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原生家庭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特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的。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主旨并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在于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这本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对我有特殊的影响。在北京大学学习时,一次在图书馆借到了一本书《情感敲诈》(Emotional Blackmail),这本书让我读得很过瘾,尤其是长期困扰自己的一些东西一瞬间就明白了,这种理解来得相当简单容易。那时我就想,为什么不这样写书呢?为什么非得将书写得晦涩难懂呢?
也许这是一个重要的起因,为什么我自己的书会写成我现在的风格。
——武志红
读到流泪,所有被自我怀疑,焦虑,不安全感的所困扰的孩子都应该看一看。
——读者评论
终于明白我那莫名的烦躁、焦虑、愤怒真正的来源,为什么十年前没遇到这本书呢?可惜,早点遇见就能早点解脱。
——读者评论
阅读这本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我们要完成一个“阻断”。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但当我们检视和察觉了自己的“毒素”之后,当我们逐步完成了“疗毒”过程之后,我们能做的、也必须要做的是,拿出信心和勇气“阻断毒源”。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孩子。
——豆瓣网友
才看到前言就激动掉泪了,就好像自己想了很久的话被人写了下来。
——豆瓣网友
书籍目录:
推 荐 序 直面家庭的真相 武志红
前 言 有毒的父母,中毒的孩子
第一部分 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
第一章 “他们当时只不过是想帮我”——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第二章 “你不是故意的,不等于你没有伤害我”——不称职的父母
第三章 “为什么不能让我过自己的生活”——操控型父母
第四章 “这个家里没有酒鬼”——酗酒型父母
第五章 “你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身体虐待型父母
第六章 “你要是没生出来多好”——言语虐待型父母
第七章 “父亲对我做的事情永远都不可以告诉任何人”——性虐待型父母
第八章 为什么父母们会这样做——家庭体系
第二部分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第九章 “我认为上帝想让我好起来,而不是想让我原谅”——原谅的陷阱
第十章 “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可为什么自己感觉不到”——观念、感受、行为调查表
第十一章 “我就是没办法丢下他们不管”——自我界定
第十二章 “你不该为……负责”——不再自我惩罚
第十三章 一劳永逸地克服直面父母时的恐惧
第十四章 有些创伤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
第十五章 “我能保护自己的孩子”——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
尾 声 放弃斗争
作者介绍:
苏珊·福沃德
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她的著作有《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如何识破男人的谎言》《金钱魔鬼》《情感勒索》等。本书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目前,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她经常出现在媒体访谈节目中,曾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谈话节目长达6年,并在美国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诊疗中心。
克雷格·巴克
影视编剧兼制片人,他曾为全美许多杂志和报纸撰写文章,探讨人类行为问题,现居于美国洛杉矶。他曾与苏珊·福沃德合著过多部作品,如《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金钱魔鬼》《对天真的背弃》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满足感和自尊心。
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励个人表达,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和有毒父母的思想、行为保持一致。这样的家庭制造了混淆不清的个人界限、不分彼此的家庭成员关系。在潜意识里,家庭成员对于自己和别人的界限、概念混淆不清,为了表示亲密,经常要压制每个成员的个性。
人们可以原谅中毒的父母,但这应当在情感的大扫除结束的时候——而不是开始的时候。人是有权为自己的遭遇生气的。他们有权为从来也没有得到过自己渴望的父母的爱这一事实而悲伤,他们有权不再对自己受到的伤害轻描淡写或打折扣。在太多情况下,“原谅和忘记”意味着“装出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原谅只有在父母以行动来赢得它的时候才是应对的。
情感和精神的宁静是挣脱中毒父母控制的结果,而不一定要原谅他们。只有在经历了伴随着强烈的愤怒和悲痛的治疗过程后,只有在你把责任理所当然地卸在他们身上之后,这种挣脱才能到来。
