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楼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癌症楼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1.“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代表作,半自传性长篇小说,索翁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
他借助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瑞典学院
2.一部以小见大窥见时代洪流,洞悉人性的巨著。
于幽闭处展示社会横断面,以复调结构刻画众生百态。在小小的癌症楼中,无论地位与过往,众人皆遭受着相似的打击。命运的河流在此交汇,完成了一场场灵魂的崩塌与重建。《癌症楼》是一部浓缩了人性善恶的群像作品,挖掘人类心灵与良知的秘密,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更迭和历史书写。
3.全新修订,特别收录全书主要人物表。
【名人评价及推荐】
一场第一流的文学事件。
——《时代周刊》
索尔仁尼琴作品中蕞动人的一部。
——克利夫顿·费迪曼
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一位大师与一个伟大主题的结合,构成了“历史进程的幸运,其中诸多力量的神圣结合,历史时刻的高潮”。
——帕特里夏·布莱克《纽约时报书评》
他借助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瑞典学院
他的人生与作品是如此相仿,堪称典范,相互之间,几乎不可分割。
——哈罗德•布鲁姆
【内容介绍】
“癌症楼也叫作‘十三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十几年军旅和流放生活后,癌症复发,直至奄奄一息才费尽千辛万苦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而恰恰是在癌症楼治疗的日子里,爱与欲在他身上重新苏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的一种标志。这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令他痛苦万分。
在展示科斯托格洛托夫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作者还描写了他及其同室病友和主治医师等人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格扭曲,如善于钻营的人事干部鲁萨诺夫、青年地质学家瓦季姆、命途多舛的图书管理员舒卢宾、果断专业的医生东佐娃等等。
在小小的癌症楼中,众人的命运在此交汇,完成了一场场灵魂的崩塌与重建。《癌症楼》是一部浓缩了人性善恶的群像作品,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更迭和历史书写。
书籍目录:
【目录】
第 一 部
第一章 根本不是癌
第二章 念书不能增添智慧
第三章 小蜜蜂
第四章 病号的焦虑
第五章 医生的焦虑
第六章 活检的始末
第七章 治病的权利
第八章 人们靠什么活着
第九章 Tumor cordis
第十章 孩子们
第十一章 桦树癌
第十二章 一切欲望和激情全都复归
第十三章 阴影也一一归来
第十四章 审判
第十五章 人各有命
第十六章 荒唐的事
第十七章 伊塞克湖草根
第十八章 “但愿在我的墓室入口……”
第十九章 接近于光的速度
第二十章 美好的回忆
第二十一章 阴影消散
第 二 部
第二十二章 流入沙漠的河
第二十三章 为什么不过得好点呢
第二十四章 输血
第二十五章 薇加
第二十六章 良好的创举
第二十七章 人各有所好
第二十八章 处处是奇数
第二十九章 硬话与软话
第三十章 老医生
第三十一章 市场偶像
第三十二章 从反面来看
第三十三章 幸福的结局
第三十四章 沉重一些的
第三十五章 创世的第一天
第三十六章 也是最后的一天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2008),俄罗斯杰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均有较大成就。
1936—1941年间就读于罗斯托夫大学物理数学系,期间还因酷爱文学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部攻读。毕业后没多久于1941年10月应征入伍,曾任炮兵连长,从列兵晋升至上尉军衔,两次获得战斗勋章。因在与友人的通信中议论斯大林,被判八年劳改,刑满后又被流放至哈萨克斯坦,在当地任数学教师,其间两次从癌症的魔爪中逃脱。1956年返回俄罗斯,更加积极地投入文学创作。首次发表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引起轰动,《第一圈》《癌症楼》等作品在西方国家率先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197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人何必要活上一百年呢?一点也没有必要。这件事想当初是这样的,真主在给所有的动物分寿命,它们个得五十年,够了。可是人来的最晚,真主那里只剩下二十五年没分了。”
