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2册)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2:26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2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2册)精美图片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2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2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781095953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4
  • 页数:103
  • 价格:25.5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2:26

内容简介: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课堂活动(第2册)(最新版)》内容简介:编写英语学习基础阶段的教材有两种主要的方式,即以语法体系力主线和以交际功能力主线。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侧重,同时又各有弊端。以语法体系力主线编写的教材重视学生的语法体系的系统掌握,重视建构句子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其极端表现是通晓语法,但不善并口;以交际功能力主线编写的教材重视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但往往忽视对语言(包括语法、用词、发音等方面)准确性的要求,其级端表现是开口大胆,但语言错误比比皆是。交际是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学了半天只知语法规则却无法和别人沟通交流,近乎白学;反之,语言的语法(从广义上说包括语言的语法、词汇、发音)规则是语言的根本,没有一句话离得开语法,那些只图满足眼前交际需要、不求坚实的语言功底的人迟早会发现自己词不达意、力不从心,并招人嗤笑。理想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应该寻找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合理的平衡,以及两者有机的结合。近年来国外和国内编写的不少教材都朝这个方向作了努力,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从朗文出版社引进后改编出版的这套这用于中学英语教学的《朗文国际英语教程》(Side by Side)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在这套教材的四册书中,每一课都有一个语法中心点,以及需要频繁使用该语法项的交际情景,于是学生则学到的语法知识立即就能用到语言交流中去。

点击链接进入: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1(套装共2册)(最新版)(附练习册)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2(套装共2册)(最新版)(附练习册)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3(学生用书)(附练习册)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4(学生用书)(附练习册)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1(教师用书)(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2(教师用书)(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3(教师用书)(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4册)(教师用书)(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1册)(学生用书•练习册)(最新版)(附磁带)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2册)(学生用书•练习册)(最新版)(附磁带)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学生用书•练习册)(第3册)(最新版)(附磁带)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4(最新版)(附磁带)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1册)(学生用书)(最新版)(附光盘9张+练习册)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2册)(学生用书•练习册)(最新版)(附光盘)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3册)(学生用书)(最新版)(附练习册+光盘)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4册)(学生用书)(最新版)(附练习册+光盘)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单元测试(第1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单元测试(第2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单元测试(第3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单元测试(第4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课堂活动(第1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课堂活动(第2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教学图片(最新版)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课堂活动(第2册)(最新版)》内容简介:编写英语学习基础阶段的教材有两种主要的方式,即以语法体系力主线和以交际功能力主线。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侧重,同时又各有弊端。以语法体系力主线编写的教材重视学生的语法体系的系统掌握,重视建构句子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其极端表现是通晓语法,但不善并口;以交际功能力主线编写的教材重视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但往往忽视对语言(包括语法、用词、发音等方面)准确性的要求,其级端表现是开口大胆,但语言错误比比皆是。交际是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学了半天只知语法规则却无法和别人沟通交流,近乎白学;反之,语言的语法(从广义上说包括语言的语法、词汇、发音)规则是语言的根本,没有一句话离得开语法,那些只图满足眼前交际需要、不求坚实的语言功底的人迟早会发现自己词不达意、力不从心,并招人嗤笑。理想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应该寻找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合理的平衡,以及两者有机的结合。近年来国外和国内编写的不少教材都朝这个方向作了努力,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从朗文出版社引进后改编出版的这套这用于中学英语教学的《朗文国际英语教程》(Side by Side)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在这套教材的四册书中,每一课都有一个语法中心点,以及需要频繁使用该语法项的交际情景,于是学生则学到的语法知识立即就能用到语言交流中去。

点击链接进入: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1(套装共2册)(最新版)(附练习册)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2(套装共2册)(最新版)(附练习册)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3(学生用书)(附练习册)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4(学生用书)(附练习册)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1(教师用书)(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2(教师用书)(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3(教师用书)(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4册)(教师用书)(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1册)(学生用书•练习册)(最新版)(附磁带)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2册)(学生用书•练习册)(最新版)(附磁带)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学生用书•练习册)(第3册)(最新版)(附磁带)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4(最新版)(附磁带)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1册)(学生用书)(最新版)(附光盘9张+练习册)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2册)(学生用书•练习册)(最新版)(附光盘)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3册)(学生用书)(最新版)(附练习册+光盘)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第4册)(学生用书)(最新版)(附练习册+光盘)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单元测试(第1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单元测试(第2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单元测试(第3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单元测试(第4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课堂活动(第1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课堂活动(第2册)(最新版)