遗憾的是,我们应该掌握的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如何为人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考我们凭感觉和本能去尝试。父母的所为方法主要来源于他们的父母,而他们的父母在教导子女方面的表现可能一样乏善可陈。许多代代相传的古老的教子之法其实不过是貌似聪明的馊主意罢了。
你对他人的反应取决于他人对你的认同感。只有在没人反对你、批评你、厌恶你的情况下,你才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你的感情相对于激发这些感情的事件来说往往过于激烈。你可能会把一个小小的建议看作人身攻击,把有建设性的微小批评看作个人的失败。没有了别人的肯定,连维持最起码的情绪稳定都会十分艰难。其实,你的这些回应等于是在说“每次母亲告诉我该怎么生活时,我都要发疯了”“他们非常懂得如何控制我,我总是无力招架”,或是“只要听到父亲的声音我就生气”。当你任凭你的情感反应变得一触即发,就意味着放弃了自我控制,把自己的情感拱手交到别人的手上,也就给了对方掌控你的巨大能量。
桑迪应该少做反应、多做回应。我告诉她,行为方式的改变对任何人来说,都需要一番努力,包括我自己。但是我向她保证,只要她愿意努力便可以做到。她愿意。
我让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认她对自己的大部分看法其实来自父母的说法——来自他们对她的界定。这个定义的负面部分包括他们坚称的桑迪的自私、忘恩负义和卑劣。桑迪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来内化这些负面的自我形象,所以,要改变她的观念也不能急于一时。但我还是教了她一些适用于治疗初期的行为策略,让她可以慢慢形成对真实的自我更为实事求是的看法,以取代父母对她的定义。 我让她想象我是她的母亲。通过角色扮演,我希望她可以找到一种应对母亲批评的新方法,而不是她一贯的妥协投降。
苏珊(饰母亲):“你自私!你忘恩负义!”
桑迪:“不,我没有!我总是为别人着想。我总是为你着想。我尽我所能地避免伤害到你和父亲。不管多累,我都会带你出去逛街购物,请你和父亲到家里吃饭,难道不是吗?不管我为你做什么,你永远都不满足。”
我告诉桑迪,她这是在为自己辩护,她仍在道歉、证明和解释。她必须放弃“让他们明白”的无谓努力。只要她还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就得受人摆布。如果她想要脱离掌控,就要采取非辩护性回应。也就是说,你要在交涉过程中尽可能地化解过激情绪。 为了让她明白我的意思,我与她对调了角色。由桑迪来扮演她的母亲,而我扮演桑迪。
桑迪(饰母亲):“我和你父亲需要有个住处。你真是自私又忘恩负义。”
苏珊(饰桑迪):“哎呀,妈妈,你看问题的方式真有意思。”
桑迪(饰母亲):“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居然建议我们去住宾馆,我简直不敢相信。”
苏珊(饰桑迪):“让你伤心了,我很抱歉。”
桑迪(饰母亲):“你到底同不同意我们搬过去住?”
苏珊(饰桑迪):“我得考虑一下。”
桑迪(饰母亲):“我要你的答复,小姐!”
苏珊(饰桑迪):“我知道,妈妈,但是我需要考虑一下。”
桑迪(从角色切回现实):“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在这项练习中桑迪惊讶地发现,非辩护性回应可以阻止矛盾的激化。同样重要的是,她再也不必因为极力为自...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特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的。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主旨并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在于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这本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对我有特殊的影响。在北京大学学习时,一次在图书馆借到了一本书《情感敲诈》(Emotional Blackmail),这本书让我读得很过瘾,尤其是长期困扰自己的一些东西一瞬间就明白了,这种理解来得相当简单容易。那时我就想,为什么不这样写书呢?为什么非得将书写得晦涩难懂呢?
也许这是一个重要的起因,为什么我自己的书会写成我现在的风格。
——武志红
读到流泪,所有被自我怀疑,焦虑,不安全感的所困扰的孩子都应该看一看。
——读者评论
终于明白我那莫名的烦躁、焦虑、愤怒真正的来源,为什么十年前没遇到这本书呢?可惜,早点遇见就能早点解脱。
——读者评论
阅读这本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我们要完成一个“阻断”。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但当我们检视和察觉了自己的“毒素”之后,当我们逐步完成了“疗毒”过程之后,我们能做的、也必须要做的是,拿出信心和勇气“阻断毒源”。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孩子。
——豆瓣网友
才看到前言就激动掉泪了,就好像自己想了很久的话被人写了下来。
——豆瓣网友
精彩短评:
作者:子书夜寐 发布时间:2018-11-24 19:48:07
父母一辈子都在等孩子说谢谢,孩子一辈子都在等父母说对不起。
作者:Matthew 发布时间:2017-02-20 23:55:57
由此可知汉字大多经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体、楷体、简体等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在古文的理解上给予了帮助。不过,某些无法直接考证的文字象征解释的少许牵强,这也是该书的遗憾。大体来说,是值得一看的,if you want.
