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审稿实务教程 林骧华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编辑审稿实务教程 林骧华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精美图片
》编辑审稿实务教程 林骧华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编辑审稿实务教程 林骧华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914020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2
  • 页数:228
  • 价格:28.80
  • 纸张:书写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1:55

寄语:

新华正版全新 正规发票 多仓就近发货 85%城市次日送达 关注店铺可享店铺优惠!


内容简介:

林骧华著的《编辑审稿实务教程/复旦大学出版专业教材系列》是为出版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亦可作为图书编辑的工具书。作者从编辑的定义、编辑工作概说、审读书稿的一般方法与技巧、处理政治性差错的方法、学术审稿要


书籍目录:

绪论:何为编辑 一、编辑的定义 二、编辑的理念 三、编辑的修为 四、编辑的职责 五、编辑的专业单元 编辑工作概说 一、编辑审稿过程规范 二、编辑审稿实务范畴 三、对编辑工作的专业素质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编辑读稿”与“读者读书”这两种活动貌似一样的“看书”,其实两者之间差异很大。“编辑审读书稿”与“作者审读校样”这两种活动貌似一样的“审读”,其实两者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作者不易察觉自己的一些习惯性文字疏忽和差错,而编辑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校雠”的职业本能,却能发现它们。作者一般在知识结构方面偏于自己的“学术专业”,而编辑的知识结构却应该超出某一个或某几个专业,能在作者的知识盲点处发现差错。

关于文字规范,是有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编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熟悉这些规范,而作者往往未必熟悉,在大多数时候只根据自己未必正确的写作习惯,因此很可能在书稿里留有差错。

作品的篇章结构是否合理,这一点往往是作者容易疏忽的地方,但是,编辑工作是讲究这一点的。

有些作者在写作时,写到得意之处,兴之所至,随意挥洒,往往出现语法错误或知识性错误,“写错字”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更毋庸说一些作者本身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水平有欠缺。

有不少作者认为标点符号是“小事情”。殊不知,“小事情”有时候会造成实质性的错误。而编辑是严格计较标点符号的。

还有一般作者都不熟悉的版权知识,却是编辑应该熟悉的领域。

政治性错误、学术性错误、常识性错误在书稿中、在出版物中屡见不鲜。此为现状,且是事实。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如何面对这一切,就是“编辑的专业”。

如今,编辑专业正在从传统方式向新的数字化方式过渡,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上必定会有许多新的发展,编辑工作也将与时俱进,因此,必须面对新形势,积累新经验,使编辑专业的内涵进一步丰富起来。


精彩短评:

  • 作者:Ashley 发布时间:2023-07-05 13:21:09

    考完固体物理后,整一顿午饭都在和hhx感慨general relativity真美

  • 作者:小冷狗 发布时间:2011-05-02 23:29:32

    好教育在这里!

  • 作者:长安老农 发布时间:2011-10-29 21:40:50

    很详尽,还有很多作者自己的窍门,比如八宫的查找,旬空的手指表格推算都很好用。

    越看越惊心,关乎算卦的因素太细密繁杂,还是少用为善,毕竟察见渊鱼者不祥••••••

  • 作者:Leslie Shaw 发布时间:2021-06-01 00:16:32

    啰唣,体例混乱,相同内容重复出现。其实此类书真不好写,技者,千篇一律,无外乎字词句、伟光正;术者,则一门学科有一门造诣,不能统而言之。因此,大多只讲技,不讲术,或曰可划分为专科,则体例更嫌凿枘不入,真没有更好的办法。质言之,技之书有穷而尽者,术之书则无穷无尽矣。以本书论,可谓:半部洋文半部中,失之芜秽不见功。

  • 作者:我就是树袋熊 发布时间:2017-12-06 13:30:41

    翻译必须背一半的锅

  • 作者:许稔知 发布时间:2021-07-19 10:48:01

    比较易懂,实用性强,有实例,有练习题挺好的。


深度书评:

  • 评分存疑

    作者:河马 发布时间:2021-05-09 19:02:38

    不说打假,对评分和评论客观性存疑,诸位自行判断。

    先说观感:在钟书阁翻了几篇,有一点整理价值,顺便上豆瓣看看,以为7分封顶,结果是8.7分。

    再谈数据:作者上一本书2020年5月出版,现在350人“想读”标记,这本书3月出版,月初上市,也不过2个月时间,有一千多“想读”标记。

  • 最初是天堂,最后是荒唐

    作者:豆芽 发布时间:2013-06-02 09:12:12

    蛮佩服自己的,那么枯燥的流水账的信居然全部认真看完了。现在倒有点隐隐的期待,林洙还会带来什么“惊喜”?

