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无畏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2:49

无畏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无畏精美图片
》无畏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无畏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964698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8
  • 页数:256
  • 价格:56.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2:49

内容简介:

★为什么马云说,他在以色列学到了2样东西。“创新,和虎刺怕(希伯来语Chutzpah)——敢于挑战的勇气"?因为以色列:人均创业密集度全球第一;人均风险投资额全球第一

★为什么沃伦·巴菲特说:“如果你要寻找智慧,去以色列就对了。这片土地上流淌着智慧和活力”?因为以色列: 人口仅800多万获得了12个诺贝尔奖;3000多家跨国公司在此设立研发中心(苹果、英特尔、脸书、谷歌……)

★你可能不知道马化腾的创立QQ的灵感来自于以色列的ICQ。以色列不仅发明了世界上首款线上聊天软件ICQ,还发明了首个手机导航APP、U盘、滴灌技术、VPN技术……

★究竟是什么让以色列——一个面积相当于1.5个北京市、笼罩着战争阴影、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产生了如此多的创业公司,甚至比英国、德国、中国等大国都多?

★著名以色列连续创业家的代表作品,作者在以色列核心科技圈、创业圈从业20余年,开创性提炼5步创新法则,得到谷歌副总裁和“U盘之父”等大咖认可。阅读本书,你可以掌握:5步创新法则+22个创业家案例+以色列社会环境大揭秘=可复制的创新经验。

本书从以色列独特的教育模式、学校系统、军队系统、社会文化、组织制度等方面,揭秘以色列究竟为何能孕育出创新的基因,成为全球创业生态系统中最有活力的一环。

★本书得到谷歌副总裁、清华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严飞和真格学院院长顾及倾情推荐。


书籍目录:

第一阶段 发现

第一章 废旧破烂当玩具

第二章 打破常规

第三章 玩篝火

第二阶段 验证

第四章 “我们”当中也有“自我”

第五章 自由随心

第六章 失败带来机遇

第三阶段 效率为王

第七章 不确定性是常态

第八章 在挑战中与风险共存

第九章 让孩子当家做主

第十章 灵活应变

第四阶段 规模化

第十一章 不拘一格的选拔机制

第十二章 凝聚社会的大熔炉

第十三章 应对变化的扁平化管理

第十四章 即兴发挥的公司文化

第五阶段 革新

第十五章 软技能比硬技能更重要

第十六章 从探索世界中寻找灵感

第十七章 永远乐观

致谢

我zui喜爱的希伯来语词汇


作者介绍:

以色列科技界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之一,全球科技商业领域百大女性演讲人之一。

过去20年,她活跃在以色列科技产业,长期置身于以色列的创业生态系统,积累了大量行业洞察、创业数据以及背后故事。

她曾经创立了风靡一时的手机公司Modu,目前是Synthesis公司的联合创立 者。她同时在创业之国中心(Start-Up Nation Central)担任领导,运营加速器和科技人才孵化器,并兼任多家新创公司和高科技公司的总顾问。

她也是以色列国防军的前军官,揭秘神秘的8200情报军队与发达的高科技产业之间的联系。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无畏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无畏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无畏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心理学家史蒂芬·伯格拉斯认为,只要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人们完全可以走出失败的阴影。在他看来:“在失败情景下,关键区分在于应对失败的是整体归因还是局部归因。…‘我太差劲了所以生意搞砸了。’这是典型的整体归因。

我们至少能从伯格拉斯的观点中获得两点启示。首先,如何面对失败完全取决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你所相信的背后故事。如果我们试着去了解背后的问题和缘由,就能做出失败的局部归因,其后的具体原因也就慢慢清晰起来。失败不过是发生在人身上的客观事件,不能用它来定义一个人。其次,拥有丰富的闲暇生活和兴趣爱好有利于人们将失败视为一次吸取经验的教训,而不是因此对自己失去信心,从此一蹶不振。


美国组织理论学家卡尔・维克总结了擅长即兴发挥的群体的

特点:

1.愿意放弃先行规划和排练,选择实时表演;

2.充分了解内部资源和现有资料;

3.在没有大方向指引和反馈的情况下依然表现专业;

4.善于发现或同意一些微小调整;

5.愿意改变或打破常规;

6.提出丰富且具有建设性的主题、片段或话语为当前行动提供参

考;

7.愿意承认过往经验与展现创新的部分相关性;

8.处理突发事件的高度自信;

9.展现了同等程度的即时行动力;

10.善于观察他人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善以保持这种交流互动并带来更多可能性;

11.可以影响和保持他人即兴发挥的节奏;

