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 大人物 古今互动版:大元 成吉思汗 田芳芳 编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正版保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时代的 大人物 古今互动版:大元 成吉思汗 田芳芳 编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正版保证】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时代的 大人物 古今互动版:大元 成吉思汗 田芳芳 编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正版保证】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时代的 大人物 古今互动版:大元 成吉思汗 田芳芳 编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正版保证】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时代的 大人物 古今互动版:大元 成吉思汗 田芳芳 编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正版保证】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时代的 大人物 古今互动版:大元 成吉思汗 田芳芳 编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正版保证】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时代的 大人物 古今互动版:大元 成吉思汗 田芳芳 编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正版保证】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时代的 大人物 古今互动版:大元 成吉思汗 田芳芳 编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正版保证】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时代的 大人物 古今互动版:大元 成吉思汗 田芳芳 编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正版保证】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全国三仓发货,物流便捷,下单秒杀,欢迎选购!
内容简介:
欧洲人眼中的“不屈之王”,名副其实的“东方战神”。
灾难将他磨练成坚毅勇敢、足智多谋的统帅。他统一了蒙古,他和他的子孙将战争推进到中原、西亚、北亚及中欧地区。他缩短了东西方的距离,使东西方交往频繁起来。至高的荣誉、权力和无尽的财富,都成为彰显他巨大功绩的资本。
书籍目录:
章 天降战神
第二章 夺妻之恨
第三章 羽翼渐丰
第四章 雄霸一方
第五章 “父子”生隙
第六章 一统蒙古
第七章 封官立典
第八章 人神之战
第九章 献女求和
第十章 血漫中原
第十一章 百里荒冢
第十二章 摧枯拉朽
第十三章 气吞山河
第十四章 赶尽杀绝
第十五章 天下无敌
第十六章 一代天骄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一家姓氏,一代王朝,集天下之血火,开创一个新纪元!
他手握凝血而生,成长在部落互相攻伐的年代。他所向披靡,常常以少胜多,建立起一个地跨亚欧大陆的帝国,书写了一部不朽的战争传奇。
一代天骄,谱写了一个民族的传奇!
书籍介绍
田芳芳编著的《大元成吉思汗》内容介绍:欧洲人眼中的“不屈之王”,名副其实的“东方战神”。
灾难将他磨练成坚毅勇敢、足智多谋的统帅。他统一了蒙古,他和他的子孙将战争推进到中原、西亚、北亚及中欧地区。他缩短了东西方的距离,使东西方交往频繁起来。至高的荣誉、权力和无尽的财富,都成为彰显他巨大功绩的资本。一起来翻阅《大元成吉思汗》吧!
精彩短评:
作者:李怜青爱大米饭 发布时间:2022-04-23 18:51:25
其实不喜欢这个设定,但是它让我认识了南丁格尔女士,现实的故事更精彩一位医生传奇的一生
作者:小邪 发布时间:2020-02-07 21:02:37
每次直奔主题,其它内容一概忽略,所有小机关依次拨弄一遍,然后合上走人,真有打怪升级的风范
作者:薄荷色草地 发布时间:2019-12-25 11:20:27
总觉得有点宗教意味。
作者:Ki 发布时间:2021-09-04 23:51:00
作者的文字很有煽动性,主要内容是保险,房,股票三大板块,看完就想给自己买保险,因为另外两个没钱买。
作者:卑微的工具人 发布时间:2017-07-02 15:25:18
去年还是前年夏天读的,刚刚出版的时候吧,上个月去川文还聊到吴社,只是没想到……生命无常
作者:mulder 发布时间:2007-11-04 03:57:42
应该是高一的暑假,深圳后“周假”前?
深度书评:
说好的总统宝座呢?怎么下了场雨就没了?
作者:魏知超 发布时间:2017-04-08 17:02:42
价值400万美元的小提琴
匈牙利小提琴家Edvin Marton在2007年时发布了一张专辑《Stradivarius》。专辑的名字翻译成中文的话,就叫做《
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
直接用演奏专辑曲子的提琴来命名专辑,可见这把琴大有来历。
先说一下它有多贵吧。Edvin Marton录制这张专辑时用的那把小提琴,当时的价值差不多是
400万
美元!