    从两方面来说说自己的读后感:1,晒信件的行为;2,信的内容

    先说1:对80多岁的老人晒信件这种举动,只能说,so crazy。她想表达什么很清楚,书中其他文章都是陪衬,信中的其他文字也都是炮灰,不就是想让大家看看梁思成对她如何昵称,如何渴望吗?好了,我们看到了,“亲千万次”,真是热情啊,怪不得林奶奶回忆录里有写:“他给我的热情超过任何年轻人。”呵呵,证实了之前说的,年轻的身体让梁思成感觉很好。当时还有人不以为然,觉得如此解释有损梁的光辉形象,现在好了,学生心心念念要维护师长形象,师母直接把privacy出版发行,果然是豁得出。

    估计梁思成是绝对想不到这些文字有一天会公布于众的。台湾学者余光中曾说,表达此类敏感话题要注意把握尺度,总不能把床搬到大街上。梁思成在私人信件中肉麻一下没有错,但林奶奶恨不得让隐私人人皆知,以如此高龄,做如此彪悍的举动,不知她有没有考虑过梁思成的体面?学者夫妻中,原配夫妻,恩爱到老的很多很多,有哪个向她这样的?再一次充分理解当年为什么周围所有人都反对梁思成娶她,三岁看到老,不安分的心性果然是始终不变。

    三封信,第一封6月6日,第二封9月21日,最后一封66年2月23日。根据信中内容,可以判断第一封是1963年,因为63年是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商定,在扬州建造鉴真纪念堂。梁思成接受设计任务后去扬州考察。

    第二封是1965年,梁作为中国建筑代表团团长,带团去巴黎参加建筑年会,回国时转道莫斯科。

    大概是中外这类信件看过不少(文人,艺术家们很多私人信件都公开发表了)。我读后的感觉还可以,当然surprise是有的,没想到林奶奶一下子把尺度放得这么大,谁说老年人封建保守的?86岁的老人希望全世界知道她后夫对她身体的热情,呵呵,当初看到她回忆录里写“他给我的热情胜过任何年轻人”,立刻就读懂林洙想表达的意思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梁思成要不顾亲友反对跟林洙结婚,那个最关键的point不是学历,不是才华,甚至不是外表,而是人类最永恒的需要:sex.

    想想看,两人最初的开始:梁思成试探性的一封信,林洙立刻扑进他的怀里.....7年独身的梁,显然很enjoy。所以,两人庆祝登记结婚的方式不是旅游,不是宴请,而是去宾馆开房!(这个细节是林洙某次访谈中亲口说的)开房几天,很令人浮想啊~~~不过也算正常,林洙的其他作用都可以由保姆代替,事实上,他们结婚的62年,梁家有保姆,梁为什么跟她结婚?排除法之后,也就剩下这一点了。(已婚的话,应该懂的)

    因为留意到以上信息,所以对这次的三封信,并没太大意外,只是坐实了之前的推测而已。但这个问题,显然不方便说得太直白,没想到给他们留面子,当事人还不愿意,现在好了,闺房之乐公之于众,以这样的隐私来博关注,找存在感,林洙还真是不服输啊

    为什么会公开这几封信?说是纪念梁思成去世40周年,当别人傻啊?与其说纪念梁,不如说林洙找个由头完成自己的反击。

    反击什么?就是《梁思成林徽因》那套记录片。

    纪录片2010年9月播出(也可能是10月,不太记得清),好评如潮,某种程度上再揿关注热点,梁林一体的伉俪形象深入人心。记录片导演说得很清楚,这部片子是梁从诫托付下拍摄的,这是他作为儿子,希望真实还原父母一生经历,追求的一份心愿。片子如愿完成,可惜梁从诫在播出不久去世。

