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 彭林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7:17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 彭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 彭林精美图片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 彭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 彭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09109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4
  • 页数:336
  • 价格:100.15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7:17

寄语:

【部分套装书为单本价,请咨询线上客服】


内容简介:

彭林所著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展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本书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情,对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


书籍目录:

章礼是什么

第二章礼缘何而作

第三章礼的分类

一吉礼

二凶礼

三军礼

四宾礼

五嘉礼

第四章礼的要素

一礼法

二礼义

三礼器

四辞令

五礼容

六等差

第五章礼与乐

一德音之谓乐

二盛德之帝必有盛乐

三音乐通乎政

四乐内礼外

五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第六章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周礼》

一聚讼千年的学术公案

二理想化的国家典制

三以人法天的思想内核

四学术与治术兼包

第七章贯串生死的人生礼仪《仪礼》

一《仪礼》的名称、传本和今古文问题

二《仪礼》的作者与撰作年代

三《仪礼》的传授与研习

四《仪礼》的价值

第八章阐发礼义的妙语集萃《礼记》

一《礼记》的成书

二《礼记》的分类与作者

三《礼记》的人本主义思想

四哲理与格言

五《礼记》的流传与影响

第九章冠者礼之始也 冠礼

一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

……

第十章合二姓之好 婚礼

第十一章礼尚往来 士相见礼

第十二章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 乡饮酒礼

第十三章立德正己之礼 射礼

第十四章明君臣上下相尊之义 燕礼

第十五章诸侯相接以敬让 聘礼

第十六章称情而立文 丧服(上)

第十七章称情而立文 丧服(下)

第十八章侍奉逝者的魂魄 士丧礼

第十九章埋藏亲人的遗体 既夕礼

第二十章安魂之祭 士虞礼

第二十一章祭祀万世师表 释奠礼

第二十二章诗礼传家 家礼

第二十三章不见面的礼仪 书信”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主要内容包括 礼是什么、礼缘何而作、礼的分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礼的要素、礼法等。


书籍介绍

彭林所著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展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本书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情,对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


精彩短评:

  • 作者:fff勒内 发布时间:2020-05-03 13:51:59

    不愧是CC!前半部分作品简介简明扼要,复习了Orpheus/深化了对其余作品(尤其中期物诗)的认识。后半部分contextualization提供了Rilke study的重要坐标:对诗人modernism的分期、novelistic/visual/linguistic Sehen、philosophical criticism (Heidegger/Blanchot)。最后reception一章里奥登可太有趣了。大概因为各章节的作者真的对诗人怀有爱意,虽然啃得慢但读得舒畅且受益匪浅,有种找回初心的感觉。

  • 作者:过客 发布时间:2013-10-21 19:26:49

    #淘书偶记#彭林先生在《百家讲坛》的节目没听过,但彭林先生编的书,我见一本爱一本。此书虽小,却细致而微,还颇能知道日常生活。《易》云:『百姓日用而不知』。知礼,则知之也。

  • 作者:松松發 发布时间:2014-11-10 18:28:22

    以先秦禮為主。编辑不严,略有错字。世事境遷,無盡感慨。

  • 作者:大甜甜~~ 发布时间:2013-07-17 21:35:58

    修订基本没有,反而多出来几个错别字。读这本书也实在是因为国内讲礼仪制度讲得还算通俗易懂的,除了彭林,想不到第二个人了。我唯一就觉得他对这套东西没有哪怕一点点批评的眼光,还是要不得的。

  • 作者:薛浥尘 发布时间:2015-03-17 17:39:28

    写论文参考,可惜没有注释和参考文献,带来些麻烦。美国汉学家每本著作在书最后都会附长长的参考文献名目,学术的进步与否和严谨之高下在细节处可见一斑。不过就知识归类和普及来看,的确是大家都应该翻阅的一本礼仪知识书,不是教程,而是从文化的高度看中国式礼乐的宗教性和精神维度。

