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儿(《82年生的金智英》强有力的继承者 /获奖/好评如潮)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关于女儿(《82年生的金智英》强有力的继承者 /获奖/好评如潮)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关于女儿(《82年生的金智英》强有力的继承者 /获奖/好评如潮)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关于女儿(《82年生的金智英》强有力的继承者 /获奖/好评如潮)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关于女儿(《82年生的金智英》强有力的继承者 /获奖/好评如潮)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关于女儿(《82年生的金智英》强有力的继承者 /获奖/好评如潮)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关于女儿(《82年生的金智英》强有力的继承者 /获奖/好评如潮)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关于女儿(《82年生的金智英》强有力的继承者 /获奖/好评如潮)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关于女儿(《82年生的金智英》强有力的继承者 /获奖/好评如潮)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我”作为母亲,一生都为女儿而活,对女儿抱有许多期盼。女儿却认为母亲从不聆听自己,更带回同为女性的伴侣,迫使母亲接受她们即将偏离“正常”的未来。
同时,母亲目睹着自己疗养院负责的患者珍女士罹患失智症、成为被机构、被社会所抛弃的包袱,在珍的身上,母亲仿佛看到了老后从孤独走向死亡的自己,也看到了以类似悲剧收场的女儿的未来……
在误解与撕裂,在对话与缝合的反复尝试中,母女俩同时被内在与外部世界的力量所推动着,前行着,逐渐逼近着彼此……
书籍目录:
关于女儿
导读
作者介绍:
金惠珍
1983年生于韩国大邱。
2013年,凭借长篇小说《中yang站》获第5届“中yang长篇小说文学奖”。
2018年,凭借《关于女儿》获第36届“申东晔文学奖”,该作也成为了继《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zui受关注的韩国女性小说。
2020年,再次以《9号的工作》(简中版待出)获得第28届“大山文学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
媒体评论
从女性性少数群体身上,更能看清为偏见支配的社会。
──《东亚日报》
本书描写暴露在厌恶和排斥暴与力中的女性的同时,也一直着力于理解与成长。书中的母亲坚持不懈地去理解,不是希望某个人理解自己,而是希望自己能够理解他人。
——《每日经济》
本书尖锐地展示了韩国社会针对本就难以立足的少数群体设立的bao力机制。通过记述和刻画一位“酷儿”的母亲达到“zui佳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达成理解的更多可能性。
──《韩国日报》
每个人都可能是彼此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母亲,因为“毫不相干的外人”实际上并不存在,也许凭借这股力量,我们终能走向“宛如奇迹般的理解”的那一步。
──金申贤京(柏林ziyou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当人们忙着对“酷儿”和女性主义争辩不休时,本书已超越了“概念”与“界限”,成为一部杰作。
──姜英淑(韩国作家)
小说中的主人公并不是用无条件的爱和牺牲描绘的“主流”母亲,女儿也不会对母亲表现出溢于言表的体谅与安慰。她们在母亲和女儿的身份之下,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烦恼与生活。
——文允江(韩国作家)
平凡的生活或许本就是艰难的,然而艰难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对“平凡是谁制定的”这一标准的考察。本书展现的不单纯是弱势群体遭受的偏见,还有我们在此时此刻共同所处的现实。
——《锦江日报》
书籍介绍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关于女儿,亦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关于母女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输赢的理解之战,也关于“各式各样”的我们
母亲的期待关乎“正常”,而女儿的期待关乎“自由”;母亲往往把女儿当成自己人生的延伸,女儿却再也不想像妈妈那样活着……
—“那个在我的血肉中诞生的孩子,为何成了离我最远、无法了解的人?”
—“妈难道不能接受我本来的样子吗?你不是说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吗?不是说跟别人不一样,不代表是坏事吗?这不都是妈说过的话吗?为什么这些话在我身上就变成了例外!”
普通母亲的独白,唤起身为女儿的我们所经历过的共同恐惧,和仍在等待的理解;叛逆女儿的反问,质疑着所有标签与偏见,也反问着整个社会的“厌女”叙事。
献给所有的“坏女儿”,和挣扎着想理解的好母亲。
★《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最受瞩目的东亚女性书写,申东晔文学奖获奖作品,韩国四大主流媒体重磅推荐!