人有点生气了,因为太少了!真主说:够了。人却说:太少!于是真主就说,那你自己去问好了,要是谁有多余的,也许会给你。人便去打听,他碰见马,对他说:‘马啊,给我的寿命太少。你就让点给我吧。’马说好吧,你拿二十五年去。人继续往前走,迎面见到狗。喂,狗啊,你把寿命让点给我吧!狗说 行啊,给你二十五年!人又往前走,碰见了猴子,他从猴子那里也要了二十五年。他回到真主那里。真主对他说:好啦,这是你自己决定的?。最初的二十五年你将过人的生活,第二个二十五年你将像马一样干活。第三个二十五年你将像狗那样乱叫,那剩下的二十五年么,你将像猴子似的被人取笑…
一个出乎意料、无用处且无意义、对谁也没有好处的坚硬肿瘤,像钩子拖鱼似的把他拖到了这里,并且扔在这张又窄又小、铁网吱轧作响、垫子薄得可怜的铁床上。自从在楼梯底下换好了衣服,告别了亲人,上楼走进这个病房,先前的整个生活就仿佛砰地关上了大门,而这里突出的令人作呕的生活简直比肿瘤本身还使人感到可怕。再也不可能选择令人愉快、得到慰藉的景物看了,而只能看那八个此时似乎跟他平起平坐的沮丧可怜虫——八个身穿褪了色的、破旧而又不合身的粉红色条纹睡衣的病人。
沙拉夫·西布加托夫从前是个怎样的人,现在已无法猜测,也无从判断:他受的苦时间太久,过去的生活似乎连影子也没剩下。不过这个年轻的鞑靼人,经过三年疾病的不断折磨之后,成为整个医院里最温顺、最有礼貌的人。他常常是面带微微的笑容,仿佛为长期给人添了麻烦而表示歉意。
卓娅望了一眼她那宽阔的背影,忍住了没说什么。她本人参加工作也不是很久,但渐渐懂得这样一条令人不愉快的原则:谁要是不干活,你拿他也毫无办法;谁要是肯干,那就得一个顶俩。
“希特勒该死,这不需要再去证明。但是列宁格勒被围困这笔账,我认为还是不能只算在他一个人头上。”
“什么意思?!为什么?”
“能是什么意思!希特勒就是要来消灭我们的。难道能指望他把小门稍稍打开,对被围困的人们说‘你们一个一个地出来,别拥挤’?这是在打仗啊,他是敌人。而被围困这件事的责任是在别的人身上。”
“那到底是谁呢??”十分惊讶的卓娅悄声问道。她从未听到过类似的话,连想也没去想过。
科斯托格洛托夫蹙紧了黑黑的浓眉。
“比方说,已经做好打仗准备的那个人或那些人,哪怕在英国、法国和美国都跟希特勒联合起来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他们拿了几十年的工资,也预见到列宁格勒的突出地位及其防御意义。他们预估到了未来轰炸的猛烈程度,考虑到了把食品仓库隐蔽到地下。正是他们,跟希特勒一起,困死了我的母亲。”
这道理很简单,但似乎太新鲜了。
“可病人看医学书籍是禁忌。就连我们,作为医科大学生,在学习某种病症知识时,也总疑心……”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1.“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代表作,半自传性长篇小说,索翁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
他借助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瑞典学院
2.一部以小见大窥见时代洪流,洞悉人性的巨著。
于幽闭处展示社会横断面,以复调结构刻画众生百态。在小小的癌症楼中,无论地位与过往,众人皆遭受着相似的打击。命运的河流在此交汇,完成了一场场灵魂的崩塌与重建。《癌症楼》是一部浓缩了人性善恶的群像作品,挖掘人类心灵与良知的秘密,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更迭和历史书写。
3.全新修订,特别收录全书主要人物表。
【名人评价及推荐】
一场第一流的文学事件。
——《时代周刊》
索尔仁尼琴作品中蕞动人的一部。
——克利夫顿·费迪曼
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一位大师与一个伟大主题的结合,构成了“历史进程的幸运,其中诸多力量的神圣结合,历史时刻的高潮”。
——帕特里夏·布莱克《纽约时报书评》
他借助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瑞典学院
他的人生与作品是如此相仿,堪称典范,相互之间,几乎不可分割。
——哈罗德•布鲁姆
【内容介绍】
“癌症楼也叫作‘十三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十几年军旅和流放生活后,癌症复发,直至奄奄一息才费尽千辛万苦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而恰恰是在癌症楼治疗的日子里,爱与欲在他身上重新苏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的一种标志。这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令他痛苦万分。
在展示科斯托格洛托夫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作者还描写了他及其同室病友和主治医师等人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格扭曲,如善于钻营的人事干部鲁萨诺夫、青年地质学家瓦季姆、命途多舛的图书管理员舒卢宾、果断专业的医生东佐娃等等。
在小小的癌症楼中,众人的命运在此交汇,完成了一场场灵魂的崩塌与重建。《癌症楼》是一部浓缩了人性善恶的群像作品,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更迭和历史书写。
精彩短评:
作者:梵麦儿 发布时间:2023-04-02 20:33:18
豆瓣评分那么高,但是我只想给4星!因为里面的人名实在是太长了,还有昵称,同一个人一会用这个名字,一会用那个名字,种种呢称,真的是绕得好晕!
