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9:06

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精美图片
》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118299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3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8.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9:06

内容简介:

心理咨询师的群体——一种工作在人类心灵丛林的特异部落——也有这样属于自己的传说故事,他们以外有许多非凡的故人,以自己生命的方式呈现了关于心理咨询师群体的精神、经验、教训,有的甚至呈现了一种超越这一群体范畴的人类精神、人性探索、人类理想、智慧善用。

因为故事传说所拥有的生命性的丰富,远远超过单调说理所带来的信息。

本书以著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大师小传为引导,呈现大师所经历的真实人生和临床轶事,

以此来传承他们在精神上的成就、思考、智慧、错误……在这些小传和轶事之后,还有相关中文书目推荐以供加深阅读。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作者前言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工作的动力是什么?

 弗洛伊德与女儿苏菲

 弗洛伊德之死

芮克(Theodore Reik,1888-1969)

 内在的声音

 相合的人并不一定都要在一起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

 波林根与中国村庄的故事

 太阳父亲

 人有不同

 乘火车的治疗

费伦齐(S6ndor Ferenezi,1873-1933)

 费伦齐治疗一匹马

 拒绝精神分析

克莱因(Melanie Klein,1882-1960)

 在命运中的努力

霍妮(Karen Homey,1885-1952)

 三女孩大战二母亲大师

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

 弗洛姆的爱情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1895-1982)

 安娜和父亲的外套

 安娜的个性特质

森田正马(Masatake Morita,1874-1938)

 豁出去的森田正马

 正马与其妻

罗森费尔德(Herbcrt Rosenfcld,1910-1986)

 罗森费尔德的痛苦

沮尼科恃(D.W.Winnicott,1896-1971)

 倾听

 愿我死时是生机勃勃的

比昂(Wilfred Bion,1897-1974)

 包容的心境

 勇气和谦虚

科胡特(Heinz Kohut,1914-1981)

 “恶魔”的人性

 放下自我

 人性能如是

巴史克(Michael Franz Basch,1930-1996)

 永远別让我离开

 从未解决问题的治疗师

卡尔夫(Dora Kalff,1904-1990)

 每一粒沙子都找到了它们的位置

 两位心理学家的倒霉事

河合隼雄(Hayao Kawai,1928-2007)

 找回根基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

 我与你

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

 人性需何者

 大师的有限性

罗洛梅(Rollo May,1909-1994)

 与死神相遇的梅

 梅之爱

 莱因(Ronald David Laing,1927-1989)

 莱因的案例演示

欧文·亚隆([rvin D.Yalom,1931- )

 被击中的一刻

 初学之心的故事

弗兰克尔(Viktor E.Frankl,1905-1997)

 弗兰克尔和悖论治疗

 精神世界

莫雷诺(Jacob Levy Moreno,1889-1974)

 莫雷诺创立心理剧

 哲卡的个性

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

 萨提亚治疗的产生

 哭了

弗雷德里克·皮尔斯(Frederick S.PerIs,1893-1970)

 坏孩子皮尔斯

 被弗洛伊德伤害了

艾里克森(Milton Hyland Erickson,1901-1980)

 策略的智慧

 吉米的故事

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

 朗克斯公园的男孩

 狗屎主义

夏皮罗(Francine Shapiro,1948- )

 发现“苹果”的秘密

海斯(Ste曲en Hayes,1949- )

 久病成医

 平衡的生活

佛陀(Buddha,公元荫624-公元前544)

 佛陀:东方古代杰出的临床心理学家

 复活生命的芥子

 慈悲:治疗的同理

 我该信谁说的

 中道

附录:心理治疗和咨询历史发展概论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工作的动力是什么?