继“金智英”之后,再次掀起韩国女性文学阅读与讨论的新热潮。
韩国三大网路书店YES24“文学作家选定的年度作品”、“文学热销榜年度之书”;韩国最大连锁书店保教文库“年度推荐作家”。
★“即使抛开女性的故事,此类作品也能引起读者关注,在于其对性少数群体和孤寡老人等社会边缘群体强有力的叙事。”
——《82年生的金智英》《关于女儿》韩文版编辑 朴慧珍
从性别议题到职场议题,从被抛弃的老人到被榨干的底层劳动者,以小人物视角揭露一个被资本与偏见支配的东亚社会,以及我们所有人身处的现实。
30年前到遥远的石油之国赚钱的男人;退休后只能在养老院擦屎擦尿谋生的妇女;风能进雨能进只有还贷不能停的房产投资;被卡着转正日期解雇的劳务派遣讲师……
男性缺席之后,三代女性以各自的方式面对衰老、病痛与孤独,撕破东亚传统家庭的虚假温情,实现打破血缘关系的女性互助。家庭并不能拯救孤独,爱与理解才能。
★一幅燃烧母亲的自画像,一段父权制家庭的悼词,一部跨世代女性的互爱互助的接纳史
为蒙受不公的同事争取权益的勇敢女儿,没有得到过任何肯定;为国际难民儿童事业付出全部青春的独立女性,在老去后成为社会的弃品。
无论身处哪个世代,女性依然尝遍偏见、旧俗和“正常”“完整”带来的苦难。但书中的她们都有面向危险的勇气和承担各自选择后果的坚韧。
★可能是东亚文学中第一次,从孤独母亲的角度,书写“性少数派”的女儿;
突破“酷儿”和“女性主义”的标签,一部挑战传统与界限的杰作!
★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新锐插画师×知名设计师,匠心设计,倾情奉上
《关于女儿》整体视觉由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使用新锐插画师目垂的作品。富有质感的笔触,安静而充满力量的调色,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内容简介】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我”作为母亲,一生都为女儿而活,对女儿抱有许多期盼。女儿却认为母亲从不聆听自己,更带回同为女性的伴侣,迫使母亲接受她们即将偏离“正常”的未来。
同时,母亲目睹着自己疗养院负责的患者珍女士因为罹患失智症,成为被机构、被社会所抛弃的包袱,在珍的身上,母亲仿彿看到了老后从孤独走向死亡的自己,也看到了以同样可以面临类似悲剧的女儿的未来……
在误解与撕裂,在对话与缝合的反复尝试中,母女俩同时被内在与外部世界的力量所推动着,前行着,逐渐逼近着彼此……
【媒体推荐】
从女性性少数群体身上,更能看清为偏见支配的社会。
——《东亚日报》
本书描写暴露在厌恶和排斥暴与力中的女性的同时,也一直着力于理解与成长。书中的母亲坚持不懈地去理解,不是希望某个人理解自己,而是希望自己能够理解他人。
——《每日经济》
本书尖锐地展示了韩国社会针对本就难以立足的少数群体设立的暴力机制。通过记述和刻画一位“酷儿”的母亲达到“最佳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达成理解的更多可能性。
——《韩国日报》
每个人都可能是彼此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母亲,因为“毫不相干的外人”实际上并不存在,也许凭借这股力量,我们终能走向“宛如奇迹般的理解”的那一步。
——金申贤京(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当人们忙着对“酷儿”和女性主义争辩不休时,本书已超越了“概念”与“界限”,成为一部杰作。
——姜英淑(韩国作家)
小说中的主人公并不是用无条件的爱和牺牲描绘的“主流”母亲,女儿也不会对母亲表现出溢于言表的体谅与安慰。她们在母亲和女儿的身份之下,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烦恼与生活。
——文允江(韩国作家)
平凡的生活或许本就是艰难的,然而艰难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对“平凡是谁制定的”这一标准的考察。本书展现的不单纯是弱势群体遭受的偏见,还有我们在此时此刻共同所处的现实。
——《锦江日报》
精彩短评:
作者:布卤 发布时间:2022-10-28 10:24:43
母亲一直在控诉,我的女儿怎么会这样?可实际上母女俩何其相似,女儿不愿意随波逐流,发起向学校的抗议。母亲也不愿意随波逐流,执意把疗养院的老人带回家。很多母亲都会感叹自己的女儿不像自己或者说,怎么会是这样?但其实这样的女儿不就是你们亲手造就的吗?!