我这种木耳朵是根本听不出一把400万美元的琴和一把4000块的琴拉出来有什么区别。但是据说,这种斯特拉迪瓦里提琴音色冠绝天下,所以很多顶级演奏家都以能拥有一把这种提琴为傲。
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就曾经买过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
制琴大师
斯特拉迪瓦里,当然是一个人的名字,他的全名是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意大利人,是一位制作提琴的大师,生活在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上半叶,差不多就是我们的清朝顺治到雍正这一段。
Antonio Stradivari
他一辈子做了一千多件乐器,留存到今天的差不多有600件。当然每一把都贵得离谱了。
大师走了狗屎运
大师做的琴为什么音色那么好呢?很多人都从做琴的工艺上去研究,要么设计得好,要么大师手艺特别棒呗。
这时候有两位气象学家也跑过来凑热闹,他们提出一个有点狗血的说法。他们说,一把琴的声音之所以好听,最重要的原因是用来做琴的那个
木材质量好
。
木材的纹理、弹性、密度这些东西一改变,琴弦的振动在共鸣箱里引起的共鸣就会不一样,音色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呢,大师可能只是走了狗屎运,正好找到了特别适合做琴的木材而已。
小冰期
这两位气象学家发现,从斯特拉迪瓦里出生的第二年开始,地球就正好进入了一个叫
蒙德极小期
的小冰期,一直延续了70年。
天气变冷,树木生长的速度也就变慢了。实际上这段时期树木的生长速度是过去500年来最慢的。
这样长出来的树木密度和强度就特别大,是做出顶级乐器的最理想材料。而斯特拉迪瓦里就正好是在这个小冰期开始的二十多年后启用当地的云杉来制作他的提琴的。
云杉
所以,虽然大师本身的工艺水平可能的确是足够好,但是真正让他名垂青史的,只是偶然降临的寒冷气候罢了。
天气的力量
前面这个故事出自《天气的力量》这本书,书里讲了从古到今几十个跟天气有关的故事。它的作者叫劳拉·李,是一位写作范围极其广泛的美国女作家。
在《天气的力量》里,除了刚才那样的小趣闻之外,主要内容都聚焦在
天气是怎样影响和改变了人类历史
。
大家知道,历史发展的进程充满偶然,有时候天降雄主,一个特别能折腾的皇帝就能彻底改变历史走向。
还有的时候呢,就更无厘头了,一场偶然下起来的暴雨、一阵忽然改变方向的大风就可能改写一个民族的命运。
而且,比起那些政治强人改变历史的情形,天气改变历史有时候更难被我们察觉。
比如说,天气有可能会影响政治选举的结果。
下雨天选出来的总统
最近这一次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打了很多人的脸,美国大部分精英和主流媒体甚至在投票那一天都觉得希拉里必胜,没想到最后当选的是特朗普。
其实这样的情形在美国历史上发生过一次,那就是1948年的二战后第一次选举。
民主党候选人是杜鲁门,二战期间他是罗斯福的副总统,因为罗斯福死在任上,所以他接替罗斯福做了几年总统。既然不是通过民选选上来的,杜鲁门的民意基础和威望就不太行。
而另外那一边共和党的候选人,是纽约州州长托马斯·杜威,他的民意基础就非常好。大选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杜威必胜,跟这回大家看希拉里差不多。
结果后来大家都知道,杜鲁门意外击败杜威,又当了一届总统。
那么杜鲁门是怎么获胜的呢?事后有各种各样的分析:比如有人说杜鲁门能意外获胜是因为他走的是亲民路线,而且特别勤奋,坐着火车一站一站地拉票,不知不觉就征服了很多选民的心。
《天气的力量》说,除了杜鲁门自己的努力之外,可能还有一个很意外的因素偶然帮了他的大忙。那就是天气。
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投票日那一天,美国很多地方在下雨。
下雨对谁有利呢?对杜鲁门的民主党有利。
因为民主党的选民基本在城市,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和道路不太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就算下雨,城市里的选民出去投票也不会太麻烦,所以下雨不太容易动摇民主党的选票。
但是共和党的选民很多分散在乡村,一下雨,乡村的很多道路就变得泥泞,有些不太坚定的选民开门一看,路上全是泥巴,就懒得出去投票了。
1948年投票那一天,不但美国很多地方在下雨,而且连雨水的分布都特别眷顾民主党。
比如在伊利诺伊这个摇摆州,那一天的暴风雨就基本集中在乡村地区,却正好绕过了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和以工业为主的伊利诺伊州北部。
那一天加州也在下大雨,而且雨水也偏偏下在了共和党人占优势的加州北部,而民主党占优势的加州南部天气却很好。
当时,伊利诺伊州、加州和俄亥俄州这三个摇摆州里,只要全体选民里0.28%的人投票情况发生变化,就可能改变大选的结果。所以那一天伊利诺伊州和加州的大雨很有可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你看,这一场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被一场大雨给改变的。
联想到这一回的美国大选,很多人都说特朗普获胜是农村包围城市,是分散在村镇的那些底层白人把票投给了他。结合前面说的这个故事,不禁好奇投票的那一天是不是美国的雨水正好特别少呢?