朗文国际英语教程:教学图片(最新版)


精彩短评:

  • 作者:serene_y 发布时间:2021-12-12 18:18:28

    作为产品经理的入门书籍是极好的

  • 作者:祭酒 发布时间:2022-02-28 21:42:24

    回顾历史人物,政治判断的是非,在各种复杂关系中,正确处理上下关系,权力这把双刃剑的危险。保全忠义又自保,如高明的李绩。从作者试图还给高宗一个本来面目,提醒在读历史要小心,史料及历史流行意见不见得是正确的判断。

    比起另一本唐太宗,作者容易陶醉于颂扬贞观之治,优点在于,在众多史料中,理清楚围绕皇权,皇帝与官僚,皇族,各个党派,之间复杂利益关系与斗争,在各种偶然与必然之间,观察事件演变与发展。历史带给人更多启示,也是读史的价值之一。

  • 作者:胖猫头 发布时间:2019-02-23 18:28:04

    不错,通俗易懂,把苏轼生平也撸出了大概轮廓。只是并非按时间线来写作的,可能还需要更多延伸阅读。读罢,觉得坡公个性和我相似也 … 大概文人都是这些毛病吧…

  • 作者:文心孤竹 发布时间:2024-01-30 12:58:55

    白蛇传,过于低俗。

  • 作者:小妖 发布时间:2021-03-23 08:35:45

    用了三个零散时间匆匆翻完。高峰校长应该是做了很多实际的事情,所以我一边读,一边将一些做法划了下来,但是,书本中很多阐述都浅尝辄止,且没有那种真正动人的东西。此刻,再一次回想起好多年好多年前看过的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好!》,跟随着作者的文字悲喜,字里行间能点燃一个同是教育人的欢愉,也翻涌起痛楚,但更多的是心灵沉静,生出力量。大概,那样才是教育人写的教育之书吧,那样的,也才是真正的教育的世界吧。

  • 作者:朱古力 发布时间:2022-01-16 00:46:01

    yyds


深度书评:

  • 纪念张纯如专题

    作者:和菜头 发布时间:2005-11-13 22:57:43

    张纯如简历

     

    1968年3月28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1968-1989年,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城校区随研究物理和微生物学的父母亲成长。

    1989年,获得伊利诺斯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

    1990年,担任《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撰写重要新闻稿。订婚。

    1991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和电气工程师布莱特.道格拉斯博士(Brett Douglas)结婚,7月迁往旧金山湾区。

    1995年,自由撰稿人,为《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和美联社撰写稿件。冬季,在国家档案馆和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完成了《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的初步资料准备,前往北京、上海、杭州进行为期六星期的深入调查。

    1996年,出版《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迷》。

    1997年7月,前往中国南京,调查南京大屠杀史料。

    1997年12月,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1998年,获得华裔美国妇女联合会的年度国家女性奖。

    1999年8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被拍摄电视节目,成为历史探索频道节目专题之一。

    2002年5月13日,获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2002年8月,儿子克里斯托佛.道格拉斯(Christopher Douglas)出生。

    2003年4月28日,出版《美国华裔史录》。

    2004年11月9日,于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以手枪自杀身亡。

    1968.03.28---2004.11.09,36岁。

    (标题)寻找自己名字的人

     

    (引文)11月9日,张纯如女士结束了自己36岁年轻的生命。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忍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却留给了我们整个民族一段段记忆。凭借着这一记忆,提醒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有如此的伤痛。而又因为这伤痛,使我们即使分散在世界各地,也能在一呼一吸之间都能感觉到彼此的血脉相联。她让我们无法忘记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

    (正文)

     

    IRIS CHANG,张纯如。镜之两面。

    IRIS CHANG是一个出生于1968年3月28日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美国籍女孩子。她的父母60年代从台湾迁移到美国中西部,她自己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美国公民。她能说一口还算流利的中文,可是她不能阅读和书写中文。因为对于她来说,英语才是她的母语。

    纯如,语出自《论语八佾篇》:“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 纯如,是一个中国女孩子的名字,是我华夏同族,是我阿姊同胞,是地球村千人万人里绝对不会认错的那个背影。

    IRIS CHANG,张纯如。究竟是谁?

