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养育男孩( 货号:752170652)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2:44

养育男孩( 货号:752170652)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养育男孩( 货号:752170652)精美图片
》养育男孩( 货号:752170652)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养育男孩( 货号:752170652)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2170652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9.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2:44

内容简介: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养育男孩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01

作者:史蒂夫.比达尔夫

译者:丰俊功

开本: 16开

定价: 39.80

页数:207

印次: 1

ISBN号:9787521706529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畅销全球600万册的《养育男孩》典藏版。

千万不要觉得你家的小宝贝还只是个孩子,就是这个男孩,他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位兼具责任感和成熟魅力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一隐秘而巨大的变化,正发生在你与之共同生活的十几年间。男孩身上与生俱来的男性气质,是家长一定不能忽略的:了解男孩成长过程的三个关键阶段,培养他所有积J正面的品质,在适当的时候让*合适的人陪伴他、影响他,引领他成长……数年后,作为父母,我们将为此而收获骄傲!

这是一本丈夫会悄悄从妻子手中偷走的书,它简单、直接、易于阅读,它教你如何做一个好母亲——无论你的儿子是婴儿、男孩、少年还是青年;它教你如何做一个好父亲——即使你的父亲冷漠而疏远,你还是可以成为一个与其不同的父亲,在自己的家庭中扮演更好的角色。如果你是一名教师,或是研究男孩心理学的教授,这本书也将对你大有裨益。


书籍目录:

目录

作者的话

新版序言

第一章 这就是男孩

“脆弱”的“酷小子”

好消息

第二章 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

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

从出生到6岁:温柔岁月

6~13岁:学着成为男人

14岁:向男人转变

第三章 睾丸激素

睾丸激素周期

向往外面的世界

为什么男孩喜欢争吵和打架

男孩需要明确的指令

性别差异是如何产生的

性和攻击性

令人惊叹的睾丸激素

第四章 男孩和女孩在大脑结构上的差别

奇妙的成长过程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别

为什么了解大脑结构很重要

危险!警惕性别思维定式

促进大脑发育

为什么男孩应该比女孩入学晚

男孩并不比女孩差———男女有别

新男性

第五章 父亲应该做些什么

努力做个好父亲

复兴失去的艺术

孩子会学习父亲的人生态度

孩子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来学习如何爱别人

孩子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来学习如何感受一切

不管婚姻出现什么问题,都不要抛弃孩子

打闹游戏

对男性意义重大的一课: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结束

教育男孩学会尊重女性

长不大的爸爸

我B须知道所有的答案吗

不B强迫孩子

父亲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六章 母亲与儿子

妈妈的成长背景

怎样照顾男孩

妈妈帮助儿子了解异性

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调整你的养育方式

吸取经验,总结教训

单身母亲一定要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

和丈夫一起分担照顾孩子的重任

性别平等

第七章 培养健康的性

性的本质

为何性得不到尊重会使人受到伤害

男孩对女孩的感受

男孩如何压抑自己的身体

保持开放和积J的心态

真情是培养出来的

一些实例:手淫和情色书刊

如果儿子是同性恋

第八章 学校教育改革

比女孩晚一年入学

学校需要更多合格的男教师

纪律问题需要男教师的参与

打造充满活力的教育

校长发挥关键作用

在男孩的弱项上帮助他们

帮助孩子们,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欺凌弱小者

行为榜样就是人们效仿的典范

什么是学习困难

父母使这一切变为现实

第九章 男孩与运动

圣诞节的板球活动

体育运动:一把双刃剑

帮助男人接近男孩

友爱的安全场所

生活的课堂

消J的行为榜样和“运动员”文化

完美的陷阱

偶像的作用

运动伤害

不擅长运动怎么办

把事情做好

第十章 社会的挑战

失败、胜利与风度

工作的男人

启蒙

附录

致谢

新增父母阅读手记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史蒂夫·比达尔夫,澳大利亚著名家庭问题专家,育儿类畅销书作家。他的《养育男孩》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的畅销书排行榜上都有出现,他的《快乐童年的秘密》已持续畅销34年。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32种语言出版,被全球400万家庭所广泛阅读。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男孩的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这一点从古至今、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