俄国的魔幻冬天
天气改变国运,最引人注目的情形无疑就是天气在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战争中横插一脚。
这方面最著名、也是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大概就是
俄国的冬天
。历史上的俄国一次又一次利用它的寒冬把那些欧洲来的入侵者折腾得死去活来。
俄国的冬天力量太过于魔幻,魔幻到几乎不真实,所以大家好像永远都不愿意相信它真的有那么厉害,于是一次又一次、前赴后继地中招。
先是瑞典帝国在最强盛的时候跟俄国干了一仗,死在俄国冬天手里。
后来是拿破仑在最志得意满的时候调集欧洲前所未有的60万大军强攻俄国,最后只剩下3万人回到法兰西。
拿破仑走了之后,英国人来了。克里米亚战争死了大概100万军民,其中大部分人都死于糟糕的天气和随之而来的疾病。
最后一次是希特勒,二战时侵入苏联的德军就像是被当年的法国大军亡魂附体,几乎原样复刻了当年拿破仑的惨遇。
就这样,整个欧洲的历史,都因为俄国的魔幻冬天改变了轨迹。
差点毁灭人类的火山爆发
那有没有规模比这还大的,比如,整个人类的命运都因为一个气象事件而改变的例子呢?
当然有。
最典型的就是
超大规模火山爆发
引起的气候改变。这不但可能改变整个文明进程,甚至还会影响物种演化的进程。
科学家通过一种DNA技术推测出:
大约7万年前的某一段时间里,整个人类的女性数量曾一度减少到只有500人左右,整个人口规模大概只有一千人。
也就是说,稍微再严重一点点,再往前迈一小步,人类在那时候就已经灭绝了,就完全不会有我们了
这是什么造成的呢?有一种理论就是
超级火山爆发
。
这种理论认为,大约在7万5千年前,位于今天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托巴火山(Mount Toba)大爆发。
据科学家估计,7万5千年前这一次火山爆发的规模在地球上过去4.5亿年里都是数一数二的。这次爆发产生的火山灰让全球气温下降了12°C。地球从此进入长达一千年的冰期。无数动植物灭绝。
人类祖先还有那么大约1000人能活下来,可能纯属侥幸。
下一次超级火山爆发?
那么,这种级别的火山爆发还会再次发生吗?
《天气的力量》的作者说,不仅会发生,而且几乎是必然。
地球上现在最有可能来一次超级爆发的就是美国的
黄石火山
。
科学家估计,如果黄石火山爆发,它释放出来的火山灰对地球生态的灾难性影响,有可能不亚于7万5千年前的那一次。
那么黄石火山什么时候会爆发呢?
