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儿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关于女儿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关于女儿,亦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关于母女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输赢的理解之战,也关于“各式各样”的我们
母亲的期待关乎“正常”,而女儿的期待关乎“自由”;母亲往往把女儿当成自己人生的延伸,女儿却再也不想像妈妈那样活着……
—“那个在我的血肉中诞生的孩子,为何成了离我最远、无法了解的人?”
—“妈难道不能接受我本来的样子吗?你不是说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吗?不是说跟别人不一样,不代表是坏事吗?这不都是妈说过的话吗?为什么这些话在我身上就变成了例外!”
普通母亲的独白,唤起身为女儿的我们所经历过的共同恐惧,和仍在等待的理解;叛逆女儿的反问,质疑着所有标签与偏见,也反问着整个社会的“厌女”叙事。
献给所有的“坏女儿”,和挣扎着想理解的好母亲。
★《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最受瞩目的东亚女性书写,申东晔文学奖获奖作品,韩国四大主流媒体重磅推荐!
继“金智英”之后,再次掀起韩国女性文学阅读与讨论的新热潮。
韩国三大网路书店YES24“文学作家选定的年度作品”、“文学热销榜年度之书”;韩国最大连锁书店保教文库“年度推荐作家”。
★“即使抛开女性的故事,此类作品也能引起读者关注,在于其对性少数群体和孤寡老人等社会边缘群体强有力的叙事。”
——《82年生的金智英》《关于女儿》韩文版编辑 朴慧珍
从性别议题到职场议题,从被抛弃的老人到被榨干的底层劳动者,以小人物视角揭露一个被资本与偏见支配的东亚社会,以及我们所有人身处的现实。
30年前到遥远的石油之国赚钱的男人;退休后只能在养老院擦屎擦尿谋生的妇女;风能进雨能进只有还贷不能停的房产投资;被卡着转正日期解雇的劳务派遣讲师……
男性缺席之后,三代女性以各自的方式面对衰老、病痛与孤独,撕破东亚传统家庭的虚假温情,实现打破血缘关系的女性互助。家庭并不能拯救孤独,爱与理解才能。
★一幅燃烧母亲的自画像,一段父权制家庭的悼词,一部跨世代女性的互爱互助的接纳史
为蒙受不公的同事争取权益的勇敢女儿,没有得到过任何肯定;为国际难民儿童事业付出全部青春的独立女性,在老去后成为社会的弃品。
无论身处哪个世代,女性依然尝遍偏见、旧俗和“正常”“完整”带来的苦难。但书中的她们都有面向危险的勇气和承担各自选择后果的坚韧。
★可能是东亚文学中第一次,从孤独母亲的角度,书写“性少数派”的女儿;
突破“酷儿”和“女性主义”的标签,一部挑战传统与界限的杰作!
