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风水与健康一点通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居家风水与健康一点通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居家风水与健康一点通》内容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居住环境与健康问题,对住宅选址及布局要求更是日益求精。居家讲究舒适、高雅,同时也讲究朝向、阴阳调和及遵从五行法则,以使居家生活健康、舒适、安全、吉祥。针对于此,《居家风水与健康一点通》结合现代人居家装修的特点,融合种种风水上的讲究和细节,深入浅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住宅选址、设计、规划、营造等方面的优劣,注重整体布局的美观;在微观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运用大自然及家居摆设作为元素,改善居家环境。《居家风水与健康一点通》是购房、装修、布局的实用范本,是开启人居两旺之门的金钥匙,是东方人居家好风水完全宝典,是建筑设计师的理想选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住出健康,居家风水新时尚 居家诗意地,风水保健康 科学安排居家朝向 居家健康的十大风水 时尚健康细节应重视 温度和湿度,健康“保护神” 空调属金,居家放对位 室内空气质量自处理 认清室内“毒气”杀手 排除室内空气污染有窍门 预防“新居综合征” 健康颜色巧搭配 现代装潢,四大要诀保健康 家庭地板忌用立体图形 导致背疼的隐形杀手 家中花卉绿植成氧吧 巧变摆设让炎夏变清凉 居室装饰的“音乐”美 居家摆放镜子的风水 家有老人要防“高楼综合征” 孕妇居家布置多考虑 第二章 住宅选址:健康环境为首选 坐北朝南的住宅最佳 九大与健康相关的室外风水 选择社区“最优楼座” 住宅要有风和流水 居家户型应方正、协调 住宅首先要考虑安全 择邻而居五不宜 择路而居,路形很重要 选择地基时的禁忌 住宅的采光与通风 屋大人少不利健康 屋顶形状莫违风水之道 被动地适应环境是健康的大敌 第三章 闲庭雅院:幽雅舒适的院落 庭院不宜种植大树 庭院铺石过多不好 庭院有水池藏水 围墙要美观更要实用 庭院景观要平衡一致 第四章 门窗情韵:健康从气口开始 大门风水六不宜 入门见梯很不妥 做足“门面”见匠心 窗如同人的眼睛 窗户朝东更理想 窗户形状代表五行 布置你的窗户更美观 开窗换气时间应讲究 窗帘选用攻略 东南西北窗帘各不同 第五章 家庭名片:温和流畅的玄关 玄关布置知多少 玄关风水八要点 美化玄关的几个要点 镜面玄关柜巧造韵味空间 居室玄关搭配技巧 第六章 多功能厅:充满阳光的客厅 舒适的客厅充满家味 客厅梁柱巧妙化解 客厅风水是调出来的 轻松营造客厅健康好风水 配合方向选择客厅的颜色 客厅的天花板应简单明快 背阴客厅有“亮”招 客厅植物巧摆放 客厅饰物摆放有讲究 实用型小客厅布置法 第七章 温馨港湾:舒适静逸的卧室 卧室装修有利安心睡眠 卧室装修的风水要领 八大禁忌远离卧室 卧室的窗户别太大 选择睡床的六禁忌 睡床的摆放有何禁忌 合理卧室床方位利养生 好姿势,好睡眠 婚房装饰享甜蜜 老人卧室设在东南方较好 卧室摆花要讲究 卧室布置的小窍门 让你轻松健康的四招 第八章 童趣天堂:安全舒适的童房 儿童房的五大功能 儿童房布置有讲究 儿童房布局四窍门 儿童房十不宜 儿童不能睡弹簧床 儿童房装饰安全第一 儿童房色彩的运用 儿童房有趣的灯光搭配 儿童房装修防污染五法 第九章 心灵驿站:文化飘香的书房 书房布置有妙招 书房布局五讲究 书桌摆放学问多 书柜摆放的注意要点 个性化书房是这样打造的 教你布置一个“好”书房 第十章 烹饪美味:方便洁净的厨房 厨房设计六要领 厨房布置讲究风水 炉灶摆放有何不宜 厨房里的三大“杀手” 厨具这样放最有利健康 厨房家具布置技巧 有利于减肥的厨具摆设 第十一章 团聚时光:舒心整洁的餐厅 餐厅布置十要点 餐厅的布局设计 木质、圆形餐桌利健康 餐桌风水六禁忌 餐厅酒柜的摆放 第十二章 卫浴风情:通风干燥的卫浴间 卫浴间的位置和布局 主卫浴间配置的风水 卫浴间干爽通风最重要 卫浴间污染易致病 卫浴间美化的学问 卫浴间布置小窍门 卫浴间成员,了“美容” 第十三章 亲近阳光:绿意盎然的阳台 阳台风水不宜处 阳台布置多讲究 阳台改建要注重结构 阳台朝向哪更好 阳台还是不封的好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居家风水与健康一点通》内容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居住环境与健康问题,对住宅选址及布局要求更是日益求精。居家讲究舒适、高雅,同时也讲究朝向、阴阳调和及遵从五行法则,以使居家生活健康、舒适、安全、吉祥。针对于此,《居家风水与健康一点通》结合现代人居家装修的特点,融合种种风水上的讲究和细节,深入浅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住宅选址、设计、规划、营造等方面的优劣,注重整体布局的美观;在微观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运用大自然及家居摆设作为元素,改善居家环境。《居家风水与健康一点通》是购房、装修、布局的实用范本,是开启人居两旺之门的金钥匙,是东方人居家好风水完全宝典,是建筑设计师的理想选择。
精彩短评:
作者:Othernessless 发布时间:2023-04-24 21:17:13
读过的最好的一本(该领域的)导论
作者:时宜 发布时间:2023-10-17 01:33:01
自我意识过剩,我都分不清到底是绘本还是随笔了,按画与文字的比例来看,应该还是算随笔吧,那就按随笔的标准打分好了
作者:Kaspar Hauser 发布时间:2024-05-07 19:31:14
对照集注本参看而读,明白晓畅,获益良多。谨记,“极高明而道中庸,佛法原是人生心性的极平常事,切不要仅向神秘处去钻取”。
作者:姿势不撩人 发布时间:2019-11-10 18:37:17
难得。不像其他日籍小册子翻来覆去一个事。值得花时间看看,最多1小时翻完。
作者:夏薇拉 发布时间:2022-12-30 18:03:04
棒呆了。
作者:黑心橘 发布时间:2012-12-25 12:13:29
Francisco Rico的1998年修订版。老崔不像杨师那样掉书袋也不像董师那么讲究精确(西人大多推董),不过最大的欣慰在于,他会把谚语的原文和自己的见解扔进注释里备查。
深度书评:
“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剖白
作者:蜜蜂书店 发布时间:2014-07-27 09:08:30
“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剖白
林惺岳