每天忙于临床心理治疗工作,病人一个连着一个——因为实在有太多病人需要他治疗,也有太多病人希望接受这么有名望的心理治疗师的治疗;之后他还需要撰写专业论文报告、编辑杂志——因为实在有很多人希望阅读他的作品,以他的理论为自己思考的指向;和面对自身所领导的一个跨几个国家的研究团体的人际关系——因为那个团体的人际关系之复杂和观点之纷争会令任何一个领导者棘手;同时还要负责演讲和出版文学、法律、宗教、儿童心理学方面的著作等等事件——因为全球希望他能够给予社会和文化一些良策和心理学知识。 许多人经历此种生活一定会焦头烂额,彻底崩溃。

这就是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他为何能够这么繁忙地生活,而继续保持心理健康、精力充沛?我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初我的答案是他大约有养家的压力,估计出于保证他的妻子和众多子女的生活经济需要,他才会有那样的苦干;直到后来我阅读他的论文《作家和白曰梦》时,我才感觉到他的真正动力所在。

弗洛伊德说道:“作为成年人,他能够回想起童年时代游戏时所怀有的那种认真严肃的态度;如果把今天显然严肃的工作当成童年时代的游戏,他便可以抛却现实生活中强加的过于沉重的负担,从而通过幽默的方式得到大量的快乐。”

虽然不排除他出于对家庭的责任而工作繁忙,但我们在此也肯定可以认识到,是因为他真的喜欢他的精神分析工作,他将他的工作合并到他的兴趣中,工作成为娱乐游戏的手段之一,这样工作对他来说就井然有序,并且轻而易举。因为许多背负家庭责任去工作的人,并不能做到如此快乐。

因此弗洛伊德即使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之外,还是能够保持每天中午一点准时与家人一起用餐,黄昏时分在城中的街道上悠闲散步,每逢周六与一圈牌友打牌、游戏、聊天,每逢星期天上午探望自己年迈的母亲。 同时要接待不少慕名而来的访问者,有时候还抽个时间和家人去看一出莫扎特的歌剧。

看,他那么繁忙居然还能拥有这么丰富的生活而且如此健康。

  弗洛伊德与女儿苏菲

在一个欧式的房间里,弗洛伊德的一个女儿去世了,后来另外一个女儿去了国外。当时弗洛伊德还在世。 他那个去世的女儿叫苏菲。这是我的一个曾经的梦,梦醒时分我很奇怪这个梦的由来,于是想尝试自己分析一下。同时也对苏菲这个名字和弗洛伊德是否有这样一个女儿有了兴趣。 于是开始注意起弗洛伊德的家事来。

后来看到一篇弗洛伊德1936年写给著名的心理分析家宾斯万格(Ludwig Binswanger)的信摘,他对宾斯万格写道,“今天,我死去的女儿该三十六岁了……我们知道,这种生离死別带来的剧痛是会过去的,然而人心永远不可能得到安慰,因为找不到任何东西来弥补这样的损失……我们不肯背弃对一个人的爱,要它永远永远留在心底。”

我查阅弗洛伊德死去的女儿是谁,发现那位令弗洛伊德如此怀念和悲痛的女儿真的名叫苏菲,这令我惊讶不已,因为事实和我的梦境竟然如此类似。自己于是想,要么是以前什么地方读到过这一资料,只是当时没有注意,但想来想去还是回忆不起。

苏菲在1926年因为流行性感冒引发肺炎而不幸逝世,终年二十六岁。也就是在这一年,弗洛伊德在当年出版的著作《超越快乐原则》中,次提及了人类死本能的观点。

弗洛伊德的智慧传承在家族中是由爱女安娜。弗洛伊德继承的,他的人性传承却是由爱女苏菲继承的,这两者都体现着弗洛伊德父性的宽广之爱。

苏菲早年恋爱,弗洛伊德并不十分知情,这倒不是弗洛伊德只关心自己的精神分析而不关心女儿,而是女儿秘密的约会不让父亲知道。这样约会不久,苏菲就和男友私自订下了婚约。

一天,弗洛伊德在家里,女儿苏菲又害羞又胆怯地告诉他这一订婚事件。弗洛伊德才知道这件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属于惊天动地的事情。在20世纪初,家长对儿女的管束绝没有现在来得宽松,即使是现在的家长也不一定能接受这么突然的消息,何况在当时那个年代。不过弗洛伊德就是弗洛伊德,他还是相当开明地接受了女儿的这一自由选择,并主动给男方写去邀请见面的信,信件中充满了爱女深切之意:

