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心理学导读系列(万千心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心理学导读系列(万千心理)精美图片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心理学导读系列(万千心理)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心理学导读系列(万千心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193578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2-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2.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5:31

内容简介:

   书中对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这两种现代理论的介绍,将促进人们对人类行为的更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全书各章节之间相互连贯,并在不同的理论家之间进行了比较。每一章包括理论的引言、关键问题、理论模型、个案研究,以及对理论的评论和批评。本书对精神分析工作者及社会学者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宗教研究者以及其他对精神分析思想感兴趣的人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的、不可多得的读物。


书籍目录:

章 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

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

名词和概念

核心问题

混乱和争论

第二章 弗洛伊德初的观点:与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相关的概念

引言

关键概念

认同和心理结构的形成

发展阶段和客体选择

病理学

经典理论或分析

个案研究

对弗洛伊德的评价和批评

第三章 梅兰妮·克莱茵:创新和过渡的理论家

引方

关键概念

自我和超我

两个发展状态

病理学和治疗

个案研究

对克莱茵的评价和批评

第四章 W.R.D.费尔贝因:纯客体关系模型

第五章 D.W.温尼科特:具有独特视角的儿科医生

第六章 玛格丽特·S·马勒:个体的心理诞生

第七章 伊迪丝·雅各布森:一个整合模式

第八章 奥托·康伯格:一个综合

第九章 海因兹·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和自恋

第十章 斯蒂芬·A·米切尔:整合的关系模式

第十一章 一个个案研究记叙

附录 本书第二版第十章之总结

词汇表


作者介绍:

迈克尔·圣·克莱尔对精神分析思想的两个重要分支——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提供了一个清楚易懂的概要和评述。他探究了在这一领域的8位理论家的思想以及治疗方法:梅兰妮·克莱茵、W.R.D.费尔贝恩、D.W.温尼科特、玛格丽特·S·马勒、伊迪丝·雅各布森、奥托·康伯格、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对精神分析思想的两个重要分支——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进行了概括和评述,力图尽可能以清楚易懂的方式,将个人理论模型中的一些主题、概念和争议表述出来。本书探讨的是一些彼此不同的理论家的理论,他们的理论与经典的弗洛伊德理论比较起来有许多不同。



精彩短评:

  • 作者:Missionary 发布时间:2024-02-18 16:34:01

    读的第一本从类似考古学角度出发的考据日本历史的书,多少了解了一些天皇、幕府之外的更细节的日本

  • 作者:NSBetter 发布时间:2020-12-20 15:19:20

    “每当我谈起这届世界杯,我的脸都亮了起来。我想这种光芒会一直照耀着我,直到我离开人世的那一天。”

  • 作者:冯佚涵 发布时间:2022-10-17 02:40:23

    先生广涉博览,腹笥不俭;度人金针,出语不玄。

    考古金石(三堂)、通史(司马迁郑樵)、断代史、实录(万斯同)、政事史(司马光、刘恕、刘攽、范祖禹、李焘、李心传、毕沅、袁枢)、制度史(杜佑、马端临、唐会要、宋会要)、学术史(黄宗羲)、方志(华阳国志、一统志、瞿宣颖)、地理(裴秀、谢庄、沈括、南怀仁、杨守敬、利玛窦)、史评(刘知几、章学诚)、史辩(王若虚、崔述)、史论(李贽六经皆史、王夫之社会进化论)、史考(二十五史补编、梁玉绳、钱大昕、王鸣盛、赵翼)

  • 作者:南苑蘅芜 发布时间:2020-05-28 10:29:47

    浅显易懂的化学入门级读物。

  • 作者:阿勒泰的星 发布时间:2018-10-16 12:42:24

    这本教材更偏重于知人论世。在具体作品的分析上有过于琐碎之嫌,但是在分析作家思想时追本溯源又有可借鉴之处。

  • 作者:冥王星初级红参 发布时间:2013-03-13 20:52:11

    大一下


深度书评:

  • 阿勒颇养蜂人:从个人经历出发,展现难民危机

    作者:博集天卷 发布时间:2020-12-31 10:01:28

    文/索查·波拉克

    克里丝蒂·莱夫特里:“是什么阻止人们谈论他们的创伤?”