★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新锐插画师×知名设计师,匠心设计,倾情奉上
《关于女儿》整体视觉由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使用新锐插画师目垂的作品。富有质感的笔触,安静而充满力量的调色,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内容简介】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我”作为母亲,一生都为女儿而活,对女儿抱有许多期盼。女儿却认为母亲从不聆听自己,更带回同为女性的伴侣,迫使母亲接受她们即将偏离“正常”的未来。
同时,母亲目睹着自己疗养院负责的患者珍女士因为罹患失智症,成为被机构、被社会所抛弃的包袱,在珍的身上,母亲仿彿看到了老后从孤独走向死亡的自己,也看到了以同样可以面临类似悲剧的女儿的未来……
在误解与撕裂,在对话与缝合的反复尝试中,母女俩同时被内在与外部世界的力量所推动着,前行着,逐渐逼近着彼此……
【媒体推荐】
从女性性少数群体身上,更能看清为偏见支配的社会。
——《东亚日报》
本书描写暴露在厌恶和排斥暴与力中的女性的同时,也一直着力于理解与成长。书中的母亲坚持不懈地去理解,不是希望某个人理解自己,而是希望自己能够理解他人。
——《每日经济》
本书尖锐地展示了韩国社会针对本就难以立足的少数群体设立的暴力机制。通过记述和刻画一位“酷儿”的母亲达到“最佳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达成理解的更多可能性。
——《韩国日报》
每个人都可能是彼此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母亲,因为“毫不相干的外人”实际上并不存在,也许凭借这股力量,我们终能走向“宛如奇迹般的理解”的那一步。
——金申贤京(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当人们忙着对“酷儿”和女性主义争辩不休时,本书已超越了“概念”与“界限”,成为一部杰作。
——姜英淑(韩国作家)
小说中的主人公并不是用无条件的爱和牺牲描绘的“主流”母亲,女儿也不会对母亲表现出溢于言表的体谅与安慰。她们在母亲和女儿的身份之下,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烦恼与生活。
——文允江(韩国作家)
平凡的生活或许本就是艰难的,然而艰难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对“平凡是谁制定的”这一标准的考察。本书展现的不单纯是弱势群体遭受的偏见,还有我们在此时此刻共同所处的现实。
——《锦江日报》
书籍目录:
关于女儿
导读
作者介绍:
金惠珍
1983年生于韩国大邱。
2013年,凭借长篇小说《中央站》获第5届“中央长篇小说文学奖”。
2018年,凭借《关于女儿》获第36届“申东晔文学奖”,该作也成为了继《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最受关注的韩国女性小说。
2020年,再次以《9号的工作》(简中版待出)获得第28届“大山文学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不再认为自己还能改变什么。
即便是此时此刻,我仍在慢慢地被推挤到时间的洪流之外。如果过度地想去改变什么,就必须有付出非常可观的代价的觉悟。即便有了此等觉悟,能改变的事情仍微乎其微,不管是好是坏,必须接受这一切均归于自己。基于自己的选择而变成自己身上一部分的事物,这些即是现在的我。
可是,大部分的人总是领悟得太迟,为了过去或未来,为了那些不存于现下的事物引颈张望,因此虚度的光阴是多么可惜啊。但也许这样的悔悟,才是来日不多的老年人的专利。
看到我的女兒受到這種差別待遇,我感到很心碎。我擔心會讀書又學識淵博的那個孩子,會被趕出職場,在金錢面前手足無措,最後受困於貧窮,到老還要像我一樣去做苦力活。這件事和我女兒喜歡女人一點關係都沒有,不是嗎?我並不是在懇求你們理解這些孩子,只是希望你們放手讓他們去做擅長的事情,讓他們得到合理的待遇。我所冀求的只有這樣。
女儿在我的生命中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诞生以后,有好一段时间都在我不求回报的善意和照顾中成长。然而现在,她却表现得与我毫不相干似的,好像她是自己出生、自己长大成人的,一切均凭自己下判断、做决定。然后,从某一刻开始,她先斩后奏,甚至知情不报的事情也不在少数。每一天,我看着女儿没说但我心知肚明的事,还有我故意装聋作哑的事,它们犹如碧蓝的水流,在女儿与我之间静静地流淌。
这女人到底为什么要活这么久?
每当这种时候,似乎才会明了生命有多残酷很毒。只要跨越了一座山,就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另一座。你先是带着某种期待横跨山头,最后却万念俱灰地越过山岭。尽管如此,生命也不会因此手下留情,你无法期待它的宽容或放过,所以最后只能在这场战役中弃械投降,以认输收场。
每当这种时候,似乎才会明了生命有多残酷狠毒。只要跨越一座山,就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另一座。你现实带着某种期待横跨山头,最后却万念俱灰地越过山岭。尽管如此,生命也不会因此手下留情,你无法期待它的宽容或放过,所以最后只能在这场战役中弃械投降,以认输收场。
说不定这意味着女儿还很年轻,因为年轻就代表着愚昧。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关于女儿,亦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关于母女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输赢的理解之战,也关于“各式各样”的我们
母亲的期待关乎“正常”,而女儿的期待关乎“自由”;母亲往往把女儿当成自己人生的延伸,女儿却再也不想像妈妈那样活着……
—“那个在我的血肉中诞生的孩子,为何成了离我最远、无法了解的人?”
