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Where I Was From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5:57

Where I Was From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Where I Was From精美图片
》Where I Was From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Where I Was From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067975286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09-14
  • 页数:240
  • 价格:USD 16.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5:57

内容简介:

From the bestselling, award-winning author of 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In this “arresting amalgam of memoir and historical timeline” (The Baltimore Sun), Didion—a native Californian—reassesses parts of her life, her work, her history, and ours.

Didion applies her scalpel-like intelligence to California’s ethic of ruthless self-sufficiency in order to examine that ethic’s often tenuous relationship to reality. Combining history and reportage, memoir and literary criticism, Where I Was From explores California’s romances with land and water; its unacknowledged debts to railroads, aerospace, and big government;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its code of individualism and its fetish for prisons.

Whether she is writing about her pioneer ancestors or privileged sexual predators, robber barons or writers (not excluding herself), Didion is an unparalleled observer, and this book is at once intellectually provocative and deeply personal.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JOAN DIDION is the author of five novels, ten books of nonfiction, and a play. Her book 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won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in 2005. She lives in New York.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Where I Was From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Where I Was From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Where I Was From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Just as there were stations of veneration, so there were objects of veneration, relics of those who had made the redeeming journey.

So Saxton Brown, the heroine of Jack London's curious 'California' novel The Valley of the Moon, could hold in her hands her mother's red satin corset ("the pioneer finery of a frontier woman who had crossed the plains") and see pass before her, 'from East to West, across a continent, the great hegira of the land-hungry Anglo-Saxon. It was part and fiber of her. She had been nursed on its traditions and its facts from the lips of those who had taken part.'


'Who could tell the deep sense of bereavement, distress and desolation that weighed on that poor girl's heart, there in the wilderness with no telling what fate was in store for her and her sick brother?' Reid asks his readers and surely also himself. Such memories might have seemed difficult to reconcile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one had successfully met the tests or challenges required to enter the new life. The redemptive power of the crossing was, nonetheless, the fixed idea of the California settlement, and one that raised a further question: for what exactly, and at what cost, had one been redeemed? When you jettison others so as not to be 'caught by winter in the Sierra Nevada mountains,' do you deserve not to be caught? When you survive at the cost of Miss Gilmore and her brother, d...


The publication of 'The Toilers' enables Presley to dine at the table of "the Railroad King" (Blue Point oysters, puree a la Derby, ortolan patties, grenadins of bass and stuffed salmon, Londonderry pheasants, escalopes of duck, rissolettes a la pompadour; asparagus rushed to the kitchen of the Railroad King by special train within hours of its cutting), even as, outside in the fog, the dispossessed widow of one of the evicted and killed San Joaquin wheat growers is literally starving to death, falling into her terminal coma on a vacant lot at the top of the Clay Street hill, her small daughter at her side, her older daughter already descended into prostitution.

Presley knows nothing of the fate of the widow, but had by fortuitous narrative design run into the older daughter, her degradat...


In fact almost no one in California speaks of 'farmers,' in the sense the word is used in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and yet this persistent suggestion of constructive husbandry continues to cloud the retrospect. What amounted to the subsidized monopolization of California tends to be reinvented either as 'settlement' (the settlers came, the desert bloomed) or, even more ideally, as a kind of foresighted commitment on the part of the acquistiors, a dedication to living at one with both the elemental wilderness and an improved patrician past.


This was not a community that pushed its children hard, or launched them into the far world. Males were encouraged to continue, after graduation and indeed into adulthood, playing ball (many kinds of ball, all kinds of ball) in the parks and on the schoolgrounds where they had grown up. Females we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specific sports of their own, as well as to support the team activities of the ball players.


One day at the mall I walked over to the freestanding Bullock's, which, beacuse it was about to close its doors for good, was in the process of selling everything in the store at thirty-five percent off the ticket price. There were women systematically defoliating the racks in the men's-wear department, women dropping discards and hangers in tangles on the floor, women apparently undiscouraged by the scraweled sign warning that register lines were 'currently in excess pf 3+ hours long,' women who had already staked out positions with forts of quilts, comforters, bedspreads, mattress pads, Cuisinarts, coffee makers, sandwich grills, Juice Tigers, and Heart Wafflers. These were the women who had seen the hundred-foot pylon in 1950 and decided that this was the place to start. The clerks and ...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From the bestselling, award-winning author of 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In this “arresting amalgam of memoir and historical timeline” (The Baltimore Sun), Didion—a native Californian—reassesses parts of her life, her work, her history, and ours.