“我们一向是愿意三个女儿依照自己的心愿自主地选择夫婿……然而,我们毕竟是作父母的,天下父母们有的幻想我们也都有;我们感到有必要明确我们的重要地位。所以,在我们激动地首肯或者道一声阿门之前,我们也能认识一下那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弗洛伊德早年在与早期好友弗利斯(Fliess)的私下通信里,经常表达出对于女儿的款款深情厚爱,并逐月逐日的描述自己的孩子中谁长了牙齿,谁作了什么调皮事,谁生了病。其中特别有对于爱女小苏菲的。

这一爱,或许在他们今天都已经成为尘土之际,还是会流传下去。这实际就是人类对于子女所共有的父母之爱,作为精神分析大师的弗洛伊德,往往会被崇拜他的世人投射太多理想化的光环,或者被反对他观点的人投射许多病态的描述。但作为真实存在的弗洛伊德,除了他作为精神分析大师的学术成就之外,还有他作为凡人的生活、家庭、父母、子女。而在这个故事中,体现了弗洛伊德作为家庭中好爸爸的角色。

  弗洛伊德之死

  伦敦,寓所,弗洛伊德,病榻。

 弗洛伊德逝世的前一天,是1939年9月21曰。

  由于口腔癌,医生前些时候已经切开他的面颊以便控制致命的肿瘤,刀口发出的恶臭使他的爱犬也不愿走近。

弗洛伊德之前已经患有口腔癌十六年,在此期间动了三十一次手术,后使用人工支架修补上頜。1938年,弗洛伊德称之为“不速之客”的癌细胞加剧发展,一度使他无法说话。弗洛伊德对此说道:“哀莫大干一个人的躯壳先他而去。”

同年,希特勒入侵奥地利。弗洛伊德不愿意逃亡,但后来纳粹开始展开他们的迫害活动,他开始担心安娜,弗洛伊德等的安危,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干预下,纳粹收了25万奥地利先令的赎金之后放他出境。

弗洛伊德和女儿安娜流亡到英国伦敦,住在儿子家中。虽然当时对病人的诊治都已经由女儿安娜进行,但他自己仍然坚持研究工作。此时的弗洛伊德面部塌陷,形容枯槁,但头脑依然清醒如昔。尽管曰益恶化的癌症造成剧痛,但他拒绝任何镇痛药物。这位精神分析大师说:“我宁愿在痛苦中思考,也不能失去清醒的头脑。”

1939年9月,弗洛伊德已到弥留之际,病痛愈加难以忍受,这时才不固执己见。这位八十三岁的老人无法进食,为避开逐臭的苍蝇,终日躺在蚊帐里面。

舒尔茨,弗洛伊德的私人医生。

弗洛伊德说:“亲爱的舒尔茨,你还记得咱们的次谈话吗?你当时向我保证,如果我再也熬不住了,你会帮助我。现在剩下的只有痛苦,挺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舒尔茨点点头,紧紧地握了握弗洛伊德的手。

舒尔茨告诉安娜,他曾经答应弗洛伊德,在生命终结的时刻,帮助他使用镇痛剂。

舒尔茨给他打了一针吗啡,十二个小时后又打了一针。弗洛伊德随后陷入昏迷。第二天清晨,弗洛伊德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那是1939年9月23曰凌晨三点。

那天回家,舒尔茨在日记本中记录:“他马上感到了解脱,那似乎永恒的痛苦表情消失了。大约过了十二个小时,我又给他注射了一针。弗洛伊德显然已筋疲力竭,他进入了半弥留状态,从此再没有醒来过。”

选择一种有尊严和体面的死亡,能够安静成熟地坦然面对死亡,而非恐惧惊慌,就是这位精神分析大师后所表现的。

  芮克

  内在的声音

精神分析家芮克在博士毕业时,曾为自己在博士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而烦恼。左思右想无法决断。

黄昏,在维也纳街头,芮克正巧遇见了当时已是大师的弗洛伊德,大师正在作黄昏的散步,并且很乐于与芮克交谈。于是芮克把自己关于职业选择的烦恼和想法一鼓脑儿地说出来向弗洛伊德求教。

弗洛伊德回答道:“我并不能给你作出什么选择,而只能告诉你我的一些经验。一直以来,我觉得对于不甚重要的决定,前思后想总是会有所帮助。而对于事关一生的重大决定,例如选择配偶或者选择一份终生的职业来说,前思后想似乎并不会有多大多好的作用。在对于这样事关一生的决定作出选择时,相信自己内在天性之中的声音总是多有益处的。”