有可能是20万年后,也有可能就在下周。
文|魏知超
文中涉及的人物、书籍、八卦:
1. 红色小提琴
斯特迪瓦里传世的小提琴中有一把叫做「
1721 Red Mendelssohn
」。
这把琴最大的特征是共鸣箱正面右上方有一道深红色的条纹。
它现在的拥有者是Elizabeth Pitcairn,美国小提琴家兼富N代。1990年,在一场拍卖会上,Elizabeth的爷爷以17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此琴当做礼物送给孙女。
加拿大导演François Girard受到这场拍卖会启发,创作了电影《
红色小提琴
》(The Red Violin)。影片后来拿到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原创配乐奖。
在影片中,琴上那道深红色的条纹乃是制琴师妻子的血。
2. 天气的力量
不推荐看《天气的力量》中文版。翻译质量太感人。连一些基本数据都能翻错。看哭。
一点私货,我2020年出版的新书:
进击的心智:优化思维和明智行动的心理学新知
7.7
魏知超 王晓微 / 2020 / 机械工业出版社
此刻终将湮没,而永恒必将永久。
作者:陶朗歌 发布时间:2017-11-14 22:26:14
1/年轻的克里斯·韦尔
1989年的一天,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学生克里斯·韦尔匆匆地回到了他的出租屋内,他手里拿着最新一期的实验漫画杂志《RAW》,这是他刚从当地的一家漫画店中买来的,一进家门他就窝进了破旧的沙发之中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此时的克里斯·韦尔还只有22岁,是名正在上大二的美术系学生,此时的他刚刚迈入漫画创作的道路,雄心勃勃地想在漫画界扬名立万,而他当时也笔耕不辍,同时给当地的各家报社提供原创的报刊漫画作品。
但克里斯·韦尔似乎还并没有搞清楚自己未来的创作之路要怎么走——美国漫画在经历了上世纪30、40年代的黄金年代、50年代的抵制浪潮和60年代白银时代之后,地下漫画在70年代随着嬉皮士运动的兴起而迅速地发展起来,涌现了大量彰显独立、反叛、性解放、摇滚、政治、暴力的地下漫画作品,但到了克里斯·韦尔所处的80年代末期,地下漫画运动的声势已经基本告一段落了,美国漫画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传统超英漫画领域在以阿兰·摩尔、尼尔·盖曼、格兰特·莫里森等英伦创作者的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地下漫画的声势已逐渐被另类漫画所取代,而随着后者的兴起,大量面向核心读者的自出版漫画也开始逐渐涌现出来。
在这种复杂多元的漫画氛围中,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22岁创作新手而言,创作风格的形成无疑是难以抉择的。那时的克里斯·韦尔,还是以传统的漫画连环画为主,大多发表在当地的各家报刊上,而就在此前的1988年,他刊登在报纸上的科幻讽刺漫画作品《弗洛伊德·法兰:未来之民》刚刚被一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但对于这部作品他并不满意,甚至在多年以后以此为耻,自掏腰包收购了此书的大部分库存。
克里斯·韦尔早期作品与他现在的个人风格差异非常巨大
让我们回到克里斯·韦尔窝在就沙发里的那个下午,他正如痴如醉地看着最新一期的《RAW》,出于对当时深刻影响了整个漫画界的传世名作《鼠族》的倾心,这本由其创作者阿特·斯比格曼和妻子弗朗西斯·穆莉所创办的漫画杂志深深地吸引着克里斯·韦尔,他似乎想在里面找到可以启发自己创立独特创作风格的蛛丝马迹。然而在1989年的那个下午,给予他最大震撼的,却并非是来自于《RAW》上连载的主打作品《鼠族》,而是另一篇短小精悍的作品——《这里》。
阿特·斯比格曼和妻子弗朗西斯·穆莉
1989年版本的《这里》1989年版本的《这里》
2/石破天惊的《这里》
被《这里》所震撼的并非只有克里斯·韦尔一个人,自从《这里》在1989年首次出版之后,被主流评论家运用地最多的一个评论用词就是“groundbreaking”,即“开创性的”,但从这个单词的字面上看,它所传达出来的意义远不止“开创性”这么平淡,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冲破桎梏、石破天惊的开天辟地之感,就好像是孙猴子蹦出压了自己500年的五行山一样的天崩地裂。事实上,如果我们以当时的眼光来衡量的话,《这里》所造成的轰动效应,确实不亚于此,80年代末的美国漫画行业,正是群雄竞逐的局面,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创作人,他们不断扩宽漫画媒介的表达边界,把越来越多的内容、主题和形式整合进漫画这个大的语境之中,漫画所承载的社会思考也发展到了一个历史高点,逐渐从“小孩子的读物”挤进了成人主流世界,漫画体裁也得到了细致的市场细分,这一切都为现代漫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但在当时而言,对于漫画媒介的探索还仅仅限于内容边界的拓宽之上,而对漫画叙述手段的探索却少有人触及(但并非没有),正因为此,当《这里》出现之时,它便凭借其“前无古人”的独特叙述语言,征服了无数创作者、读者和评论家,仿佛打破了一块横旦在北美现代漫画发展之路上的一块拦路巨石,成为一座无法忽视的里程碑。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年轻的克里斯·韦尔在看到这篇作品之后的惊愕感受了,他后来评价这本书时写到,“《这里》拓宽了图像叙事的边界,将它的领域封疆于电光火石之间,将视觉叙述推上了一个新的层级,完全脱离了传统漫画从左至右阅读的习惯。它创立了一种有机的叙事结构,不仅向漫画媒介的过去致意,更是暗示了它的未来…….即使不是百年一遇的好书,它至少是数十年难遇的优秀作品。”《