    克里丝蒂·莱夫特里的新小说灵感来源于在希腊的志愿服务

    2016年夏天,作家克里丝蒂·莱夫特里前往雅典,在一家救助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妇女和儿童的中心担任了两个月志愿者。每天,她都要为一百多个人端茶、递饼干。傍晚时分,她看着等候了亲人一整天的丈夫和儿子,来接他们的妻子和母亲,回到分散在希腊首都四处的临时住所。

    “一开始没机会和人说话,我累坏了。”她说,“但我脑海中不断出现努里和阿芙拉(小说中的人物)。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能看见这个失明的女人,她终日待在爱子身亡的家里不愿出门;一个男人带礼物给她。我觉得这里也许有故事。”

    莱夫特里开始在雅典的大街小巷探访,遇到了很多来欧洲寻求安全的男人、女人和孩子。

    “我记得一个女人,她拿一块木炭,画她失去的亲人和家园,画面优美而灰暗。我见过一个男人,他坐在维多利亚广场,沉默不语。他手里撰着一张母亲和弟弟的合影,他们在战争中死去了。他撰着这张照片,过了好久,才能对着照片说:‘我想念你们。’他之前说不出这句话。”

    在希腊待了两个月后,莱夫特里带着未来一年的计划回到伦敦的家。她开始构思一对身陷叙利亚冲突的夫妇的故事,同时学习阿拉伯语,为来年夏天重返雅典做准备。在每周的语言课上,她的老师,一位叫易卜拉欣的叙利亚难民,都会详细地描述他的家乡阿勒颇。

    “我知道努里和阿芙拉必须穿越叙利亚才能到达土耳其,我去不了叙利亚,去那里无异于自寻短见。所以,我们采取了这个权宜之计。我每周都会去见易卜拉欣,我们在地图上走过一个个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构思出小说的基本框架。这不是故事的重头戏,却是重要部分,所以我必须尽可能地做好。”

    莱夫特里还借鉴了她对父母的祖国塞浦路斯的了解,塞浦路斯位于叙利亚西边几百公里处。 “叙利亚和塞浦路斯的气候相差无几,植物、花卉和气味。我以此为基础。”

    作为难民的女儿,莱夫特里对战争造成的创伤深有体会,并且将它写进小说中。他父亲是一位前军官,他从不对孩子们提及1974年塞浦路斯战争的经历。她母亲逃离了这个国家,也绝口不提那场战争。

    “父母说的无非是开始新生活、找工作、安家和融入社会。战争的创伤,流离失所,东躲西藏,这些就像我们成长过程中能感受到的隆隆声。作为一个孩子,你见惯了,但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我努力了解这些反应从何而来。是什么阻止人们讲诉他们的创伤?”

    2017年,莱夫特里重返雅典。她发现之前做志愿者的希望中心,已经从一个救助中心变成了一个活动中心。“他们希望人们学习技能,否则只会一直受人帮助。我们教他们英语、德语和希腊语。我们仍然在帮助他们,但换了一种方式。”

    2016年做志愿者,克里丝蒂•莱夫特里和难民们在雅典的希望中心外。

    克里丝蒂·莱夫特里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她尽可能多地与叙利亚妇女相处,了解她们经历的苦难和悲痛。“我认为我第二年才开始真正构思这个故事。我传授女人们知识,我抱着她们的孩子,与她们真正心意相通。

    我开始明白力量和希望对于她们意味着什么。

    “我观察孩子们玩耍,意识到他们的游戏是如何改变的,他们安定下来后,感觉更安全了。死亡不再随时降临,也不再有恐惧。我记得一个人告诉我,

    他的孩子总是问:‘我们会在战争中死去吗?’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

    家庭的故事

    与这些妇女长期相处,帮莱夫特里构思了阿芙拉这个人物,即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她在阿勒颇的一次轰炸中双目失明。这位悲痛欲绝的母亲,在丈夫努里陷入绝望的时候,坚毅地站在他身边。他们穿越土耳其和希腊,这是许多家庭经过雅典的真实写照。

    “在写她的时候,我就想,她困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创伤中,所以她沉默寡言。事实上,她比努里更悲伤。我觉得她从一开始就比他看得更透彻。”