12.关注当下,不受过往记忆和他人期望的干扰;

13.注重过程而非提前准备的精心

以色列国防军遵循的原则以及以色列空军采取的汇报机制也计划适用于初创企业和商业组织。我个人认为,各种规模的公司都能从即兴创作的公司文化中受益。即兴创作不仅是一种技能,也是快速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也是基于社会上广受支持的一种观点,即当人的经验造成行为或知识上的系统变化时,就表明从中学到了东西。在一项关于即兴创作的实地研究中,安妮・米纳、保拉・巴素夫和克里斯蒂娜摩尔曼发现,即兴创作跟其他学习形式有着明显差异,因为即兴创作相对没有那么依赖过往经验来引起行为或知识上的改变。他们还强调,即兴创作的文化上升至团队甚至整个公司层面时才最为有效,例如,当一个团队在共同改进产品时,就不会有任何单独的个体站出来邀功,因为这倾注了所有人即兴创作的心血。


在常规场景下,孩子们的玩具通常是有着预设用途的静态物品,而这些物品往往受到现实存在物的限制。相比而言,用废旧破烂当玩具则可以为孩子赋能。在旧物回收院里,2岁的孩子就已经掌握了改变身边环境的能力。教育心理学教授瓦菜丽・波拉科将这种能力称为“创造历史的能力”。

以色列的儿童并非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玩要,而是在自主改变他们玩耍的环境。利用金属桶、汽车轮胎和胶合板,他们可以造出房屋、城堡和交通工具。你能想象一辆用婴儿汽车座椅改造、用咖啡桌来支撑的四驱轿车吗?这辆轿车还配备了锡皮罐头改造的车头大灯和一个正儿八经的方向盘!孩子们随后又拆解了这辆轿车来为新的操作台或发射台腾出空间。像这样创造和改变自己身处的环境,孩子的自主权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


在思考军队与以色列科技产业之间的关系时,在得克学社会学系任职的奥利斯维德和约翰・巴特勒对“军事资本”词做出了新的解释。常规意义上,“军事资本”原指一国的国防产,但斯维德和巴特勒却将军事资本定义为人力资本(军队中得的新技能)、社会资本(新建立的社会联系)和文化资本(新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撇开社会问题不谈,这些数据至少能表一点,服役人士较从未服役的人土有着明显优势。

这种优势源于几个因素。一个因素是士兵在训练中习得并在服役期间不断现固的能力,另一个也许更为重要的因素则是在服役期建立的社会关系。斯维德和巴特勒指出,一个人建立的社会关系越紧密,“社会资本就越多”。


过去的军旅生涯也给了纳达夫一些关于公司结构的启示。他表示:“我们是一个致力于搭建平台的公司。一方面,初创企业的灵活性是我们的主要助推力;另一方面,我们深入研究的能力和建设公司的方法又需要高度的结构性和纪律。要在复杂的环境中持续发展壮大,就要在混乱和有序的状态之间不断切换。”有时候要讲上下层级,有时候层级制度又会成为阻碍;有时候需要更多自由,有时侯又需要别人指明方向。混乱当中容易出现疏漏,但严格的秩序又会阻碍进步。纳达夫相信:“人们总是在混乱的边缘发现伟大创新,因为“巴拉干(混乱)能让人的思维活泛起来。”

领导力更像是一门艺术,在构建它的过程中,灵活性和新感与认知程度和组织结构具有同等重要性。纳达夫表示:“我合作伙伴之间绝对没有所谓的层级,但这不影响每个人有自己的头、职责和擅长领域,这两点并不冲突。”他解释道:“管理责任必须是透明的,也必须是由所有人共同承担的,这才是关键。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专长,做出贡献。”


由于以色列没有一套约東社会和个人行为或者是教人服从的系统,我们得以自由地进行表达,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也能够从容自如。只有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达情感、需求和渴望,才能培养他们自由表达的能力。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为什么马云说,他在以色列学到了2样东西。“创新,和虎刺怕(希伯来语Chutzpah)——敢于挑战的勇气"?因为以色列:人均创业密集度全球第一;人均风险投资额全球第一

★为什么沃伦·巴菲特说:“如果你要寻找智慧,去以色列就对了。这片土地上流淌着智慧和活力”?因为以色列: 人口仅800多万获得了12个诺贝尔奖;3000多家跨国公司在此设立研发中心(苹果、英特尔、脸书、谷歌……)

★你可能不知道马化腾的创立QQ的灵感来自于以色列的ICQ。以色列不仅发明了世界上首款线上聊天软件ICQ,还发明了首个手机导航APP、U盘、滴灌技术、VPN技术……

★究竟是什么让以色列——一个面积相当于1.5个北京市、笼罩着战争阴影、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产生了如此多的创业公司,甚至比英国、德国、中国等大国都多?