这内在之声,就是我们生命内部所毅然决定的走向。

或许,这也是弗洛伊德早年的经验,当时在维也纳著名的生理实验室工作的弗洛伊德,遭遇奥匈帝国经济衰退和反犹主义而不得不离开实验室,重新面临职业的选择:作一名神经科医生还是作一名内科医生,甚至作一名泌尿科医生。后他选择了成为神经科医生,从此走上了心理治疗和发现精神分析的道路。

不然,世界上或许只是多了一位平庸的泌尿科医生弗洛伊德,而不有会精神分析思想大师弗洛伊德存在。

每个人都会遭遇要自己作出选择的时刻,深深地听取内在的声音,感受自己天性中的感受,或许之后不管遭遇什么,这一天性中的选择都会使我们永不懊悔地走下去。因为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命运,而不是被命运选择的生命。

但内在的声音也经常会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混淆,这时候就要区分什么是真正能贴近你内在灵魂的声音——“那就是了”。

  相合的人并不一定都要在一起

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前往维也纳的飞机上,芮克想着和弗洛伊德的告别将会如何发生……芮克要离开欧洲远赴美国发展,他想和自己这位老师作后的告别。

在维也纳弗洛伊德的住处,芮克和弗洛伊德作了会谈,他们内心都深深了解,因为时局、年龄等等原因,从此以后,在这一生里彼此都不可能再相见了,因此他们的内心都蕴涵着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在和老师弗洛伊德握过手告別后,芮克站在门口,紧紧抿住自己的嘴唇,忍住内心的伤感,以防止自己几乎将要掉落下来的眼泪。

这时弗洛伊德突然走上前去,拍着芮克的肩膀说:“我一向都喜欢你。”这是之前弗洛伊德与芮克数十年的师生生涯中从未说过的。

芮克又再次留恋不舍地鞠躬,感谢老师对自己真心的认可。

弗洛伊德这时候继续用坚定和沉着的声音对芮克说:“相合的人并不一定都要在一起。”

自此之后,芮克和弗洛伊德就一直再没有见面。

在芮克之后的作品中,曾经认真地提到,每当他之后想起弗洛伊德,想起多年不见的朋友,想起有些可能永远无法再相见的朋友,在他的內心一直会响起弗洛伊德后的这句话:“相合的人并不一定都要在一起。”

即使芮克因为对精神分析有新的发展观点而受到他人指责,暗示他是弗洛伊德学派的叛徒时,他内心还是会有弗洛伊德对他告別时坚定的声音,他们真正相知,所以他可以并不理会那些指责。

自然世上没有什么人愿意接受这样的人生别离,但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这又或许是人生的常态。

我们都会经历类似的告別事件,正如佛陀所说的“爱別离苦”。或许在那些时刻,我们无法自已内心的感受,想到将可能永远无法见到知己的、心爱的长辈、老师、朋友吋,内心一定会感伤不已。怎么舍得说分别就分别呢?

在我们的内心会孕育巨大的依依不舍之情和许多想要说出的话,但时间、时局、处境可能不再允许这样继续面对面地知心交流。

但只要内心彼此相知,内心彼此信任,理解彼此真正的灵魂,那即使远离,但心还是能常在一起。

 “相合的人并不一定都要在一起。”

这句话表示了人性中心心相印所能达到的终极信任。

这一信任之句,可以支持我们相别许多年仍能彼此有灵魂的联接,仿佛多年之前相处之时。

  荣格

  波林根与中国村庄的故事

“在瑞士的波林根,我仿佛融化入周围的风景与物体中,于是自己便生活在每一棵树里,生活在波浪的起伏拍岸里,生活在云彩里和来来去去走动的动物中,生活在交替的四季中。”在那里,波林根的著名石塔中并没有被装上电力,也没有自来水,一切都是保持自然的。周围总是一片寂静,微小的动静也可以听得出来,而“我”则与大自然纯朴和谐地生活着。

有时候,当水壶在烧水时,水开始开了,水壶唱起歌来。有时候也可以听见默林魔术师的喊声……

我用石头作了某种纪念碑式的东西以表达这座塔楼对我所包含的意义。”