  • 作者:香凝 发布时间:2017-10-07 13:17:43

    作为一个入门,实在是不错的了!语言算得上直白简单,把一些很基础的东西(通常也是如果直接开始读原典感觉摸不着头脑的地方)解释的很清楚。知道下一步该从哪些本书读起比较符合自己的计划了


深度书评:

  • 作者:bobo_さん 发布时间:2020-02-01 23:15:20

    一直很喜欢电影《编舟记》里面的一句话:“在很年轻的时候,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是件很幸福的事。剩下的,只要埋头前进就好了。”是的,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时会发光会发亮,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成为一名教师,于我而言,是热爱,更是幸福。初为人师,读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从中受益匪浅,故将感想总结如下,写给初为人师的自己,愿永远坚守教育的初心,爱我所爱,行我所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一、终生学习,与书结友。

    “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是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面对邻校的一位教师关于自己准备这节公开课所花时间的提问时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在本书第二节“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中讲了这一故事。当看到邻校这位教师所请教的问题时,“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一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我还以为这位历史教师会以确切的数字回答,要么是半天,一天,两天,再者一个星期?没想到答案是“一辈子”。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这个回答开启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初为人师,更是从中受益匪浅。还记得第一次准备公开课,仅仅是理清上课的思路就花了4天时间(当时正值国庆假期),每一次有新的思考内心都特别丰盈满足,但每每思考过后还是没有思绪就会焦虑不安。这些思绪的阻塞与自身的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终生都在备课的优秀教师们,他们是如何进行这种准备的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知识的海洋。

    还记得一位热衷于国学研究的副校长对自己的勉励:“多读书,多动笔,储备知识,把每一次的经验当做练兵。”我想,他们从来不抱怨自己没有空闲时间,大概是因为,他们从来多没把读书储备知识当做负担,这就是他们充盈闲暇时光的方式,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他们一样,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备课,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阅读,终身学习,与书结友,寻得书中的“黄金屋”,寻得书中的“颜如玉”,寻得教育的真谛。

    二、言传身教,授之以渔。

    “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并不是将自身的知识转移到学生的头脑当中,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疑难。

    常常会听到高年级的教师抱怨班里好些学生跟不上学业,与及格线相差甚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学习,在低年级阶段没有掌握学习的能力,一旦知识量大,学习难度加大,他们就无法理解,进而会产生害怕学习的心理,甚至厌学。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中、高年级的顺利学习首先取决于自觉阅读的能力,即边读边想和边想边读的能力。因此,低年级教师应仔细地研究每个学生的这种能力如何得到发展。”作为一名刚走上教育漫漫长路的新教师,能够在书中看到如此具体而又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甚是感恩。若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并主动思考的能力,就不用担心学生在学业上落后,这于学生,于老师而言,都是极好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还提到更具体的目标:“你给学生讲述一点什么,让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你所讲述的内容,而同时还要把他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地写出来”,并且这一目标应当在三年级时就教会学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不然也不会频频出现上到高年级就落后的学生。于我而言,要做到“授之以渔”,除了在教学上贯之以培养阅读与思考能力的方法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言传身教。还记得刚给孩子们上写作课,书上有一篇50字左右的必背范文,孩子们一听需要背诵立刻垂头丧气。后来在课上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范文拆分给孩子们复述了一遍,并向孩子承诺,老师先给大家背一遍,大家再试着背出来。听到这个消息,孩子们纷纷起哄,就在孩子们的起哄中我一字不漏地把范文背了出来,等孩子们反应过来课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那以后,每一次写作课,学生都根据课上老师的分析与拆分,主动要求把课本里面的范文背诵下来,并在每次的写作测验中运用其中的亮点句型,这让初为人师的我感动不已,也着实感受到了“言传身教”的力量。希望自己在教育的漫漫征程中,始终言传身教,探索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授之以渔。

