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逗号冲刺100分三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人教版全3册2022版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单元卷子期末考试卷荣恒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红逗号冲刺100分三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人教版全3册2022版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单元卷子期末考试卷荣恒精美图片
》红逗号冲刺100分三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人教版全3册2022版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单元卷子期末考试卷荣恒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红逗号冲刺100分三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人教版全3册2022版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单元卷子期末考试卷荣恒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307521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8.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1:15

寄语:

【收藏加购优先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售后无忧!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Jabberwock 发布时间:2017-04-14 20:33:58

    最感兴趣的是诗中的“我”和奥涅金的关系。“我”显然比奥涅金的阅历还要丰富,对人生的态度更成熟;“我”的堂兄可能和达吉亚娜是邻居或朋友。另外,奥涅金和达吉亚娜之间的关系,如果用勒内·基拉尔的“欲望摹仿/竞争论”来解释的话,比“多余人”或是时代忧郁症之类的解释更能说得通。奥涅金第一次拒绝达吉亚娜的示爱是因为她只是个毫无社会地位和竞争力的对象,奥涅金无法在追求一个乡村少女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的胜利感;而达吉亚娜嫁给公爵、享受皇恩之后,她成了一个具有竞争价值的“战利品”,奥涅金有了欲望模仿的中介,即公爵。(不过这个理论运用的还是生硬哎)

  • 作者:粟冰箱 发布时间:2024-04-13 17:02:51

    好可爱!

  • 作者:蜜瓜豆奶 发布时间:2015-03-21 21:50:21

    可作案头书

  • 作者:飒沓如流星 发布时间:2024-03-11 11:12:05

    阿老师的古文解说得真的是风趣幽默又很有内容。非常不错的课程。先买了线上课程,然后买了书。

  • 作者:高兴的阅读基地 发布时间:2021-02-21 15:24:50

    有些问题并未回答,有些文字没有说明白

  • 作者:sojeuhe 发布时间:2022-03-04 22:04:24

    对于天体生物学介绍的还是比较详细的,需要稍微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读起来才不会太费劲。但有个小疑问,如果按照达尔文定义对生命进行规定的话,包括需要可以进行自我表述,需要从外界汲取能量等条件,才会被认为是生命形态,那么可能难以界定超出人类当前理解范围,也就是说以地球外环境构成的生命体形式由于我们的不认知导致在发现的过程中被误判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其实人类认知世界的局限性还挺大的,以有限的认知去探索无限的宇宙,真的任重而道远。


深度书评:

  • “像大地一样辽阔长久的是痛苦”——刘文飞谈《生活与命运》

    作者:到灯塔去 发布时间:2015-12-04 09:56:54

    理想国版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新书沙龙

    2015年9月26日

    单向空间大悦城店

    主讲人:刘文飞,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长城学者,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俄罗斯利哈乔夫奖、俄罗斯人民友谊勋章获得者。

            老实说,刚收到这本《生活与命运》的时候,我心里还是发怵的。这么厚一本,要看多长时间才能看得完。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都要看网上的小说。这本有六十多万字的小说,我看了一个星期。正因为这本书的篇幅太大,可能有必要做一点解释。好在这本书已经有三个序言,大家买到书以后看一看序言,应该也会有所了解。

            有心的读者在读一本书的时候,看前言、后记、译序或者读后感,是非常有用的。就像去公园或者景点,就是缩微的导游图。读了序言以后,我产生了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在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其中也包括俄苏文学作品,到底应该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视角,从哪个角度读这个作品?

            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前,也就是在五六十年代,我们读苏联文学。七十年代,我们就不读书了,所有的书就不读了。我们回过头想想为什么要读那些书,而不是其他书,实际上我们在受一种东西影响,也就是受苏联人的影响。我们的阅读趣味是完全被苏联人所左右的。到了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所里开学术研讨,还经常听老一代学者说这样的话:人家苏联人都这样说了,你还有什么疑问的吗?在当时的语境下说这个完全是对的。但现在想想,苏联人关于苏联文学的认识,能完全取代我们对苏联文学的理解吗?如果我们的阅读取舍完全跟苏联人的味道一样,这个问题是很大的。