    努里这个人物是莱夫特里回到英国后才成型的。在决定阿芙拉的丈夫是一位养蜂人后,莱夫特里看到了里亚德·阿尔索斯博士写的一篇文章,阿尔索斯博士是大马士革大学第一位开授养蜂课程的教师,他如今生活在哈德斯菲尔德。她通过脸书联系到了阿尔索斯博士。博士邀请她去西约克郡,见一见他2013年逃离叙利亚的家人。在那里,他向她介绍了养蜂的世界。

    “看蜜蜂的时候,我没有戴任何防护装备。这很吓人,但我信任他,他给人一种知识渊博的感觉。他让我站在那里,用手蒙住眼睛,别说话。我至今记得那声音、气味和蜂巢。我仿佛置身惊险却美丽的泡泡中。”

    和阿尔索斯博士一样,努里和阿芙拉也挚爱养蜂,小说讲述了这对夫妇从叙利亚辗转前往英国的旅程。然而,故事的核心并不是跨越中东和欧洲的奥德赛之旅,而是这对夫妇的关系。莱夫特里表示。

    “故事的重点不在于他们能否抵达英国,而是他们能不能走进彼此的心。小说表面上讲诉的是长途跋涉,但真正的故事是这对夫妻破碎的关系。”

    这些寻求庇护的人,常常被非人性化,甚至因为他们试图到欧洲而受到诽谤,莱夫特里希望《阿勒颇养蜂人》能让人们对难民的经历有更多的同情。

    “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到处充斥着分歧和不安,尤其是在英国。我记得去雅典做志愿者之前,难民新闻铺天盖地。现在却销声匿迹了。这一切究竟去了哪里?问题还存在,那些人依然流离失所,他们依然在找安身之处,他们依然深受苦楚。这一桩桩一件件如今何处寻觅?”

    ——以上摘自《爱尔兰时报》

  • 网上有书评转于此

    作者:赤足行走 发布时间:2015-11-01 09:00:19

    对美国法律感兴趣的读者而言,法学家伯纳德·施瓦茨教授的名字并不陌生,这本中译名为《民主的进程:影响美国法律的"十宗最"》的书可以称作施瓦茨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中风格最为独特的一部作品。此书行文举重若轻,幽默风趣,将大道理大法学大历史通通切碎搅拌,加工成一道道慕斯,冰凉可口且营养丰富。实际上这部作品亦是他人生旅程中最后一部书,也许这部著作真得注定成为他一生精研美国法律史的提炼与精华,用作者施瓦茨先生自己的话讲即“依我毕生所学推理而来”。

    人物品评,史家妙笔

    周作人先生曾说,“如果假话公话多说一分,私话真分则少一分”,所以必须“比较地少点客气”,而施瓦茨先生先生在这本著作中臧否人物真不客气,完全不留情面。即使从看热闹的心态,看到平日里普遍“奉若圣明”般地供起来的大法官们也有这么灰头土脸的西洋景着实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在施瓦茨笔下,有的大法官像“头脑简单的野猫,除了将美国撕为碎片,一事无成”,有的大法官“粗鲁得无法容忍,尖刻到无理取闹”,更有的大法官“卑鄙阴险的暴君,道德和智力的双重侏儒”。

    当然,正面描写的大法官也给人以深刻印象,字里行间带有作者自己对美国普通法发展脉搏和美国史的深刻把握与体察。他举出最高法院的历史上十位大法官,论证他们对法律的影响无人能及,虽然这十位大法官并非个个都精通普通法,也并非都是完美的司法大师,但是他们每一位都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威去塑造美国的宪政民主体系,以使之满足历史和时代的需求,“他们将自己法袍上的一身威严运用到了极致,这也是最终成就他们伟大地位的原因”。