这里》的意义在于,它跳脱了对漫画媒介内容的拓展,而是高屋建瓴地站在这种媒介的结构顶端,对其根本的图像叙述手段进行了再设计,摈弃了早已被视为“铁律”的创作沿习,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体现自己的创作意志。
1989年版本的《这里》运用了颇具实验性的画格分割方式影响了
1989年的那一天,在克里斯·韦尔掩卷之余,他摊倒在自己破旧的沙发里,他闭上了眼睛,但他的思绪却并没有因为视觉的闭合而有丝毫的困顿,相反的,他的思绪比之前更加活跃了,他感到自己仿佛不再仅仅是处于当下,过去和未来扑面而来,每一个微小的瞬间都真实无比的映画在他的脑海里。他似乎对他未来的创作有了一些新的点子。
3/在乱序之中建立新的语境
尽管人们对漫画的定义一直莫衷一是,但普遍都认同它是一种“连续性”的图像艺术,而《这里》正是对这一点提出了质疑,并采用了完全相对立的“碎片化”的创作手法,将连续性的时间流和故事线彻底打乱,并将其置入到彼此的缝隙之中,从而呈现出了一种乱序的故事叙述,但在这种乱序之中,却又隐约地出现了一些跨越时间的彼此呼应,因此从根本上讲,《这里》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
“打破旧秩序,建立新语境”
的过程。《这里》向漫画媒介的四个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1是时间的连续性,时空在这里是乱序的、非线性的甚至是可以相互渗透的;2是故事性的连续性,不依靠连贯的剧情去推动阅读,而是碎片化故事带来的碎片化阅读体验;3是人物的连续性,通观全书并没有一个核心角色(主角)贯穿故事的始终,读者也无法通过主角的行为去探索故事的讲述;4是阅读的连续性,因此乱序的设置,除了开头和结尾之外,这本书允许读者从任何一页开始阅读,也可以阅读到任何一页为止,对于故事理解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理查德·麦奎尔为《纽约客》所创作的“这里”体封面
在很多年之后,当年那个22岁的毛头小子克里斯·韦尔已经凭借《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小楼春秋》等多部作品成为了公认的当代漫画大师,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即便是放在全世界漫画之林中去看,也是独树一帜的。但他依然对1989年的那个下午印象深刻,在那么多年之后,克里斯·韦尔在谈论起这部作品时,仍然不吝溢美之词。他甚至坦言《这里》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打破常规叙事结构的叙事结构,而从他独有的“韦式美学”中,我们也确实可以窥得不少来自《这里》的蛛丝马迹——无定序的叙述、穿插的时间、规整的方格……或许所有这些都是在那个破旧的沙发上的灵光一闪也不一定。
克里斯·韦尔的视觉叙述也具有无序、穿插等特征
而事实上,克里斯·韦尔与《这里》的联系还远不止这些,在1989年版本的《这里》出版之后,创作者理查德·麦奎尔在2014年将原有的故事进行了极大地扩充和丰富,创作了2014版的全新《这里》,并由万神殿图书负责出版发行,而为理查德·麦奎尔和万神殿牵线搭桥的,正是克里斯·韦尔。而在2014年版的《这里》出版之后,克里斯·韦尔还专门撰文记录了自己与《这里》的渊源,25年过去了,当年的毛头小子如今已经成为了享誉漫坛的殿堂级大师,但他对《这里》的赞誉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衰减,他在文章中写到“
如果1989年版的《这里》是一首钢琴协奏曲的话,那么2014年版本则是一台交响乐
……麦奎尔在1989年向我们展示了画漫画的全新方式,而2014年他则向我们展示了创作书籍的全新方式。”而在国内引进的《这里》上,克里斯·韦尔的赞美之词被醒目地印在了腰封之上。
理查德·麦奎尔和他的《这里》
4/从16页到304页的25年之旅
理查德·麦奎尔比克里斯·韦尔大了整整十岁,但其实他在漫画创作上并没有领先后者太多,因为在成为漫画家之前,麦奎尔主要的乐趣是在音乐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麦奎尔和几位音乐人创办了一支名为“Liguid Liquid”的地下乐队,而麦奎尔则司职贝司手一职,而他凭借卓越的技巧,一度被称为过去三十年中最为知名的贝斯手。而巧合的是,克里斯·韦尔本人也对音乐颇有兴趣,他是拉格泰姆(Ragtime)音乐的忠实爱好者,还会弹奏班卓琴和钢琴。