—“妈难道不能接受我本来的样子吗?你不是说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吗?不是说跟别人不一样,不代表是坏事吗?这不都是妈说过的话吗?为什么这些话在我身上就变成了例外!”
普通母亲的独白,唤起身为女儿的我们所经历过的共同恐惧,和仍在等待的理解;叛逆女儿的反问,质疑着所有标签与偏见,也反问着整个社会的“厌女”叙事。
献给所有的“坏女儿”,和挣扎着想理解的好母亲。
★《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最受瞩目的东亚女性书写,申东晔文学奖获奖作品,韩国四大主流媒体重磅推荐!
继“金智英”之后,再次掀起韩国女性文学阅读与讨论的新热潮。
韩国三大网路书店YES24“文学作家选定的年度作品”、“文学热销榜年度之书”;韩国最大连锁书店保教文库“年度推荐作家”。
★“即使抛开女性的故事,此类作品也能引起读者关注,在于其对性少数群体和孤寡老人等社会边缘群体强有力的叙事。”
——《82年生的金智英》《关于女儿》韩文版编辑 朴慧珍
从性别议题到职场议题,从被抛弃的老人到被榨干的底层劳动者,以小人物视角揭露一个被资本与偏见支配的东亚社会,以及我们所有人身处的现实。
30年前到遥远的石油之国赚钱的男人;退休后只能在养老院擦屎擦尿谋生的妇女;风能进雨能进只有还贷不能停的房产投资;被卡着转正日期解雇的劳务派遣讲师……
男性缺席之后,三代女性以各自的方式面对衰老、病痛与孤独,撕破东亚传统家庭的虚假温情,实现打破血缘关系的女性互助。家庭并不能拯救孤独,爱与理解才能。
★一幅燃烧母亲的自画像,一段父权制家庭的悼词,一部跨世代女性的互爱互助的接纳史
为蒙受不公的同事争取权益的勇敢女儿,没有得到过任何肯定;为国际难民儿童事业付出全部青春的独立女性,在老去后成为社会的弃品。
无论身处哪个世代,女性依然尝遍偏见、旧俗和“正常”“完整”带来的苦难。但书中的她们都有面向危险的勇气和承担各自选择后果的坚韧。
★可能是东亚文学中第一次,从孤独母亲的角度,书写“性少数派”的女儿;
突破“酷儿”和“女性主义”的标签,一部挑战传统与界限的杰作!
★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新锐插画师×知名设计师,匠心设计,倾情奉上
《关于女儿》整体视觉由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使用新锐插画师目垂的作品。富有质感的笔触,安静而充满力量的调色,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内容简介】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我”作为母亲,一生都为女儿而活,对女儿抱有许多期盼。女儿却认为母亲从不聆听自己,更带回同为女性的伴侣,迫使母亲接受她们即将偏离“正常”的未来。
同时,母亲目睹着自己疗养院负责的患者珍女士因为罹患失智症,成为被机构、被社会所抛弃的包袱,在珍的身上,母亲仿彿看到了老后从孤独走向死亡的自己,也看到了以同样可以面临类似悲剧的女儿的未来……
在误解与撕裂,在对话与缝合的反复尝试中,母女俩同时被内在与外部世界的力量所推动着,前行着,逐渐逼近着彼此……
【媒体推荐】
从女性性少数群体身上,更能看清为偏见支配的社会。
——《东亚日报》
本书描写暴露在厌恶和排斥暴与力中的女性的同时,也一直着力于理解与成长。书中的母亲坚持不懈地去理解,不是希望某个人理解自己,而是希望自己能够理解他人。
——《每日经济》
本书尖锐地展示了韩国社会针对本就难以立足的少数群体设立的暴力机制。通过记述和刻画一位“酷儿”的母亲达到“最佳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达成理解的更多可能性。
——《韩国日报》
每个人都可能是彼此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母亲,因为“毫不相干的外人”实际上并不存在,也许凭借这股力量,我们终能走向“宛如奇迹般的理解”的那一步。
——金申贤京(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当人们忙着对“酷儿”和女性主义争辩不休时,本书已超越了“概念”与“界限”,成为一部杰作。
——姜英淑(韩国作家)
小说中的主人公并不是用无条件的爱和牺牲描绘的“主流”母亲,女儿也不会对母亲表现出溢于言表的体谅与安慰。她们在母亲和女儿的身份之下,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烦恼与生活。
——文允江(韩国作家)
平凡的生活或许本就是艰难的,然而艰难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对“平凡是谁制定的”这一标准的考察。本书展现的不单纯是弱势群体遭受的偏见,还有我们在此时此刻共同所处的现实。