1851年,英国在海德公园开风气之先地举办盛大的“水晶宫博览会”(展品展示在钢铁与玻璃所造的建筑物中)以后,其炫耀工业革命以来的产品开发、经贸发展及生活文化水平的盛况,激发当时竞相仿效的世纪风潮。法国不落人后,也随之在四年后的1855年举办更盛大的万国博览会。除了展现工业生产力及经贸实力之外,最别出心裁的是,特地单独辟建美术馆,以隆重展示当时名震欧洲的两位大师安格尔(Ingres,1780—1867)及德拉克洛瓦(Delacroix,1798—1863)的名作。从此,鲜明地标举法国以艺术立国,并自认有责任将先进而优越的法兰西文化艺术,宣扬传播到世界各国;除了致力专业上的整理、研究、展示、推广以外,最有效的传播方法,就是将公认的顶尖不朽的绘画大师,登印在最大众化流通的钞票面额上,代表一种国家的标志及历史性肯定的殊荣。首先登封在百元法郎钞票面上的是浪漫主义巨匠德拉克洛瓦,接下来的就是有现代绘画之父称誉的塞尚(PaulCézanne,1839—1906)。
德拉克洛瓦的巨型代表作如《自由女神引导大家》《基奥岛之屠杀》《苏丹纳伯路斯之死》等史诗般激情的画面,扣人心弦,早已高挂卢浮宫大厅供人瞻仰。反观塞尚留下的画作,虽然众多,但无德拉克洛瓦大作般散发出戏剧性激动人心的魅力。然而,塞尚却被美术史家一致推举到现代主义艺术发展体系中泰山北斗的先知地位。因为塞尚“貌不惊人”的画作,在专业领域内,隐藏着巨大而深远的启发性,公认现代主义潮流中最重要的立体主义及抽象主义是源自于塞尚绘画的启迪。因此,从19世纪以来,以至于20世纪的前半期,西欧强势文化,随着帝国主义的扩张,冲击着世界各地的欧化地区,在现代主义形成主流的大趋势下,塞尚的影响力,也就凌驾德拉克洛瓦之上。许多后进地区艺术学者及创作者,竞相研究塞尚的绘画思想,在远东地区的日本、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生的美术工作者投入塞尚“门下”者大有人在,以从“现代绘画之父”的艺术中,探索出迈向现代主义的门径。在台湾,李石樵、陈慧坤、庄世和、许武勇、陈德旺、金润作、廖德政⋯⋯都曾研究塞尚的绘画并深受启发。
不过欧化后的近代区域研究与了解塞尚,也不约而同地通过西方艺术学者提供的论述,这些论述各显神通,观点并不一致,难免派生溢美与过饰之申论,而无形中将塞尚神格化了。神格化的论述容易令人着迷,到底“现代绘画之父”的地位太崇高了。许多添加上去的颂词,也就轻易渗透人心而成为理所当然的成就,蒙蔽了心智的成见。为了正本清源,来自艺术家本尊所遗留的第一手文本史料,也就成为探索真相的珍贵参考文献,那就是塞尚生前亲笔写出的以及亲朋、好友、同道写给他的所有书信。这些书信所透露的情感及思想的点点滴滴,可拉近塞尚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感受到塞尚人性化的一面,也可从中透视出更清澈的美术史视野。
1929年,中国上海举行当时南京政府教育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大展开幕之际,突然引爆了惊动画坛的争辩。针锋相对的两位主角就是徐悲鸿与徐志摩。这两位分别代表当时中国画坛与诗坛望重一方的精英,就第一届全国美展的方针路线问题产生各持己见的争辩。而辩论的焦点之一,正是对塞尚的看法及评价。徐悲鸿抨击塞尚之流作画草率,“一小时可做两幅”,其之所以成为大师,只不过借画商之操纵宣传而扬名,因此不足为范。徐志摩则挺身为塞尚辩护,除了对徐悲鸿的观点表示难以理解之外,更进一步肯定塞尚:
如其在艺术界里面也有殉道的志士,塞尚当然是一个。如其近代有名的画家中有到死卖不到钱,同时金钱的计算从不掺入他纯艺术的努力的人,塞尚当然是一个。如其在近代画史上有性格孤高,耿介澹泊,完全遗世独立,塞尚当然是一个⋯⋯
事隔半个世纪的今天,经由塞尚生前所有相关书简史料的研读,来检视当年徐悲鸿与徐志摩的论辩,就会发现他俩对塞尚的看法其实都不正确。仅从印象派发展的年表及塞尚书简中,即可轻易窥探出塞尚在出道时就渴望成名,并热衷出品官方沙龙展,也希望售出画作。同时,塞尚之所以受到重视乃至成名,并非由于画商的炒作宣传,而是受到当时画坛同道的赏识。高更(PaulGauguin,1848—1903)早在1876年就独具慧眼地购买塞尚作品,他收藏的塞尚创作于1880年的《静物》,即为西方美术史上一件重要的名作。塞尚到了晚年已经实至名归,他比梵·高(Vincentvan Gogh,1853—1890)及高更长寿,得以在晚年亲身享有一生努力耕耘的收获。这些事实都可在塞尚的相关书简文献中得到印证。
塞尚亲笔书信首先公之于世是在1907年,即塞尚去世后次年,由塞尚生前的忘年交纳比派画家贝尔纳(E.Bernard)出版《大师回忆》中附带发表塞尚写给他的信。随后在塞尚逝世31年后的1937年,由法国美术学者约翰·李华德(JohnRewald)搜集207封信编辑成册出版,后来添增到233封,于1978年以《塞尚书简集》问世。
再接下去,素有日本的法国美术权威之誉的神户大学教授池上忠治,在留学法国期间,曾致力研究塞尚,收集有关塞尚书简的相关资料,并特地前往巴黎国家图书馆探索馆藏的塞尚书简,并于1964年编辑出版日文版,使池上忠治的日文版后来居上地成为资料最为翔实的塞尚书简集。
2007年由潘襎教授翻译,艺术家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塞尚书简全集》,足足晚了法国70年,晚了日本43年。然而,晚到的后进者也有迟到的优势,那就是能从容地网罗先辈成绩,潘教授得以根据法文、日文及英文版本相互对照编辑翻译。他特地将译本原稿寄给我过目,要求序文,使我得以先睹为快,也给予我一次虚心求知的机会。详细阅读全文以后,的确收获良多,涉猎不少一般西洋美术史书籍中鲜有的数据,因而拓开出对塞尚及其时代的新认知视野。在此,略谈先睹为快的心得。
其一是,所谓印象派三大家给予人的印象,大致是高更叛逆,梵·高狂热,塞尚则是冷静。美术史家笔下描绘塞尚的人格特质,似乎是严肃、孤僻而生活规律的绅士,以与他冷静的绘画构思相呼应。但从塞尚写给至交好友的信中,却赤裸地透露塞尚年轻时与正常人一样的年少轻狂,看到漂亮的女人容易引发性幻想,并单相思。最特别的是还会将他的单相思与性幻想形诸诗文,向他的朋友倾吐,而倾吐的对象正是感情丰富而文采四射的左拉(ÉmileZola,1840—1902)。其中有两段自我陶醉的诗文颇为传神。
亲爱的,你知道或许也不知道,
我已感觉到突然的爱情火焰,
你一定知道,我钟爱某人的魅力,
那是高贵的女性。
肌肤栗色,姿态优雅,
她的脚小巧可人,纤细的手部肌肤,
多么白皙,最后,处于激情,
我推想,窥视那女神腰部,同时
她的美丽双峰如同雪花石膏,富有弹性,
以爱情驱使。风一边吹起,
薄纱裙子,颜色姣好,
让圆形腿肚变成魅力轮廓⋯⋯(1858年5月给左拉的信)
一位女子⋯⋯我对自己发誓,
举世无双的美女。
金色头发,诱人的明亮眼睛,
她,在那么一瞬间,迷惑我的心。
我身体靠近她的脚跟;
娇巧动人的脚,圆腿;以大胆而罪恶的嘴唇,
我吻她那悸动的酥胸;
瞬间,我感觉到死亡的冰冷,
在我双手中的女人,玫瑰色的女人
突然消失,变身
变成骨头殭张的惨白尸体:
骨头作响,双眼凹陷消失⋯⋯
尸骨抱着我,恐怖!⋯⋯(1859年11月给左拉的信)
以上诗人切片足证塞尚之热情。塞尚不只坦然向友人吐露性苦闷,一逮到机会也有勇气诉诸行动来实现。1861年塞尚好不容易获得父亲的恩准与资助只身来到巴黎学画,9年后与他认识的模特儿共偕到马赛附近的埃斯塔克同居,继而秘密结婚,并私下生出小塞尚。不识趣的房东偷偷向塞尚父亲告密,惹得老塞尚勃然大怒,断然将供给塞尚的生活费减半,以示惩戒。
其二是,塞尚内心富有浪漫气质,当然适宜往艺术方面发展,但塞尚的父亲则是成功的金融企业家,以务实眼光期待儿子的未来。因此强制指示塞尚学法律。偏偏塞尚讨厌法律,曾在与左拉的通信中强烈表达对法律的厌恶感,并加以诅咒,不惜赋之诗歌。
啊!法律啊!谁生了你,以多么粗恶的脑浆,
创造六法全书,为了我的不幸?
⋯⋯
假使有地狱,假使留有位置的话,
天上的神啊!把六法的管理者抛向那里!