这一堆名字比看《百年孤独》还要累,太费脑了,以后再也不看俄罗斯的书了
作者:如是我雯 发布时间:2022-10-03 22:16:51
这本书不是一遍可以读懂的,看了有些文学评论及解读之后发现,很多隐喻并没有意识到。这部作品是对那段历史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之后,还需回头重看一次的那种书。
作者:圣安东尼的獴 发布时间:2022-12-26 23:21:04
无删减。说“隐藏了字数”的那位朋友,可否把隐藏的字数请出来作证。
作者:安阿弥 发布时间:2019-03-16 11:20:23
无聊的时候翻一翻可以发现自己脑子里的怪东西
作者:连木木 发布时间:2022-10-19 16:17:59
掩卷我意识到,这个故事没有那种我以为会有的绝对的戏剧冲突式高潮,它的激烈、复原、碰撞、新生......被分布在了故事中的各个角落。几条人物线,缠紧又松开,待我意识到时,原来某条线的上一次出场已是最后一次,上一次未明的走向就是他/她的结局,那未知的手术、未明的未来、未说完的话......都随着奥列格的离开消失在视野中。而奥列格呢,他这才宛如真正离开了劳改营,美的花、新的事物、动人的气味、镜中坍缩的身影......索尔仁尼琴无疑使用了隐晦的意象与暗喻,但在那个病人看医学书是禁忌、医科学生也会疑心的年代,即使如此,也难逃“厄运”。
作者:爱嵩 发布时间:2023-05-17 18:43:11
同理心不是那么容易获得,而疾苦难平的压抑却缓缓溢开
深度书评:
关于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以及作者的憧憬
作者:Stone2CN 发布时间:2009-11-26 09:49:22
每个社会都有其思想基础。譬如西方的基督教义,后来的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以及我国千年来所尊崇的儒家思想。
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崇尚市场的自由,其基础是个人的理性,即每个市场的参与者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做出选择,而每个人都作出这样的选择之后,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最优状态。历史的过程证明,这样的最优状态是达不到。其原因并不是所谓的市场的缺陷,而是因为作为个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并不能在所有的情况下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或者,选择在短期内是有利于自己的,然而长期的结果却是难以预知的。这种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导致了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接连倒闭。
于是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呢?似乎应该是《资本论》。然而事实上,《资本论》用大量的篇幅进行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却几乎没有涉及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方案。而对于社会制度来说,我们并不能够单单秉着“非此即彼”的原则来进行尝试。在某些学者的著作中,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国家或者集体的理性是要超过个人的,因而集体做出的决定要比个人做出的决定更有优越性。然而历史的实践很遗憾的告诉我们,事情似乎也不是这个样子。集体往往能够表现的比个人更加疯狂,更加无理可言。
于是苏联、中国以及更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许多人们,便成为这种集体狂热的牺牲品。在历史过去之后,就会有人对当时发生的事情进行思索,索尔仁尼琴便是其中的一个。
在书中,作者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将要过去时苏联人们的生活状态。癌症楼的患者们,都是怎样被那些集体性的活动所影响。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对当时的制度进行控诉,然而令我惊异的,作者却在大力的描写东佐娃等医生崇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直到有一章,作者用奥列格与舒卢瓦的对话,向我们揭示了作者心中的社会主义形式。那便是“道德社会主义”。
只有每个社会居民都是道德的,那么社会主义才有可能实现!首先,在民主集中制的条件下,必须保证代表们都是道德的,这样其作出的决定才能够符合人民的利益,其次,在计划调节经济下,也只有社会成员是道德的,才会使得信息完全公开并且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