    可以从“纯如”这个名字里嚼出不同的滋味来:语出《论语》,那是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含义美好,那是父母美好寄托的香甜;本意和谐,那是父母对不能融入美国族群担忧的酸楚。因此,生在美国的IRIS CHANG会说中文。在谈话中,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大城,在那一年那一城发生了些什么?有关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座活火熔城,有关长江水如何在一夜之间变成红色。。。。。。

    没有证据表明张纯如和她的父母看过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所写的家史小说《根》,是否看过书里的这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是从哪儿来的。但是,张纯如的确在学校图书馆里找过,找英文历史书里关于1937年南京发生的那些事情,那些被她父母重复过不知多少次的情景。可是她失望了,没有1937年,也没有南京,更没有红色的江水。如果这些事情不曾真的发生过,那么所有父母讲述的关于中国的一切究竟是事实还是想象?于是,中国就成为一种虚幻的概念。没有1937,没有南京,没有中国,世界上也就没有张纯如,只有IRIS CHANG。没有根的人,连名字都会丢失掉。

    因此,可能可以从某个侧面理解一个新闻学系毕业的女孩子为什么会对钱学森这么一个火箭物理学家如此感兴趣。甚至写了一本《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用自己的第一本书为这个人专门做传。Tsien Hsue-Shen离开了美国,Tsien Hsue-Shen曾经在美国被以“间谍罪”判刑入狱。而等到他返回中国,Tsien Hsue-Shen就变成了钱学森,中国飞弹之父。从美国到中国,从Tsien Hsue-Shen到钱学森,有一条看不见的线。或许,这一条线也能把IRIS CHANG和张纯如联系起来。《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一书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蚕丝》。

    1994年12月,当IRIS CHANG在加州矽谷心圣荷西郊区的库帕提诺生平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色照片时,丝线拉直了。张纯如感觉到了无比的愤怒,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大大超过了IRIS CHANG所能产生的情感烈度。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在所有的英文非小说类书籍里,在屠杀发生后近60年居然没有一本提及这段本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张纯如历经两年,访问了14位幸存者,参阅上千页的历史文献,出版了她英文版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这本书一经问世,震惊了英语国家,在美国连续数月位于排行榜首位,并且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印刷超过50万本。她用她的努力和勇气,直面那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告诉世人:“人类残酷对待自己同胞的历史纪事,是一段漫长而悲伤的故事。如果要将这类恐怖的故事作一比较,那么,在世界历史中,很少有哪些暴行,在强度与规模上,能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南京大屠杀相抗衡。

    张纯如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美国评论家乔治.威尔在听完日本右翼“南京大屠杀虚构论”和看完她的书后说:“由于张的这本书,她终结了对南京的第二次强暴。”当屠杀真相被掩藏时,屠杀永远都是屠杀。只有屠杀为世人所知时,冤魂才能远离追杀,成为历史上的定格。

     

    她可能都不知道,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华人在偶然间拿起这本《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就再也不能释手,一气读完,泪流满面。有太多这样的故事,有太多这样的人,在美国、在法国、在马来西亚,在飞机上、在书店里、在网络中。有移居海外30多年的老华侨,有在南洋的第四代华人,他们不能停止阅读,因为那些文字疼痛而灼人,因为那些文字就烙在他们的根上。

    那位老华侨说:作为一个来美定居三十年的“老华侨”,我很有“理由”不关心中国文化。比如说:对中国历史社会感到很遥远;既已入籍,落地生根;现实生活忙碌,哪有时间去想那么玄那么抽象的事;况且中国问题那么复杂,我这样一个文化边缘的任务能起什么作用?可是四月十七日那一天,我在柏克莱大学听张纯如讲南京大屠杀后,我的种种“理由“不得不丢进字纸篓……假如张纯如、拉贝都那么关心中国,我作为一个吃中国奶水、在中国文化土壤生长过,后来移民来美国的“老华侨”,真的没有理由不关心中国大地的一切。

    可是,在用丝线穿起无数同胞的同时,回顾这一段人类史最黑暗最恐怖的历史,张纯如也在忍受着巨大的精神煎熬。有什么人能在面对自己的同类,自己的同族被暴行残酷蹂躏的时候不会觉得撕肝裂胆、目眦欲裂呢?在《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的写作过程中,张纯如经常“气得发抖、失眠恶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她一个人替我们所有人完成了一项我们60年都未完成的责任,因此她也承受了我们所有人痛苦。