    三、勤于计划,善于反思。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这一节中谈到,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写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鉴于孰轻孰重以及如何写,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适宜的方式去做。还记得参加入职培训时,陈非非主人对新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学期要上好本校的适应课,第二学期要上好街道汇报课;积极参与街道“磨课练功”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结对子”的教研活动;积极参与街道教研共同体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此外,陈主任还为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明方向,提出“一三五成长目标”,即一年入门,三年优秀,五年名师。“一三五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计划,大到专业成长规划,小到学年计划、学期计划、课时计划,通过把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一个小目标,再把实现这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具体措施写下来,并落实到教学中来。我们每年都可以翻阅和思考这些计划,来检查和反思自己的工作:哪些已经做到了,哪些还有待去做,哪些还有待改进。同时,还可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希望自己能做到笔耕不辍、认真细致,用心撰写好每一份计划,认真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随笔,勤于计划,善于反思。

    四、换位思考,关爱学生。

    “只有你自己依恋孩子们,离开他们就感到无法生活,只有在跟他们接触中你才能找到幸福和欢乐的时候,孩子们才会依恋你。”读到书中这一段话时,我会心一笑。确实如此啊,这也是我坚定自己职业道路的缘由,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如此依恋孩子,每次上课精彩时,总忍不住拿出手机把孩子们的表演录下来,把孩子们的享受课堂的笑容记录下来,在朋友圈里与朋友分享。刚开始有些孩子在镜头面前不免会有点腼腆羞涩,到后来都争着上台表演要上镜。还记得一次课间,我说奖励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自拍,孩子们一窝蜂涌上来争着要上镜,除了一两张能看清脸蛋,其余皆模糊不清(可谓网络上所言“开心到模糊”)。

    新教师培训时张玉石主任为教师角色做出了新的定位——心理同龄人,教师可通过读懂微表情、倾听无评判、善用同理心、班级共议事和调查大数据等方式做学生的心理同龄人。换言之,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倾听,去思考,让学生信任你,尊重你,像朋友一样与学生沟通交流。张主任还分享了陶行知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一名老师,永远不要低估我们的学生,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这样才能处处有新发现,处处有新探索。用张主任的话总结就是“我爱你所爱,心灵无障碍”。

    “未来的教师,我亲爱的朋友!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希望初为人师的自己能够在教学之路上“依恋孩子”,换位思考,关爱学生,做个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的好老师。

    曾经有贵人与我勉励:人的一生都需要吃苦奋斗的精神,随时都是起点,努力就能改写。初为人师,青春尚在,哪敢不奋斗。“教育要静待花开”,希望初为人师的你在教育的沃土上播下种子,来年静赏姹紫嫣红。

  • 笔记

    作者:松松發 发布时间:2014-11-13 13:33:50

    討論禮樂文化性质歸屬,以及是否還有當代價值。回答是肯定的,研習古禮,照看千年以來人類文明歷程,我們有太多太多的地方需要反思,需要學習。我們丟掉了什麼?如今又剩下了什麼?文化資源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傳統禮儀之中有許多高妙之處等著去挖掘。

    奄奄儀禮,世事境遷,惜往歎圣。

    自序:《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

    第一章 礼是什么

    p1钱穆....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p3通观古代典籍,可以发现儒家对礼的概念与功用的论述,往往因具体的语境不同而有不同的层次,

    按:首先礼区别人与禽兽(《礼记 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次上,礼区别文明与野蛮(能囊括前一境界),最上,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礼记 哀公问》)。而“礼”字本身的内涵又是如此的丰富,从天子诸侯建制到政法文教、婚丧交际等等,涉及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以三礼之学,实即研究上古文化史之学《三礼辞典 自序》)

    第二章 礼缘何而作

    老师从“礼源于俗”作简要梳理。周代初建,统治者总结前代教训,认为殷商“失德”所以失天下,始变革“礼”。一种人本思想,礼缘于人情,儒家通过对人性(人道)的把握,将人性作为治道的基础和主题。(引《成之闻之》:君子顺人伦以顺天德)

    p17儒家认为,所谓性,实际上是一种输出“情”的功能。(引《性自命出》: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

    p21可见,礼文是对人的情感的合理限定。按:此处“礼文”或为“节文”误。前引解“节”,后引《礼记》“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

    按:强调中和思想,适度把握性情。p22引朱子《论语集注》:“中者,无过无不过之名也” 应是“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