Didion applies her scalpel-like intelligence to California’s ethic of ruthless self-sufficiency in order to examine that ethic’s often tenuous relationship to reality. Combining history and reportage, memoir and literary criticism, Where I Was From explores California’s romances with land and water; its unacknowledged debts to railroads, aerospace, and big government;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its code of individualism and its fetish for prisons.

Whether she is writing about her pioneer ancestors or privileged sexual predators, robber barons or writers (not excluding herself), Didion is an unparalleled observer, and this book is at once intellectually provocative and deeply personal.


精彩短评:

  • 作者:我要学会飞 发布时间:2020-10-06 02:17:38

    可能作者真的接触过很多人,了解很多案例,可是不是很读得下去这种论点+论据的写作方式,没办法专注深入。

  • 作者:有邻 发布时间:2019-09-10 17:33:31

    此书意义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让我联系到学生运动四起的当代国际环境,重新思考党领导学生运动的艺术。

  • 作者:敬畏希望 发布时间:2022-10-08 00:06:32

    Didion怼加州强加给土地水源的浪漫,怼加州对于个人主义的迷信,怼所谓加州先驱精神渗透的诗歌与民间故事。没有暴力拆解,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只有无与伦比的观察与反思。从加州B面看见西部B面,从西部B面看见美国B面,一次次解构与再想象就像是一次次钻进时空隧道,穿越的那一刻醍醐灌顶,读着很过瘾。Much respect!

  • 作者:hexameter 发布时间:2018-11-04 15:06:55

    庸碌平常的一本专业书,夹带了前后大篇幅不属于人才盘点核心内容的私货。流程描述方面算是及格。

  • 作者:独自由的一只喵 发布时间:2020-11-26 20:39:02

    关于文学艺术的篇幅太多,面向公众的普及读物,学术不足。

  • 作者:Endorphin. 发布时间:2020-05-27 12:00:50

    "Imagine your remembering."


深度书评:

  • 经典的不同版本的宿命

    作者:思郁 发布时间:2007-12-24 18:24:27

    我手头上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三联1987年12月的版本,于晓和陈维纲等译,收录在由甘阳和刘小枫主持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创办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丛书里。我是在2003年读大学期间偶然在旧书摊中淘到,自然大喜过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甘阳和刘小枫创办“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主要是为了扩大文化的积累,继承前人的传统,因此丛书中所选书目大都是以“已公认的现代名著及影响较广的当世重要著作为主”。除了此套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还创办了“新知文库”,主要是选的“介绍性的二手著作”。这两套丛书对我接触西学,触及思想上的启蒙可谓深远,一度搜集这两套丛书成为了我大学时期阅读之外的最大乐趣。

    无独有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比甘阳和刘小枫他们更早的还有包遵信和金观涛创办的“走向未来”丛书也收录编译了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黄晓京 彭强译)。严格来说,这个版本才是国内最早的译本,但美中不足的是,“走向未来”丛书,把受众群定位在青年读者,目的在于普及各门学科的知识,“把当前我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成果,严肃地介绍给社会”,所以他们在编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时候,把原本占全书三分之二篇幅的注释给删除了。这种急功近利的编选手法后来也遭到了许多学人的质疑,因为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注释并非如往常学术著作中的注释这么简单。1905年,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长文发表在了《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之后,并非就马上被奉为经典,恰恰相反,是恶评如潮,不但宗教界认为韦伯的观点大逆不道,亵渎圣灵,就是学术界方面的各个领域的学者也争议和批评不断。为了更好的阐述自己的思想,1910年韦伯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上发表了《关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反批判》的长文,针对一些对他的批评提出反驳。而后的1919年,韦伯重新整理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为了更完整的保持这本书在此十几年中的遭受的一系列批评之后的容貌,也为了更好的补充自己近些年对此问题意识持续思考的内容,韦伯保持了原文最初的样式。不过是采用了把自己思考的心得以及对此书的批评之言论作为注释部分串珠成书。所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最终成为了这种有些怪异的形式:千万不要小瞧其中的一个注释,有时候它甚至就是一篇小小的论文,和书中的观点相互的印证、驳斥或者延伸。