作者:布布布兰登 发布时间:2018-08-25 20:56:33
无法改变,只能远离。
作者:帽帽的小宣园 发布时间:2018-07-28 07:41:51
意识到自己性格缺陷跟父母有关,并不是要去一味责怪父母。而是要放下自己的心理袱,和自己内心的小孩和解。从负面影响中解脱,成为全新而独立的自己。
作者:文淇 发布时间:2020-05-27 21:12:17
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承认的问题,父母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无缘无故的暴躁,压抑,缺乏安全感,自卑,逆来顺受,不善交际,控制心理,可能都是受过伤害的证明,也许正在焦虑却找不到根源的你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安慰(年轻人们也不要再认为童年时被父母打骂是理所应当的事了,自古以来所宣扬的“不打不成器”之类的话只是为了给施暴的父母一个体面的借口,体罚孩子只能说明父母本身没有足够正确教育孩子的能力)
作者:loisliu 发布时间:2018-08-07 10:15:02
原来,我不孤独,原来天下父母,都是一般有毒的父母
深度书评:
心理成熟的重要一关:找到勇气实事求是地看待父母。
作者:Adrian 发布时间:2010-02-05 20:31:33
人无完人,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道理,然而,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逐渐地在神化父母们,他们种种的做法,无论是否对帮助自己心理成熟有所帮助,我们都能够找到种种理由来为他们开脱,进而不断强化自己有很多的缺陷、无法独立面对这个社会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于是我们的心理与小时候一样:依赖父母,恐惧独立。
我们长大了,离家独自上学了,独自在远方的城市工作,挣到了人生第一笔收入,收入超过了父母,找到了一个自己很爱父母却不一定欣赏的异性,结婚了,有孩子了……尽管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可是我们总像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一样,在各种事情上都要参考父母的意见:
父母一辈没有读过大学也不了解各大学的优缺点,任课老师等信息,却在指挥我们考什么样的学校,攻读什么样的学科,未来是否读研是否读博……
父母没有去过国内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更没有漂洋过海见识过纽约伦敦巴黎墨尔本,却告诉我们那里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让我们对这些陌生的城市无限向往仿佛不在这些城市生活人生就无比失败……
父母对社会各行各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并不了解却在告诉我们做什么样的工作以及收入应该如何如何……
父母心中对自己的另一半有着各种条件和指标,他们认为我们会因为彼此的条件在后半生中建立深厚的感情……
父母并不完全如自己般清楚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经济情况,爱人情况,未来人生的规划,却敦促我们到了某某年龄就要结婚,某某年龄就要生孩子,否则就和左邻右舍的孩子的生活不一样,就不是正常的生活……
不反抗父母指挥并主动将各种人生决断交予父母的我们,从心底里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父母的孝顺,符合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主动放弃了心理成熟;反抗父母指挥的我们,将自己的行为归纳于青春期反叛的延续,却丝毫没有意识到父母本身在阻止自己心理成熟。听了父母的事情,尽管也许走错了仍然为父母开脱:他们是为自己好;没听父母的,得到了父母的埋怨:早叫你当初听我的,看你现在人生多么失败……于是我们更加依赖父母的决断,放弃自己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知、思考和探索。
这是自己的人生吗?父母们这样做难道不是一种错误吗?如果自己能够意识到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独立的生活,独立的判断,哪怕错也好,对也罢。主动地摆脱甚至与父母的“呵护”去抗衡,是自己能够开动脑筋思考人生的重要一关,这意味着:心理断乳。
心理成熟,重要的一环是自己能够客观认知自己、认知外部的人和社会。树立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是心理走向成熟的标志。多少试图这样做的我们,在父母不断的埋怨之下丧失了继续走向心理独立的勇气,所以这社会上就多了这么多身体健康心理残疾的人。
人生的不如意,你还在怪原生家庭吗?