 这就是荣格。

  据说荣格在波林根为他的塔楼修建花园的围墙时,订购了一些石料,从中发现了一块由于尺寸不对而无用的奇怪石头。于是他把这块石头雕刻上文字,安放在塔楼外面,作为具有某种意义的纪念碑。

他在瑞士波林根——当代荣格派分析心理学家作为圣地的地方,找到了象征自性的石头。

荣格曾经讲过一个人与自然的故事,这也是许多荣格派心理学家经常讲起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据说中国北方的一个村庄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下雨,引发了旱灾,庄稼都快要干死了,于是村庄里的人不得已去请道士来作法祈雨。

过了几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道士赶着一驾破牛车来到村庄,于是村庄里的人请他快点祈雨。 老道士按着村庄里的人的要求祈了几天,天好像没有什么反应。

于是,这个老道说,需要有几天让他开始静修才行。老道士在之后几天就在一个小院内自然地生活,也不管天气怎么样了。

几天之后,天开始下起了雨,庄稼得救了。

荣格的一位德国朋友当时正路过这个村庄,于是问那位老道,他到底作了什么?

老道说,当他来到这个村庄的时候,按照衬里人的要求祈雨但无效,他感受到这里的人和天地的自然关系阴阳失调了,所以才不下雨,他初来时也被这情况影响了。因此他就尝试放弃任何作为,将自己处于无为的自然之道中。于是不久,天地人的平衡被调整了,所以就开始下雨了。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我常常感到爱情是我身上最美好的东西,我的一切美德都由此而来。是爱情使我超过我自己。要是没有你,我会重新落到我那平庸天性的可怜的水平上。正由于我抱着与你相见的希望,我才永远认为最崎岖的路是最好的路。


在芬格斯玛尔和勒阿弗尔,我习惯了雨天,培养出了耐受力;但在这里,这种能力毫无用处,因为它不再有用武之地,我总感到不安。当地的景致和人们的笑声令我不快,我所说的“忧郁”,也许仅仅只是不像他们那般喧闹罢了。我过去的欢乐中肯定包含某些骄傲的成分,如今置身于这陌生的欢快氛围中时,才会感觉到一种近乎屈辱的情绪。


我们并不是为了幸福而生的。

除了幸福,灵魂还能追求什么呢?

神圣……


我常常觉得,爱情是我拥有过最美妙的东西,我的所有美德都依附于它。它让我腾空超越自己,但若没有你,我会再次跌至平庸之地,回到极寻常的秉性中去。因为抱着与你重逢的期待,在我眼里最险峻的小道也总是最好的。


我早就知道——我和它们谁都不会让步。它们绝不会中了优美语言的全套,我在读它们时,也不会产生任何世俗的钦佩。


我将阿莉莎一点点抬高,把她塑造成偶像,用所有喜欢的东西装点着她。而如今,除却疲乏之外,这番经营还剩下什么呢?一放任自流,阿莉莎就会降回平庸的层次;而我也一样,若处于那个层次,就不会再爱她。为了与她在同一个高度相见,我单凭自身努力抬高了她。这番令人疲惫的美德努力到底有多么荒唐和虚幻啊!如果我们当初都少一些自大,这份爱情本来很简单……然而,从今往后,坚守一份没有对象的爱情,到底有何意义呢?这是顽固,而不是忠诚。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心理咨询师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工作在人类心灵的丛林,用自己的真诚和简单,浸入来访者的生命和灵魂,将一份曾经遗失的生命带回人世。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心理咨询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而言,都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个人创造的过程,是有个性的;是一个人心灵影响另一个人心灵的过程,人性的力量远超过技术。

  这本小书为我们开启了管窥心理咨询和治疗发展历史上大师们人性的一道门缝,无论这些人性是光彩熠熠的,还是如常人般也有



精彩短评:

  • 作者:Giddyap 发布时间:2008-09-21 15:21:22

    可读。

  • 作者:乌鸦火堂 发布时间:2012-10-23 14:59:36

    意思不大,传说为主的支线情节要比主线故事更精彩,而且最后穿越、狼人都出来了,过于夸张就失掉了该书原本的恐怖色彩

  • 作者:violeta 发布时间:2024-01-28 22:15:14

    故事4星,最后的反转还可以,加一星给对高迪的滤镜和对译者、出版社的支持

  • 作者:阿泽啦啦啦 发布时间:2013-01-07 22:06:40

    只看完了插图我会说吗

    超漂亮!