    以最精炼的语言总结即:马歇尔奠定了美国公法的基础,他同时还确立了最高法院作为宪政民主体系支点的地位。斯托里领导了使普通法适应美国早期新国家的变革。备受争议的坦尼其实也不含糊,他掌管之下的最高法院进一步构筑了马歇尔的宪法大厦,公共权力和迅速成长的公司经济得到宪法的认可。菲尔德在保护商业免于政府权力调节干预的过程中,将重点转移到了私权保护上。大家十分熟悉的霍姆斯奠定了二十世纪法律的主题,以及法律适应“时代需求”的必要性。布兰代斯在发展新的判案方法的同时,奠定了福利国家的法理基础。休斯领导最高法院阻击菲尔德法律理念的影响取得成功,同时支持了广泛的政府权力。布莱克将宪法的天平纠偏,突出个人权利的保护的。沃伦引导了新一轮的能动主义风潮,使得最高法院成为宪政体系的生命中枢。布伦南保证了“我们现在都是激进分子”,他的“活的宪法”的理念也成为当时法律学的主导。

    以上提到的或未曾提到的众多法律风云人物,施瓦茨教授除了以人物个人成就、法理脉络、舆论评价及人生轶事等来分析外,还结合历史上众多或彪炳史册,或饱受诟病的案例来剖析。书中对各色人等的生动描述,有时会让你想起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又或让你联想到太史公的“世家”与“列传”,虽然远不足以与前述两者的深远影响力比肩,但若将历史人物范围限定于美国法律圈中,施氏的人物点评亦足称史家妙笔。

    法言法理,春风化雨

    结合生动案例及一尊尊法坛巨擘的背景介绍,本书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众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启人思索。比如,美国私法的历史,在最高法院层面,马歇尔的法庭判决使普通法与不断扩张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开辟了在实业前景之下的私法重塑之路。个人的行动自由和意志自由成为了法律的最终目的,恰如其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一样。法律成为征服这片新大陆的首要工具,也成为经济向社会各阶层开放的首要手段,如果说马歇尔是早期美国公法的主要设计师,那么在私法领域中占据相应席位的当属马歇尔法院中的斯托里。后来,私法的发展,主要还是得益于最高法院以外杰出法官们默默无闻的贡献,作者认为他们才是最主要的造法者,因为美国私法发展几乎全部是州法庭的成果。如“布朗诉肯德尔案”建立了现代侵权法的基础,过错原则取代了之前普通法的无过错归责原则,成为判断侵权的基础。

    另外又如,低级的法庭对美国宪政的发展方面,作者施氏指出其功亦不可没,最高法院所创造的众多重要法律原则,起初都产生于州法院的判决之中,如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之前,或者说是美国宪法生效之前,邦法庭就已经开始行使合宪性审查的权力了,其行使司法审查权的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贝亚德诉辛格尔顿案”,又如,一位不知名的州法官做出一项著名的关于宪法体制的判决,该案判决成为关于第一修正案的划时代的判决,最终影响了联邦最高法院。以上种种,比比皆是。读者看到其书“大理石殿堂之外的卓越法官”和“圣殿之外的法律丰碑”两章节之时,那些看似苦大仇深的理论难题就在这轻松活泼的笔触下变为化雨春风。

    有关美国司法制度的运行规律,施瓦茨教授从已着墨不少的法官转而聚焦到律师以及审判本身上来,读者可以阅读《民主的进程:影响美国法律的"十宗最"》这本书中“法官的伙伴”和“公演的正义剧”两部分,来了解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律师和最重要的十场审判。威廉·J. 布伦南认为律师是法官平等的搭档,审案时法官与律师伙伴们勠力同心,各司其职,形成了判决,并因此塑造了由判决产生的法律。书中所列举的每一位律师,皆个性十足,同时也都为美国法律和美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印象最深的是“神一般的丹尼尔·韦伯斯特”,这位律师如此自信,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在“吉本斯诉奥格登案”划时代判决中的作用:“马歇尔法庭意见,不过是我的观点的重复罢了,马歇尔大法官像婴儿吮吸母乳一样吸收了我的观点”。

    关于那些万众瞩目的审判,伟大的审判成全了伟大的故事,它们不仅仅是司法议题的折射,更反映了国家本身的发展历程;施瓦茨先生在书中介绍的案件就是这些最重要判决的代表。他借用威廉·威莫斯案中的亚当斯的发言来表达独立审判的重要意义,“在政府更迭、激情动荡或者热情涨退之间,法律将始终保持着自己稳定的不偏不倚的轨迹,它不会为不确定的想望、幻象或人类肆无忌惮的脾性而弯折。一方面,它冷酷地对待罪囚们的哭泣和哀鸣,另一方面,它也对民众的喧嚣吵闹保持沉默”。

