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Make No Law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7:22

Make No Law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Make No Law精美图片
》Make No Law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Make No Law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067973939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2-9-1
  • 页数:368
  • 价格:USD 17.95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7:22

内容简介: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author of Gideon's Trumpet follows the progress of the 1960 libel suit that pitted The New York Times against a Montgomery, Alabama, city official, and whose settlement in the Supreme Court redefined what newspapers, and ordinary citizens, can print or say.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Make No Law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Make No Law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Make No Law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是人民,而不是政府,拥有绝对主权”。麦迪逊稍早前在众议院说过的话:“如果我们留意共和政府的性质,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有检查言论的权力,那也应当是人民检查政府的言论,而不是政府检查人民的言论。”


正确结论来自多元化的声音,而不是权威的选择。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一看法现在和将来都是无稽之谈,然而,我们却把它当作决定命运的赌注。

当人们意识到,时间已消磨诸多斗志,他们才会更加相信,达至心中至善的最好方式,是不同思想的自由交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确定一种思想是否真理,就应该让它在思想市场的竞争中接受检验。也仅有真理,才能保证我们梦想成真。

国家的最终目的,是协助人们自由、全面地发展;在政府内部,民主协商的力量,应超过独裁专断的势力。……自由思考,畅所欲言,是探索和传播政治真理不可或缺的途径。如果没有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所谓理性商讨就是一句空话。

当报界轻率诋毁公众人物,谩骂诽谤恪尽职守的公职人员,并借用公共舆论对他们施加负面影响时,我们不能说媒体权力正被严重滥用,因为与开国先驱们当年遭受的人身攻击相比,这类言论根本算不上什么。如今,我们政府的行政架构已愈加叠床架屋,渎职、贪腐几率陡增,犯罪率屡创新高。玩忽职守的官员与黑帮分子狼狈为奸、包庇犯罪,将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对勇敢、警觉的媒体之需要,显得尤为迫切,在大都市更是如此。

宗教、政治信仰是常常发生尖锐对立的领域:一个人的坚定笃信,可能被他人视为无稽之谈。据我们所知,为了说服别人接受他的观点,有些人会用夸张甚至虚假的陈述,去贬低那些显赫的宗教或政界人物。但是,历史给我们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的启示是:尽管存在滥用自由现象,但从长远来看,这些自由在一个民主国家,对于促成开明的公民意见和正当的公民行为,可谓至关重要。

政府官员名誉受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以压制言论自由为代价进行救济。

宪法保护的表达自由权利,在这个人口众多,日趋多元的社会里,无疑是一剂良药。创设这个权利,就是为了解除政府对公共讨论施加的种种限制,将讨论何种议题的决定权,最大限度交到我们每个人手中。……允许这一自由的存在,或许会导致尘世喧嚣,杂音...


当报界轻率诋毁公众人物,谩骂诽谤恪尽职守的公职人员,并借用公舆论对他们施加负面影响时,我们不能说媒体权力正被严重滥用,因为与开国先驱们当年遭受的人身攻击相比,这类言论根本算不上什么。如今,我们政府的行政架构已愈加叠床架屋,渎职、贪腐几率陡增,犯罪率屡创新高。玩忽职守的官员与黑帮分子狼狈为奸、包庇犯罪,将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成胁,因此,对勇敢、警觉的媒体之需要,显得尤为迫切,在大都市里更是如此。


1957年,大法官们在“罗斯诉美国案”(Roth v. United States )中宣布,淫秽作品不受宪法保护,但是,衡量一个作品是否“淫秽”,必须根据三个原则:首先,按照当代的社区标准,作品是否通篇都在渲染色情趣味;其次,作品是否会对普通人产生不良影响,而不止是对未成年人而言;第三,作品是否没有任何社会价值。这一标准确定后,政府再不能随便以“涉黄”为由,将某本书打入冷宫。《洛丽塔》、《包法利夫人》、《南回归线》、《尤利西斯》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传统禁书,终于得见天日。


那些为我们争得独立者深信,国家的终极目的,是协助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在政府内部,民主协商的力量,应超过独裁专断的势力。建国先贤们珍视自由,将之视为目标与手段的统一。他们深信,自由是幸福之本,而勇气则为自由之本。他们也深信,自由思考,畅所欲言,是探索和传播政治真理不可或缺的途径。如果没有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所谓理性商讨就是一句空话。有了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才能保障理性商讨,防止有害学说的蔓延传播。自由的最大威胁,是思想僵化、消极冷漠的民众。参与公共讨论是一项政治义务,更是美国政府的立国之本。建国先贤们承认,有制度存在,自然有违法风险。但他们也清楚,社会秩序不能单靠惩处违法来维持;禁锢思想、希望和想象会招致更多危险;恐惧会滋生更多压迫;压迫会引发更多仇恨;仇恨必将危及政府的稳定。保障安全的万全之策,在于保证人们能够自由讨论各种困境及解决方法。纠正坏主意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出一个好主意。正是因为相信公共讨论中蕴含的理性力量,建国先贤们才放弃了钳制言论的立法——借助武力的讨论无疑是最坏的讨论形式。他们也认识到,即使是多数人的统治,也可能滋生暴政,所以才制定了宪法修正案,进一步保障言论和集会自由。