作者:叶酱 发布时间:2022-10-18 10:38:36
时而把自己代入母亲,时而又把自己代入女儿。整本书就是东亚式家庭对亲子关系的一次长长的凝视。剔除男性存在的同时,却又都是父权制下受害的产物。养老院看护的设定很棒,衰老、孤独、死亡,赤裸裸且冷眼旁观的陈述,与无偿照护并替老人送终的走向,形成了巨大的情感张力。“平凡而幸福的日子”,希望我不会变成只希望孩子过这样生活的母亲。
作者:黎戈 发布时间:2022-12-09 13:33:11
当传统社会结构解体后,东亚社会对“家”仍有执念,同性恋、少子、单身失能老人……一个个困境中挣扎而孤独的个体。这书是一场睁眼的绝境,清晰的大雾,雾中彼此遥远而微弱地试图理解。
作者:Lottie 发布时间:2023-03-08 21:20:04
夫职和父职缺失的家庭里,把女儿当成一切的希望的母亲,发觉女儿走上了另一条自己无法理解的路后,内心的控诉、悲伤和自责。书中描写母亲的内心独白太过真实,实在是不忍责备。
作者:1234567 发布时间:2021-06-27 14:10:09
书中读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作者:momo 发布时间:2022-11-09 23:52:41
喜欢这本书,看到一半感觉很压抑,但是可能因为是小说吧,后面的故事发展还是治愈带有力量的。中间有很多地方感觉好像在点我
深度书评:
“我理解,但不能接受我的孩子过那种人生”
作者:深空转体两周半 发布时间:2022-11-22 13:44:59
书已经看完两天了,一直在想写点什么好。这本书能出我挺意外的,我前一份工作是在某大型进出口图书公司做外版书采购,有一段时间被通知批量下架了很多()相关的书,连《朱利安是条美人鱼》(Julian Is a Mermaid)这种绘本,也下架了,虽说这不是公司个别人的决策,但当时部门领导的话一直令我印象深刻,她原话大概是这样的:
“我理解这个群体,也有朋友是(同性恋),但如果我女儿也这样的话,我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她还在群里分享了一篇公号文章,大意是同性恋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最后发表读后感言:“有病就要去治病”。同性恋非罪化非病化已经多少年了,时至今日还能看见这种文章,不得不说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我很想把那篇写得头头是道的奇文也分享上来,但是时间太久远了,怎么翻也找不到。话又说回来,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要和保守人士大战三百回合,我想说的是,“我理解,但不能接受我的孩子过那种人生”这种谎言句式,在我们的身边处处可见,这个句式,可以替换成任意你见过的长辈劝诫:
“我懂现在‘穿衣自由’,但你一个女孩子,还是不能穿太短的裙子出门。”
“丁克很时髦,但别人会猜测你们(生理上)是不是有问题。”
“时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妞妞一个多孤单呀,还是再生一个小弟弟陪她玩吧。”
……
这种话,一般只有半句是真的。“我理解,但不接受”,很多情况下,就是“我不理解”。二十世纪末尾到二十一世纪初,我们这几代人所经历的社会生活,说是剧变也不为过,彼此之间能沟通已经很不错了,谈理解实在是奢望。
回到这本书。《关于女儿》令人惊喜的地方,就是视角转变,作者从一个母亲的视角出发,写她和自己不走寻常路的女儿的矛盾。统观整个故事,母亲对女儿的不满,主要来源于两点:“与众不同的性取向”和“多管闲事”,下面这段话,代表了多少父母对儿女的心声:
现在为时不晚,去找个不错的对象结婚生子吧。谁没有年少轻狂过?只要现在及时回头就好了。我是你妈,除了我,还有谁会对你说这种话?不管你怎么生活,别人都不会在乎,也不会关心你的。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本书不值一读。故事的巧妙之处在于,作者在故事中设置了珍这个角色。珍自由灿烂、备受尊敬的前半生,与失智无法自理、被养老院无情抛弃的后半生形成惨烈对比,并由母亲——这个专门负责照顾她的护工亲眼见证。这个过程一方面激化了母女之间的矛盾,母亲一想到女儿的“无人照顾”的后半生,就五内俱焚。另一方面,珍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也激发出了母亲心中的正义感,这世上本无与自己完全无关的事情,只是未事到临头。
珍的遭遇让母亲不得不面对这个惨烈的现实:严酷的社会环境下,大群体对少数人的漠视,才是她们母女间冲突的根源。她心中恐惧的真相,选择避而不见的事实是:无法自理的珍、被排斥的性少数女儿,甚至晚年终日劳作的她自己,都是弱势群体,正在或即将被社会抛弃。
母亲想让女儿走的那条人生路,我们每一个东亚小孩都很熟悉。书最后的导读部分,分析了韩国乃至东亚国家这种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的原因,这里不多写了。《关于女儿》的结尾算半开放结局,母女是否和解?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母亲将珍接回了家住,无疑已经表明了身为边缘人,无论如何也要相互依存生存下去的决心。
写到这里,我想起看过的一部台湾的记录片:《日常对话》,导演记录的是身为女儿的自己,和多年来沉默的同性恋母亲的对话。有笑有泪,十分推荐。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轻松的人生路吗?母亲恐惧女儿走上那种被社会排斥的“少数人”的人生,但就算是循规蹈矩过了大半辈子的母亲自己,也会在气急的时候冲女儿怒吼:“你以为家人有那么容易当吗?以为轻轻松松就能成为家人吗?你们知道什么是不得不尽的义务吗?”