    引各类文献,论说环环相扣,因“节文”齐一性情,使人性合于理性,最后点明 “始者近情,终者近义”、“发乎情,止于礼义”这个道理。

    第三章 礼的分类

    《周礼 春官 大宗伯》分五礼:

    吉礼,祭祀之礼,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祗。祭祀对象为人鬼(对祖先的祭祀)、天神(一等天帝用禋祀、二等日月五纬十二辰二十八宿用实柴、三等其他列星用槱燎)、地祗(本字上一下不qi 第一等血祭社稷、五祀、五岳;二等貍(埋)山林、沈(沉)川泽;三等疈(剖祭牲之胸)辜之祭四方百物)。天子可祭祀上帝,诸侯祭不越望。天子雩祭,称为“大雩”,诸侯则称”雩“。

    凶礼,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包括荒禮(荒收之年、疾病流行)、喪禮(表達對死者的敬愛)、吊禮(邻国遭灾而吊问)、禬禮(鄰國發生禍難,湊錢補之)、恤禮(恤是憂的意思,鄰國發外患內亂應派遣使者問安)。

    军礼分為大師之禮(天子親自出征的禮儀)、大均之禮(軍隊建制,征调军赋等)、大田之禮(田獵、检阅兵车、演习作战等等)、大役之禮(營造宮邑、堤防,子曰“為力不同料”)、大封之禮(勘定封疆)。

    宾礼,以賓禮親邦國,依《周禮》就是天子、諸侯接待賓客的禮儀。有朝禮(朝見)、相見禮(人際交往)、藩王來朝禮。

    嘉礼,以嘉禮親萬民。慶賀之禮的總稱,是按照人心之所善者制定的禮儀,故稱嘉禮。可分為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燕饗之禮、脤膰之禮(分宗廟社稷祭肉)、賀慶之禮、巡守禮、即位改元禮

    第三章 礼的要素

    禮法,行禮的章法、程式,是禮的外在形態,具有強烈的規定性

    禮義則是禮的內核,《儀禮》一書記載禮法為主,《禮記》一書則推明《儀禮》的禮義。

    禮器,行禮的器物。

    辭令,古禮的辭令一般有規定的格式。如自稱為、行禮祝辭等等。

    禮容,行禮者的體態、容貌等。禮儀所重于誠敬,西漢時禮容的傳授還有專門的職官系統,畢竟儀節再全,沒有容貌聲氣與之相配,則禮儀頓失。

    等差是古代禮儀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也是俗與禮的主要區別。

    第五章 禮與樂

    《禮記 樂記》:“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也。”

    p53樂的大節是德,這是中國與世界諸古文明的音樂思想相區別的基本點 儒家的音樂理論中,聲、音、樂是三個不同層次的概念。

    德音为之乐,盛德之帝必有盛乐,音乐通乎政治,乐内禮外。按:乐之为观也深矣。乐又为心声,往往能代表人民的情绪与好恶。如上世纪初的表现主义。

    p66引《列子》伯牙、鐘子期故事,且說“但這還不是儒家讚許的最高境界。《樂記》說君子聆聽樂章,能從樂聲中生發新的理解。“

    這裡,”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以自然為本源,引出人文情愫,而儒家的最高境界則是在於從樂中感悟出無中生有的人文氣節,以樂比德,是一種“人本”情懷。

    第六章 以人法天的理想國綱領——《周禮》

    按:《周禮》一書原名《周官》,景、武之際由河間獻王從民間征得,治國“心法”,中国的理想國,但缺《冬官》(營造),以《考工記》補之。無先秦文獻提及,真偽是千百年來一大公案。