    写完第二本书之后,张纯如把目光转向了150年前的美国。在那里,也有一群无声的同胞。作为苦力,大量华工从19世纪中叶进入美国,充当金矿矿工、铁路劳工。1865年,华人移民的人数激增至5万人,其中90%都是青年男子。同年,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招收了第一批50名中国劳工。看到中国人能吃苦、工资要求低,又十分顺从,这家公司便开始大量招收华人,总共有10万华工参加了美国铁路的修筑。

    华人的付出,为美国铁路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吃苦精神和工作水准甚至超过了爱尔兰劳工。1869年4月,一位雇用了华人劳工的老板说,他的工人每天可以铺 设10英里铁轨。另一个雇用爱尔兰劳工的老板不服气。前者就表示愿以1万美元来赌个输赢。结果,华人劳工在12小时45分钟的时间内铺完了10英里多的铁轨。

    在修完铁路以后,美国人担心中国劳工抢了他们饭碗,美国开始排华。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将华人赶出美国。150多年过去了,这些吃苦耐劳,为美国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同胞却被淡忘,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张纯如为了他们,也为了她自己,写了自己的第三本书《美国华裔史录》。张纯如说,她12岁那年,一位白人同学问她,如果中国和美国发生战争,你会站在哪一边?张纯如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件事让她认识到,虽然她出生在美国,但在美国人的社会定义中,她不是美国人,而是拥有美国国籍的华人。因此,为了让人们认识到华人其实也是美国人的一部分,他们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写了这本书。

    透过这本书,张纯如又站在了IRIS CHANG的对面。她意识到“华人在美国的经历不是一条渐进的单线。他们作为模范少数族裔之一,并非像某些少数族裔那样是从受迫害的社会最底层渐渐发展到社会上层的。华人在美国处于周而复始的循环,美国社会对华人一直在容忍接纳和疑虑恐惧中旋转。”她依然同时站在镜之两面,痛苦地挣扎。张纯如曾经表示,她把《美国华裔史录》一书当成是“她个人写给美国的情信”,可是这种情怀又有几人能懂呢?

    张纯如再次以IRIS CHANG的身份上路了。为她的第四本书进行研究旅行。这本书主要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菲律宾巴丹半岛和日军作战的美军坦克营官兵,他们后来被日军拘禁并残忍虐待。在一次外出做调查的旅行中,张纯如身心崩溃,不得不住院,住院后她继续与忧郁症抗争。从《南京大屠杀》到她近来准备写的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受日军虐待的历史,都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历史。这些内容也与张纯如的病因不无关联。

    悲剧最终还是发生了,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以手枪自杀身亡。在她最后给家人留下的字条中说,希望他们要记得那个没生病前的张纯如,那个“曾全心投入生活”的张纯如,那个“为事业、写作和家人献身”的张纯如。

    她希望家人记住谁?究竟是张纯如还是IRIS CHANG?她丢失过张纯如这个名字,她又找了回来,而且为我们找回了两段历史。但是这好像依然不是她想要的答案,她还在这世间不断找寻找着。如今世间再没有了张纯如的身影,在她身后也无从寄托我们的哀思和感激之情。唯有风从远方吹来,也许只有在那遥远风声里,依稀还有着她的气息,还有她找寻的脚步声。

    张纯如的儿子叫儿子克里斯托佛.道格拉斯,2岁零三个月。

    张纯如的遗产

     

    三本书:《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迷》

     

    《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美国华裔史录》

     

    两位朋友:

    约翰•拉贝 德国纳粹党员,从1937年9月开始,一直到1938年4月为止,拉贝先生被选为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主持安全区难民的保护工作,这段时间正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期。他从日军的刺刀下救下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作为侵华日军大屠杀的见证人,他的日记详细记录了500多起惨案。

    张纯如女士为撰写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收集资料,“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通过她与拉贝的孙女赖因哈特夫人取得联系,进行了跨越大西洋的寻觅,终于使屠城血证《拉贝日记》公诸于世,重见天日。也使得中国人民找到了这位“中国的辛德勒”。

    明妮•魏特琳 魏特琳女士曾经在中国担任神职人员,身后留下了一部日记。其中1937—1941年期间的日记,约占其全部日记的四分之一,详细记载了她在金陵女子学校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及在此后数年间日军在南京实施殖民统治的情况。她由于保护南京妇女免于日本侵略军的蹂躏,而为南京市民所铭记。这些日记、报告与文章等在美国耶鲁大学特藏室里沉睡多年,于1995年被张纯如女士发现,并公诸于世。