如此看来,循规蹈矩的人生,也未必是轻而易举,能安然走完的人生。人生的痛苦总是各有不同,女儿的反骨、任性和理想主义,都只是朝书里书外这个不能接纳痛苦的冷漠社会发出的一声呐喊罢了 。
如果我女儿是“同性恋”,作为母亲我会怎样?
作者:中年少女永爱❤️ 发布时间:2022-12-30 17:26:56
为何我的女儿偏偏喜欢女人呢?是故意将这种其他父母一辈子都无须思虑的问题丢给我,要我试着突破难关,用这种方式来催促、胁迫我吗?为何要让生下她的我变得如此悲惨呢?我的女儿为何如此残忍?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为何令我感到羞愧丢脸呢?真讨厌因身为孩子的妈而感到无地自容的自己。那孩子为何要让我去否定她,甚至让我否定自己以及自己活过的大把岁月呢?
这段话来自韩国女作家金惠珍的小说《关于女儿》一书。同为母亲,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深处便对这个主人公母亲产生出最深切的同情和理解。于是扪心自问:如果我的女儿跟她女儿一样,也爱上了女人并同居在一起,我会怎样?会不会也这样羞愧、痛苦和绝望?我的想法可能是——
作为家长,我又能怎样?
生养孩子是有风险的。有时候,不同的家长承担的是不同的风险。
我上初中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初。邻居家有个比我大5岁的哥哥,因为学习不好,初中毕业便辍学成了待业青年。那时候,他常常跟着一帮社会上的待业青年混。其中为首的几个人总是流里流气,半路截女生搭讪耍流氓。邻居哥哥胆小,算是跟班的,远远看着,从来不参与。84年严打的时候,那几个男青年因为流氓罪被抓起来了。而邻居哥哥就跑了,不知去向。
我至今都能记得,他的父母跑来我家时那一脸慌张害怕的样子。当时,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儿女出了问题,为人父母扮演的就是一个特别煎熬的角色。就如同《关于女儿》一书中的母亲一样。
那一天,等邻居哥哥的父母拖着疲倦、恐惧、焦虑的身体离开我家后,我偷偷听到老妈跟老爸说:“这爹妈都是知识分子,念书念傻了,竟然要找到儿子去投案自首。”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吓坏了!那时候的严打搞得轰轰烈烈,游街、批斗、枪毙一点缓冲余地都没有,这不是明摆着要毁掉自己儿子的前程甚至生命吗?老爸的回答更让我吃惊:”这做爹妈的还有人性吗?”
可是做爹妈的还能怎样?儿子犯法了,投案自首,寻求宽大处理就是那对父母不想但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他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当然,这对父母也没能找到他们的儿子,但却夜夜在担忧中苦熬着。一年多后,严打的风声过去了,他们的儿子才回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儿子躲在一个黄土高坡的偏远山村,白天钻窑洞睡觉,晚上出来给家里没有劳动力的村民耕地换口饭吃,吃尽了苦头。而做父母的也在这些日子里迅速苍老了,他们谨言慎行,低调出入,对人唯唯诺诺。
好在他们的儿子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事,玩伴们被判刑的判刑,枪毙的枪毙,公安从来就没有找过这对父母,也没有通缉过他们的儿子。
但这件惊心动魄的事情,让我知道,普通老百姓的儿女违法犯罪了,父母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除了惊恐还有就是无奈和承受。
前些年,我家小区的保安里多了一位气质不凡的老头。70多岁的样子,整洁干练,温文尔雅。看着不像保安,更像有来头的地方干部。每到周末,总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会来给他送饭。两人会立在门卫处,站着享受一顿午餐。
后来熟悉了,老头就给我讲了他们的故事。
我猜的没错,这个老头果然是河南一个县里的退休公务员,上班时是当地的科级干部。那个给他送饭的老太太是他的爱人,也是一位当地的退休公务员,给北京一个家庭做饭带孩子。他们都有退休金,为什么还到北京来打工赚钱?