——《锦江日报》
精彩短评:
作者:momo 发布时间:2022-11-09 23:52:41
喜欢这本书,看到一半感觉很压抑,但是可能因为是小说吧,后面的故事发展还是治愈带有力量的。中间有很多地方感觉好像在点我
作者:叶酱 发布时间:2022-10-18 10:38:36
时而把自己代入母亲,时而又把自己代入女儿。整本书就是东亚式家庭对亲子关系的一次长长的凝视。剔除男性存在的同时,却又都是父权制下受害的产物。养老院看护的设定很棒,衰老、孤独、死亡,赤裸裸且冷眼旁观的陈述,与无偿照护并替老人送终的走向,形成了巨大的情感张力。“平凡而幸福的日子”,希望我不会变成只希望孩子过这样生活的母亲。
作者:Lottie 发布时间:2023-03-08 21:20:04
夫职和父职缺失的家庭里,把女儿当成一切的希望的母亲,发觉女儿走上了另一条自己无法理解的路后,内心的控诉、悲伤和自责。书中描写母亲的内心独白太过真实,实在是不忍责备。
作者:布卤 发布时间:2022-10-28 10:24:43
母亲一直在控诉,我的女儿怎么会这样?可实际上母女俩何其相似,女儿不愿意随波逐流,发起向学校的抗议。母亲也不愿意随波逐流,执意把疗养院的老人带回家。很多母亲都会感叹自己的女儿不像自己或者说,怎么会是这样?但其实这样的女儿不就是你们亲手造就的吗?!
作者:R.R. 发布时间:2020-10-23 21:10:03
看过原著,代价这一篇印象最深。
作者:黎戈 发布时间:2022-12-09 13:33:11
当传统社会结构解体后,东亚社会对“家”仍有执念,同性恋、少子、单身失能老人……一个个困境中挣扎而孤独的个体。这书是一场睁眼的绝境,清晰的大雾,雾中彼此遥远而微弱地试图理解。
深度书评:
和红宝书走过的日子
作者:豆友2533629 发布时间:2012-02-03 10:23:46
从初中到大学毕业,我的书面英语一直比同校的大部分同级生好一些。这倒不是因为我天资过人,特别聪颖,事实上每次有同学向我取经,我想了半天,也说不出什么花话来,那时候没学过市场营销,不懂得包装概念,比如李阳的“疯狂英语”、江博的什么激情英语之类的,说了半天搞得别人半信半疑,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说点实话:没别的办法,就是多花工夫。
是的,我觉得多花工夫应当就是学习英语的不二法门。而且不能是应试时候花工夫,而是平时下力气。语言是工具,熟能生巧,而不是把它当做一门考试,遗憾的是我周围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考试去学英语,花了不少力气,最后结果也大都不理想。在大学四年,我读了快3000页的32开原版书,背了无数的单词,几乎没有正经上过英语课,几乎没有为英语各种考试备考过,但是一直保持着英语各项考试成绩同级最好的记录。
词汇是我下力气最大的一个地方。总结一下,背单词经历的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3000以内词汇阶段。这个阶段是我高中时期,词汇量不大,会的主要是一些初级常用词汇。由于词汇量的限制,阅读文章经常被打断,得常常查词。那时候我的主要读物是书虫系列的名著,同时手上常备一个文曲星。靠阅读培养兴趣,加强对语法的理解和熟悉,同时单词出现在语言环境中,有利于加深印象,比直接死记硬背效果好很多。
第二个阶段,3000-8000阶段。这是我大学考四级前的情况。大学开始多记单词了,同时阅读量也在持续扩大。这一阶段认识到,对词汇的掌握是要分层次的,掌握词汇的结构如同几个同心圆,最里面的圆是核心词汇,必须要能熟练拼写、熟悉其常用搭配、如果是动词的话各种不规则变形、近义词的辨析等,第二个同心圆是稍微外面的一层,这一层圆环的词汇要求大致能够拼写,熟悉基本使用;第三个同心圆是最外面一层,即知道这些词汇,在阅读中看到能有印象。按照这种理论的指导,在词汇持续扩大的阶段,主要是致力于第三个同心圆的范围不断扩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量的泛读非常必要。
第三个阶段,8000-16000,词汇爆炸。这是我大学考六级前的情况。这个阶段我经历的非常快,只用了2-3个月的时间,当然,跟前两个阶段的基础比较扎实有很大关系。总结能够爆炸性扩大词汇的原因,主要如下:
1、很好的运用了词汇的同心圆理论。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经常喜欢背一个单词背的面面俱到,找本单词书,每个单词有几个意思、几个词性、搭配如何都背,结果是耗时多,而且效果很不好。当时觉得市面上能见到的绝大多数单词书,以星火英语为代表,都很恶心,因为单词书没有重点和针对性,实际上是字典的翻版。我试过这种方法后很快就放弃了,继续沿用同心圆理论,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第三个同心圆范围内的词汇。
