历史成就做出了新的分析与判断,除了“希腊文明”这一显著贡献,希腊人更是最早开启“全球化”之旅的“世界公民”,在数千年历史中始终是全球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倡导者。身处欧亚非交会之地,希腊商人活跃于世界各地,在东西方两大世界间游走,成为文明交流的使者,希腊曾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如今又是“一带一路”在欧洲的积极响应者。希腊的历史可为我们理解和积极参与全球化时代提供启发。
这本书弥补了国内长期缺乏希腊通史的缺憾,使中国读者能够对具有同样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和希腊文明进行对比式阅读,进而加深对人类最辉煌的这两大文明的认知。
——陈志强,南开大学杰出教授,世界史学系主任
从古典文明的辉煌到罗马人的老师,从东正教的拜占庭到奥斯曼的臣民,从为民族解放而奋斗到现在民主制度的确立,希腊人似乎经历了漫长的轮回。本书简明地展示了希腊史的兴衰起伏,也能为中国文明提供有益的镜鉴。
——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一部意义深远、面面俱到的希腊历史,涵盖了三千多年至今的漫长时间,可靠、引人注目且文笔优美。一本很棒的书。
——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作者,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
一本非凡且易读的书,独具匠心,讲述了希腊语民族3500年的历史。从米诺斯到现代,他们的胜利、他们的悲剧,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忍耐都在其中。对于任何想了解当今希腊的人来说,这就是起点。
——伊恩·莫里斯,《西方将主宰多久》作者,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和古典文学教授
一部杰作,出自一位通晓希腊一切事物的杰出专家。
——格雷戈里·纳吉,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主任
本书雄心勃勃,完全“重新定位”了西方历史。
——《华尔街日报》
在这本关于希腊历史的可靠且颇具可读性的书中——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普通读者来说,都是同类书中的佼佼者——比顿揭示了远超我们想象的复杂事实。
——《外交事务》
一本广博且可读性很强的书。
——《金融时报》
书籍目录:
前言
1. 账簿与史诗(前1500年—约前1180年)
2. “这是荷马的世界,不是我们的”(约前1180年—约前720年)
3. 发明政治学,探索宇宙(约前720年—前494年)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古典”时代(前494年—前404年)
5. 文化之都(前404年—前322年)
6. “成为希腊人”(前322年—前27年)
7. 罗马的希腊帝国(前27年—公元337年)
8. 成为基督徒(337—630)
9. “宇宙之眼”(630—1018)
10. “世界渴望之城”(1018—1204)
11. 有希望的怪物(1204—1453)
12. 两个世界之间(1453—1669年)
13. “希腊复兴”(1669—1833)
14. 欧洲的国家,世界的民族(1833—1974)
15. 新账簿,新史诗(1974—2021年)
结语
作者介绍:
罗德里克·比顿(Roderick Beaton),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现代希腊及拜占庭历史、语言和文学荣休教授,曾任拜占庭和现代希腊研究系主任、希腊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他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希腊研究,著有《中世纪的希腊浪漫主义》《现代希腊文学导论》《拜伦的战争》《希腊三百年》等,作品曾三次荣获英格兰-希腊联盟朗西曼奖,并入围达夫·库珀奖、坎迪尔历史奖。他积一生研究希腊之功力,为全球读者撰写了这部既严谨可靠,又生动好读的希腊通史《希腊3500年》。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这片位居欧亚非十字路口,海岸曲折、岛屿密布的小小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东方与西方文明的交融之地。这里孕育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它不仅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这里建成了“新罗马”君士坦丁堡,它成为“世界渴望之城”,丝绸之路的终点;时至今日,希腊仍是全球航运业的执牛耳者。
这里也是东方与西方强权反复争夺的焦点,从希波战争、罗马征服,到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十字军东征、奥斯曼统治,再到希腊独立、巴尔干战争和一战、成为冷战前线,这里的土地浸润了无数的血泪。
3500年前,擅长航海和商业的希腊先民迈锡尼人在爱琴海的岛屿和半岛上登上历史舞台,虽然经历了一个衰退的“黑暗时期”,但在公元前9世纪后再次繁荣,发展为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城邦,进而因亚历山大征服而缔造了第一个“全球化”时代。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希腊的历史并没有随着古希腊城邦的衰亡而结束,希腊人的文明反而由于罗马的推崇而进一步扩大影响,为现代科学、艺术、政治和法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讲希腊语、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古典希腊和罗马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在数百年间为西方世界所艳羡。中世纪终结之际,君士坦丁堡的沦陷虽然令人嗟叹不已,但从奥斯曼帝国的希腊巨商,到引领现代民族独立浪潮的希腊革命,再到在商船业独占鳌头的现代希腊,希腊人依然在亚欧交会之地蓬勃发展。
本书是作者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完整涵盖3500年希腊历史,串起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希腊历史完整图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讲述了希腊人的故事和他们的全球影响。
过去的希腊史写作大部分集中于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罗马治下的希腊、拜占庭帝国、奥斯曼治下的巴尔干、现代希腊国家的历史基本是割裂的。实际上各大古文明中仅有中国和希腊未曾断绝,在希腊被罗马征服后,希腊文明与罗马和基督教文明融合,成为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石,而从讲希腊语的拜占庭帝国到奥斯曼的希腊权贵,再到在世界商船业独占鳌头的现代希腊,希腊人一直在亚欧交会之地蓬勃发展,本书完整涵盖3500年希腊历史,串起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希腊历史完整图景。
♖欧亚十字路口,体悟文明交融与碰撞!