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6岁——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

第二阶段是6~13岁——在这个阶段,男孩感受到来自内心世界的召唤,开始尝试着成为男人。

第三阶段是从14岁到成年——在这个阶段,男孩如果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就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导。

通过了解这三个阶段,我们知道了养育男孩的过程中许多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对于那些身为6~13岁之间男孩的父亲来说,他们不应该再把精力只放在工作上。父亲常常缺席家庭活动会给男孩造成不良影响,会让男孩感觉不到来自父亲的支持。这样的父亲必然会伤害他们的儿子。(然而,在20世纪,绝大多数父亲却一直在这样做——我们孩童时期的记忆就说明了这一点。)

从这三个阶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男孩十几岁的时候,我们需要外界的帮助和支持。然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朝着更为广阔的世界前进,却没人为他们指引道路。因此,对他们来说,青少年和刚成人这一阶段非常危险。有些男孩永远也无法跨越这一阶段,也就是说,他们永远也长不大。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是全球畅销400万册的《养育男孩(典藏版)》。

千万不要觉得你家的小宝贝还只是个孩子,就是这个男孩,他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位兼具责任感和成熟魅力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一隐秘而巨大的变化,正发生在你与之共同生活的十几年间。男孩身上与生俱来的男性气质,是家长一定不能忽略的:了解男孩成长过程的三个关键阶段,培养他所有积极正面的品质,在适当的时候让*合适的人陪伴他、影响他,引领他成长……数年后,作为父母,我们将因此而收获骄傲!

这是一本丈夫会悄悄从妻子手中偷走的书,它简单、直接、易于阅读,它教你如何做一个好母亲——无论你的儿子是婴儿、男孩、少年还是青年;它教你如何做一个好父亲——即使你的父亲冷漠而疏远,你还是可以成为一个与其不同的父亲,在自己的家庭中扮演更好的角色。如果你是一名教师,或是研究*男孩心理学的教授,这本书也将对你大有裨益。


精彩短评:

  • 作者:一一 发布时间:2022-11-02 15:17:37

    对男孩成长中的困惑有更清晰的了解

  • 作者:三日 发布时间:2022-11-11 18:43:22

    育儿书很多了,这本着重于男孩,因为激素水平等生理原因,男孩和女孩在成长上是不一样的。

  • 作者:cen 发布时间:2006-09-18 08:50:39

    老辈人活得不易~~

  • 作者:扶桑息 发布时间:2020-08-01 23:24:04

    男孩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别用传统的眼光,早早逼男孩独立,强迫他们安静,压抑从来不是最好的办法。只有爱,才是抚慰他们的唯一办法。

  • 作者:rainbow~ 发布时间:2020-01-12 17:29:49

    介绍了男孩子成长三个重要阶段

    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角色

  • 作者:ayuhaha 发布时间:2022-11-16 15:38:00

    家有一男孩,语言发展确实有点落后,一直很担心,书里介绍了一些研究,比如男孩落后的语言要在小学阶段提供支持,男孩擅长的空间机械会在初中后施展开来,还给了不少建议,比如让爸爸参与进来,替他寻找人生领路人,希望我能养育好我家男孩


深度书评:

  • 长大是最好的结局

    作者:明月出天山 发布时间:2021-06-07 01:45:22

    手稿

    2019年,英国《卫报》的一则消息吸引了我的注意:专门从事文艺手稿复刻的法国SP Books出版社发行了J•M•巴里爵士1911年的《彼得•潘》小说手稿,让读者有机会得见作者的笔迹和这个故事较为早期的样貌。