            回到序言上,梁文道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他对中国的读书界、文化界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序言,我读了非常感动。但是当我读到第三篇序言的时候,也就是罗伯特•钱德勒写的英文导读,我很惊讶地发现两个序中相同的东西太多了。梁文道先生肯定这本书,基本上所有的出发点、角度,跟钱德勒是一样的,甚至包括举的一些例子,比如书被逮捕了,作者却获得了人身自由,比如斯大林格勒巷战,一个苏军战士和一个德军战士被炮弹逼到弹坑里的故事,还有灭绝营毒气室的例子。我不是说梁先生的序言不好,而是梁先生说这本书好,这本书的价值,居然跟西方的读者是一种口径。

            我们最近研究俄罗斯文学发现,往往在西方受到追捧的俄语作品,我们国家才开始认,比如巴赫金、布罗茨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西方有一大批具有深厚人文造诣、深刻辨别能力的知识分子,因为西方自由身份的知识分子已经有好几代人,他们在美国充满自由精神的大学里,确实有趣味,有认知和辨别真伪的能力,他们的选择往往是对的。但他们的选择就能代替我们的选择吗?我们阅读俄罗斯文学作品,以前听苏联人的,现在听西方人的,他们读什么,我们就读什么。我觉得这也是有一些问题的。

            苏珊•桑塔格有一天在伦敦街头逛旧书店,突然看到一本很薄的小书。西方人当时都不知道作者的名字,他叫茨普金,小说的名字叫《巴登夏日》。她在读了小说以后,都不知道作者是谁。但她很快就下了判断,说这可能是二十世纪最好的一部俄语小说,她还不说是“之一”。她就在纽约找地方把它出版了,然后这本书引起了极大轰动。我们当然没有桑塔格这种眼力和文化的影响力,但是,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妨去做。可能别人注意不到的作品,我偏要说这是二十世纪一部伟大的作品;别人都读的,我反倒要看一看是不是真像他说的那样好。中国的知识分子可能暂时不能影响全世界的阅读人口,但这应该是我们的一个方向。当然这也很难,因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集团很松散,没有相对统一和一致的价值体系,你对别人产生影响就不是集团的力量。这是我们很期望的久远的理想。不管是读者,还是学者、作家,恐怕要开始有这样的意识。对包括俄语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外国人文著作的接受,我们有时候要多一点自主意识。

            关于《生活与命运》有一句最有力的评价,也是中国的出版者最愿意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生活和命运》是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在文学史和文化史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有一部作品可以跟它并列,我想没有更好的广告词。

            有人会说,有些作家很会找概念,比如“战争”与“和平”。我在一个地方讲过这部作品,谈到“战争”与“和平”是整个人类生活仅有的两种状态,不是打仗,就是和平。过完日子打仗,打完仗再过日子。“生活”与“命运”也是一样,也具有非常高度的概括性。生活是个体的,命运是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是高度抽象化、概括化的题目。《生活与命运》、《战争与和平》这种书名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烈的史诗意味,我想在这两部作品之后,作家已经很难找到更好的长篇史诗的名字。

            把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确实有太多可比的地方。首先,题目本身都是很史诗化的;其次,都是以现实主义手法写一场战争。《战争与和平》写的是1812年反拿破仑的战争。《生活与命运》写的是1942年苏联人反对希特勒的战争。在苏联历史上,只有两次战争前面是加上两个限定词的,一个是“伟大的”,一个是“卫国的”。这两次战争都被称作“伟大的卫国战争”。两部作品分别以这两次战争为对象,结构和写法很相近,都是现实主义的手法,都是很全景的,从前线写到后方,从家庭写到个人,来回交织的。人物也很多,《战争与和平》有八百多个人,《生活与命运》也有五百多个人物。这个作品主要是写的一个家族,《战争与和平》写的是四大家族。以前有人比较过《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为什么是四大家族,为什么不是三个,或者两个。我们做过比较,如果只有两个家族,只有相互之间的来回,三个家族也许可以形成三角恋爱,但关系依然是恒定的,但如果是四个家族,可以延伸很多线索。要写长篇小说,“四”几乎是必须要做的。《生活与命运》主要写了一个家族。但大家别忘了,它写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一个主线索下有四个分线索,可以来回交叉。小女儿除了丈夫之外还有情人,线索又很多。