    一份勇气:在伯克莱大学演讲结束后,进入提问时间。第一位发问者是一位亚洲男士,来势汹汹地一边走上前一边语带恐吓地说,他們的团体正在搜集资料,要证明张纯如书上所写所說的都是谎言。当时气氛颇为紧张,但张女士却神态自若地回覆说她欢迎任何的新的可靠的资料,又说:“寻找真理是我感兴趣的事。”她再强调自己不是特意要为日本人抹黑,因为她深信这也是人性的问题,所有人都应该自我警惕,从历史获得教训。

    一个未完成的梦想:张纯如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我认为早婚对我的事业很有帮助,这样我就将本来会花在约会和建立男女关系等上面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我的写作上。”张纯如称丈夫是自己的“最好朋友,经济筹划人,精神咨询家,按摩师”,虽然种族不同,但彼此有很多共同点。她希望将来有三个孩子。

  • 曲有七声,人生悲喜不过如此

    作者:申仙 发布时间:2017-10-19 03:05:43

    1:

    在喜欢上葛亮之前,韩寒是我所知里最为少年老成的新派作家,不同于受时代限制的大多数年轻作家总会呈现出的在“形式”上用力过度,这两人的脚踏实地是罕见的。韩寒第一次带给我的感觉是“震撼”,十四五岁的年纪就已经可以用近乎于离经叛道的方式应对这个平庸的世界,这也不难怪造就了他表面上的锋利和张狂,然而葛亮就文雅了太多,家庭教育里留下的书生意气冲刷掉很多本该属于这个年少成名的人身上的刚愎自用,没有那些指点江山,自然就不会给读者带来对立感。

    如果以短篇小说论,葛亮是优秀的,虽然我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是《北鸢》,并由此在一年以前开启了自己的书评生涯,但不可否认,他对于短篇小说或者说在叙述小段故事上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让年轻人以更大的“趋利”心思去应付写作,个人经验的缺失也往往带来浮文巧语过多,吸引力则逐渐缺失。

    葛亮肯于走一条更艰辛点的道路,他的故事里从没有缺少过旧地旧人旧事,就像是浸透了茶水又被风干的枯黄纸张,这种“朝前”延伸的写作风格其实很难被锻炼出来,它需要有力量的事实为烘托,然而这些都是很难想象和模仿出来的。好比《泥人尹》中对动乱时期的描述,职业问题的批斗会,革委会主任的刻薄阴狠,以及箱子里留存的毛主席半身像,这些都是时代的产物和记忆,你很难真正责怪年轻人忘记历史,因为还有人会记得。

    2:

    城市里万声迭转,一时一地目光所及都有零落声响汇成记忆长河,而《七声》本就奠定了本书的厚重意味。其实我始终对于城市的描述是弱项,定位不准确,词汇量的匮乏也是其中原因,所以在别人的书里我最爱找寻有关城市的介绍,而葛亮便是行家里手,无论是小镇也好,都市也罢,那些具象的表达方式都是我钟爱的模仿对象。

    他会很好地区分北方、南方、以及更南边的城市,这些语句的堆砌铺列是讲究的,比如《洪才》一篇中对上海与南京给出的对比:

    南京…这日子过得很砥实,对未来没有野心,所以生活就像被砖块一层层地垒起来,上海人的作风…外面是有些张扬的,日子是用来过给别人看的。

    南京的“土”是具有包容力的。无论上海还是南京我都去过,前者不甚喜欢,后者最为钟爱,可这样的形容是我万万想象不出来的,只会说着上海洋气精明,南京古朴犹在。可当那股子老城土腥味带来的归属感被葛亮倒退二十年的光阴写出,还未拆迁的院子、盘满了青藤的木架、窄巷尽头的桑树这些具象的事物的时候,哪怕如今的南京城也再难留住市井味道的衰退,这种回忆的感觉也足够回味了。

    3:

    如果说阅读开始时的浓烈怀旧情绪是被石头城勾起的话,在“毛果”成长中经历的老旧物件则顺理成章地成为情绪的发泄口。教师母亲调侃中的“遗老遗少”毛果和他父亲,对昆曲、泥人、字画、手工家具都有着不小执念,而这些在东西难免与毛果幼时的“改革春风吹满地”有着一丝格格不入,可这些又同样造就了毛果身上的读书人气质:温和、内敛、坦诚。很难说得清楚,我是因为喜欢毛果这个人物所以开始对他记述的东西产生兴趣,还是我本就同样着迷所以觉得毛果分外亲近。