    SP Books出版的《彼得•潘》手稿,售价160欧元,限量发行1000册

    这份282页的手稿总体看来干净流畅,没有大篇幅的删改,但清晰可见作者为照顾观众的感受对彼得•潘性格所做的调整。据SP Books的编辑杰西卡•内尔森对《卫报》介绍,与修改前的版本相比,原稿中的彼得更加“暗黑”,“更加残酷”。巴里爵士删除了一些彼得的某些言辞,使其少了几分“精灵感”,显得更有“人性”,更易被人接受。例如,在小说的结尾,温蒂问起小钉铛时,彼得表示自己已经把小钉铛忘了。在我们看到的版本中,彼得显得很无辜,但在原稿中,他的语气明显对小钉铛不屑一顾。

    《彼得•潘》的故事于1904年首次作为戏剧进入观众视野,1911年作为小说正式出版。从剧本到小说,作者对这个故事先后经历了数次修改,书名也几经变化。1911年出版的小说原名并非《彼得•潘》,而是《彼得•潘与温蒂》。虽然小说中有关温蒂的内容并未增加,但书名将男女主角一并列出,将温蒂放到了她应处的位置,也许更能反映作者的本意。纵观全书,温蒂是绝对的第一女主角。甚至可以说,这个故事本身就是温蒂的故事。那么,就让我们来仔细地认识一下彼得和温蒂吧。

    彼得

    潘:人的名字,神的姓氏

    1897年,已是知名作家的J•M•巴里先生在伦敦的肯辛顿公园结识了三个小男孩——乔治、约翰(又名杰克)和还在襁褓中的彼得。他们是卢埃林-戴维斯家的孩子,每天都由保姆带着,到肯辛顿公园来玩。身为作家的巴里先生虽然看上去严肃,古里古怪地挑着眉,又好笑又有点吓人,他的言语有些尖酸,但他总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精灵、仙子、人鱼,这些在孩子们眼中可太有趣了。很快,巴里先生就与孩子们成为了朋友。

    一天,巴里爵士为了揶揄两个自大的男孩子,就对他们说,婴儿车中的彼得虽是个小婴儿,却会飞,只是彼得飞的时候你们在睡觉,没看到而已。两个孩子不敢相信。巴里爵士继续说,每个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都会飞,只是长大了就忘了怎么飞。这便是会飞的男孩彼得的雏形。

    在这之后,戴维斯家又迎来了两个孩子——迈克尔和尼古拉斯。巴里先生与戴维斯家的关系更近,常到戴维斯家做客,跟孩子们一起编故事。他也与孩子们的母亲希尔维娅成为至交。虽然戴维斯家的父亲亚瑟一直因为孩子们将巴里先生视为精神上的父亲而感到不悦,但巴里爵士依然成了这个家庭最亲密的朋友。他还邀请戴维斯一家到自己的黑湖别墅去玩。男孩们在郊外的林间湖畔扮成印第安人去打猎、玩海盗游戏、用树枝搭小棚子,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在黑湖别墅,巴里爵士拍下了孩子们游戏时的照片,并制作成了两本《黑湖岛漂流男孩影集》,一本送给了孩子们的父亲亚瑟(后来被亚瑟遗失在了火车上),另一本现藏于耶鲁大学图书馆。孩子们的父母先后于1907年和1910年去世,巴里爵士成为五个孩子的监护人之一,尽心尽力抚养他们长大。

    虽然巴里爵士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与戴维斯家五个孩子长期的相伴,给了巴里先生灵感创作出了彼得•潘的故事。书中对舒适温馨的家庭生活、热烈有趣的游戏场面和孩童性格的描写生动异常。读过《彼得•潘》的朋友一定也发现了,彼得和书中温蒂的父亲(乔治)和两个弟弟(约翰和迈克尔)的名字全都是戴维斯家男孩的名字。虽然现实人物与书中人物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戴维斯家的男孩们的确可以说是彼得•潘的原型,他们可爱顽皮、热爱冒险游戏,但也脆弱甜蜜、令人心疼。书中的彼得•潘在梦幻岛时常在梦中哭醒,需要温蒂安慰才能继续入睡,这一细节实际上也源自戴维斯家排行第四的迈克尔小时候经常受恶梦侵扰的事实。