对社会危害的恐惧,不能成为打压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正当借口。当年,人们还因为害怕女巫,而烧死女人。言论的一大职能,就是将人们从非理性恐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想要证明限制言论的正当性,必须存在合理的依据,证明一旦施行言论自由,将导致恶劣后果。同时,还必须合情合理地令人相信,这种危险迫在眉睫……

那些通过革命,为我们争得独立者并非懦夫。他们不畏惧政治变革,他们不会仅为维持秩序,就牺牲人民的自由。勇敢、自信的人们,将自由、理性的力量,注入民治政府的良性运转中,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多数言论不可能带来明显而即刻的危险,除非危害在大家充分讨论前,就已迫在眉睫。如果有足够时间,应当让...


“如果有检查言论的权力,那也应当是人民检查政府的言论,而不是政府检查人民的言论”。诉状还援引了麦迪逊 1794 年在众议院的演讲词。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author of Gideon's Trumpet follows the progress of the 1960 libel suit that pitted The New York Times against a Montgomery, Alabama, city official, and whose settlement in the Supreme Court redefined what newspapers, and ordinary citizens, can print or say.


精彩短评:

  • 作者:星农 发布时间:2017-02-15 19:06:26

    Democracy means the power to choose, and choice is an illusion without information. ---Liu Binyan

  • 作者:Samuel 发布时间:2011-12-02 23:35:10

    中文版有不少漏译,不知何故。本书不难,推荐看英文版

  • 作者:意何如 发布时间:2014-03-11 20:34:03

    罗列故实

  • 作者:赛克思 发布时间:2013-11-21 22:05:11

    断断续续看了半年的批评官员的尺度的原版就躺在图书馆的沙发上,缘分

  • 作者:聪明的瓜 发布时间:2013-07-02 10:09:11

    It's definitely worth reading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first amendment.

  • 作者:甩锅大王 发布时间:2012-05-20 15:42:53

    本书值得一读。中文版为《批评官员的尺度: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401128/.


深度书评:

  • 不确定的精神

    作者:夕岸 发布时间:2011-08-21 23:06:16

    刊登在8月21日《晶报》深港书评,有少量删改。

    刊出版:

    http://jb.sznews.com/html/2011-08/21/content_1715112.htm

    第一稿如下。

         关注《批评官员的尺度》倒并非因为何帆老师的背书,而是追寻作者安东尼•刘易斯而来。去年在学校图书馆偶然借阅到《言论的边界》,深受刘易斯叙述笔法的感染,遂决定拜读他的其他著作。 所以,何帆老师的中译本,可谓及时雨。

        本书的中译本副标题是“《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而英文则是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英文表达告诉我们,这绝不是一本有关沙利文案的纪实文学作品,而是一本讨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法律书籍。

         在美国律师特拉切曼所著的《34座里程碑》中,沙利文案被归在一个醒目的大标题下:“言论能够自由到什么程度?”对于这个问题,不管是否受过专业的法学训练,每个人内心自有一把尺。有趣的是,同样都是支持言论自由的人,在具体的情境下,可以站在截然不同的立场上。每个人眼中的自由,如同看不尽的万花筒,变换着各种光怪陆离的面目。

         美国的言论自由尤其特殊。比如针对散布仇恨言论,大多数欧洲国家都立法禁止,没有丝毫回旋余地。而在美国,这是一个可以争论的话题,甚至长期以来,仇恨言论都是受到保护的。最极端的例子出现在1977年,美国新纳粹团体在犹太人聚居的Skokie村庄游行,引发原住民的强烈抗议和地方政府的干预。纳粹团体领导人联合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上诉至州法院,法院最终判定:纳粹党的言论、示威、包括出示纳粹党十字标志的行为都受到《第一修正案》保护。无论言论多么令人反感,政府都无权以正义之名加以控制。