            总之一句话,这两部作品有很多相像之处。但是如果太多地比较两部作品相近的地方,反倒会屏蔽中间的差异。一个作品在另外一个作品之后还能成为名著,一定是它有不同于那部作品的地方。如果写得和《战争与和平》一模一样,第二部《战争与和平》是没有意义的。作家也是一样,你像那个作家一样伟大可以,但如果写得一模一样,第二个作家是没有意义的。

            说到两部作品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是在基调上。《战争与和平》是弘扬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颂歌,是很正面的史诗;《生活与命运》主要是悲剧的史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调性上的差异,我们当然可以找出很多原因。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时候是三十多岁的壮年,按现在的标准来看是青年。格罗斯曼写《生活与命运》的时候是五六十岁,实际是他最后一部作品。而《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在不同的年龄段,人写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另外,格罗斯曼写的是比较近的历史,对刚刚过去的现实必然带有反思和审视,更何况他写作的时候是在赫鲁晓夫“解冻”之后,而写作的主题是在“解冻”之前,他亲身体验的东西和后来要审视的东西之间有巨大的意识形态落差。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时,那场反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已经过去几十年,对它的正面评价几乎已成历史定论,无需他对战争的正义、战争中人的是非善恶再做评价,他的任务比格罗斯曼要轻松一些。

            当然,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这两个人的写作时空是不一样的。托尔斯泰写作的时候,姑且说他是一种自由写作的状态。格罗斯曼尽管已经处在“解冻”时期,但他心里一定会有一个强烈的体会:他是在做某种犯忌讳的事情。他写作的时候未必会想到他的作品一定可以马上出版,因为他那代人有很多都是为将来写作。这是两部作品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写作语境很不一样。

            过头来归纳一下,把《生活与命运》比作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两部作品确实非常相像。我想它们的文学史意义若干年以后会越来越接近。现在还不能说《生活与命运》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一定等同于《战争与和平》,但是它的文学史地位会逐渐走强。最后会不能达到《战争与和平》这种独一无二的地位,以后再看。需要强调的一点:对两部作品做比较的时候,不要被它的相同之处所屏蔽,还要注意中间的差异,这个差异可能是它更重要的存在意义。

            我们知道格罗斯曼是一个犹太人,我们也知道他在苏联时期是很有名的作家,在卫国战争的时候做过随军记者。这部小说写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我看到俄国的材料上有一句话,说格罗斯曼“是为数不多的几个随军记者,从斯大林格勒围困战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他一直是一个目击者。”这个是很厉害的。也就是说他小说中写到的这场战争,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他一直在那个地方。大家不要忽视这一点。他写战争,所有的一切是他自己眼睛看到的,这一点跟托尔斯泰不一样。托尔斯泰写的战争是历史,而格罗斯曼写的是他自己亲历的。

            另外一点,关于格罗斯曼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以前说他是苏联作家,现在可能会说他是Russian writer。不是我们这一行的人很快就把它翻译成“俄罗斯作家”,或者“俄国作家”。这里会有一个问题,因为他是犹太人(在俄国文学中,很多犹太作家不是特别强调自己的犹太身份,但《生活与命运》是一个例外,它完全是站出来大声疾呼的)。我们经常会说格罗斯曼是俄罗斯作家,“俄罗斯”在这里是民族的界定,事实上,Russian writer最好翻译成“俄语作家”,因为他用俄语写作。比如说布罗茨基得诺贝尔奖,是以美国公民的身份获得。所有人都说他是English essayist——他用英文写散文,但美国的教科书上仍然会写他是个Russian poet,我想这个地方绝对不应该翻译成“俄罗斯诗人”,应该是“俄语诗人”。他用英语写散文,用俄语写诗,他是一个美国公民。Russian也好,English也好,既有国家的含义,也有民族的含义,又有语言的含义。

            关于格罗斯曼的定位,钱德勒的序言引了文学理论家茨维坦•托多洛夫的一句话,说“格罗斯曼是苏联作家中唯一一个把身份变换成俄国作家的人”。“苏联作家”,英语是Soviet writer,西方人用Soviet这个词实际上是有某种贬义的,所谓Soviet writer,你不是真正的作家,是官方的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作家,苏联解体了你就没有价值了。Russian writer,尽管在苏联时期你也是作家,但现在我们依然承认你的作家身份。从Soviet writer变成Russian writer,托多洛夫认为格罗斯曼几乎是唯一。没有人说索尔仁尼琴是苏联作家,尽管他是苏联公民(当然他后来被剥夺公民权,这是另外一回事)。他是苏联人,但他不是苏联作家,在苏联时期他就是Russian writer。