事实上,在1989年出版的初版《这里》是理查德·麦奎尔非常早期的漫画作品,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当时当时刚刚兴起的Windows视窗结构,多任务窗口的操作界面给启迪了麦奎尔将不同时间的故事片段放置于同一个画格之中。初版的《这里》只有16页,每页被分为等大的六个画格,而每一个画格都采取了同样的视角,对准了一个房间的一个角落。这个房间其实就是麦奎尔的家,一座位于新泽西州格林威治村的普通民居,这是麦奎尔和他的家人生活的地方。在这个版本中,其实在看似乱序的叙事结构中,其实是有一个人物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戴眼镜的男子,他是麦奎尔的哥哥比利,他的成长被穿插进6页的故事中,从小长大再慢慢变老。
1989年版《这里》的标题页奠定了之后25年的创作基调
在1999年左右,麦奎尔与万神殿图书签订了一份合同,要将1989年版的《这里》进行重新的绘制,麦奎尔为此还创作了一个故事大纲,但这个故事最终因为双方的分歧而被束之高阁,而麦奎尔本人也投入了其他项目的创作中(即动画电影《 Fear(s) of the Dark(黑暗恐惧/怕黑怪谈录)》)。随后,麦奎尔的父母生病,于是他回到了家中去照顾父母,直到他们去世。在父母去世之后,麦奎尔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他将之前被中止的项目重新取出,并对其进行了重新的创作,新版本的《这里》与初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1989年的版本人物主线是他的哥哥比利,而2014年的版本则是他逝去的父母。
从1989年到2014年,从16页到304页,麦奎尔重新写进《这里》的,不仅仅是更浩瀚的时间洪流和更丰富多彩的色彩,更有他家庭的变迁,以及他对家人的怀念。
1989年版《这里》中这个戴眼镜的男子就是麦奎尔时年32岁的
2014年版《这里》中的麦奎尔与他重病的父亲
5/我为何又回到这里?
2014年版《这里》中粉衣女士据推测应该是麦奎尔的母亲
在2014年的《这里》中,第一句台词是一个身着粉丝裙子的女人站在一间贴满豆沙色墙纸的屋子里的自问——“Why did I come in here again”,在中文版中被翻译成了“我现在又到这来干吗?”,但这个翻译并不准确,一是“干吗”疑似应该写作“干嘛”,二是没有把原文中的“here”与中文标题“这里”对应上,在我看来,更为达意的翻译应该是“我为何又回到这里?”事实上,这句话一方面是麦奎尔的自问,是他对自己在25年之后重新创作《这里》的疑问——
我为什么又重新创作《这里》?
而在另一方面,也点出了全篇的一个关键论调,即
时间的呼应与循环
。而在后文中,麦奎尔也借富兰克林之口说出了一句话——“Life has a flair for rhyming events(人生总是充满彼此呼应的暗合)”这也正是对这个观念的呼应,而这句话也是全篇的文眼所在。
在《这里》中,时间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而“这里”则成为了表现时间流动的载体,从史前时代到麦奎尔所经历的时代,再到因全球变暖而被破坏的未来,成千上亿年沧海桑田的时光流动,全都被聚集在这一方小小的角落之中。线性的时间流被切割成无数个时间碎片,穿插放置于这个角落之间,我们看到一家人在相同的位置以相同的造型进行拍照(就是麦奎尔和他的兄弟姐妹);我们看到1971年的一场舞会中聚集了来自过去和未来的舞者,他们在时间洪流中彼此擦肩,却在这里遥相呼应;我们看到1969年的生日宴会上,来自过去婴儿坐在地上,而来自未来的小女孩则在堆放礼物;我们看到1959年夫妻之间进行着和1958年的自己同样的对话;我们还看到在1957年的客厅中,母亲抱着初生的婴儿(麦奎尔本人即生于1957年),而同时来自1924年、1949年、1988年以及1945年的人们也都怀抱着婴儿,他们都是降生在这里的生命,他们的第一声啼哭都曾在这里回荡,也在时间的洪流里成为彼此的回响…….在这座房子里,有过去,有现在,也有未来,但
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时间本身,而我们在其间的生活
,因为那才是时间得以被铭记的标签。房子是时间的载体,而生活才是时间的印记。
2014年版《这里》中不同的时空都“这里”交汇
“我很庆幸我没有在那时去做那本书,因为那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麦奎尔在新版《这里》出版后曾表示,很庆幸在第一次与万神殿图书接洽时没有动手创作,之后发生的很多事,尤其是父母和妹妹的离世对麦 奎尔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或许正是由于对家人的怀念,促使了他再次拿起笔去重新创作。而事实上,不但是麦奎尔本人,他的很多家人都参与到了这本书的创作之中,为麦奎尔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而随后,这座充满了记忆的家庭住宅在被清理后出售了,从此别过了麦奎尔家族的时间线,并入了其他家庭的时间支流之中。
在书的最后,在经历无数次时间时间穿越之后,画面回到了最开始那个粉丝女士的视角,她从不同年代的背景中款款穿过,最终回到了那个属于她的1957年,她低下腰,拿起了茶几上的一本黄色的书籍,说道:“…….现在我记起来了。”如果我们大胆去揣测,我们有理由相信,那并非是一本普通书籍,而是一本家庭影集,因为书中多次出现照相的场景,而女士拾起家庭相册,则表明对家庭的思念。而这也是对开篇那句“我为何又回到这里”问话的作答,之所以回到这里,之所以重新创作《这里》,
是为了重拾对家庭的思念,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2014年版《这里》最后粉衣女士穿越时空返回到“现在”