地跨欧亚的希腊,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方文明交融与碰撞之地,这里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也成为大帝国反复争夺的战场,当今依然动荡不已的巴尔干、土耳其、塞浦路斯、克里米亚都曾是希腊世界的一部分,希腊复杂多变而跌宕起伏的历史是理解整个世界历史的一把钥匙。从古希腊人的源起、希腊文明的形成、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基督教的传播,到拜占庭的兴衰、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近代掀起民族独立浪潮,再到20世纪在西欧经济文化冲击和巴尔干复杂局势下的困境与希望,本书用生动精练的语言完整叙述了希腊的传奇历史。
♖中希文明互鉴,了解与中国交相辉映的伟大文明!
希腊与中国同样是文明古国,也同样在19世纪末掀起民族复兴与解放的革命;一个依赖海洋,一个立足大陆,“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对比中希的历史轨迹,进行文明交流互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对“人类文明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富有启发!
本书以全球化的视角,对过去几千年希腊人的历史成就做出了新的分析与判断,除了“希腊文明”这一显著贡献,希腊人更是最早开启“全球化”之旅的“世界公民”,在数千年历史中始终是全球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倡导者。身处欧亚非交会之地,希腊商人活跃于世界各地,在东西方两大世界间游走,成为文明交流的使者,希腊曾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如今又是“一带一路”在欧洲的积极响应者。希腊的历史可为我们理解和积极参与全球化时代提供启发。
这本书弥补了国内长期缺乏希腊通史的缺憾,使中国读者能够对具有同样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和希腊文明进行对比式阅读,进而加深对人类最辉煌的这两大文明的认知。
——陈志强,南开大学杰出教授,世界史学系主任
从古典文明的辉煌到罗马人的老师,从东正教的拜占庭到奥斯曼的臣民,从为民族解放而奋斗到现在民主制度的确立,希腊人似乎经历了漫长的轮回。本书简明地展示了希腊史的兴衰起伏,也能为中国文明提供有益的镜鉴。
——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一部意义深远、面面俱到的希腊历史,涵盖了三千多年至今的漫长时间,可靠、引人注目且文笔优美。一本很棒的书。
——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作者,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
一本非凡且易读的书,独具匠心,讲述了希腊语民族3500年的历史。从米诺斯到现代,他们的胜利、他们的悲剧,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忍耐都在其中。对于任何想了解当今希腊的人来说,这就是起点。
——伊恩·莫里斯,《西方将主宰多久》作者,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和古典文学教授
一部杰作,出自一位通晓希腊一切事物的杰出专家。
——格雷戈里·纳吉,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主任
本书雄心勃勃,完全“重新定位”了西方历史。
——《华尔街日报》
在这本关于希腊历史的可靠且颇具可读性的书中——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普通读者来说,都是同类书中的佼佼者——比顿揭示了远超我们想象的复杂事实。
——《外交事务》
一本广博且可读性很强的书。
——《金融时报》
精彩短评:
作者:清流石 发布时间:2022-02-21 00:12:03
和小朋友一起读,然后一起做读书分享,不约而同都想到了小镇居民,小说中的平民,其实也就是现实中的我们自己,值得我们反思。
作者:Julie.Jin 发布时间:2023-12-06 15:10:19
就还行………
但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作为启蒙,更合适
这本有点流水账
作者:失格体 发布时间:2023-11-02 21:27:43
主要阅读了第六章至第八章和近现代史部分,本书中文译名是“希腊3500年”,倒不如原书名《(以)希腊人(的视角与活动范围为主要论述对象)一部全球史》来得贴切。有两个问题贯穿了全书各部分浅尝辄止的叙述:“谁是希腊人”“希腊人何时在各地干了些什么”,与其说这本书在讨论作为政治实体的希腊城邦或希腊国家,倒不如说在讨论以族群而存在的希腊人,这一点在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希腊独立后提现得更为明显。读完本书会想起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所说:“我们散居在海洋的周围,就像蚂蚁或青蛙散步在池塘周围一样。”
作者:鱼的九思 发布时间:2023-12-22 06:43:55
简明希腊史,好读。
作者:河流底层 发布时间:2023-12-26 20:30:52
看完又想去伯罗奔尼撒半岛了。
作者:日月空啊 发布时间:2023-11-29 22:03:59
时间原因只读前六章,亚历山大那里好看,其他的不行,条理不清,我还以为我在看意识流小说
对比了一下别的书,加一星
深度书评:
关于希腊3500年历史的12个问题(晏绍祥/陈莹雪访谈)
作者:新思文化 发布时间:2023-08-09 14:30:47
晏绍祥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原会长
陈莹雪 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主任
希腊对于很多人来说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我们都十分熟悉源于希腊的奥运会,还有马拉松,断臂的维纳斯雕像,还有雅典卫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是如雷贯耳。但是关于希腊历史的演进,大部分人可能并不十分清楚,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希腊史,他对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还有价值吗?两位老师是怎么与希腊史结缘的?