然而现实是,让每个人道德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一个人成功,那么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也有能力成功,并且,如果自己没有成功,便认为是社会的不公平。然而,如果有一个人是道德的,却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可以和他一样道德,甚至,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应该向他学习。于是,资本主义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绝对优势,社会主义之所以也要搞市场经济,并不是制度上的优劣,只是因为,我们为了自己要比为了别人容易的多。
然而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是什么呢?个人认为,有两个。一个是理性,一个是道德。因为理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因为道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别人着想。理性的提升需要科学教育,而道德的提升则需要道德教育。而道德的教育相比之下要难得多,正如作者提到的,人是生物性的,达到这个状态需要成千上万年。毕竟,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而以前的年代,我们便是像动物一样胆战心惊的活着。之后,有的变成了人,有的还是动物。
改革开放一来,我们一当遇到了问题,便经常归其于所谓“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然而这个世界上,何其有完善的制度?当袁世凯有了枪的时候,代表们不依然要顺从于他?我们观察美国,总是认为其制度如何如何完善,然而在道德层面上就没有差距了么?又,美国的制度绝对也不是完善的,无论多么精致的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危机之下都有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结果。不是因为他们设计的不好,而是因为有的人没钱却去花钱,花钱却不还钱。这不是制度问题,而是道德问题。
诚然制度对于约束个人行为是有效果的,然而我们绝对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此。特别是在现行的制度条件下,制度的制定者和改变着会拥有巨大的权力。我们与其苦思一种完美的制度,不如提到人民的科学素养与道德水平。人民自己也应如此,毕竟,如果你个人都是处处为了自己,你又有什么资格来斥责那些贪官污吏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关癌病房
作者:索姆拉 发布时间:2008-11-25 23:52:48
“当初事情是这样的:真主分派寿命,给所有的动物各派五十年,够了。可是人最后才到,真主只剩下二十五年还没分掉。人表示不乐意:太少!真主说:‘够了。’可是人坚持说:‘太少’于是真主说:‘那你自己去问,也许有谁觉得太多,愿意让给你。’人便去打听,他遇到了马,对它说:‘喂,马啊,我的寿命太少。你让一点给我。’‘好啊,你就拿二十五年吧去。’人继续往前走,只见狗迎面走来。‘喂,狗啊,让点儿寿命给我!’‘拿二十五年去吧。’他回到真主哪儿。真主说:‘随你的便,是你自己要这样。最初的二十五年你可以过人的生活。第二个二十五年你将象马一样干活。第三个二十五年你将象狗一样往往乱叫。还有二十五年,你将象猴子一样被人取笑……” ——《癌病房》,1980.p36.
从上面摘抄的寓言也可以看出,在这么一个暖阳初冬的早晨写和亚·索尔仁尼琴有关的东西,尤其是写和《癌病房》有关的东西,实在是有那么一点情绪错乱的恍惚感。最近发现自己太过无知,例如萨缪尔·贝克特从巴黎高师走出去以后写了《等待戈多》(这一点留到《巴黎高师史》那里再说),又例如我那么喜欢《癌病房》,却从来没注意到它的作者是谁,竟然在他死后才知晓他是何等人物。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这个比苏联活得更长,代表俄罗斯良心的忧郁老头,以他倔强的性格和描写流放生活的集中营文学闻名于世。2008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逝世,可以说,是作者的死促使我再一次翻开这本发黄的书。这算是一种还债,也是以另一种形式纪念某人离开世界。