在艾克斯法学院苦熬两年多以后,终于在母亲与妹妹的支持下,勉强说服父亲允许他到巴黎开拓绘画前途。塞尚特地去信请教在巴黎的左拉有关生活的现实问题。左拉以他的经验详细列出清单,认为到巴黎生活,省吃俭用每个月125法郎应足够。结果,塞尚的老爸慨然给不听话的儿子每月150法郎以供开销。可见老爷子虽然严厉但仍然心疼爱子。不过老父希望塞尚回头务实的压力依然存在。塞尚第一次到巴黎不到半年即适应不良而返乡,马上被父亲安排到银行做事。数月后,重燃信心再赴巴黎。不难想象父亲如影随形的务实压力,驱使塞尚渴望在巴黎早日成名,以向父亲证实自己选择的正确性。也许这就是塞尚热衷参加官方沙龙的主要原因。官方沙龙在当时已显保守与专断,但权威性仍旧高高在上,是当时最重要的艺术竞技场。塞尚的作品角逐的记录却是挫败连连,羞愤之余,曾在写给毕沙罗(CamillePissarro)的信中怒骂“评审委员是粪便”。虽然如此,塞尚却一再让作品往“粪堆”里送。
塞尚作品唯一入选是在1882年的沙龙展,这次入选是通过人际关系获得的。他在1879年给左拉的信中透露:
或许你知道,在我奉承地访问了友人吉勒默(A.Gillemet)之后,听说,他为我与评审委员辩论,遗憾的是,不能使顽固的评审委员回心转意。
吉勒默乃是沙龙的评审委员,1882年出现了机会,即沙龙展的评审委员有权力让自己弟子的作品无条件入选。通过这条特权管道,塞尚以挂名吉勒默弟子的身份得以入选。1882年沙龙展所展出的图录上可以证实:“塞尚,艾克斯(布谢·杜·罗尼)出生,吉勒默弟子,德·勒尔斯特街32号。520-L.A.肖像。”(此制度来年废止)如此重视沙龙展并非塞尚独有的现象,几乎所有印象派画家们均有此企望。因为那是画家登龙门的成名途径。在往后美术史的论述中,常给予人一种印象,即印象派崛起于“落选沙龙展”,这是过度夸张的看法。“落选沙龙展”其实并未一举成功,不过给沙龙带来有限度的改革压力则是事实。盖“落选沙龙展”,乃是入选之门太窄而画家又日益增多的矛盾所催生。当众多落选画家的抗议吵闹声惊动了官方,路易·拿破仑皇帝乃特地开辟疏泄众怒的展览。而上百位落选画家所以齐声抗议,也反衬出他们对官方沙龙展的重视。
事实上,印象派画家自行成立组织举办团体展以后,仍然重视沙龙展的参与。特别是雷诺阿(Renoir,1841—1919)在1879年官方沙龙展大有斩获,选送的两件作品皆获入选,其中《夏尔庞迪埃夫人及其小孩们》还被陈列在重要位置,并深获好评。此一成功,更激起了印象派同道参与沙龙展的兴致,以至于随后举行的第四届印象派团体展,有许多人不参展,而转往沙龙展,塞尚即是其中之一。他在同年给毕沙罗的信中就道出:
有关出品沙龙而引发困难,我想对我而言,不出品印象派美术展将较为恰当。
这可能也由于1877年第三届印象派画展备受恶劣抨击,尤其是塞尚的出品更成为抨击的焦点之一。乔治·李沃尔德及左拉挺身为塞尚与印象派辩护。印象派画家们就在参加沙龙展与自家团体展之间并行奋斗。印象派绘画后来获得成功,不是在学术性竞赛中压倒学院派,而是基于阵地开拓上渐进突破,印象派绘画之描绘都市生活的题材及赏心悦目的光色表现,终于赢得新兴中产阶级的赞赏与支持。
其三是,塞尚出身富有的家庭,从小不愁吃穿,也许因此不必养成节俭的习惯。1860年十月左拉写给他和塞尚共同的朋友巴耶(BaptistBaille)的信中就吐露:
塞尚一有钱,就嗜好在就寝前急着把钱花完。我追问他这种浪费癖,他说:“的确如此!你想说的是,假使我今晚去世,我双亲就继承遗产(指塞尚留下的)吗?”
塞尚来到巴黎以后,生活费靠父亲供应,虽然不充裕,也该够用。可能是塞尚不懂节俭,或者是美术材料涨价,塞尚要求父亲从150法郎增加到200法郎,父亲照给。不过塞尚必须按月交出花费收据。后来塞尚发生经济恐慌,乃是他偷偷结婚生子,消息外泄,触怒父亲所致。塞尚非常担心生活费来源中断。除了向父亲坚决否认私下娶妻生子外,也同时紧急向左拉求援,左拉也慨然资助。不过塞尚的父亲并没有中止给钱,只是怀疑塞尚拿老父供应的钱去养“私自窝藏的女人”,而断然将给他的生活费减半。在现实的困扰下,塞尚当然希望自行开辟财源,最好是能够卖画。他在1866年10月写给毕沙罗的信中就道出:
我每天工作一些!但这里颜料稀少,而且昂贵,真惨,真惨!我们希望,希望能卖一些画。
尽管塞尚的作品一再被拒沙龙门外,也不时遭到恶评,但运气并不那么背,除了左拉一直在舆论上护航以外,马奈、莫奈、毕沙罗及雷诺阿等同道均欣赏他、鼓励他。另外,有眼光的评论家也大有人在,如帖奥多尔·杜雷(ThèodoreDuret)与埃蒙德·杜兰迪等评论家也关照到塞尚。除此之外,雷诺阿更介绍收藏家维克多·萧克(Victor Chocquet)给塞尚,从此萧克成为塞尚作品的忠实收藏者。另外,经由毕沙罗的介绍,塞尚也认识了画商朱利安·唐吉(J.Tanguy),得以作品交换画布、颜料及画笔。可见塞尚在巴黎认识不少同道益友,获得支援及鼓励。相对而言,在家里反而必须面对老父反对他走上绘画之途的压力,不时承受唠叨,令他生厌,他曾写信给毕沙罗诉苦:
我在家人之间,与伴随着家人的世上最讨厌的人相处,上述最令人讨厌的所有人相处。
然而,1886年塞尚的父亲去世,留给他2亿法郎的遗产,以当时的生活指数而言,堪称天文数字,顿时使塞尚一跃成为法国的大富翁,也可能是欧洲最有钱的画家。塞尚惊喜之下,当然对父亲充满了感激!老塞尚乃从“讨厌的家人”升华为“永恒的父亲”。
其四是,塞尚生平最深交的知己无疑是文学家左拉。两人同乡,从小认识,一直到年长都保持联系。《塞尚书简全集》中,与左拉来往的书信几乎占据一半的分量。但两人的出身背景与人格特质并不相同。塞尚诞生于富裕的家庭,左拉则家境贫寒。在早期的通信中,左拉曾向塞尚道出了自己的苦闷:
诚如你所知,我身无恒产。特别是最近以来,我充分觉得,我,已经20岁,还成为家庭负担。因此,决定做一些事情,自食其力。我想两周以后,将从事在德克的事务工作(笔者按:塞纳河货运仓库的杂务工作)。(1860.1.5)
我感到沮丧,⋯⋯思索未来,觉得如此黑暗,如此黑暗,我惊恐地退却。没有财富,没有职业,只有失望而已。没人支持我,没有女人,没有朋友接近我。到处都只是漠视与轻视。(1860.2.9)
我每个周日与周三正常与巴耶见面。我们几乎没有欢笑。巴黎严寒,虽有各种快乐,假使要快乐,也得花大笔钱。因此,我们只谈过去与未来的话题。(1862.1.20)
左拉虽然在巴黎奋斗,知道同乡好友塞尚也跟着要到巴黎追寻艺术的梦。仍慨然乐于招呼与开导,除了提示巴黎的现实生活需知外,更开示塞尚如何安排时间:
巴黎有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美术馆这种丰厚赐予,从11点到4点为止可以学习大师们的绘画。如下使用时间就可以了。6点到11点将模特儿请到工作室画画。午餐之后,从12点到4点为止,你可以在卢浮宫或者卢森堡宫临摹自己喜欢的杰作。如此,一天9小时学习的话,也就足够了,终将有成!而且,晚上完全是自由的,可以随你喜欢使用,也不会成为学习障碍。(1861.3.3)
有父亲的资应及朋友的接应,塞尚的巴黎艺术旅程是比他人更为顺利的。不但不必自力更生,还因缘际会地认识了重要的同道益友相互激励。更何况,左拉一直都是塞尚绘画路途中的精神与实务的支持者。不过两人的处事态度有基本的差异。塞尚是富家子弟,从小养尊处优,加上生性孤僻,养成独善其身的个性,对于社会利益及社会正义之类的思想不感兴趣。他的关怀面很小,主要的就是绘画,除了绘画研究及展览之外,似乎鲜少有什么事能引起他的关注及参与。1864年法国征兵,凡体检合格又抽中签的男子,必须服7年兵役。塞尚视服兵役为重大的不幸,体检合格的塞尚由父亲支付替代服役的费用,而避开了兵役。及至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印象派同道雷诺阿、窦加及巴吉尔均入伍当兵,巴吉尔甚至战死沙场。莫奈与毕沙罗避难到伦敦。左拉则迁移至波尔多的政府部门工作。在战乱中大概只有塞尚最惬意,他瞒着双亲与中意的模特儿安稳地在埃斯塔克温存同居。
相对之下,左拉虽出身寒门,但具有兼善天下的胸襟,关怀面从文学专业扩及其他文化、社会及政治领域。他对所处时代的各个层面均有独到的洞察力,更对影响大环境的重大事件保持关心及介入的热忱。左拉在巴黎刻苦奋斗,比塞尚早成名,特别是1878年的小说《酒店》不但畅销,而且搬上剧场舞台大受欢迎以后,功成名就,版税源源而进,得以买地盖屋置产。但是他并不持盈保泰、安享成果,而是随着成名愈发热心社会公益。1889年,作家吕西安·德卡夫发表了一本题为《士官》的著作,遭到司法机关的侦办,左拉乃愤而与44名作家联合签名在《费加洛报》公开发表声援的请愿书——《一次抗议》。请愿书有如下的开头:
诉讼是应陆军部长的要求在一次关于写作自由的立法讨论之前,针对一本书提出的。我们联合起来表示抗议。(1889.12.24)
9年后的1898年,左拉再度与法国陆军部杠上,这一次更是单枪匹马挺身而出。起因是法国陆军部为了抚平普法战争挫败后的法国羞愤情绪,竟然将未具有犹太血统的上尉军官德雷福斯(AlfredDreyfus)当替罪羔羊,污指他出卖法国陆军情报给举国共同的敌人——德国,经由军事秘密法庭裁定叛国罪,不但拔掉他的军阶,还流放到恶魔岛终身监禁!他的家人四处奔走营救都碰了壁,只得求助具有正义感的左拉,左拉深入了解实况,认定德雷福斯是无辜受害,于是毅然草拟了一封给法国总统的公开信——《我控诉》,发表于1898年1月13日的《曙光报》。公开信开头正义凛然:
总统阁下:
为了感激您接见我时的仁慈亲切态度,您可否允许我对您应得的声誉表示关切?您可否允许让我告诉您,虽然军徽上的军星正在攀升,却受到最耻辱与难以磨灭的污点玷污,它正处于逐渐暗淡的危险中?