    然而彼得•潘毕竟不是戴维斯男孩在文学中的映像。假如我们了解一下作者的经历,就会发现,彼得•潘在精神层面的底色其实是作者赋予的,我们也将由此找到故事中的彼得•潘“讨厌所有的母亲”,以及“不愿长大”的现实原因。

    J•M•巴里生于苏格兰,家中兄弟姐妹很多。巴里先生的母亲最偏爱他的二哥大卫,可大卫在14岁生日的前一天滑冰时意外离世。巴里先生的母亲伤心欲绝,久久无法从失去爱子的痛苦中走出来。当时六岁的詹姆斯•巴里不希望妈妈如此难过,便穿上大卫的衣服,扮成哥哥的样子来安慰母亲。从这时起,他的母亲才真正注意到了他,将他抱在膝头,给他讲故事。“可我从未取代过哥哥的位置。我将长成一个男人,但在母亲心中,大卫永远13岁,永远不会长大。”巴里爵士在笔记中这样写道。

    这段令人心碎的童年经历后来在关于J•M•巴里爵士的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呈现。也许读者们还记得,故事中的彼得•潘憎恨自己的母亲,因为他小时候飞出去玩,忘了回家,可当他终于想起回家时,发现母亲已经关上了儿童房的窗户。他在窗外看见,原本属于他的小床上,正躺着一个小宝宝。母亲已经有了新的孩子,彼得便决定再也不回去了,并且他开始讨厌所有的母亲。也许这样的安排,便是作者对那份极度渴望,却从未真正得到过的母爱的报复吧。

    奇特的是,也许年幼的巴里想要取代哥哥的愿望太强烈,他在14岁时真的停止了发育,他的身高停留在1米61,到24岁才开始刮胡子。在生理和心理上,他就这样卡在了一个孤绝之地,这当然给了他写作的独特视角,但在个人生活中,也令他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沮丧。他在日记中写道:“写完《彼得•潘》很久之后,我才体会到了这部作品的真正意义。我急切地想要长大,却做不到。” 在故事中,彼得“不愿长大(wouldn’t grow up)”;在现实中,作者“不能长大(couldn’t grow up)”。

    有了上面的两个层次,彼得•潘的形象其实已经很丰富了。但在此之上,他还有超越普通的人类男孩之处。他名字中的“潘”,即是希腊神话中的潘神,提示了彼得的非凡。潘神又名牧神,本就是山林自然之神。有了这个名字的加持,彼得•潘便具有了某种神力,使他的“永不长大”成为可能,同时象征着自然的天性、快乐和永恒的童年。

    巧合的是,希腊神话中的潘神身边常有宁芙相伴。而宁芙亦是自然幻化的精灵,这让人不难联想到彼得身边忠诚的精灵小钉铛。潘神半人半羊的身份,也许遥遥呼应了作者半是男孩,半是男人的现实。而有关潘神的身世,流传最广的版本便是潘神的母亲生下这个半人半羊的孩子之后,惊恐万分,竟抛下他一走了之。如此看来,彼得•潘这三个字,实在与“母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温蒂与梦幻岛

    彼得•潘的形象光芒耀眼。与之相比,温蒂只是伦敦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中普通的人类女孩,但整个故事却是围绕温蒂展开的。

    小说甫一开篇,便讲述了温蒂两岁时,在花园摘了一朵花送给她妈妈,而妈妈随口叹出的一句话令她意识到自己终将长大,于是引出了那句著名的“两岁是结束的开始”。虽然父亲从未直接要求温蒂长大,但父亲在“喝药比赛”中,要求男孩们“像个男子汉的样”。“长大”,是外界对温蒂的要求,是一件不可违抗的客观事实。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她不断地感受到了“必须长大”的压力,虽然没有像两个弟弟一样大喊“我不!我不!”,但她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挣扎的。

    温蒂就是在这个时候遇到彼得的。当她面对身量和心智都与自己差不多的彼得•潘,并发现这个男孩可以永远不长大的时候,也许本能地意识到,这正是她此刻最需要的——对抗长大的力量。彼得口中的仙子、人鱼在温蒂听来都极具吸引力。虽然她完全没有想清楚后果,但有一点她很清楚:飞向梦幻岛,她便不必长大。