陈:
我和希腊的结缘其实就是一次旅行。2006年国庆节的时候,我去希腊玩了一个星期,就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来之后就决定了以后从事希腊方面的研究。
说到我们现在了解希腊还有什么价值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希腊有一位作家叫卡赞扎基斯,曾经两次来到中国,一次是在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另一次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也算是中国的老朋友了。他写过一本《中国纪行》,其中有一段比较有名的话,他说:“孔子和苏格拉底是这个世界的两个面孔,这两个面孔之下其实都是理性。”
他用这句简短的话,为我们找到了中国和希腊的一些共性,事实上这些共性可能就是我们去探索希腊的必要性所在。
晏:
希腊史我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了,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现在也确实喜欢希腊这个地方。当然我可能没有陈老师那么浪漫,她是先去了希腊一趟,我则是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做的是古代希腊史研究,关于古代希腊大家可能都了解民主政治、繁荣的文化这一类的东西。但实际上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希腊的国家数量是非常多的,古代希腊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它一直是由很多城邦组成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按照今天西方学者的研究,可能有1000多个大小城邦,但是每个国家、每个城邦在不同时期的制度是非常不一样的。
所以希腊人为什么有政治哲学?就是因为他们见过各种政体,比如说君主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平民制、民主制。今天我们关于政治学的术语,尤其是形容各种制度的术语,基本上都来自希腊人。而希腊人对每一种制度的优点、缺点都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去看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里的讨论和辨析就知道了。
所以我觉得他们之所以有那么发达的文化,跟他们的这种制度的多样性,思想的活跃是有直接关系的。说句实在话,如果让我再选一回研究方向,也许还是会选择古希腊,谢谢。
《希腊3500年》这本书用“讲希腊语的人”这一概念,将希腊的历史上溯到3500年以前迈锡尼文明的诞生。那么您能不能谈谈,这是希腊文明的起点吗?希腊文明来自何方?
晏:
这里我就大概地说一下。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当迈锡尼、克里特这些古老的文明遗址没被发现的时候,追溯希腊人的历史往往只能从荷马史诗开始,也就是说大概是在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所以格罗特写《希腊史》的时候,希腊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赛会算起,在那之前只有神话,不是历史。
到了19世纪后期,德国商人谢里曼,读荷马史诗入了迷,跑到小亚细亚西北角那里挖掘古城,发现了特洛伊遗址。后来他跟土耳其政府闹翻了,就又跑到希腊大陆去挖,挖出了迈锡尼、梯林斯。到了1900年的时候,英国的考古学家伊文思去了克里特岛,他很准确地判断出希腊人传说中的米诺斯迷宫的位置,然后就开始在那发掘。后来他后半辈子的时间基本上都在那里,一直到1941年希特勒占领克里特岛。就这样,我们才把古代希腊的历史一步一步地往上推。
但是如果我们用语言来界定一个民族的话,克里特人就不属于希腊人,因为他们的语言不是希腊语。而谢里曼发现的迈锡尼文明是说希腊语的。因为我们已经解读了迈锡尼人的文字,它是一种希腊语,是在1952年由英国的一个很年轻的建筑工程师文特里斯解读出来的。今天学界比较确定的结论是,他们是公元前2000年前后一支进入巴尔干的印欧人和当地新石器时代的人群结合而形成的。印欧人的语言和当地的语言结合以后,形成了迈锡尼人的语言,也就是希腊语。
如果从语言来判断,那么基本上可以判定迈锡尼文明应该是希腊历史的起点,只不过这个事儿过去西方的学者不太愿意认可,因为迈锡尼的政体和后来的希腊城邦是很不一样的,后来希腊城邦基本上都是由公民大会做决定,但是迈锡尼的国家是以宫廷为中心,由国王来统治。所以他们不太愿意承认,更多地把迈锡尼文明当作西亚和埃及文明的一种延伸。不过现在相当多的学者都接受了迈锡尼人是希腊人的祖先。《希腊3500年》这本书从迈锡尼文明兴起写起,到现在大约就是3500年。
近几年网络上流行一种“希腊伪史论”, 他们的主要观点这里列举三个:一个就是说希腊国土狭小多山,不像印度、中国这样拥有大河平原,所以养活不了多少人口,缺乏发展文明的条件;再有就是说古希腊的伟大学者都是在古典时代这个不长的时期出现的,他们的作品在文艺复兴之前都失传了,所以他们认为这些作品可能是后世伪托的,是阿拉伯人和文艺复兴学者借着他们的名字写的;还有就是说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宫和爱琴海东岸的特洛伊一类遗址是附会的,和古希腊历史没有关系。这些说法,对于大众来说,没有一定的世界古代史知识积累还是会引起迷惑的,两位老师能否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晏:
关于第一个问题,希腊确实在古代是比较贫穷的,希腊人自己都承认,西方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就说贫穷是希腊人的伴侣。但是希腊的富人也许没那么富,但是它整个的社会财富分布是比较均衡的,这一点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看出来。当时梭伦按照土地收入把公民分成四等,第一等公民是500麦斗,第四等是200麦斗以下,实际上第一等和最后一等收入的差距只有两倍半对不对?200麦斗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没多少,但实际上一个人一个月吃的粮食可能就是2/3麦斗,所以200麦斗对于一个希腊农民来说收入不少了。超过200麦斗,就可以当重装步兵了。
所以古希腊虽然没有那么富,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创造出文明来。一些热带地区的人不需要多少劳动,一天到晚都有东西吃,反而创造不出文明来。相反,资源缺乏的地方出现资源适当的集中,使社会被组织起来以后,反而容易创造出文明来。
当然希腊史更主要的证据是一系列考古和文献证据,这些文献是怎么从古代经过罗马,又经过阿拉伯文艺复兴,到我们现在的,流传线索是非常清晰的。他们经常说的一个理由是,这些古代作家学者怎么会留下那么多文字?因为古埃及能生产很多的莎草纸,考古学者从埃及发现的很多东西都摆在那里,我们都能看到,这是其一。
另外也不像他们说的,这些著名的文化人都是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才出现的。荷马史诗在那之前很早就有了,在公元前8世纪基本上就已经出现了。实际上荷马不是一个人,他后面是一大群人,正因为有了一大群人,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而在埃及留下的莎草纸文献里面,就有不少是抄录荷马的,另外还有一些其他作家的记录,所以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个就是伪史论者怀疑考古造假。实际上我觉得他们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他们可能把所谓的西方世界想象成铁板一块,好像可以联合起来造假。但实际上,西方国家近代以来的学术是非常民族主义的,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利益,如果有人敢造假,另外一个国家的学者就会揭发。所以这样的质疑实际上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陈:
实际上我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说,希腊伪史论当中有一种说法是在文艺复兴之前,这些古典作家的作品长期失传,所以它不是真的。但实际上在文艺复兴之前,至少在拜占庭帝国,这些古典作家其实一直都在被学习,被传诵,他们作品的抄本其实一直都有。
另外文艺复兴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拜占庭的覆灭成全的。文艺复兴的时间段正好也是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时间段,实际上,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有大批拜占庭知识分子带着希腊的古典作品来到了文艺复兴的意大利,然后在意大利教授希腊语。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西方才有了学习希腊语的传统。在比顿的这本书里,有一段专门讲述的就是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希腊的一些学者对于西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贡献。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将文明分为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海洋文明更加开放,大陆文明更加内敛,希腊文明就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文明,毕竟希腊的早期文明也被称为爱琴文明,中国是大陆文明,这两种文明的性格差异让它们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两位老师认为两种文明的划分有道理吗?中国和希腊的文明有共通之处吗?