            关于格罗斯曼的身份现在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因为他出身和工作过的地方,现在属于乌克兰。乌克兰也有人说格罗斯曼是他们的作家,还有果戈理、布尔加科夫、奥斯特洛夫斯基,乌克兰人说以后写乌克兰文学史,要把这些人都写进去。他们根本不是俄罗斯作家,而是乌克兰作家。俄罗斯人就说,他虽然是乌克兰人,比如果戈理,但他住在彼得堡,他用俄语写作,他也是我们的。加重格罗斯曼身份复杂性的还有一个因素。也就是他当时出生的地方和他后来在莫斯科大学毕业以后回去工作过几年的地方处在乌克兰东部,也就是乌克兰已经宣布独立的地方,叫顿涅茨克。现在已经不承认它属于乌克兰了。我最近去日本开一个斯拉夫大会,顿涅茨克大学来的人都戴着国徽,到处说我们不是乌克兰人,我们是顿涅茨克人。我在网上很惊奇地看到一个东西,一张很小的照片——苏联人以前非常重视作家,一个作家如果在这个楼里住过,他死了以后就要给他在墙上做一个大理石的纪念牌,上面写几行字,说谁谁谁在这儿生活过,实际上是个小型的纪念碑了。这个顿涅茨克共和国,最近在格罗斯曼工作过的这家医院的墙上,已经做了这样一个纪念牌,上面写着:“著名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曾于1932-1933年在此工作。”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牌子?实际上他们已经开始要抢这个作家了:以后我这个国家顿涅茨克独立了,那他可能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作家。

            正如梁文道先生在序言中提到的,我想,读完这部作品以后,所有人都不可能没有一点震撼的原因,是其中提出的良心问题。作品写到两个国家的集中营,德国和苏联的。很多人说他是全世界揭露希特勒集中营的第一人。从时间上看,他看来也是揭露苏联集中营的第一个人。现在一般说到苏联的集中营文学,是说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一天》是1962年出的,确实在《生活与命运》之前,但我们别忘了,1961年《生活与命运》就被抄没了,它在1960年就写完了,那个时候索尔仁尼琴还在梁赞当老师。

            但是赫鲁晓夫为什么没有批准这部作品出版,紧接着在第二年就批准了《一天》的出版?而且《一天》是投给《新世界》的,《生活与命运》是投给《旗》杂志,其实《新世界》比《旗》还要激进一些。当然我们可能觉得,《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可能更纯粹一些。其实《一天》在讨论出版的时候,政治局委员好多人都不同意,赫鲁晓夫拍板让政治局全部同意出版。特瓦多夫斯基还在回忆录中写到这个可笑的场面,说《新世界》杂志做了清样本的《一天》,政治局每个人都发了一本,蓝颜色的封面。出门的时候,每个政治局委员都夹一本这个小说出来,说第二天就要发表。

    格罗斯曼1960年的时候为什么会把这个作品公开投给一个官方杂志,而且还是比较正统的杂志?1961年2月,书稿被抄走了。9天以后,没有人来抓他,他就写了一封信给赫鲁晓夫。序言引用了其中几句话,我从网上找到了原文,因为序言中不是特别完整,我翻译出来了,他说:“我请求您还我的书以自由。我请求让编辑而非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特工来谈论我的书,来与我争论。我如今人身自由,可是我花费毕生心血写就的书却在坐牢,这种状态既无道理,也无意义。要知道此书是我写的,要知道我过去和现在都与此书不无关系。我仍然认为我写的是真相。我是怀着对人的爱和信仰写作此书的。我请求给我的书以自由。”