作者:灵林玖玖 发布时间:2018-08-07 11:38:18
年初,一条“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新闻又引发了一波关于家庭教育讨论的热潮。
这位北大留美硕士化名王猛,成绩优异,大学本科读北大最好的生物专业,硕士读的是美国前50名的高校。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却在12年前就没有回家过春节,6年前拉黑与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他在长文里控诉父母从小对自己肆意操纵,做事不考虑他的感受,给他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够自信、内向敏感、社交能力差、动手能力差等。
网友们讨论的观点,基本上分为三派:父母派认为“孩子是白眼狼”,孩子派认为“父母皆祸害”,中庸派
“父母的教育有问题,但孩子也疏于自我成长”
。显然,我是赞成中庸派。
王猛的父母是操纵型父母,从小到大,从衣食住行到为人处世,都要遵照他们的意见去做,否则就没有好果子吃。这种伤害像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物质和肉体没有伤,却妨害身而为人的健全人格的成长。可是,中国很多的父母显然还不自知,甚至有更多“中毒“的症状。
好几年前,我看过一本《中毒的父母》里面列出几种“有毒”父母,当时印象不太深刻。最近在找家庭教育方面书籍时,看到一本《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还不错,翻开一看,竟然是《中毒的父母》的再版和修订。有时,读者和书籍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如何做好父母就一个技术活,但是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没有培训就直接上岗了。这个问题,国内外都一样。《原生家庭》里列举六种“有毒”父母。
这本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她出版了几本有关情感和家庭教育的书,口碑不错,其中《情感勒索》和本书反响最大,翻译成15种文字,全球发行。
苏珊.福沃德的书能够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的榜首,我想主要是她的书有两个特色:一是书中使用的资料都来自作者在工作中接触的大量真实素材,可信赖度高;二是作者以亲切的口吻、直浅、口语化的语言书写,丝毫没有心理学的深奥,可读性高,受众面广。难能可贵,作者在她的书里秉承心理医师的职责,不仅让读者看到“中毒”父母的症状及对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指明一条光明之路,帮助读者自我成长和救赎。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不留神就有过失了。因此,针对王猛控诉父母的长文,记者采访他的一个初为人母的同学小白,她说:“他对很多事情的控诉还是钻牛角尖了,而且,在信的内容里,王猛几乎没有提及自身存在的问题。”我想,小白的说法还是比较中肯。
王猛已经觉醒了,他主动学习心理学和寻找心理治疗师,他回家换身份证时当面和父母对峙,还写长信给父母发泄了他的愤怒,接下去要做就是放下父母不能改变的事实,继续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
可是,对于一些刚刚觉醒的人,身边又缺少可以指导的心理医师,这本《原生家庭》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作者用了半本书介绍,在有毒家庭体系成长起来的孩子如何自我成长。
第一步:发泄愤怒和释放悲伤
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们的神,打心底里爱着他们。有时,为了维护一个家的完整性,不管自己受了多大的伤害也会憋在心里。
作者的工作坊里有一个“乱伦治疗小组“,加入的成员是在家里受到父亲性侵或性骚扰的女性,她们保守家庭的秘密,自己心里的痛又无以言语,她们中很多人的婚姻破裂,还有的认为自己的身体肮脏而滥交。经过小组成员的沟通,她们意识到父亲的暴行对自己的伤害是多么的巨大,很多人当场嚎哭或暴跳,情绪才得以宣泄。
情绪是人的本能反应之一,当一个人受到伤害,无论是愤怒、害怕、悲伤,说出来,就像堵住的水流往外喷涌一样,内心才能开始平静。
第二步: 整理你的观念
荣格说,人是观念的产物。对此,我深信不疑。
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最初认知世界的观念,模仿他们的举止言谈,若不经思索,那么,你很可能活得像你的父母。
张爱玲的《金锁记》里一个刻薄得要命的七巧,她的女儿长安十四、五岁时,“每逢她单叉着袴子,揸开了两腿坐着,两只手按在胯间露出的凳子上,歪着头,下巴搁在心口上凄凄惨惨地瞅住了对面的人说道:”一家有一家的苦处呀,表嫂——家有一家的苦处!”——
谁都说她是活脱的一个七巧。
你们看,长安就是不经思索地模仿她的母亲的行为,说出的话也是一个脑袋里想出来。因此,国内的心理医师武志红曾在文中劝导读者,仔细地审视你的观念,哪些对,适用范围是什么,哪里不对,要如何摒弃。
第三步:自我界定
很多母亲把孩子看成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而不视为独立的个体。因此,很多操控、侵犯也看成是理所当然了。
我在网上看过最离谱、最恶心的说法,来自一个性侵女儿的兽父——女儿就是拿来用,不然留给别人。殊不知,女儿自一出生就是独立的个体,她属于她自己。
作者说无论你受到什么样的伤害,你都有保持情感完整性和忠于你内心想法的自由。这些是身而为人的权利,是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不用有任何的怀疑。
第四步:不再自我惩罚
前面,我们说过孩子天生有热爱父母的倾向,当他们受到伤害时,尚不懂事的他们都怀疑是自己错了,父母才这样对待自己。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他们会进行自我惩罚。