老头说,因为养女。这个捡来的女儿,让他们两口子在晚年时遭遇了年轻时都没有经历过的苦难。
他们生有两个儿子,因为计划生育政策,想要一个女儿的梦想,在二儿子出生后,就不再有可能了。有一年他出差,在长途汽车上,看到一对母女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坐在他的旁座上,于是一路上就忍不住表现出对小女婴的喜爱。大巴车到服务区的时候,娘俩就请他帮忙抱一下孩子,声称要去一下厕所。这一去,那对母女就再也没有回到车上。万般无奈,他只好把女婴抱回了家。一开始,夫妻两个窃喜,日思夜想要个女娃,终于老天成全了他们。在精心养育下,女孩子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两个哥哥对这个妹妹也宠爱有加。
然而出嫁后的女儿在婆家跟人学会了打麻将赌博。一开始玩的金额小,后来越玩越大。在把两个哥哥的存款骗完之后,还把养父母的房本偷偷拿去抵押给了放高利贷的人。当债主到老两口家里收房子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了这件事情。
为了保住这套唯一可以居住的房子,他们把手里的存款全部给了债主,还远远不够女儿欠下的赌债。债主三天两头用石头砸他们单元房的玻璃,搞得做邻居的同事们不得安宁。于是他们只好答应那些人分期给付赌债。
期间,养女的婆家劝儿子办了离婚手续,把她赶出了家门。养女没有回来,突然消失了,不知所踪。两位老人一边焦虑地担心女儿会遭遇不测,一边在努力想办法替养女还钱。
地方上的退休金不高,为了按期还上赌债,老两口决定继续打工。又听说养女跑到了北京,他们便跑来北京一面打工,一面寻找养女。
老头后悔地跟我说:“当时抱回这个孩子,对她的亲身父母一点不了解。现在想来,她的基因里就生性好赌,无论我们怎样教育她,还是不能改变她骨子里的东西。”
说起这个,他会对照着看他的两个儿子。他们读书不错,毕业工作也不错。一个在当地的工商局,一个在税务局。从来没有让老两口操过这么多心。
他感慨地跟我说:“我为什么要抱这么一个女娃回家,毁了自己和老伴的整个老年生活?”
是啊,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他们想要一个跟他们贴心的人。然而,谁能确定自己养育的孩子是来报恩的还是来讨债的?
孩子小时,作为父母你会教育他(她)不要触犯法律,不要违背道德,要对社会和家庭有所担当。要学会一技之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长大的孩子是不是都能像父母期盼的那样安全顺利地走完自己的一生?显然不是的。一方面,他们总是会在自己的生命长河里,按照欲望书写自己的历史。另一方面,他们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可能会发生自己都意想不到的灾祸。一旦孩子遭遇人生劫难,累及父母,作父母的能做的只有承受,忍耐和痛苦,除此之外还能怎样?
那是女儿的人生选择,不是我的!