    这套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让历史自己说话。其中很少第三者的评论,大量采用了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其中,费慰梅保存的和梁林的通信尤其珍贵,几乎都是第一次面世,通过他们,让人看到了一对更真实,更丰满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形象。因为这些私人信件的公开,梁思成,尤其是林徽因,给人的印象更好,因为那些随意写下的信,记录了他们当时的思想,态度,境况,文如其人,清新隽雅,也不乏灵巧和幽默。

    观众赞赏这对伉俪的和谐,感叹他们遭遇的命运,梁家族人也很满意这部片子,认为是至今所有关于梁林的作品中最靠谱的。在大家的欢心喜悦中,估计林洙是愤愤然不甘心的,所以,她也要吸引关注,怎么吸引?照葫芦画瓢啊,最简单的,你们有信,我也有啊,谁怕谁?

    于是,林洙精挑细选的几封信出版了。不要说什么纪念,更不要妄谈为了普及梁的建筑思想,还“全书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是先生的文章,这次文章的选择也是经过千思百量”,几篇已经出版过N次的文章再排列组合一下,至于“千思百量”么?林洙真正“千思百量”的是选哪几封信吧?出版社认可这一行为,无非是为了博关注,拉动订货量。一个为了收益,一个为了找存在感,当然,收益也是要的,于是梁思成的隐私华丽揭幕。

    现在回头去看,会发现以2010年为线,林洙的态度行为反差很大。之前虽然偶有过线,但总体不至于太出格,10年梁从诫走了之后,林奶奶就象摘了紧箍咒一般的闹腾,种种言行的诉求无非一个主题:林徽因不好,我才是梁思成的好妻子。你们怎么就光提林徽因,不提我?所以,她只好一遍遍自己跳出来找存在感。

    说起来也是80多的人了,经历过那么多,总应该看淡世事,心境平和了吧?怎么还这么不安分?站在公众面前的老人很多,哪个如她这样不知分寸?哦,她的年龄是不能问的,对着镜头矫情地说“那属于隐私”,但是,床倒是可以搬上大街的......之前还闪烁其词,只是暧昧地表达两性欢愉,这次全然突破尺度,到底想怎样?难道,捂着胸口装心痛就是西施啊?有个成语叫东施效颦,就算高中毕业也应该知道啊

    不得不说,林洙这回的举动不仅没为自己加分,反而彻底令自己掉价——那位要为师母讳的仁兄看这里,所有善良的要为林洙留面子的看这里,林洙丝毫不介意大家知道关注她和梁思成的两性互动,次次主动提供细节,而且一次比一次hot,你们今后就不要瞎操心了。我期待着,下一次,林奶奶可以告诉大家,以梁思成常年需要穿铁背心的脊椎承受力,怎么完成全套动作?正常思路下,林洙是主动的无疑,离异有孩的毕竟经验丰富,花样多,所以,真让梁爱不释手啊,如何回报?亲你千万次~~~ ——证据链完整,Bingo!

    好了,下面说说梁。

    信中表现的梁思成与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有距离,但是,我倒能接受。换种思路,以普通人的角度看,就没什么了。说得粗俗点,床都上了,亲下肯定要的,没啥大惊小怪的。以梁64岁的年纪,还有亲千万次的passion,的确是热情啊,呵呵,可惜林洙没生个孩子,否则,现在何至于这么累地为自己辩解?

    不知林洙以什么原则来选信?估计是哪封最肉麻选哪封,她想证明梁对她的渴望,但是,忽略了信件主要内容的筛选。三封信,如果去掉称呼和结尾的私密话,里面有林洙什么事吗?通篇的流水帐,老实说一点不好看,感觉梁思成是太寂寞了,他需要一个听众。与其说梁思成爱着,不如说他需要林洙年轻的身体和倾听仰望的姿态。

    大家也不用诧异梁文风的差异,梁思成毕竟接受过父亲严格的国学教育和长期熏陶,他的这种文章气质上的不一致,宋代就有啦,而且是群体性的,早就有人总结分析过了,具体可以去找宋代文人,散文诗歌的端庄雅正和词的香艳馥丽的比较,同一作者,可以在不同体裁中表现完全不同的两种面貌。当时的社会,散文诗歌是正统,笔下文章面对的是朋友,学生,上司,甚至是皇帝,关乎自己形象。而词与小令等,原本就起源歌台舞榭,面对的是莺莺燕燕,或者家里眷养的侍妾,更多表现是享受,是放纵,是最直白的对女性的欲望。