2、意识到三个同心圆之间的词汇转化关系。最外层的词汇在不断遇到和多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向内层转化,也就是说英语单词的熟悉程度完全取决于你使用或者接触的多少。转化为方法论依然是大量的阅读,不过应当是精读了。
3、对于英语构词的研究。这是大量背单词的一个基本方法论,即明白英语单词的构成,大量去记忆常用词根、前缀、后缀。我专门背过新东方出的一本词根字典。
4、用音标辅助记忆。英语中单词音标的规律比较简单,很多时候可以在记单词时记一个单词的音节,有辅助记忆的效果;有些时候甚至能在忘记单词拼写的情况下通过发音反推拼写。
5、杨鹏17天背单词法。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相应代价,要想取得爆炸性的成果,也得付出爆炸性的努力。杨鹏17天背单词法是我见过最实用、最朴实、也是最变态的单词记忆方法。核心理念就是强记,通过不断的重复形成人的下意识记忆,并且最后形成第三个同心圆的词汇。我按照这个办法严格实践了,一个月后出关的时候很疲劳,但是脑子里面多了8000个单词。
最后回到红宝书,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英语学习书。老俞虽然后来不教书了,转做管理了,但是从这本书能看出其对英语研究和教育的功力。这本书提供了关于单词记忆的很多实用办法,包括对单词的拆解、各种形象记忆,单词的释义简明扼要,绝无多余啰嗦。这是我用杨鹏17天单词法时候伴我走过的一本书。
从那以后也没再专门背过单词,但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受益至今。现在,我阅读英文书籍的感觉和读中文书籍的感觉已经很接近了,一般也不再使用字典。
一个家庭的混乱始于:父母不像父母,孩子不像孩子
作者:唯唯豆奶 发布时间:2019-09-26 14:31:45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里讲述了一个34岁男人莱斯的故事:
34岁的莱斯是个工作狂,无趣又无爱,妻子女友相继离开了他。和苏珊的咨询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童年的莱斯过早承担了家庭责任。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父亲忙于工作,莱斯不但要替父母照顾弟弟,还要照顾母亲,甚至还要想法让母亲高兴。
深陷角色颠倒混乱的莱斯,深感无力,背负着沉重负罪感的他,只好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变成只会工作不会享受的机器。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里说:“当父母把家长的责任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角色就变得模糊、扭曲甚至颠倒了。被迫成为自己的父母,甚至是父母的父母的孩子,没有可以模仿、学习或尊崇的对象,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便会随波逐流。”
当孩子被“父母化”后,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会出现混乱,表现出一系列“病态症状”
。
正如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在《热锅上的家庭》里说:“当一个家庭的阶层混淆不清,或是赋予成员间阶层的规范、规定受到侵犯时,家中某一成员的心理就会有所偏差,心理症状于是出现。”
一个家庭的混乱正是始于此:父母不像父母,孩子不像孩子。
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在《热锅上的家庭》里就描述了一个鸡飞狗跳、关系错位的家庭。
《热锅上的家庭》作者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本是师徒关系,后来发展成合作关系。
奥古斯都·纳皮尔是北卡罗来纳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后任职于威斯康星大学精神医学系,并参与了儿童与家庭研究计划。目前在亚特兰大负责一个家庭治疗工作,经常与同样是心理治疗师的妻子一起为一些家庭提供治疗。
卡尔·惠特克是雪城大学医学博士,在路易斯维尔大学接受精神医学训练。1965年成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精神医学教授,在那里工作直至1982年退休。曾在很多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写了多本心理学教材。