    所以,当彼得试探性地向她发出邀请,请她去梦幻岛给走失的男孩们讲故事的时候,温蒂虽然也有犹豫,但随后便说,“这样的故事我知道很多呢。”这句话让彼得打定主意要带她走。作者在此特别点出:这下温蒂也无法否认,在这件事上,是她主动的。

    的确如此,小说中的温蒂是个既浪漫又现实的女孩,无论是看似冲动地飞向梦幻岛,还是最后离开梦幻岛,回归现实生活,都是她自己做的决定。但梦幻岛之旅显然不是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男孩,随后与之私奔那样简单的故事。

    此时的温蒂在心理上已经表现出了很多的女性特质。而彼得对性别是完全无意识的。他对亲吻一类的事一无所知,对小钉铛和虎百合公主倾注在自己身上的某种情愫感到莫名其妙,他曾对温蒂说“小钉铛和虎百合好像总想当我的什么人,不过肯定不是当我妈妈。”

    对彼得来说,温蒂的确更像个妈妈。她可以为他和走失的男孩缝补衣服、照顾他们睡觉吃药。除此之外,温蒂还能给他们讲故事。梦幻岛上的其他男孩也像彼得一样,喜欢温蒂,甚至崇拜温蒂,认为“一个女孩子比二十个男孩子加起来还有用呢”。但他们只是乐于接受温蒂在生活上对他们的照顾和在精神上对他们的指引。

    如果我们再看一看梦幻岛上其他的人物设定,就会发现,不论是小钉铛,还是虎百合公主,包括美人鱼,甚至那只漂在水上孵蛋的永无鸟,无一例外地都是女性形象。梦幻岛上唯一的一群男人,是虎克船长和他的手下们。然而在巴里先生的第一稿剧本中,根本没有虎克船长这个角色。只是在排戏阶段,剧场工作人员发现在第四幕结束后,布景需要从梦幻岛换成达令家,用时较长,所以需要在幕前增加一些情节吸引观众的注意,为换景争取时间。巴里先生这才增加了虎克船长和海盗船的章节。而且写成之后,巴里先生的第一反应是找一位女演员来演虎克船长,仿佛他根本不希望任何男性出现在梦幻岛。最终,还是第一任达令先生的扮演者说服了J•M•巴里爵士,让他同意由自己同时扮演达令先生和虎克船长两个角色。后来,在《彼得•潘》的戏剧演出中,J•M•巴里爵士都会加上一条指示:达令先生和虎克船长要由同一位演员来扮演。而作者对虎克船长的设定也很奇怪,他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彼得•潘对手。彼得不在岛上的时候,他和海盗们都处于休眠状态。与同是成年男子的达令先生相比,虎克船长显得像个工具人。这一对人物的比较我稍后再详述。

    关于梦幻岛是什么,书中说那并不是某个特定的地方,而是存在于孩子们脑中的世界。每个孩子的梦幻岛都不同,而且随时变化着。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这个梦幻岛上设定了很多的女性角色和毫无性别意识的男孩,外加一个工具人虎克船长,但就是找不出一个真正的成年男人的形象呢?

    这是因为整个梦幻岛其实是温蒂的精神世界,是她的童年。

    她的女性意识已经开始形成,小钉铛、虎百合公主、美人鱼这些性别特征明显的人物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意识的形象化投射。温蒂在现实生活中对男孩十分熟悉,所以男孩们也在她的精神世界中。而温蒂身为一个小女孩,对成年男性唯一的认识也许就是自己的父亲,她对父亲虽然熟悉,却远谈不上理解。所以她在精神世界中是无法投射出一个真正的男人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加入虎克船长这个新人物时,作者下意识地想要找女演员来扮演。