    梁思成的已经公开的2类私信,不正好符合上面的划分吗?记得记录片里有个细节,梁思成的学生,后来的清华教授回忆说,48年共产党接管北京前,大家讨论要不要走,梁思成说不走,因为传言要被共产,梁说:我就一辆小汽车,他们要的话拿去给蓝苹坐好了。------这句话蛮多只可意会心照不宣的信息,这只是冰山一角吧,男人之间的段子啊,梁思成可是游刃有余的。

    理解了以上,就能接受这三封信中的梁。具有艺术气质的老年男性因为二婚阴阳调和,鲜格格地写了几句肉麻话,也还好啦。再说,还不知道这几封信的出台背景呢,以林洙的个性,难说她有没有对梁思成发嗲要求梁写信取悦他。林洙曾在信里对梁说:“晚上孩子睡了.....我多么多么想念你,无比需要你。我等待着,心灵的这一寒流只有你能把它驱散。”-----什么感觉?想装文艺小清新却忍不住地流露着情欲,大概,这就是他们交流的方式和风格吧。

    把梁思成写给其他人的书信找出来,浏览一遍,脑子里跳出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好了,恭喜林洙,在她的熏陶努力下,把谦逊有礼的大学者,同化为狭隘肉麻的路人甲。境界有差距的2人结婚,林洙的小家子心性丝毫没改,倒是梁思成温和宽容的品质丧失,算劣币驱逐良币吗?

    林洙小聪明有的,但显然不高明。或者说,以前多少掩饰自己去林徽因化的强烈愿望还算认清形势,如今的大尺度,却实在幼稚又胡闹。她以为抛出几句肉麻话就证明梁思成跟她有爱情啦?理工类的顶级学府呆了一辈子,怎么还这么不踏实?还不懂“行胜于言”的道理?

    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爱:是约会前耐心的等待,是出差归来满满当当的礼物,是日常生活镜头里的抓拍,是十多年细心体贴地照顾,是结婚纪念日的共同庆祝......

    梁对林洙的爱(就随了林奶奶的意,先假设有):是想亲你千万次,是希望你能带给我温暖,是你的孩子喝我一杯水就摔门而出,是如果组织认为你有问题,我们之间就完了,是结婚十年,对你的评价仅仅是“这些年多亏了你”,是去世前想着安排前妻母亲的去处,却没有关于你的任何安排......

    除了涉及性,梁思成有主动表示,其他时候,梁和林洙有啥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互动?如果基于以上事实,林洙还是一味认定她和梁思成有爱情,还有人一味坚持他们之间有爱情,OK,那真要祝愿你以后就获得如此别具一格的,一般人消受不了的“爱情”~~

    应该是2011年吧,面对采访中“如何比较自己跟林徽因”的提问,林洙很不屑地说“跟死人吃什么醋,够不着她”,且不说跟回忆录里矫情的赞美姿态有多大反差,就说你自己一直在争的身份吧,一直觉得大家不够尊重你,不把你这个梁夫人放在眼里,那你总该做得到位点,表现得体些。上面这种话,符合你的身份吗?面对几乎毫无素质可言的刻薄,让别人怎么尊重你?现在更绝,尺度如此大,难道这是学者遗孀该有的姿态?这点上说,林洙还不如下层艺人出生的甘少苏,做为梁宗岱的后妻,两人的开始也是一笔糊涂帐,甘为了拉住梁宗岱这根救命稻草,也很主动地努力过,但甘少苏在回忆录里还算客观地说明情况,梁宗岱死后,她也没用这块招牌折腾什么。

    林洙以为林徽因为什么被人喜欢?单纯因为她是梁夫人?搞搞清楚,撇开建筑专业相关人员,梁思成在普通人群中的声名,还是靠的林徽因。说得不好听一些,在大众传播领域,梁思成是做为林徽因的附件存在的,而林洙,是梁的附件,即:相对“林徽因”这一传播的关键词,林洙是附件的附件,04年你压抑自己的心性,摆正姿态,大家也顺便捧了你一把,你就因此昏头啦?以为可以自立门户,开山纳徒了?一副小人得志的腔调。