比如酗酒型父母成长下的小孩子,挑选结婚对象时,他们很大概率会挑选有酗酒倾向的人结婚。目的是为了通过拯救酗酒的配偶,完成心中拯救父母的愿望,那么,自己也不用再惩罚自己了。
对此,作者说父母和孩子有各自的责任,把属于父母的责任归还给他们。父母酗酒没有尽到家庭责任,那么身为孩子,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就好了。
第五步:与父母对峙
很多心理医师都有种息事宁人的态度,但是本书的作者偏不,她属于敢于正视问题的勇者。她鼓励来访成员与父母对峙,面谈也好,写信也好,目的要让父母知道他们曾经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自己。
当然了,作者绝不是挑事的人,她鼓励读者在与父母对峙前要做好准备,包括怎么说,怎么做,受到干扰时怎么突破,演练等。
王猛的长文,与其说是控诉,不如说也是一次与父母的对峙。但是,他的父母并不认可他的说法,也不道歉。可是,并不能说对峙没有用。
作者说:“不论对峙期间或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因为,从今以后,你再不受制于身陷与父母关系的旧有角色不得解脱的恐惧感了。
为什么王猛要发长文控诉父母呢?为什么作者要用半本书的版面讨论如何摆脱“有毒“的父母呢?主要是摆脱有毒父母带来的模式对今后的伤害,就像作者说:
“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婴孩就像一棵种子,如果有幸,生在擅于为人父的梁启超式的家庭里,可喜。如果不幸,生在王猛式有毒的家庭里,尽管有些不如意,但也不用自悲自怜,掌握一些心理方法,学会自我成长,人生的路还是一条康庄大道。
2018年灵林玖玖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二星好评(477+)
- 服务好(370+)
- 实惠(563+)
- 章节完整(134+)
- 内容齐全(152+)
- 情节曲折(66+)
- 无盗版(74+)
- 速度快(675+)
- 无缺页(82+)
- 图书多(496+)
- pdf(618+)
- 速度慢(590+)
- 三星好评(244+)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晴: ( 2024-12-29 19:46:20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堵***洁: ( 2024-12-24 03:41:59 )
好用,支持
- 网友 温***欣: ( 2025-01-04 04:58:00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师***怡: ( 2024-12-17 20:14:50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通***蕊: ( 2025-01-05 21:59:4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瞿***香: ( 2024-12-13 19:31:13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苍***如: ( 2024-12-30 01:20:26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訾***雰: ( 2025-01-09 06:11:19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石***致: ( 2025-01-02 00:31:04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寇***音: ( 2024-12-21 02:10:16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潘***丽: ( 2024-12-18 08:56:1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权***波: ( 2025-01-05 03:18:09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冉***兮: ( 2024-12-16 03:56:09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扈***洁: ( 2025-01-08 19:05:39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戈***玉: ( 2025-01-02 16:28:18 )
特别棒
- 网友 孔***旋: ( 2024-12-24 07:15:03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浙江省地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武则天正传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电脑音乐王Cubase音频混音实战手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李约瑟文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零起点法语超简单(含光盘)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司马彦字帖高中语文字帖写字课课练选择性必修上册人教版新教材同步练字帖高中生练字楷书硬笔书法正楷描红临摹写字帖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英文原版Bunny Book 理查德宾尼兔之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预警发布与传播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现代英语教程3(附CD-ROM光盘一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