    就出生地而言,我从小便喜欢黄梅戏这样的“老玩意儿”,后来接触相声,对艺人们口中的皇城根下的吃食、穿衣、娱乐又产生了浓厚兴趣。什么海龙的帽子,什么猪肉脊椎骨内侧上的小里脊,什么遛鸟斗蟋蟀,对我来说都是讲究人最有意思的介绍。而葛亮恰恰满足了我这一点,失传手艺的“青团”面点、养蚕时候爬高上梯摘下的“奶桑”叶子、老人们在神龛前烧香、藏歌声中的呢喃,每一个被他足迹踏过的地方都拥有着最具标识性的片段。

    或许对城市的介绍有千万种方式,但这样的群嚣中寻找静谧,细细采剥出每一件凡人凡物中的独特声响,由繁至简,最讨人喜欢。

    4:

    其实我不太喜欢悲剧收场的故事,完整的东西被敲碎难以收拾心情不说,从喜到悲又总会让人忽略到曾经获得过的温暖。

    可葛亮又并不如此,写《戏年》的时候我说,葛亮会让人觉得悲但不会有凉意,因为他塑造出的人物都太立体,因果交集地厉害,所以既然普通人难以一帆风顺,书上人同样不会受到优待,你只会默默感慨一句世情所迫,不胜唏嘘。

    《阿霞》故事的老父亲,打瞌睡时候意外被绞肉机夺去了手臂,这和我妈提起年轻时候工厂里上班因为机械问题常出事故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常情”,而阿霞弟弟考入南京不愿再接受农村那个家庭的破败,又何尝只是发生在阿霞一个穷苦家庭的悲哀。

    《安的故事》又将时间线再度推进了数年,大学生流行起出国的热潮,而安在不断寻求外籍老公换取出国合法证件的过程下落又下落,直至迷失自己,再如今看来依旧不是个案。

    这些故事和《泥人尹》中的“大运动”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他们同岁月一起湮没在日常生活里不留痕迹,人间烟火中的普通人与毛果不断交集又分开,他们在各自人生里渐行渐远,这些都是最“正常”最合逻辑又最惹人伤心的情节。

    当大多数人都在向“西”走,葛亮是少有地往“东”方归的作家,他笔下名叫英珠的藏族姑娘迎着阳光歌唱温润空灵,那个尹师傅比起出国办泥人展览更宁愿留在朝天宫做小生意,还有他自己,出国的意愿更是为了追寻祖辈的足迹找回旧故事。也许如同葛亮借姚伯伯说的那句,“时间长了,心尖上打了一个中国结,竟然真的就解不开了。”

    5:

    葛亮在扉页中写到“给毛果,及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对他本人而言,这些故事就是他对那些时代的回忆,所以他可以超越政治和道德的立场,不丑化恶人,也没有赞美弱者,人心间的善良小事都被好好保存,对恶言恶语也不会加诸讽刺。

    人生是残败破像也好,圆满开通也罢,他只是勤恳地记述着这个时代,哪怕旧人都已经不在,哪怕那些符号式的标识都已成为了故事。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微信读书(559+)
  • 盗版少(675+)
  • 字体合适(501+)
  • azw3(185+)
  • 无多页(266+)
  • 速度慢(453+)
  • 引人入胜(135+)
  • 内涵好书(674+)
  • 情节曲折(385+)
  • epub(415+)
  • 二星好评(412+)
  • 可以购买(382+)

下载评价

  • 网友 饶***丽: ( 2024-12-14 01:26:38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冯***丽: ( 2024-12-20 02:21:39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孔***旋: ( 2024-12-10 05:32:40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薛***玉: ( 2024-12-22 00:16:19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游***钰: ( 2025-01-07 07:17:42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权***波: ( 2024-12-17 09:40:08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郗***兰: ( 2024-12-30 04:24:02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康***溪: ( 2025-01-07 05:47:00 )

    强烈推荐!!!

  • 网友 瞿***香: ( 2024-12-20 20:16:13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车***波: ( 2024-12-31 22:54:18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訾***晴: ( 2024-12-22 03:07:17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谭***然: ( 2025-01-06 14:52:40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