    现在林洙这样毫无节制地消费梁,当她把梁思成彻底还原为普通路人甲后,她就会知道,林徽因是她不光这辈子,哪怕下辈子也达不到的高度。无关美貌家世,也无关风花雪月,就凭清华建筑系一级教授的职位,就凭李庄时期对营造学社的坚守,林徽因就甩她不知多远。

    林洙的小市民习气和思维境界,根本没领会大家对林徽因喜爱的深层原因,她以为只要爬上梁的床,让他亲几下,就能成为下一个林徽因了?就能平起平坐了?还上电视很得意地说林徽因不是好妻子,因为她不爱做家务。帮帮忙哦,井底之蛙,小家子气到老不散,人家什么出身,有必要自己做家务吗?再说,既然你那么enjoy做家务,怎么文革前一直家里请保姆?

    说林洙幼稚,是她不顾老脸,拿出那么几封信,以为信里的语言肉麻点就代表感情深?用前BOSS的话说:naive,too simple。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算经典了,他们的婚姻真实呢?一直不算太和谐,沈还出轨了,起码精神出轨了蛮长一段时间,身体是否出轨不知道。

    张道藩和蒋碧薇的书信互动让人叹为观止,几十万字啊,而且不象梁思成那样是乏味的流水帐,几乎篇篇情深意切,思浓泣血,结果呢?最后张还是回到了妻子身边,蒋孤独终老。

    老话流传至今,肯定有道理的: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好也罢,坏也罢,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也都已经过去了,那么大年纪了,一次次做些不着调的丢份的举动,到底是跟自己较劲还是实在太缺钱?或者,就为了跟林徽因一较高下,争一口气?你索性沉默,大家还可以猜测或许你们是有爱情的,现在这样,报料到这种程度,你让想维护你的人如何操作?一点回旋空间都没有了。

    而且,就看林洙这回的行为,我倒肯定她对梁思成的感情,也算不得多深厚。-------

    男人在社会公众面前,什么最重要?面子。

    谁最有义务和愿望维护男人的面子?妻子。

    再看看林洙都作了什么,真的爱梁思成,会这么不顾他的身份体面,如此无节制地消费梁的声名威望?人家是保护掩饰都来不及,她倒好,起劲地闹腾。

    张道藩和蒋碧微分手后,蒋把张给她的几十万字信件出版发行,这边刚出版,那边张就住进医院,台湾媒体说,张是气急攻心。如果梁地下有知,看到自己那几封信被公开,有何感想?

    来自出版社的营销文案:

    “今年是梁思成逝世40周年,《梁》是对这位大师的致敬之书。书中精选了梁思成最重要的建筑文字,并配有他的家庭相册、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其中多张照片、书信原件、手绘图都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

    真的看完全书,不知还会有几个人觉得是向大师致敬?挖个坑让大师跳吧。林洙才不管大师的名声如何,只要她自己的名字又一次出现了,她又有钱进账了,就好了。

    再怎么重要的建筑文字,出版N遍后,边际效用也没多少了,为了博关注,卖弄机巧,这本书的编辑策划太过刻意,甚至到了扭曲的程度:

    居然把“梁”的各种字体都列上了,实在没内容写了吧

    小标题为了统一突出“梁”字,有一节名曰“惊起梁尘”。难道是我出国数年,中文退化了?还是现代汉语的新词汇?这个词什么意思?除了苍白矫情,没其他想法了

    可怜梁思成,那么光彩照人的前半个多世纪的优秀人生,最后十年,泯然众人。

    说梁思成最后十年泯然众人,不是指他文革中的行为,那些经历很心酸,也很悲哀,当然明白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的身不由己。我感叹的,是老年的梁思成,面对人性的弱点,终究是糊涂了一回。

    当年梁的再婚闹得议论纷纷,大家不是反对他再娶,只是反对林洙这个人。梁家数十年的老朋友,政治学家张奚若甚至因此与梁绝交。看看如今这位再婚妻子的各种闹腾,太理解当年为什么大家都要反对了。事实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林洙的不安分心性,到老不变。

    不说她和前夫程应铨的那笔糊涂账了,就说她跟梁思成的开始吧。林洙是个很有行动力的人,执行力一流。因为离婚,在三年困难时期靠自己养2个孩子不容易,就把眼光瞄准了副部级待遇的梁思成,找个理由堂而皇之登门,而且是晚上,好了,丧偶7年的孤独老人,面对若有若无的撩拨,当然抗不住。3周时间,就真空漏气,一个月之后登记结婚。前后2个月都不到。