    正如前面所说,由于面临着长大的压力,温蒂自主决定来到这个精神世界,其实是来解决问题的,就像儿童喜欢通过游戏来模拟现实,通过模拟现实来纾解情绪一样。仔细想来,温蒂的梦幻岛上的一切都有一种模拟现实的意味。孩子们假装吃饭、假装喝药、假装一圈一圈地玩追逐游戏,彼得和温蒂假装扮演爸爸妈妈,其他男孩则扮演他们的孩子。还有他们位于地下的家和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的树洞通道,都充满了儿童日常游戏的痕迹。这也许是温蒂在对要不要长大做出抉择之际,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仔细地审视自己的童年。

    如果说梦幻岛就是温蒂的精神世界,那么彼得又是谁呢?

    从心理层面说,彼得也是温蒂的一部分,他是温蒂心中童年的象征。

    在小说中,温蒂跟妈妈谈起彼得时说过,“彼得就我这么大,身量和心智都跟我一样大。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反正我就是知道。” 而彼得的名字,也是在达令太太整理温蒂心思时发现的。温蒂还说过,彼得有时会在夜里来找她,在她床脚吹笛子,只是她一次都没有醒过来。也就是说,在见到彼得之前,彼得已经存在于她的心中了。她喜欢彼得,甚至是还没见到就喜欢他了,可以理解为她喜欢、依恋童年的那部分自己。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梦幻岛上的所有女性角色都喜欢彼得,因为其实她们都是温蒂自我的投射。

    至于为什么温蒂心中的童年是个男孩子的形象,我也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我可以从两个方面提供一些参考:第一,Wendy这个名字在英国本是个男孩的名字,在《彼得•潘》的戏剧引起轰动后,它才成为受到热捧的女孩名字。第二,在戏剧《彼得•潘》诞生的年代,作者一直坚持由女演员来扮演彼得。不论是选择男孩的名字来命名女主角,还是请女演员来扮演男主角,我想作者一直在试图淡化男女主角在儿童时期的性别上的差异。也许在他看来,作为孩童的他们本就没有什么差异。

    这个故事中,孩童真正的对立面是成人,或者说成长。在现实中,温蒂承受着来自父亲的压力;在梦幻岛,彼得•潘与虎克船长的厮杀则要激烈得多。假如温蒂和彼得其实是一个人的话,那么达令先生和虎克船长其实也是同一人,即虎克船长是父亲在温蒂精神世界中的投射。这两人有很多共同点,例如他们都非常注重仪态,虎克船长在梦幻岛总是一副贵族气派,达令先生则非常在意他的社交圈对自己家庭的评价。他之所以对家里勤勤恳恳的狗保姆娜娜十分看不惯,正是因为他认为让狗来当保姆十分不体面。而家里的三个孩子目睹了父亲粗暴地将无辜的娜娜拖出儿童房的一幕,都非常伤心。也许这正是当晚孩子们离开家,飞向梦幻岛的动因。

    彼得•潘与虎克船长的那场大战,自然是以虎克船长被鳄鱼吞没为结局。而那条对虎克船长穷追不舍的滴答鳄鱼,则早已成为一个关于时间的经典隐喻。大人终于被时间打败。可温蒂却决定要回家了。因为梦幻岛无法为她提供出路,并且她发现自己已经开始遗忘,她记不清爸爸妈妈,也记不清自己为什么来梦幻岛。她也终于意识到,彼得之所以能够永不长大,就是因为他把过去都忘了,忘记了伤痛,也忘记了生命中出现过的人。如果温蒂继续留在这里,她是不是也会忘记一切?然而她想要记住,她决定长大。

    在孩子们回到家与父母相拥而泣的幸福场景中,作者借着窗外的彼得写道:“他拥有过无数别的孩子无法想象的欢乐,可是此刻,他透过窗户看到的,是一种他永远无法拥有的幸福。”

    长大,是最好的结局

    《温蒂长大了》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我记得我翻译这一章的时候,委实趴在桌上哭得不能自已。我为那些曾经御风而行,最终泯然众人的小男孩而哭;我为已为人母的温蒂面对彼得时的那份尴尬和惭愧而哭;我为温蒂目送自己的女儿跟随彼得飞往梦幻岛而哭。我哭,因为终将失落的童年,因为日渐沉重的肉身,因为留不住的光阴。