    治国,国都,九畿,居民組織,農田規劃。

    p75 《周禮》作者的立意,並非要實錄某朝某代的典制度,而是要為千秋萬世立法則。作者希冀透過此書表達自己對社會、對天人關係的哲學思考,全書的謀篇佈局,無不受此左右。

    p76依筆者之見,所謂《周官》,其實就是“周天之官”的意思。作者以“周官”為書名,暗含了該書的宇宙框架和周天度數的佈局,以及“以人法天”的原則。

    p77蘊涵于《周禮》內部的思想體系,有著較為明顯的時代特征。戰國時代百家爭鳴,諸家本各位畛域,《易》家言陰陽而不及五行,《洪範》言五行而不及陰陽;儒家諱論法治,法家譏談儒學。陰陽與五行,經鄒衍方始結合;儒與法,經由荀子才相交融。儒、法、陰陽、五行的結合,肇于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周禮》以儒家思想為主干,融合法、陰陽、五行諸家,呈現出“多元一體”的特點。其精緻的程度,超過《呂氏春秋》,因而其成書年代有可能在《呂氏春秋》之後,而晚至西漢初。

    第七章 贯彻死生的人生礼仪——《儀禮》

    按:《儀禮》本名《禮》,又名《禮經》、《士禮》,“三禮”中成書最早,大概是孔門弟子及後學陸續撰作。武帝初設五經博士,《禮》即占其一。漢代也常有人將其稱為《禮記》的。傳本有四:大戴本、小戴本、慶普本和劉向《別錄》本(尊卑吉凶次第輪序)。除四篇外,其餘十三篇之末都有“記”。宋后冷落。

    第八章 闡發禮義的妙語集萃——《禮記》

    按:《禮記》原本是《儀禮》的“記”(釋文),其“記”有兩種,一種是附於《儀禮》各篇正文之后的“記”,另一種則是單行的記,各種獨立成篇。《禮記》各篇屬於后一類,大體起于先秦,有郭店楚簡和上博楚簡可為證。

    第九章:冠者禮之始也:冠禮

    《禮儀》中《士冠禮》記載士之子舉行冠禮的詳細儀節,《禮記》有《冠義》一篇解說。南北朝到隋唐,冠禮廢行,後世若設,亦是虛禮而已。笄禮記載不詳。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

    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也。

    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以成人之礼见尊者、长者。

    第十章:合二姓之好:婚禮

    《禮儀》中《士昏禮》記載士之子舉行冠禮的詳細儀節,《禮記》有《昏義》一篇解說。婚禮在先秦之時並非是喜慶之事,人人畢竟,因此無喜可賀。

    議婚、定親、親迎、成婚、拜見舅姑

    第十一章:禮尚往來:士相見禮

    《禮記 曲禮》:自卑而尊人。 士與士相見往往是”持摯而拜“,

    不以摯,不敢見尊者。

    來而不往,非禮也

    第十二章: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乡饮酒礼

    宾兴贤能:在乡学举行的乡饮酒礼

    主要礼仪有:谋宾和迎宾(选三”宾“依德行排正次,然再选一人为“僎”,行禮,所坐位置多有讲究。)

    樂賓,為賓客演奏樂曲。包括升歌、笙歌、間歌、合樂四段。

    旅酬

    在鄉序齒:養老的鄉飲酒禮

    尊賢是治國之本,養老是安邦之本。

    第十三章:立德正己之禮:射礼

    p171:”鄉飲酒禮的禮法,見於《儀禮 鄉射禮》“。。。“大射禮與鄉射禮的級別不同,參與的人員也不同,但儀程基本相同,故本文主要介紹鄉飲酒禮。” 明顯的錯誤,這裡兩條應該都應是“鄉射禮”而不是“飲酒禮”。大概是編輯錯誤。

    評價項目有五條: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

    “和容”(大概是射箭的容體合于禮,按樂節發射)是射禮所要求的最高境界,是射手深層修養的外觀。

    第十四章:明君臣上下相尊之義:燕禮

    “燕”通“宴”,联络感情举行宴饮。有陈设、席位、尊卑、宾与主等规定。《燕义》:“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

    第十五章:諸侯相接以敬讓:聘禮

    聯絡感情,互相聘問。

    組團、告廟、出發、入境、郊勞、設館、致飧、聘享、私覿、歸饔饩、問卿大夫還玉、賄、禮、送賓復命、告廟。

    其禮繁冗,故《聘義》:“此眾人之所難,而君子行之,故謂之有行。有行之謂有義,有義之謂勇敢”