★著名以色列连续创业家的代表作品,作者在以色列核心科技圈、创业圈从业20余年,开创性提炼5步创新法则,得到谷歌副总裁和“U盘之父”等大咖认可。阅读本书,你可以掌握:5步创新法则+22个创业家案例+以色列社会环境大揭秘=可复制的创新经验。

本书从以色列独特的教育模式、学校系统、军队系统、社会文化、组织制度等方面,揭秘以色列究竟为何能孕育出创新的基因,成为全球创业生态系统中最有活力的一环。

★本书得到谷歌副总裁、清华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严飞和真格学院院长顾及倾情推荐。


精彩短评:

  • 作者:韧勉 发布时间:2021-01-11 16:32:00

    本书作者从青少年教育模式和犹太民族的历史精神角度出发,深刻思考以色列科技创新的源泉动力,其一以色列是勤劳的民族,人口稀少所以家家都是双职工,儿童教育以放养式为主,但是青少年教育带有强烈的引导性,儿童玩具来自废铜烂铁培养孩子工业设计的触觉。培养管理提高孩子的群体性诉求,鼓励野营,加强童军式的军事化管理,从小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和面对失败的抗挫能力,告诉孩子实践的过程重于结果,不拘一格的挖掘孩子潜力,让孩子学会从失败中积累生存经验,而不会被负面情绪所左右,长期促进积极心理学的氛围培养。作者指出以色列有多达5500个培养各式技能的青年训练营,他在书中事无巨细的介绍了二十多个,只要孩子想学习就不会缺乏途径。以色列国内还很看重青年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作经历,由此让人想起高佑思和他在B站超火的歪果仁研究协会。

  • 作者:毛秃秃和胖咕咕 发布时间:2020-05-20 10:45:35

    也只有以方老这样海内数一数二的信札墨迹收藏大家所藏之宏富,经历之有趣,才能在行文本身较为枯燥的情况下叫人看得津津有味了。书中多有非常陌生的掌故人物,以后有机会得渐渐找人请教。只是现在别的兴趣多,时间也紧,到时些疑惑是否还能装在脑子里都不好说。不能像以前那样悠哉悠哉的看这些“无用之书”了,一叹。

  • 作者:hx 发布时间:2021-01-26 23:09:20

    为啥这么牛 以色列基本就是一个全民敏捷组织

  • 作者:書魚 发布时间:2021-01-05 14:24:56

    教育模式、学校系统、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是适合创新的环境基因。作者履历也好厉害啊

  • 作者:SOLOIST '.ㅅ' 发布时间:2021-01-11 22:37:40

    2021 POPSUGAR Reading Challenge

    -A book that's published in 2021

    创新和勇于挑战的“虎刺怕”

  • 作者:宇凡 发布时间:2021-01-26 11:41:28

    大多对社会学有兴趣,并不是为了成为社会学家,为什么要死磕那些写给社会学家看的入门书呢?反而应该试试多了解和社会学有交叉的非虚构写作,偶尔交叉一些社会学概念,就足够了。


深度书评:

  • 不要鸡,不要佛

    作者:叮叮和柠檬 发布时间:2021-01-25 11:08:30

    我们真是爱学习的好学生,缺啥就想拼命的补啥。有时候不明就里,给自己猛灌一统鸡汤,猛嗑一把大力丸。 国人焦虑创新不足,焦虑教育没有竞争力,学美国快乐教育,多给孩子鼓励,但看着自己的熊孩子实在说不出违心的表扬;又要学北欧,自由的教育,看着散漫到无所事事的孩子你不着急吗? 这两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开始学以色列,以色列学习团,游学团,MBA团都做成一门生意了。试问,真的学到了什么? 沙地里的种子一定能在黄土地上种出来好果子吗?