         本书的论述重点沙利文案虽早于轰动一时的“Skokie自由言论案”,却和其他所有塑造美国精神的案例一样,成了美国言论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沙利文案之前,《纽约时报》经历了初审失利,财务危机,内忧外患,似乎毫无翻盘的可能。沙利文案之后,媒体诽谤成立的要件加上了“确有恶意”这一条。因为“政府官员名誉受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以压制自由言论为代价进行救济。”以上两个案件的共同之处,可以用罗伯茨大法官的名句进行概括:“宪法第一修正案从来不拒绝对不适当的、甚至错误的言论进行保护。”

          可见同样一部法律,不变的文字,它所保护的言论内容却总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刘易斯在第十五章这样解释沙利文案实现惊人“逆转”的原因:“宪法的生命力之所以能恒久延续,源自法官们在适用于解释上的不断创新,以适应制宪先贤们未能预测到的社会变迁。”在我看来,此即不确定精神的体现。正是不确定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正是容忍了那些令人反感的言论,正是放弃了对于真理的暴力垄断,才使得新思想萌芽于旧体制的石缝。

          刘易斯在书中试图告诉读者,美国的言论自由不是天然存在的,它沿袭了英国的传统,在历史的磕磕绊绊中才被撞成了目前的模样。塑造这个模具的,既有英雄,也有匪徒,既有大法官,也有小市民,既有人类文明的捍卫者,也有主流价值的挑战者。没有挑战固有体制的新事件冲击,就没有问题意识,也就没有接下来的审议过程。不管是“那些我们反对的观点同样自由”,还是“正如人生就是一场实验”,言论自由绝不是某个风云人物理想主义的壮举,而是美国社会合力的结晶,宽容和不确定精神传承下的产物。 面对波谲云诡的未来,只有不确定的精神,能为思考腾挪出足够的生长空间,促使人从容面对可能的福祉与厄运。

          当然,在全书结尾部分,作者也没有讳言第一修正案的永恒矛盾。美国式的言论自由得益于制度记忆和公民的自觉监督,却也随着时代演进受到各方面的夹击。新时期,人们对自身形象的持续关注,大众与媒体接触面的扩大,记者的专业化趋势,媒体人倨傲的表现等等,都是媒体言论越来越容易触怒既得利益者,导致诽谤案件数量井喷的原因。对此,供职新闻界多年的作者也并没有站在同侪一边,而是指出了“媒体例外论”的弊端。认为新闻界有异乎寻常、超越一切的宪法地位,也会涉嫌侵犯普通公民的权利,况且,“没有什么比诽谤官司更能影响到人们自由讨论公共事务了。”那些仇恨的、扭曲的言论,是否本身就在妨碍甚至杀死我们捍卫已久的自由,是许多人对于美国式言论自由的核心质疑。

         作者写作此书时,互联网尚未普及,很多更加棘手的问题还未出现。在数字革命和新媒体语境下,言论自由的内涵愈加饱满,理应得到更加细致的解读。在多元价值的相互挤压下,言论自由越来越逼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不管你身处哪个国家,拥有怎样的身份,任何人都不可能是旁观者。

         阅读可以始于畅销书、公知荐书、书展签售书、新周刊书架等各种传媒热点读物,却不能顾盼流连,止步于此。《批评官员的尺度》说到底还是本目录式的教科书,读罢这段回味悠长的美国往事,结束的是文字,却并非阅读本身。故事之外,又一列长长的书单已经摆在了我们的桌案上。

  • “无冕之王”的第四权

    作者:林微云 发布时间:2011-09-03 23:55:03

    “无冕之王”的第四权

    7月底,当微博上疯传纽约州同性恋结婚的新闻,当我们看到白发苍苍的84岁老人拄着拐杖登记结婚,有多少人知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斯奈德诉菲尔普斯案”呢?而当默多克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在英国议会被听证,让无数人回忆起1970年代导致美国尼克松总统下台的“水门事件”时,又有多少人意识到“美国诉尼克松案”对美国新闻自由的影响呢?一个意义深远的判例能在数十年后仍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不能不让人敬佩那些铸就“铁案”的伟大法官们。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正是这样一部从经典判例中串接起美国言论自由司法历程的著作。这部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原著,由最高人民法院何帆法官翻译的作品讲述了新闻史上最受瞩目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1960年,警察局长沙利文因一则批评性广告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力挽狂澜,在此案判决中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权利。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刘易斯以这起里程碑案件为线,向前向后追溯与展现美国人民争取言论自由的司法历程,并反躬自省媒体权利的发展与误区,使言论自由这一广受关注的话题得到了具有历史纵深的诠释。

      