    幻影墨香,法治灵粮

    书中施瓦茨教授还跟读者谈了有关法律的社会文化,他在书中“最有影响力的法律人映像”这一部分与大家分享了他心目中的十部最伟大的法律电影。说实话,作者上世纪20年代出生,其怀旧程度可以想见,所以其选的电影精典“老片”居多,对于我们这一代吃BostonLegal快餐成长的青年中年而言,可能节奏慢了点,味道淡了点。但难于否认,这些经典丝毫不因年代而褪色,其光彩依旧非凡,就拿其中作者喜爱的一部《十二怒汉》来说,2015年我国也“依葫芦画瓢”翻拍出《十二公民》这部电影,反响还算不错,但回看《十二怒汉》,其张力其情节其表演,分分毫毫不让于后者。

    霍姆斯说法律是魔镜,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映像,而电影艺术更像是今日的魔镜,我们能从中找到生活和法律的影子。《十二怒汉》这部电影出色地展示了陪审团运作的机制,是一部令人振奋的影片,同时,它也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使我们有机会思忖法律审判程序这些重大的问题。

    作为法学家,同时也作为众多有影响的学术著作的创作者,认为美国与英国法相比较,法庭以外的文字对美国法律的影响更为深远一些。施氏在这本书中一章“塑造美国法的经典”部分为大家“列书单”,列出十部对美国法律发展影响最大的书籍,附有精彩书评,涉及众多重要法学理论问题。施瓦茨教授认为这个书单中众作品的作者们在塑造法律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不亚于任何活跃于法庭或议会厅堂中人。这十位作家中,有七位曾是法官,其中三位还曾在联邦最高法院任职(不过,七位法官当中的四位在任职法官之前已经著书,一位则是从法院退休到学界之后才开始写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十本著作大多数与大学法学院相关,大位中有六位在著书时拥有法学院教授身份。

    同样,本书《民主的进程》作者也是法学院教授,曾在在纽约大学法学院任教45年,著作颇丰,并被译为中日德西等文字。这本书的中文版共二十多万字,这样的书应该不算薄,而且还是non-fiction的法律学术著作,可能初听会猜读此书会跟他谈到所列书单中的书籍一样难肯晦涩。实则不然,这部书的作者硬是把原本令人生畏的法律知识和历史变成了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而且,这本书有一个神奇之处,即四百多页中间任意翻到其中一页您都可津津有味地读下去,而全无支离破碎之感。

    总之,《民主的进程:影响美国法律的十宗最》,是对两百多年美国法律精华的生动总结提炼,也是一本富有趣味性的美国法律通史,蕴含了法学家伯纳德·施瓦茨教授五十多年的学术积累,点评独到,发人深省。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愉快的找书体验(381+)
  • 无盗版(111+)
  • 图书多(650+)
  • 书籍完整(668+)
  • 无广告(588+)
  • 还行吧(210+)
  • 字体合适(445+)
  • 强烈推荐(535+)
  • 简单(387+)
  • 小说多(187+)
  • 体验差(233+)
  • 章节完整(542+)

下载评价

  • 网友 方***旋: ( 2024-12-21 07:27:13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苍***如: ( 2025-01-08 00:56:23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寇***音: ( 2024-12-25 07:26:26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隗***杉: ( 2024-12-23 05:10:32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居***南: ( 2025-01-06 07:50:04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蓬***之: ( 2025-01-04 14:23:05 )

    好棒good

  • 网友 孔***旋: ( 2024-12-26 10:44:18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索***宸: ( 2024-12-24 03:04:43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曾***文: ( 2024-12-27 06:02:06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焦***山: ( 2024-12-10 07:30:36 )

    不错。。。。。

  • 网友 晏***媛: ( 2024-12-18 04:34:36 )

    够人性化!

  • 网友 师***怡: ( 2024-12-23 09:12:18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师***怀: ( 2024-12-20 03:47:27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石***致: ( 2024-12-24 03:37:42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