晏:
这是前些年我们国内非常流行的一种说法,这个说法就我个人来看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也不能说它就是对的。
因为中国,至少在唐宋以后,在海洋上的开拓也是很明显的。而希腊,至少就古代希腊而言,它是以农业为基础,而不是以工商业为基础,这一点我觉得的是应该弄清楚的一个基本问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刚才我提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时候划分公民等级的标准不是货币收入,也不是说有多少资产,而是按照土地收入的多少。到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城邦里面贫富矛盾分化严重,希腊人经常闹革命,最经常喊的口号是什么?第一没收财产,第二重分土地。
但希腊人有没有海洋活动呢?确实有。希腊人在扩张时,采用的是海上扩张的方式。我觉得也很正常,因为巴尔干的土地就那么大,往哪里扩张呢?北方有色雷斯人,多瑙河对岸有西徐亚人,根本没法扩张。所以他们都是采用的最简单的办法:出海航行,发现一个地方不错,就定居下来。
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希腊人也是靠土地过日子,它仍然是一种陆地上的文明。中国在这方面也是一样的,至少这个差别不像我们想的那么明显。
陈:
大家如果打开希腊的地图,你就会对所谓的海洋文明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我们这本书上也有希腊地图,可以看一下,它有很多的岛,应该是上千个岛,这些岛分为几个群岛,一个是东地中海靠近土耳其的十二群岛,一个是爱琴海上的基克拉泽斯群岛,包括很多个小岛,包括大家听过的圣托里尼岛、纳克索斯岛、米科诺斯岛,然后还有靠意大利的亚得里亚海上有七个岛,叫作伊奥尼亚群岛,还有希腊最大的一个岛,就是在南边横躺着的克里特岛,希腊就是这样一个地理状况。
你可以看出,实际上希腊人出门就是海。刚才晏老师说的是古代希腊人的经验,现代的经验是什么呢?旅游是希腊的一个支柱产业大家可能都知道,还有一个支柱产业是什么呢?是船运。大家可能听说过希腊的一些“船王”,比顿的这本书上也提到过好多个。由于希腊这样的经济结构,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作一个海洋文明的国家。
一般认为雅典民主制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是公元前508年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时候建立的,而在雅典先后被马其顿和罗马征服以后,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民主制。实际上有不少古希腊人,比如柏拉图和修昔底德都批评过雅典民主制,那么雅典的民主是一个特例吗?
晏:
这个问题我想可能好多读者都是很感兴趣的,这也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首先我们得解释一下,公元前508年作为民主制的起点,这好像是现在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但实际上在古代可不是,希罗多德认为克里斯提尼是雅典民主的建立者,但是亚里士多德更倾向于认为梭伦是民主制的建立者。那么在近代以后,以公元前508年作为民主制诞生年代的说法是从谁开始的呢?
刚才开头时候跟大家提到过19世纪英国伟大的历史学家乔治·格罗特,这个说法是从他开始的。他定在这个时候,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们知道梭伦改革之后过了几十年,民主制就被破坏了,如果梭伦是民主制起点的话,怎么又被庇西特拉图的僭主统治取代了呢?所以近代西方批评民主制不是一个好制度的时候,就拿这个来说事儿,说你看民主是啥玩意?一帮穷鬼啥也不懂,刚刚掌权几天就把自己出卖给了一个最坏的买主。格罗特是民主制非常真诚的信仰者,他就觉得这事儿还真是挺尴尬的,所以他就把民主制诞生的时间定在公元前508年,然后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证,从那之后大部分西方学者都接受了这个观点。
为什么这个时间合适呢?因为你看公元前508年民主制诞生以后,首先干的第一桩事就是击败了斯巴达的武装干涉,接着公元前5世纪初的希波战争,雅典和斯巴达联合起来把波斯给打败了,之后就是雅典人建立了海上帝国,一直到伯里克利时代。所以你看民主制起来之后,雅典一直往上走,对不对?