    好在这本书是以色列人自己写的,要是中国人学了皮毛回来写的,直接可以扔到废纸堆了。但即使是以色列自己的写的,咱也没有必要盲目崇拜,要是看完这本书改天就不给孩子买玩具,扔给他台报废电脑,或者让他自己在小区点火,我只能说没有独立思考的家长只能教出照猫画虎的孩子。

    我们要警惕任何看起来非常容易操作又声称非常奏效的方法,参考保健品广告。 世界是复杂的,教育是复杂的,创新更是复杂的,试图总结出来的原因也许并非真正的原因,而只是一个相关现象,或者说偶然而非必然。 我们最要警惕的是把伴随现象当成原因,当环境变量改变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原因’脆弱的不堪一击。类似的有,美国的经济强大因为它实行民主,想起来扣扣熊有个脱口秀说“民主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商品”。 扯远了,总之就是要根据自己所处环境的情况,独立思考,通往罗马的道路不止一条,不要被忽悠南辕北辙了就好。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色列青年的成长与一个创新之国的诞生

    作者:郑奉常论隋炀帝 发布时间:2021-01-15 16:35:10

    作者近照

    (一)

    大概四年前,我临近研究生毕业,通过电视节目《非你莫属》求职,去了北京绿橙幼儿园工作过一段时间。这是一家打着“互联网+”旗号,每个月收费1.5万人民币学费的私立贵族幼儿园(成立于2016年9月,其实已经比谢霆锋等人给孩子安排的香港精英幼儿园还要贵),其中负责App开发的团队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标语的映衬下,我这个对高等数学和计算机语言一窍不通的前打工人(写这篇书评的时候现在是自由职业者了),也体验了一回所谓的“中关村白领”生活,持续几个月之后,我因为个人事业追求离职了。当年离开这家幼儿园的员工,占了当年新招聘员工的90%.

    这家幼儿园号称用蒙台梭利教育法。在这里我要稍微强调一点,其实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故乡意大利以及绝大多数欧盟国家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的部分公立幼儿园,蒙台梭利教育法受到政府扶植,多数蒙氏幼儿园学费其实相当低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一登陆中国大陆,瞬间变得高大上,一年收费10万到20万稀松平常,走上了一条完全贵族化的道路。更要命的是,蒙氏教育出来的孩子,一旦要上小学,要么上国际学校,要么上某些精英学校的国际部,因为这时候小孩已经习惯不了体制内的题海训练。这一点其实完全违背蒙台梭利本人意愿,因为当年她创办的第一所“婴儿之家”(意大利语:

    Casa

    Dei Bambini ),完全是为了照顾孤儿和其他社会底层边缘人群的子女。

    后来我又当过一段时间的留学中介(主要是负责欧洲国家的英语硕士授课项目),因为这两段职业经历,我对某些国家的教育情况比较好奇,也有粗浅的认识。一个国家要想创新,首先是要有系统化的机制培育创新人才,但是有的国家是主动而为,刻意的顶层设计,例如研究德国史的武汉大学教授李工真老师曾经用“国兴科教”概况德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与政府努力之间的关系;另一部分国家是自由市场孕育出创新因素,例如美国(当然美国教育史上也有赠地大学这一传统)。

    而以色列的创新因素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这里我就首先从开头第一阶段的第一章来分析。 如果大家对以色列的历史不熟悉,可能理解这章内容有点困难(建议大家先看一两本以色列建国史的中文著作,或是看几集纪录片)。首先基布兹是以色列特色的社会主义公社,新来的犹太移民人生地不熟,巴勒斯坦三分之二的土地又都是沙漠,要想在这里扎根,确保粮食安全,只有众人合力形成自治社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才能在阿拉伯人的汪洋大海中生存下来(经过了百年发展,现在的基布兹生产领域扩展到工业和高科技领域,2010年基布兹创造了以色列40%的农业产值,9%的工业产值)。基布兹成员个人不占有生产工具,而在基布兹长大的儿童,同睡一张床,同耕一片田,需要有共同的行动纲领。以下是第一章开头第4自然段的叙述:

    “哈斯没有执着于价格昂贵、批量生产的新玩具,而是选择从基布兹的家庭、田野和作坊挑选出合适的淘汰物品摆放在幼儿园院子里。这些物品都是大人们使用后淘汰下来的,布置一番后就形成了一个旧物回收院,而随之引申出来的则是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废旧破烂当玩具。”

    如果大家认识在蒙台梭利幼儿园工作过的朋友,可能听说一间教室(50平米左右)所用的蒙台梭利正版教具标价20万。显然,这是白手起家的基布兹成员无力负担的,在以色列建国前到建国初期的一段时间内,能够确保吃饱饭,躲过阿拉伯人的袭击,就算万幸了。根本不可能像某些海淀家庭那样,把多余的钱用来培养鸡娃、“英奥混血娃”(英语和奥数双优学生)上面。其实除了蒙台梭利幼儿园,其他的像华德福、瑞吉欧之类的幼儿园都有炫目的教具,有的幼儿园甚至是个小型游乐场。以下是作者在第二章的叙述