  • 作者:鱼传尺素 发布时间:2020-01-02 23:13:22

    听了三篇感觉不是很深入的样子,没有说出特别之处

  • 作者:三年之后又三年 发布时间:2013-04-08 06:47:26

    如何对待敌人,如何对待朋友,特别经典的一部作品。


深度书评:

  • 弗兰肯斯坦的救赎

    作者:極宮の狐軍団菌 发布时间:2017-05-10 12:56:14

    阿兰 · 摩尔不仅用漫画致敬名著,也让漫画本身成为名著。他的《沼泽怪物》虽然未能达到《守望者》的巅峰,但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入地对罗夏式,抑或游走在人群之外的“异类”们进行了更细腻的内心描绘,以及他们与“正常人类社会”的冲突和,某种程度的妥协,并用温柔的笔调展示了主人公寻求人性,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让我们见识到了更为日常的“普通人中的异端”们的内心世界,并在某一时刻能更深刻地产生共鸣。

    《守望者》中的义警们通过被娱乐化的方式,扭曲地得到了大众与媒体的部分认可。尽管在Punchinello版英雄面具下的个体有着各自不同的精神创伤和对自我的混乱认知与定位,但他们拥有“人”的身份与社会联系,脱下面具仍可归于普通人范畴。这是不幸,但也亦是幸运。

    沼泽怪物并没有如此有利的外部条件。M · 弗兰肯斯坦式的外貌和缺失的记忆注定让他被排斥于主流社会之外,而故事开篇老对头阿肯的死亡更是让他陷入无尽感慨中。在回到偷偷关注的精神寄托之所——一对在森林野营的夫妇的营地外,发现已人去楼空后,他感叹道:“我……别无去处。阿肯……阿肯……我们都是属于阴影的怪物。你与我……阿肯,像我们这样的怪物……无法在光天化日下生存。也许你是对的……也许我们本应死去。”与之呼应的,以“国家安全”名义的猎杀怪物小分队正在行动中,他们不仅烧掉了野营小屋,同样毫不留情地让“怪物”身中5颗燃烧弹。“一开始甲虫还在……随后就只剩下……甲虫形状的蚁群了。那甲虫更大……更强壮……更聪明……但我猜蚂蚁实在是……太多了。”

    随后视角一转,用狂热科学家伍德鲁博士的口吻来叙述其对怪物“尸体”的研究、怪物的复苏,以及,伍德鲁自身被吸引、被同化的过程。

    伍德鲁充满激情地解剖了“尸体”,并写出了一本相关论著。他的惊人猜想是:在一次实验室爆炸中,亚力克· 霍兰博士沉入附近沼泽。而沼泽中吸收了某试剂的植物们吞食了霍兰博士的躯体残渣并由此获得了它的强大意识。故而,这个怪物不过是株拙劣模仿霍兰的可怜植物罢了。他热烈向老板——一个借“国家安全”之名解决怪物,以此牟利的典型资本家——阐述了这一观点。而短视的老板在拿到论著并迅速判断出这一发现能给他的生意带来多大利润后,立刻解雇了伍德鲁。愤怒的伍德鲁将冷冻尸体室温度回升后,拟态植物复苏并阅读了这本论著,了解到自己“自认为是一个理性的人,其实是一堆蠕动的霉菌、青苔以及冰冻种子”。伍德鲁借由崩溃的沼泽怪物之手杀死了老板。他们共同犯下了杀人的罪行,一起被驱逐出人类的世界。

    将人性消解、滴入沼泽的伍德鲁通过食用沼泽怪物的根茎和将自己名字解释为“植物的叹息”,从内到外实现了自身的“非人类化”,成为同样外形奇特的“植物怪人”。与模仿人类形态和行为,努力寻找自身人性的沼泽怪物相反,植物怪人将肆意砍伐树木的人类视为“尖叫的肉排”,主动脱离人类范畴并开展消灭人类、消灭动物的极端计划。

    而复苏的沼泽怪物在沼泽中奔跑着,痛苦迷茫中思考着“我是谁,是亚力克?是伍德鲁?是霍兰?”、“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直到遇见了霍兰博士的孀妻阿比。一连串步步紧逼的事件在阿比的恐惧尖叫中让沼泽怪物的情绪达到顶点,“他们不肯让我做人……于是我变成了……一个怪物……但他们也不肯让我变成怪物……于是我变成了一株植物。而现在……你不肯让我做一株植物。你!!”