            看到这封信的语气,我能感觉到当时还是一个相当自由的社会。在他写这封信的时候,他一定揣摩到时代的脉搏。他觉得这写封信不会掉脑袋。我们看过索尔尼琴写给斯大林的信,也看过其他作家写给斯大林的信,但绝对不是这样的语气。凭这样写信的语气,是可以掉脑袋的。但1960年的时候已经不会了。所以格罗斯曼觉得作品在那个时候拿出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从对苏联集中营的揭露来说,《生活与命运》跟《一天》差不多,为什么赫鲁晓夫没有选这本书,而是选了《一天》,恐怕还是有其他原因,或者是篇幅的原因,或者是因为格罗斯曼不仅写了斯大林,还写了更多的东西。苏联文学史中有很多这样的花絮或者典故。

            这本书最触动我的一个东西,是写到在两种极权制度下,人们都非常的顺从,顺从是从哪儿来的。这一段是让我非常震撼的:“在这个时期暴露出来的人类天性最惊人的一个特点就是顺从。有时候,前往行刑的地方要排很长的队,等待被杀的人就自动排队。有时候,等待受刑要从早晨等到深夜,在长长的炎热的一天中,已经知道这件事的母亲提前带着水和面包为儿子准备着。成千上万的无辜者感觉到自己快要被逮捕了,提前把衣服和手巾包好,提前和家里人告别。千百万人住在巨大的集中营里,这些集中营不仅是他们自己建造的,而且自己看守着。”极权制度限制人身自由不可怕,更可怕是限制精神的自由。我们可能会简单地说这是奴性。为什么到某一个历史时刻,某一种社会体制下,人就特别听话,任凭某些管理者为所欲为,这是大家要考虑的问题。格罗斯曼在苏德两边都看到同样的现象,但是他说,顺从也是不一样的,人在极端的情况下依然面临选择。人有选择的余地。他在里面举了两个例子,我认为代表了他为选择给出的答案。一是被俘的政治犯伊康尼科夫,是个托尔斯泰主义者,他宁愿自己被德军杀掉,绝对不参与毒气室的修建。他说谁要愿意修杀人的场所,谁就去修,但我不参与这个。第二个是索菲亚,书中一个非常感人的形象,她是一个医生,德国人把犹太人都抓起来送到灭绝营,说谁是医生谁就出列,这些人是不杀的。索菲亚从未做过母亲,她看到她一路上照顾的一个小男孩,她一直带着这个小孩一块儿走进毒气室,因为她觉得必须要有一个人陪着他一块儿死。当毒气慢慢渗出来的时候,她自言自语地说:“我做妈妈了。”她第一次感觉到了母爱。她也可以选择不进毒气室。她为了做一次妈妈,选择进了这个地方,而不去给纳粹做医生。这就是格罗斯曼举的最极端的选择的例子。我想这可能是这本书的主题,就是道德拷问。

            相比而言,我无疑更喜欢《生活与命运》,而不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是说我个人的趣味,而不是文学史的地位。如果让我归纳它的总体风格,我觉得就是抒情的悲剧的史诗。抒情和悲剧的东西在这里结合起来。一说到史诗,一定要有思想性和深刻性,这样的内容在书中非常多。在这些段落中,我们既能感觉到它的悲剧性,也能感觉到它的抒情性,也能感觉到它的史诗性。比如这几句:“大地是辽阔的,大地上的森林看去也是无边无际的,其实既能看到森林的头,又能看到森林的尾,可大地是无穷无尽的。像大地一样辽阔、一样长久的,是痛苦。”这是诗人的句子。所以我们为什么说它是史诗?就是历史加诗歌,它给你这样的厚重感,又很抒情,又很悲壮,关于个体和宇宙的联系,善和恶、是和非的悖论,格罗斯曼都写得非常到位。

            小说中的一个主人公柳德米拉不知道儿子已经战死,她去探望的时候儿子已经埋到了坟地里了。她在坟头上待了一夜的时间,这是小说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格罗斯曼写这段的时候,无疑是把他自己的母亲带进去了,他母亲是被纳粹杀掉的。他一直对母亲的死特别愧疚,德军入侵的时候没有把她带出来,《生活与命运》这本书就是他献给母亲的。“在母亲的绝望中出现的那个世界,一时间冲破现实的桎梏、要取代现实的那个世界,又不见了。她的绝望好像变成了上帝,让儿子从坟墓里站起来,让空中布满新的星星。在过去的这几分钟里,世界上只有托里亚活着,其余的一切都有赖于他。但是,母亲的强大力量不能长久地使大量的人群、大海、道路、土地和城市服从死去的托里亚。”《生活与命运》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但格罗斯曼经常用现代派的手法,就像现代派诗歌,比如他会写到“钢铁的俄罗斯突然向西方走去”,会说“二十世纪杀死了她的母亲”。比如两位序言作者都写到一点,斯大林格勒(现在的伏尔加格勒)有一个纪念群雕,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雕塑《祖国母亲在召唤》,群雕上刻了一行字,钱德勒说没有人知道是格罗斯曼写的。这行字源于他当时写的战场报道:钢铁的风向他们的脸上吹去,他们依然往前走,德国人感到恐惧,这样的人是活的士兵,还是死人?这样一句话被标在雕塑入口的地方。这样的语言非常的现代派,不是托尔斯泰时期的语言。