在《热锅上的家庭》里,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
从16岁女儿叛逆的表象背后,分析出大卫和卡罗琳的婚姻矛盾,才是导致家庭成员关系错位的根源
。之后又一步步引导大卫一家摆脱混乱的关系错位,让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家庭是一个小型系统,父亲、母亲、子女扮演什么角色,都是被系统预先安排好的,一旦关系错位,系统混乱,家庭的某个成员就会“以身殉道”,用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病态症状”警示家庭。
下面我们结合大卫一家来分析下,
家庭关系错位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
1、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自大傲慢、甚至患上精神疾病
父母眼里的女儿克劳迪娅嚣张叛逆,不是和母亲整日争吵,就是离家出走彻夜不归,甚至有自杀轻生的倾向。
事实上克劳迪娅确实觉得自己快被逼疯,她时常沮丧苦恼,情绪激动,甚至被怀疑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治疗中,克劳迪娅甚至两次情绪爆发,甩门而去。
治疗后期,丹也出现了类似症状,自大傲慢,不尊重父母,觉得周围伙伴都很愚蠢,甚至看不起父亲。
克劳迪娅和丹的这些症状,其实都是家庭关系错位的表现
。大卫家主要矛盾是父母之间无声无息的疏远和婚姻关系的逐渐冷却。
因为大卫和卡罗琳关系日渐淡漠,为了弥补心里留白,大卫选择和女儿亲近,卡罗琳选择和儿子亲近,因而某种意义上,克劳迪娅和丹被赋予了父母“伴侣”的角色,在这一错位关系影响下,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开始迷茫。
当父母关系融洽时,他们被当孩子,当父母关系疏远时,他们被当“伴侣”,久而久之,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成人还是孩子。这种不确定性,让他们恐惧不信任,从而变得缺乏安全感。
就像《小欢喜》里的英子,离异的母亲宋倩,其实潜意识里是把她当伴侣,无微不至的照顾带有对丈夫的移情。也正是这种错位的家庭关系,才导致后期英子抑郁成病。
一个孩子,他无法同时饰演父母的孩子,以及父母的伴侣
,这样的定位只会让孩子心理混乱,患上心理疾病。
2、生理上:出现多动、尿床、厌学、成绩下降等一系列症状
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玛丽・卡瑟塔医生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生长在父母不和、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的孩子,比那些经受压力较小的孩子更容易生病。
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在《热锅上的家庭》里也指出,
孩子有多动、嗜睡、成绩下降、尿床、口吃、厌学、脾气暴躁、拒食中的任何症状,说明孩子有可能正在承受着来自父母婚姻压力的痛苦
,也就是说,孩子不知不觉成了家庭中的替罪羊。
刚开始治疗时,大卫指出,克劳迪娅身体不好,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疼痛和找不出病因的耳鸣。
其实,她的这些症状是被父母当做“替罪羊”的表现,遭受心理压力的同时,生理也表现出不适。
电影《海蒂和爷爷》里的克拉拉,妈妈死后她大病一场,“病好”后发现不能走路,只好坐轮椅。海蒂的出现,使得她和父亲交流变多,再加上心情变开朗,又能走路了。
所以其实克拉拉不能走路只是心病,她用生病的方式告诉父亲,对她多加关注。当父亲对她关注变多,她和父亲的情感流动起来后,打开心结的她自然就能走路。
《读懂孩子: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里说:“孩子会敏锐地感知到家庭的状况,并以身心的变化反映出来。
孩子的疾病是在说:“我们家违背生命运作的法则了!
”
因而,面对“生病孩子”或者“问题孩子”,
当务之急不是要“治疗”他们,而是要摆正错位的家庭关系,让家庭人员各归各位。
具体怎么做呢?一起跟着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来学习。
1、父母找准定位
大卫和父亲没有太多亲密关系,不能忍受当长辈所造成的代沟,所以尝试把儿子丹当朋友。正是大卫把丹当朋友这一行为,使得丹开始小看他,甚至妄图取代他。
因而家庭里,
父母先找准定位,做个合格的父母,再去教育孩子。