但实际上,这种理论是有政治上的一些考虑的。我们今天知道希腊城邦最早的民主制不是从雅典开始的,而是从爱琴海一个叫开俄斯的岛上(现在叫希俄斯岛)开始的,大概是在公元前570年左右,那肯定比克里斯提尼要早。到古典时代以后,实际上跟雅典大体同时,很多城邦都有类似的向人民放权的行动。所以这不是雅典独一家的现象,它是公元前5世纪末的时候,整个希腊世界一个基本的趋势。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雅典并不特殊。但是非常遗憾,关于其他的那些城邦,其他的那些所谓的民主制,我们了解得非常少,有的只有几个字的记录,或者有一篇铭文,而留下最多文献的是雅典人。雅典在希腊这个地方是比较特殊的,大多数希腊城邦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下,但是雅典是2600平方千米,是比较大的。还有一点,大多数希腊城邦非常贫瘠,而雅典有劳里昂银矿。公元前5世纪雅典为什么有那么强大的海军?海军是需要钱的,劳里昂银矿给它提供了大量的收入,它就能用这支海军控制其他的地方,让其他城邦给它交钱,所以它变得越来越强盛,然后才有后面的一系列情况。
很多人认为在文明古国之中,像印度和埃及的历史都是断裂的,它们遇到了多次外来者的入侵,希腊也是被罗马人征服了。两位老师觉得,罗马征服以后希腊的历史是否是断裂的呢?
晏:
首先可能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叫延续?什么叫断裂?古代埃及的文明我们今天认为是没有了,那是因为后来它的文字失传了,但是文字失传了,不代表埃及文明所有的元素都被消灭了。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古代的埃及人和今天的埃及人长相上还是挺像的。而且,埃及人种庄稼的技术,在近代的农业技术出现之前,我相信差别应该也不会太大。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讲,埃及的文明就不能说是完全断裂,它还是有延续性的。
印度表现得更明显,因为谈到古代印度我们最常说的,中学的教科书里都写着——种姓制,种姓制一直到1947年印度独立后才在宪法里明确地废除了。但是北大的尚会鹏老师写过一本《种姓与印度教社会》,他在那里面谈到,实际上直到上世纪末,很多地方还留着种姓制的痕迹。另外印度教就是从古代的婆罗门教演变过来的。
那么再看希腊,如果我们从政治上来讲,它先是被马其顿征服了。虽然有一些人说马其顿人是蛮族,但是至少马其顿的王室自认为是正宗的希腊人,是从阿尔戈斯迁过去的;而且后来亚历山大入侵东方之后,他传播的基本上也是希腊城邦的文化。所以无论从文化上来讲,还是从政治上来讲,被马其顿征服的希腊都是有延续性的。
即便是罗马征服之后,希腊在政治上失去了独立,但不代表它的文化传统没有了。比顿在这本书里面也说了这个问题:罗马在征服希腊之前,已经在学习希腊的文化,至少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甚至现在有人认为更早,在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的王政时代,罗马人就已经了解希腊文化了。至少从公元前3世纪以后,罗马人从希腊文化吸收了很多东西。学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执政官弗拉米尼努斯到地峡赛会上,可以跟不同地区的希腊人用希腊方言交流,甚至说得比希腊人都地道。
所以到奥古斯都时代的时候,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给粗鲁的拉丁姆带来了文化。维吉尔自己也承认,罗马人在文化上完全不行,他们要跟希腊人学习;所以罗马人的优势在哪儿呢?维吉尔说,罗马人,你应该用你的威权统治万国,这是你的专长。东罗马在很长时间里面都是用希腊语作为官方语言,拉丁语当然也是官方语言,但是等到查士丁尼以后,拉丁语就不怎么用了,所以拜占庭是希腊人的帝国。所以罗马的征服从文化上来讲,在某种意义上是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陈:
希腊文化一直以来对罗马人来说都是高山仰止的,刚才晏老师已经举了很多例子了。另外实际上希腊传统文化,用希腊语讲就是“παιδεία”(派地亚),是不会随着希腊世界政治变化而消失的。不仅罗马征服希腊后是如此,拜占庭帝国结束之后,奥斯曼人占领了这片土地,希腊的文化仍然存在。希腊人仍然还说希腊语,希腊的那些典籍,比方说两大史诗,其实在整个拜占庭时期以及奥斯曼统治时期,都是学校学生必读的经典。这可能会有一些让大家意外,但事实上希腊文化的延续性就是这样的,你也可以说它很顽固,同时它也是富有生命力的。
拜占庭帝国可以说是丝绸之路西端的终点,我们知道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面,中国的丝绸曾经通过这条路运到遥远的西欧,很久以前希腊人就称中国为“赛里斯”,也就是丝国。不过中国和希腊历史上似乎没有建立过直接的交流,那么古希腊、拜占庭和中国之间是否有过文化上相互的影响呢,请两位老师聊聊。
陈:
关于这个话题,我觉得清华大学张绪山老师写的这本书,《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就可以给出很好的答案,这是一部史料十分详细、分析入微的研究。希腊、拜占庭和中国之间文化上的相互影响相对来说比较有限,更多的是一种贸易或者是物质文化交往,这就是中国在拜占庭的典籍当中或者更早一些的希腊典籍当中叫作塞里斯的原因,赛里斯其实就是丝绸的意思。
晏:
实际上古代希腊的文化对中国的文化是肯定有影响的。比如说通过中亚,亚历山大东侵之后,希腊的文化进入到现在巴基斯坦、阿富汗这些地方,这里有一个犍陀罗国,大概存在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佛教的很多造像都受到犍陀罗风格的影响。我们只要去佛教的寺庙里一看,包括敦煌,实际上就能看得非常明显。
当然这种影响更多的是一种间接影响。可能双方之间官方没有什么直接往来,因为两个国家隔得实在太远了,相互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所以这种影响是肯定有的,但就不像中国影响日本那么明显。
我们知道西欧是长期处在封建制之下的,国王的权力没有那么大,所谓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而且还有教会的力量,甚至有时候在君主之上,而拜占庭建立了君主专制。专制主义的拜占庭和权力相对分散的西欧相比,哪个更有优势?拜占庭延续了1000多年,是否应该归功于这种制度?