尽管作为母亲跟女儿有着极其密切的血肉关系,依然不可能、也做不到事事都能对孩子进行掌控。有了这个最基本的认识,做父母的就不会自找苦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孩子的选择。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叛逆传统,但又不违法、不缺德,也不会伤害别人的选择。
事实上,早在读高中的时候,女儿就已经把这样的人生选择权从我这里要走了。只不过,那时她要走的是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权。那是我们母女最艰难的一次争执,女儿要,妈妈不想给。这段故事,我们娘俩以盲写的方式写进了《妈,这是我的人生!》这本即将出版的书里。那次的感受,我记忆犹新。就像金惠珍在书里写的那样:
“曾经认为妈妈就等于全世界的孩子;像块海绵般将我所说的话完全吸收并且成长的孩子;只要我说好或不好,就会以我的标准认定的孩子;会说自己做错了,随即折返到我期望的位置上的孩子……如今孩子已经从我身旁赶超,走得远远的了。即便我手持藤条,摆出再凶的表情也无济于事。女儿的世界已经离我太远,女儿再也不会回到我的怀抱里。”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女儿突然离我很远了。她做出的职业选择,在高中阶段已经跟我的预期目标大相径庭了。对于一生拼尽全力“鸡娃”的妈妈来说,这意味着“鸡娃”事业中道崩殂。
遭遇过那次之后,再看《关于女儿》这本小说中妈妈的感受,除了深切同情以外,我身上已经有了抗击打的免疫力。接受女儿是同性恋又有多难呢?在我看来,她的女儿不过就是跟从自己内心喜好,做了一个不同于常人的选择——与女人同居嘛!那是她女儿的私人生活空间,看起来并没有对其他人构成伤害。作为30岁女儿的人生选择,有什么不能理解并支持的呢?但金惠珍笔下的母亲真的就是陷在一种无法自拔的痛苦里,痛苦到无法排解自己。这也使得整个小说读起来充满着低沉、哀怨和忧郁的气息。
当然,同性恋肯定是不能被大多数的社会人所接纳的,即使在经济条件很好的大城市也一样。被社会嫌弃,被周边亲朋好友说三道四,被邻居指指点点,这些都不会幸免。《关于女儿》一书中,甚至发生了“同性恋”讲师被免职的事件,主人公的女儿为了声援这些“同性恋”讲师,去参加了示威游行,并且受了伤。作为母亲,有这样的一个女儿,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真的是很难自处与自洽。
但毕竟女儿归女儿,她是一个独立人格的人。如果做妈妈的不能把女儿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承认并尊重她的话,自己就只能活在跟女儿一损俱损的羞愧和绝望中。
也不能因为曾经给孩子付出过,就把这种付出当成胁迫孩子的鞭子,让她按照你的意愿去生活。但这是很多父母惯用的伎俩,就像《关于女儿》一书中妈妈这样指责自己的女儿——
“我为了养你,把工作和一切都抛下了。因为不放心交给他人,所以我放弃了一样又一样,最后全部都抛下了。知道我是怎么拉扯你长大的吗?我把你当成我的全部。我的天啊,可是你怎能每件事都让我这么失望难过?如果不是存心如此,怎么做得出这种事?”
母亲的付出,孩子看得到。但不能因为母亲的付出,就得逼迫女儿放弃她自己的人生追求,而变成母亲想要的样子。这对女儿来说,很不公平。
作为母亲,我必须明白:18岁后,那是孩子的人生。她(他)的人生她做主,她(他)担责。从过来人的经验,能对孩子的选择提出建议就是作为母亲应尽的职责。至于孩子听不听,那是她(他)的事情。尊重、理解并支持孩子的选择,而不必胁迫她(他),更不必痛苦。
在处理与女儿的关系时,作为妈妈的我也得学会与时俱进。要跳出母女之间狭窄的空间,从高处往下俯视,从全局看向微观。否则,就会让母女关系变得拧巴。如果纠结在这种拧巴关系里,妈妈很难做到理解女儿,更无法跟女儿进行有效的沟通。
自由人文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感受、品位和癖好,只要不伤及他人,就有言语表达和行为选择的自由。以人为本,从内心愿望出发做不损害别人利益、不触犯法律的事情,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权利。
这个道理,《关于女儿》一书中的妈妈非常清楚,但却无论如何不能理解。所以她质问女儿说:
“虽然这是个‘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时代。但你觉得这像话吗?”
女儿说:“妈,小雨不是我朋友。她是我的丈夫、妻子和子女,她就是我的家人。”
“她怎么会是你的丈夫、妻子和子女?你们可以做什么?可以结婚吗?还是可以生孩子?你们现在只是在过家家而已,没有人过了三十岁还在过家家的。”
“你不是说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吗?不是说每个人生活的方式都不同吗?不是说跟别人不一样,不代表是坏事吗?这不都是妈说过的话吗?为什么这些话在我身上就变成了例外!”
“妈,你看着我。性少数者、同性恋、蕾丝边,这些名词指的就是我。这就是我,大家都用这种方式叫我。所以不管是成家也好,上班也罢,他们让我什么事都做不了,但这是我的错吗?是吗?”
是啊,她有什么错?她只是喜欢女人做丈夫而已。社会的歧视已经让她无法生活了,做妈妈的还要伙同他人再给女儿压力,并且同时给自己痛苦,这又何苦?