            这本书的译者力冈是我的大学老师,当时教我们的文学选读课。现在想来,他到我们学校工作的时候,我已经上大二了,那个时候落实政策,属于最晚的一批。他自己告诉我们,俄罗斯文学他最喜欢的两种风格,一个是带有悲剧感,一个是带有抒情性。译者序言写得非常短,他提到,跟他翻译的《日瓦戈医生》相比,就深刻性来说,他认为这部作品厚重得多。在最后他写道,这部作品和《静静的顿河》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作品。其实悲剧性和抒情性结合得最好的,在俄语文学史上有可能就是这两部作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翻译的话,我想中国的翻译家中间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可以超过他。一个译者和作家一样,比较适应某一种风格。译得好的文学作品的译者往往有某些特定的对象。我想力冈能遇到这本书实际上是一个幸事。他有过被打成右派的经历,他当了那么长时间的反革命,他在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他跟一般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 What is Life?: How Chemistry Becomes Biology

    作者:风渡巛 发布时间:2021-01-24 16:31:23

    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黄庭坚

    真的好久好久没认真读书,更没写一些读书感想,这本书虽然好读,也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所以如果这次写的太过书面或是很多错误,欢迎各位指正。

    写这篇读书笔记的目的,是想要捡起读书的习惯和学会深入思考并输出。

    生命,哪怕是至为简单的生命,都像精密的机器一样复杂。在这颗原本寂寥的星球上,无数复杂、美丽、多样的生命是从何而来?40亿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人类不过是生活在一颗中等大小行星上的化学肥料——霍金

    一、生命——是什么?

    在本书中,生命被定义为是通过复制反应得到的一个能够自我保持动力学稳定的动态反应网络。生命就是靠指数增长的力量作用于化学复制系统而产生的化学结果而已。

    生命即复制的化学。

    而死亡是一个系统从动态的复制世界逆向回到常规化学世界,长生不老不存在是因为短暂和动态性是生命的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一个低等生物是如何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高等生物的,但他却

    避开了最初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这个根本问题

    。这本书从化学的角度,来尝试解答生命起源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通常用化学规律来解释生物现象,用物理规律来解释化学现象,而不是反过来操作,

    解释的箭头始终向下, 化学是比生物更为基础的学科

    。 这本书没有告诉你40亿年发生的细节问题,而是告诉你生命起源的本质和非历史规律。

    生命是如此复杂,于是要突破“复杂性”的问题,我们就需要沿着逆时间轴的方向进行探究。 但复杂性并不是生命现象的原因或是本质,复杂性是生命现象的结果,是复制反应导致了复杂性的产生。生命是复制的化学,而复制反应的独特之处并不在于它的产物是什么,而在于产物有多少?指数爆炸的米想必大家都听说过。

    在“常规”的化学中,如果一个物质不发生反应,那么该物质是稳定的。但是在复制系统的世界里,

    一个物质如果要保持稳定,那么该物质就必须发生反应。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有序的系统都将自发地朝着混乱的状态发展。而生命的有序复杂性似乎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矛盾, 这该如何解释呢?