    不要说2人之间迸发了天雷地火的爱情,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她在回忆录里要特意模糊关键时间,拉长她和梁的交往过程?(04年回忆录出版后,很多人觉得她隐忍啊,善良啊,但很多当年的知情者看不下去了,清华建筑系的几位梁思成当年的学生,后来是建筑系教授,特意写了本梁思成传,特意注明林洙主动要求到梁家帮忙整理资料的时间。)林洙在自己回忆录里修饰增减的地方很多,甚至很多虚构场景,先不说。林洙那么做,无非想给读者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她和梁思成的感情,是日久生情,温情脉脉。而事实上,他们的结合,只是常见的老教授娶小保姆的模式,扶贫+暖床,各取所需罢了,完全没有可以提升的审美亮点。

    一个需要年轻女性的身体和陪伴,一个需要梁每月400多的工资帮她养家(她自己的收入每月只有20元,再婚后梁思成每月支付80元,给林洙的母亲和2个孩子,2个孩子不在梁家2层小楼住,而是跟姥姥挤在2间小屋里,因为实在太小,林洙的儿子晚上不得不睡在厨房),梁思成当时的副部级待遇让她感觉非常好。本来,这完全没问题,大家都可以理解。看在她文革中那几年的面子上,大家都会尊重她。

    可惜,林洙不满足啊,她不满足只是作为梁思成的后妻,她不满足大家觉得她只是照顾梁的生活,她要告诉大家,她和梁思成是有爱情的,而且是心灵相通的爱情,是和林徽因一样的哦------这就矫情了不是吗?一矫情,各么大家就反感了,一反感,大家就找资料,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原来,林奶奶那么豁得出,不仅年轻时豁得出,如今86岁了,依然如此

    本来他们怎么样都好,无所谓的。但为什么,如今非要洗白自己当初的动机,美化两人的关系?把世俗说成高尚,把虚荣说成伟大。为了多赚钱吗?还是为了发泄数十年来心中的怨气?

    梁思成去世40年了,时代已经翻天覆地,别人原本不在乎你们之间怎么样,偏偏自己一遍遍跳出来作秀,反复折磨公众的感官。

    有时迷信的想,程应铨把她带进清华,自己却弄得这个下场,好算给她垫背吧;

    梁思成文革中期走了,梁的悲哀,梁的保护北京而不得,现在变成了她作秀的平台,也算作了回她的踏脚石。

    自己的2个孩子丝毫不出色,甚至在学者子女的平均线以下,她周围的人个个要么不得善终,要么平淡非常,只有她,多滋润啊!

    真心说一句,那么大年纪了,好好沉下心想想,不要把子孙后辈的福气都折腾光。

    强调一点:我充分理解梁思成的再婚,他当时那个处境,找个人照顾生活很正常,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但林洙不甘心啊,她完全不满足于只被人当成梁思成晚年的妻子,她更痛恨林徽因去世多年,大家还是要把梁思成和林徽因放在一起。所以,她要争,她要砍掉林徽因的贡献,把自己安放在梁思成的身边。其实她和梁的婚姻只有10年,在那之前,梁思成的所有今天被人赞颂铭记的事业都已完成,而且,林徽因都与梁并肩在一起。62年再婚后,在学术上,因为年纪及政治的原因,梁思成除了最终完成营造法式的注释,其他并无所出。66年文革中,反而是因为2篇批判吴晗的文章而引来对自身的批判。--------这样的背景下,林洙出于个人私欲,因为梁思成的知名度,一遍遍跳出来找存在感,一遍遍利用梁思成的文革遭遇搞悲情营销,非要在大众面前卖弄隐私,自作多情,一厢情愿的人,不正是她吗?