    除了三联版和四川人民版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近些年还陆续的有一些新的版本,比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还有一个陈平的译本;群言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了一个新的版本,译者为龙婧。这位署名龙婧的译者后来被上海的青年学人王晓渔“挖掘”出来,并誉为“史上最牛的译者”,因为这位译者短短三四年间,竟然出版图书达23种之多,横跨文史哲等领域,可见她翻译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何等质量的图书。除了这些粗制滥造的译本,2005年9月29日的《南方周末》上刊发了一篇阎克文先生的文章《<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误译举隅》的文章,矛头直指1987年三联版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在过去的20年间,这个已经被奉为经典的版本虽然为韦伯的思想在国内的传播功不可没,“不过另一方面,从我们今天特别需要细心、耐心、诚心地进行理论建设和思想积累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中译本给读者制造的阅读障碍也是相当可观的,因为客观地说,里面出现了诸多标准的翻译错误,由此造成的显性或隐性的破坏性影响可能难以估量”。根据阎克文先生自己的统计,三联87年的版本翻译中错误高达132处,平均不到2页便错一处,为我们的阅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也为我们不断的误读马克斯•韦伯的思想埋下了伏笔。所以阎克文先生在文章的最后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对中国翻译界提出了很大的质疑之声。这个时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韦伯作品集》横空出世,可谓恰逢其时。

    从2004年5月开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了更好也更全面的引介马克斯•韦伯的思想,从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出版《新桥译丛》中精选出12卷本的《韦伯作品集》,内容几乎涵盖韦伯的所有思想和研究精华。从2004年5月出版《学术与政治》开始,到2007年7月出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完结,时间跨度三年之久,煌煌巨著,现于当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功莫大焉。

    广西师大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译者为康乐和简惠美,前者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大学教授,在翻译界一直享有盛名,不过很可惜几个月前已经驾鹤西去;后者为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的硕士。这两位译者尤其是康乐老先生对翻译韦伯功不可没,这套作品集在台湾问世以来,颇受学界众人的追捧,渐渐已经成为了韦伯作品中译本中最为经典的版本。

    在广西师大版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读到了余英时先生为这套丛书所写的序言,认为这套丛书有三大特点,其中第二点和第三点就是“编译的慎重”和“译者的出色当行”。各个选本中不但开篇都有详尽的导言,而卧译者为了便于中文的理解添加了许多新的注释,更重要的是“每一著作都是由本行中受有严格训练的学人翻译的。所以译者对原著的理解没有偏差的危险,对专业名词的翻译也能够斟酌尽善”。我相信余英时先生的话不是累赘,因此十分欢喜有这样精良的版本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可以阅读和选购,后来更干脆,我甚至把整套《韦伯作品集》抱回了家。其中的部分如《学术与政治》等已经有了几个不同的译本,这样以来,对照不同的版本阅读是不是更有利于减少误读韦伯思想的可能?

    思郁

    2007-12-23书

  • 语言对现实有何建构作用?——读《简明语言哲学》

    作者:觉非 发布时间:2021-09-05 00:53:01

    《简明语言哲学》结合哲学家与问题两条线索介绍了语言哲学的沿革及基本问题。下面我也按这两条线索,仅就语言和现实的关系问题做一点笨拙的梳理。

    一、语言和现实关系的传统看法

    古希腊是哲学的源头,对语言和现实关系的讨论,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已有充分展开。

    《克拉底鲁篇》里,苏格拉底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语词能够模仿事物的本质,但实际却总由约定来补充;一方面,我们不能把“马”叫作“人”,也不能把“人”叫作“马”;一方面,把“马”叫“马”,把“人”叫“人”,很难否定没有“约定”的成分。

    20世纪语言哲学兴起之后,语言和现实关系问题成为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逻辑主义一派通常站在指称论立场一边,把语言视为镜子,语言和现实两两对应,语言反映现实。

    在语言哲学的开创者弗雷格那里,概念词指称概念,马这个语词指称马这个概念,这是意义观念论的体现,亦即语词的意义即是某种观念;若要追问马这个词和现实中的马是什么关系,弗雷格只是有些模糊地说道,个体的马“归属于”马这个概念。

    若说弗雷格所说的Bedeutung(指称)究竟相当于概念还是实物还是其他尚无定论,那么罗素的观点就比较明确了。罗素在本体论上持一种逻辑原子主义的主张,世间万物由作为个别事物的逻辑原子构成,同时世间万物也都能还原为最简单的逻辑原子。与之配套,在语言方面罗素认为,单称语词或专名用来指称或代表个别事物,一般语词,包括通名、形容词、动词等主要用来表示个别事物之间的关系。专名指称的个体必须是一个实存的对象。同时罗素提出描述语理论来补充解决指称论相关的、如“王母娘娘”“猪八戒”等没有指称的空名问题。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继续沿着逻辑主义的思路行进,但又有所突破。

    早期维特根斯坦虽然仍持“名称代表对象,句子描述事态”等反映论的观点,但在词义在先还是句义在先的问题上,一反前说,“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有所说的语句或命题,语词是用以说的手段”,在现实层面,则认为“世界是整体给出的,这个总体的事实可以被分解为诸事实”。这种典型观念可以称为图像论。