何况,从书中的描述来看,她女儿爱上的那个女孩子——小雨看起来还挺好的。
那孩子会在她出门前递上一个大的保温瓶和小药盒,说:
“这是咖啡,这是药盒,盖子上面印有星期几的字样,这样您以后就不会混淆了。”
妈妈也这么认为,小雨懂事、有礼貌。甚至“她有一手好厨艺,也很擅长家务”。
她会在女儿跟妈妈大吵大闹之后过来安慰妈妈。
小雨赚钱很辛苦,却负担了她女儿两年多的房租和生活费。
……
如果有一天我女儿给我领回来这么一个女孩子,我想,我们会过得温馨而愉悦。我不会像书中的妈妈那样生气地赶小雨出门。因为小雨虽然不是我的女儿,但也是别人家的女儿。同理同情,如果我女儿住在小雨家里,小雨父母赶我女儿走,我会心疼。
这么好的女孩子,她妈妈怎么就不能接受?也许,作为母亲,她更担忧女儿无儿无女,老无所养?从这本书塑造的另一人物形象珍,我看出了妈妈这个担忧。
小说用大量的篇幅写了妈妈在疗养院照顾珍的经过和感受。珍的一生看起来很辉煌,出过书,成立过特教中心,资助过贫困孩子,参加过国家级的论坛等等。尽管这样,她都无法逃过疗养院病体缠身、孤独寂寞的最后时光。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没有人为她主张权利,当身体衰败的时候,只能被送到条件更差的疗养院默默等死。
显然,珍这样的老年生活,就是妈妈眼里自己和女儿离世前的最后时光。自己还好,有女儿。可女儿怎么办?在她看来,同性恋就是一种不稳定的关系,不会像她和丈夫之间因女儿绑结在一起的亲情那么牢靠。这种没有未来的同性关系,不可能生育孩子的后续生活,当女儿老了的时候,就会像珍一样,被遗弃在疗养院里,那她这个做母亲的真是要死不瞑目了。
我不了解同性恋能不能长久,但是异性恋也很难长久。拉扯孩子,把她养大,母亲付出的很多。至于孩子是不是最后也把妈妈丢到养老院,让她在那个地方走向生命的尽头,这个还真不好说!
我想,也许等她女儿老的时候,说不定会有一个AI能悉心照料她的老年生活呢!有时候,想多了都是杞人忧天。
小说中最暖人的是,妈妈把珍接回家,三个女人悉心照料珍最后的那段日子。妈妈对女儿的同性恋问题也顾不上痛苦了。短暂的日子里,四个女人过得毫无隔阂感,祥和而平静。珍在幸福中睡着离开的那天,阳光明媚,清风徐徐。就像书中说的那样:“珍带来的和平,短暂的休战。这也成了珍最后带来的礼物。”
真希望,这份礼物来得再隆重些,短暂的休战变成永久的休战。
我和女儿,更像姐妹
《关于女儿》一书中的妈妈更像家长。在女儿面前,我则不像个妈妈。
有网友在我写的《始于极限》书评下留言,很好奇我们母女的关系。说实在的,我不知道从我们母女的文字里,大家怎么判断我们的关系。我自认为,我们母女更像姐妹。
2022年,女儿食欲和我共同完成了一本书《妈,这是我的人生!》,预计这本书能在我退休的2023年出版。书里记录了我陪女儿长大所经历的很多故事,从中你们可以判断一下我们是不是姐妹关系。
我从小长在哥哥弟弟多的家庭,没有姐妹。女儿的到来,让我有了跟姐妹相处的体验。女儿小学毕业之前,我就没有把她当成小孩看待。总是把自己的烦恼一股脑地倾倒给她,她就用稚嫩的生活经验给我出主意想办法,还跟我一起骂那些惹我生气的人。
女儿中学阶段,我依旧会在生活上事无巨细地照顾她的日常,但在学业上对她比较苛刻,督促陪伴较多。女儿则懂事乖巧,甚至仗义,总是满足妈妈饕餮般的欲望,努力考进年级前三。
上了大学,进入青春期。妈妈则到了更年期。青春期对决更年期,母女吵架的现象很普遍,但我们母女很少吵架。相反,她总是叽叽喳喳追着我说那些让我哈哈大笑的事情。只要跟女儿在一起,便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直到现在,女儿总还是要操心我的事。有时她会说,妈,您跟别人做什么事情一定跟我说说,我帮您做个判断;有时她会说,妈妈别乱点那个链接,小心被骗……,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就很恍惚,到底她是我妈还是我是她妈?