    今天,我想起这些还是会热泪盈眶。但当我想起巴里先生的人生故事,想到他借着彼得说出的那句话,不禁猜测,也许巴里爵士如此结局是想告诉我们:长大,是最好的结局,变老,是天大的福气。

    J•M•巴里爵士生前将《彼得•潘》的版权赠予了伦敦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一直到今天,世界上每卖出一本《彼得•潘》,都会帮助到那些生病的孩子。也许,《彼得•潘》开篇的那一句“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其实是巴里爵士对所有孩子的祝福吧。愿所有的孩子都平安长大。

    亲爱的巴里爵士,也许您早已化作天上的星星,就像您笔下的星星一样,遥遥地看着这世界。愿您再来时,有一个深爱您的妈妈。

    (本文载于“读小库”微信公众号,文字略有改动)

  • 埋没千年的一本好书、价值难以估量:为什么儒家正统却不待见它?

    作者:王小喵读书 发布时间:2021-05-16 20:40:08

    农夫指着孔子的鼻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他骂了一顿,然后还把他的马抢走了

    。孔子虽然听不明白,但也知道自己错了,毕竟自家的马儿吃了人家的庄稼,于是派了能言善辩的自贡去讨回来。

    孔子平时就爱讲大道理,小破事都能之乎者也扯上一大堆,这子贡深得乃师真传,于是斯斯文文之乎者也讲了一大通,无非就是各种大道理。这农夫不但不懂,还生气了:啥意思?欺负老子是文盲啊?识字了不起啊?

    凭子贡讲得天花乱坠、口干舌燥,农夫就是不还马。

    这下可把孔子给急坏了,没有马,再能之乎者也,孔老师也走不了几步路,怎么周游列国啊?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啊。

    这时,孔子刚刚收的一个本地人站了出来:孔老师,让我去吧。

    然后挽起袖子,扯着嗓门,指着农夫说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的马儿饿了,不吃你的庄稼,难不成啃泥巴啊?咋地啦?不还?我们人可多了。

    农夫一听家乡话,就高兴了:

    这就对了嘛,你好好说,不要之乎者也欺负人就行,这天下人谁不是讲道理的呢?

    然后,就把马还了。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

    读完忍不住大笑,孔老师万世完美的形象,从此在心目中崩塌,变成一个寻常鲜活的糟老头子

    。这是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无意中翻到,便爱不释手,而越读越是诧异。

    观点如此犀利的论说文,原来在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就有了

    一直有个误解,觉得传统文化是从《诗经》那种原始、质朴的诗歌,逐渐发展到现代的,就像一条不紧不慢爬升的缓坡。

    原来,传统文化早在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就达到了一个后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就是说,传统文化的发展其实是跳跃而断裂的,时而缓时而急,时而冲到巅峰,时而又跌入低谷。

    《吕氏春秋》就是先秦文化的一个巅峰,唯有后来的魏晋南北朝,盛唐才能与之比肩。

    先秦诸子百家文化达到了一个巅峰之后,因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又因为之后的秦汉争霸、连年战乱,导致文化出现了低谷,传承因此破碎、断裂。朝代的更迭与文化的兴衰,居然如此紧密相关。

    而我们所谓的“传统” 文化,其实,有诸多分叉,这一点,在《吕氏春秋》当中,有非常清晰的展现。《吕氏春秋》全书160篇,现存159篇,不但观点犀利,而且论说层次极为分明,不乏文采斐然者。可见,儒家虽为正统,然,两相对比之后,优劣短长则一目了然。

    传统思想的深邃和根底,绝非儒家一派可以代表

    。很多东西,不过披着儒家的外衣罢了。

    儒家学说固有其所长,却未免狭隘,后续发展无力,也是必然的结局。《吕氏春秋》所展现的眼光见识,气势格局,至今看来,都难以望其项背。

    后世将《吕氏春秋》列为“杂家”,因杂糅诸子百家之长也,真是可惜了。

    能将百家之长杂糅,胸怀和见识绝非一般,若诸子百家都可以传承,想必传统文化的发展,又是另外一番光景吧?