    梁思成的文革遭遇看得人很感慨,但林洙不厌其烦地,如祥林嫂般的,一遍遍地告诉大家,梁在文革如何如何,真的爱一个人,面对那么伤痛的回忆,谁做得到反复撕开伤口给人看?真的有爱,心会痛的。比如傅聪就说过,他几乎不读出版的《傅雷家书》,完全不敢看,不能看……文革后,伤痕文学兴起那些年,很多人邀请梁家子女写文革经历的,但他们都拒绝了,他们的遭遇很多比梁思成更糟糕。

    为什么只有林洙愿意欢天喜地地反复诉说文革?因为那一段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梁思成如今对她来说,只是个工具。达成她“世俗的上进心”的工具,当年沈从文就评价她“林洙就是爱钱”,作家看人,到底是深刻的。所以,哪怕从整体上看,梁思成的学术成熟期在47年之前,田野调查期主要在30年代,因为北京城保护与高层的冲突55年之前也基本完成,梁思成所有重要的学术阶段,学术成就,完全没林洙什么事啊,但林洙依然强悍地一本本出书,梁思成的那几篇文章,各种排列组合,然后在前言或后记里,尽量抹掉林徽因,换上自己,并且反复告诉大家:我们是有爱情的,我才是他的好妻子,林徽因不及我,她不爱做家务,她后来生病,一直要梁照顾,她的死对梁思成是种解脱……

    林洙文革中非常有限地照顾了梁思成(梁思成68年11月17日住院,一直住到72年1月9日去世,林洙只是每周去医院探望一次,给梁思成带点日用品,71年底,医院下发病危通知,林洙和梁的女儿轮流陪夜,这些,任何一个妻子,都会做的吧,也应该做到,值得大书特书地赞美吗?),有人说她善良隐忍,先不说最初说林洙“善良隐忍”的那位因为脑子抽筋发布不正当言论,被拘留了。只看最近10多年,看看林洙的行为,完全无法认同。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林洙08年结识了章含之,大概受到了某种启发,她已经不满足于只作为梁思成的后妻存在,她有更大的野心:她要和梁思成一起并肩而立,青史留芳。并且,还要历史按照她希望的那样流传下去。

    04年那本回忆录中,增减删改甚至虚构的地方很多,但因为林徽因的招牌,影响很大,里面很多片断被人反复引用,几乎已成定论,而事实上,只是动机不存的林洙的一家之言。希望,真的如某读者所言:那些自作多情,一厢情愿的人,在历史上留不下芬芳。

    --------------------------------------------------900天时间的分割线--------------------------------------------

    以上文字,2年半之前写的,现在回头看,还是把林洙想得太好了,她的行为,真是完全没下限。评价人物,虽然说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但起码要看到真实的完整的山,对着海市蜃楼浪费口水,或者盲人摸象般的偏颇局限,总是不对的,抛砖引玉,先看清关于梁思成以及他再婚妻子的诸多事实吧

    1,梁思成的晚年,再婚后的生活实景,根据新材料:

    https://www.douban.com/note/534558564/

    写得有点长,居然5W字,一些内容放不下了,只好另外开贴,可惜林洙实在档次太低,如果稍微有点学术价值,凭这些材料收集整理和评论,都可以再去申请个硕士学位了,哈哈

    2,林洙几十年来,出版的关于梁思成的书籍情况:

    http://www.douban.com/note/532409891/

    3,流传很广的,据说是梁思成说的一句话:

    http://www.douban.com/note/539661382/

    4,林洙回忆录《梁思成林徽因和我》的前世今生,整理中……

    2016年2月补充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无盗版(142+)
  • 体验好(618+)
  • 强烈推荐(83+)
  • 内容齐全(671+)
  • 超值(414+)
  • 书籍完整(626+)
  • 速度快(375+)
  • epub(477+)

下载评价

  • 网友 苍***如: ( 2024-12-23 13:10:45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宫***凡: ( 2025-01-02 17:16:16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索***宸: ( 2024-12-19 15:19:13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通***蕊: ( 2025-01-07 14:14:45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曹***雯: ( 2024-12-10 02:58:35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隗***杉: ( 2024-12-27 21:29:22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訾***雰: ( 2024-12-26 18:31:39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车***波: ( 2024-12-25 16:46:50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陈***秋: ( 2024-12-30 07:24:00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沈***松: ( 2025-01-05 19:40:46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康***溪: ( 2024-12-19 03:03:27 )

    强烈推荐!!!

  • 网友 辛***玮: ( 2024-12-29 00:57:59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步***青: ( 2024-12-30 13:52:48 )

    。。。。。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