    当然,老式恐怖故事中,柔弱无助的妻子往往是主人公的救赎和精神寄托。这部自然也不例外。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在想到有个女怪物同他一起避世生活时,心中充满了柔情和对人类的善意。沼泽怪物在阿比承认他的身份、接纳他进入自己生活的时刻终于恢复了人性。他有了自己的社会关系,得到了他的柏拉图爱人。这一段不含任何功利性的关系让他对自身有了清楚的定位。于是,他去找生态恐怖分子伍德鲁,阻止他毁灭人类,毁灭整个生态系统。

    而遭到彻底挫败的伍德鲁转而掩饰了自己非人的形象与身份,抛弃了“植物的叹息”之姓,开始自称杰森。“我和你们一样,我是个人。”

    本书的后1/3描述了阿比和她现任丈夫,饱受精神分裂折磨的马特,在遇到以人类恐惧为食的“猴王”将阿比工作的寄宿学校卷入噩梦时,努力克服自身恐惧,并让孩子们学会正视、打败恐惧,最终干掉了猴王,并留下了一个恐惧和希望并存的结尾。

    比起玛丽· 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这部《沼泽怪物》显然对人类持有更加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相较之于19世纪,我们所处的时代无疑更加多元化、更加宽容。感谢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灵魂的愈加包容。

  • 世界名著,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作者:芥子书屋 发布时间:2021-12-23 00:39:27

    在多年前就读过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作《远大前程》,读的就是翻译家王科一的译本。当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次拿到了后浪的插图珍藏版后,用了连续几个晚上的时间,又读了一遍。

    本书从封面到内页,从排版到插图,都十分精美。又厚又重的一大本,绝对可以当作书房的“镇斋”之宝,极适合珍藏。世界名著,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狄更斯的文字,妙趣横生,时而辛辣时而幽默,人物刻画准确又入木三分。当然,王科一的翻译在其中一定功不可没。这种文字让人想起钱锺书的《围城》,同样的亦庄亦谐,许多文字令人拍案叫绝。

    郝薇香小姐让皮普玩给她看,皮普一个人玩不起来,他对郝薇香小姐说:“

    可是我觉得这儿的一切实在太新鲜了,太陌生了,太高尚了——也太凄凉了——

    ”这里的用词相当准确,一句“凄凉”说透了郝薇香小姐高宅大院生活的本质。

    当乔得知皮普说的有关郝薇香小姐的话都是谎话时,他说:“

    干小行业又挣不起钱的平凡人,恐怕还是照旧结交平凡人的好,去跟不平凡的人玩儿有什么好呢。

    ”,“

    如果你不能顺着直道正路做到不平凡,可千万别为了要不平凡而去走邪门歪道。

    ”这几句话虽然质朴却掷地有声。

    在郝薇香小姐过生日时,作者写到了等候的亲友们的众生相:

    我在窗口还没有站上五分钟,就得到了一个印象,觉得这帮男女都是些吹牛拍马之徒,只不过个个都装腔作势,明明知道大家的吹牛拍马之道都是彼此彼此,却又不肯相互道破。只因谁要是一点穿别人是吹牛拍马之徒,那就无异不打自招,承认自己也是这么个货色。

    这番话对那些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竭尽嘲讽之能事,既辛辣又刻薄,写尽了人情冷暖。

    从郝薇香小姐处回来,皮普向毕蒂吐露了心事,他觉得现在的铁匠生活即“

    粗俗

    ”又“

    下贱

    ”,毕蒂很诧异,问他:“

    谁这样编派你,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礼貌。这话是谁说的?