    二、动态动力学稳定性

    作者很巧妙地引入了化学中**“动态动力学稳定性”**的概念,来尝试解答这一问题。

    “动力学选择”用通俗的话来表达就是:

    “速度更快的获胜”

    。复制速度更快的复制因子能够脱颖而出。而复制因子在复制过程中,会朝着动态动力学稳定性增强的方向进化。

    “生命如何出现”这个基本问题的答案确实存在,而且也惊人地简单: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于某个简单复制系统中复制反应带来的巨大动力,这些简单的复制系统由一些简单的链状低聚物所构成(如RNA或类似于RNA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变异和进一步复杂化。复杂化过程之所以会发生,是为了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不是热力学稳定性,而是适用于复制世界的动态动力学稳定性

    作者将生命进化宏观上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生命的适应性,信息等概念使用化学动力学来重新诠释。

    自然选择=动力学选择 适应性=动态动力学稳定性 适者生存=动态动力学稳定性最大化 信息=精确催化

    并且告知,动态动力学稳定性并不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矛盾, 正如汽车需要加油发电才能上坡,鸟要飞翔就得扇动羽翼,生命也正是通过

    新陈代谢产生能量,来维持着生命远离平衡态的状态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有序的系统将朝着无序的状态发展,那么造成的结果是信息的解体,而不是信息的生成。然而信息的生成并不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矛盾, 进化的过程同样可以创造信息,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消耗必要的能量, 这也就是生命新陈代谢过程产生的原因——为了给生命的机械运转提供必要的能量并且维持生命远离平衡态的状态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是,复制系统是如何获得最初的能量,来抵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呢? 依然是复制过程中的变异。

    一个复制分子通过某些意外的变异可以得到捕获能量的能力,比如,一个复制分子可以捕获光能。一个不具有代谢功能的复制因子(不能获取能量)很快就会用尽被激活的组成单位。而一个通过变异而具有能量获取功能的复制系统,从动态动力学的角度来说是变得更加稳定了,因此这样的系统也能在选择的过程中占据优势。不具有代谢功能的复制因子一旦产生了获取能量的能力,那么这一刻就可以被认为是生命的开端。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自己设想的广义进化论,解释进化为何以及如何发生。

    为何:是这个过程的驱动力, 在复制世界中,系统的动力也是朝着稳定的状态发展,只是呢,适用于复制系统的稳定性是动态动力学稳定性。 常规化学世界被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操控,而复制世界这是另一个类似于第二定律的法则, 即动态动力学稳定性

    如何发生:进化的过程便是:复制→变异→复杂化→选择, 往复循环。将过往生命进化的化学和生物过程统一起来,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衔接。

    RNA或者与之相关的分子启动了这一进化过程,分子将朝着增强其稳定性的方向发展,开始复制之后,偶尔出现的变异现象,导致一个多样复制因子群体的形成。复杂化的步骤建立起了日益复杂的化学网络,而该网络就是增强复制因子动态动力学稳定性并生成稳定复制系统的基本机制

    在生物起源问题上,分为复制优先和代谢优先两派

    复制优先”派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能够通过模板机制进行复制的类似于RNA的链状分子; “代谢优先”派认为一个自我复制的系统首先应该具备一个简单(但是完整的)自催化循环。

    根据杰拉尔德·乔伊斯的RNA复制实验,我们得知

    单个RNA分子

    不能高效复制,而

    双分子网络

    则有这样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由模板引导的自催化反应和循环网络的形成可能都是生命出现的关键因素。

    三、生命的独特之处
    1)生命的远离平衡态

    生命虽然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但实际上这些生命体都是稳定的,只不过他们依据另一种稳定性——动态动力学稳定性。 动态动力学稳定性,一个动态,一个动力, 依赖着系统的持续反应,系统必须有反应性,也就是系统要处于不稳定状态, 所以一个生命系统要成为成功的复制因子,该系统必然在热力学是不稳定的,在动态动力学稳定,而这看似矛盾的要求可以通过动态动力学选择得到获取能量的能力,从而摆脱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束缚

    2)动态性

    尽管组成喷泉的水滴在不断更新,但喷泉本身是稳定的,水滴不同,喷泉依然如故。# 句子摘抄

    能够稳定存在的是

    群体

    ,而组成群体的

    个体则在持续更新换代

    死亡极有可能是生命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改变的媒介,它清楚衰老的个体并为新生的事物提供空间,现在你可能是年轻的,但你将逐渐衰老,并且被清除出去。

    3)多样性

    有人估计,在1克土壤中细菌的种类就可以达到数百万的级别,并且一般估计地球上细菌物种的总数在1000万到10亿之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既然是选择,就意味着大量的物种被削减为少量的物种,所以又该怎样解释生命的多样性?