恶名毁谤并没有使您受损,您赢得了民心。您是我们崇拜的热力中心,因为对法国来说,与俄罗斯结盟是场爱国庆典。现在,您即将负责全球事务,这是多么庄严的胜利,我们为这勤劳、真理与自由的伟大世纪加冕。不过,令人讨厌的雷德福斯事件玷污了您的名字(我正要说玷污您的政绩)。军事法庭居然奉命判埃斯特哈齐这种人无罪(笔者按:埃斯特哈齐是陷害雷德福斯,使他遭起诉所依据文件之作者)。真理与公义被打了一记大耳光。现在一切都太迟了,法国已颜面尽失,而历史将会记载,这样一起有害社会的罪行发生在您的总统任内。
既然他们胆敢这样做,非常好,那我也应无所畏惧,应该道出真相,因为我曾保证,如果我们的司法制度——这起事件曾通过正常管道来到它面前——没有说出真相,全部的真相,我就会全盘道出。大声地说出是我的责任,我不想成为帮凶;如果我成为帮凶,在远方备受折磨的无辜者——为了他从未犯下的罪行而遭受最恶劣的折磨——的幽灵将会不分时刻纠缠着我。
总统阁下,我将大声向您说出令正直人士反应强烈的真相。基于您的信誉,我深信您尚未发觉事实的真相。您是法国的最高首长,除了您,我应该向谁痛斥那些真正犯罪的人?⋯⋯(录自《法国与德雷福斯事件》,麦可·本恩斯著,郑约宜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156—157页)
《我控诉》揭发全案的内幕真相,悲愤、激情跃然纸上,影响深远,成为法国甚而整个欧洲文化史上划时代的历史文献之一。《我控诉》在1898年初发表,无疑给当时的法国社会投下惊动人心的震撼弹。这封公开信公然指控当时权倾国家的军方诬陷忠良的滔天罪行,军方乃发动排山倒海的力量向左拉反扑,逼得左拉逃到伦敦避难。《我控诉》引发的举国惊涛骇浪,激荡一年以后,政权改组使“德雷福斯案”获得翻案重审的机会,终至平反昭雪。《我控诉》发表4年后的1902年,左拉黯然去世。在论及《塞尚书简全集》时,特举出《我控诉》不是节外生枝,而是要强调出左拉——挺身捍卫人权的大无畏心灵,他正是塞尚生平最重要的挚友。但塞尚写给亲朋好友的书信中竟然只字未提。这种不合情理的疏离,常被归咎到1886年的一件事。该年左拉所著“鲁龚·马卡尔丛书”的一册《作品》连载发表,随后成书出版,书中人物几乎取材左拉交往的作家与画家。其中受挫的天才画家克劳德·兰堤埃(ClaudeLantier)被认为是影射塞尚,而刺伤了塞尚的自尊,以致两人的友谊结束。在有关印象派的年表中均有注明。本书简集就有塞尚给左拉的最后一封信:
亲爱的爱弥尔:
我刚收到你诚恳寄给我的《作品》。感谢“鲁龚·马卡尔丛书”作者的回忆见证,当我想起昔日岁月的时候,允许我为此握手致意。
一切都因你而涌现飘逝的日子。
保罗·塞尚
这封信看来不像绝交函。不过因为是史料整理,公认是塞尚给左拉的最后信函,而有两人断交的结论。针对这一点,笔者的看法是保留的,认为有心结而疏远可以说得通,绝交应还不至于。否则塞尚不会在1902年9月获知左拉去世的消息,号啕痛哭并整天自我关闭在画室中。终其一生,除左拉之外,塞尚又哪里能找到如此刻骨铭心的友谊?
其五是,自1864年立志当画家一直到死为止,塞尚专注于绘画创作的研究,但他不善高谈阔论,也不喜成群结派的运动,更不适应热闹喧哗的场面。正当印象派经由团体展的运动累进而蒸蒸日上之际,塞尚没有陶醉在躬逢其盛中,反而离开巴黎回到故乡艾克斯,离群索居,埋首作画。这主要是由于塞尚的绘画观逐渐成熟,而发现与印象派同道有所不同,为了坚持己见,有必要远离新思潮旋涡,恢复孤独而单纯的环境,全心钻研自己想要解决的绘画课题。塞尚与印象派同道一样都热心现场写生,最大的不同是塞尚认为大自然的启发不只是光与色彩的交织而已,而潜藏更丰富、更值得深入发掘的造型奥秘。
塞尚所留下的书信,绝大部分都在礼尚往来中谈论生活细节、现实遭遇及往事心情、感受,要不然就是有关画坛中所接触的人、事、物的种种际遇。真正谈到绘画思想的是晚年与年轻朋友的通信,这些侃侃而谈留下了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珍贵史料。塞尚晚年,不但思想成熟,创作风格也独树一帜,逐渐赢得后起一辈具有新头脑的画家的欣赏与敬仰,他们纷纷接近他,跟他交换意见、请教问题,如加斯克(诗人)、奥兰舍(诗人)、卡莫凡(画家)、德尼(画家)、贝尔纳(画家)⋯⋯塞尚就跟这批后起之秀成为忘年交,尤其是与新兴纳比派(Nabis)画家埃米尔·贝尔纳的通信笔谈,最值得重视。不妨看看如下的切片:
库杜尔(Couture)对他弟子说:“常去!”亦即说:“去卢浮宫!”但是,在看了挂在卢浮宫的巨匠作品之后,必须赶快到户外与自然接触,将一些本能、我们内在的艺术情感赋予生机。(给查理·卡莫凡的信,1903)
请允许我重复我在此对您说的事情:请借由圆柱形、球形与圆锥形来处理自然,一切都放入透视法中。总之,请将每个对象的角、每个平面都向着中心集中。平行于水平线的线条扩大开来,亦即给予自然一个断面,亦即,假使您更期待的话,全知全能而永恒的天父扩展在我们面前这种光景的断面。相对于水平线,垂直线条赋予深度。(给埃米尔·贝尔纳的信,1904)
我缓慢工作着。自然对我是如此复杂,所能获得的进步却无限。必须仔细看模特儿,好好正确感受;再者以高雅力道来表现自我。品味是最好的裁判,然而拥有者稀少。实际上,艺术只与极为少数人对话而已。
艺术家必须轻视不具个性的知性观察的意见。艺术家必须再次质疑文学精神,这种文学精神实际上往往使画家远离真正道路——亦即远离自然的具体研究——以至于长时间迷失在捉摸不到的思辨中。(给埃米尔·贝尔纳的信,1904.5.12)
画家必须完全努力于自然研究,并且努力于生产成为一种教育的一些作品。关于艺术的一些闲谈几乎是无用的。在其固有职业上,充分报偿是使工作进程得以实现,而非是愚蠢者的理解。
文学家以他们的抽象思想来表现自我,相对于此,画家则以素描与色彩的方法,使他的一些感觉与知觉得以具体化。人们对于自然不论如何谨慎、诚实与顺从,都不为过;但是,人们对于模特儿,特别是对于自己的表现手段,多少一直都是主人,因此,洞悉眼前东西,并且以最可能的逻辑耐心地表现自我。(给埃米尔·贝尔纳的信,1904.5.26)
即使不用调和与色彩,我们也能画出好东西。拥有艺术感觉也就够了。——然而,无疑地,这种感觉正是中产阶级所讨厌的。因此,学院、年金与勋章只是为愚蠢者、滑稽者与流氓而设立。不要艺术评论,去画画吧!如此才有救。(给埃米尔·贝尔纳的信,1904.7.25)
如果官方沙龙依然如此衰弱,乃是因为他们只是在作品上显示多少因袭的手法而已。应该给予作品更多个性感动、观察,以及性格。
卢浮宫是教导我们阅读的一本书。但是,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记住我们著名前辈的优美画法。为了学习优美的自然,我们必须从中摆脱,努力从自然中抽出精神,依据我们个人特质来表现自我。(给埃米尔·贝尔纳的信,1904年)
最后,我事先告诉你,身为画家,在自然之前我变得更加明白。只是,就我而言,实现自我的感觉一直都相当辛苦。假使我没有这种卓越的丰富色彩——这种色彩赋予自然生气——我将无法达到五官所发展的这种强烈度。在此,河流外围,题材变多。即使主题相同,从不同角度去看,将提供给我们更富兴趣的习作主题。(给儿子保罗·塞尚的信,1906.9.8)
现在比起以前,更为了解事物,我想更能朝着正确方向进行。如此长的探索与追求而来的目的将可以到达吧!我期待那样,但是在这个目的尚未达到之前,某种茫然的不安感依旧存在,或许只有在到达目的的彼岸才会消失吧!⋯⋯
我一直向着自然探究,似乎缓慢进行着。如果你在旁边该多好,因为孤独一直有些沉重。⋯⋯
请原谅我反复对您说的相同观点;但是,我相信我们借由自然探讨所看到与感受到的逻辑发展。诉诸手法或许是其次的。对我们而言,这些手法不过是为了到达使大众感受到我们自身感受到的东西,不过是为了达到让我们接受的简单手段而已。我们所称赞的伟大人物们也只是做这个而已。(给埃米尔·贝尔纳的信,1906.9.21)
以上列举出的绘画观笔谈中,最重要的观念无疑出现在1904年5月10日写给贝尔纳的信中所透露,塞尚点出了“以圆柱形、球形、圆锥形来处理自然”的主张,这是前所未有的创见,后来被发扬而成为美术史上最具启发性的经典理念之一。由此导出了以简单几何形体分割与重组自然的立体主义。塞尚之所以会提出突破性的创见,显然是基于深入观察与研究自然所悟出的造型结构逻辑。然而仔细观察塞尚的言论及画作,又令人感觉到所谓“以圆柱形、球形、圆锥形来处理自然”并没有全然落实于创作,无论从静物、人物或风景等题材的画都是如此。虽然塞尚随着年岁及历练的增长,个人的创作风格益发鲜明突出,但他始终维持一贯的信念——接触自然,观察自然与研究自然。直到逝世前一个星期仍然拖着疲惫的身心在户外菩提树下写生,然后筋疲力尽地倒下。
塞尚奋斗到生命黄昏给予后生晚辈的开示,是要他们摆脱对过去大师的盲目因袭,强调直接面对大自然的感受与研究远比来自卢浮宫的印象及美术史的知识更为重要,同时也是与文学有所切割以回归自然,体验出具有个人性的知性观察。
但是,塞尚死后产生巨大影响力开拓出的崭新局面,却与塞尚生前所坚持的信念大相径庭。由塞尚启导出的立体主义乃至抽象主义浪潮所及,皆不约而同在致力远离自然、摆脱自然及舍弃自然以巩固绘画本位的工作,其主要意义在彻底纯化绘画造型语言的革命,如此现代主义扩张发展的世纪,恐怕出乎塞尚生前的预料。因此所谓承先启后的历史演变逻辑,是值得再深入研究的课题。