    维特根斯坦以前,谈到语言与现实的关系,一般会认为对象是现成的,只等造出名称来指称它们,这些对象都是独立个体、互相推导不出来等等;到维特根斯坦这里,对象仅仅具有形式上的独立性了,即是说对象可以存在于不同的事态中,却无法单独存在,脱离事态的对象并非实存。在语言这一面,即是说同一语词可以在不同语句中使用,脱离语句的语词一般没有意义。对象并非直接给出然后人加以命名,而是整体给出,人再通过语言分解重构整体世界。

    就此,陈嘉映在《简明语言哲学》里评论说,“对于语言生物来说,现实不再只是一个又一个连绵的事件,这些事件同时也是这一事物与那一事物的活动与联系,而这些事物则有其属性、结构与活动”。

    但是维特根斯坦此时仍相当坚持语词的意义来源于现实的指称论思路,因此认为基本命题与基本事实的对应接触保证了整个语言体系与现实世界的对应,以此来保证意义的确定性。但无论如何,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和现实关系的理解与前人,特别是罗素,已有大不同了。

    中后期的维特根斯坦进一步把语言视为工具,尤其是尺子这类

    “述说现实、理解现实”

    的工具,而非“反映现实”的镜子。一旦走出意义的指称论,来到使用论,则语言和现实的关系,将由“反映”来到“反应”。此前,语言和现实单边相切,现在,语言和现实难解难分,语言就编织在现实当中。

    二、指称论的要害

    流俗意见提到到语言和现实的关系,一般就会认为语言反映现实;一定是现实已经清楚分明地摆在那里了,然后我们给现实命名或加以描述,以便交流。语言丝毫不作用于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越过语言,直达事态现场,就像对镜梳妆时,发现双眼浮肿,常见反应是立即去看医生,而不是怀疑镜子“建构”了人的形貌。

    而陈嘉映在《简明语言哲学》第三章中指出,“无论是指称论还是观念论,它们差不多就是经过语言哲学改装的认识的反映论,而它们共有的根本缺陷在于这些理论把现实设想为现成事物的集合,而没有看到认识或语言是对现实的一种建构”。

    如何理解语言对现实的这种建构作用呢?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持一种“任意性原则”的观点,认为语言符号分为施指和所指,没有施指就没有边界明确的所指,是施指创造了所指;举例而言,马的声音是“马”这个概念的施指,马的概念就是其所指,索绪尔的意思是,没有马的声音之前,马的概念也是模糊不清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语言约定论。

    注意,索绪尔并非是在说,中国人把马读作马,美国人把马读作horse,并在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任意约定的;而实在是与反映论相对照,语言不是被动反映仿佛现成驻立在那里的现实,恰恰相反是语言符号的施指创造了其所指。在摆脱现实的意义上说,语言是任意的。

    但是,我们能够想象一种和现实毫无瓜葛的语言吗?如果马这个字的声音(施指)指向了马这个概念(所指),那我们不禁就要问,这和现实中的那匹马有何关系?

    索绪尔所谓的任意性显然也有其限度,这个限度正是现实带来的约束。象棋当中的马确实只要与炮、士、象等其他棋子的形象区别开来就可以了,哪怕我拿着一块面包当马也不影响行棋,但如果我绑来一匹西域良驹,执意要用一匹真正的马和你下棋呢?

    语言对现实的建构作用很容易囫囵吞枣地与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划上等号;但如上所言,所谓“任意性原则”当中本就没有现实的位置,又何谈语言对现实的建构作用呢?

    但索绪尔的思路确实是对流俗指称论的一针解毒剂,陈嘉映也吸收了其

    结构主义语言学

    的思路,并在这种思路当中提示了语言对现实之建构。这种建构作用可以说是现实对语言之约束作用外的另一端,即语言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语词互相之间的一种内部约束。

    一方面,语言并非指称论所说只能被动反映现实世界,仿佛现实世界是活的,语言之树本就枯死,语言同时也受到来自内部系统其他语词的约束,从而与赤裸裸的现实拉开距离,自有其独立的一面;

    另一方面,所谓“语言对现实之建构”也可以就语言意义的来源考虑,意义若全部来源于现实,则语言何谈对现实之建构?意义若还有其他来源,则为语言建构现实保留了空间。

    索绪尔所说“在语言出现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或许过于极端,但没有蓝色、红色这些词对照,单单拎个“绿色”出来或者指着现实中绿色的树叶说——“那就是绿色”,我们很难真切地弄懂“绿色”这个概念究竟表达了什么。