在我看来,《这里》并不是要讲一个故事,而是要激发一种情绪——所谓的“这里”,尽管经历了远古与未来,但其最核心的表达仍然是家庭。在时间的洪流之中,无数个场景在“这里”发生过,建造“家”的建筑工人、相谈甚欢的家人、生日宴会、家庭合影、家庭聚会甚至是家人之间的争吵,尽管他们分散在不同的时间碎片之中,但他们是因为“这里”被链接在一切的家庭,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从而激发出他们对家的感念。
为庆祝2014年版《这里》出版而举办的展览
为庆祝2014年版《这里》出版而举办的展览,在这次展览中,把书中的场景还原出来之后,当有人去参观时,这些人也成为了一个带有时间标签的片段,融入到“这里”的场景之中,
成为了打破第四道墙的跨纬度再创作。
没有什么能在时间中永恒,我们所处的“现在”,既是过去者的未来,又终将成为未来者的过去。也没有什么人能陪伴你到永远,兄弟、父母、甚至是自己都终将离去,但时间洪流之中总是有些片段彼此呼应着、循环着,直到时间的永久。一个家庭终将湮灭,但总有另一个家庭会继续存在,我们打得碎时光,却打不碎家庭的链接。纵然时空变换沧海桑田,但总有一个角落为你留在这里。
这里,就是家。
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
是为家。
/完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服务好(338+)
- 小说多(479+)
- 中评多(647+)
- 超值(455+)
- 内涵好书(410+)
- 强烈推荐(326+)
- 值得下载(336+)
- 实惠(164+)
- 博大精深(633+)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洁: ( 2024-12-16 12:13:31 )
好用,支持
- 网友 焦***山: ( 2024-12-17 20:15:48 )
不错。。。。。
- 网友 国***舒: ( 2024-12-20 18:46:10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曹***雯: ( 2024-12-15 15:53:1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康***溪: ( 2024-12-10 06:38:10 )
强烈推荐!!!
- 网友 索***宸: ( 2024-12-29 19:28:21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常***翠: ( 2024-12-26 15:34:57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温***欣: ( 2025-01-06 01:27:22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相***儿: ( 2024-12-17 05:35:00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宓***莉: ( 2024-12-12 23:48:55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游***钰: ( 2025-01-04 10:14:31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喜欢"时代的 大人物 古今互动版:大元 成吉思汗 田芳芳 编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正版保证】"的人也看了
- 超越自己:励志珍藏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每日销售课堂丛书:每天一堂销售口才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24春 新版黄冈随堂笔记四年级下册语文+数学套装人教版小学课本预习同步知识教材解读学霸课堂笔记升级版黄岗笔记四年级(套装)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国戏剧大师的命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云朵上的五彩衣(羌族卷)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新教材 教材全解 高中思想政治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2020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教育哲学通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16最新考博英语命题人高分策略词汇强化特训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鲜枣课堂:5G通识讲义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彩图全解庄子全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