    以玉比德,重禮輕財,以德行相砥礪。

    第十六章:稱情而立文:喪服(上)

    禮莫重於喪,喪禮極為複雜,內涵也相當豐富。此節占全書較大篇幅。

    首先要確定親屬關係,禮儀依關係親疏而定,五等喪服:

    斬衰、齊衰、大功、繐衰、小功、緦麻。服術有六:

    親親、尊尊、名、出入、長幼、從服

    第十七章:稱情而立文:喪服(下)

    喪服的精粗與輕重、加隆與減殺。有恩服(親屬),有義服(無血緣)。

    服喪期間不得樂淫

    第十八章:侍奉逝者的魂魄:士喪禮(下)

    招魂、報喪、設奠、沐浴、飯含、襲尸、小斂、大斂、朝夕哭、筮宅、卜葬日

    第十九章:埋葬親人的遺體

    前半部分用小斂、大斂等方式將遺體處理后裝入棺柩。大斂之後,朝夕哭於殯,夕哭后開始安排葬事。其後比較重要的是朝祖。柩車需要裝飾,要“發引“(送葬者執引前行)等。下棺稱窆(bian),墓穴要做防潮處理。

    第二十章:安魂之祭:士虞禮

    p269:整個喪禮,是圍繞着處理死者的遺體和靈魂兩個主題進行的。如果說既夕禮是”“送形而往”,將死者的形體送到墓地安葬,則士虞禮就是“迎魂而返”,將死者的精氣迎回殯宮,進行祭祀。

    立尸、陰厭、饗尸、三虞、卒哭、祔廟與作主。從卒哭之祭到三年除喪,中間還要經過小祥、大祥和禫(三年之喪中的最後一個祭名)

    第二十一章:祭祀萬世師表:釋奠禮

    祭祀孔子,用四配(顏淵、曾參、孟子、子思),第二階用十二哲配,第三階用先賢、先儒從祀。

    第二十二章:詩禮傳家:家禮

    《論語 季氏》有載孔子教育孔鯉。北齊顏之推有《顏氏家訓》,司馬光有《書儀》與《家範》,朱子有《家禮》盛行於朝鮮。

    第二十三章:不見面的禮儀:書信

    自謙而敬人,書信里也有體現。

    首先是格式的注重,人有敬稱,有謙稱,及提稱語。提稱語與稱謂有對應關係,其中又有些是可以通用的。提稱語后不進入正文,需要鋪墊思慕語,思慕語中最常見的是從時令、氣候切入來傾吐私念之情。敦煌有《十二月相辯文》列舉:孟春猶寒,分心兩處,相憶纏懷。思念往還,恨無交密。.....仲春漸暄,離心抱恨,慰意無由,結友纏懷,恒生戀想...”

    另外要注意的是,師可以喊徒為兄或弟(謙辭),徒絕不可以稱師為兄為弟。

    最後的祝願詞與提稱語一樣,也有比較嚴格的區別。

    p330,用于师长的祝愿词有两个“敬请”,疑重复。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epub(504+)
  • 方便(107+)
  • 快捷(617+)
  • 无漏页(188+)
  • 下载快(187+)
  • 书籍完整(120+)
  • 服务好(382+)
  • 引人入胜(251+)
  • 速度快(593+)
  • 字体合适(169+)
  • 书籍多(107+)
  • 体验还行(229+)
  • txt(401+)

下载评价

  • 网友 车***波: ( 2025-01-03 21:41:22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林***艳: ( 2024-12-13 06:35:1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辛***玮: ( 2024-12-14 12:48:24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师***怀: ( 2024-12-15 21:11:07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孙***夏: ( 2024-12-29 18:09:15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隗***杉: ( 2024-12-21 13:59:35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堵***洁: ( 2025-01-04 14:06:56 )

    好用,支持

  • 网友 郗***兰: ( 2024-12-31 20:23:0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訾***雰: ( 2024-12-21 12:35:42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孔***旋: ( 2025-01-03 03:00:07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濮***彤: ( 2024-12-16 08:35:29 )

    好棒啊!图书很全


随机推荐