香港明星蔡少芬说:“你可以做她很好的聆听者,可以赞同她,可以安抚她,但不能亲近到做朋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懂得尊重长辈,到社会上,她才能尊重他人。”
总想和孩子做朋友的父母,会慢慢失去父母权威,孩子不再怕你,你不给他买玩具他敢大街上撒泼,你批评他,他敢冲你瞪眼动手。
父母子女,就意味着你是父母,他是子女,你对他有教育、引导义务。至于朋友,他的同龄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正如《重塑父母权威》中说:“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潜意识里父母必须是长辈的角色
,因为孩子需要在规则和边界当中茁壮成长。”
2、不要“扮演”父母
大卫尝试和克劳迪娅敞开心扉聊天,但交谈中,克劳迪娅却几乎被逼疯,尤其在父亲再三忽视她的眼泪,试图跟她理性交谈时,克劳迪娅愤怒到立刻摔门离开。
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在《热锅上的家庭》里分析,正是大卫近乎冷漠的理性,才逼得克劳迪娅几近崩溃。
大卫和克劳迪娅交谈时,总教训女儿,他隐藏了很多真实感情,一直企图保持理性,一直想扮演“父亲”,而不是做父亲。
这种情况很常见,
父母总摆着架子,和孩子说话,在这种交谈里,孩子感受不到爱与关怀,只有刻薄与冷漠。
就像《少年派》里的王胜男,对妙妙说话时,不是指责,就是嘲讽。妙妙感受不到爱,只有控制。
父母和孩子相处时,要学会示弱,学会表现出父母角色之外的温情。
正如《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里说:为人父母的主要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世人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因而,如果你想和孩子维持温情人性的关系,就尝试充分表达自我,不要做好像掌握着所有正确答案的训导员,让孩子知道父母有盔甲,也有软肋。
3、放弃不管用的教条
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在《热锅上的家庭》里大卫和卡罗琳说:“你们应该摸索着在旧系统中做些变化,以前是父母控制子女,现在该试着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在新系统中你和她之间将会是人对人的关系。最好的情况是成为她可以咨询的对象,使他乐于接近你。”
如果你问父母爱不爱孩子,他们肯定毫不犹豫,但你问他们喜欢不喜欢孩子时,他们可能就会犹豫。
在父母眼里,孩子总有某些行为不招人喜欢,所以试图改变他。但孩子身上父母不喜欢的那些行为,或许恰好是孩子的特质。
因而,
父母不要固执己见,学着用爱与尊重对待孩子
。你可以不喜欢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但请不要贸然改变他们,学会尊重。
4、发展新的语言系统
母亲卡罗琳和克劳迪娅再次争吵,并发生了武力冲突。对此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建议他们发展新的语言系统,
学习谈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偏激的攻击别人
。
比如卡罗琳在厨房忙碌,希望家人可以帮忙,不直接开口,却指责克劳迪娅:“你只会偷懒。”
如果她换种说法:“我在厨房感觉好烦好难过,你可以帮我吗?”我想克劳迪娅肯定不会敷衍了事,而是认真帮忙。
对此我特别有体会,从小我妈每次忙碌时,总会骂骂咧咧,先骂我爸懒,再骂我没用,最后哭诉自己命苦,每次她一开始这“三部曲”时,我就忍不住反驳她“你要帮忙,不会开口说啊,非要抱怨。”
但我妈每次都回怼:“你不长眼,没看到我在忙?”一次两次我再也不想帮她。
很多家庭沟通不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只顾指责别人,不说自己。其实当你真诚表达了自我感受后,家人是会理解帮忙的。
5、直面婚姻问题
经过多次治疗,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把大卫家的矛盾定位于婚姻矛盾。
正是大卫和卡罗琳婚姻不合,才导致克劳迪娅和丹的关系错位,被当成父母婚姻“替罪羊”的他们,表现出了一系列叛逆行为,比如克劳迪娅的离家出走、丹的自大傲慢。
意识到这点后,大卫和卡罗琳不再回避,开始直面婚姻问题。
卡罗琳首先开始改变,学着不再过度依赖大卫,把生活的重心从家庭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开始学习、进修。