贯穿从塞尚相关书简中归纳的五点心得,可以重新建构塞尚的历史形象。依我看来,塞尚其实是西洋美术史上一位相当幸运的大师。他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从小一直成长在父亲雄厚经济实力的呵护之下,可说从未受到贫困所迫。他的青春期又落在新时代的开拓期,18世纪以来的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与科学的观念逐渐扫除了传统成见及迷信的积弊,实证主义哲学的崛起,更鼓励艺术家勇于摆脱形而上的教条,改以观察及实验来了解世界,在脚踏实地探求自然真相的风气冲击下,学院主义的金科玉律及官方沙龙的权威性均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中产阶级也逐渐取代封建贵族成为文化的支持阶层。1861年,塞尚来到巴黎,正好是浪漫主义及写实主义过渡到印象主义的时机。塞尚进入人才荟萃的大都会,就实时获得机会被引介入走在时代前端的绘画团体,受到新观念的熏陶,并躬逢其盛地目睹德拉克洛瓦及库尔贝的展览,聆听华格纳(R.Wagner)的音乐,更可贵的是得到至交文豪左拉的多方支持及鼓励。塞尚虽然起步根基较弱,但他的冷静,用功及特有的创作气质,实时得到马奈、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这些有分量的同道们的认识及肯定。即使在官方沙龙展的一再落选及参加印象派团体的出品受到抨击与嘲讽,也不足以阻碍他的绘画研究进程。更何况既有体制的纠葛,并不影响他的现实生活。他能坚持自己的绘画信念并不懈地努力。
在与当代的同道相较之下,塞尚最出众的地方是他发现了问题,而此问题乃是美术发展史上居于关键地位的,那就是务必在新的时代重新建构绘画的坚实形式。他初到巴黎时特地到卢浮宫观摩,对于古典大师普桑(NicolasPoussin,1594—1665)名作上所呈现的微妙平衡感的画面结构,甚为倾心,曾经加以临摹。但他不想追随普桑从古典金科玉律的研究与应用中形塑绘画的结构。他认为应回到可接触可观察的自然现象层面上探寻崭新的造型结构法则。当印象主义运动声势逐渐上扬之际,塞尚就独具慧眼地看出了潜在的危机,印象派绘画一意沉醉在光与色的搬弄而模糊了造型,松散了结构。因此,将发现的问题带回到孤独而自在的创作环境中加以研究解决,我想这就是他毅然离开巴黎而回故乡艾克斯的原因。塞尚就从面对自然写生来探索潜藏于造化中的造型结构的平衡奥秘。绘画基本上是固定性的平面,因此在既有的物理条件下,仅能表现单一视点下的自然景物,传统的绘画均经由透视法、解剖学及明暗法等来经营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错觉绘画。塞尚同样必须面对将存在于三度空间的景物搬进二度空间画面的问题,但他不全然靠营造错觉的手法。他全方位地观察自然,不局限在单一的视点,多重视点的综合,他重视的是整体结构的效果,无论人物、静物或风景的题材,逐渐拂拭了细部的描写,着重大而化之下色面与色面的整体关系,赋彩的笔法也就不依客观题材的殊相来调整,而是以类似的笔触去统驭描绘整体画面,使作品产生一种贯穿画面空间的韵律感。到了晚年,塞尚画面上的题材景物渐被层层色面所分解,而产生色面环环相扣的紧密组织结构。尤其是著名的“圣·维克多山”连作,更显示了对同一题材进行不断探索的浓厚意味。这一系列的连作充满了多重而丰富的启发性。
塞尚晚年写给年轻朋友的信中表示对“拥有奖牌与勋章的流氓画家”的鄙视,并断然认为:
学院、年金与勋章只是为愚蠢者、滑稽者与流氓而设立。
塞尚真的骂得好,对于没落陈腐的权威头衔,塞尚绝对有资格加以鄙夷地谴责。因为新时代的前锋精英已经要恭送他一顶实至名归的荣耀桂冠。新兴的独立绘画团体纳比派主要成员之一的年轻画家莫里斯·德尼(MauriceDenis,1870—1943),基于对塞尚的崇仰,特地创作了一幅近两百号的巨型油画——《向塞尚致敬》,送到国家美术协会的沙龙展公开展出,画面上的焦点是塞尚创作于1880年的《静物》。《静物》周围环绕着鲁东(OdilonRedon)、乌伊亚尔(Vuillard)、鲁塞尔(K.X.Roussel)、沃拉德(Ambroise Vollard)、德尼、塞吕希埃(Sérusier)、梅尔里奥(Mellerio)、兰森(Ranson)、贝尔纳,以及莫里斯·德尼夫人(MmeMaurice Denis)等人。他们都是巴黎画坛新时代的一时之选。德尼在1900年创作《向塞尚致敬》时,还不认识塞尚,可见创作是由于内在的真诚,而不是人情。塞尚获悉消息,甚感欣慰的写信向德尼致意:
根据新闻,知道您对我艺术的共鸣表白,出品为我所画的作品到国家美术协会的沙龙展。请接受我最深厚的感谢之意,并代向围绕在您周围的各位艺术家转达。
年轻的德尼马上回函:
您写信给我,深为感动。我知道您在孤独生活中知道我“向塞尚致敬”引起回响,对我而言并非是件喜事。我想,或许您应该知道,您自己在现代绘画上所占的地位。追逐您的赞赏声音,年轻人们受到启发的狂热。我也是这类年轻人中的一位,他们正当性称呼自己为您的弟子,因为他们对绘画的理解完全得自于您,而且这件事无须我们怎么承认,或者过度去承认。
这是一篇字字充满敬意的真诚礼赞,绝对远远超越僵化体制所派生的奖牌与勋章。因为《向塞尚致敬》完成的那一年,已经面向永恒,成为美术史上的不朽篇章。收藏家纪德(AndréGide,1869—1951)收藏《向塞尚致敬》后寄赠给卢森堡美术馆,后来移交而典藏在巴黎的奥塞美术馆。
生为画家,能够在有生之年亲自体验到新生代同道精英创作智慧呈现的礼赞,是多么幸福。但塞尚的幸福还不止于生前,他死后留下的创作遗产,马上被风起云涌的后进天才们研究吸收,毕加索与布拉克“两”马当先地通过突现语言切入塞尚创作核心,予以创造性的解读,开窍而落实地首创分析立体派乃至综合立体主义,继而再衍生意大利的未来主义,俄国的绝对主义(Suprematism)与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以及荷兰的几何抽象主义运动。塞尚的启发影响很快地从巴黎——欧洲——国际而推演成庞大的系谱,终于赢得了“现代绘画之父”的称誉。
以上是笔者先睹为快地阅读有关塞尚的200多封书信后的感言,以此感言向读者郑重推荐《塞尚书简全集》中译本问世的意义与价值。全集共分初期书简、印象派时期书简、古典构成时代书简以及晚年书简四部分,让我们能循序渐进翻阅塞尚生命成长的心路。一般说来,历史人物所留下的书信,比研究的专书论著,更为平易近人,虽无精彩而高深的阔论,却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当事人的本性及原味。因为信手拈来想到就写的文字,较无虚伪掩饰,书简执笔也较不可能预想到他的书简成为后人细读研究的对象。因而遗留的书札信函也就成为研究历史人物的第一手史料。塞尚的书简清楚地昭告世人,塞尚非神仙,也非圣人,同样有血肉之躯的天性及局限,遇到困难会灰心丧志,尤其他与生俱来的不合群孤僻,令爱护他的同道困惑,莫奈发现塞尚“讨厌与不认识的人见面”(莫奈写给批评家杰夫洛瓦的信,1894.11.23),毕沙罗则认为“塞尚有轻度精神病”(毕沙罗写给儿子的信,1896.1.20)。同时塞尚与一般画家一样在乎名利,渴望成名,想认识有眼光的画商,晚年时眼看画价上扬欣然色喜,还特地安排儿子在巴黎为他张罗经纪事宜,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塞尚独善其身的孤僻,使他的现实生活显不出动人的光彩。塞尚生平书简所透露的点点滴滴实像及真情,是有正面意义的,那就是让我们能从容将塞尚从神格化的云端请回到人间来,感受到他平易近人的一面。塞尚对他自己的仪表及谈吐乏善可陈也有自知之明,他在1896年给晚辈加斯克的信中就坦言:
我相信我能画卓越的作品,即使我个人存在没有受到注意。
针对这一点塞尚的确做到了。塞尚出众的卓越,建立在他的专业本位上的坚持。他虽一直有入选沙龙展的企图心,但始终没有向既有的评审眼光及尺度妥协。他乐于参加印象派团体展,然而当他感到绘画观与印象派的朋友们有所分歧时,毅然离开巴黎回到故乡走自己的路,他勇于孤独及忠于自我理念的执著及努力,终于累积出惊人的艺术厚度与力度,造就法国绘画巨人的地位。相较之下,塞尚的至交挚友左拉开拓出另一番人生光景,除了文学专业的突出成就之外,其兼善天下的胸襟及诉诸实际行动的意志,使他能对所处的时代投射出激励人心的光与热,因此左拉被推崇为法国的历史伟人。其结果是塞尚的头像登上百元大钞封面,左拉则死后被送进国葬院安息。两位普罗旺斯人各得其所。
---------------
蜜蜂出版/蜜蜂书店
图书订购、投稿与合作:418275327@qq.com
联系电话:010-89513492
蜜蜂出版QQ读者群:253094493
新浪微博:@蜜蜂出版官方微博 @蜜蜂书店
微信号:@beepub (蜜蜂出版) @beepubbookstore (蜜蜂书店)
蜜蜂出版公司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尚堡艺术区B-106
邮政编码:101118
----------------
蜜蜂书店实体店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小堡尚堡艺术区B-106
乘车路线:国贸立交桥下坐808或809路在小堡北街站下车,直行300米右侧即是。
蜜蜂书店微店:
http://wap.koudaitong.com/v2/feature/127tmehcg
蜜蜂书店淘宝店:
http://beepub.taobao.com
她们曾仰望同一片星空:冰心、丁玲、萧红人生交往纪事
作者:海阔天空 发布时间:2007-10-17 14:21:19