    我4岁的时候,我们家搬去日内瓦生活了三年,我当时就读于当地一家幼儿园。记得第一天去上学的时候,老师亲切地拉着我的手,把我介绍给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当时我语言不通,但大家脸上善意的笑容依然让我倍感亲切。后来老师带我去操场转了一圈,我看到有秋千、旋转木马、滑梯等熟悉的娱乐设施。

    这一点是同作者在以色列看到的完全不同。显示出了巨大的分野,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多数幼儿园,大多数教具和游乐设施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由此孩童按照专家设计好的既定教学大纲来成长(哪怕是蒙台梭利、瑞吉欧、高标、华德福这种国人眼里看来非常高大上的培养模式,事实上背后都有严密的剧本支持)而以色列孩子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只能自己用废旧产品自己组建玩具,发挥“

    巴拉干(Balagan)

    ”精神(在混乱中打破常规)。此项教学其实原先根本不是以色列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也是常常出乎人们意料的,在本书的后文中,第七章作者提到了“不确定性是常态”,第十四章“即兴发挥的公司文化”,都是对巴拉干精神的回应。

    (二)

    假如文章写到这里,我得出个结论“以色列的幼儿园成本低廉……,这种在艰苦地区创新的方式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创新人才培养”,那其实是还低估了作者的雄心了,而且也会落入到简单化和幼稚化的推论当中(没有将其同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对比)。在《礼记·大学》(《大学》原先是儒家经典《礼记》的一篇文章,后来朱熹将其独立)中,有一个显性的写作结构,后人总结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文章通过将宏观的国与微观的家相互串联,讲述了儒家视角中治国理政人才的培养模式(或者换句话说:以家族为切入点论证治国理政)。

    那么在《无畏》这本书里,五大阶段大体将一个以色列青年的人生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对应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服兵役、兵役后期回归社会读大学与创业)

    ,作者以创业公司负责人和三位子女的母亲双重身份,将子女及其子女同龄人的经历融入到本书前半段的写作,而在本书后半段谈到她的一些身边人创业经历,不光是现身说法、真实可信,而且更重要的是,

    作者从这五个人生细分阶段,从个人的成长经历切入到创新实体的发展。可以说是犹太人眼中的“修齐治平”,反映了小国生存的智慧

    很多读者可能谈这本书涉及到育儿部分的段落很多,但是同传统育儿书籍相比,里面又涉及了很多经管内容;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本书作为经管类书籍,因为涉及育儿成分过多,导致整体论述不严谨。但是实际上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有个关键词和关键概念贯穿始终,那就是以色列国防军(IDF),

    青年在18岁之前,为进入以色列国防军做准备,从以色列国防军的现役士兵序列退役以后,又用国防军的思维和技能创立并运营科技企业

    。那以色列国防军究竟有什么特点,与以色列创新有何关系?

    分析一个国家的军队,要对这个国家的军事史(尤其是军队建设史)有个最基本的了解,一个国家的军队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演变,无论装备如何升级换代,这个国家军队的作战方式和军事思想,都还是多多少少有着创业初期的痕迹。最近(1月6日左右)一些特朗普支持者前来华盛顿特区“勤王”,里面的人群来源成分比较复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相当一部分人来自南方某州的民兵组织,有的人扛着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联盟军队的“国旗”在国会大楼招摇过市。如果我们把美国两次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以及后来的民兵组织与正规军对比分析一遍,甚至可以对美国的州权思想演变史有进一步了解。(毕竟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而《无畏》一书的以色列童军(童子军)运动,直接魔改自美国版(美国童军运动起源于英国),又跟以色列国防军的人才选拔紧密配套,完成了一套从幼儿园到退役走入社会的创新闭环系统。

    哈加拿(一译哈加纳,Haganah,希伯来语原文:הַהֲגָנָה)

    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是成立于1920年的民兵组织哈加拿(这个词来源于希伯来语单词 הַהֲגָנָה ,直译为防卫军)。而哈加拿在正式成立之前,经历过第二批回归浪潮(

    Second Aliyah,第二次阿利亚,现代以色列还管国外的犹太同胞回到以色列定居入籍为“阿利亚”行动

    )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为了在犹太定居点不被阿拉伯人骚扰,先是在1909年成立了

    Bar-Giora

    (巴尔—吉奥拉),同时期的还有

    Hashomer

    (哈绍默),当时的巴勒斯坦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末期,其实类似于自治状态,基本上就是青天大老爷缺席,小民求告无门。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民兵自卫组织其实比起日本的山口组、墨西哥的毒枭,组织度和人员素质不见得高多少,很多人都出于文盲状态,说意第绪语。(