陈:
这个问题也比较大,所谓的拜占庭的君主专制和西欧比是不是更有优势,其实很难回答。因为这个优势显然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很难说这个制度会带来哪些好处。东西在政治制度上的不同走向是历史造就的,其实可以上溯到罗马帝国晚期。我们虽然习惯称东罗马帝国或西罗马帝国,实际上如果回到那个时代的话,一个人无论是在东部还是西部,他并不觉得自己处于两个不同的帝国中,这只是一个帝国的两个不同的部分。但是东西两个部分的确是在4世纪以后,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它们面临的其实是不同的挑战,主要是西部面临更严峻的所谓的蛮族入侵,有哥特人、汪达尔人等等,西部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样一波又一波的蛮族入侵。西部之后就变成了不同的蛮族的王国,后来发展成为西方的这些封建国家。就东部来讲,它没有遭遇如此强大的挑战,所以总的来讲还可以保持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权,一直延续下来,最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拜占庭帝国。
那么拜占庭帝国为何能够延续1000年?我觉得任何其他的答案可能都比君主专制更好一些。拜占庭这块地方之所以1000多年来没有被吞并,是因为它和周边的国家和民族能达成一定的权力平衡,它们没有强大到足以彻底毁灭拜占庭。另外就是拜占庭帝国有很强的外交手段,大家可能也听说过。比顿这本书也重点说了这件事。其实拜占庭帝国虽然叫作帝国,但是实际上它看上去是比较疲弱的,就是说它会通过外交手段节省很多的军事成本,来保证维持这样的一种平衡,维持自己的生存。比方说拜占庭对于斯拉夫的传教活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手段,就是化敌为友的一种手段,那么这就比穷兵黩武要高明很多,这可能也是它延续很多年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些技术上的手段,比方说大家知道所谓的“希腊火”在抵抗阿拉伯人入侵的时候是很管用的,可能比它的君主制要管用很多。从技术上来说还有一点,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也的确是中世纪最坚固的城墙,抵御了一次又一次的入侵,就是在整个的千年历史上,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只被攻破过三次:1204年十字军东征,之后拜占庭人光复的时候那也算是一次,另外就是1453年。1453年已经进入到火器时代了,旧时代的城墙已经不能迎接火器时代的挑战了,形势就变了。所以我觉得有很多的其他的因素可以解释拜占庭的延续。
晏:
实际上拜占庭能够保持这么长时间的统治,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西部罗马没钱的时候,拜占庭很有钱,别说,这还相当重要,因为什么呢?当匈人的首领阿提拉到君士坦尼堡城下的时候,拜占庭皇帝给了他一大笔黄金,让他拿了钱走人。有好多外来的入侵者到那边以后,拜占庭就给点钱息事宁人,有这一方面的原因。
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事件在西方历史中被认为是中世纪的终点和现代史的开端,请陈老师谈谈为什么这个事件有划时代的意义?奥斯曼对拜占庭的征服对欧洲来说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陈:
如果说非要谈奥斯曼征服君士坦丁堡对欧洲的影响,那么最直接的就是前面所说的成全了欧洲这个时候出现的文艺复兴,当然文艺复兴对于欧洲的意义大家就很清楚了。
另外我们总是习惯在学习历史的时候,给历史找一些关键的年份。用1453年或者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476年来划分时代是高度主观的。实际上1453年只是城破的那一年,但城破前的100年或者说至少50年,拜占庭帝国就已经在走向衰亡了,奥斯曼对它的侵蚀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从14世纪末期开始就一直在蚕食它。1453年君士坦丁堡城破的时候,拜占庭帝国几乎只剩下这座城了,还有一点点是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米斯特拉斯,这是君士坦丁堡的最后一个据点。
在1453年之后,奥斯曼的征服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下,一直到1669年,它把当时处于威尼斯统治之下的克里特岛也夺过来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奥斯曼就完成了对整个东地中海的征服。这基本上也就把当时的地中海世界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东部的伊斯兰世界,还有西部的基督教世界,形成一种东西方的对立,这就是近代早期的形势。
奥斯曼征服拜占庭之后,对异教是比较宽容的。刚才陈老师也谈到,希腊人还在学希腊文的经典,另外君士坦丁的普世牧首也是由奥斯曼的苏丹任命的,有的希腊人还获得了比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叫作法纳尔人。而且奥斯曼帝国在某种程度上是自视为拜占庭的继承者的。那么对当时讲希腊语的人群来说,他们对奥斯曼帝国的认同度怎么样?他们认为自己是奥斯曼人还是希腊人呢?