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戏剧作家在内,最优秀的左翼作家有哪些?鲁迅在提到茅盾、丁玲、田军等人后接着说,“田军的妻子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有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这大概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有人将冰心、丁玲、萧红作为三代女作家的领军人物并提。是年,冰心36岁,自1919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已经踏入文坛18年;丁玲32岁,1927年12月以《梦珂》登上文坛以来,从文也近10年;而萧红这时刚刚25岁,初涉文坛不过3年,她的受重视,实在是鲁迅独具慧眼。
三位女作家生活于动荡飘摇的时代——即便是共和国时期也并不安定,客观原因严重妨碍了她们之间应有的正常交流,于是,仅有的几次往来就变的弥足珍贵,特别值得我们回味。
2、冰心高年悼丁玲
1919年9月,身为“协和女大”学生会文书和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成员的谢婉莹,在《晨报》上发表过两篇职务内应做的宣传的文字后,第一次将自己的小说稿《两个家庭》很羞怯地交给了在《晨报》任编辑的表兄刘放园,并选了“冰心”做笔名。小说很快就印了出来,只是名字后却多了“女士”两个字——在那个年代里,这两个字无疑是个很大的卖点,编辑先生也显得颇具包装意识。冰心为此打电话到报社询问,但木已成舟,她也就默认了这个事实。于是随后几篇小说的署名都成了“冰心女士”,以至于当时的批评家在论及冰心时很少有单称冰心而不呼其为女士的。
冰心对女士称谓的默认,以及后来为《真善美》杂志“女作家号”应约写稿,一方面表明了她随和的天性,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与丁玲相比,冰心的确算不得一个女权主义者。丁玲似乎很讨厌别人称她为“女”作家——1929年1月《真善美》杂志为“女作家号”登门求稿时,她则大叫着“我卖的是文字,不是‘女’字”,把编辑拒之门外。
自发表第一篇小说以后的两三年里,冰心自叙她“写滑了手”,《晨报》副刊上几乎每月甚至每周都有她的小说、诗歌发表,以后则扩至大牌杂志《小说月报》,冰心一跃成为当时文坛最多产、最副盛名的女作家。正当冰心的写作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丁玲还是一个风风火火从县里跑到省里、又从省里跑到大上海的一个叫蒋冰之的女学生。1923年,丁玲与好友王剑虹在瞿秋白、施存统等人的一再鼓励下进入上海大学就读,这是丁玲人生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在这所国共两党精英联办的学校里,她不仅开阔了眼界,接触了大批日后名震一时的政治名流,更重要的是她通过好友王剑虹与瞿秋白的感情纠葛体验到了情感的冲击,一颗桀骜的心从此变的敏感细腻,好友的悲剧人生为她准备了第一份创作素材。1924年暑假王剑虹病逝,丁玲怀着失去挚友的痛苦来到北京,住在辟才胡同一处公寓里,随便补习一点功课,跟随一位画家胡乱涂着瓶瓶罐罐,学业上虽然毫无着落,却意外地收获了胡也频的爱情,并由此结识了沈从文。
1926年7月,冰心结束了在美的四年留学生活,9月回到母校燕京大学国文系任教,应该就在冰心回国后不久,丁玲跟着胡也频、沈从文,在冰心的弟弟谢冰季的带领下,第一次拜会了冰心。那时胡也频在编《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刊》,虽然发过一些诗文,但并不知名,丁玲自己则根本没有涉足文坛,所以她在回忆录里不无感触地把这次相见说成“一个年轻小作家的妻子”去看望一位“名作家”,并猜想冰心“或者只把我当成一个‘小读者’,看成是她小弟弟的朋友而已”。
冰心本人似乎对这次见面印象也不深,她在《悼丁玲》一文中的记述是“1928年夏天,她和胡也频、沈从文到我上海家里来看我”。尽管1927年随着父亲的调任上海,冰心的家也就迁居到了上海,任教北京的冰心有可能趁着暑假来上海小住。而1928年夏天,丁玲、胡也频和沈从文也在上海,有可能再次相约去看望冰心。但是,当时胡也频三人先是编辑《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后来则一起开“红黑出版处”、编《红黑》月刊,写稿、编稿、校稿,忙的不亦乐乎,此时的丁玲和沈从文又都已在文坛崭露头角,无论从时间上还是驱动力上来说都不大可能再去拜访当时颇为沉寂而又偶尔来沪的冰心了,何况丁玲明确指出在1936年再次见到冰心以前只有1926年一次拜会,因此冰心的1928大抵是1926年的误记。
1931年9月,已经是名作家的丁玲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由于以前左联刊物色彩较为明显,被当局一一查禁,冯雪峰指示,《北斗》表面上要灰色一些。这样,丁玲就广泛联系了林徽音、徐志摩、凌叔华、陈衡哲等中间作家,其中也有冰心。冰心分别在《北斗》第一、二期上发表了诗歌《我劝你》和《惊爱如同一车风》。可惜这两期出后,《北斗》本色难改,冰心等人的名字也就从刊物上消失了。冰心、丁玲的这次交往虽短,却给双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冰心记住的是两个人通信时上下款都只用一个“冰”字,因为丁玲原名蒋冰之。而丁玲大概对第一次相见时的自卑一直耿耿于怀,因此对冰心的这次慷慨赐稿心存感激,增加了对冰心的好感。
转眼到了1936年,丁玲自1933年意外被绑架后已届三载,国民党当局渐渐放松了对她的管束,丁玲于是在长期考虑后,决定到北京通过红色教授李达寻找党组织。李达曾是1922年丁玲初到上海入读平民女校时的老师,就读期间,丁玲与李达及其夫人王会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1年胡也频被捕后,李达夫妇曾接丁玲到他们家里避居,1933年丁玲本人被绑架后,他们也曾积极营救。因此丁玲一度视李达夫妇为“唯一亲近的熟人”。
1936年5月,丁玲来到北京李达家,李达夫妇热情依旧,只是只字不提丁玲要找的党,而且李达还诚恳地劝她以后不要再搞政治,就埋头写文章。四、五天后的一天,李达忽然提醒丁玲去看望女作家冰心。照李达的本意,大约这可以淡化丁玲的政治色彩,给人以丁玲不问政治的印象。虽然这样的结果并非丁玲所愿,会见冰心也根本不在她的计划中,但她还是来到了燕京大学冰心的教授小楼。想来柔弱文静的冰心自有一股高贵的气质在,因为高傲如丁玲者在她面前每每感到“矮一点”,上次会见是“一个年轻小作家的妻子去看望一位名作家”,这次则成了“一个笨拙的处境不顺的小作家去高攀一个老作家”。见到冰心,丁玲感觉 “即使平时有傲气这时也拿不出来”,与冰心的“很会照顾人,说话文气、得体”相比,丁玲总觉得自己“别扭和手足无措,浑身不得劲”。
其实她们的这次会面还是很随意的,因为丁玲突然到来时,冰心正在给儿子洗澡,丁玲还因此慨叹说,自己就不常有这种与孩子同在的机会——为了方便寻找党组织,方便出逃,4月份,丁玲就安排母亲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回湖南了。正是给孩子洗澡这个颇为家居性的场面使得冰心在时隔六十年后仍能记得这次会见,只是冰心把时间记成了1931或32年,而31或32年,丁玲正积极投身左翼文化运动,是没有机会前往北京去看她的。
尽管对丁玲来说,此次拜访冰心由于缺少思想准备而显得心不在焉,但它无疑仍大大增进了两位女作家的相互了解和熟悉程度。两三个月后已是夏末,当冰心随同丈夫吴文藻前往欧美游历路过南京时,又专程回访了丁玲。当时丁玲在经过了北京、上海的寻党经历后,正静等消息。由于此前在上海见到了冯雪峰,而且冯答应了送她去陕北的要求,想来8月的丁玲心情是好多了。因此在冰心来访的当晚,她就邀请冰心夫妇一起到玄武湖上泛舟聊天。同船的还有《大公报》编辑萧乾、同住在苜蓿园的姚蓬子、翻译家高植、赛珍珠当时的丈夫勃克等十三人。萧乾回忆说,十三不是个吉利的数字,果然船到湖心,一位翻译法国文学的女士正唱着法国歌曲时忽然坠水,还是勃克给救了上来。
这次会见是两位女作家民国年间的最后一次交往。是年9月,在党组织的精心安排下,丁玲逃离南京先到上海,然后又在聂绀弩护送下到达西安,然后转往陕北,开始了她人生的新篇章。而冰心,先是出国游历一年,回国后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只能辗转昆明、重庆等地,抗战胜利后又去了日本。除了冰心在一次参政会上曾向身边的董必武询问过丁玲外,炮火和动乱割断了她们的往来。
建国以后,丁玲担任了共和国文艺界的主要领导,而冰心也于1951年秋回国。1953年9月,冰心和丁玲双双出席了第二次文代会,相信这时候的丁玲再见到冰心时已不会再有昔日那种过于敏感的自尊了,因为冰心的加入中国作协还是由她这个作协副主席和老舍介绍的。然而动荡的岁月并没有结束,共和国在短暂的平静后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批判浪潮。1955年12月,中共中央批发了中国作协党组关于“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的报告,丁玲遭到批判,1957年的反右运动则又把她划到了“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里。这时冰心见到的丁玲就不再是坐在主席台上慷慨陈辞的领导,而是批判会上坐在主席座位右边的小桌后,低着头记笔记的“反党分子”了。然后一晃又二十年。