    ”毕蒂这短短的一句问话就把她的细腻敏感聪明周到的性格准确地刻画出来。

    当“我”到伦敦后,帮了朋友赫伯尔特一点小忙后,作者如此写道:

    我不知不觉地就开了口,一开口就忘乎所以地显出了追求奢华靡费的脾性,处处以赫伯尔特的恩人自居,拼命夸耀自己的远大前程。

    这段话写出了主人公遇到了恩主后生活发生变化后自我膨胀的心态。

    但是主人公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呢,作者借用“我”的朋友赫伯尔特的话说:“

    说你急躁吧,你又犹疑;说你大胆吧,你又腼腆;说你不尚空谈吧,你偏又耽于梦想;总之,矛盾百出,希奇少有。

    ”“

    先天的禀性和后天的环境使你成了一个富有浪漫气息的小伙子

    ”。这段话很重要,作者在这里对主人公的性格进行总结。

    他虽然在做一个“上等人”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他嫌弃自己的出身,抛弃了好朋友乔,憎恶自己的恩主逃犯马格韦契,但是在本质上并不坏,在关键的时刻发挥了人性的光芒。在他知道自己的钱来自马格韦契之后,坚决不肯再多花一分钱,同时在马格韦契被捕后,自己已经相当于破产,也没有听从律师的建议想办法挽回那笔钱,说明主人公皮普对原则的坚持。同时,他虽然嫌弃马格韦契,但实际上对他很好,一方面千方百计给他安排住处,为他打算,而在马格韦契狱中生病去世的阶段,又不断地探望并照料他,这都显示出皮普其实具有一颗善良的心。

    电影《远大前程》1946,皮普和马格韦契第一次相遇

    读到倒数第四章,马格韦契去世的时候,心中实在是有些难过。他并不是大奸大恶、十恶不赦之徒。他并不像书中后面法庭宣判时说的那样自始至终是一个坏蛋,甚至他连一样具体的像样的坏事都没做过。而当他在逃亡过程中受到本书主人公皮普的一点恩惠,却终其一生都在报答他,千方百计要把皮普打造成一个“上等人”,最后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凶恶,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好人。

    兜兜转转,黄粱一梦,富贵荣华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世态炎凉,本书主角皮普最后又回到了原点,但是物是人非,他也不是当年的那个他了。

    查尔斯·狄更斯,约摄于1860年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有名的作家之一,他的《远大前程》是他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成书于1860年至1861年,距现在已有160年。从1917年到2012年,这部小说一共十一次被翻拍成电影,其中以1946年版本最为成功。这个版本近两个小时,尽管还有不少原著小说的细节没有展现,但是对故事后半部分的改编和演绎让故事更紧凑也更加好看。

    每个人都希望能一个好的前程,甚至有人更希望可以一夜暴富,平步青云。最近有一部电视剧《不惑之旅》,里面的涂松岩饰演的冯春生一直在说:“我只想有一个好前途,这有错吗?”

    连续剧《不惑之旅》中的冯春生

    很多事情我们也许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孰是孰非,但是通过阅读,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有多种角度来看待问题,一个问题也可以有多种解决办法,我们往往坚持的东西有的时候在另一个人看来是很可笑的。多读书不一定可以使我们更智慧,但一定可以使我们更包容,更笃定,也更从容不迫。

    这也是这本名著所能带给我们的。

    关注 公众号:芥子藏书,一起读书与观影,畅聊历史与文学。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章节完整(630+)
  • 赞(358+)
  • 无盗版(269+)
  • 方便(167+)
  • 内容完整(248+)
  • 藏书馆(154+)
  • mobi(658+)
  • 微信读书(545+)
  • 超值(249+)
  • 不亏(409+)
  • 书籍完整(357+)
  • 体验好(306+)
  • 收费(367+)

下载评价

  • 网友 师***怡: ( 2024-12-10 07:57:39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步***青: ( 2024-12-25 10:30:10 )

    。。。。。好

  • 网友 苍***如: ( 2024-12-23 02:02:05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林***艳: ( 2024-12-24 20:37:47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马***偲: ( 2024-12-16 16:23:28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印***文: ( 2025-01-02 01:07:4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汪***豪: ( 2024-12-15 04:42:30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饶***丽: ( 2025-01-01 20:04:16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曹***雯: ( 2024-12-24 05:34:02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