食欲的爸爸认为,我是个孩奴。孩奴就是孩子想要星星,我就马上去搭梯子摘星星,也不管有没有条件搭起那个梯子,有没有能力够着那颗星星。但女儿看到了,尽管我没条件、没能力,却还在努力。这个过程比摘下星星给她还重要,因为她能看到妈妈的爱比星星更明亮。
把女儿当成姐妹或者闺蜜的最大好处是,女儿能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这些想法和决定,我也容易理解。
《关于女儿》中描述了这么一件事:
“几天前,女儿才因为我把衣服全部混在一起洗而发了脾气,大吼白色亚麻衬衫染上了红色。反正是白色的,放点洗衣液就解决嘞,她却几乎暴跳如雷。这种时候就觉得女儿和死去的丈夫很像,只要发起脾气就什么也听不见看不见,在气消之前横行霸道,弄得对方不知所措,只能动也不动地僵在原地。”
把衣服洗坏这件事情,我也曾做过。女儿有一件毛料裤子,我没有看清洗标,直接用洗衣机洗小了,搞得她再也不能穿了。女儿特别喜欢那条裤子,而且她穿上的确特别好看。我提着那条洗小的裤子,抱歉地看着女儿。女儿一脸心疼却笑着说:“可怜的裤子啊,我妈妈把一千多块人民币洗水里啦!算了,你再找个主人吧!”我在旁边听着噗嗤乐了。我们娘俩经常把口头交流搞成脱口笑,互相吐槽对方。
在思想上,我总是追赶女儿,唯恐跟不上趟。比如,我在豆瓣偷看她多年,就是想知道她怎么想;比如她看了什么电影和连续剧,我赶紧也去追,看她受了什么影响;还比如跟在她后面捡书看,她吐槽我的时候,能找到出处梗……
很多时候,女儿是我的小老师。我的文章必须拿给小老师审阅。小老师改完,我还要对照原文看,哪些删了?为什么删?哪些改了,为什么那样改。如果我写的内容,小老师不满意了,我得推倒重来。久而久之,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我是那个俯下身子,蹲在地上,心平气和跟孩子说话的母亲;我也是那个探讨起有争议的问题时,会跟女儿面红耳赤,引经据典的妈妈。我们的关系就像一幅画,妈妈是画中深远的背景,女儿是画中灿烂的鲜花。
老北京人总会讲这样一句话:谁家锅底没有黑,谁家地上没有灰。我们母女的关系也一样,并不完美。在我看来,《关于女儿》中妈妈的烦恼比起我的,真是小事。我的烦恼是女儿的躁郁症。
我从小对她实施“鸡娃”教育,剥夺了她几乎所有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再加上我把她当情绪垃圾桶,让她幼小的心灵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负重。最直接的恶果就是:总是克制自己情绪的女儿再也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绪,她得了躁郁症。这个病,让我特别担心。以前事事都跟女儿说的烦恼,特别是充满负能量的内容,现在都被我偷偷藏起来,唯恐说了加剧她的病情。我常常跟自己说,你的姐妹已经消化不了那么多负能量了,还是自己消化吧!
但这也不影响我们继续做姐妹。我努力贴近她的思想,尽力跟她分享快乐的事情、开心的视频。把自己放到少女的心态上去理解还是少女的她。
我常常告诫自己:随意吧!只要她开心就好。希望《关于女儿》中的妈妈也能解脱:随意吧!只要她开心,女性做伴侣也挺好。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内涵好书(324+)
- 傻瓜式服务(71+)
- 可以购买(210+)
- 微信读书(271+)
- 无颠倒(85+)
- 体验还行(136+)
- 藏书馆(293+)
- 强烈推荐(591+)
下载评价
- 网友 康***溪: ( 2024-12-24 14:19:40 )
强烈推荐!!!
- 网友 丁***菱: ( 2024-12-11 19:45:1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谭***然: ( 2024-12-11 18:52:33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饶***丽: ( 2024-12-11 19:07:35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芮***枫: ( 2025-01-09 11:56:34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屠***好: ( 2025-01-09 13:06:16 )
还行吧。
- 网友 印***文: ( 2024-12-20 20:53:24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索***宸: ( 2024-12-24 03:44:41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融***华: ( 2024-12-25 15:42:37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仰***兰: ( 2024-12-18 05:23:10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居里夫人自传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采购管理流程设计与工作标准第2版【正版图书 无忧售后】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摇摆涩女郎 朱德庸 著 动漫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信号分析与处理(第2版) 石油工业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综合应用能力极致真题(社会科学专技B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事考80分系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物业管理基本制度与政策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国人文标识系列:中医药,东方智慧之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基金风云录1——蓝海密剑中国对冲基金经理公开赛优秀选手访谈录2020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预订】Mental Illness 9780737764444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