1958年,丁玲被开除党籍,撤消一切职务,取消原级别,拿着一纸介绍信去了北大荒。而冰心也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曾以70余岁的高龄下放到五七干校。二十年的共和国岁月,两位女作家经历的坎坷丝毫不亚于建国前,所引起的感慨恐怕只会比以前更多,因此当1979年去作协开会的车上,她们意外相遇后,自然少不了一番长谈。两位老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85年6月,那次是丁玲带着新出的《丁玲选集》和她主编的《中国》看望冰心,她留给冰心最后的印象依然是“那样地健谈”。
1986年3月4日,丁玲去逝,享年82岁。当天下午,冰心还打来电话询问丁玲病情,不料听到的却是丁玲已逝的消息。三天后,86岁的冰心在写给丁玲的悼念文字中说,“死而有知,也许有许多欢乐的重逢,死而无知,也摆脱了躯壳上的痛苦。”噫,诚哉斯言,这样的达观之语,怕只能出自这位生性恬淡而又经历坎坷的世纪老人之手了。丁玲地下有知,当会心而笑。
3、丁玲风雨忆萧红
三位女作家中萧红最小,却也最红颜薄命,1942年1月22日,正当太平洋战争激战正酣,香港风雨飘摇之际,年仅31岁的一代才女萧红孤独地死在香港。死前一天,由于吼管手术不能说话,乃在纸上留言曰:“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又写“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悲凉坎坷的一生,去世时险恶的环境,以及她过于痛苦的死因,无不让人在读到她这最后的绝笔时感慨万千。
朋友眼里的萧红,总是苍白着脸,一副贫血的样子,而尤为让许广平吃惊的则是年轻的萧红那满头花白的头发。萧红一生的确较常人更为辛酸,然而要说是“尽遭白眼冷遇”,用梅志的话说“那是有点夸大的感伤”,因为在得到鲁迅先生亲自关怀这一点上,萧红就远比丁玲要幸运得多。1925年4月,丁玲在北京陷于困顿苦闷时,也曾给鲁迅写信,不料荆有麟指认这是沈从文的笔迹,鲁迅很是生气,认为是“孥孥阿文”在戏弄他,加之后来胡也频又极不严肃地拿着“丁玲的弟弟”的名片拜访鲁迅,鲁迅当然不会给这个子虚乌有的“丁玲”回信了。“鲁迅就是没有回信”对丁玲是个不小的打击,她一度有一种被世界遗弃的感觉。她耿耿于怀的是,为什么鲁迅“对别人都是热情的,伸出援助之手,就认为我是一个讨厌的人,对我就要无情”。丁玲这种没有得到长者宠爱的怨气当然是一种误会,因为正如她自己所说,鲁迅对于青年一向是热情帮助、无私关怀的。1934年10月,当鲁迅接到萧军萧红的求助信后,不仅迅速回复,而且第一次见面就奉送了二十元钱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随后,他们之间就频繁通信,后来二萧干脆成了鲁迅家的常客。有一段时间,萧红心情抑郁时,更是天天泡在鲁迅家里。鲁迅不仅在文学上为二萧看稿、推荐、写序,也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介绍朋友,不时请他们打打牙祭。萧红至少在鲁迅这里得到的不是白眼冷遇,而是伟大导师“母性”的关怀。
二萧到上海时,丁玲正被国民党囚禁在南京,但他们对丁玲的文名早有所闻,对她的失踪也颇为关心,曾经去信向鲁迅先生询问,鲁迅的回答是“丁玲还活着,政府在养她”。而丁玲最初见到萧红的名字则是一年之后。1936年6月间,丁玲在张天翼的协助下,摆脱国民党的控制跑到上海,在冯雪峰、胡风等的安排下,住在俭德公寓静等安排。胡风为了让她能安心等待,也是让她熟悉一下文坛现状,特意为她准备了一些新锐左翼作家的作品,其中就有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八月的乡村》。然而不久丁玲就秘密去了解放区,与萧红见面则是1938年的事了。
1938年2月,受李公朴先生之邀,萧红与萧军、聂绀弩、田间、塞克、端木蕻良等人来到山西临汾,担任民族革命大学的文艺指导员。恰巧丁玲这时率西北战地服务团也来到了临汾,中国新文学史上最具天才的两位女作家终于见面了,还给我们留下了至为宝贵的一张多人合影。萧红给丁玲的印象是“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说话是自然而真率的”,丁玲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而萧红虽然对丁玲“解放的思想和生活”感到“吃惊和不习惯”,但印象仍然是美好的,几年后,她对骆宾基追述说:“丁玲有些英雄的气魄,然而她那笑,那明朗的眼睛,仍然是一个属于女性的柔和”。尽管萧红与丁玲在思想、情感和性格上都有较大差异,却丝毫没有影响她们一见如故的亲切。她们互相并不感到对方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每天在一起尽情地唱歌,有时也在一起痛饮,每夜都要聊到很晚才睡。
丁玲与萧红是两个天才的作家,也是两个女人,相信在她们的知心交谈中少不了萧红与萧军的关系问题。萧红与萧军之间的感情裂痕由来已久,主要原因是萧军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和曾经的不忠实,以丁玲一贯的女权立场,无疑在萧军与端木之间她会倾向于端木的,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尽管日后萧红不曾跟丁玲通信,端木却还和丁玲保持联系的原因。只是不知道丁玲果断的个性、明确的女性立场“是否曾”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萧红的最终决定。1938年2月底,随着晋南战局的发展,民族革命大学决定往宁乡撤退,萧军提出要辞职去五台山打游击,萧红坚决反对,认为萧军是忘了自己的岗位,简直是胡来。一番争吵之后,两人决意分开。萧红跟着丁玲的战地服务团前往西安,萧军则在去五台山受阻后转往延安。
在去西安的火车上,丁玲建议大家给服务团赶写一个剧本。几位青年作家兴致很高,一路边凑边写,完成了一个名为《突击》的抗战戏,后来在西安三天内连演七场,场场爆满。想来这次有丁玲、萧红参与的集体创作给萧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去世前念叨的那“半部《红楼》”,就是打算病好后邀集多人来共同完成冯雪峰未及完成的、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在她想到的合作者中就有丁玲。丁玲与萧红一起在西安度过了1938年的春天,其间曾力邀萧红去延安,因为在丁玲看来,抗战年代,延安是个“可以使人少顾虑于日常琐碎”的地方,而萧红是“适于优美平静”的,而且延安的朝气“或者会使她能更健康些”。然而萧红为了避开萧军,最终没有听从丁玲的劝告,是年4月,她与端木一起返回武汉,继续她的飘泊生涯。
1942年4月25日,在萧红逝后三个月的一个雨天里,丁玲忽然想起了萧红,然而在她那篇名为《风雨忆萧红》的纪念文字里,丁玲却用了一大半的篇幅来抒写自己闷在雨天的窑洞里,难以忍耐“阴沉和絮聒” 的抑郁心情。丁玲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想起萧红,笔调又如此抑郁,自然是有原因的。1942年3月9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丁玲著名的《“三八节”有感》,为延安妇女事实上遭受的不公平现象鸣不平。紧接着,3月13日和26日,《解放日报》又发表了王实味的《野百合花》,对延安存在的等级现象和不民主现象进行了批评。不料这两篇文章引起了杨家岭高层的高度重视,在缺少读物的延安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声势浩大的大批判要到五、六月份才展开,然而在四月初的一次高级干部学习会上就已经开始。那次会议由毛泽东亲自主持,会上一共有八个人发言,七个是批评《“三八节”有感》和《野百合花》的。贺龙说:“我们在前方打仗,后方却有人在骂我们的总司令……”毛主席的总结是:“《“三八节”有感》虽然有批评,但还有建议。丁玲同王实味也不同,丁玲是同志,王实味是托派。”尽管毛的这句话区分了丁玲和王实味的错误性质,并事实上救了她一命,但丁玲的压力仍然可想而知。
4月25日,天上“微微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水声也是那么不断地哗啦哗啦在耳边响”,大批判在悄悄酝酿着,“仿佛要来一阵骇人的风雨似的那么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顶”,处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丁玲怎不感到郁闷?怎会不呼喊“要是有更大的风雨也好,要是有更汹涌的河水也好”?怎会不感慨象萧红这样“能无妨嫌,无拘束,不需要警惕着谈话的对手是太少”了呢?当丁玲扫遍中国她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她怎不“感到一种无言的落寞”?因为象萧红这样“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于写作的女友,是如此寥寥呵”。