而大卫和原生家庭和解后,也开始尝试着改变,更温情更关心家人。
他们都学会了做自己的治疗师,尝试自我疗愈。至此,他们的家庭危机得到解除。
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相对于成年的父母,孩子们更像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父母只考虑他们的存在,他们却特别在乎父母的情绪,对父母的心理变化非常敏感。”
就像《热锅上的家庭》里的克劳迪娅,一直被认为“有病”,直到治疗后期,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才发现,克劳迪娅的病态表现,不过是
她敏锐感受到了父母婚姻出现了裂痕,才不惜用“病态化”来拯救父母的婚姻。
所以,请父母调整心态,认真做合格父母,只有当父母像父母,孩子才能更好做自己。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内容齐全(196+)
- 中评多(150+)
- 方便(675+)
- 书籍多(340+)
- txt(559+)
- 种类多(335+)
- 体验还行(584+)
- 购买多(65+)
- 好评多(116+)
- 推荐购买(592+)
- 无广告(306+)
下载评价
- 网友 通***蕊: ( 2025-01-09 23:19:24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国***舒: ( 2025-01-07 22:31:3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林***艳: ( 2025-01-03 02:57:53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濮***彤: ( 2024-12-10 11:10:34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曾***玉: ( 2025-01-07 23:28:29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田***珊: ( 2024-12-24 08:43:52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屠***好: ( 2024-12-10 17:43:43 )
还行吧。
- 网友 龚***湄: ( 2024-12-27 12:53:39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利***巧: ( 2024-12-16 23:46:27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益***琴: ( 2024-12-22 15:21:18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服装英语(中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系列教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家庭与夫妻治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11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幸福生活健康食疗:女性食疗(附DVD光盘)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公2016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用书省考真题模拟全预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新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国际结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商务沟通与函电》学生用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机遇就在三秒钟(修订版) 中国华侨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剑桥国际英语教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2版Q-BOOK--6.初中化学公式定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