    在公元2世纪以后,20世纪初期以色列语言学泰斗本-耶胡达复兴希伯来语之前,希伯来语只是少数拉比和大商人才能掌握的宗教礼仪语言

    )。

    后来一战结束,英国接管了巴勒斯坦的统治权,但是上层管理力度仍然拉胯,1920年更是爆发了阿拉伯起义(

    1920 Nebi Musa riots

    ),犹太定居者痛定思痛,决定自己建立起正式的军事组织,保卫家园。但是当时犹太人势单力薄(毕竟即便在20多年以后,联合国颁布181号决议时,犹太人的人口数量占据巴勒斯坦人口的三分之一),要想低成本抵御阿拉伯人入侵,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是走质量型军队,用少而精的部队进行斩首行动;要么是走现代人眼中的恐怖组织之路,到处发动恐怖袭击。

    而在当时(哪怕是现在),这两种选择其实之间界限模糊,终于在1931年有一部分极端人士脱离哈加拿,另外成立了恐怖组织伊尔贡(Irgun, ארגון )(

    其中最有名的领导人是贝京,后来的以色列总理七代目,该组织在1948年与哈加拿合并改组为以色列国防军以后,前成员在退役时成立了赫鲁特党,也就是以色列执政党利库德集团的前身

    )。

    正如红军转型而来的人民解放军擅长打运动战,在朝鲜战场上反复穿插战线痛击联合国军,由民兵组织和恐怖组织转型而来的以色列国防军(包括间谍组织摩萨德)特别擅长先发制人、斩首行动(尤其是六日战争)。要想执行这一点,

    必须做到高科技+扁平化管理+超强执行力

    ,而且以色列人口体量并不大,不可能像世界排名前列的军事大国那样,组织起完全职业化的职业军队,所以在第十二章中,作者在论及军队性质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以色列国防军内的流动率极高,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国家军队的地方。一般来说,部队人员每三年进行一次“换血”,只有军官除外,但他们的服役生涯也只比其他人长个1—2年。

    这种兵民合一的做法,有个显而易见的特点,几乎全国境内有一半以上的人(除去不服兵役的阿拉伯裔等少数族裔以及极端正统派犹太人),不论男女,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经历过这种科技强军思维的严格训练,顺便在这里普及一个军事史冷知识,1868年普奥战争期间,除了普鲁士的武器比奥地利先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普鲁士民族成分单一(只有少数波兰人,因此多数普鲁士人在自己家乡部署),而奥地利帝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了防止任何一个民族做大,产生分离主义运动,常常让匈牙利军队驻扎在意大利人占多数的地区,日耳曼人军队驻扎在斯拉夫人占多数的地区,避免军队与当地民众融为一体),结果导致奥地利帝国花费了8个星期才完全全国总动员,而普鲁士人只花费了3个星期就整装待发。还是在本书的第十二章内,作者这样写道:

    另外,以色列军人保卫的固然是广义上的国家,但很多时候,军人们负责的具体区域往往是自己从小成长、生活的城镇。如大家所知,以色列的国土面积不大,对于这片土地上的山谷和丘陵,人们往往如数家珍。让军人们保卫自己从小长大的热土,会使他们更快地融入自己的部队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系。这种军事前线与家乡的结合让以色列军人与这片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公民之间建立起了情感纽带。

    (三)

    但是我还要提醒一点,无论是以色列建国初期,还是现在,

    以色列境内的犹太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并不比奥匈帝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差异小多少

    ,如何把他们团结为一体,一直以来都考验着以色列有关部门的智慧。这本书里除了显性结构,还有各种各样的隐性结构,而上文中谈到的军队建设史是隐性结构之一,而民族融合就是隐性结构之二(可能还有其他的隐性结构和背景,但是这两点在我个人看来,比较突出)。 如果大家再回过头来看

    “巴拉干”精神

    ,就应该明白,这与以色列各个犹太族裔多元的语言文化移民背景密切相关。至今在以色列900万人口当中,除了53%的人口以现代希伯来语为第一语言,还有超过250万人使用阿拉伯语,150万人使用俄语(在以色列各大公共场所,俄语标牌非常常见),其他像法语、意第绪语等主流犹太人语言也是非常可观的存在。多学科、多文化、多地域的背景碰撞常常是各种创新思想与实践的源泉,但是如果管理不当,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危机。塑造以色列人多元一体的统一身份,除了普及现代希伯来语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军队。这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很多人对此理解不是很深刻,有人说男人的四大友谊之一就是“一起扛过枪”,而研究法国史的学者和爱好者也看到过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共和政府积极动员群众参军的史料和研究论述,至于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里,更是将“ 抗日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 ”这句话写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当中。正如毛主席所言:

    这个战争(按:抗日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2页)

    很多人可能不想生活在大国崛起的宏大叙事之中,而是想追求小民尊严,但是即便是在新加坡这样的富裕城市岛国,当地华人还是因为大陆新移民没有服过新加坡兵役,而把对方另外对待(

    历史上新加坡的兵役制度和军队训练模式就模仿自以色列,并且有以色列军官的现场指导

    )。

    作者在第十二章中提到“熔炉”的时候,这样写道:

    部队就是以色列的终极“大熔炉”,这是经过时间验证的真理。部队在不同种族且文化各异的群体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在部队中,不同群体所代表的社会文化符号不再显著,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共同身份。军事组织必须具备“大熔炉”的特点,尤其是像以色列国防军这种推行扁平化管理的组织(关于这一点,我将在下一个章节展开讨论)。要想在同级战友和上下级之间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就必须遏制部队中因社会、种族或经济实力而产生的个人优越感。这样才能使军人们对战友交情充满信心,珍视服役期间建立的友情,以及在部队中积累的经验和技能。

    但是在她也在同一章节写道:

    然而,“大熔炉”政策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反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无视新移民为国家带来的多元文化,或者盲目追求完全的身份统一而迫使整个社区完全放弃其原有身份。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这项政策被及时取缔,并在随后转换为更加灵活包容的做法。抛开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大熔炉”政策的正面效果也有目共睹:成千上万的移民来到这个建国不久的年轻国家,他们不遗余力地发挥个人能力,积极投身于建设国家的事业。

    事实上,多元化的移民社会,让以色列人享受了各种红利,举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很多网友惊讶于摩萨德的高效,那是因为摩萨德可以征招全世界各种肤色,掌握各种语言的以色列人,能够很好地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光是这一点,就是其他国家情报机构所无法匹敌的。 作者在第16章《从探索世界中寻找灵感》中提到了以色列人喜欢出境旅游,其实也呼应了开头几章的描述。例如制造幼儿园玩具的哈斯来自德裔移民家庭,作者本人是伊朗德黑兰移民(父亲)和波兰移民(母亲)的后代。多元的文化熏陶,家庭历史溯源,加上以色列狭小的国土面积,使得很多人都对探索异域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希伯来的民族名称,直译过来就是“河那边的人”(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渡河而来的闪米特人)。

    (四)

    接下来要简单谈谈以色列人的集体主义,在上文当中以色列多元移民背景的表述下,这种集体主义染上了鲜明的以色列特色。

    在第二阶段第四章《“我们”当中也有“自我”》中,作者指出:

    如上所述,以色列社会仿佛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实现了某种平衡。当然,我不是说不存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情况,只是说两种价值观实现了共存,不会一直相互拉扯。

    这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积极对立源自何处?我认为,它得益于以色列的群体多样性。以色列是全球最具种族多样性的国家之一,其人口由来自七十多个国家的移民组成。可以说,多样性就是以色列最宝贵的资产之一。截至2014年的数据显示,以色列犹太人包括25%的移民、35%的移民子女,另外还有40%的第二代以色列人。如此多样化的人口让我们很难说清楚谁是真正的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当中包括摩洛哥人、俄罗斯人、波兰人、埃塞俄比亚人、美国人、埃及人、乌克兰人、乌兹别克斯坦人等,所以我们无法简单地把以色列人划成一类人。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母亲是西伯利亚出生的波兰人后裔,而我父亲又出生在埃及。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色列的儿童强调“小团体”的力量:

    在以色列,团队合作、社区建设以及社交是孩子们童年时期的几大核心课题。因此,“小团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英语中,“小团体”对应的单词“gang”其实带点贬义。但如果翻译成希伯来语,对应的就是“哈武拉”(音译自希伯来语“chavura”)。“哈武拉”这个词没有一丝贬义,指的是一帮结识于学校、课外活动或者周边邻里的人,他们空闲时间总是聚在一起。“哈武拉”编织了每个以色列孩子和成年人的社会网络。

    其实这也好理解,在一个四处面临战争和恐怖袭击危险的国度,单打独斗是不能保证自己个人的人身安全,作者又指出到了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 ,小团体会向其他成员开放,但是核心成员不变。其实如果我们看以色列建国以来的各个总理,包括建国后出生的内塔尼亚胡在内,所有的总理都经历过历次中东战争的一次或多次,执政者之间的经历有种小团体的传帮带关系。

    (五)