除了萧红,郁闷中的丁玲还想起了“无法彻底变更自己”的瞿秋白,想起被诬为汉奸的胡风,尤其当她想到与萧红一起脱险回到内地的朋友们——正在编辑《解放日报》文艺专栏的舒群,以及曾与周扬论战的萧军、白朗等——却面临“被监视或被处分的前途”时,她不由得质问:“到底要把这批人逼到什么地步才算够?”丁玲借他人酒杯浇着自己的块垒,她在这风雨之日里呼唤着萧红名字的苦闷绝叫,萧红地下有知,能否听到,又能否理解呢?
4、未曾谋面的遗憾
冰心(谢婉莹)与丁玲之间通信,上下都只写一个冰字,想来若是与萧红(张乃莹)通信,上下各写一个“莹”字即可。可惜这只是我们后人美好的设想,萧红生前不仅没有机会与文坛前辈冰心谋面,甚至连书信来往也不曾。抗战前,冰心一直稳居在北平,萧红则从哈尔滨来到上海,虽然1930年萧红曾为逃婚去过北平,并短期入读女师大附中,但以她19岁女学生的身份,怕是没有机会见到冰心的。1936年6月间,冰心随丈夫游历欧美前也曾来上海,并签名参加了郑振铎等发起的“中国文艺家协会”,临行前,郑振铎还为她设宴饯行。但由于当时鲁迅拒绝加入该协会,与巴金、胡风、萧红、萧军等人签名发表了“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这时萧红是不会主动也没有机会接触冰心的。1937年4月,萧红为了排遣与萧军之间感情痛苦,又曾只身来到北京,并住了一个多月,可惜这时候冰心尚在国外。
冰心与萧红之间最有可能见面的时机和地点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重庆。1938年9月,萧红只身赶到重庆,与先行到此的端木蕻良会合。由于产后虚弱,萧红先是在歌乐山保育院休养,后来则搬到北碚复旦大学宿舍,当时端木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居住重庆期间,由于生活暂时安定,萧红创作了大量散文和小说,其中《回忆鲁迅先生》更是独树一帜的不朽篇章。这篇文字以散漫的、极为口语化的笔调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人间鲁迅、日常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在萧红笔下变的栩栩如生。《回忆鲁迅先生》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就是萧红的口述——据说当时萧红由于身体虚弱,难以执笔,只好请了复旦大学一个学生来帮忙记录,没成想,一次不得已的行为却成就了一篇风格独特、不可多得的妙文。1940年1月底,受复旦大学教务长孙寒冰先生和香港周鲸文的邀请,萧红夫妇在未征求朋友意见的情况下,突然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从而错过了与冰心会面的最后机会。因为直到是年底,冰心才在宋美龄的邀请下,举家从昆明迁往重庆,任国民参议会参议员,并写下了著名的组文《关于女人》。
尽管萧红逝后五十余年,冰心为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萧红全集》题写了书名,多少弥补了一些我们的遗憾,然而两位女作家的无缘相识,总让我们无从猜测不谙世故的萧红见到冰心时是否会象丁玲那般敏感,亦不知慈爱如冰心者见到苍白虚弱的萧红时是否会象鲁迅那样生出些母性的关怀。
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于战火中的香港,终年31岁。
1986年3月4日,丁玲去逝,享年82岁。
1999年2月28日,世纪老人冰心以99岁的高龄仙逝。冰心曾说“死而有知,也许有许多欢乐的重逢”,相信三位女作家的共聚当是这欢乐重逢里的重要篇章。其实即便死而无知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一想到她们——冰心、丁玲、萧红,这些现代中国伟大的女性曾经仰望过同一片星空,我们一样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和感动。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pdf(221+)
- 下载速度快(618+)
- 体验好(331+)
- 体验满分(231+)
- 种类多(323+)
- epub(256+)
- 书籍完整(143+)
- 图文清晰(386+)
- 超值(566+)
- 无多页(231+)
- 速度快(446+)
- 还行吧(155+)
下载评价
- 网友 潘***丽: ( 2024-12-27 12:17:46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习***蓉: ( 2024-12-22 19:41:48 )
品相完美
- 网友 宫***凡: ( 2024-12-26 10:23:2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后***之: ( 2025-01-02 12:19:40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田***珊: ( 2025-01-04 04:33:21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车***波: ( 2024-12-31 15:43:31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隗***杉: ( 2025-01-01 10:06:2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陈***秋: ( 2025-01-07 08:12:39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曹***雯: ( 2024-12-27 03:46:14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游***钰: ( 2024-12-19 20:45:57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訾***雰: ( 2024-12-31 23:55:56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喜欢"居家风水与健康一点通"的人也看了
世界是等待我成熟的果园(名师名家优秀散文,遴选中考高考阅读范本,培养写作阅读综合能力)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人卫版蒋跃2023年全国医学考博英语统考听力一本通模拟试题博士英语考试用书练习题集试卷统一入学考试外语指南真题词汇2022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幼小衔接阶梯教程 英文描红 上海元远教育 同济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German Shorthair Pointer Ornaments: Color - Cut - Hang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Four Queens: The Provencal Sisters Who Ruled Europe(ISBN=9780143113256)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人身损害索赔技巧和赔偿计算标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活出生命品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三体1刘慈欣著雨果奖获奖作品系列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高中生中国科幻基石丛书小说经典高智商科幻小说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获奖作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韩非子解读 张富祥 著 泰山出版社【正版书籍 无忧售后】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有效冲突管理【可开电子发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藏族民间故事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国信鸽竞赛规则(2019)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巴比伦富翁的秘密 乔治·克拉森、谢敏敏【正版图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秋小学语文默写能手 3年级上(人教版*江苏专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50000词英汉汉英词典-版9787806829585 正版新书知其然图书专营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