    常规的化学系统通常被认为是封闭的,烃类的燃烧不管是什么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为二氧化碳和水是C和H的最稳定形式,而复制系统则随时都要保持着开放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复制反应的顺利进行。所有稳定的复制系统都会不断进行复制,偶尔会发生变异,也会不断地复杂化。这样系统就可以在复制世界中搜寻更有效的复制因子。

    复制世界中的拓扑结构从本质上来说是发散的

    。 不管哪个方向,既然我能产生能量,只要能保持自身的动态动力学稳定性,我就可以不走寻常路。只要我们占的生存位不一样,我们就可以共存。

    4)纯手性

    为何纯手性的生命系统会从一个异手性的环境中意外产生?

    这是因为自催化复制反应有放大作用,刚开始一种手性产物稍稍过量,就可以诱发纯手性的形成。

    至于为何生物物质纯手性?

    那是因为生物反应必须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假设抽屉堆着各种USB线,异手性就会导致USB线拿错充不了电,而纯手性干脆只用一条Type C省得搞混,追求高效精确(其实比喻不恰当)

    5)目的性特征

    简单物质就如没有引擎的车遵循重力的作用一样,反应只能朝着下坡的方向进行,到了坡底就动弹不得,但是一旦复制体具有了获取能量的能力,那么该复制体就能摆脱热力学的束缚,遵循增强动态动力学稳定性的动力指引。车充满了油,想开哪开哪!

    6)意识

    书中没有太多解释,或许得等到神经科学取得重大突破,才能解释生物意识。说起意识,其实最先映入脑海的是,人死后有无鬼魂,不过现在看来也只是人对死亡之后的美好意淫罢了。《未来简史》中提到生命也只是算法,意识或许并不必需,智能和意识终要决高下。

    7)作为群体还是个体

    个体生命形式真的存在吗?个体生命似乎确实存在,至少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个体生命的例子——鸟、蜜蜂、骆驼、人类和以细菌为主的单细胞生物,它们似乎都在各自独立地行动。但是,“独立性”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明确。被我们视作独立生命体的可能是不断扩张的生命网络中的一环

    我们作为具有性特征的个体从繁殖的角度而言是不完整的。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实际上并没有个体性,个体是没有未来的。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强烈而迫切地关注“性”的话题。此外,我们在情感方面同样是不完整的,各种心理因素将我们与人类网络联系了起来。我们渴望与他人共处。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事实上所有人类是一体的。

    以我们人类为例,每个人都由数以亿计的独立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种类繁多,数量也大约达到了10^13的数量级。但惊人的是,人体内存在的细菌细胞数量是人类细胞的10倍。从数量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细菌属性比人类属性还要强!数以亿计的细菌(包括几百个不同的物种)寄居在我们的肠道、体腔和皮肤上。每个人都是一个超有机体——一个巨大的网络,而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这些细菌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它们被人们称为“被遗忘的器官”!关键在于,每个人和其他所有多细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生态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生命体

    个体不过是一个转瞬即逝的事件,是生命喷泉的一颗水滴。

    我们认为自己独一无二,但我们不过是网络中的一环罢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内涵好书(175+)
  • 内容完整(517+)
  • 引人入胜(527+)
  • 速度快(244+)
  • 情节曲折(170+)
  • 实惠(294+)
  • 无缺页(643+)
  • 体验好(356+)
  • 少量广告(584+)

下载评价

  • 网友 康***溪: ( 2024-12-10 15:46:12 )

    强烈推荐!!!

  • 网友 马***偲: ( 2024-12-30 10:40:18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郗***兰: ( 2024-12-19 17:21:01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訾***雰: ( 2024-12-26 06:03:44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瞿***香: ( 2024-12-27 23:51:1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温***欣: ( 2025-01-09 09:00:19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石***致: ( 2024-12-17 19:16:02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宫***凡: ( 2024-12-13 02:25:16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冯***卉: ( 2024-12-18 11:28:22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谭***然: ( 2024-12-18 07:19:49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曾***玉: ( 2025-01-08 20:38:23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车***波: ( 2024-12-25 07:06:26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扈***洁: ( 2025-01-08 18:53:47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潘***丽: ( 2025-01-01 08:52:24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敖***菡: ( 2024-12-19 13:32:56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