    最后谈谈这本书在中国的启示意义。一般而言,很多出版方在从事此类书籍营销的过程中,会把该书包装成类似《哈佛女孩刘亦婷》、《语言的力量》、《XX第一》这样的成功学书籍(前两本是个人成功学,最后一本是国家成功学),然后兜售XX焦虑,推销“放诸四海皆准”的某某法门,然而作者非常清醒,在第十章《灵活应变》,作者明确说明指出:

    有的国家没有义务兵役制,所以经常有教育工作者问我:“怎样才能使年轻人和社区产生紧密联系?年轻人如何才能学会承担责任和后果?”在很多人看来,是以色列的义务兵役制塑造了年轻人的优秀特质。我倒不这么认为。如非必要,我绝不建议盲目地推行义务兵役制度。相反,以色列年轻人受到了不少其他项目的积极影响,这些项目反而更有借鉴意义。

    接下来作者详细论述了间隔年项目,并在最后指出:

    我们要鼓励年轻人推迟按部就班的人生计划吗?老实说,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间隔年再加上服兵役,所花时间的确不短,相当于要把上大学和找工作的时间推迟4到5年,这绝对不是什么轻松的决定。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即使是一年的时间,就足以让人拉开很大的差距。但话说回来,难道18岁按部就班地上大学就不是推迟人生计划吗?很多人在18岁的时候还不了解自己生活的社会,甚至不了解自己,却选择在这个节点专攻一个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领域。也有人选择先体验一段充满挑战甚至挫败的经历后再进入大学,选定一个发展方向。这两个选择孰好孰坏?对于这些问题,数万名以色列青年将在志愿服务中找到答案。

    至少作者并没有强调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模仿以色列的这项制度,而且是带着建设性讨论的语气,说出自己眼中认为的成功要素,并且指出了背后的风险

    还有一点,在第五章的时候,作者列举出如下数据:

    根据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的调查,以色列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处于全球倒数的那40%中。2015年,以色列在72个项目参与国当中排第40名。在学生能力方面,尽管以色列排在秘鲁、印尼、卡塔尔和哥伦比亚前面,却长期落后于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国。奇怪的是,世界经济论坛当年的数据却显示,以色列在创新领域排名第三,人均初创企业密度竟然是全球最高。大家可能会感到不解,既然科技创新涉及大量数学、科学、财务和商业领域的知识,那么既不擅长数学也不擅长科学的以色列人为何能在科技领域成功创业?

    这一点大大出乎中国读者的意料,与我们刻板印象中的“犹太人聪明”完全是两回事,在后来的章节论述中,尤其是第十一章《不拘一格的选拔机制》讲述了在以色列扁平化军队的管理体制下,如何选拔创新性人才。回复了上述的提问。

    很多人会拿“钱学森之问”质疑中国到底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但是我觉得中国和以色列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以色列处于四战之地,要求军队小而强,因此必须培养全民具备创新意识,能够多学科贯通,在少数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的精锐人才;而中国人口体量、国土面积都决定了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需要低成本大面积培养各种专门化人才(中国教育的特点是能够以世界最低成本大量培养理工科专业人才,基层劳动力识字率高,能够忍耐长时间工作,因而适合产生像华为那样的科技巨无霸,但是缺点是因为长期重理轻文,软技能培养欠缺,同时多学科贯通力度低,因此不便于产生小而精的创业公司)。但是有识之士也在提出各种各样的改革方式,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主流教育模式仍然是要以服务于完整工业体系,不过在少数城市(如上海、深圳)可以先行试点推行间隔年制度,然后渐进推广,同时在借鉴以色列教育模式,形成中式创新教育的路上,我们也要经过50年到100年的调整和磨合。

    这本书融合育儿、以色列中小学教育史、高等教育史、以色列军事史、科技政策史和以色列企业经管模式多个话题于一身,也为其他读者的无限解读提供了空间。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好评多(210+)
  • 一星好评(538+)
  • 实惠(174+)
  • 值得购买(87+)
  • 还行吧(236+)
  • 简单(539+)
  • 无广告(413+)
  • txt(460+)

下载评价

  • 网友 利***巧: ( 2024-12-14 08:13:33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菱***兰: ( 2024-12-14 23:00:38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温***欣: ( 2024-12-14 13:46:43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扈***洁: ( 2024-12-30 13:03:08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蓬***之: ( 2024-12-18 01:51:15 )

    好棒good

  • 网友 曾***文: ( 2024-12-16 12:20:34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居***南: ( 2024-12-11 14:02:4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曾***玉: ( 2025-01-09 11:11:50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丁***菱: ( 2024-12-29 20:29:31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