    《吕氏春秋》气势恢宏、结构缜密,是一套完整的治国理政学说

    《吕氏春秋》是一部有组织有计划的文集,可以说是吕不韦理想当中的施政纲要吧?全书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黄老思想为基础,兼容并蓄,采纳诸子百家之长,不但逻辑缜密,而且思路完整情绪。

    若真是得以实现,不晓得华夏历史会不会改写呢?

    书中《用众》篇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

    《吕氏春秋》的目的,显然也是为了集诸子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即,以道家思想为容器,承载杂糅百家学说。

    据《吕氏春秋》序言说,此书对各家思想的萃取杂糅均从客观出发,诸子百家一视同仁。

    因为“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没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

    这句话说的早,用来评价儒家学说,倒是颇为合适。

    真要论治国理政,《吕氏春秋》比儒家学说强多了。

    《吕氏春秋》博而不杂、兼容并蓄而不乱,但争议颇大

    在吕不韦的主持下,集3千门客编撰出《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吕不韦自认此书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这是先秦时期一部非常重要的理论典籍,然而,历代对此书都有较大的争议,因为难以定性。

    个人觉得《吕氏春秋》遭人非议的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特殊的文采。《吕氏春秋》当中,比喻、故事、包括寓言特别多。尤其是寓言,像 “引婴投江”、“刻舟求剑”、“循表夜涉” 这些寓言至今都在使用,经过时间 的积淀后,成了人们常用的成语。《吕氏春秋》文学水准,十分出彩。

    二、特殊的气势。《吕氏春秋》当中的篇章,高瞻远瞩,气势夺人。遣词造句间,排比递进包括比喻故事这些,形成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气势。有人说,柳永的词,需二八少女执象牙檀板,婉转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需关西大汉抄铁板,奔放豪迈唱“大江东去”。

    《吕氏春秋》未见得要关西大汉,至少也是李白笔下的“侠客行”。

    三、 特殊的立场。儒家思想向来奉行中庸之道,然《吕氏春秋》却爱憎分明,立场清晰,情感倾向一目了然,几无圆转之地。

    《吕氏春秋》对时事、人物等进行了点评,褒贬不一,缺乏儒家的含蓄和隐忍。

    最后总结一下:

    《吕氏春秋》一书跟之前读过的所有书籍都不一样,特别有趣。个人感觉,凡儒家正统之外的书,都非常好看。

    《吕氏春秋》的观点、论据,包括引用的历史故事,无不经过深思熟虑、精雕细琢。

    可以说是集春秋文章之大成,取诸子百家之精华。

    这样的书,竟然长时间遭到埋没,太可惜了。

    关注@王小喵读书,你的支持很重要。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无颠倒(64+)
  • 实惠(118+)
  • 傻瓜式服务(551+)
  • 一般般(358+)
  • 可以购买(122+)
  • 体验差(230+)

下载评价

  • 网友 芮***枫: ( 2024-12-22 05:03:20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温***欣: ( 2024-12-29 02:58:13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丁***菱: ( 2024-12-28 13:41:43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邱***洋: ( 2025-01-02 04:17:1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谭***然: ( 2024-12-15 18:30:13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晏***媛: ( 2024-12-20 11:07:03 )

    够人性化!

  • 网友 苍***如: ( 2024-12-25 16:51:37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养***秋: ( 2024-12-20 04:15:45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宫***凡: ( 2024-12-22 07:39:29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曾***玉: ( 2024-12-13 01:06:00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居***南: ( 2024-12-15 01:48:08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堵***洁: ( 2025-01-03 17:09:05 )

    好用,支持

  • 网友 孔***旋: ( 2024-12-24 22:57:33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通***蕊: ( 2025-01-08 21:22:4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