首先我必须要惊讶一下豆瓣书籍信息的齐全程度:我手里这本《外国文艺》编的《癌病房》,1980年4月第一版定价两元(现在两元连本杂志都买不到),上面还标着内部发行四个字,豆瓣上这本书的样子竟然跟我手里的一模一样,连发黄程度都差不多。这书到我手里有小三年了,似乎是毕业市场上淘到的,具体情景已记不清,只记得是作为写作参照的素材搬回来了。凭借《癌病房》,索尔仁尼琴摘得了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虽然毫无悬念的被前苏联禁止领奖),这里面固然有冷战的政治意味,但小说自身的价值也可见一斑。这本书字里行间透出的那种冷峻的真实,散发着西伯利亚的蛮荒魅力,具有海明威式的硬汉调子。癌症,大部分癌症是绝症,这种“绝”更大意义上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罹患癌症的人,医学上是计算存活时间而很少以“治愈”的判断对治疗进行评价,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这人在得癌症那一刻起就得等死了一样,就这一点来讲,癌症给病人造成的打击是远远大于其他病症的。在《癌病房》成书的那个年代,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都还尚未彻底完善,癌症复发率不低,病人治愈率却不高,死亡的威胁应该说是笼罩在病房之上的,可是全书没有一处是明写某个病人死去了——除了那些所谓的“出院”(失去治愈价值而将病人请出医院,省得浪费医疗资源)之外,只有一个人被侧面交代是死了,是那个工人阶级叶甫洛夫,医院的女工说他死在火车站的售票室——这种暗笔反而让人觉得隐藏的死神毛骨悚然。病房题材,尤其是绝症题材在文学史上还是很少见的(那些女猪脚不是得白血病就是被汽车撞死的韩剧就不要提了),但这种封闭空间式的舞台架构非常有利于叙事,像坠落荒岛啦,关进大狱啦,都容易作出好看的文章来。和所有的封闭空间一样,病房是个奇特的地方,不管你在正常的社会处在哪个阶层,有多么的牛逼,进了病房大家都是病友,阶层之间的隔膜必然会随着共处时间的增加而慢慢弱化消失。《癌病房》的叙事主要从两个人的视角展开,巴威尔·尼古拉耶维奇·卢萨诺夫是个国家供养的人事干部,热衷于政府机关所热衷的一切小把戏(例如人跟人之间互相整,关心国家大事和统计数据);奥列格·科斯托格洛托夫(被卢萨诺夫称为食骨者)是个流放犯,为国家贡献了青春但对其失去了信任,粗鄙但抱有自主的思想,此外还同时跟两个女医生调情(可能我不大了解背景,那个时候的苏联男人比较少,二战都死了),这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是索尔仁尼琴自己的写照。前者精致、高尚但虚伪,后者粗糙、肮脏但真实,两双截然不同的眼睛,看到的医院也是迥然不同的,但是他们在共同的敌人——肿瘤之下还不得不扶持安慰、相互倚靠。
我们这辈人对于流放这种事情是毫无概念的,流放不仅代表着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最重要的在于身后背负的那个巨大的罪孽的十字架。流放之人是有罪之人,是社会的毒瘤,理应加以剪除,只是出于人道才留给这些人一条性命,从这一点上讲,苏联跟中国在那个时代确是没有区别的,因此那个破旧病房里总是充满了火药的气息和思想矛盾的激烈冲突。然而,同被肿瘤从正常的生活世界拉到这个由吃药、打针、傻等、睡觉构成的单一世界中去的,并不只这干部和劳改犯两人。乌兹别克的牧民、家庭不幸的学生、争分夺秒的地质学家、等死并最终如愿以偿的工人,还有那个年纪轻轻就要割掉乳房的姑娘,这群困兽在死神的关注下镌固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希望、失望、绝望、重拾希望,想要抓住每一根可能救命的稻草,甚至连背负救命之责的医生也被拉进了癌的深渊。肿瘤就像头顶的巨石,只会砸中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人,但对于中奖者来说,那相当于百分之百。这对于读者来说不啻为一种悲剧性的阅读体验,尤其是深夜读来更有一种惊悚之感:合书每每必要浑身上下而摸索,确认周遭没有奇怪的突起方安。海德格尔说的人的向死性确实很在理,但是一旦真去观视,实在是让人如坐针毡——他大抵是想让所有人都像他一样烦、畏、恶心、无聊,我不得不说,他这种变态喜好确实产生了一点效果,如果你带着这种想法去读《癌病房》的话。
其实我读《癌病房》主要是想看看别人如何描写垂死的病人,怎样渗入那种恐慌的情绪,但是书第二部的发展却是令我大失所望的,因为一些给人感觉明天就会死的病人,竟然慢慢的好转了!到了书的后半部,病人非常清晰的分出了阶层,一边是可治愈的,一边是等死的。两个主人公显然属于可治愈的那伙,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刚刚建立起的同病相怜之情,又要被阶级划分打碎——卢萨诺夫坐小车离开,重新融入公文与同志构成的世界;科斯托格洛托夫却要靠自己的双脚走出去,挤在闷罐子里回到名叫乌什·铁列克的流放之地去。康复使他们重新反目,却又都暗自庆幸脱离了死亡的阴影,从彷徨的群氓中分隔开来。主人公的出院使小说戛然而止,但故事的结局却是开放式的:焦姆卡能否收到描绘动物园状况的明信片,他会和那个被割去乳房的阿霞结婚吗?叫胶体金的玩意能不能救大学生,它对恶性黑色素瘤有效吗?那个乐观得吓人的恰雷,真的能靠伏特加跟胃癌拼个你死我活吗?和肿瘤战斗了一辈子的董佐娃医生,又要怎样同自己身上的肿瘤作战呢?这些问题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只是两个人死了,代表天真的工人阶级的叶甫洛夫,有一把好力气却癌肿环颈,陷入宗教的慰藉中扬着托尔斯泰的小册子四处问别人为什么生活(为了爱!为了爱!),就连死去也只是在别人嘴里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代表苟延残喘的知识分子阶级的猫头鹰舒路宾,为了活命而甘愿出卖良心充当沉默的大多数,只有在得知自己气数将尽时才慷慨陈词,他的死却未被点明,只是在胡话中淡出(我没有整个儿死灭,我没有整个儿死灭……)。天真愚壮的工人阶级和谨小慎微的知识分子阶级都死了,这个国家怎么办,这个民族怎么办——道德社会主义!这是索尔仁尼琴的立场。这个立场借舒路宾之口被言说出来,以一种将死者的预言出现在文本之中:
“……我们要向世界展示这样一个社会,那里的一切关系、基础和法律都将发源于道德,此外别无源泉!比方说:如何教育孩子,他们该接受何种训练,成年人的劳动应引向什么目标,如何安排他们的业余时间——一切考虑都必须以道德的要求为出发点。科学研究只能搞无损于道德——首先是无损于研究者本人的道德——的项目。在对外政策上也是如此!在有关任何边界的问题上,不应当考虑,这个步骤将使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增添财富,加强实力,或者提高威望;而只应当考虑,这个步骤在多大程度上合乎道德。” ——《癌病房》,1980.p606
这段文字姑可看做是索尔仁尼琴的政治宣言。这种伦理至上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无异于柏拉图的哲学王,充其量可说是一种对于往日生活的迷恋,一种对旧时代保守自足的浪漫主义敞开。正是这种坚固到偏执的信念使得索尔仁尼琴不对任何势力妥协,除了普京——这种纯净的人格固然可贵,但具体观点的合理性且不敢恭维。无论如何,在那个时代环境里,索尔仁尼琴的作品不同寻常地闪耀着人性与良知的光辉。那些雕塑式的段落,例如537-542页少年亲吻将要被割去的乳房的片段,具有直触读者心底的穿透力和冲击力。整本《癌病房》并不具有剪裁得当的精致,而是散发着一种漫不经心的粗糙。正是这粗糙铸就了索尔仁尼琴的精神内核,就如同初冬的暖阳一般凛冽而蕴忍生命力。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方便(386+)
- pdf(408+)
- 中评(394+)
- 五星好评(583+)
- 四星好评(432+)
- 服务好(106+)
- 经典(495+)
- 章节完整(170+)
- 目录完整(271+)
- 无漏页(265+)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4-12-24 19:52:40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潘***丽: ( 2024-12-18 22:12:51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权***颜: ( 2025-01-09 02:39:28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戈***玉: ( 2024-12-31 05:35:01 )
特别棒
- 网友 国***芳: ( 2025-01-01 21:52:55 )
五星好评
- 网友 堵***洁: ( 2025-01-03 17:03:12 )
好用,支持
- 网友 堵***格: ( 2025-01-09 23:05:15 )
OK,还可以
- 网友 师***怡: ( 2024-12-14 21:44:25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宫***玉: ( 2025-01-04 14:23:50 )
我说完了。
- 中国税收立法四十年 张学博 著 9787010194844 人民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9787516501696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历代岭南笔记八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24版高三总复习测试思想政治第14版高三总复习测试高三政治总复习资料书学习探究诊断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学探诊高3政治练习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湖南公务员考试用书中公2022湖南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中公名师预测卷申论(全新升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吉林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教材2024吉林公务员考用书行测教材1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9787122159908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经济论文写作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第四次住房革命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图像与启蒙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