陈:
奥斯曼帝国征服以后,对异教比较宽容,这种宽容实际上是穆斯林对于同样信奉一神教的基督徒的宽容。但是这种宽容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以经济义务来换取宗教信仰的自由。比如说他们需要向奥斯曼统治者缴纳一定的税款,税款实际上是专门针对非穆斯林的,缴纳税款之后他们可以保留自己的信仰。大部分被奥斯曼帝国征服的希腊地区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改宗,只是局限在几个地方,一个是阿尔巴尼亚,还有马其顿的西部,还有克里特岛,这些地区都有它的特殊性,绝大部分地区还是保持了基督教信仰。
至于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产生,本身是希腊人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东正教会在选出一个候选人之后,最后由苏丹来确认。但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程序,在整个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我们会发现奥斯曼统治者会时不时出于自己的政治需求,去指定或者是罢黜一个牧首;实际上这也涉及在整个奥斯曼帝国时期,东正教和奥斯曼国家之间或者牧首和苏丹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总的来讲在奥斯曼统治者看来,其实牧首算是苏丹的一个臣子,牧首对苏丹也是要承担经济义务的。在奥斯曼统治时期,牧首以及东正教会很快就被纳入了奥斯曼的国家机器,东正教会在整个奥斯曼帝国的税收体系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基督徒的税收是要通过教会来征收的。
希腊人获得比较高的社会地位,也就是法纳尔人的形成,实际上是从18世纪初开始的。在那之前,我们这本书上也提到,苏丹更信任的是一些年少时就脱离了原生家庭的一些基督徒的孩子,他们改信伊斯兰教,然后被带入苏丹的宫廷中,成为苏丹的禁卫军。但是这种制度在18世纪初基本上就终结了。在这之后就兴起了所谓的法纳尔人,这个名字是因为君士坦丁堡的希腊人聚居在法纳尔区。因为希腊商人在经商的过程中经常要和各个不同人群进行交流,有比较好的外语水平,所以他们就能在奥斯曼帝国就长期担任要职,其中之一就是奥斯曼统治者的御用翻译。法纳尔人在最辉煌的时候,被苏丹任命为位于现在罗马尼亚的两个公国的君主,一个是摩尔达维亚,还有一个是瓦拉几亚,这两个公国在当时都属于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自视为拜占庭的继承者,因为奥斯曼在征服拜占庭之后,他们发行的货币上就把苏丹称为罗马人的王。但是至于希腊人对奥斯曼帝国的认同,首先奥斯曼帝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帝国,它其实并不强调这种认同。奥斯曼认同是一个很晚近的事情,可以追溯到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坦志麦特改革时期。我们可以把坦志麦特改革粗浅地理解为奥斯曼帝国的洋务运动,也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自救行为。那么在改革当中,奥斯曼人尤其是奥斯曼的统治者,想要解决的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在奥斯曼境内各种民族的不平等,还有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不平等。改革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打破这种不平等,然后让所有的人群产生一个所谓的奥斯曼主义的观念,也就是这里说的奥斯曼认同,但最后还是失败了。实际上奥斯曼帝国改革失败之后,就放弃了奥斯曼认同,走向了土耳其的认同。
所以说,希腊人对奥斯曼帝国的认同问题,在奥斯曼帝国统治400多年间的大多数时期是不存在的问题。如果对奥斯曼国家的组织形式有所了解的话,就知道它根据不同的宗教信仰,把人群划分为不同的米勒特,比如有希腊人米勒特、犹太人米勒特、亚美尼亚人米勒特,这很难产生一个统一的认同。实际上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大多数时间里,这些说希腊语的人仍然认为自己是罗马人,也就是延续在拜占庭时期的自我认知。那么希腊人用希腊人来称呼自己,这也是一个特别晚的事情,应该是出现在18世纪末,也就是所谓的希腊启蒙运动出现之后。
《希腊3500年》这本书里提到希腊是“在旧大陆上建立民族国家的第一次成功实验”,那么大家知道欧洲1848年革命也被叫作“民族的春天”,在它之前1830年的希腊现代民族国家建立和后来的“民族的春天”有没有关联?它和意大利、德国这些民族国家的建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陈:
比顿在写这本书之前,写过一本《希腊三百年》,其实它的英文书名就是
Greece: Biography of a Modern Nation
,在那本书当中他就特别强调这个观点。我们现在谈到希腊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问这样一个巴尔干南端的小国,它对现代世界有什么杰出贡献吗?那么答案就是,在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一点上,它是第一个,它开启了这样一个浪潮。
其他的那些国家像德国、意大利,是在19世纪后期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还有像巴尔干半岛的一些国家,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这些,也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希腊的确是先人一步。
希腊之所以能够先人一步,关键点其实就在于希腊这个国家就在古希腊文明所在的地区,通过这一点建构起了现代希腊人和古希腊人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实际上源自当时西方的一场运动或者说一种思潮,叫作亲希腊主义(Philhellenism)。他们觉得现在这群说希腊语的人处在奥斯曼异教徒的统治之下,而这群人应该是古希腊人的直接后裔。也就是说现代希腊人是古希腊人直接后裔的命题,并不是希腊人自己提出来的,是西欧人,就是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那些对古希腊的文化怀有敬仰之情的人提出来的,并且他们觉得帮助现代希腊人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对希腊欠下的一个“文化债务”。所以希腊的民族国家从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有很强的他者的预设在里面。
最后想请两位老师谈一个比较个人化的问题,关于希腊有什么非常打动您的事情,可以是希腊史之中的,也可以是在希腊访问和研究过程中的。
晏:
这个问题实际上刚开始谈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已经谈过了,那么在这里无非再补充一点。我想说的就是,古代希腊那么多的城邦,那么多的国家,我觉得希腊向我们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普通人是有能力治理好国家的。
当然希腊的城邦是有很多种不同的制度的,但是总体上讲,希腊城邦政治预设的前提是所有公民都能够直接参与到国家管理之中,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希腊是直接民主。当然这种直接民主是有限度的,范围一大它就没法实行。像雅典执行起来就已经有点难了,从马拉松到雅典城大概有42千米,而雅典公民一年要开40次会,特别是你如果赶到农忙季节去开会,开完了以后庄稼都烂在地里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大多数国家都是比较小的,有这样一种限度。
当然有一些批评者说希腊制度不好,不好在哪呢?因为那些演说家们在台上摇唇鼓舌,下面的人就跟着起哄,所以这种制度是治理不好国家的。当然他们是有各种毛病的,我们必须要承认;但是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在这么三四百年的时间里面,希腊人在这种制度之下打败了波斯,在古典时代能够达到繁荣,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很难得的。