    蓝色、红色、绿色等等众多词汇构成了一个语言的整体系统,并非世上有个现成的绿色,人们于是创造一个叫作“绿色”的声音或字词符号来指称这种现实的绿。毋宁是说,这个字词符号的“绿色”无法单凭镜像方法便创造了,而必须联系着蓝色、红色等等语言整体系统中的其他相关颜色词予以考虑。具体来说,“绿色”的意义不仅来源于现实的树叶之绿、山水之绿,而且同样来源于与其他颜色词的对照,在对照中彰显其意义,在对照中完成理解。

    正如作者在索绪尔一章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再以语词和现成事物的一一对应为前提,而是把语言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与现实在整体上相联系”。

    举例言之,我们经历过社会主义、真正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活过,有人问,什么是社会主义,你答我每天过的日子就是社会主义;这相当于什么都没说;社会主义的意义问题不仅和生活现实相连,同时也和资本主义、俄式社会主义、欧式社会主义等等若干语词相连,受到其约束。

    我们并非一上来就直接理解社会主义,总是理解了资本主义或俄式社会主义,或是理解了某种资本主义或根本不理解欧式社会主义,等等——带着这若干理解来“间接”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并不直接理解世界,而是戴上语言这副“自成一体”的眼镜来理解世界。

    这似乎就是本书所提及的“语言对现实建构作用”之一种。

    除了此一种建构,本书在最后一章《语言与现实》中还力图表达另外一种“语言对现实之建构作用”。这不仅涉及到语言的本质,而且道出了语言与现实世界关系的根本。

    语言的本质是什么?陈嘉映认为,“语言的本质就是使我们能用有限的语词表达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或如《逻辑哲学论》中的维特根斯坦所言,“一个命题必须以旧的语词来传达一种新的意义”。正如本文第一节所述,早期维特根斯坦持一种“图像论”的观点,这种观点与一般指称论(认为“语言描摹现实”)最显著的区别,即认为句子是图像,而语词或名称不是图像。语词不是图像是什么呢?是点,是图像中的元素,是描述事态的手段。

    从句子和语词的区别入手,这是打破指称论这种“鬼打墙”理论(陈嘉映语)的关键所在。

    流俗意见认为,词是句子的单位,以此类推,就想当然的认为词义是句义的单位;句子描摹事态,语词就描摹物。陈嘉映就此批评道:“词义与句义分属两个范畴,词作为构成句子的设施有意义,而句子的意义则在于它编织在生活场景之中完成一次表达;词是道路,句是循道路行走。”

    语词与句子不可相提并论,说“狼来了”这句话反映了某种现实尚可理解,说“狼”这个词反映了狼这种动物,则是忽略了语言的分解-结合机制。即是说,作为构成句子的设施,同一语词可以在不同语句中使用,在不同的图像中描摹各种可能事态;但脱离语句的语词是没有意义的,世上有跑的狼、灰的狼、哀嚎的狼,但没有那个不跑不灰也不哀嚎的本质意义上的狼。认为存在本质意义上的狼,恰是传统形而上学对语言和事质的混淆。

    总之,世上的对象并非直接给出然后人加以命名以反映对象,而是整体给出,人再通过语言分解重构整体世界。“通过语言的机制,事情被分析为物与物、物与属性的、物与活动的关系”,我们说“狼吃人”,而不说“吃人狼”,是因为我们一向这样理解:【狼】这个对象对【人】这个对象做出了【吃】这类活动,狼与人处在了某种关系之中等等,是的,事情在语言层面上就是如此成像的。

    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对现实有根本上的建构作用。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中评多(84+)
  • 还行吧(365+)
  • 无多页(560+)
  • 已买(64+)
  • 无颠倒(674+)
  • 三星好评(429+)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舒: ( 2024-12-11 13:22:33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蓬***之: ( 2024-12-31 18:22:52 )

    好棒good

  • 网友 游***钰: ( 2025-01-08 09:27:03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詹***萍: ( 2024-12-20 03:32:56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芮***枫: ( 2024-12-27 06:30:20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冉***兮: ( 2024-12-14 03:55:40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屠***好: ( 2025-01-04 00:44:35 )

    还行吧。

  • 网友 养***秋: ( 2025-01-02 23:05:32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郗***兰: ( 2024-12-25 10:05:28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敖***菡: ( 2024-12-16 16:42:13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石***烟: ( 2025-01-08 23:32:26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常***翠: ( 2024-12-12 01:33:25 )

    哈哈哈哈哈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