    没有晦涩的法律术语,没有艰深的法律理论,刘易斯不愧是讲法律故事的高手,以翔实史料和生动笔触,娓娓道出美国联邦大法官如何甄别宪法真义,力挺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权利,铸就言论自由史上里程碑的故事。作为言论自由的经典之作,刘易斯以记者视角和生花妙笔,不时穿插大量逸闻趣事,将整个案件故事娓娓道来,全书逻辑清晰、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读来既有历史小说的宏大翔实,又有侦探小说的引人入胜。一书在手,纵览美国两百余年言论自由的司法斗争史,不禁让人五味杂陈。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Sans la liberté de blâmer, il n'est point d'éloge flatteur)”,1784年,《费加罗的婚礼(le mariage de Figaro)》在法国首演,剧作家博马舍(Beaumarchais)的这句话从此传遍世界,成为文学艺术的创作箴言,如今也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费加罗报》每日印在报纸上的刊头语。今天,重读此话,仍值得我们细细回味。民主是一个进程,美国的言论和出版自由,从来也不是从1776年建国伊始就一阙而就的。当我们羡慕和赞叹美国的新闻界独立于政治,对政府运作和公共事务能够发出独立的批评声音,无愧为制衡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的拥有第四权的“无冕之王”时,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新闻自由、出版自由的漫漫长路上经历了多少无法想象的漫长和艰辛?

      

    英美普通法系不同于我国的制定法系,在“三权制衡”的国家体制中法官享有部分的立法权,而1801年的“马伯利诉麦迪逊案”更是确立了联邦最高法官享有审查法律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权。1919年,霍姆斯法官和布兰代尔法官通过“艾布拉姆斯诉合众国案”,首次用宪法第一修正案支持言论和出版自由,认为《反间谍法案》违宪,认为言论不能轻易钳制,除非有“迫在眉睫地威胁到合法、紧迫的立法目的”,才能对言论予以限制。而最高联邦法官们通过沙利文案,终结了美国关于煽动性诽谤的观念,言论自由的外延得到了扩展,对政府的批评性意见得到了更多的保护,也就是“自由辩论中错误在所难免,如果自由要找到赖以生存的呼吸空间,就必须保护错误的意见”。多年来提倡“人民对政府的任何评论,都享有免责权”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在听到此案判决后说:“这是值得当街起舞的时刻”。

      

    刘易斯独家获得布伦南大法官珍藏的私人文献,将本案判决内幕抽丝剥茧,缓缓展开,本书不仅包括了对案件事实的陈述,也引述了部分大法官判决意见中关于什么是言论自由,什么是新闻自由,什么是出版自由的法理思考,以及这些法理在本案前后各个不同案件之间的异同、继承和发扬,最终确立了美国新闻自由和出版自由不受政府事前限制的法律秩序。本书中也不乏各种关于言论自由的范畴和内涵进行思考的妙言警句,例如“对公共事务的辩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它很可能包含了对政府或官员的激烈、刻薄,甚至尖锐的攻击”和“公民履行批评官员的职责,如同官员恪尽管理社会之责”等等,进一步引导了普通读者对于何为言论自由、何为出版自由进行了更深的思考。

      

    刘易斯的作品条理清晰,通过梳理此案,有助于读者理解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如法官如何在个人免遭诽谤的自由和人民讨论公共事务的自由之间进行抉择等问题,那些对最高法院关于言论自由的裁判感兴趣者,此书值得一读再读。对今日中国的普通读者来说,此书也并非没有现实意义,郭美美事件一出红十会广受质疑,故宫碎瓷事件万人惋惜,微博消息与辟谣联盟让人困惑,或许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在今天的中国重读这段关于美国言论自由的历史,不禁让人思索更深。

    该书评已发表于2011年9月2日的《文汇读书周报》,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谢谢合作。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内涵好书(630+)
  • 赚了(282+)
  • 好评多(82+)
  • 下载速度快(235+)
  • 图书多(565+)
  • 已买(473+)
  • 赞(305+)
  • mobi(408+)

下载评价

  • 网友 康***溪: ( 2025-01-04 17:02:54 )

    强烈推荐!!!

  • 网友 家***丝: ( 2024-12-27 00:10:54 )

    好6666666

  • 网友 利***巧: ( 2025-01-01 09:12:21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习***蓉: ( 2025-01-01 09:31:23 )

    品相完美

  • 网友 寇***音: ( 2025-01-03 07:58:16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詹***萍: ( 2024-12-24 01:38:24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步***青: ( 2025-01-08 02:25:43 )

    。。。。。好

  • 网友 汪***豪: ( 2024-12-18 11:48:54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印***文: ( 2024-12-17 01:14:36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孙***夏: ( 2024-12-17 10:20:56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