而近代实际上有一些概念,比如说人民主权的理论,从理论的根基来讲,它是来自于希腊人和罗马人。所以我觉得这一点至少是给人们治理国家找到了一种方式,不是说它是最好的,但起码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式,要不然在所有的地方都由皇上统治就不太好玩了,对不对?人类是多样的,文明是多元的,当然治理国家的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我大概就说这些。
陈:
我刚去希腊那会儿,以及后来在希腊也待过很多年,我就觉得希腊人怎么对动物这么好,尤其对流浪动物。大家以后去希腊的话,可以观察一下希腊满大街都是养得肥肥壮壮的流浪狗,特别大,好像也没什么攻击性,都跟人挺好的,猫也是到处都是。还有希腊人也喜欢喂鸽子,是一个特别爱动物的民族,让我也觉得挺感动的。我想对动物都那么好,对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总之跟希腊人的接触过程当中,我觉得他们总的来说是很友好的,也是很容易相处的这样一群人。
我在那里生活学习了很多年,在希腊的时候,说中文的机会不是特别多,因为我的老师他们英语也不太好,所以我们基本都是说希腊语。有一段时间,我甚至都有一种错觉,好像我也是希腊人,见到他们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好像某种程度上也被“希腊化”了。
未曾完结的希腊史
作者:Quasarrise 发布时间:2023-08-04 15:56:59
在历史类图书中,希腊史可谓汗牛充栋,但几乎都是止于马其顿帝国,或罗马帝国的征服。在这之后的两千年,希腊去哪了?希腊史“完结”了吗?这个问题,很多人也许都未曾想到过,也有些人认为,古希腊与现代希腊的关系,就和古埃及与现代埃及的关系差不多。
中国人对两千年前的《史记》《诗经》名篇耳熟能详,大约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稀罕的一件事。这本书开篇便提到,希腊语、汉语和希伯来语世界上仅有的传承三千年以上的语言。考虑到希伯来语是20世纪才被锡安主义者复活的,希腊语也许是唯一可与汉语相提并论的,希腊人阅读古希腊原文与中国人阅读文言文差可比拟。若以希腊语为标准,希腊已经走过了至少3500年的历史。
虽然屡次被征服,但希腊人并未忘记他们的出身。东罗马帝国以希腊语为官方语言,反而抛弃了拉丁语,使东罗马帝国融入了希腊史。即便是在奥斯曼帝国治下,希腊人依然在传诵荷马的史诗。
然而,经济中心的西移、商路的衰败、蛮族的威胁、制度的变化,使这片多山的半岛与群岛日益穷蹙。他们保存了古希腊的典籍,但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誊抄之后,发展出了黄金时代和文艺复兴。在奥斯曼的治下的希腊人更不可能赶上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没有为这个时代贡献伟大的科学家与文学家。古希腊文明在全世界开花结果,希腊人却成了旁观者。
不过,他们也并非无所作为。19世纪,希腊人在古希腊荣耀的激励下,赶走了土耳其人,第一次拥有了以希腊为名的国家。诚然这只是一个弹丸之地的农业穷国,但这场革命开了19世纪民族独立浪潮的先河,是现代欧洲史一个不容忽视的闪光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战乱仍然缠绕着它,它在东西方之间被拉扯着,先是西方与土耳其,再是西方与苏联。它没有从土耳其收回君士坦丁堡,也没有从英国收回塞浦路斯。在21世纪,它加入了欧盟,也加入了“一带一路”。
苦难也成了艺术的土壤,希腊得到了两尊诺贝尔文学奖:塞菲里斯与埃里蒂斯,还有“电影诗人”安哲罗普洛斯。
也许会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希腊至今仍然称得上一个以海洋为立国之本的国家,这是他们自古以来的长项——他们早在荷马时代就开辟了前往黑海的航线,《奥德赛》就是一个航海的故事。如今,希腊商船总吨位占到全球的17%,长年位居世界第一,航运业为希腊贡献了GDP的6%。
诚然,在如今的历史条件下,希腊已经不能复现往日的辉煌。经过几千年的变迁,它的面貌确实也已经与古希腊有了很大差别,但希腊的历史并不会完结,它还在继续前行。
塞菲里斯在诺贝尔奖受奖词中如是说:
我来自一个很小的国家,我的国家是岩石众多的地中海的一个突出的半岛,那里除了勤劳的人们,海和太阳的光辉以外,简直没有什么再值得骄傲的了。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下载快(579+)
- 体验满分(598+)
- 书籍多(620+)
- 差评(165+)
- 值得购买(411+)
- 无广告(110+)
- 还行吧(642+)
- 无颠倒(570+)
- 差评少(302+)
- 体验还行(273+)
- 实惠(677+)
- 图文清晰(537+)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夏: ( 2024-12-18 21:12:56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后***之: ( 2024-12-29 10:32:31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濮***彤: ( 2024-12-18 15:53:18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谢***灵: ( 2024-12-30 19:43:24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扈***洁: ( 2025-01-04 13:57:56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居***南: ( 2024-12-14 13:16:34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蓬***之: ( 2024-12-14 04:43:50 )
好棒good
- 网友 芮***枫: ( 2025-01-07 17:18:30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石***烟: ( 2024-12-23 21:42:07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屠***好: ( 2024-12-13 02:59:39 )
还行吧。
- 网友 温***欣: ( 2024-12-23 15:38:02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陈***秋: ( 2025-01-08 01:43:14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隗***杉: ( 2024-12-14 07:44:28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喜欢"历史的拼图系列套装(套装全12册) 浦洛基 等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的人也看了
- SAT写作官方题库与范文新航道英语学习丛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考前冲刺 2018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13名牌大学自主招生高效备考.数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年金保险100问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姜小牙上学记:好朋友争夺战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欧洲巴菲特投资赚钱策略 [德]博多·舍费尔、【正版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晚年周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高尔夫运动入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公教育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用书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考试教材冲关攻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申论专业知识历年真题试卷题库2021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选择题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